㈠ 给农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1000元生活费可行吗
在2023之前的两会期间,代表王学坤提出的关于为农村65岁以上老人建立退休金制度的提案,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提案提出了让老农民“洗脚上田,老有所养”的愿景,并将农民的养老问题提上了国家议程,认可了他们对国家的贡献。尽管这一提案的实施尚需时日,但它标志着农民养老问题受到了重视。
经济学家王福重曾对农民的贡献提出质疑,认为农民的劳动是懒惰的象征,并主张取消农民以实现国家富强。这种观点受到了全国农民的强烈反对,特别是因为王福重自己也是农民出身。事实上,农民的劳动是支撑国家从建国前到现在繁荣的基础。城市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都凝聚了农民的辛勤汗水。
关于给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1000元生活费的问题,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这一举措是可行的。然而,我国的财政状况是收入高、支出也高,去年财政支出已超过20万亿,导致入不敷出。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需要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因此,目前向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月发放1000元还不可行,需要在国家财政更为雄厚时才能实现。
对于农民而言,他们为国家的成立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农民的劳动不仅在过去支撑了国家的发展,现在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工作。因此,为老农民提供每月1000元以上的养老金是合理的。
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农村养老金制度,2017年以后,农民可以通过缴纳社会养老金来保障自己的退休生活。但对于老一辈农民,他们应该享有更高的养老金待遇,或许可以从目前每月平均100多元提高到四五百元,以体现对他们过去贡献的认可。
有人可能会质疑给老农民发放高额养老金的合理性。但是,城市里的同龄老人,在90年代之前并没有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却能领取较高的退休金。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能同样照顾到老一辈农民呢?因此,提高老农民养老金的标准,增加到每月1000元是可行的,也是应该的。
㈡ 倘若农民仅仅依靠存款来养老,当你年满60岁,需要积攒多少资金才能够安心地度过晚年岁月
农民仅靠存款养老,所需资金数额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生活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差异大。在物价较低、生活节奏慢的农村地区,日常开销较小。若每月生活费用2000元左右,一年24000元,假设60岁后预计生活20年,大约需要48万元存款。而在经济发达、物价较高的城郊农村,每月生活成本可能4000元,一年48000元,20年则需96万元。
二、健康状况因素:健康状况不同,医疗支出差距明显。身体较好、很少生病的农民,医疗费用支出少。但如果患有慢性疾病或需要长期护理,费用会大幅增加。以常见慢性病为例,每月药费及检查费可能1000 - 3000元不等,这部分开支需纳入养老资金规划。
三、生活需求层次:生活需求层次不同,所需资金也不同。若只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开支相对少;若追求更高品质生活,如丰富文化娱乐活动、旅游等,费用会大幅上升。比如每年旅游花费1 - 2万元,20年就需20 - 40万元。 总体来说,农民仅靠存款养老,在一般农村地区可能需50 - 80万元,在经济发达农村地区可能需80 - 120万元 。
㈢ 农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最低生活费
农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最低生活费因地区和具体政策而异。一般来说,包括基础养老金、高龄补贴等社会福利,以及可能的低保或五保补贴。
综合来看,农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的最低生活费会受到多种补贴的影响,具体数额需要参照当地政策。在考虑到基础养老金、高龄补贴以及可能的低保或五保补贴后,老人们的最低生活费会有所增加,以更好地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不过,这些数值只是参考,实际情况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政策而有所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