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黄龙溪镇特色小吃
黄龙溪古镇,位于四川成都,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美食文化而闻名。在众多特色小吃中,芝麻糕、丁丁糖、珍珠豆花、牛皮糖、猫猫鱼、臭豆腐、肥肠粉、黄辣丁、焦皮肘子、土豆豉等小吃遍街都是,其中,“一根面”更是黄龙溪的招牌小吃。
一根面,又名“长寿面”、“长久面”,是宋、元、明、清时期黄龙溪古镇著名的传统小吃。据传,一根面寓意长命百岁,是逢年过节、办喜事时的必备佳肴。在不同的场合,一根面有着不同的吃法:过生日时吃一根面加两个蛋,寓意长命百岁;一根面加三个蛋表示千秋长寿;一根面加四个蛋祝福万寿无疆。在婚嫁喜事时,新郎新娘必须吃上一根百米长的面,从两端向中间吃,寓意长长久久、百年好合。在儿女出远门时,妈妈做上一根面,祈祷儿女一路平安。夏天吃冷面,冬天吃热面。
黄龙溪古镇的“一根面”制作工艺相当复杂,以前家家户户都会手工制作。但由于机械制面逐步取代手工,以前的传统技艺几乎失传。现在,只有位于黄龙溪古镇仿清街尾的一户刘姓人家能完整地制作“黄龙溪一根面”。每到节假日、双休日,这里总是门庭若市,座无虚席,甚至要排很久的队才能吃上一根面。一根面的制作流程包括和面、醒面、搓条、盘面、醒面、下锅等多个步骤,历时十多个小时。制作一根面需要耐心和技巧,面艺师将面团搓成小指头粗细,然后盘在圆盘里,盖上湿布醒面,再下锅煮熟。下锅时,面艺师远距离抛入锅中,煮熟后一根面宛如猛龙过江般舞动,非常好看。
一根面的特色在于“一碗只有一根面,一锅也是一根面,一根面要多长有多长”。面条滑爽、柔韧弹牙、越嚼越有嚼头,吃的是面条本身的味道而不是调料的味道。一根面的吃法也很讲究,必须夹住一根长面从头吃到尾。这种独特的面食品只有在黄龙溪古镇才能吃到,民间流传着“不吃一根面,枉到黄龙溪”的说法。
一根面的荣誉也不少,2011年10月,在“2011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小吃争霸赛”上,“黄龙溪一根面”力挫群雄,技压群芳,最终荣获总冠军。2011年12月,四川电视台“天府美食”栏目组将“黄龙溪一根面”评为“四川好味道”。2012年3月14日,在“中国天府古镇美食评选”中,“黄龙溪一根面”当选“十大非吃不可的古镇美食”排名第一。
黄龙溪古镇不仅仅以其美食文化而闻名,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种茶历史悠久,是茶马古道上的必经之地,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黄龙溪还以独特的水文化、佛教文化、生态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影视文化和饮食文化而著称。黄龙溪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吸引着四海宾朋的到来,成为了一处人间仙境。
黄龙溪镇历来就是成都南面的军事重镇,位于成都市双流县西南部边缘,东经103°58’,北纬30°17’。镇区距成都市区42公里,只30分钟车程,双流县城34公里,华阳镇28公里。
② 一些在汉语中表达很有特点的歇后语
荷兰一家旅行社刊出一则广告:“请飞往北极度蜜月吧!当地夜长24小时。”
一家瑞士旅游公司则在广告牌上提醒说:“还不快去阿尔卑斯山玩玩,6000年之后山便没有了!”
柏林一家花店开张时的广告:“送几朵花给你所爱的女人——但是,请不要忘了你的妻子。”
一家理发店的墙上,贴着这样一则广告:“别以为你丢了头发,应看作你赢得了面子。”而一家乡村理发店则以恐吓的口吻在广告牌上写着:“先生们,我要你们的脑袋!”
牙医门诊部外一块牌子上写着:“请放心地来补牙,就是他(她)吻您的时候,也不会察觉。”
印刷厂广告:“除了钞票以外,承印一切。”
一加油站挂着一块广告牌,上书:“假如阁下烟瘾发作,可以在此吸烟。不过请留下地址,以便将阁下的骨灰送交家人。”
某牛奶厂在报上登出一则广告:“如果您每天吃一瓶本厂出品的鲜奶,连续坚持5214个星期,您将会活到100岁!”
芝加哥有家“面部表情研究所”,它的招生广告说:“您在我们这里将学会巧妙地皱眉,让人一看,就觉得你是个诚实的人。”
某热水器产品广告词:“别只看本品价高,若购买便宜的热水器,会使你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蓝天六必治 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欧派橱柜 有限空间 无限设计
MOTOROLA 智慧演绎 无处不在
L'ORE'AL Paris 你值得拥有
光大地产 珍重每个家庭的期望 景湖蓝郡-----宁静.致远.泊天下!
致高,致远,达天下-------中国电信
约8900字。
幽默广告语欣赏
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梁新记”生产的牙刷,在100多家同行业厂家中,开始并无显山露水之处。老板印刷了大量的广告说明书作宣传,仍无起色。后遇一文人赠送四个字,老板茅塞顿开,以之作广告(当然还配有图),从此,“梁新记”声誉鹊起,生意大发,遂成为上海“刷坛”“霸主”。为“梁新记”翻梢的四个字即是“一毛不拔”。
众所周知,“一毛不拔”是一条贬义成语,用以形容人极端吝啬自私,用之作广告,岂不是老板自己打自己和耳光?但是,当一看到宣传的具体商品是牙刷时,则不禁要拍手称绝了:牙刷之所以为牙刷,刷毛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牙刷损坏,除了把子断裂(这是很少的),多是刷毛脱落。衡量一把牙刷质量的好坏,主要是看刷毛耐用的程度——“一毛不拔”则是质量之至极。在这里,“一毛不拔”的贬义已经荡然无存,赋之以无与伦比的褒义。标新立异的广告,“一毛不拔”的牙刷,有谁不喜爱呢?
无独有偶,北京一家老字号“王致和”是生产臭豆腐的,老板的广告也是别出心裁:“王致和遗臭万年”。这“遗臭万年”也是贬义词,形容人臭名流传,永远受人唾骂,是一句典型的骂人的话。要说“贬”的程度,是够厉害了——被骂者多是历史罪人。但当知道宣传的商品是“臭豆腐”时,“贬”则变成了大大的“褒”了:臭豆腐区别于其他的豆腐乳,靠的就是特殊的“臭”味,如果臭豆腐不臭,还有谁来买呢?臭豆腐越臭,买的人越多,这臭豆腐的名声就越好。这独特的臭味,因之而获得的“臭”的名声,以至这“臭”可遗传万年了。前不久看一则报道,说北京的市民喜爱传统美食,列举的不多几家名字,其中就有“王致和”臭豆腐。“遗臭”之说,由此也可得一佐证。
上面两则广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妙处就在于把握住商品自身的特点,选择好从字面上扣合产品特点的贬义词,这样贬词褒用,既引人注目,又耐人寻味。这两则广告确实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的典范之作。但是此法与反语不同,反语是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去表本意,而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使用。上面两则广告若要用反语表示,第一则应是“刷毛尽落”之类,第二则应是“流芳百世”之类,这样,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交通安全广告是极常见的宣传形式。交通安全广告要宣传交通安全法规,要对行人和车辆提出若干限制。通常,这类广告多是板起一副面孔发出警告,少不了“严禁”、“不准”等强制性的词语,这种“严肃”也是必要的;但说得幽默一点又何尝不可呢?这方面。国外有些广告就很值得称道。
比如——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街头的交通安全广告是这样的:
“你打算怎样?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开车活到80岁,还是相反?”
这则广告是针对司机的。广告的形式是接连的两个问句。广告中提出了两种车速和伴随而来的两种结果让司机(实际也包括乘客)选择: “正面的时速是40公里,这是安全的——天天开车都不超过,可活到80岁——80岁不是定数,它代表了长寿;问句中隐含的“反面”意思,那就是以80公里的时速开车,就只能活到40岁——同样,40岁也非定数,与80岁相比,是个“短命”的岁数。问题问得俏皮,数字对比鲜明,司机见了笑过之后,不得不为自己的车速和寿命作出明确的选择。
马来西亚柔佛市的交通安全广告又是一番味道:
某一法语学习班的招生广告:如果你听了一课之后发现不喜欢这门课程,那你可以要求退回你的学费,但必须用法语说。
黏合剂:它能黏合一切,除了一颗破碎的心。
轮胎:
任劳任怨,只要还有一口气。
某饺子铺广告:无所不包。
某石灰厂广告:白手起家。
某当铺广告:当之无愧。
某帽子公司广告:以“帽”取人。
某打字机广告:不打不相识。
某禁烟广告:为了使地毯没有洞,也为了您肺部没有洞,请不要吸烟。
某化妆品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某交通安全广告:上帝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给汽车准备了备件,而人没有。
某印刷公司广告: 除钞票外,承印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