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治疗肝病
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肝病专家吴孟超。
吴孟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回家科技答奖获得者,中国肝脏医学奠基人。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
吴孟超是世界上90岁高龄仍然工作在手术台前的唯一一位医生。50年间,吴孟超推动中国的肝脏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1999年,他推动建立了中国的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并成为国内最大,国际唯一的肝胆外科疾病诊疗和研究中心。2009年,吴孟超牵头的“国家肝癌科学中心”经国家批准在上海建立。
事迹回溯: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吴孟超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他要求医生用最简单、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为病人治疗。吴孟超手术时,用的麻醉药和消炎药都是最普通的,缝合创面切口从不用专门的器械。
颁奖辞: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㈡ 吴孟超96岁生日当天还在做手术,这位院士拥有着哪些品质
吴孟超作为医生,有着医者仁心,他德才兼备对每一次的手术都很尽心尽力。
吴孟超被称为肝胆外科之父,对于我们来说,吴孟超院士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经常因为做手术做的太久而手指变形,因为年纪大撑不住,很长时间的手术站着会晃,所以他习惯性地把第2个手指搭在大脚趾上,时间长了脚也变形了,很难的手术别人劝吴孟超医生别做,如果失败了会对声誉不好,怕对晚节不好,但是吴孟超说他是个医生,救病治人是他的天职,名誉并不算什么。
吴孟超医生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吴孟超从医75年,他用这双饱经风霜的手,硬是把16,000多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一次又一次他回春妙手拯救着一个又一个人的生命。96岁的高龄双手关节已经严重的变形,几乎没有一根手指可以伸直了,但他还坚持着站在手术台前,发抖的手一旦握住手术刀,便是另外一个人,心手相印游刃有余,他说如果有一天他倒在了手术台上,别为他伤心,那是他一生莫大的幸福,吴孟超医生贡献了自己的一生,非常值得我们敬佩。
㈢ 吴孟超院士90岁生日:第14280台手术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人物档案 吴孟超,1922年生于福建,1943年进入同济大学医学院从医至今,我国肝胆外科主要创始人和开拓者,创立了我国肝脏外科理论体系,创造了一系列肝脏外科手术方法,创新了多项肝脏外科止血技术,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21项,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年已九旬仍亲自手术,每年主刀完成重大肝脏手术200台左右,被患者誉为“人民医学家”和“白求恩式的好大夫”。培养出260多名学生撑起中国肝脏外科半壁江山。中央军委授予他“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国际肝胆胰协会授予他“杰出贡献奖”。今年5月,国际有关机构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
8月31日,是吴孟超院士从医68周年暨90华诞。贺电贺信,感谢、祝福与问候,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而这位精神抖擞的老人,依然不忘他的手术室和他的事业。
上午8时,迎来90岁生日的吴孟超准时来到东方肝胆医院。
打开办公室的门,花香扑鼻而来,一簇簇鲜花都是学生、同事和康复病人送来贺寿的。
陆续有人进来,有的请示工作,有的向他祝贺生日,办公室里洋溢着特有的温馨。
8时40分,吴老抬腕看看表,拉开抽屉,拿出那副宽大的、用了十几年的手术专用眼镜,装进白大褂口袋里,起身往外走。
看到吴老走来,手捧鲜花的手术室护士长程月娥迎了上来:“吴老,我们手术室全体护士祝您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吴老笑呵呵地接过鲜花:“谢谢你们,感谢你们这么多年的配合和支持,你们护士是最辛苦的!”
2号手术室内,病人已经完全麻醉。吴老先是看了看病人,然后站到读片灯前,右手用力地指在片子上的病灶部位,再次认真研读病人的片子。几分钟后,他转身走向门外,开始“刷”手。
吴老一直把洗手说“刷”手。他是那样的认真——
先用水把手和胳膊淋湿,然后在一小块海绵内浸上消毒洗手液,从双手一直抹到大臂,等起了白色泡沫,便开始刷。
吴老拿一个肥皂盒大小的塑料刷子,用力洗刷每一个手指……
“刷手是减少病人感染的重要环节,也是每个外科医生都应该遵守的基本要求。”吴老说,“现在很多人不太讲究刷手,有人胳膊肘以上就不洗了,这样不好。”
洗一遍后,用水冲干净。
两遍,再冲干净。
洗完第三遍,吴老任由洗手液的泡沫留在手和胳膊上,只用消毒好的小方巾简单擦一下,就举着两只胳膊,噔噔噔走进手术室。
在护士的协助下,吴老将消毒后的手术衣轻轻抖开,用力向空中一抛,等衣服下落时,双手顺势伸进两个袖筒,潇洒、快捷、飘逸,一气呵成。
9时整,手术开始。
躺在手术床的患者今年48岁,来自浙江永嘉,肝上的肿瘤7公分,是慕名而来找吴老开刀的。
助手傅晓辉等人已经把患者的腹腔打开,吴老定神看了一眼,开始探查、游离、切除、打结、冲洗、缝合。吴老的每一个动作都透出流畅、坚定、果敢、熟练和洒脱,让人没法不佩服他的睿智、沉着、善战、大度和从容。
8分钟,肿瘤顺利切除。20分钟后,手术基本结束。再一次检查没有出血点后,吴老便对助手说:“你们缝吧,小心点。”
吴老走出手术室,用水冲了冲手臂和胳膊,把湿漉漉的双手和胳膊用力在洗手池里甩一下,然后顺势在后腰和屁股上一擦。衣服上留下一片水渍。
坐下稍事休息。协理医生告诉吴老,第二台手术准备好了。
吴老“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像战士听到了冲锋的号角。
“这个病人是吴老8年前开过刀的一个肝癌病人介绍来的,今年58岁,右肝上长了个9公分左右的瘤子。一定要找吴老开刀。”助手吴东副教授说。
像电脑设定好的程序一样,第二台手术依然非常顺利,切除肿瘤仅用了11分钟。
这是吴老从医68年来的第14280台手术。
两台手术出血量都不到100毫升。
走进医生休息室,吴老端起护士早为他准备好的淡茶,一屁股坐到沙发上,跷起二郎腿晃来晃去,感觉十分惬意。
科技日报记者问吴老:“连续做两台手术,有点累吧?”
“做手术一点都不累,”吴老摘下口罩说:“手术室是我永远的战场,而肝癌是我今生最大的敌人,我要一辈子战斗下去。”
下午4:30,吴孟超从医68周年暨90华诞座谈会在第二军医大学举行。(唐先武张鹏)
㈣ 吴孟超96岁生日当天还在做手术,他生前有多敬业
痛别吴老,其实很多人是在其去世后才了解到他的事迹,但了解其生前过往,无人不动容。这位九十多岁的医生,已经从医70余年,一生救了20000多人,就算是96岁的高龄,也保持着一周三次手术的频率,最让人感动的是其在96岁生日的当天还在做手术。他生前有多敬业:
一、在肝胆外科做出的贡献为了快速迈入肝胆外科,他查阅了无数资料,更是将一本英文著作《肝脏外科入门》翻译成了中文,这也是国内的第一本肝脏外科方面的专著,填补了我国此方面的空白,他还带领同事成立三人研究小组,经过四个多月的研究与努力,制作出了中国第一具结构完整的肝脏标本,之后更是带领团队突飞猛进,将我国的肝胆外科手术提升到了世界水平。
医者仁心,他的手中一把刀,心中一团火。因为他独创的治疗法,我国的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升到了90%以上,他就是“中国的肝胆外科之父”。希望更多人的人可以了解到他的事迹,他的医者精神也可以感染更多的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