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女子70岁是什么之年

女子70岁是什么之年

发布时间:2023-04-26 10:06:14

Ⅰ 女士七十能说古稀吗

七十古稀: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附:
古代年龄称谓知识介绍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

Ⅱ 60岁 70岁 八九十岁分别称为是什么之年

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

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61岁

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

从心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77岁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

上寿:九十为上寿。

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99岁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

期颐、期颐之年:指百岁高寿。《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Ⅲ 花甲一般指多少岁 70岁称为什么

花甲是六十岁,70岁称为古稀。

花甲:指60岁。花甲即一甲子。由天干、地支组合,每一干支代表一年,六十年为一循环。因干支名号错综参互,故称花甲子。后称年满六十为花甲。花甲也指年月、时代、年纪、年岁。

古稀,称人年七十。古稀,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含义;但是解作古来稀少,与过去不同了。

拓展资料:

明朝时期,著名书画家唐寅(唐伯虎)读了 杜诗后,感慨自己已活过了“古稀”,他填了一首《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二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唐寅虽活过古稀,仍感叹唏嘘人生几何。

Ⅳ 70岁是什么之年

70岁是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

古稀之年举例详解:

古稀之年,汉语成语,拼音是gǔ xī zhī nián,意思是指人到七十岁。出自《曲江二首》。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指男性70岁。

示例:

1、七十~是人生难得的。

2、师傅在~仍坚持游泳、打拳,看上去像是五十来岁的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

其他老人年龄称谓:

杖家之年:五十。

杖乡之年:六十。

杖国之年:七十。

杖朝之年:八十。

《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其室。”

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是指长寿老人。: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白头,指年老。

久寿:长寿。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Ⅳ 人到70岁称为什么

在1989年、1989年以前的时候,70岁叫古来稀、古稀。
但是现在年满70岁的人还叫古稀吗?
大家重新看看1989年和1989年以前的照片、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中70岁的人都已经是怎样的面貌特征、性格特征与身体状态,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我没有看错的话,凡是在1990年的时候年满18岁、18岁以上的人(即出生于1972年、1972年以前的人),这三十年来都一直没有变,占70%以上的人。
这三十年来存在有年龄变化的人最多只有十岁或不到十岁的变化差距,决不可能会有三十岁的变化差距。
比实际出生显老的人,也决不会看起和他们现在年满的岁数等同一致。
举例,出生于1930年的人,正常情况的人依然看起和三十年前以前看到的年满58岁的人是等同一致的年龄状貌,比实际出生显老的人看起只有68岁,特别显老的最多看起只有72岁的极限,决不可能会看起有90岁大寿。
如果不清楚,请大家看看三十多年前、五十年前、七十年前以及更早时期人到了90岁还会跟现在看到的1930年出生的人同岁吗?
1930年出生的人,现年90岁,但是他们的实际面貌特征、性格特征与身体状态一直是保持在58岁的年龄状态,和三十多年前、五十年前、七十年前以及更早时期看到的年满58岁的人是等同一致的面貌特征、性格特征与身体状态,从1990年的时候到现在三十年来情况都一直是这样。
因此,1930年出生的人真实年龄依然是58、59岁,90岁只是他们的自然年龄而已。
现在,谁才真正是70岁古稀的人?
依然是三十年前年满70岁的人,也就是现在年满101岁的人,即出生于1919年的人,才真正是70岁古稀的老年人。
1950年出生的人虽然现在年满70岁,事实上,从他们的实际面貌特征性格特征与身体状态可以充分鉴定,和70岁还相差三十岁以上的距离。
人的年龄生理因素:
面貌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五官眉目的轮廓深浅。而不仅仅是表现在头发是否变白脱落、有无皱纹眼袋老年斑、肌肉松紧、皮肤粗细与干润。
外貌生理特征,主要是表现在人的身材结构。而不仅仅是表现在人的身体胖瘦、身高、五体大小。
身体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日常言行举止、眼神、说话语音的轻重这三大特征。而不仅仅是表现在人的感官神经、内部器官组织、体重。
人的五官眉目、身材结构、言行举止、眼神、说话语音这五个特征才是人的年龄生理因素的主要特征表现。不同年龄的人之间的差距就表现在这五个特征。

李靖飞,男,1957年10月13日出生,这是他在1990年的时候演的电视剧《三国演义》角色张飞,当时才33岁。


现在所谓的“老年人”哪一个不是中年人?

出生于1930年至1949年的人,现在年满71~90岁,他们的真实年龄依然是40~59岁。

Ⅵ 七十岁是什么之年

问题一:七十岁叫什么之年 六十岁叫花甲之年,七十岁叫古稀之年。

问题二:七十岁是绝世什么年?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有问题可以追问。
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问题三:60岁 70岁 八九十岁分别称为是什么之年 70岁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花甲之年:指60岁。 还历之年:指60岁。

问题四:七十岁叫什么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仿渗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问题五:六十岁叫花甲之年,七十岁叫古稀之年,备宏脊不过,八十岁叫什么?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问题六:耄耋之年是指七十岁至八十岁,还是指八十岁到九十岁? 文言词典中:
耄:古称大约70~90岁的年纪
耋: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耄耋加起来可泛指年纪超过70的老人。七八十的老人,你说他年逾古稀就可。

问题七:指人七十岁的词语是什么? 古稀之年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望采纳,谢谢!

问题八:年龄超过七十岁了是什么意思? 古稀之年

问题九:三十岁:而立之年.四十岁:不惑之年.五十岁:年过半百.六十岁:花甲之年.七十岁:古稀之年.那八十岁是什么? 三十岁:而立之年.四十岁:不惑之年.五十岁:年过半百.六十岁:花甲之年.七十岁:古稀之年.那八十岁是耄耋之年.
弱冠―――二十岁的男子。古代成年男子为二十岁,须行冠礼,表示已成年,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二十岁的女子则称为“桃李年华”。
而立―――三十岁。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三十而立’。”能够独当一面,坚守自己志向。
不惑―――四十岁。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四十而不惑’。”智慧成熟,因明白事理而不被迷惑。古代壮年也称为“强仕之年”、“春秋鼎盛”。
知命―――五十岁。语出《论攻・为政》:“子曰:‘五十而知天命’。”指明白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包括生命本身。五十岁也可称为“知非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耳顺―――六十岁。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六十而耳顺’。”指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六十岁也可称“花甲”、“杖乡”(还乡之年);六十岁以上已可称“耆年”。
古稀―――七十岁。出自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问题十:为什么古稀之年是七十岁 古稀之年,指人到70岁的时候。
出 处:唐・杜甫《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二首》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1]

Ⅶ 七十岁叫什么之年

老人七十岁称为古稀之年。

出处:《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因为在古代七十岁是退休回家,把平时当官时坐的的车收(悬)起来的时候,所以也叫悬车之年。又因十岁为一旬,所以七十岁人可叫七旬老人。

“古稀之年”也被称为“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祖先对人生年龄的分段,是极为科学和合理的。

其他年龄的叫法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Ⅷ 七十岁称为什么之年

古人称男子二十岁为()之年,三十岁为()之年,五十岁为()之年,六十岁为()之年,七十岁为()之年,一百岁为()之年
20弱冠;

30而立;

40不惑;

50知天命;

60花甲;

70古稀;

100期颐。
七十岁叫什么之年
六十岁叫花甲之年,七十岁叫古稀之年。
七十岁称为什么之年?
七十岁

1 古稀之年 来由:《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2 悬车之年 来由:古代七十岁是退休回家,把平时当官时坐的的车收(悬)起来的时候

3 不逾矩之年 来由: 孔子尝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七十至八十岁在古代称为什么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八九十岁高龄被称为什么之年?
耄(mào)耋(dié)、上寿指八九十岁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衫基兆,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初度(小儿初生之时);

襁褓(本义指婴儿的被子,后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周晬(zuì,婴儿周岁);

孩提(2-3岁的儿童);

龆龀(tiáochèn,指小孩七八岁换牙期);

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髫,或租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幼学(小孩10岁);

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及笄是女子十五岁(笄:jī,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表示成年了);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半百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下寿、耳顺之年是六十岁;

古稀、中寿是七十岁;

耄(mào)耋(dié)、上寿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花甲重开指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指一百四十岁。
七十岁至八十岁称什么?(指年龄) 5分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mao die)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总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像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天命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致改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耄耋(音maodie)

90岁-背之年

100岁-期颐
七十岁叫什么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六十岁叫花甲之年,七十岁叫古稀之年,不过,八锋谈十岁叫什么?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耄耋之年是指七十岁至八十岁,还是指八十岁到九十岁?
文言词典中:

耄:古称大约70~90岁的年纪

耋: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耄耋加起来可泛指年纪超过70的老人。七八十的老人,你说他年逾古稀就可。

Ⅸ 古稀之年,及笄之年,弱冠之年,期颐之年,不惑之年,分别代表多少岁

古稀之年:70岁,
及笄辩庆宴之年携银:15岁(女子),
弱冠之年:20岁(古人二十岁成差稿年,行冠礼,男子),
期颐之年:100岁,
不惑之年:40岁。

Ⅹ 15岁,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分别称为什么

15岁(女)——及笄之年;20岁(女)——桃李年华;15岁(男)——束发;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10)女子70岁是什么之年扩展阅读

古代其他年龄称谓:

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初度:周岁。《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生小:幼年。《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教数:9岁。

外傅:10岁,出外就学。

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舞勺:13岁。

阅读全文

与女子70岁是什么之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邮政养老金外地取款 浏览:591
老人甘蔗被抢是为什么 浏览:318
扮成老年人是什么节目 浏览:992
佛山退休工资 浏览:195
孝敬父母广播稿100字 浏览:547
老人如何养生的方法 浏览:508
怎么拆小熊养生壶 浏览:452
重阳节党员活动采摘活动总结 浏览:912
父母一方病故如何办理 浏览:450
父母子女五行相克怎么破 浏览:654
越孝顺的人生越顺畅 浏览:36
哪些国家喜欢养生 浏览:127
常德市职工养老保险交多少年 浏览:376
鞍山市工资离退休费查询 浏览:620
政审过不了如何与父母划清界限 浏览:273
昆明哪所老年大学好 浏览:97
为什么老人要比青年摄入盐更高 浏览:848
个人开老年大学 浏览:6
怎么暗示让男朋友带你去见父母 浏览:201
老年人吃不下饭能活多少年 浏览: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