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便拉血几年了怎么回事
您好:
很高兴为您解答
大便出血的原因很多如肛裂,痔疮,直肠息肉,溃疡性结直肠炎,结直肠肿瘤等均可导致便血。
痔疮出血:特点,为鲜血,呈滴血、射血,无痛性,
肛裂:特点 便后纸擦带血或滴血 为鲜血伴便时便后肛门疼痛不适,
结直肠炎:出血多为粘液血便 多伴有腹痛腹泻等不适,
结直肠肿瘤:出血多为暗红色血或血块,早期多伴有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进行等等。
为了避免误诊误治,建议你先到当地肛肠专科医院就诊或就近到正规医院肛肠外科就诊,做必要的直肠指诊及肛门直肠镜检查,必要时行电子肠镜检查。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有什么问题可以再次咨询我,祝您身体健康。
② 八十多岁老人吐血是什么原因
很多老人的身体体质都很虚弱,容易出现一些突发的状况,比如说老人突然吐血,八十多岁老人吐血有什么原因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八十多岁老人吐血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八十多岁老人吐血的原因
老年人吐血和拉血一般来说,中医来讲是由于胃肠道过于燥热所造成的,人的身体如果有积热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火现象,有可能会从外表散发出来,比如有了食火最初的表现就是食欲不振,再稍微加重可能就是口鼻生疮了。
有时候肺胃过于热盛,也就是上火太严重,就有可能鼻子出血。鼻子出血是上火严重比较多见的一个症状。而你所说的吐血现象在平常上火中是不太常见的,所以还是建议你带老人去医院检查一下吧,看有没有其他方面的疾病比较好。
便血是胃肠道过于燥热影响的,老年人胃肠道蠕动比较慢,可能也不经常做运动,所以就更会造成胃肠消化功能差了,所以就会有排便困难,大便干燥,大便带血的症状了。长期大便干燥带血很可能会生痔疮。
最常见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约有50%以上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是由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引起。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出血约占25%。大量喝酒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激素如强的松或解热镇痛药 如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等 易引起胃十二指肠粘膜糜烂,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 血。另外,胃癌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 常见疾病。对于有上消化道出血且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特别是伴有慢性贫血的胃病患者应警惕胃癌的可能性。
一般说来,青年人的上消化道出血多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中老年人除了胃十二指肠溃疡外,还应考虑胃 癌因素。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主要症状为 吐血和解黑便。出血量多、急,可表现为吐血;出血量少、慢,则以 解黑便为主。有吐血的病人在呕 血之后的数天之内解黑便。吐血的颜色可由出血量、出血的速度和在胃内停留的 时间不同而表现为咖 啡色、暗红色或鲜红色。吐血之前往往有恶心和上腹部俗称心窝不适感。吐血较多,且伴 有较重的 休克症状,如头晕、心慌、烦渴、出冷汗、晕厥,属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较危重。
八十多岁老人吐血怎么办
1 安静休息 ,不要恐慌,头偏向一侧或取半卧位,及时清理病人口鼻腔的血块,保持呼 吸道通畅。大咯血时头低足高以顺位 引出血液,以防咯出的血吸入气管造成窒息。痰中带血可口服止 咳药和镇静药,减轻胸部震动而止血。
2 病人胸部可放置冷水袋压迫止血。
3 适当应用止血药 ,如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K3、云南白药、三七粉等。
吐血的治疗方法
1 注意生活起居有节,有能过度劳累。
2 饮食调量适宜,不能暴饮暴食或过饥过饱,忌辛辣之品过量饮酒。
3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防止外邪侵袭人体,尤其在寒热交替季节,防止感凉诱发。
4 对素有胃脘疼痛旧疾者,既要注意不能劳倦过度,又要避免七情 *** ,以免复发。
吐血可以是上消化道出血,也可以是支气管扩张的咯血。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主要有4种,最常见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约有50%以上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是由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引起。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约占25%。大量喝酒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激素如强的松或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等易引起胃十二指肠粘膜糜烂,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另外,胃癌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疾病。对于有上消化道出血且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特别是伴有慢性贫血的胃病患者应警惕胃癌的可能性。一般说来,青年人的上消化道出血多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中老年人除了胃十二指肠溃疡外,还应考虑胃癌因素。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主要症状为吐血和解黑便。出血量多、急,可表现为吐血;出血量少、慢,则以解黑便为主。有吐血的病人在呕血之后的数天之内解黑便。吐血的颜色可由出血量、出血的速度和在胃内停留的时间不同而表现为咖啡色、暗红色或鲜红色。吐血之前往往有恶心和上腹部俗称心窝不适感。吐血较多,且伴有较重的休克症状,如头晕、心慌、烦渴、出冷汗、晕厥,属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较危重。
对于反复发作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有并发出血者,除了根治胃幽门螺杆菌外,维持治疗是防止复发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这种维持治疗以H2受体拮抗剂如泰胃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为主,目前比较多采用标准剂量的半量于睡前顿服。维持治疗时间长短应根据病情决定,短者3-6个月,长者1、2年,或者更长时间。
③ 老年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卧床休息
(二)补充血容量
(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止血处理:1.胃内降温 2.口服止血剂 3.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粘膜 4.内镜直视下止血5.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非外科手术治疗。
(四)下消化道大量出血的处理 基本措施是输血,输液,纠正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内镜下止血治疗是下消化道出血的道选方法。
(五)手术处理。 (一)一般处理
1、大量出血 加强护理、禁食、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通常,吸氧、记录尿量及排出血液量,严密观察神志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肤色、静脉充盈等情况,有条件者行心电血压监护,必要时行中心静脉压测定。
2、中少量出血 根据出血量,年龄、伴随病变等给以相应的护理,观察和监护。呕血、中等以上出血和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绝对卧床休息严格禁食,其余患者一般可适当近食流质或半流质。
(二)补充血容量
老年人对缺血耐受力差补充血容量应更为积极,输血指征应相对放宽。大量或较大量出血后,应尽快建立静脉通路。首先应迅速滴入复方氯化钾溶液或5%葡萄糖盐水,严重休克时应输入血浆、浓缩红细胞。一般按75ml/kg体重推算正常血容量。对于中度休克,即收缩压9.31—11.97kPa(70-90mmHg),脉率110-130次/min,伴有晕厥、苍白、皮肤湿冷等低血容量症状时,其输血量相当正常血容量的25%,严重休克,即收缩压<9.3kPa(70m mHg)(如老年人原有高血压者应注意原血压的变化),其首次输血量为正常血容量的40%-50%。老年人对连续大量输血的耐受性很差,如可能应测定中心静脉压,有助于评估输血(液)量,并可及早发现是否存在输液过多和充血性心衰。若脉搏由细弱、快速转为有力和正常速率,肢体由湿冷转为温暖,血压和中心静脉压接近正常,每小时尿量超过30ml,提示血容量已补足。当病情处于平稳状态时,应逐渐减慢输液速度尤其要注意老年人心、肺、肾功能不全者,严防因输液、输血速度过快或总液量过多而导致急性肺水肿,在纠正失血性休克治疗中,一般不主张先用升压药物,在血容量基本补足后仍有血压低者可考虑升压辅助纠正休克,改善血管活性。
(三)止血
1、上消化道出血
(1)药物治疗: ①生长制素:可用奥曲肽(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八肽),首次100μg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可根据部位的不同选择剂量和给药时间。本药有抑制胃酸、胃泌素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内脏血流,减低门静脉压力,减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压力和血流量,保护胃黏膜等多重作用,对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黏膜病变止血率为87%-100%,对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率约为70%—87%。 ②垂体后叶素:也可减低门静脉压力而止血,以往为本病主要治疗药物。但不良反应多,可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于老年人不宜。仅在受经济等条件限制,不得已时,谨慎使用。有心脏病、高血压者禁用。与硝酸甘油联用可使不良反应明显下降,并可减少出血复发率。 ③血管收缩剂:去甲肾上腺素6—8mg,加生理盐水30—100ml口服,1/6—8h生效快。吸收少,代谢快,故不影响心率、血压、但要慎防消化道黏膜的缺血性损害。浓盐水灌胃、孟氏液口服或内镜下喷洒等方法作用相似。 ④止血剂:局部可用凝血酶、云南白药、白芨制剂、紫朱草制剂等。全身(静注、肌注)可用巴曲酶。冻干凝血酶原复合物用于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其他止血药如酚磺乙胺等形成不肯定。 ⑤抑酸剂: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组织的自我消化,降低局部PH值有利于血小板的聚集和出血部位凝血块的形成,是大部分上消化道出血最基本的治疗手段。相当部分病人经抗酸治疗即可止血。可用质子泵抑制奥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1—2/d,或40mg静脉滴注,出血控制后改为口服。抑酸效强,不良反应少,对消化性溃疡止血率达到90%以上。也可用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先静滴、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
(2)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为以往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方法,短暂疗效约80%,但短期内再度出血发生率高,且病人较痛苦应用中须慎防黏膜受压坏死,气囊滑出堵塞咽喉、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现多在酚磺乙胺未能满意止血时配合使用。
(3)内镜治疗:具有针对性强,止血效果好等优点,但老年患者往往难以接受。①内镜下喷药:适宜于局限性病变,药物有5%孟氏液、凝血酶、巴曲酶等,但应注意,孟氏液可引起强烈的平滑肌痉挛,患者可有强烈恶心有时甚至因强烈痉挛而无法拔镜。可在直视下用少量孟氏液准确地喷洒在出血部位,一般用量2—5ml,最多不超过10ml。②内镜下电灼、微波凝固、激光光凝或高频电凝止血,③内镜下金属夹止血法:对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成功率为50%左右,④内镜下血管结扎止血法,难度大,但疗效较好,并发症少。⑤内镜下血管收缩剂或硬化剂注射止血,止血总有效率为85.4%但可发生食管溃疡、胃溃疡、胸腔积液,纵隔炎等并发症,仅适用于其他方法无效而又不宜手术的高危病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可因伴有血管硬化而持续或反复不止,此时可考虑用高频电凝或激光,但应严格掌握指征,慎防动脉出血、穿孔等并病症。
(4)血管内介入治疗: ①药物灌注治疗:是经动脉导管持续输入生长抑素或血管加压素等达到止血目的。但会加重高血压,引起心动过缓,心肌缺血、肠缺血、周围血管缺血导致相关性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②栓塞疗法:采用不同的栓塞剂如明胶海绵,金属圈等,经动脉导管选择性置放入出血部位的供血动脉,使其形成暂时性或永久性栓塞达到止血目的。
(5)手术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年龄、全身状况、出血速度、出血原因及内科治疗效果而定。如果失血量较大,出血速度较快,每小时输血500ml左右仍不能维持血压或反复出血,血压不稳定者或疑有肿瘤并消化道梗阻者应考虑外壳手术治疗,但急诊手术比择期手术死亡率高,故原则上应通过非手术的综合治疗,力争止血后病情平稳或恢复一段时间再择期手术。而且手术后有发生残胃癌等病变的危险性,故决定手术应慎重。
2、下消化道出血
(1)下消化道出血一经查明原因多先行保守治疗,可直接针对病因治疗,如抗炎、抗阿米巴、息肉摘除等。对大肠良性出血病变还可采用冰盐水灌肠,一般将8ml去甲肾上腺加入100—200ml生理盐水中保留灌肠,使局部血管收缩而止血,绝大多数患者经此治疗可达止血目的,然后做进一步病因治疗。
(2)内镜下止血:如局部喷洒或注射止血药物、切除息肉等,为治疗大肠出血的有效手段。当内镜检查发现出血系浅表病灶,可用5%孟氏液、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医用黏合胶喷洒,这些药物有强烈的收敛、血液凝固作用。也可在出血灶周围注射1/100肾脏先素液止血。但更多的是采用高频电凝、激光、冷冻等方法止血。值得注意的是,当出血部位广泛或局部出血显示不清时,应避免用高频电凝止血。
(3)血管介入治疗: ①经导管注入垂体加压素,注射速度为0.2—0.4U/min,值得注意的是肠缺血性疾病所致的出血,垂体加压素滴注会加重病情,应为禁忌。还可选择巴曲酶等止血药。 ②选择性动脉栓塞疗法,分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适用于有外科手术禁忌证、一般内科方法止血失败的兵力。对于消化道出血严重,但又不能手术的患者,可先行栓塞,待病情稳定后择期手术。
(4)其出血药的应用:酚磺乙胺通过减少内脏血流而止血,可用于大出血,特别是小肠肿瘤或血管畸形出血,内镜难以到达,其他内科方法难以奏效时,加压素(神经垂体素)可用于大出血,但不良反应大,老年人应慎用,有心脏病、高血压者禁止永远。必要时还可用云南白药、巴曲酶、酚磺乙胺、氨甲环酸等。
(5)外科手术:一般应先查明出血部位和原因,再考虑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恶性肿瘤等出血宜行手术治疗。 ①择期手术:大部分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例经保守治疗,在出血停止或基本控制后,通过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如有手术适应证、应择期手术。 ②急诊手术:急诊手术的适应证为:保守治疗无效,24h内输血量超过1500ml,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者,已查明出血原因和部位,仍继续出血者,大出血合并肠梗阻、肠套叠、肠穿孔或急性腹膜炎者。
(四)其他治疗
1、处理继发病变 急性肾衰竭,按休克引起的急性肾衰竭处理。对感人、肝性脑病等给以相应治疗。对于失血后贫血,可补充铁剂并适当增加蛋白营养,血止后一般恢复较快,多糖铁复合物是一种呈螯合状态的非离子铁剂,用量小,吸收全,不良反应小,口服150mg,1/d,老年人严重贫血可能加重原有的心、脑肾等损害,必要时应输红细胞补充。
2、治疗原发及伴随病变 老年人往往有心脏等重要器官的基础病,消化道出血后,这些伴随病变可能失血性损害相互牵连而影响病情的演变。因此,在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抢救中,应兼顾并重视心脏病等伴随病变的治疗,这往往成为抢救能否成功的关键。
④ 老人突然吐血死亡
您好,考虑与胃喉等的出血是相关的,建议尽快就诊进行造影的检查,进行明确和治疗,呕血还是要引起注意的!
咳血的血一般来自气管、肺等呼吸器官。吐血大多来自食道、胃等消化器官。便血主要是消化道出血的反映,无论哪种出血,都要及时检查原因,并迅速采取治疗措施。
咳血咳血一般都是鲜红色的血,并带有液体,要让病人保持最舒适的姿势,取俯卧或仰卧位,但脸要侧着,以防咳血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要保留好咳出的血,送医院检查。通过咳嗽,咳出郁积在呼吸道内的血块,有助于防止窒息,并使病人舒服些。可以用手摩挲病人背部,促使病人咳嗽。如咳血量大且反复发生,要马上送医院检查治疗。
吐血吐血的血一般都呈咖啡色或黑紫色。碰到吐血病人时,首先要马上让病人取左侧卧位,头略微向后上抬起,防止呕吐物堵塞气管,引起窒息。同时用干净手帕等清除病人口中的残留呕吐物。待病情略好转时,让病人双脚垫高,保持防休克姿势,静静地让其休息,并在病人腹部垫上纱布后放上冰袋冷敷,使病人增加舒服感。这时千万不要给病人喝水或吃东西。
便血发现大便掺血,应他细观察便血的颜色和形状,并留取样本送医院检查。便血的颜色大体上有:一是像柏油样大便,这大都是胃或十二指肠上消化道的出血。二是大便表面掺着红色的血,一般是大肠、直肠的出血。肛门破裂引起的便血情况也不少。此时在黄色的大便上有点滴鲜红血,大便与鲜血不混合。总之,要仔细观察,并去医院检查,在医生明确诊断前,应控制饮食,安静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