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70岁以上开车最新规定
一、70岁以上开车最新规定是什么
1、70岁以上开车最新规定如下:
(1)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机动车驾驶人员,应当每年前往体检中心进行一次身体检查;
(2)在记分周期结束后三十日内,驾驶人员应当提交县级或者部队团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
2、法律依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七十二条
机动车驾驶人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定期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审验。
机动车驾驶人按照本规定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换领机动车驾驶证时,应当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审验。
持有大型客车、重型牵引挂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驾驶证的驾驶人,应当在每个记分周期结束后三十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审验。但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分记录的,免予本记分周期审验。
持有第三款规定以外准驾车型驾驶证的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承担同等以上责任未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在本记分周期结束后三十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审验。
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机动车驾驶人发生责任交通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在本记分周期结束后三十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审验。
机动车驾驶人可以在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核发地以外的地方参加审验、提交身体条件证明。
二、机动车驾驶人必须遵守什么规定
1、驾驶车辆时,必须携带驾驶证和行驶证;
2、不准出借涂改或伪造的驾驶证;
3、不要把车给没有驾照的人开;
4、不准驾驶不符合驾驶证的车辆;
5、未按规定审验或审验不合格的,不准继续驾驶车辆;
6、喝酒后不准开车;
7、不允许驾驶安全设备不全或机械故障的车辆。
❷ 年龄满70岁,驾照有何规定
法律分析: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不得驾驶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和轮式自行机械车。持有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驾驶证的,应当到驾驶证核发地车管所办理换证业务,换领准驾车型为轻便摩托车的驾驶证。需要提醒的是,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机动车驾驶人,应当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提交县级或者部队团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
法律依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第四十条 初次申请机动车驾驶证或者申请增加准驾车型的,申请人预约考试科目二,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报考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轮式自行机械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准驾车型的,在取得学习驾驶证明满十日后预约考试;
(二)报考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准驾车型的,在取得学习驾驶证明满二十日后预约考试。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第五十七条 机动车驾驶人应当于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满前九十日内,向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核发地以外的车辆管理所申请换证。申请时应当填写申请表,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机动车驾驶人的身份证明;
(二)机动车驾驶证;
(三)县级或者部队团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属于申请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的,应当提交经省级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专门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
❸ 70岁以上还能考驾照吗
可以。七十岁的老人是可以申请考驾驶证的,现在考驾驶证的年龄限制变成了18周岁以上,向上无限制,小型汽车的话70岁老人是可以考的,其他车型的话就是不行。
一、七十岁可以考的驾照:
1、70岁虽然年龄大了点,但是还是有可以考取的驾照的。2022年最新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考取C1,C2,D,E,F驾照。其中,C1和C2主要是驾驶小型汽车的驾照,而D,E,F驾照是驾驶部分电动车、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的驾照。考取这些驾照可以方便老年人的出行。
2、老年人考驾照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身体素质不够,反应能力可能有些慢,但是公安部门还是很人性化的制定一些70岁以上考驾照的流程,先要通过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等“三力”测试,只要三种测试合格了,就可以考取驾照了,这样的管理是很人性化的,为老年人带来了很多便利。
3、70岁以上的老年人需要每年都参加一次体检,在每个记分周期结束后的30天内,需要将自己的体检报告及时提交给车管所,如果没有提交自己的体检报告,车管所是会将驾驶证注销的,就不可以继续开车上路了。
二、七十岁考驾照的流程:
1、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老年考生,在申领驾驶证前必须接受有关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等“三力”测试;测试成绩合格后,方有资格再申请驾驶人考试。
2、申请“‘三力”测试的老年考生既可以选择在车管所,也可以选择在社会化驾驶人考场进行报名;期间测试完全免费。“三力”测试正式开考前,每名考生都有一次“模拟测试”的机会,以便广大老年朋友能够熟悉电脑答题程序及操作。
3、通过“三力测试”的老年考生凭电子成绩单即可前往驾校报名,进行下一步的驾驶人培训以及报名科目一、二、三等驾驶人考试。全部科目考试合格,即可成功申领驾驶证。
法律依据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十四条
申请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年龄在70周岁以上能够通过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等能力测试的,可以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轻便摩托车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
第十六条 初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可以申请准驾车型为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轮式专用机械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的机动车驾驶证。
❹ 70岁以上免于刑事处罚
70岁老人犯罪不会免于刑事处罚,具体原因如下:
1、70岁以上的老人犯罪的,仍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该判刑坐牢的依然要坐牢,只是对于已年满75周岁的老人来说,符合条件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2、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由此可见,70岁以上的老人,要是存在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或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向监狱申请暂予监外执行,出来回家服刑。
刑事案件法院审理期限
刑事案件法院审理期限需要依据具体案件来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具体情形有:
(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4)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2、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3、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延期审理。
刑事犯罪年龄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另外,18周岁以下统称为:减轻刑事责任年龄。在这个年龄段犯罪的都应当视情节从轻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❺ 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是否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群
原则上,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如果老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的,则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老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则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现行民事法律法规的规定,自然人可被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区分的依据有两项。首先,是年龄上的区分。根据现有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已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可见,从年龄上判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次,是辨认能力上的区分。自然人如果完全不能辨认其行为及后果的,依法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只是不能完全辨认其行为和后果,则并未完全丧失行为能力,而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如果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不能够完全的辨认其行为,则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这种情况下,有关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人民法院对老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事实加以认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