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50岁古文

50岁古文

发布时间:2020-12-13 16:14:56

① 古代30、40、50岁分别怎样表达

30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岁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②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别称有哪些 如豆蔻 及笄 要写明是哪个年龄段哈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别称:

1、古代女子1岁,别称“牙牙”。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

袁枚(清)——《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释义:两个牙牙学语的女儿,在你死后出生,才只有一周岁。

2、古代女子2岁,别称“孩提”。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指2——3岁的儿童。

韩愈(唐)——《符读书城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释义:两家生的孩子是一样的聪明。

3、古代女子7岁,别称“童龀”。

童龀:龀,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龀”,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

许慎(东汉)——《说文》:“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释义:女孩子出生七个月长乳牙,7岁长出恒牙。

4、古代女子10岁,别称“幼学”。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孔子(春秋)——《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释义:男子长到十岁叫做幼,这时候该出外上学了。

5、古代女子12岁,别称“金钗之年”。

金钗之年:女孩到了十二岁要带钗,金钗是作为代称和别称。

梁武帝.萧衍(南北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释义:莫愁头上光彩熠熠,金钗排成十二行。脚下轻踏丝绣鞋,五彩斑斓描出花纹状。

6、古代女子13岁,别称“豆蔻年华”。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7、古代女子15岁,别称“及笄之年”。

及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孔子(春秋)——《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释义:女子到了15岁,用簪子结发,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8、古代女子16岁,别称“碧玉年华”。

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

翟灏(清)——《通俗编》:破瓜年纪小腰身。

释义:瓜字破为二和八字,取二八十六岁的寓意。

9、古代女子20岁,别称“桃李年华”。

桃李年华:指20岁女子的代称。

陆游(宋)——《梨花》: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释义:梨花粉淡如雪,清香宜人,在春花中独树标帜,自成一家,不容妖艳的桃李,独占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10、古代女子24岁,别称“花信年华”。

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范成大(宋)——《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

释义:在扬州许多腰鼓的巨声,催促花开的信期。

11、古代女子30岁,别称“半老徐娘”。

半老徐娘: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来讽喻那些年过芳龄还风风骚骚,精心打扮的妇女,亦有人自称徐娘,含有自谦自贬之意。

陈与义(宋)——《书怀示友十首其一》: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娘老。

释义:女人过了打扮的年龄还风风骚骚,描眉打眼的一痛倒饬,开得窗户泯然一笑。

12、古代女子40岁,别称“人老珠黄”。

人老珠黄:泛指女子老了不中用。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像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

兰陵笑笑生(明)——《金瓶梅词话》第二回:娘子正在青年,翻身的日子很有呢,不像俺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呢。

释义:娘子现在正年轻,以后出头的日子还多,不像我,已经老了,不值钱了。

13、古代女子50岁,别称“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指五十岁。

孔子(春秋)——《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释义: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14、古代女子60岁,别称“花甲之年”。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15、古代女子70岁,别称“古稀之年”。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杜甫(唐)——《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释义: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16、古代女子80~90岁,别称“耄耋”。

耄耋:八十、九十岁。人们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孔子(春秋)——《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

释义:八十至九十岁年龄古称,已经很高龄,高寿

17、古代女子90~100岁,别称“期颐”。

期颐:百岁之人。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孔子(春秋)——《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

释义: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③ 长辈五十岁生日,求写个文言文的祝福语,多谢急求

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不老松.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版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权.语出《诗经》,为祝寿辞。解释,象太阳一样久远不落,象月亮每天都升起。象南山一样万寿无疆,不迁移也不崩塌。象松柏一样长青,子女没有不继承(长寿基因)的。
老当益壮
老骥伏枥
福如东海
寿与天齐
六六大顺
心想事成

④ 古代对40、50、60、70、80、100岁的人怎么称呼

1、40岁: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2、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内服之年、大衍之年

3、60岁:花甲、容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4、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5、80岁:杖朝之年

6、100岁:期颐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有些由于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

(4)50岁古文扩展阅读:

年龄称谓介绍: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⑤ 人生各个年龄段,用古语是怎么说的

1、赤子(0岁)

初生婴儿的皮肤微微泛红,古人将这时候的孩子称之为“赤子”。

2、孩提(2-3岁)

“提”,是指大人抓住孩子的两腋将他抱起来的动作,而“孩”也不是孩子,而是“咳”的古字。

3、垂髫(3-9岁)& 总角(9岁-13岁)

古人会以头发命名年纪。孩子在9岁之前不扎辫子,头发自然垂下,叫“垂髫”。9岁之后,才把头发分两边各扎一个结,像两个羊角,叫“总角”。

4、豆蔻年华(女子13-14岁)

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古代的女孩从12岁开始便可以戴发饰,装扮自己。

5、及笄&束发(15岁)

到了15岁,古时的少男少女要将头上的两个“总角”解散,男孩扎成一束髻,表示成童。女孩则到了可以婚嫁的年龄,要用笄子盘起头发,开始学习各种生活技艺。

6、破瓜年华、碧玉年华(女16岁)

女子16岁称为“破瓜”“及瓜”。“瓜”字可以分剖成两个“八”字,“破瓜”就是把瓜字拆开,二八一十六,故称。女子十六岁还可称“碧玉年”。

7、弱冠(男子20岁)

行冠礼,是古代最隆重的仪式之一。在家族的见证下,年满20岁的男子在宗庙里由指定的贵宾加冠,以示成年。由于这个年龄的男子体犹未壮,所以又称“弱冠”。

8、而立(30岁)

而立的意思是可以自立于世。

9、不惑之年(40岁)

不惑,是“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10、知天命(50岁)

意思是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

11、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

古时用干支纪年为六甲子。因为它以天干与地支依次循环搭配,六十周而复始,所以也称“花甲子”、或“花甲”。

12、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13、耄耋之年(80——90岁)

耄耋(mào dié)80~90岁称耄和耋,也用作对老年人的泛称。尢以九十岁称谓多。

14、期颐、人瑞(100岁)

100岁“期颐”。

⑥ 我今年50岁了,喜欢书法,又想学习古诗文、电子琴等,请问高人,是否有必要继续学

书法和古诗文可以继续学。电子琴就没必要了。因为学书法和古诗文。可以陶治人的情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为。

⑦ 古文中50岁还没结婚的女人是什么

半老徐娘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内泛称——总角;容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男)——舞勺之年; 15~20岁(男)——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女)——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⑧ 人到50岁辛苦了半辈子但没办什么事情用古文写

人到50岁辛苦了半辈子但没办什么事情
人到五十岁辛苦了半世未办何事
《网络文言文翻译》
人到半百,碌碌无为。

阅读全文

与50岁古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株洲县养老院 浏览:587
南通市万年青老年公寓 浏览:841
60岁未五保可低保 浏览:345
佛说孝顺福德 浏览:486
合川菌王土鸡养生汤在哪里 浏览:452
意大利什么岛是士兵养老院 浏览:303
怎样孝敬老人作文 浏览:989
重庆退休养老金调整 浏览:195
贵州省老年节活动简报 浏览:565
从20岁到80岁 浏览:764
养生馆开业适合穿什么服装 浏览:372
为什么父母会先走 浏览:700
到时了退休年龄缴费年限未够 浏览:179
养老院工作人员架构图 浏览:586
各地退休工资水平 浏览:806
老年文体活动中心机构设置文件 浏览:355
东华小区老年活动中心 浏览:378
重庆自助体检机哪里有 浏览:113
在幼儿入学前父母如何分工 浏览:870
60岁女人头晕 浏览: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