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各国中最长寿的皇太后(王太后)
作最复长寿的女性 英皇太后制欲破纪录
http://www.gog.com.cn 01-07-29 07:18 贵州商报
据《新快报》报道 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的母亲即将迎来她101岁的生日,皇太后在这个时候透露了她的生日愿望——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英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女性。
皇太后在英格兰东部的桑德灵厄姆皇家府邸招待了她的议员客人们。皇太后告诉来访者,她希望能够打破英国目前113岁的长寿纪录。
皇太后的“竞争对手”是埃米·修姆斯,现年113岁的她据称是英国最年长的女性。而据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她也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女性。
B. 中国史上最长寿皇后之一,王政君的死因是什么
王政君在后位61年,享年84岁高龄,寿终正寝而死。
说王政君,可能大家都感觉很迷茫,这丫儿到底是谁啊?
可说到王莽,估计大家的记忆一下子就决堤了!那是个被大家调侃为“穿越者”的逆臣贼子啊!
王莽是王政君的亲侄子,他能走到汉室朝廷的权利中枢,最终篡权乱政,过了一把要命的皇帝瘾,还全要仰仗王政君的裙带关系呢!
王政君的一辈子,其实还算幸运,以克死了两任夫婿的名声嫁入帝王家,最后还成了皇后,本以为太子地位不保,却没想到汉元帝也不是什么乾纲独断的主,堪堪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儿子死后,新上位的皇帝刚刚对王氏下手就突然暴毙,于是她又迎来了养尊处优,舒服自在的日子。
她一辈子争扎在宫廷中,走的也还算顺遂,不管怎样,也不算辱没了“梦月入怀”的美名。
C. 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是哪个朝代的
王政君(前70—13年),享年84岁,魏郡元城(今河北正定县)人,阳平假王禁的次女,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性软弱,无主见, 王政君出身于官宦之家,传说她的母亲李氏梦月入其怀,遂有身孕,生下了政君,她的父亲做过廷尉史(法庭书记),王禁嗜酒好色,娶了好几个小老波,生有四女八子,王政君的生母李氏失宠。与王禁分手,改嫁荀安为妻,王政君从小失去母爱,长大后的政君,婉顺贤慧。及笄就被她的父亲嫁出去,未过门而丈夫病死,后改嫁给东平王做姬妾,未进王府门而东平王死。许嫁之人暴病而亡,父亲王禁十分奇怪,找人算了一卦,算卦之人说:“你的女儿及富贵之命,将来所嫁之人一定是显贵之人。”王禁很高兴,便教政君写字读书,弄琴鼓鼓瑟。 公元前53年(汉宣帝甘露元年),政君十八岁那年,王政君应先入宫,适皇太子刘奭的爱妃司马氏死,司马良娣临死前,对皇太子说:“妾本不该死,是那些妃嫔咒的。”司马氏死后,刘奭十分悲伤,他想起司马良娣的话,发誓不再接近嫔妃,汉宣帝怕太子忧伤过度,令皇后挑选五名宫女,供太子选妃,王政君位列于候选人中,她穿着一件绣着红色花边的艳服,刚好坐在最靠近太子的位子上,太子还陷于思今爱妃司马氏的悲痛之中,无心选妃,皇后在旁边催促,刘奭随便指着靠近自己身边的一位宫女,皇后看王政君长相还算说得过去,更何况皇太子点头,于是就忙命人将王政君送到东宫。 就这样,相貌平平的王政君,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中成为了太子妃,太子刘奭并不喜欢王政君,谁知政君侍宿一夜而怀孕生子。此后太子刘奭再也没临幸于她。 宣帝听说有了嫡孙,高兴万分,亲自给他起名为骜,字太孙,而且时常抱刘骜,逗他玩。 公元前49年十二月,宣帝驾崩,刘骜三岁,皇太子刘奭在宣帝驾崩的当天,登上未央宫前殿的龙位,他就是汉元帝,刘骜是他的长子,前被立为皇太子。 按说,母以子贵,刘骜被立为皇太子,他的母亲王政君应该头顶凤冠。但元帝犹豫不决,因为他不宠爱王政君。 他最宠爱的妃子是傅氏和冯氏。傅妃聪明伶俐,善解人意,所以在宫中的人缘极好,虽于元帝,但并不遭众嫔妃的嫉妒。王政君生了刘骜不久,傅妃生了儿子刘康,冯妃生了儿子刘兴。 元帝想把皇后的凤冠戴在傅妃的头上。但是,在他那个时代,刘骜既立为皇太子,皇后的桂冠按传统的规制当属于王妃。元帝整整跨躇了三天,他还原引来非议,最后还是无可奈何地立王妃为皇后。 他又创设了一个宫中的地位次于皇后的名号——“昭仪”。昭仪位视丞相,比诸侯王,他心爱的傅、冯二妃为昭仪,立刘康为定陶王,刘兴为信都王。 王皇后徒有皇后尊号,被冷落一边,好在王政君生性柔顺,不是争风吃醋的女人,汉元帝对皇后家的家庭,照例给予恩典,王氏家庭封王者,多至十人,为西汉末年外戚擅权埋下了祸根。 但是她的儿子、皇太子刘骜越来越让元帝不满。刘骜曾好读经书,恭谨有冖。有一次,元帝召他,他闻诏忙前去。但刘骜不敢横穿皇帝专用的驰道,而是绕了一个大弯。元帝见太子来迟,责怪太子,刘骜说明了原因,元帝很高兴,但好景不长,刘骜对经书渐渐厌烦了,整日游手好闲喜欢喝酒、游玩。元帝多次训斥,但太子屡教不改,于是元帝打算废黜刘骜,另立傅妃之子刘康。 公元前33年(汉元帝竟宁元年)。元帝病重,傅昭仪、刘康在侧侍奉,皇后,太子被拒之门外,一天,元帝向其近臣透露他要废黜,另立刘康为继承人的心愿。王皇后、太子听后,惶恐不知所措。 这时,元帝宠臣侍中史丹闯进元帝寝宫,顿首涕泣而言;“皇太子名闻天下,臣民归心。今臣听陛下有废立之意。若是这样,请陛下先赐我死吧!”元帝见状,长叹一声,说:“没有此事。皇后谨慎,先帝又疼爱太子,寡人岂敢违先帝之意?” 就这样刘骜保全了皇太子的名字,王政君也保全了皇后的凤冠。 公元前33年(汉元帝竟宁元年)五月,元帝死于未央宫,终年四十三岁。刘鳌继位为汉成帝,尊王氏为皇太后,移居长乐宫。 耽于声色的成帝任命舅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掌理朝政。成帝自己整日游山玩水,斗鸡走狗,朝政大权实际掌握在皇太后和她哥哥王凤手中,堂堂天子也得看他们眼色行事。 成帝身体多病,即位多年无子。定陶王刘康来朝,成帝留他在京师伴驾,有以刘康为帝位继承人之意。王凤对此不满,担心刘康做了皇帝对王氏不利,遂借日蚀为名,奏谏成帝遣刘康回他的定陶国去。成帝无奈,只好与刘康相对涕泣而别。 成帝对于自己大权旁落,王凤专权用事,日渐不满,有罢免王风之意。恰好京师地方升官京兆尹王章上书成帝,建议成帝贬王凤,推荐中山王的舅舅冯野王取代王凤,结果他俩的密谋让王音知道了。 王音是皇太后王政君堂弟王弘的儿子,他官为侍中,在成帝左右侍奉,成帝与王章密谋时,他不露声色,事后偷偷地通报王凤,于是王凤在家,上书辞官。成帝觉得这是罢免王凤的大好时机,谁知,皇太后出来作梗,她哭哭啼啼地,不吃不喝,向成帝施加压力,成帝只好把王章打入死牢,杖毙狱中,妻子流放边陲。 当王氏外戚一个个显贵无缘、趾高气扬,骄奢淫逸的时候,年仅十三岁的王莽与母亲相依为命,他被服简陋,举止恭谨,小心翼翼地侍奉执掌进行大权的姑伯。与那些王家贵公子相比,洁身自好、恭俭有礼的王莽格外引人瞩目。 阳朔三年(前22)王凤病重,王莽在侧侍候,数月未解带,王凤十分感动,弥留之际,哦皇太后和成帝授给王莽一官半职。王莽更加小心谨慎的侍奉姑叔,皇太后对这个侄子颇有好感。 王凤死后,王根辅玫五年病,上书矩阵,推举侄子王莽出任大司马一职。 绥和二看(前7),成帝驾崩,定陶王刘康的儿子刘欣即皇帝位,是为哀帝。哀帝尊皇太后王政君为太皇太后。哀帝即位后,他的祖母傅昭仪、母亲丁姬两家成了新的权贵,与王氏外戚在权益分配上发生冲突,太皇太后命王莽辞职以缓和矛盾,王莽极不情愿的上书辞官。 元寿二年(前1),哀帝驾崩,哀帝无子,太皇太后在哀帝驾崩的当天迫使哀帝把军政大权交给王莽,王莽重登大司马的宝座。他和太皇太后迎立中山王刘兴年仅九岁的儿子刘衎为帝,是为平帝。 平帝年幼不能临政。于是,太皇太后临 朝称制,行使皇帝的权力,她依赖王莽,委政于他。 其实王莽觊觎帝位已久。他结党营私。排除异已;又沽名钓誉,广施恩惠。经过几年的经营,他把朝政大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对太皇太后王莽是不敢惹的,年迈的太皇太后仍握有相当大的权力,为独揽大权,王莽指使爪牙上书,说太后至尊,不宜操劳过度,一些小事就不必亲躬了。太皇太后闻之十分高兴,规定以后惟有封侯赐爵一事须秦闻于她,其他事一概由王莽裁决。 随着岁月的流失,平帝逐渐长大了。王莽觉察平帝对他专权十分不满。便先下手鸩杀了平帝,拥立了一个年仅两岁的刘婴为“孺子”,自己做起“摄皇帝”来了,王太后万万没想到自己一手栽培的侄儿王莽竟欲施篡夺她儿孙的天下!但悔之晚矣,此时朝中大权完全落入王莽手中,自己有名无实权,怩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王莽代汉自立了。 到公元8年,王莽将小皇帝刘婴废黜,在爪牙的欢呼声中戴上皇冠,堂而皇之地坐上龙椅之后去谒见的太皇太后,说他秉承天命,代汉而立,建立新朝。昔日掌握实权的太皇太后如今也只有愤慨、怒骂的能力了。 翌年正月初一,在未央宫前殿隆重地举行了新朝皇帝即位典礼。王莽登上龙座南面称帝,接受百官井朝贺,奉太皇太后上“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的玺绶,去掉汉朝的称号。 王莽代汉自立,觉得只有接管汉氏玉玺,才算是真正的取代了刘室天下。因此,他称帝不久,便迫不及待地遣王舜去长乐宫向太皇太后索要“汉传国玺)。 太皇太后大怒,指着王舜的鼻子骂道:“王舜,你家蒙受汉室皇恩,却不思报答,反而乘汉室人孤势薄,帮王莽篡位。像你们这样的人,猪狗不如。我乃汉室老寡妇,活不了几天了。我死了,就让这块玉玺葬,他王莽休想得到!” 王舜伏在地上,羞赧汗颜。很久,才抬头对太皇太后说:“皇上意在必得,太后今天还给,明日还能还不给吗?” 太皇太后担心王莽得不到“汉传国玺”会狗急跳墙,遂拿出玉玺,扔在王舜面前,骂道:“我老将死,你们兄弟定受灭族的报应!” 汉代在宫中先声夺人的官员都著着黑貂。王莽更为貂。太皇太后思念汉朝,拒绝按新朝礼行事,而且命令侍从仍著着黑貂。王莽见了,也无可奈何。 太皇太后在悲愤中度过了她一生的最后时光。 王政君生于汉宣帝时,一生经历七朝,历尽沧桑,她一人虽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但愚庸无能,软弱寡断,终于断丧了汉朝刘姓的江山。 公元13年(新朝始建国五年)二月,太皇太后忧愤而死。享年84岁,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之一。太皇太后的遗体被运往渭陵,与元帝合葬。
D. 历史上最长寿的长皇后是谁
王政君
王政君(公元前71年—公元13年2月3日),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人,阳平版侯王禁次女,权母亲李氏。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生母。她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其身居后位(包含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时间61年(公元前49年—公元13年在位)。王莽篡汉时,王政君大怒,将传国玉玺砸在地上,致使传国玺崩坏了一角。她驾崩后,与汉元帝合葬于渭陵。
E. 文怀沙老人的长寿秘诀
老人长寿秘诀如下:
文怀沙在练书法时,常写"正、清、和"这三个字,他养生的秘诀也在这三个字之中。
他说:"因为"正"是去声,就是往身体里吸气,"清"是阴平,"和"是阳平,念这三个字,就像太极一样,扬清激浊,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呼气用鼻子,呼出用嘴,让身体的每个功能各得其所。"
人物简介。
1942年--1951年
发表《南北逆:谈兽氛下的平津与宁沪》,署名司空无忌,东南半月刊;
1943年
发表《上苑春风代序》,署名文怀沙,东南半月刊;
1944年
发表《英雄(保加利亚)白兹诃夫》,署名司空无忌,文艺杂志(桂林);
发表《 一年来桂渝文坛杂话》,署名文怀沙,东南半月刊;
1945年
发表《橘颂之什》,署名文怀沙,中原;
1946年
创作完成《鲁迅旧诗新诠》;
1947年
重庆文光书店十一月出版印行《鲁迅旧诗新诠》,署名司空无忌;
发表《烟国文艺:吻烟》署名司空无忌,烟草月刊;
1950年
开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讲《中国古典文学讲座》,历时四年;
12月,创作完成《屈原〈离骚〉今绎》;
1951年,
与程千帆、沈祖棻、俞平伯、周汝昌等人共事,参与编著《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丛刊》;
5月,在《人民文学》发表《屈原〈九歌〉今绎》;
12月,作《屈原〈九歌〉今绎》序、后记;
1952年
完成《屈原〈九章〉今绎》;
4月,作《屈原〈九章〉今绎》序、八月作后记;
8月,棠棣出版社出版《屈原〈九歌〉今绎》;
12月,棠棣出版社出版《屈原〈九章〉今绎》;
1953年
5月,在《文艺月报》发表《屈原〈离骚〉今绎》;
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屈原集》;
8月,在《中国青年》发表《祖国的诗人之父——屈原》;
12月,作《屈原〈离骚〉今绎》后记;
1954年
2月,为吴湖帆《佞宋词痕》题词
4月,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发行《屈原〈离骚〉今绎》,沈尹默题《减字木兰花》一首,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发行《屈原〈九歌〉今绎》,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发行《屈原〈九章〉今绎》;
6月,为何心《〈水浒〉研究》作序;
12月,作《脂砚斋〈红楼梦〉辑评》前言;
1955年
作《无题》诗四首,聂绀弩、胡风、冯雪峰、钱锺书、李释戡等对四诗评价甚高;
1956年
11月,古典文学出版社《屈原〈九歌〉今绎》新一版发行;
12月,古典文学出版社《屈原〈离骚〉今绎》、《屈原〈九章〉今绎》新一版发行;
为《蒋兆和画集》作前言;
1957年
题吴湖帆严子陵钓鱼图:“不闻离乱足优游,来往荒江舴艨舟。想见此心寒似水,当年五月著羊裘”;
《无题》诗四首寄陈企霞,因丁玲、陈企霞被打成“反党集团”而成为反党证据;
1959年
为欧阳予倩《唐代舞蹈》(初稿)撰写大纲;
1962年
在《文史》第一辑发表《屈原〈招魂〉新绎》;
1975年
作七律《那识》;
1982年
12月,编辑《江丰近年遗作》并作后记;
1984年
4月,为《卓然书画展览》作前言;
1987年
10月,为郭沫若题《行吟图》作跋;
12月,为《九成宫杯龙年书法大赛》题诗。作《大康赞》;
1989年
12月,为《文集书艺》题词;
1990年
2月,为《卓然画展》作前言;
6月,为王宏甲《无极之路》作序;
8月,为《任步武书〈千字文〉》作序;
1991年
3月,为《电视剧聊斋纪念集》作序;
5月,为苏叔阳剧本《飞蛾》作序,题为《超宿命的跟踪》;
8月,为《竣青散文选》作序,题为《人品与文品》;
1992年
2月,作《宝学悬解》;
4月,为《范曾精品画集》题词;
6月,为《炎帝与姜炎文化》作序,为《禅林意趣诗》作序;
7月,为《今日宝鸡教育》作序;
9月,出版《毛泽东诗词吟赏》并序;
1993年
2月,作《谈当代诗人“小小谢” 的诗》;
8月,为《将军诗书画大展》题词;
9月,为《任步武书〈洛神赋〉》作序;
1994年
5月,为冯骥才《金莲传》作序,为《林家雄画集》作序;
8月,作《我眼中的刘海粟翁》;
10月,出席《胡问遂书法艺术回顾展》并讲话;
1995年
为空林子《失衡的天象》作跋;
7月,为《当代纪实名家精品文库》作序,题为“不单单要‘直面现实’”;
1996年
为《曹雪芹祠庙》题词;
9月,为周克玉《京淮梦痕》作序,为《文化人风采》作序;
12月,作卓然《狮虎画集》前言;
1997年
4月,为《中华根与本——宝学概论》作跋;
4月,为《林寒碧、徐蕴华、林北丽诗文集》作序,为《百首爱情经典歌曲集》作序;
5月,为刘宇一巨幅油画《良辰》题词。六月为《中华根与本——宝学概论》作前言;
6月,文怀沙 著《中华根与本——宝学概论》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苏叔阳、李行健、艾若、徐刚作跋;
1998年
2月,为《西溪二集》作序;
3月,应邀赴美国耶鲁大学;
4月,为《贾冕画集》作序;
5月,为《百首中外合唱歌曲集》作序,题为“诗言志 歌永言”,为《任步武书法作品集》作序;
10月,为《人生智慧宝典》作序;
1999年
5月,为刘宇一作序《大风起兮云飞扬》;
8月 ,为《十二生肖百刻图》作序;
9月,为《龙川集胜》题签;
12月,作《〈金刚经〉偈联引》,为《毛泽东像章集》题词;
2000年
4月,为《关广富绘画集》作序;
7月,为《古典诗词名篇吟诵》作序;
10月,作《千古绝唱唐诗宋词书画典藏集小引》;
11月,为《庞中华书法艺术20周年大展精品集》作序,并题词,为《李铁华棉笔书法集锦》作序;
2001年
2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文怀沙序跋集》;
2002年
为天目山题《灵山法乳》八月《家庭》杂志发表徐刚的文章《学富五车的文怀沙》;
2003年
7月,“文怀沙书画展”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
12月,作《击空明兮溯流光——老小友:画家程熙印象》;
2004年
1月,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题写书名九月,《今日世界》杂志发表刘先银、赵方撰写专题文章《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全面展现其宏伟目标和伟大理想;
10月,CCTV-4 专题《神清气和文怀沙》首播,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11月,《隋唐文明》出版,50卷,每本100万字,共5000万字;
2006年
12月,《文怀沙书法集》出版文怀沙主编的《四部文明》;
2007年
12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
2008年
3月,为马性远著作题书名作序的《中国兰文化》正式出版发行;
6月,汶川大地震后,填写小令《浪淘沙》;
8月,文怀沙先生为高占祥先生诗集《禅外谣》作序——《千古文明新国风》。
F. 魏国五虎将谁最长寿
没办法得知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
乐进(?-218年)(维基有提其姓氏为'Lè“勒”音,但并无历史依据),字文谦,阳平卫国(今山东莘县)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鄚人。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