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钟祥有什么好吃的
黄仙洞、娘娘寨,可以去看世界溶洞奇观和游世外桃源娘娘寨还有古银杏群落和文化长廊
大口国家森林公园可以游览鹰子洞瀑布、九级天溪、上下天池、乌龙洞、大口竹海
去明显陵、兴王府、元佑宫、文风塔 。。。
钟祥的特产有明朝宫廷御膳佳肴蟠龙菜、山灵野生葛粉、清香四溢的云雾茶、消夏名吃米茶、长寿米,以及豆腐、胭脂梅
【盘龙菜】 又称卷切,系明朝宫庭御膳佳肴。首创于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兴献王宫邸。为宴席上的美食上品。红黄相间,装盘成龙形,肥而不腻,柔滑油润,味香绵长。现在,它已成为过年时钟祥每家每户饭桌上都能见到的传统特色菜,也称"蟠龙菜"。 【云雾茶】 产于大洪山南麓的娘娘寨。这里素有"荆州屋脊"之称,平均海拔750米,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阳光漫射,昼夜温差大,四季云雾缭绕,是天然宜茶之地,历来茶事繁盛。相传黄花天子的娘娘到此居住,品尝此茶,故取名娘娘寨云雾茶。该茶条索挺秀自然,白毫满披,色泽翠绿,栗香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具典型的高山茶风格。曾被明嘉靖皇帝列为"贡茶"。1994年"娘娘碧簪"云雾茶荣获首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 【山灵野生葛粉】 采用千年野生葛粉精制而成。经科学检测,富含淀粉、蛋白质、全糖等多种营养成分及钙、铁、铜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凉解热、生津止渴、升阳发表、抗菌解毒、降低血压、治疗冠心病之功能。对咽喉痛疾、口舌生疮、小孩清火、泻痢有特效。年产量1000吨,产品畅销海内外。在日本,钟祥葛粉有"长寿粉"之誉,被昭仁天皇御赐为"皇家食品",列为皇家贡品系列;1993年又被日本列为免检进口产品。在美国、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为众多家庭所青睐。 【米茶】 钟祥特有的地方风味小吃。限于夏天食用,俗称"炒米茶"。其制作方法是先将大米放在锅里文火干炒,炒到大米发黄带焦时起锅,用水洗净,再用水煮而成,凉后即可食用。其汤色淡黄,香气浓郁,滋味微甜而不淡,略涩而不苦口,既可代替米饭,又具饮茶解渴的作用,为夏季防暑降温之佳品,天气越热越爽口。若吃隔夜米茶,如饮酸梅汤,似酸似甜,别有一番风味。 【长寿米】 产于钟祥市长寿镇。钟祥气候温和,土肥水美,盛产水稻。其中以长寿米为优,有黑稻、香稻等8个品种。长寿米形长,颗粒饱满,色泽晶莹,口感好,含多种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是钟祥人长寿的重要因素。明嘉靖年间,每年都作为"贡米"送往京城。除长寿米外,钟祥还有乔米、紫须糯、等苞齐、雷打粘、黄花粘等优质米。1985年,钟祥被国家列为优质米基地县(市)。
② 钟祥三绝以及特色美食
钟祥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湖北省辖县级市,由荆门市代管。它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 历史 2700多年。春秋战国时称郊郢,系楚国陪都,后期曾为楚国国都。 钟祥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山川湖泊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钟祥境内长寿人口众多,是联合国老龄所认证的“世界长寿之乡”,也是中国优秀 旅游 城市,拥有大洪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大口国家森林公园、莫愁湖国家湿地公园3个国家级生态景区。
钟祥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钟祥菜形成上千个菜品,数十种筵席,尤以“嘉靖宴”闻名遐迩。嘉靖十八年三月巡游至钟祥,御厨和当地名师用当地特产烹制十多种菜肴宴敬皇上,后被誉为“嘉靖宴”,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当数蟠龙菜、蓑衣香干和葛粉,被誉为“钟祥三绝”,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钟祥都有哪些特色 美食 。
蟠龙菜
蟠龙菜是钟祥市传统名菜,被称为湖北十大经典名菜之一,不仅名列《中国菜谱》,就连其制作工艺也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食材来看,瘦肉、鱼肉、鸡蛋都不算珍贵。故而,菜的品质取决于厨师的手艺。猪肉、鱼肉制成糊到最终成蛋卷中的食材,每一步都颇为讲究。做好后,蟠龙菜怎么吃又是一道考验。蒸、煎、炒、馏、涮等,各种不同的吃法,有着不同的滋味体验。
野生葛粉
钟祥葛粉,湖北省钟祥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钟祥葛粉富含丰富的钙、铁、锌、铜等微量元素,20多种氨基酸和中药有效成分葛根素、葛根黄酮等。用其制作的葛粉汤、羹、饼、包、饺、面条、粉丝等制品,具有葛味浓香、晶莹剔透、口感细腻、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等特点。钟祥葛粉也因其色泽均匀、味道甘醇、口感细腻、粘度高、成型度好而享誉海内外。
蓑衣香干
石牌香干子以优质大豆为主要原料,以精酱、中草药、五香料、川椒为辅料,采用传统的作坊制作方法,再加高温、真空包装精制而成。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蓑衣香干这道菜取香干用刀切双十字花刀,拉成网形,放入油锅中烫炸。另取炒锅放油少许,投入葱姜,煸出香味,加入汤料,焖烧10分钟,使香干吸收卤汁回软入味,出锅装盘即成。其特点为色泽茶红,形状别致,香味悠长。此菜富含丰富的植物蛋白,被誉为长寿食品。
米茶
米茶是钟祥地区的地方风味小吃,是荆门市钟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由大米炒制而成,滋味微甜而不淡,略涩而不苦口,既可代替米饭,又具饮茶解渴的作用。说它是米饭,它又有汤水;说它是汤品,它又能做主食。
酥饼
酥饼是一种传统深为钟祥老百姓喜爱的大众特色食品,张集酥饼通体淡黄色,看起来非常有食欲,诱人的酥香让人在店外几米处就能垂涎三尺,油而不腻,入口即化;酥饼分为甜口味和咸口味等几种,其中甜味的尤为著名。
鲊粑粑
“开胃佳肴千百种,再好莫过鮓粑粑”,千百年来,钟祥人酷爱食鮓粑粑。各地根据爱好和不同的物质条件,形成了鮓肥肠、鮓茄子豇豆、鮓鱼等系列。对于此类食品的制作,民间有云:“主料切细水吹干,半粉加入调味拌,装坛封口腌数天,吃时油炒酸辣鲜”。肥肠鲊粑粑系钟祥特产,采用火面、猪肉、肥肠、精盐、蔬菜封坛鲊制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剂成分。食用时着清油用微火反复翻煎(以免产生焦未)至熟,也可根据口味先用些少许肥肉丁炒熟后再加主料煎炒。起锅时放少许葱末味道更香。
旧口砂梨
旧口砂梨是主产于钟祥市旧口镇的一种砂梨,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钟祥市旧口镇土壤大体可分为灰油沙土、砂壤土,自然肥力和熟化程度均较高,结构疏松,透气性较好。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砂梨生产用水。旧口砂梨色泽均匀一致,圆润,果肉白色,果心较小,肉质细嫩松脆,汁多,味甜。
丰乐河陀螺包
丰乐河陀螺包子是一种陀螺型的小馒头,所以又叫陀螺馒头。其做法特殊,做工巧妙,面很紧,撕出来一层一层,千层百层可以旋转撕下来,而且比一般馒头有嚼劲,并有一种白面的微妙的甜味。
③ 中国十大长寿之乡是
中国十大长寿之乡的长寿秘密 5月22日,山东省莱州市被中国老年学学会正式命名为“中国长寿之乡” 。据介绍,中国老年学学会从2006年开始进行“中国长寿之乡”的评审活动,并制定了15项考核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有3项,一是百岁老人数量占总人口数的7/10万,二是8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数的1.4%以上,三是区域人均预期寿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1.4岁)3岁。目前,中国十大长寿之乡为广西巴马、广东三水、广西永福、湖南麻阳、四川彭山、四川都江堰、河南夏邑、湖北钟祥、江苏如皋、山东莱州。
广西巴马:
巴马人长寿的主要因素在四个方面:一是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境内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特高,是一般平原地区的三十多倍;同时无环境污染,是天然的养生好地方。二是具有独特的长寿食物。巴马寿星们的食物主要有珍珠黄玉米、大米、小米、红薯等,常吃的蔬菜主要是南瓜苗、红薯叶、青菜、苦麻菜、雷公根、野藤菜、野蘑菇、香菇、木耳、竹笋等;油类以茶籽油、火麻仁、黄豆粉为主;他们多吃素食,少食荤腥。三是老人们坚持长期生产劳动。四是生活起居有规律,性格乐观开朗。此外,巴马的长寿还与饮矿泉水、喝中草药酒及晚婚晚育之类的养身之道有一定关联
广东三水:
三水地处广东西江和北江交汇处,饮用水源水质常年达到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标准。近年来,三水区大力进行环保整治,先后将17家工艺落后、污染大的立窑式水泥生产线全部关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持续的环境保护措施,使得三水区成为珠三角地区难得的生态绿洲。三水的百岁老人多生活于西江和北江河畔的村镇中。长寿老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非常乐观的情绪、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和的心态及浓厚的爱心。多数百岁老人出身贫寒,自小养成勤劳、好动、豁达的习惯。饮食清淡,喜欢吃粥和喝汤,吃本地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鱼、杂食等。
广西永福:
悠久的人文历史,山青水秀的居住环境,清新自然的空气和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为广西永福人延年益寿奠定了扎实基础。永福县积极倡导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关系和美,每年要进行一次“和谐家庭”和“孝星”评选活动,推动和谐社会发展。永福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短夏长,人居环境好。境内河流纵横,水质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4.1%,空气清新。老人们能长寿,除了自然条件、民风淳朴、邻里和谐、心理健康外,还与他们的饮食有关。永福县专门对各乡镇长寿老人起居饮食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共同研究设计了千叟宴菜谱,用料全部产自本地。主要有10道菜,包括金玉汤、寿桃、麻姑献寿、百汁鸡球、佛果酿、马蹄胶、常安宫丁、板峡竹鱼、锦寿面、福敬亲人等,整个菜谱色香味俱全,而成本不足百元。
湖南麻阳:
麻阳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长寿老人?专家认为,该县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利于长寿。麻阳地形奇特,西、南、北三面被高山环绕,朝东倾斜开口,海拔高差达1275米,这种特殊的地貌轮廓俨然一个天然“地磁场”。地下水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该县的饮用水水质、大气和室内空气达标率均为100%,山河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森林覆盖率达56.48%。专家还发现,在这偏远山区,一种被医学界视为“长寿素”的负离子含量极高。这里历年的平均气温在17摄氏度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尤其是丘陵地带多瀑布、喷泉。民俗专家还认为,麻阳人住山寨则建吊脚楼,住平地则建二层高的房屋,保证了居住环境的通风和干燥。
四川彭山:
因彭祖而得名的四川彭山是我国彭祖长寿文化的发祥地,具有家庭和睦、孝文化博大的人文背景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由此形成了我国最早也是最完备的长寿文化发祥地。据悉,在彭祖房室养生术的长期熏陶下,彭山人科学地对待性,不视性为神秘,也不视性为洪水猛兽。对此,长寿专家萧振禹表示,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实现社会和谐、保持健康长寿、不断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成为人们普遍的美好理想。彭祖的长寿文化,究其根源是建立在人体自身和谐及人与外界相和谐的基础上,其核心就在于一个“和”字。彭祖的导引行房术、调摄疗养术、膳食养生术和房室养生术四大养生术,其“适身、通神、一志、导心”八字要诀,分别从生理和情理方面补益健养人体,从而使人得以健康长寿,因此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四川都江堰:
都江堰青城乡是成都市百岁老人最密集的地方。这里为何盛产寿星?生命学专家解释,成都平原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造就了长寿之乡。都江堰的长寿现象是一个综合现象,它得益于都江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生活习性,比如适宜的温度、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对中草药的运用。地理界一般认为,长寿有30%是遗传因素,另外70%是外部环境影响。西南地区冬暖夏凉的气候、舒适的生活环境都有利于生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五一研究员认为,岷江流域土壤中丰富的硒元素可能是出现长寿的重要原因。
河南夏邑:
夏邑县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冷暖适中。虬龙沟、巴清河、沱河、东沙河等河流横穿全境,水质优良;空气清新,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当地物产丰盛,小麦、玉米、大豆、红薯、苹果、食用菌、各类时令蔬菜均是餐桌上常见的食品。饮食起居和日常生活特点突出:一是顺其自然。种啥吃啥,四季常新的农作物和蔬菜,调剂制作一日三餐,少荤多素,保证了老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显现出良好的养生效果。二是勤劳刻苦。动可延年,思能抗衰。大部分百岁老人操劳一生,克勤克俭,锻炼出了过硬的身板,并养成了早睡早起、勤苦劳作等生活习惯,有效增强了身体的抵抗力。三是性格爽直,开朗豁达,劳动积极,乐于奉献,一生乐观、不生气。“河南夏邑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厚重,经济发展迅速,生态保护坚决,民众心态平和,长寿人口显著,多项指标超过标准,评定为‘中国长寿之乡’名副其实。”
科技博览----探秘长寿乡之夏邑寻因1-----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
湖北钟祥: </b>
钟祥人之所以长寿,主要与四大因素密切相关:一是生态环境因素。钟祥市境内与人体元素相关的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水资源丰富,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在100%。还具有清新可人的大气环境。二是人文习俗因素。 钟祥长寿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尊老敬老的好传统尤为突出,尊老敬老的遗风,一直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涌现了很多尊老敬老的动人故事。三是勤劳好动因素。 钟祥市的长寿老人基本上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或渔民),他们从小就下地干农活,劳动磨炼了他们的意志,也锻炼出他们强健的体魄。四是饮食习惯因素。他们绝大多数坚持一日三餐,主食以米饭为主。对于菜类不挑食,荤素皆可。钟祥自古以来盛产黄豆,豆腐、豆皮、豆干、豆筋等一系列的豆制品便成了钟祥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钟祥地处大洪山南脉,这里生长着一种稀有植物叫葛粉。野葛之根加工而成的葛粉可以说是一种难得的绿色保健食品。钟祥的百岁老人还有一特点,就是爱吃“土鸡蛋”。
江苏如皋:
如皋长寿饮食文化的核心,可以用“淡、杂、鲜、野”四个字概而言之。如皋人的饮食习惯是粗茶淡饭,以素为主,拒绝大鱼大肉、大油大糖、大吃大喝。青菜、萝卜、豆腐是如皋人的当家菜、家常菜。吃的杂,什么都吃,是如皋人饮食文化的又一特色。如皋百岁寿星中有93%的人,既吃大米、面粉等细粮,又食玉米、大麦、元麦等粗粮。如皋地区田畴平旷,河港交错,是一座新鲜食品的天然仓库,使如皋人吃东西有条件讲究个“出水鲜”。肉要当天宰的,虾要当天捞的,鱼要现剖的,文蛤要现劈的,青菜要早上拔的,毛豆要早上剥的,豇豆要早上摘的,芋头要当场刮的,豆腐、茶干绝对要当天做的。如皋滨江临海,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野菜蓬勃生长。如皋人饭桌上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碧绿的野菜佐餐。
山东莱州:
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宝华表示,目前中国的长寿地区有三种类型: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莱州属于富裕型。“莱州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厚重,经济发展迅速,生态保护坚决,民众心态平和,长寿人口显著,多项指标超过标准,评定为‘中国长寿之乡’名副其实。”莱州自古就有“齐鲁之甲胜,天下之名疆”的美誉。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水质优良,绿化率高,空气清新,这些都为莱州百姓提供了长寿的良好条件。莱州有悠久的敬老爱老传统。长期以来,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爱护。近年来,该市开展了以“爱父母、敬老人”为主题的“孝德工程”。同时,莱州市还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为长寿老人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B>
④ 钟祥的特产是什么
1、钟祥葛粉
钟祥葛粉产于钟祥市张集、客店两镇的泉水河、刘家畈版、云岭寨、南庄、明权灯等41个村。钟祥葛粉洁白细腻, 无气味;开水冲调后, 色泽透亮,粘稠性好,食之清香滑爽;有“长寿粉”之誉。
2、钟祥大米
根据权威机构对钟祥大米的检测显示,钟祥大米中铅、砷、汞、氟的含量均较低,达到绿色食品规定标准,同时含有硒、锰、磷、铜、钾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3、钟祥米茶
米茶是湖北钟祥的传统风味小吃。其汤色淡黄,香气浓郁,滋味微甜而不淡,略涩而不苦口,既可代替米饭,又具饮茶解渴的作用。
4、钟祥云雾茶
该茶条索挺秀自然,白毫满披,色泽翠绿,栗香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具典型的高山茶风格。曾被明嘉靖皇帝列为贡茶。
5、钟祥泉水柑
旧口砂梨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嘉庆年间,规模种植始于20世纪50年代。钟祥市旧口镇土壤大体可分为灰油沙土、砂壤土,自然肥力和熟化程度均较高,结构疏松,透气性较好。
⑤ 湖北钟祥有什么特色小吃
蟠龙菜:
蟠龙菜是湖北省钟祥市的传统名菜,已列入《中国菜谱》。
米茶:
米茶是湖北省荆门地区的地方风味小吃。
酥饼又名酥粑粑:
土特产、特色食品。
野生葛粉:
有"长寿粉"之誉,被昭仁天皇御赐为"皇家食品"。
相关知识:
钟祥古称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所在地,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科技、文化、教育先进县(市)、省级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湖北省级文明城市,湖北省级卫生城市。[1] 现辖17个乡镇(办事处)、3个国营农牧场、2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约103万人(2010年)。
钟祥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春秋战国时系楚国陪都,战国后期为楚国都城、三国时吴国在此筑有石城、西晋至明朝为郡、州、府治,明朝时成为全国三大直辖府之一—承天府所在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2700多年。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楚文化,造就了楚辞文学家宋玉、楚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等一批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明嘉靖皇帝曾发迹于此。公元1531年,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以自己出生、发迹于此,取“风水宝地、祥瑞所钟”之意,赐县名“钟祥”。
在2015年联合国第四届“人口老龄化长寿化国际研讨会”上,钟祥市被专家委员会认证为“世界长寿之乡”。
方 言:
西南官话-成渝片-钟祥话
著名景点
明显陵,莫愁湖,黄仙洞,大口国家森林公园,大洪山风景区等.
⑥ 湖北省钟祥市当地的风土人情怎样
每到过年都要置办腊货,夏天要吃米茶。蟠龙菜是钟祥最著名的特产,还有香干子,葛粉,酥饼等。钟祥有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还有黄仙洞,大口森林公园等著名风景区。
蟠龙菜
相传嘉靖进京前,皇族早有明争暗斗。章太后迫于政势,密诏颁达了三位亲王,并说:“先到为君,后到为臣”。兴王府离京最远,为超时间,幕客严嵩献策,朱厚聪假扮钦犯上囚车,日夜兼程赶到京城。朱厚聪乃藩王世子,平日奢华,坐囚车容易,可途中进粗食就难。他于是命府中厨师做出一种吃鱼肉却不见鱼肉的菜,若做不出,性命难保。有位叫詹多的厨师,心灵手巧,也没做一道符合要求的菜。一天詹妻见 夫天时已晚还未回来,就带了做熟的红苕给夫吃。夫妻俩互相推让,不小心弄破了红苕皮。詹多灵机一动,悟出了配方!众厨师齐心协力,就做出了吃鱼肉而不见鱼肉的食物,原来是鱼、肉、蛋做出一“红苕”,也有人称之为“红萝卜”。“红苕”营养丰富却不腻,美味可口。朱厚聪吃着“红苕”进京做了皇帝。朱厚聪基后,即为嘉靖。詹多奉命进京为皇帝做菜,他对红苕加以改进,更名为“蟠龙菜”,即蟠龙所食之菜,嘉靖吃了新的“蟠龙菜”后,赞不绝口,命人记入宫中食谱。从此“蟠龙菜”便成了明宫佳肴。而到现在,它已成为过年时钟祥每家每户饭桌上都能见到的传统特色菜。
1、配 料:鲜肉、鲜鱼、鲜蛋、上等淀粉、食盐、味精、葱、姜
2、食用方法:一蒸:切薄片装碗,上笼蒸半小时,吃时另酌酱油、醋。二炸:切一分厚的片上浆,大热油落锅,炸成金黄色起锅,吃时另酌酱油、醋。三溜:切薄片,温油温热后下芡。
米 茶
钟祥市农业综合实力居湖北省之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生产的稻谷产量高,但品质粗糙,北方人称之为"糙米"。 而这种"糙米"正是制作米茶的最好原料。相传明朝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朱佑元(即嘉靖皇帝生父)册封为兴王,食邑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其妃嘉靖皇帝之母蒋氏身怀六甲时害喜,茶米不思,见山珍海味恶心。兴王召来多名厨师,调出各种口味的饭食菜肴,均不合蒋氏口味。兴王大怒,一厨师情急智生,从家里端来百姓食用的米茶,蒋氏果然食欲大振。王颜大悦,米茶从此从民间进入宫廷。后蒋氏随嘉靖入紫禁城,逢夏季便令御厨制作米茶,但采用宫中精细贡米炒制的米茶远不如糙米制作的清香,爽口,钟祥糙米一度成为贡品。 米茶得名于"食之裹腹,饮之解渴",制作也很简单。先将大米放在锅里置中火干炒,至大米发黄带焦时起锅,用清水淘洗后滤去水份,再放入锅里加清水旺火煮沸至大米开花,起锅自然冷却即成。米茶水色淡黄,香气浓郁,滋味微甜不淡,略涩不苦,既可代替米饭,又具饮茶解渴的作用,为夏季防暑降温之佳品,气候愈热, 食之愈爽。在钟祥农村,人们一般在头天晚上炒制后,盛入陶罐中,第二天食用。隔夜米茶,味略酸甜,更能增进食欲,生津止渴,别有一番风味。在钟祥市,家家户户夏天都炒制米茶,荆门,京山,沙洋,天门,宜城等周边县市也有部分居民喜爱吃米茶。
酥饼(酥粑粑)
提到湖北钟祥的酥饼,不要说土生土长的钟祥人,就算是路过钟祥的旅游客人,也会伸出大拇指。通体淡黄色,看起来非常有食欲,诱人的酥香让人在店外几米处就能垂涎三尺,油而不腻,入口即化;酥饼分为甜口味和咸口味等几种,其中甜味的尤为著名。钟祥特产特色酥饼已经是一种传统深为老百姓喜爱的大众特色食品,也是来钟祥旅游客人和节日送礼来送往的必购土特产特色食品。
湖北钟祥酥饼,早已久负盛名,是自唐代以来的钟祥特产特色传统长寿食品,脆香味美,进口化,落口酥,回味绵长。它既作点心又可作主食,还是品茶饮酒的佐食佳品,一年四季,老少咸宜。到明朝嘉靖十年,钟祥特产特色酥饼与蟠龙菜同列为宫廷御肴。据考证,钟祥特产特色酥饼原名酥粑粑,与钟祥米茶同时出现,源于楚庄王(公元前613—前591年)伐陆浑戎。公元前606年,楚国国力强盛,令尹(即宰相)孙叔敖引黄仙洞水开敖河,开创了江汉农业的大发展,而使江汉平原富甲一方。至此,洋梓、长寿、张集、丰乐、潞市地面水旱保收,五谷丰登,遂成为诸侯帝王的必争之地。然而,楚庄王北伐陆浑戎欲观兵周疆,问鼎中原,数十万兵士饮食俱成难题。于是,楚庄王兵屯郊郢(郢中)微服私访郢中农家,而遇一老妇,正在喝米茶,吃酥粑粑。庄王和随从口渴肚饿,当即用钱币换了米茶、酥粑粑吃。米茶清心解渴,酥粑粑脆香可口,使庄王一行大饱口福。庄王灵机一动,详细向老妇询问了二种饮食的制作方法,回到军营命将士们依法制作,从而解决了部队北进的饮食困难。
野生葛粉
采用千年野生葛粉精制而成。经科学检测,富含淀粉、蛋白质、全糖等多种营养成分及钙、铁、铜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凉解热、生津止渴、升阳发表、抗菌解毒、降低血压、治疗冠心病之功能。对咽喉痛疾、口舌生疮、小孩清火、泻痢有特效。年产量1000吨,产品畅销海内外。在日本,钟祥葛粉有"长寿粉"之誉,被昭仁天皇御赐为"皇家食品",列为皇家贡品系列;1993年又被日本列为免检进口产品。在美国、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为众多家庭所青睐。
钟祥市是中国“长寿之乡”之一
新华网湖北频道4月22日电(记者杨兴国、俞俭)古称"长寿县"的钟祥市最新对八旬以上老人普查统计,这个百万人口大市拥有80岁以上老人15507人,百岁老人有77人。有关专家表示,钟祥市堪称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钟祥市自古长寿者众多,史称长寿县达1000多年,明代嘉靖年间始改为钟祥县。钟祥市沿袭至今的许多地名与"长寿"紧密相联,像长寿河、长寿店、长寿村、万寿岩、胡子山、百岁桥、百岁村等等,"百岁碑"的记载则更多。钟祥市长寿研究会会长王运贵介绍,据最新对八旬以上老人普查统计,全市现有100岁以上的老人77人,90岁以上老人1305人,80岁以上老人15507人,分别占总人口的十万分之七点六、万分之十二点八、百分之一点五二,且长寿人群继续呈增长趋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钟祥市人均预期寿命75.88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8岁。王运贵认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丰富殷实的物质保障、宜居的生态环境、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勤劳好动的生活习性、规律有序的饮食习惯,是钟祥市长寿人群集中的几大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钟祥市百岁以上老人数量不断增长,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成正比。1953年百岁老人只有2人,1982年上升为18人、1990年46人、2003年48人、2006年71人、2007年75人,目前达到77人。他介绍,客店镇官湾村103岁的唐德才和101岁的吴关琴,夫妇二人一生勤劳,还在房前屋后耕种三亩多山坡地,自食其力,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冷水镇李湾二组104岁的老寿星闫纯乾,一条扁担伴一生,如今年过百岁还能挑着菜担赶市场。近日,由中国老年学学会组织的"中国长寿之乡"评审专家委员会认定,经过实地察看,全面核实,钟祥市人均预期寿命、百岁老人、80岁高龄以上人口等3个必达指标及12项参照指标均符合"中国长寿之乡"评定标准,评审专家一致认为,钟祥为"中国长寿之乡"名副其实。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钟祥方言,属于中国北方方言区西南区,而在本地,又分有城关(即郢中)口音、冷水口音、东桥口音、旧口口音、柴湖口音(注:柴湖为移民大镇,移民来自河南淅川,属河南方言区)。本站所讲述的钟祥方言,将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郢中口音为主。
⑦ 钟祥人的长寿之迷
一、自然地貌与长寿。众所周知,钟祥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这种良好的生态环境,对长寿必然产生无形的巨大影响。如客店镇新屋湾五组,102人的村落,60岁以上老人就有23人,其中80岁以上8人,90岁以上3人。当问到他们长寿的原因时,他们说主要是常年喝的是月池(山泉名)水,吃的是泉水养育的作物,吸的是深山老林散发的空气。我们经多年对血压、血脂调查,当地属于低发病率地区,且高密度脂蛋白增高者多于其它地区。另据刘卞生、龚云鹤两教授对钟祥粮食作物研究显示,大米、黄豆、花生、芝麻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以富锌、富硒、富铁为特点;在葛粉中含有少量黄酮甙。这些论证为我们的长寿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生活习惯与长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促进长寿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包括起居、饮食、嗜好和劳动。
起居习惯与长寿:所有钟祥老人均有日落而眠,黎明即起的习惯,睡眠环境安静,时间充足,对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无疑具有良好作用,早已为世人公认。
饮食习惯与长寿:调查显示钟祥老人生活均清贫。抽样调查8旬以上老人136名,生活较富裕者仅32人,5人解放前有乞讨史,检测血脂均正常,这可能是他们早期逃脱动脉硬化的原因之一。钟祥是豆腐之乡,豆制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有各种微量元素及植物雌激素,当然是长寿优良食品。另外当地人夏天喜主食米茶,消暑解渴又爽口,据当地糖尿病患者经验,以此为主食有利于控制血糖。钟祥又是全省白酒销量最大的县市,经调查1/3人群有常年少量饮酒习惯,近代证明少量饮酒有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促进高密度脂蛋白增加,部分地区人群血脂检测HOL—C增高者占19%,这有利于对抗动脉硬化。这些饮食习惯,可能是他们虽已高龄而能逃避动脉硬化的原因之一。
劳动习惯与长寿:近期调查显示,80.15%的高龄老人,除生活完全自理外,尚能参加家务劳动甚至田间劳动。最近走访8名百岁老人,除2名自理生活有困难,其余尚能切猪菜,照料瘫痪的儿媳,自己洗衣、缝补衣服、做饭等。他们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不劳动就生病,就心闷,就全身难受。”劳动使老人们享有维持生活的独立能力,劳动使他们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劳动使他们减少了对他人的依赖性和对子女的累赘感,保持了良好的个人心态。因此,强壮的体能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先天素质与长寿。先天素质来自于遗传。对高龄老人向追溯两代,均发现有高龄家族史,特点是一生未患心、脑、肾主要器官疾病,更少患传染性疾病。百岁老人中有4名终身生活在血吸虫疫区,但从未有感染血吸虫病病史。当地1935年发生特大洪水,灾后瘟疫流行、尸横遍野,他们却免遭感染,这显然与个体先天体质、免疫机能等因素有关。
四、体液因素与长寿。我们通过对百岁老人血脂、血粘度检测,发现他们胆固醇、甘油三脂、载脂蛋白A、B均值及比值,均偏居正常值上限,而不呈现胆固醇、甘油三脂增高,APOA亦不降低;在高血压组,胆固醇、甘油三脂高于正常组,但APOA亦不降低,APOA亦不增高,这对延缓动脉硬化,少发心、脑血管疾病,促进长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老年人血粘度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血粘度下降,血浆粘度增高,而到高龄全血粘度不再继续下降,血浆粘度亦不再上升。在百岁老人中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浆粘度存在相对增高的变化,这对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可能是促进长寿的又一重要因素。
五、心理因素与长寿。人到老年直接面临生与死问题的困扰,如何面对生死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我们对四个乡镇632名高龄老人随机抽样136名调查后发现,想长寿者53人,占28.9%,想死者52人,占28.3%。而想死者不厌世,无自杀念头;想长寿者不怕死,视死如归。想死与想长寿者是随客观因素的变化而相互转变的,而对待生死的心理状态,不怕死才是本质的、一致的,这种求实、平静、无忧愁的健康心理必然有益于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