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岁宝宝做儿童保健需要做哪些项目
儿童保健的目的主要是以七岁以下小儿为重点,根据其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进行系统的保健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早期矫治,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1.新生儿访视在新生儿出院后的24小时内,各级卫生院医生或乡村医生,...
㈡ 3岁孩子后背有青斑是病吗
虽然这个称为蒙古斑,亚洲人种出生都会带。 但是在中医里来看,这个跟母体的寒凉程度有很大关系。母亲怀孕的时候,如果身体好,不是虚寒体质,生下来的宝宝,后背和臀部的青记会很小甚至没有。 你宝宝的青记这么大这么多,还有鼻梁和眼皮都有,证明你这个妈妈,是个体质非常非常寒的人。 这个我朋友自己做了个实验。生大...女儿的时候,不懂中医,不懂调理,生下来女儿背后青记多,鼻梁有青筋,孩子也容易生病。这回生二胎,孕期调理的非常好,儿子生下来就尾椎那里一点青记。这个儿子就超级好带啊,吃了睡,睡了吃,基本不哭。 孩子有这么多的青记,通过发烧可以慢慢的变淡,但是如果发烧是去挂水打针的,青记非常不容易消失。长大后鼻梁青筋会转移到眼角眉梢,那就是寒气更加深入了。 我宝宝跟你宝宝差不多大,也是还差2个月满2周岁,背后也有,比你宝宝少一点,没到后背,只有后腰和尾椎有,还有左眼下眼皮,因为我本人体质非常寒,传给宝宝了。 女孩子这样长大后容易痛经,毕竟体质是寒体,所以从小孩子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和穿衣习惯,多保暖,多吃暖和的东西。
㈢ 怎么看肝功能化验单
主要指标编辑
一、
肝功能化验单[1]
谷丙转氨酶(ALT):0~40μ/L
二、谷草转氨酶(AST):0~40μ/L
三、碱性磷酸酶(ALP):30-90u/L
四、谷氨酰转移酶(GGT):小于40单位
五、总蛋白(TP):60-80克/L;白蛋白(A):40-55克/L;球蛋白(G):20-30克/L;白蛋白(A)/球蛋白(G):1.5-2.5:1
六、总胆红素:1.71-17.1μmol/L(1-10mg/L);间接胆红素1.7-13.7μmol/L;直接胆红素:1.71-7μmol/L(1-4mg/L)
七、甲胎蛋白(AFP):
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mg/L)[2]。
2化验说明编辑
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实验方法监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的功能基本状况。不肝功能化验单是对肝功能化验结果的显示,医生通过对肝功能化验单的查看,可以很好的判断出一个人肝脏的情况,如果出现病变的话,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以此作为参考的依据。对于不同的医院来说,其肝功能化验单的所显示的结果的参考值可能会存在这差别,这是由不同的医院自行决定的。
在肝功能的化验单中显示了包括对转氨酶,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值,胆红素,胆汁酸等多项检查结果的显示。每一项检查结果显示的内容所代表的意思不尽相同,通过对肝功能化验单所显示的分析,再和参考值结果对比分析,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肝脏是否出现了问题,或者是问题的严重程度,不过很多人看不懂肝功能化验单,因此说学会看肝功能化验单[3]很重要。
3基本项目编辑
(1)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
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其中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LT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
(2)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
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血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碱性磷酸酶(ALP)等。肝细胞变性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肝内胆汁淤积时,可以出现上述指标升高。溶血性黄疸时,可以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
(3)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主要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脂酶及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等,长期白蛋白、胆碱脂酶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补充维生素K不能纠正时,说明正常肝细胞逐渐减少,肝细胞合成蛋白、凝血因子功能差,肝脏储备功能减退,预后不良。
(4)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
主要包括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等,这些指标可以协助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
(5)肝脏凝血功能的检测指标
肝脏能合成Ⅲ及因子a链以外的全部凝血因子,在维持正常凝血机能中起重要作用。肝病患者的凝血因子合成均减少,临床可出现牙龈、鼻黏膜出血,皮肤淤斑,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一般,最早出现、减少最多的因子Ⅶ,其次是因子Ⅱ和Ⅹ,最后出现,减少最少的是因子Ⅴ。
A、凝血酶原时间(PT)
正常值为11~15秒,较正常对照延长3秒以上有意义。急性肝炎及轻型慢性肝炎PT正常,严重肝细胞坏死及肝硬化病人PT明显延长。PT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及判断预后较敏感的指标。
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正常值为80%~100%.其临床意义同PT
C、肝促凝血活酶试验(HPT)
是测定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之一,能敏感而可靠地反映肝损害所造成的凝血因子Ⅱ、Ⅶ、Ⅹ合成障碍。临床检测表明,急性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和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人在病程的各个阶段,其HPT降低。病情越重,HPT越低。当肝病发展到肝细胞功能衰竭时,其HPT均显著下降,一般多低于0.5.若HPT逐渐依次恢复,则预后良好。
4最新项目编辑
有关部门新增五项有关肝功能化验的最新项目,肝功能化验单上新增项目具体如下:
(1)甘胆酸(CG):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淤滞时,血液中CG含量就明显增高,反映肝细胞的损害比临床上常用的ALT等更敏感,能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对区别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帮助。
(2)铁蛋白(SF):在肝内合成并储存,肝细胞炎症反应可使SF合成增加,肝细胞变性坏死可使SF释入血中,SF上升程度与肝细胞受损轻重呈平行关系,但在严重底蛋白血症、缺铁性贫血可明显降低。
(3)前白蛋白(PA):对早期发现重症肝炎及慢性肝损害有一定意义。病愈重值愈低。
(4)转铁蛋白(TF):是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转铁。急性肝炎时TF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则可低。其他多种感染时TF降低,而缺铁性贫血和妊娠末期TF升高。
(5)胆汁酸(TBA):是肝排泄的主要有机阴离子,其代谢情况主要受肝脏控制,当肝功能损害时,其升高往往比胆红素早而明显。因此能更敏感地反映肝损害。
5功能项目编辑
一、肝脏合成功能
(一)白蛋白(Alb)
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场所,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反映慢性肝损伤的很好的指标之一。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见于:营养摄入不足,合成障碍,消耗过多,丢失增多。慢性肝病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以反映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及白蛋白的容积分布变化,如果血清白蛋白的水平降低且不易恢复者,往往预后不良。
(二)凝血酶原时间
肝功能损害时,相关的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可以导致PT延长,这是肝功能异常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PT延长,维生素K又无法纠正,预示肝功极差。在爆发性肝功能衰竭,PT是一项重要的早期诊断指标。
(三)脂质和脂蛋白
脂质和脂蛋白不是肝脏损害的敏感指标,但是在肝细胞损害时,血清胆固醇酯水平降低,而且于肝脏的损害程度呈正比。慢性肝脏疾病时,脂蛋白降低,而且其水平与转氨酶、胆红素呈负相关。
二、肝脏的排泄功能
胆红素
胆红素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1.1mg/dl(17.1μmol/l),其中70%是间接胆红素,不能从肾滤过。只有直接胆红素才能从尿排出。
注意:1.肝功能正常时,溶血性黄疸时TBIL<正常的5倍(85μmol/l)。2.肾功能正常时,任何原因黄疸,TBIL<500μmol/l。3.有黄疸,但是尿胆红素是阴性,说明是间接胆红素升高。4.许多单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是Gilbert syndrome,这种综合征肝脏组织没有病理组织改变,对机体没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无需特殊的治疗。
三、血清酶学水平
(一)ALT、AST:ALT的特异性比AST好。
1. 当ALT>正常10倍,肯定有肝损害(如慢性乙肝)
2. 胆道疾病时ALT、AST升高,但是<正常8倍
3. AST/ALT的比值:(1)估计肝脏损害程度:越大,损害越严重;(2)鉴别肝病:酒精肝>2,慢乙肝>1可能有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二)碱性磷酸酶ALP
1. ALP>正常4倍:胆汁淤积综合征
2. ALP>正常2.5倍,ALT、AST<正常8倍:90%为胆汁淤积
3. ALP>正常2.5倍,ALT、AST>正常8倍:90%为病毒肝炎
(三)谷氨酰转肽酶GGT
90%肝胆疾病病人有GGT升高,GGT>正常10倍,多由就酒精肝、肝内、外淤胆,原发性肝癌
四、肝脏酶学指标的评价
1. 英国大样本健康人群调查发现:6%的无症状正常人群的ALT、AST升高,5%正常人群的所有检测结果在“正常值”范围之外。因此,一些异常的肝脏检测结果并不是真正的异常。
2. 单项转氨酶水平升高的处理是:再查一次,如果升高超过正常的2倍就需要作进一步的检查。
五、注意事项
进行肝功能检查时,是需要空腹的,这是由于食品中的成分会改变肝功能检查指标中的含量,这样就易造成肝功能检查结果不正确,从而造成误诊现象。
六、运动会影响肝功能化验吗
运动对肝功能是有影响的,会引起肝功能异常,尤其是剧烈运动。 因为运动时,肌肉活动的影响主要是一些与肌肉有关的酶,如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当做完剧烈运动后,肌酸激酶可增加几十倍,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还会提高性激素水平。
因此为了避免肝功能化验出现误诊的现象,建议患者做肝功能化验前一定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此外还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等,以免影响肝功能检查结果。
㈣ 怀孕一段时间了,孕妇检查时间表,孕妇需要做哪些检查a
孕期需要检查哪些内容,孕妈妈或许还很迷茫,以下小编为您整理了孕期的检查项目内容。 孕期检查内容: 一般检查 了解病史(妊娠时间、不适症状、有无慢性疾病史、遗传史、早产、流产、宫外孕、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史);测血压,数脉搏、听心肺等;观察面容有无贫血;检查下肢有无水肿。 燕窝正品 马来西亚古法手洗疏燕...盏 孕妇首选白燕盏 10克装 包邮 阴检查 了解产道有无异常。 腹部检查 测量腹围、宫高、检查胎位、胎心、胎头是否入骨盆、估计胎儿大小。 骨盆测量 了解骨盆的大小,以准确估计能否自然分娩,是否需要剖腹产,以便医生及孕妇都能心中有数。 肛门检查 了解骨盆有无异常(包括坐骨棘、尾骨等)。 对有遗传病家族史或有分娩死胎、畸胎史者,应行绒毛先导培养或抽羊水做染色体核型分析,以降低先天缺陷及遗传病儿的出生率。 实验室检查 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查尿中E3,值或E/C比值,血HPL测定,乙肝五项、抗HCV检测,有关凝血功能检查。 心电图检查 以了解孕妇的心功能。 超声波检查 以帮助了解胎位,了解胎儿发育是否正常,必要时了解胎儿是男是女。前置胎盘也需用超声波诊断。 http://www.99yunzi.com/mulu/huaiyunqi/yunqijiancha/第一次检查:尿HCG、妇科检查、血常规(3分类)、尿常规(10分类)、心电图、B超; 第二次检查:(16―18周)产科检查(均含胎心多普勒)、血型(ABO、Rh)、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3项)、肝功能(5项)、乙肝两对半、丙肝病毒抗体、梅毒血清抗体、血糖; 第三次检查:(20―24周)产科检查、尿常规、彩色B超; 第四次检查:(24―28周)产科检查、尿常规; 第五次检查:(28―30周)产科检查、尿常规; 第六次检查:(30―32周)产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B超; 第七次检查:(32―34周)产科检查、尿常规; 第八次检查:(34―36周)产科检查、胎儿监护、尿常规; 第九次检查:(37周)产科检查、尿常规; 第十次检查:(38周)产科检查、胎儿监护、尿常规; 第十一次检查:(39周)产科检查、尿常规、B超; 第十二次检查:(40周)产科检查、胎儿监护、尿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