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心跳快慢跟寿命长短有关系吗心率多少才更长寿
心跳快慢跟寿命长短有关系,心率80才更长寿.心率,或者说你的心跳有多快或多慢,是衡量心脏健康的关键和基本指标之一。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无法感觉到心脏的跳动,如果有意识的心跳异常,并伴有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表明心跳异常。心率变慢意味着寿命更长吗? 心率变快意味着寿命更短吗?今天,电子手镯和血压监测器可以用来监测心率的变化,让人们可以随时关注自己的心率。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心跳越慢,寿命就越长,而心跳越快,寿命就越短。因此,有些人发现自己的心跳加快时,会感到担忧。
一个静息心率在80次左右的人活到85岁的几率比一个心率在60次/分钟的人低50% 。心率速度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有的自然心跳是慢的,有的自然心跳是快的,有的人心跳是慢的,那么身体变化后生病或心跳加快,寿命不能简单地看着心跳加快,要看全局,中医认为每个人的才能,自然寿命是不同的,五脏功能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心脏强,可能是肾虚,有的是脾虚,肝虚,所以对于心率如果不是病理性心律失常,可以不必太在意,但是让五脏得到平衡,中医认为心跳的速度变化对心率频率的变化也能反应身体的病理变化,如心跳比平时快说热或发炎,心跳比平时慢说感冒或脏腑就足够了,如果知道自己的心脏比较虚弱,可以多注意补心,如食物或中药调理的,在心率是一个重要指标,但千万不能孤立地只看心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㈡ 心跳一分钟90多下正常吗
勉强算正常
成年人每分钟心跳大约是七八十次,60~100次之间都属正常,在平时假如成人安静时每分钟心跳超过了100次,医学上就算作“心动过速”;少于60次的,则是“心动过缓”。
劳动时比安静时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儿每分钟可以跳到150次。平均说来,如果一个人活100岁,那么,他的心跳次数加起来总共可达40亿次左右。
运动员因为经常锻炼心肌收缩力大,舒张期回心血量也大,所以在平静时运动员心跳小于六十次/分就能保证机体供血,有的可以48-50次/分。他们运动起来才有能力和耐力。
(2)心跳90多能活多少岁扩展阅读:
心率的日常保健:
心率增快危害健康、缩短寿命,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运动
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变慢。虽然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能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一般适宜的运动心率是“170-年龄”;
如一个50岁人,运动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钟为宜,过快说明运动量过大,达不到也起不到效果。运动前要自觉舒适、无疲劳感,一般运动不要超过1小时,而且每次最佳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每周至少坚持3次运动。
2、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熬夜、吸烟、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少喝浓茶,特别是不要在睡前喝,否则容易导致失眠。还应定时大便,保持排便顺畅。
3、保持适当体重
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过健身运动,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
4、保持心态平和
生活中心态要平和,不要总着急、生气,如果因为紧张、生气等情况出现心率过快,可以通过听音乐、静心冥想等方式逐渐恢复平静。
5、药物治疗
某些疾病如高血压及冠心病引起的心率加快,可根据医嘱服用药物,使心率减慢,保护心脏,减少与控制心肌缺血事件,改善心功能,延长寿命。
㈢ 心跳和寿命有关系吗
人类:心率是预测男子寿命的有效指标
人类与哺乳动物有很大区别。在相似心率条件下,人的寿命远比动物长,其原因主要是科学发展,医药保健及社会的进步。
我国学者吴杰教授曾观察5360名健康成人的静息心率,其范围为51~94次/分,平均数为67次/分。人类的心跳次数明显受自主神经与体液因素的影响,如人激动时心率会加快,完全安静时心率会减慢。科学研究表明,成人静息心率在70次/分,其寿命可达80岁(需注意的是,要排除各种疾病的干扰)。
人一生总心跳次数约为25亿次至30亿次,如果静息心率在60次左右,其寿命可达93岁。因此静息心率偏慢的寿命延长,相反,静息心率大于80次的寿命就会缩短。大量临床研究也证实,静息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死亡率也高。有人专门研究了老年人心率与寿命的关系,他们选择身体健康、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老人,年龄在65~70岁,其中男性1407人,女性1134人,长期跟踪随访。结果发现,在男性,心率大于80次/分比心率小于60次/分,活到85岁的比率下降了近一半,心率是预测男性长寿的有效指标,但在老年女性中无明显差异。
让心率放缓 给长寿机会
有什么办法能使静息心率能保持在60次左右,从而有机会赢得长寿呢?首先是靠运动。常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偏慢(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静息心率能在50~65次(睡眠中的心跳次数可以为38~50次/分)是健康心脏的标志,也是长寿的标志。
其次是保持适当体重。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过健身运动,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
此外,吸烟与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故应戒烟与限酒。
不少老年人心率一慢(除病理性改变外)就害怕,是不妥当的。
有研究证实,静息心率快会数倍地加速心血管病的进展,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控制过快的心率。医生们常给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康可等),其目的之一就是使心率减慢,保护心脏,减少与控制心肌缺血事件,改善心功能,延长寿命。大规模临床资料证明,心肌梗死、慢性心衰、高血压病,若正确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死亡率下降30%~44%。目前,已经研究出来的专门用于降低窦性心动过速的β受体阻滞剂药物(依悟博来定),具有改善心功能,控制心肌缺血及高血压的疗效,而无其他副作用,相信不久就可用于病人,届时将更有效地延长人的寿命。
㈣ 心率可以知道一个人能够活多久吗
心率的快慢与寿命的长短有关吗?科学家们早就发现,小型哺乳动物如鼠类、兔类等心率很快,每分钟可达数百次,但它们的寿命仅1-3年。相反,大的哺乳动物如鲸体重很大 ,心率慢,每分钟仅20次左右,其寿命却可达30-40年。 ** 动物:心率越慢寿命越长** 科学家们进一步证实,在所有哺乳动物中都可发现这一规律。有趣的是,仓鼠每分钟心跳约500-600次,是鲸的20-30倍,然而它的体重只是鲸的50万之一。 每种动物大小虽然不同,但心脏重量与体重的比例大致相同,都是体重的0.5%-0.6%。目前,这些现象的确切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但人们提出了一种解释:心率由机体能 量代谢需求决定,遵守生物物理学规律,机体能量耗尽,生命也就终结,而心率正是反映机体能量代谢的有效指标。 ** 人类:心率是预测男子寿命的有效指标** 人类与哺乳动物有很大区别。在相似心率条件下,人的寿命远比动物长,其原因主要是科学发展,医药保健及社会的进步。 我国学者吴杰教授曾观察5360名健康成人的静息心率,其范围为51-94次/分,平均数为67次/分。人类的心跳次数明显受自主神经与体液因素的影响,如人激动时心 率会加快,完全安静时心率会减慢。科学研究表明,成人静息心率在70次/分,其寿命可达80岁(需注意的是,要排除各种疾病的干扰)。 人一生总心跳次数约为25亿次至30亿次,如果静息心率在60次左右,其寿命可达93岁。因此静息心率偏慢的寿命延长,相反,静息心率大于80次的寿命就会缩短。大量 临床研究也证实,静息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死亡率也高。有人专门研究了老年人心率与寿命的关系,他们选择身体健康、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 老人,年龄在65-70岁,其中男性1407人,女性1134人,长期跟踪随访。结果发现,在男性,心率大于80次/分比心率小于60次/分,活到85岁的比率下降了 近一半,心率是预测男性长寿的有效指标,但在老年女性中无明显差异。 ** 3招让心率放缓 给长寿机会** 有什么办法能使静息心率能保持在60次左右,从而有机会赢得长寿呢? 1、首先是靠运动。常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偏慢(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静息心率能在50-65次(睡 眠中的心跳次数可以为38-50次/分)是健康心脏的标志,也是长寿的标志。 2、其次是保持适当体重。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过健身运动,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 3、此外,吸烟与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故应戒烟与限酒。 ** 老人心率慢不是坏事** 不少老年人心率一慢(除病理性改变外)就害怕,是不妥当的。 有研究证实,静息心率快会数倍地加速心血管病的进展,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控制过快的心率。医生们常给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康可等),其 目的之一就是使心率减慢,保护心脏,减少与控制心肌缺血事件,改善心功能,延长寿命。 大规模临床资料证明,心肌梗死、慢性心衰、高血压病,若正确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死亡率下降30%~44%。 目前,已经研究出来的专门用于降低窦性心动过速的β受体阻滞剂药物(依悟博来定),具有改善心功能,控制心肌缺血及高血压的疗效,而无其他副作用,相信不久就可用于病 人,届时将更有效地延长人的寿命。
㈤ 研究发现:心跳快慢与寿命长短有关,心率多少更长寿医生告诉你
如果说心脏的快慢和你的寿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你能接受吗?研究发现,心脏跳动的次数和人类的寿命、 健康 有很大的联系。心脏跳得越快,寿命或许越短,心脏跳得比较慢,寿命可能偏长。
心率确实和人们的 健康 有很大的关系,那心率是多少才更长寿呢?医生告诉你。
正常人在静止休息状态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被称为“心率”,又被称为“安静心率”。正常情况下,人们的心率应该保持在60次-100次之间,不足60次或者超过100次都有可能被确诊为心率过缓或者心率过快。
其实心率还有名称,那就是窦性心律,主要是窦房结放电产生的心脏跳动。我们的心脏跳动不受大脑控制,大脑让它停不停,让它跳不跳,这是因为它只受窦房结、房室结的控制。
这两个是放电的单位,对心脏的跳动、停止起到主要的作用,因此人的心率是由电位放电造成的每分钟心跳。如果放电异常,患者就会出现心率异常的问题,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什么情况会导致心率改变呢?
生理情况:
第一,长期训练 。在一些具有高水准运动水平的运动员身上,心率和正常人是很不一样的,最明显的,就是在静息状态下他们的心率一般在60次以下,甚至有可能在50次以下,这和他们每天高强度的运动锻炼有关。
他们的心肌比正常人强大很多,因此他们每一次心博量可能等于我们一次半甚至两次的心博量,那心脏就可以减少次数,也能达到全身供血的效果。
当然也不仅仅是运动员,一些长期坚持锻炼的人也会有心率比常人更缓的现象,这是 健康 的表现。
第二,环境温度的改变 。心率每天、每时都是不一样的,主要和环境、温度、情况有关,比如你身处于一个紧张的环境,那你的心率就会变快;比如你生活在温度较高的环境,那你的心脏跳动会适当放缓,以适应环境。因此偶尔的心率改变并不足以支撑病理依据,需要长期监测心率才行。
除了生理性的情况,某些疾病也会导致心率变化:
其一,高血压等疾病 。近些年,我国的心脏疾病患者越来越多,绝大多数和慢性病有很大的关系,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当患者患有高血压时,心率一般会上升,有时能高达150次甚至170次每分钟,这种情况是严重不正常的,会给心脏造成巨大的压力,从而导致心脏发生结构上的改变。
其二,先天心脏病和后天心脏病 。一些年纪较小的患者心率有问题,是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比如先天性瓣膜关闭不全、先天性房间隔缺损……,都有可能改变心率。还有一些后天引起的心脏病,比如长期缺血导致的心肌肥厚、冠脉堵塞引起的心脏病等。
其实,心率最直接影响的是人体的供血功能,当心率增快时,证明人体需要血量是增加的,也可以证明人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因此运动时人们的心跳才会那么快。
而静息状态下,心率较慢,意味着人体的供血功能很不错,大脑等器官的氧含量、营养含量充足,不需要心脏做太多工作。
《美国医学会杂志》上曾发表过一篇关于心率的论文,论文表示,一个正常成年人的心率应该在每分钟60次以上,90、100次以下。如果大家的心率超过了正常范围,每分钟每增加5次心率,心衰的患病率就要增加13%。
在美国,这一项长达26年的跟踪调查研究,里面包含了35岁-84岁的人群。科学家们发现,里面一些人会随着心率的提升,死亡率也在提升,特别是男性群体尤易发生这种情况。
为此,科学家们还专门制作了一个U型曲线图,帮助大家观察寿命和心率之间的关系。当人的心跳长期超过80次每分钟时,死亡概率最高,当人的心跳长期低于50次每分钟时,死亡概率也很高。
而每分钟心率在60次左右的人,寿命要高于每分钟心率70次的人,每分钟心率70次的人的寿命,又高于每分钟心率80次以上的人。
最终,研究给出结果,每分钟心率60次是比较适宜的。那么我该如何保证自己处于最长寿的心率状态呢?
首先,一定要运动。目前为止,运动是最能调整心率的方式,也是最能改善心脏供血能力的方式之一。当你有规律的、有强度的运动时,你的心脏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强大,这会让你的静息心率保持在60次每分钟左右。
其次,注意休息。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睡眠、长期熬夜,那他体内会释放过量的儿茶酚胺和一些其它的激素,这些物质会兴奋神经导致心脏跳动加快,久而久之会给心脏造成负担,有很多猝死的年轻人都和熬夜有关。
第三,控制情绪。情绪是导致心率改变的重要因素,如果你长期处于暴怒、忧伤、激动的情绪中,那你的心率会比正常人高。但是当你保持平和的心态,以恬淡虚无的心情面对世界,那你的心率就能控制在最长寿的状态中。
最大心率测量公式为:男性: 220-年龄;女性:226-年龄 。
如果你实际测出来的最大心率和公式算出来的差不多,那恭喜你,你的心脏供血能力很强也很年轻;如果测出来的最大心率和公式计算得相差甚远,那不好意思,可能你的心脏没那么 健康 。
心率快慢和 健康 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医生建议大家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家里买一个血压仪,既能监测血压又能监测心率,每天测量一次让你对自己的心率了如指掌。一旦出现问题,也可以立即去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