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长寿的才子

长寿的才子

发布时间:2023-04-19 16:11:29

⑴ 江南四大才子他最笨 成就却最高!甚至超越唐伯虎

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是明代文人。他们四人都生活在江苏苏州地区,也因此在《明史》中,被称为吴中四才子。虽然四大才子中,名气最盛的当数唐伯虎,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美誉,不过,这四人中最有才华的其实并不是唐伯虎,而是大家相对比较陌生的文徵明。

唐伯虎16岁中苏州府秀才考试第一,28岁中南直隶乡试第一。祝枝山5岁能写字,9岁能作诗,天资聪明,被称为神童。徐祯卿从小天性聪慧,家里连一本藏书都没有,却自幼无所不通,26岁考中进士。

而文徵明2岁还不会说话,6岁还站立不稳,9岁仍口齿尘如不清。文徵明一生9次参加乡试,一直考到白发苍苍50多岁了都没有中榜。直到54岁时,文徵明被故友向朝廷举荐,任职于翰林院,做了一个从九品的待诏。但由于同僚的嫉妒和排挤,三年后文徵明辞官南下,回到苏州定居,潜心学习书画。

但每个人的际遇不同,有人少年得志,有人大器晚成。江南四大才子是生活在同一时期的人,文徵码蠢明和唐伯虎还是同一年出生,祝枝山比他们年长9岁,而徐祯卿则比他们小9岁。

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都早早声名远播,而一直等到这三人都已经离开人世,文徵明一生所派模启能达到的名声和成就,才姗姗到来。从京城还乡的文徵明,从此全身心投入诗文书画之中达三十馀年。晚年时的文徵明名满天下,声望极高,是苏州乃至整个江南文坛的领袖。

文徵明是吴中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享年90岁。和其他三位才子相比,文徵明没有任何天赋特性,他的成功,全凭自己的勤奋、专注,以及上天眷顾的长寿。

⑵ 中国古代的文人,都很长寿是什么原因

人的性格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也是最为复杂的。特别是经过5000年历史文化积淀所传承下来的中国人,更非寥寥数语便可描绘。路卫兵认可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而且认为性格也会影响人的寿命。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古代诸多长寿的文人和英年早逝的才子身上,略窥一二。

我们的祖先平均寿命很短,据专家根据史料推算,古人的平均寿命大概在30岁左右,就是到了建国前也不过35岁而已。

可见古代文人的性格和处事态度是他们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古代文人中也有不少的才子,正值勃发之时却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这与他们的性格缺陷和处事态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⑶ “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是谁

就是江南四大才子吧,最长寿的是文徵明(1470~1559年),活了89岁

祝允明(1460-1526年)即祝枝山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

⑷ 历史上最有德有才又长寿的人

二)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记录:这是经过考证的
报道的最长寿者:报道的最长寿者是中国长寿气功养生家李庆远,他生于清康熙十八年,死于民国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岁。李庆远原籍云南省,90多岁时到四川省开县定居,一直到去世。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曾于1925年专程拜访过这位老人,刘的采访回忆文章发表在1986年第六期《气功》杂志上,同时刊登的还有寿星李庆远口述的“长生不老决”约1000多字。老人去世后,北京的一些报纸曾以“地球上最长寿的人”为题予以报道,但当时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怀疑和否认,后来经多方考证,才得到证实。
据2000年统计,中国现有百岁寿星一万人,据联合国最新统计,全球老龄人口为6.29亿,占10%,2002年全世界百岁寿星共约21万人,平均百万分之33.39。
中国贵州的龚来发,1996年去世时147岁;四川青城山采药道人李青莲去世时154岁;伊朗老妇穆赫辛,1997年161岁;日本有个叫满平的,长寿242岁,妻221岁,儿196岁,儿媳193岁,孙子151岁,孙媳138岁。前述中国中医学者李庆远,1933年去世时256岁。
以上证明活到百岁以上、甚至二百岁已大有人在,无可非议。
中国人口普查出的最长寿者:人口普查出的最长寿者是155岁。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是1953年7月1日零时起的人口普查。这次普查在全中国范围内逐户进行了调查登记,其主要数字为:人口59434万余人,男人29755万人,占51.82%;女人27665万人,占48.18%;100岁以上的人有3384人,最高年龄为155岁。报道中未提到这位老人的具体情况。
中国最长寿的长老:已知的最长寿长老是吴云青,他是延安市政协委员、原佛教青化寺长老,1980年已142岁。他身高1.59米,体重53公斤,脉搏一分钟72次,血压140与88毫米汞柱,视力1.2,100多年来他没有生过大病,140岁时开始学习英语,一年后能简单对话,142岁时仍然精神矍铄,步履稳健,能骑自行车,可肩挑40多公斤的水上坡,他总结的养生之道为:禁止放纵贪欲,禁忌懒惰。
当代中国最长寿的男寿星:当代最长寿的男寿星是132岁的龚来发(1994年3月资料)。龚来发是中国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茅天镇人,生于1862年3月18日,1993年被中国老龄委授于“中国长寿王”的美称。他身高1.45米,体重30多公斤,目前他耳不聋眼不花,反应灵敏。龚来发半岁时父亲去世,因家贫他母亲把他送到姓向的人家,现在赡养他的人已是向家的第七代人了,向家七代人他都能述说得清清楚楚。他一直务农,终生未婚。不喝酒不吃药,每日两餐大米、玉米混合饭。村里人都称他为“老祖祖”。
当代中国最长寿的女寿星:当代最长寿的女寿星是1993年122岁的孔英。孔英是中国广东省怀集县怀城镇苍龙管理区红旗村人,她生于1871年11月18日,1993年被中国老龄委授于 “中国长寿王后”的称号。122岁时的孔英虽然头发银白,却依然精神矍烁。老人从小爱劳动,虽然现在年事已高,却经常上山采摘松枝,还经常帮助家人操持家务。
中国长寿世家:中国四川省秀山县塘坳乡的肖桂英,1990年12月欢度了她105岁的生日,老人不仅生活起居自理,而且能穿针引线,上山砍柴,还能步行数公里去赶集。她是乡里闻名的老医生。肖桂英是连续第四代的长寿者,她的父母分别是101岁和100岁,她的祖父母、曾祖父母均超过了100岁。
中国最长寿的夫妻:最长寿的夫妻是上海1994年已双双104岁的袁敦梓、庄惠琴夫妇。这对百岁伉俪每天清晨起床后,一个叠被子,一个拖地板,他(她)们家生活条件一直很好,吃穿不愁,雇有保姆,膝下60多个子孙有一半定居美国、香港。这对长寿夫妻同岁,他 (她)们20岁结婚,已共同渡过了84年的伴侣生活。
中国最高寿的三妯娌:最高寿的三妯娌是江苏省徐州市东郊徐庄乡的张氏、杜氏和王氏,三人均过100岁,其中最大的张氏已107岁(资料截止于1995年9月)。
中国最高寿的地方: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盆地和云贵高原的斜坡地带。在这里, 90岁和100岁以上的老人分别由第三次人口普查的242和44人,上升到第四次人口普查的291和66人,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经增加到531和74人,有3位老寿星达到了110岁以上,是五大长寿乡中惟一长寿老人不断增多的地方。

⑸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最长寿的是谁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中,最长寿的人应该就是清朝的李庆远了。李庆元是一个传奇。他生于清朝康熙十八年,卒于民国二十四年。他当时257岁。因为他在中医和传统医学的研究和实践,特别是养生技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他200多岁时的言行仍然像他的鼎盛时期,所以他被誉为“长生不老”。

他还讲到生活细节的注意事项。提出,凡细小之事,人们往往容易急躁,如此必然伤身。他告诫人们:寒暖不慎,步行过疾,酒色淫乐,皆伤身,损伤之极,即可亡身。李庆远最后告诫说,饥寒痛痒,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爱自全之道,才是养生的准则和关键。

⑹ 古代四大才子是哪四位

古代四大才子是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和徐祯卿。

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和徐祯卿又称江南四大才子”。

徐、祝、唐、文活跃在前七缺伍子摹拟、复古之风大盛之时,能够不依傍门户,卓然自立,为诗以抒写性情为第一义,在当时来说,确属难能可贵。

徐祯卿虽在前七子之列,但其诗多佳作,诗论也有许多独到之处,论者以为非李梦阳、何景明可比。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不独能诗,且擅于书法、绘画,以多才多艺见称。


(6)长寿的才子扩展阅读:

唐伯虎少与落魄不羁的才子张灵为挚友,后从师学画于周臣,并结识沈周诸画家,切磋画艺与诗文,29岁中了乡试第一,一时名声大震。

唐伯虎赴京应试,因受朋友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其实是明代官场倾轧,程敏政遭人弹劾所致)。后唐伯虎娶了风尘女子沈九娘,因九娘之名,后人杜撰出一个《九美图》。

小说中,唐伯虎有九个妻子,其实唐伯虎妻妾成世陪群是假的,但他确实刻了一枚“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其为人洒脱,落拓不拘,文字秀润流畅,绘画生动清隽,诗多华丽之句,举止有放浪之行,生活得并不轻松伏返或,并非《三笑》中的喜剧角色。

⑺ 江南“四大才子”简介。

分类: 社会民生
解析: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迹野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升戚诏。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明代 “四大才子”或 “江南四大才子”——一说是祝枝山、文征明、唐伯虎、周文宾。另一说唐伯虎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他们才思敏捷,才华横溢,诗词曲赋,样样精通。

江南四大才子其实就是“吴中四才子”的演变,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祯卿四人。电视剧《金装四大才子》讲四大才子是苏州的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唐、祝、文、周中的前三人,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而周文宾乃至“王老虎抢亲”的故事,是文人后来虚构的。历史上的“吴中四子”,是指唐、祝、文、徐,徐即徐祯卿,徐是明代文学家,与李梦阳等人并列“前七子”,其诗风格清朗,但不通书画,性格也与另外三位不同。大概这个缘故,后来文人又杜撰了一位相貌秀美的周文宾来凑数。之所以将周文宾代替徐祯卿,还因为徐祯卿相貌比较丑,所以最初不受世人注目的缘故。徐祯卿就被貌佳的周文宾所代替。可见民间传说之为传说,并不可靠,可叹的是今天的我们大多时候就要靠这些传说甚至是流言来认识和发现古人,欣赏艺术。

历史上的唐伯虎

在旧时的读书人中,唐伯虎的知名度可数是很高的,他的趣事逸闻至今还流传民间,被人们津津乐道。提到唐伯虎,人们都道他是个风流才子,尤其是他那“三笑”和“唐伯虎点秋香”的风流韵事,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旧时的一部《四杰传》风靡于民间,评弹“三笑姻缘”更是遍传于大江南北的茶楼酒肆,唐伯虎的风流荒唐形象正是通过这些曲艺的流传而形成的。

其实历史上的唐伯虎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真正的唐伯虎,他的私生活是严肃的,并没有那么多的妻妾,而是奉行着一夫一妻过日子的。

唐伯虎一生坎坷潦倒,并非如稗官野史中所说的那样过着豪华阔绰的生活。他出生于明朝成化年间的苏州阊门,是个商业繁华之地。父亲唐广德是在阊门皋桥开小酒食店的商人。那正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的“最后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唐伯虎生长在这样一个“红尘富贵”之地,对其后来的诗歌与绘画艺术不无影响,赋予了他一个得天独厚的创作诗画的环境。

早年的唐伯虎也同所有的读书人一样,曾经热衷于功名。他熟读四书五经,又才华横溢,少年时曾初露头角,高中了第一名案首,誉为“童髫中科第一”,唐伯虎成了全城读书人议论赞叹的中心人物。继而赴南京乡试,高中第一名解元,这是他一生中获得功名的最高峰。但后来就迭遭不幸,一件是会试冤案,被诬为科场舞弊而遭囚禁。第二件遭遇是应南昌宁王朱宸濠之职去了宁王府。他原望此去在仕途上能东山再起,获得建功立业的机会,好施展自己的才能,不料不但没有得到重用,却差一点遭到谋反的株连,幸而以装疯骗过了宁王才得以脱身,躲过了这场大祸。

经此两次打击,唐伯虎姿笑喊心灰意懒,已不对仕途再抱什么希望了。但是他毕竟是有才华有抱负的,不甘庸碌地了此一生,因此心情是沉重而痛苦的。

历史上的唐伯虎确实有一些狂放不羁的行为,如酗酒、狎妓、倨傲、玩世不恭,他的自暴自弃实际上反映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这正如徐文长的狷介被人们曲解视为“狂生”一样,那都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扼杀了人才,是在人格上的一种变态反应。

其实在读书人中这样的例子又何止唐伯虎、徐文长两个,只是在唐伯虎身上比较集中典型地具备了这些品格素材。这些素材恰好为通俗小说所用,并加以渲染附会,从而在民间广泛流传。这里不免有许多低级庸俗,迎合民间趣味的东西。

数百年来唐伯虎就是以这样一个优游于山水、闲情于风月的玩世不恭的形象出现的,把唐伯虎的真实形象极大地歪曲了。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5岁。

唐伯虎的悲剧,实际上是封建社会有抱负不甘心沦落的读书人共同的悲剧。

真 实 历 史 的 唐 伯 虎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母在皋桥开设酒肆。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作品有《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唐寅墓位于虎丘区,经整修,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由于其潇洒飘逸、傲世不羁,又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章,仕女画登峰造极,故被后人误解,留传许多风流传说,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其实他坎坷一生,贫困凄苦。可谓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

风 趣 洒 脱 的 祝 枝 山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曾任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等官。由于生性佚荡,不满官场腐败之风,遂借故辞官回苏,广交朋友,召客豪饮,烧酒解愁,以泄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 *** ,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頫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祝允明虽无名画,但也能画画,唯很少动笔,传世之作更少。

祝枝山为人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由于祝允明有不胜枚举的趣事轶闻,是极现成的创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于《三笑》、《王老虎抢亲》等众多的戏曲艺术作品中。

祝枝山尚有《江海歼渠记》、《新闻记》、《九朝野记》、《枝山前闻》、《浮物》、《老怪录》、《苏材小纂》、《怀星堂集》等书传世,并编有《兴宁县志》。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岁。祝枝山死后葬于苏州近郊横山祝氏祖坟,但沧海桑田,坟已夷平。

书 画 双 绝 的 文 征 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征明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但文征明幼时并不聪慧。稍长,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终于“大器晚成”。

文征明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早年画风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渐趋醇正。传世佳画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

文征明还工行草书,尤擅小楷,篆、隶、正、草无所不能。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他与祝允明、王宠,同被誉为明代中或书法“三大家”。他的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股王阁序》、《赤壁赋》等。

文征明卒于1559年,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墓在吴县陆墓文陵村。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

--------徐祯卿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土,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及第后与明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交游甚密,悔弃少作,齐倡复古。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万点桥的郁家浜北端。徐恢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异林》等。

⑻ 中国活的年龄最长寿的人

陈俊,中国福建省永泰县人,活了443年,是历史记载中寿命最长的中国人。
第二名:慧昭大师,290岁
南北朝隋唐名僧,生于公元526年,死于815年。他是中国最老的和尚,活了290岁。《历代高僧生卒年表》记载了这个事实,宋代赞宁写的《宋高僧传》也记载了慧昭大师活了290多岁的事实。
第三名:李庆远,256岁
清末清初的中医学者被评为近代史上寿命最长的人。根据《李氏族谱》,他生于1677年,死于1933年,活了256年。他有24个妻子和180个后代,他的存在跨越了整个清朝的历史。
第四名:张三丰,217岁
南宋(公元1248年)春佑八年四月九日生于名君宝(又名全一)。懿州,辽东,是中国著名的道士,是一位集道教、武术和文学于一身的传奇人物。他死于公元1464年,活了217年。
第五名:吴普,200岁
他曾经和擅长五禽戏的华佗,学医,写了《吴普本草》,活了200年。

⑼ 汉朝时期著名的长寿之人张苍的长寿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据《史记·张丞相列传》记载,汉相张苍“百有余岁而卒”,即便是被医疗、科技已足够发达的现代,人们在享受优质医疗服务而益寿延年的形势下,活过一百岁的老人仍旧是凤毛菱角。

张苍为何能在医疗、科技都较为落后的秦末汉初活过一百岁?或许因为长寿并不在《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研究范畴当中,所以司马迁并未在《史记》中给出张苍长寿的准确原因,一些读者依据《史记》中的记载想当然的认为,张苍之所以长寿,乃是因为张苍喝女子的乳汁。

我以为,这种说法是荒谬的。纵览《史记》中有关张苍的记载,张苍之所以能够长寿,最主要的原因当是养尊处优。次要原因是王陵的搭救。

综上,张苍之所以能够长寿,主要原因就是养尊处优,不愁吃不愁喝,营养充足,又身居高位,生活舒适,心情就好,自然就长寿了,君不见,欧美人均寿命不足80,佩洛西等政客在80岁上下时仍旧生龙活虎?这不跟张苍长寿的原因一样吗?就是养尊处优嘛。

⑽ 唐伯虎等四大才子的历史真实介绍

江南四大才子 真实历史的唐伯虎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

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

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母在皋桥开设酒肆。

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

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

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空橘塌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

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

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

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

“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

传世作品有《骑骡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

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

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

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

唐寅墓位于虎丘区,经整修,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由于其潇洒飘逸、傲世不羁,又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章,仕女画登峰造极,故被后人误解,留传许多风流传说,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

其实他坎坷一生,贫困凄苦。

可谓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

风趣洒脱的祝枝山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

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

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

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

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曾任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等官。

由于生性佚荡,不满官场腐败之风,遂借斗圆故辞官回苏,广交朋友,召客豪饮,烧酒解愁,以泄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 *** ,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

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092;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

祝允明虽无名画,但也能画伍睁画,唯很少动笔,传世之作更少。

祝枝山为人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

由于祝允明有不胜枚举的趣事轶闻,是极现成的创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于《三笑》、《王老虎抢亲》等众多的戏曲艺术作品中。

祝枝山尚有《江海歼渠记》、《新闻记》、《九朝野记》、《枝山前闻》、《浮物》、《老怪录》、《苏材小纂》、《怀星堂集》等书传世,并编有《兴宁县志》。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岁。

祝枝山死后葬于苏州近郊横山祝氏祖坟,但沧海桑田,坟已夷平。

书画双绝的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

长洲(今苏州)人。

“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

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

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征明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

但文征明幼时并不聪慧。

稍长,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终于“大器晚成”。

文征明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

早年画风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渐趋醇正。

传世佳画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

文征明还工行草书,尤擅小楷,篆、隶、正、草无所不能。

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

他与祝允明、王宠,同被誉为明代中或书法“三大家”。

他的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股王阁序》、《赤壁赋》等。

文征明卒于1559年,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墓在吴县陆墓文陵村。

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徐祯卿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

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

明代文学家。

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

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

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

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

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

同年中进土,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

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

及第后与明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交游甚密,悔弃少作,齐倡复古。

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

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

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

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万点桥的郁家浜北端。

徐恢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异林》等。

阅读全文

与长寿的才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高考体检晕血是什么后果 浏览:770
超市买什么泡着喝可以养生 浏览:472
古人怎样孝顺父母 浏览:286
70岁老人健身与不健身之别 浏览:178
企业重阳节活动新闻稿 浏览:690
陕西农村养老保险网上缴费下载 浏览:788
为什么女的基本上比男的长寿 浏览:932
70岁女性老人脸上和腿上浮肿 浏览:138
医生退休工资有多少 浏览:464
重阳节主题敬老孝老爱老 浏览:553
养生馆的充值卡是在哪里做的 浏览:123
怎么才能限制父母离婚 浏览:60
武安长寿村农家住宿 浏览:209
老年人经常说的发物是哪些 浏览:573
退休后继续工作还有社保吗 浏览:873
长寿酒黄酒 浏览:733
长寿金凤山大酒店 浏览:216
老年痴呆自愈 浏览:692
重阳节适合老人爬的山有哪些 浏览:713
鲅鱼圈养老保险补缴截止日 浏览: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