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乐天长寿法

乐天长寿法

发布时间:2023-05-22 14:24:27

1. 长寿的秘籍是什么

四川成都市老龄委也曾对全市720名百岁老人进行调查,其中89.17%都是乐天派,心态好是他们的唯一共性。
美国研究人员对700名百岁老人进行了3年跟踪研究,并揭开他们的长寿秘密:性格开朗,很少发愁,基本不发火,一辈子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

2. 有哪些科学的长寿的方法

1、唱歌

日本研究人员通过追踪调查得出,大笑有助于降低血压。

这20个长寿方法来之不易,都是研究机构通过调查研究得出来的结果,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可以做到。希望大家都能长命百岁!

3. 长寿的十二条标准

长寿最好的秘诀就是健康的习惯。

你看身边那些身体依然硬朗的老人家,他们都养成了合理的作息、饮食规律,最主要的是心态乐观。

杯小茶为大家整理出这些长寿老人都有的17种特征,您可以边看边自测,看看自己中了几条呢?

对照之后,还能看看自己属于什么水平哦!

15

有一双强健的腿

背靠墙站立,脚慢慢往前走,然后再退回来直到你保持一个平稳状态,但是背的下半部要始终紧贴着墙壁。尽最大可能保持这种姿势,每天做一次,并且每次增加几秒钟的时间。

16

爱吃紫色食物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紫葡萄、蓝莓和红葡萄酒富含多酚,多酚能使血管保持韧性,有助预防心脏病和老年痴呆症,对脑血管也很有帮助。

对动物的初步研究表明,在饮食中增加黑葡萄能帮助改善大脑功能。另有研究显示,每天喝一杯蓝莓果汁有助提升脑细胞功能,增加记忆力。

17

不打呼噜

有人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的表现,实际上打呼噜是一种病。一项历时18年的研究发现,睡觉不打呼噜的人寿命更长。

严重打呼噜造成的呼吸反复停止,成为高血压、糖尿病的帮凶。一旦打呼噜明显,建议到医院检查原因,并获取医生专业的治疗方法。

如果你中了0-6条,那说明你还要继续努力,好好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才能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哦。

如果你中了7-12条,那你还不错,你看上去比一般的同龄人要年轻一些,也有长寿的潜质。

如果你中了13条以上,那恭喜你,你的心态和面貌都十分年轻,而且健康长寿的几率也非常大哦。

快邀请大家一起来做测试,一起养成这些健康好习惯吧!

4. 乐天法师淡泊人生,超然生死

我国古代的养生家嵇康说:“清虚静泰,少私寡欲。”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乐天法师天生是一个乐天派,他一百多岁了,身体还特别健康,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无损,总是红光满面,一副乐呵呵的样子。有一位生命学想从法师这里得到长寿秘诀,就专门来寻访乐天法师。第一次寻访时,乐天法师说:“没有什么秘诀啊,连我也没弄明白,我为何如此长寿。”

几年后,生命学不甘心,又来拜访乐天法师,胡芹讨教长寿秘诀。乐天法师想了想说:“我知道为什么了,但是,天机不可泄露。”又是几年过去,乐天法师的身体依然强健如故,执著的生命学再次前来拜访。这次,老法师终于说出了他的长寿之道,他不无遗憾地说:“我从60来岁就盼着圆寂,视圆寂为佛家的最高境界、最大快乐。可是,我的修行一直不够,一直未能实现早日圆寂的最大夙愿……这,也许就是你要探讨的长寿的奥秘。”

淡泊人生,超然生死的心态,让老法师早早卸下了生命和心灵的重负,一直生活在别样的期待和无所畏惧的轻松愉快之中。生命之树在心灵的沃野上,便一发而不可收地膨胀着年轮。

淡泊是人的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谦虚、平静、知足、不攀比。当然,淡泊不是安贫乐道,更不是甘于平庸,不思进取。淡泊是为人处世的人生情怀,更是一种令人向往的人生境界。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贤的智慧,穿过悠久的时光隧道,至今仍然在指导着我们生活的方向。

一个人如果欲望太多,金钱、权力、美色,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不肯释怀的话,那么生命该如何承受重负,人生又怎能获得快乐呢?因此,在人生的旅途,追求一种淡泊,坦然面对生活对你的赐予,包括所有的磨难和不公。用平和淡定的心态去看待社会现实中的一切。不惊荣辱,不计较得失,也许我们就会活得轻松,活得自在,活得精彩,活得有滋有味。

人生如戏。若要还原真我,需要人生的智慧,更需要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与淡泊相反的是人类的欲望。要扼制住人的过度欲望,不使其成为脱缰的野马,既要靠一个人的思想修养,又要靠勇气和信心。人具有淡泊之心,才不会为尘俗所迷,为物欲所困,为诱惑所动。也才会心境明净,不容尘埃。人也只有在如此心境之下,才会健康,才会颐养天年。“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需多。”生活中,懂得了一个“淡”字,人生的无限风光就尽在其中了!

为此,向老年人劝谕“淡泊人生”是适宜的。如何保持“淡泊人生”的心态呢?

老年朋友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淡泊人生。首要是淡泊名利。名利这个东西,本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若专注追名逐利,把名利当包袱来背,定会越背越沉重,压得你喘不过气。到头来,落得个身败名裂,又何苦来呢?

淡漠荣辱。人生道路是曲折的,有过理想和失望,有过喜悦与忧伤,也有过光荣与屈辱;不要把个人得失耿耿于怀,对荣辱更应置之度外,做到受宠不惊,受屈坦然。

淡忘年龄。老人忌讳年高,容坦做让易产生恐惧心理,这种常把“老了”、“不中用了”挂在嘴边,这是情感的反映和坐待人生结束的心态,会让局给自身健康笼罩阴影,对身体产生消极影响。只要淡忘年龄,从心理上解放出来,我们必将再次拥有青春。

淡忘形体。庄子说:“养老者忘形”。就是说,修身养性应忘却自己衰老形体的存在。这样,就什么也不怕了。遇病能正确面对,不悲观、不焦虑、不消极,积极治疗,自然有利于战胜病魔,康复身体。

淡忘生死。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是乐观接受?还是惊恐万分?对此,我们应该有个正确的理解,化解对死亡的恐惧感,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乐观地做人,洒脱地生活。

淡薄情怀。一切喜怒哀乐之事,都宜淡然忘怀,使神情超脱。忘怀指的是不自扰、不自卑、不沉沦,做到视有若无,豁达宽度。

5. 知足常乐,方为长寿之道

人的情绪随着年龄增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该领域近期的一些研究成果有助于让人们活得更健康,更长寿,并为老年抑郁症带来新的治疗手段。

人的身体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情绪也是一样。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老年人的负面情绪(如忧虑和压力等)要比年轻人少得多。

老年人已学会将自己从负面情绪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更关注那些能带来当下乐趣的东西,而非虚无缥缈的未来。他们在处理负面信息时,往往也不那么钻牛角尖。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从青年时期直到老年,人们对于愉悦和享受等正面情绪的态度几乎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汉堡-埃彭多夫大学医疗中心(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Hamburg-Eppendorf)的研究人员斯特芬妮·布拉森(Stefanie Brassen)在电邮中写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要纠缠于过去不愉快的事,而更多关注积极正面的东西,这对于一个人的情绪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人员表示,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似乎缺乏该人群普遍具有的情绪控制能力。据非盈利组织“老年心理健康基金会”(Geriatric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的统计数据,在65岁以上的美国人中,有600万人左右受到抑郁症的影响,占比约为15%;抑郁症也被视为老年人自杀率最高的很大一个原因。

布拉森博士及其同事正在研究一种治疗抑郁症的新方法,通过一个培训项目来锻炼老年人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布拉森博士说,目的是让病人“关注自己在生活中已经达成的目标、拥有的资源、依然具备的能力以及积极正面的生活经历,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

不过,凡事往好处想或追求令人愉悦森缓的东西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竖拆,如决策能力的降低和导致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等。加州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及斯坦福大学长寿研究中心(Center on Longevity)主任罗拉·卡斯滕森(Laura Carstensen)说,有时候,人们需要思考一些负面的东西,仔细考虑别人对你说的话,而不是根据对别人的喜恶程度来简单行事。

有一项研究对18到85岁的34万人进行了电话采访,询问他们在前一天是否经历了喜悦、压力和愤怒情绪。领导该项研究的纽约石溪大学(Stony Brook University)精神病学及行为学教授阿瑟·斯通(Arthur Stone)说,在20岁左右到60岁左右的区间,随着年龄增长,受访者体会到的正面情绪比负面情绪逐步增多。

虽然各年龄段在喜悦情绪上的占比相差无几,但斯通博士说,“我们发现,年纪此纤模越大,人们的压力和忧虑情绪就越少。”该研究报告2010年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斯坦福的卡斯滕森博士说, 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情绪受到人生目标改变的影响。年轻人追求长远的生活目标,往往需要不断摸索或承担风险,此过程中会有压力和挫败感。老年人则认为人生苦短,更关注能够激发正面情绪的短期目标,比如陪自己的孙子孙女享受天伦之乐等。

卡斯滕森博士说,“当人们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短期)目标上,活得就会更好。”在一项研究中,她和同事发现,正面情绪比负面情绪多的老年人更有可能长寿。该研究在十年中跟踪了近200名成年人,研究报告于2011年发表在《心理学与衰老》杂志(Psychology and Aging)上。

布拉森博士表示, 健康的老年人会有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从而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

她和同事进行了一项试验,观察年轻人和老年人是如何应对悔恨情绪的。有意思的是,由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构成的第三组在对待悔恨情绪时与年轻人的那组更相似,而与年龄相仿的另一个老年组不同。该研究报告发表在2012年5月的《科学》杂志(Science)上。

在试验中,布拉森博士让21名健康的年轻人、20名健康的老年人和20名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参加一个博彩游戏。参与者必须决定是否在游戏中继续下去,以赢得更高的奖项,如果下一轮输掉,就会失去之前所有的积分。

布拉森博士说, 每一个参与者输掉游戏时,都会在生理上出现激动生气的迹象,处理悔恨情绪的脑部区域血流量模式也会发生变化。年轻人组和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组都呈现出后悔的情绪,在下一轮游戏中甘愿冒更大的风险,而这是不理智的行为,会做出糟糕的决策,因为这个游戏完全靠的是运气,而非谋略。

布拉森博士说,与此相反的是, 健康的老年人组能做出理智的判断,把自己从悔恨中解脱出来。

举例而言,有些健康的老年人做出结论,认为在这种全凭运气的游戏中输掉没什么大不了,不必自怨自艾。布拉森博士说,“这组老年人其实知道,冒险的话可能会得到更多积分,但还是抵抗住了这种想法和情绪。”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不断练习,老年人可以学会少去想那些自己无力改变的事情,从而使情绪更为健康。布拉森博士说,“也许永葆青春并不是最理想的状态,做一个乐天知命的老人也不错。”

情绪如何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

研究人员正在试图了解人的情绪是如何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的,从而提供一些线索,帮助人们活得更健康,更长寿。

对大多数人来说,20出头时是压力最大的年龄段,而且女性比男性更突出,然后压力随着年龄增长而稳步下降。

年轻人的欢乐情绪最多,迈入中年后逐步减少,到老年又开始回升。

中年人的忧虑情绪最多,从40岁左右一直到50岁出头,然后开始减少。

成年早期的愤怒情绪最多,然后开始一个漫长的下降过程。

哀伤情绪贯穿于生命的整个阶段,女性的哀伤情绪比男性更多。

6. 有哪10个科学的长寿方法具体是什么呢

吃个长寿的方法,锻炼身体,吃蔬菜,不抽烟,早睡早起,多喝茶,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多微笑,多吃鱼肉,少生气,培养一下兴趣爱好。

这项实验已经充分说明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锻炼身体不仅可以加快我们身体的血液循环,在锻炼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放空,生活上的一些压力也会暂时抛弃,锻炼不仅仅会改善我们的身体,同时也会影响我们的心态,经常锻炼的人,他会有更加坚强勇敢的个性。

健康的饮食也会影响人的寿命,营养学家表明一项均衡的饮食必须要有肉蛋奶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能够提供给人类最基础的蛋白质,帮助我们肌肉生长,蔬菜对于人类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蔬菜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和果酸,这东西对于我们身体的内部器官和眼睛有着极大的作用。

健康的生活心态,也会影响人类的寿命。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现经常生气发脾气的人,他们的健康状态也不好,因为不良的负面情绪同样会影响我们的身体,所以纠正好我们的生活心态,让我们的寿命变得更长吧。

7. 如何养生才能长寿

据科学研究,人的寿命应该是125~145岁,现在为什么很少有人活到100岁呢?除了社会、医药、生活质量等因素外,就是与自我不能排除不良心理因素有关。常言说:“要想长寿,脑中常空。”特别是步入老年,消除一些不良心理对养生保健是十分必要的。
忘掉年龄 保持旺盛活力 人的生理年龄是客观的,但心理年龄则不同,它反映了人的精神状态。有人刚过花甲之年,就不断暗示自己老了。这种消极心理是健康长寿的大敌。俗话说“人不思老,老将不至”是有一定道理的。
忘掉仇恨 宽容大度 一个人种下仇恨的种子,就想报复,甚至千方百计琢磨报复的方法、时机,使人一生不得安宁,忘掉仇恨就能心平气和,对长寿大有裨益。
忘掉悲痛 从伤心中解脱出来 如遇到天灾人祸或亲人死亡,常使人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时间过长即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因而遇到此类事时应想开一些,从中解脱出来。
忘掉气愤 想得开忘得快 人一想到急事,容易急躁,气血堵塞,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甚至因气愤而死亡。其实因一时之气而病死又有何益呢?
忘掉忧愁 减少病痛缠身 多愁善感难免疾病抬头,现代医学认为忧愁是抑郁症的主要根源。一生多愁善感会导致多种疾病缠身,最终让病魔夺去生命。

忘掉悔恨 遗忘过去 凡是使人后悔的事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成历史,应该提得起,放得下,总去想追悔莫及的事情,日久只能伤心伤神,不利于健康长寿。
忘掉疾病 减轻精神压力 人得了病多数被疾病困扰,总想身上的病,甚至担心日子不多了,这样毫无益处。因为精神专注于疾病,会使免疫力下降,反而使疾病加重。得了病,泰然处之,就能从精神上战胜疾病。
忘掉名利 活得更加潇洒 名利是人们一生都追逐的,必须正确对待。尤其是老人,只有忘掉名利,知足常乐,做个乐天派,才能使人健康长寿。

8. 能拥有健康和长寿的方法

能拥有健康和长寿的方法

哪些是可以长寿的方法?随着科技的发达,大多数人已经不用再为了生计而不停地奔波,如今长寿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事物,现在人人都研究养生之道,为的就是能够有健康的体魄和长久的寿命,那么哪些是可以长寿的方法你知道吗?

拿得起

拿得起是一种直面人生和挑战困难的积极态度,是一种承担。巴金生前有一句名言:“人活着,要有益于社会,多付出,少索取。”人活在世上,不能像猪一样光吃不做,总要干点事,承担一定的责任义务。既做事,就要“实见得是时,便要斩钉截铁,脱然爽洁,做成一件事,不可拖泥带水,靠壁倚墙”。人到老年,身退心不休,继续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点好事、善事,献出自己的善心、爱心,实为养生之妙道。欧洲人有一句妙语:“没有任何一个长寿者是懒汉,懒可以把人懒垮,信不信由你。”美国有一位叫雷莉丝的儿科医生,她退休后在91岁高龄时又开了诊所,每天仍然忙碌着。为什么要放弃安逸、享福的生活,而要选择忙碌?她说:“只要有工作,我就感到其乐无穷。”要想老有所乐,就得老有所事,有事可干,有事可玩,才能充实生活,让精神有所寄托,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晚年生活质量,让我们的晚年生活更幸福美满。

想得开

“不为小事而生气,万事都要想得开。”“一件事情,如果想通了就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既然活着,就一定要活好。”事实证明。平时心境好、“会想”“想得开”的人更能健康长寿。怎样才能想得开呢?有两点最为重要:一是遇事多看“积极面”。对任何事情都多从好的、积极的、乐观的方面去看,生活才能过得快乐、洒脱,才能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信心和决心。一个人遇事总往“坏处”想,人生之路就会越想越窄,甚至会感到无法活下去。二是凡事不钻牛角尖。“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爱钻牛角尖,遇事固于自恃,行于孤陋,惯于抬杠,过于偏激,死抠谬理,坚持成见,不仅直接侵害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给生活带来阴影,还会影响社会交往。

放得下

一位心理学家说:“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佛说:“放下是福。”人生要放下的赘累有许多,主要是四种:一是“财”。有的.人是见钱眼开,不择手段地敛财,总认为“越多越好”,结果“东窗事发”,身陷囹圄,甚至小命完蛋。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当学学诗仙李白的胸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见财手不乱伸放得下,人生随处可潇洒。二是“名”。有些人平时争强好胜,患得患失,爱名如命。尽管满腹经纶,却累死在“名”下。人要学会淡泊名利,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三是“情”。人间说不清道不白的莫过于一个“情”字。一些人移“情”别恋,为“情”而理智失控,陷入情感纠葛,终日苦不堪言,甚至不惜雇凶杀人,身败名裂。若能放得下“妄情”,用“情”专一,就会幸福常在。四是“愁”。有的人愁病愁灾,愁这愁那,什么都想不开、放不下。其实细思量,愁有什么用,只有顺其自然,泰然处之,才是上策。

忘得快

古人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遇到不顺心、对自己身心健康无益的人和事,能够学会遗忘。放下思想的包袱,把心放宽,这对老年人来说是健康长寿的“仙丹妙药”。忘掉年龄,永葆青春活力;忘掉忧愁,心平气和;忘掉怨恨,宽容对事对人;忘掉悔恨,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忘掉疾病,减轻精神压力;忘掉气愤,想得开忘得快;忘掉悲痛,尽快从中解脱出来;忘掉名利,知足常乐,做个乐天派。如此,才能增强免疫力,安享生命的乐趣。身心共健,幸福长寿。

日常中哪些生活小习惯可以让我们更长寿呢?

多喝水

水不仅能拯救人们的生命,还是长寿的第一要素。美国疾控中心的相关数据表明,很多疾病是由于摄入水不足引起的。养成勤饮水的好习惯,并适量摄取果汁、各种汤品,增加水分的摄入。

倒金字塔的饮食习惯

每天都要遵循以充足的早餐为基础,吃好午餐,但是晚餐必须要少吃。饮食的结构就像一个金字塔,而晚餐就处于塔尖,千万不可以饱餐一顿过后立即睡觉。平时要多吃一些坚果类食物,少吃类似于零食之类的垃圾食品。

消除压力

欢笑是压力的克星。别再为小事忧虑,让你的生活更轻松些。不要让自己背上不必要的工作负担,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这样你才能选择对你最重要的事情,从而实现长寿的愿望。

帮助别人

你可以资助贫困的人,与饥饿的人分享食物,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当看到别人快乐,自己会更加快乐。这能给你带来一种自我满足感。

乐观

据调查研究,心态开朗乐观的人更容易长寿,并且对长寿的信念充满信心。即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也会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

生活只取所需,勿恋舒适

保持简单、基本的需求对健康有益。选择喝白开水而不是碳酸饮料,选择步行而不是开车,选择自己烹饪而不是去餐馆用餐。基本的生活所需不仅满足你的需求,还能让你的身体不会因贪恋舒适而产生惰性。在这种生活节奏中,你会越来越勤快,而不是成为每天看电视的“沙发族”。

9. 求长寿方法

上个世纪中,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30年,这可以说是人类五千年历史中最大的进步。而百岁老人的人数从1990年到2000年间也增加了51%。如何解释这些巨变呢?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进步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但你也许不知道,一些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不重要的生活习惯,或是你曾经的生活环境都能影响你的寿命。一项最新的有关长寿的研究列出了一系列有科学依据的长寿征兆。另外研究者们还给出了一些有助于长寿的建议。来看看你是否具备长寿因素吧。

1、你出生时母亲还很年轻

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一个出生时母亲年龄小于25岁的人活到100岁的几率是出生时母亲大于25岁的人的两倍。他们认为大概是由于年轻母亲最先受孕的是她最好的卵子,因此产生更健康的后代。

2、你很爱喝茶

每天喝1至2杯茶对心脏很有好处,不过要确保茶是当天新沏的。超市里的即饮红茶则没有这样的健康效果。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喝牛奶会降低茶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效果。因此如果要往茶水中添加其它的调味品,最好加蜂蜜或柠檬。

3、多数时候你更愿意步行

一项对2603名男女进行的最新研究表明,每天坚持步行30分钟的人可定义为身体健康的人。不管他们体内脂肪含量有多高,都要比每天步行少于30分钟的人更长寿。同样,也有研究称肥胖妇女可通过每天增加10分钟的运动来改善其心脏健康状况。因此午饭后不妨走路散散步,每天尽量以各种方式多做一点运动。

4、你很少喝碳酸饮料

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发现,每天饮一次或多次可乐会使你患代谢症候群的风险加倍。代谢症候群是一种代谢异常聚集现象,主要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腹部肥胖以及高尿酸与凝血因子的不正常等等,这些因素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实验发现,可乐中的一种着色添加剂会增加动物患代谢症候群的风险。另外,科学家们推测,爱喝碳酸饮料的人由于其味蕾长期接触人造甜味剂,逐渐使其习惯于各种甜食,因此更易导致肥胖。

应对策略:如果感到自己咖啡因瘾上来,改成喝茶;或者实在难忍,在饮料中加入一些果汁。通过控制好血压和血脂、预防糖尿病和不吸烟,你就能增加6-9年的健康寿命。

5、你有一双强健的腿

背靠墙站立,脚慢慢往前走,然后再退回来直到你保持一个平稳状态,但是背的下半部要始终紧贴着墙壁。尽最大可能保持这种姿势,每天做一次,并且每次增加几秒钟的时间。

6、你爱吃紫色食物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紫葡萄、蓝莓和红葡萄酒富含多酚,多酚能使血管保持韧性,有助预防心脏病和老年痴呆症。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认知障碍研究中心主任马克·克里科瑞安博士称,凡是对冠状动脉有益的食物对脑血管也很有帮助。对动物的初步研究表明,在饮食中增加黑葡萄能帮助改善大脑功能。另有研究显示,每天喝一杯蓝莓果汁有助提升脑细胞功能,增加记忆力。

7、你在青少年时期,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发表在《儿科学》杂志上的一项针对137名非裔美国人的研究,对他们从出生到28岁之间做了跟踪调查,研究表明,14岁时体重超重会增加成年时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另外据美国心脏学会的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得心脏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4倍。

8、你不喜欢吃富含肉类的快餐

美国癌症研究院的一项报告显示,每周吃红肉超过18盎司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每天吃3.5盎司加工过的熟食肉类,比如热狗、腌熏腊肉等,患结肠癌的几率会增加42%。

至于为什么红肉不健康,专家也不是很清楚,但有专家推测可能是因为肉类在烧烤、烟熏、腌干或用硝酸盐一类的防腐剂做防腐处理的过程中产生了致癌原。

9、你曾经受过高等教育

哈佛医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接受过12年正规教育的人,哪怕只受过1年的高等教育,要比受教育年限少于12年的人多活18个月。据说,受教育越高,吸烟的可能性越小。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表明,受过高等教育的成人中约有10%的人吸烟,而学历为中学或者更低的人中约有35%的人吸烟。

10、你有真心喜欢自己的朋友

美国西达克瑞斯特学院的心理学副教授迈卡·萨丁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很好的减压剂,而知道有人一直支持着你,会让你身心都保持健康。有研究显示,慢性压力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使细胞加快老化,最终会使一个人寿命缩短4-8年。

11、你的朋友也很健康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你最要好的朋友体重增加了,那么同样情形发生在你身上的可能性是72%。主要研究者尼古拉斯·克里塔基博士称,要想维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应该与那些和自己有相同生活目标的人交往。比如参加一个减肥健身的俱乐部,或者发展一个能和你长期一起散步的朋友等等。

12、你喜欢接受新的挑战

有两项研究显示,那些自认为生活更有条理的、更自律的人活得更久,并且他们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比没有他们勤奋认真的人低89%。主要研究者罗伯特·威尔逊教授称,如果你善于控制你的注意力,那么你将能启用你大脑中的更多智慧。设立一些个人或职业上的目标,并设定期限挑战自己,努力完成它们。也可以尝试做一些新事情来刺激大脑,比如你爱读科幻小说,那么下次可以尝试读本传记,然后第二天再回忆一下阅读内容。

13、你喜欢自己动手整理东西

一项研究表明,拖地、擦玻璃这些日常家务只要做一小时左右就能消耗约285大卡的热量,从而将死亡几率降低了30%。

14、你是个乐天派

据《美国心理学家杂志》报道,约有17%的美国人是乐天派,他们对生活有着积极的态度,有明确的目的和很强的社会认同感,他们要比悲观派的人更健康。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社会学教授科里·凯斯博士建议我们应该努力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寻求生活的意义。在意大利的撒丁岛或日本的冲绳,那里有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们。他们都很勤劳地工作,但是他们更注重和家人一起度过时间,提升自己的精神状态,并且喜欢帮助别人。

10. 长寿方法是什么

长寿就是养生
多人认为,养生一定要吃点什么,所以经常吃这个药,那个药。又或者,养生一定要做点什么,买跑步机,买健身器材等等,这都是对养生的误解。实际上,最好的养生是顺其自然。不要过分强调外因的作用,而是按照自己本身生命运行的规律,去做好身边的事情。小孩、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自然之道。

其实养生说难也难,说简单也很容易,养生的最大好处在于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因此被众多人追捧,不过大多数复杂的养生方法,并不适合普通人。今天,掌门师兄就为大家推荐几个简单的养生方法,让大家轻轻松松就能养生!

1、每天喝水不耽误

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65%,可以说人就是水做的,中医认为水能补阴、养阴是滋阴生津的第一天然食材,并将喝水视为人的第一养生法。

中医不提倡不渴也喝水,主张顺应需求,喝水太多反而可能伤肾。人的年龄、体质、气候及所处地理位置都会影响对水的需求,比如冬季寒冷,人体所需的水自然少些;夏季炎热,人需要多喝水。

另外,喝水也要注意方法,提倡小口慢慢喝,尽量喝白开水和淡茶水,少喝饮料等,这样的话不仅可以补充体液,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血液黏稠度等!

2、早睡早起不熬夜

睡眠是调节人体各项机能的保障之一,可以说是生命的“营养品”。

中医理论认为,人与大自然是一个整体,应该顺应自然的四时变化,合理安排起居休息。当太阳升起时,人体生物钟就会发出指令,交感神经开始兴奋,这就意味着你该起床了。这个时候,阳气渐渐恢复,马上起床再锻炼身体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虽然不能保证每天都能早早入睡,但是现如今的很多疾病的根源,大多与睡得晚有很大的关系。长期晚睡,不仅会伤及肝肾,还会引发多个器官的机能失调。

不过看过《黄帝内经》的也可能会指出:古人也并不总是提倡早睡的---在春天和夏天都要晚睡才有利于养生。其实大家有所不知,古人的作息时间跟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所谓的“晚睡”其实指的是晚上9点左右,这个时间被称之为亥时初,而古人说的“早睡”其实是晚上7点钟左右。因此在现代社会,我们能在秋冬两季的晚上10点多入睡,春夏能在10点半以前入睡,就基本符合“早睡”的条件了。

3、每天万步能保持

最初,“日行万步”的概念大约是在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上由日本一家研发计步器的公司提出的。

阅读全文

与乐天长寿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养老保险建模论文 浏览:511
平江长寿街多少人口 浏览:67
宇通体检车怎么样 浏览:499
马上要入职体检尿蛋白偏高怎么办 浏览:983
广西哪些小城市适合养老 浏览:73
老人脚打跪是什么原因 浏览:620
单位人员到达退休年龄如何操作 浏览:706
重阳节的鹤是什么意思 浏览:129
父母的疫苗接种查询怎么查询外省 浏览:793
中老年人晚上口苦口干该吃什么药 浏览:495
厂里体检不空腹检查的到底是什么 浏览:105
母亲为有孝敬自己心里高兴的句子 浏览:309
天津老年大学学费多少钱 浏览:210
老年人皱纹图片素材 浏览:723
重阳节的时间英语 浏览:64
入职体检一般多久能通过 浏览:868
到退休年龄单位不给办理退休 浏览:434
开养生馆手续有哪些 浏览:180
长寿区有什么会所型KTV 浏览:574
征兵体检过了网上怎么不更新 浏览: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