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摔砖长寿

摔砖长寿

发布时间:2023-03-25 23:01:05

① 摔丧是什么礼仪

有些地方旧时丧礼,灵柩出殡时,主丧的人摔一瓦盆,然后“起杠”,叫做“摔盆”,也有叫“摔丧”的,亦称"摔老盆"。
摔是指摔碎、摔破一些随葬器物,尤其是陶容器,在敛丧死者时,有意识地将某些器物摔于墓坑内使其破碎,此种习俗便是摔丧。

摔丧习俗明确见于文献记载的,大约是封建时代,近、现代丧葬中或亦见存这种丧俗,后世的摔丧亦称摔盆、摔老盆、摔尸盆等,其过程通常是亲人死亡开始敛葬时,将一陶盆放在墓前烧纸求灵,求灵完毕即由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或其它确立继蔽枣承关系的人,拿起灵盆向墓坑中摔扔,摔时有一定讲究,即要一次摔破,且越破越好,因为此盆被认为是死者的锅,只有摔得粉碎才好带到阴间去,陶盆摔破,尤如一声号令,抬棺者迅速放棺,摔盆者操起引魂幡,驾灵而走。

这种摔丧驾灵的习俗,事实上早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便已见端倪。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仰韶文化墓葬,发现相当部分陶器是将口部敲破后用于随葬的,这显然是一种摔盆的早期形式;半坡墓葬另发现出土时个别随葬陶器业已残碎缺损的现象,如.. 142号墓,一件陶盆被打成数片,并在人架头和脚上各盖一块破碎后较大的陶片,这显然是掩埋前有意识先将陶盆摔破的。随葬陶器破碎或残缺而非因填压或发掘清理所造成的墓例,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全国各地墓葬中都非常广见,闹迹如陕西南郑龙岗寺仰韶墓、青海乐都柳湾马家窑文化马厂期墓、齐家文化墓、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墓、山东大汶口文化墓、山东泗水尹家城龙山墓等等,都可以见到明确的实例。这些宏弯拆现象表明,摔丧习俗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均十分流行。以二里头、二里岗、殷墟文化为代表的夏商文化,以及西周时期的墓葬文化,也都普遍发现个别随葬陶容器曾在敛葬时被摔致破碎或残缺的现象,说明夏商西周时期也是盛行摔丧习俗的。从新石器时代至西周时期的摔丧习俗,应是后世摔盆习俗发展的前身,两者在意义上当有一定的联系。

② 农村老人常说丧盆不能乱摔,那摔丧盆时究竟有何讲究

农村老人常说的丧盆不能乱摔,在摔盆的时候需要时死者的长子或者是长孙来摔盆,在摔的过程中,如果死者是父亲的话,就用左手去摔盆,如果是母亲的话,就用右手去摔盆,能够把盆摔得越碎越好,但是不能摔第二次。这其实就是民间的一种封建迷信的活动,他们认为这是死者的盆,摔得越碎死者越容易携带,这些活动就跟给死者做法事,抬棺材出殡活动,“巡山”等等都是类似的,都是一些从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迷信行为,作为当代的年轻人,了解一下就好,千万别以为真的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这种传统的习俗其实根本就有没什么意义,就跟逢年过节到祖坟前磕头烧纸钱是一样的,难道烧纸钱那些祖先就能收得到吗,你把盆摔了就能够让死者自己带走吗,更本就不可能,就是一种封建迷信的做法,我们应该慢慢的去改变这些行为。

③ 摔盆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办丧事出殡的时候,孝子摔烧纸盆【所谓的摔盆】代表什么意思? 摔盆,即把灵前祭奠烧纸所用的瓦盆摔碎。这个盆叫阴阳盆俗称丧盆 子,不过也叫吉祥盆。这个仪式很重要,摔盆者一般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是关系非 常近的人,如果无儿无孙,而不得不由别人来摔盆,这一仪式就会使摔盆者与死者的关系变近,甚至确立财产继承关系。摔盆讲究一次摔碎,甚至越碎越好,因为按习俗,这盆是死者 的锅,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携带。瓦盆一摔,杠夫起杠,正式出殡。

问题二:死人为什么要摔盆 为什么白事“起灵”前“摔盆”?
现以“老北京民俗”说明:
盆儿,又叫“吉祥盆”、“阴阳盆”“老盆”等,直径4寸左右,深1寸有余,正中有一圆孔,瓦质。
据说阴间有位王妈妈,要强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汤使其昏迷,以至不能超生。丧家儿要准备有眼儿瓦盆,有眼儿的瓦盆可将迷魂汤漏掉,打碎雹胡瓦盆以免死者误饮。盆儿在起杠时由长子摔碎,父死用左手,母死用右手,如果盆儿没摔碎忌摔二次(由抬扛者踩碎)。
旧时代,一些客居北京的外乡人,有的摔大花盆、花绿盆,有的摔治丧期间用来烧纸的大沙锅,也有的摔一块瓦,其意义各有说法。河北三河县的人客居北京,出殡摔大泥盆,盆下钻有7个孔。为什么要钻7个孔呢?据说是诸葛亮吊孝留下的。诸葛亮至柴桑口吊祭周瑜,东吴在灵前地下埋了火药,其引芯就在丧盆底下,所以盆底特意钻了孔。等孔明一烧纸,引着炸药,必定炸死孔明。而孔明能掐会算,命赵云预先带一块新砖放在盆子下面,假说是视周瑜“财帛高升”,于是破了东吴的火药之计。摔盆时要用砖,为何用砖呢?据说可以避邪镇宅。把砖捡回来,放在大门影壁前,任何邪魔外祟不敢侵入。如果是年高、福寿双全的老人正常死亡,捡回摔盆用的砖,称为“借寿砖”,意为借用死者的福寿。如果把砖垫在水葱花盆底下,谓之“水砖长寿”。家宅当获福、禄、寿三星的庇护,因此说拾此砖放于门前为“吉星高照”。还有的说,用这块砖给小男孩压书,孩子将来一定是“一品文章锦绣成”,可望“三元及第”。若给女孩压活(刺绣、衣服、鞋帽之类的手工活)定会心灵手巧。总之,这类传说不一而足。

问题三:古人说一人不能摔三个死人盆子是什么意思 摔老盆,是中国汉族人死后出殡时的特有的风俗。古人认为一个人敬上父母不怕天。作为孝子,为父丧、母丧摔老盆,义不容辞,理所应当。为第三人摔盆,一说会被人认为摔盆者是私生子;二说为第三人摔盆,死后不得入祖坟;三说为第三人摔盆会祸及自己及家人。塌戚所以,古人父母都会嘱咐自己的儿子:切不可为第三人摔盆。当然,如果父辈不在,为尚在的祖父母逝去时摔盆是可以的。

问题四:摔盆打幡是什么意思 其实是一种丧俗,由死者的子孙来执行。延伸出去就是说养老送终。

问题五:人死了为什么摔盆子 为什么白事“起灵”前“摔盆”?
现以“老北京民俗”说明:
盆儿,又叫“吉祥盆”、“阴阳盆”“老盆”等,直径4寸左右,深1寸有余,正中有一圆孔,瓦质。
据说阴间有位王妈妈,要强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汤使其昏迷,以至不能超生。丧家儿要准备有眼儿瓦盆,有眼儿的瓦盆可将迷魂汤漏掉,打碎瓦盆以免死者误饮。盆儿在起杠时由长子摔碎,父死用左手,母死用右手,如果盆儿没摔碎忌摔二次(由抬扛者踩碎)。
旧时代,一些客居北京的外乡人,有的摔大花盆、花绿盆,有的摔治丧期间用来烧纸的大沙锅,也有的摔一块瓦,其意义各有说法。河北三河县的人客居北京,出殡摔大泥盆,盆下钻有7个孔。为什么要钻7个孔呢?据说是诸葛亮吊孝留下的。诸葛亮至柴桑口吊祭周瑜,东吴在灵前地下埋了火药,其引芯就在丧盆底下,所以盆底特意钻了孔。等孔明一烧纸,引着炸药,必定炸死孔明。而孔明能掐会算,命赵云预先带一块新砖放在盆子下面,假说是视周瑜“财帛高升”,于是破了东吴的火药之计。摔盆时要用砖,为何用砖呢?据说可以避邪镇宅。把砖捡回来,放在大门影壁前,任何邪魔外祟不敢侵入。如果是年高、福寿双全的老人正常死亡,捡回摔盆用的砖,称为“借寿砖”,意为借用死者的福寿团肆陵。如果把砖垫在水葱花盆底下,谓之“水砖长寿”。家宅当获福、禄、寿三星的庇护,因此说拾此砖放伐门前为“吉星高照”。还有的说,用这块砖给小男孩压书,孩子将来一定是“一品文章锦绣成”,可望“三元及第”。若给女孩压活(刺绣、衣服、鞋帽之类的手工活)定会心灵手巧。总之,这类传说不一而足。
第二种说法
从小到大,我已记不清目睹了多少次“摔牢盆”的场面,儿时只是看个热闹,随着年龄增长每当我遇到这种场面,不禁产生疑问:这瓦盆为何叫“牢盆”?为何有时要两边架着的人帮助使劲,生怕摔不碎?问之于村里人,却又都道不出个子丑寅卯。查《赣榆县志》也言之不详。最后找到后村八十多岁的老私塾先生,才知其原委。老先生说:人生在世,谁人能无过,亏心的事一定是有的,别人不知道,那阎王爷可最清楚,死后到阴间要受酷刑。儿孙为了给老人赎罪,便置盆为牢,事先囚禁,多送纸钱酒菜,等盆碎开,阎王一看,牢已蹲过了,又有诸多钱财酒菜享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死者免了酷刑和牢狱之苦。

问题六:出殡摔盆说什么 出殡摔盆说什么
一般都是说某某一路走好,
其实没有说么要说的。

问题七:摔盆的摔盆的规则 摔盆得在起棺(亦即要抬棺材去埋)时摔;摔盆是家中长子摔,长子不在则长子长孙摔,无长子、长子长孙则次子,若无次子以其它各子长幼轮序、嫡庶伦序无子由同姓亲族中血缘最近的堂侄子摔,但条件是要其人未婚。若其已婚,则由未婚亲族堂侄摔,以此长幼轮序(当然亲生儿子不论已婚未婚,堂侄要论是因为已婚者是要承继本家宗佻的)。婿不可摔!摔者谓之‘孝子’,按旧例,可以承继死者的大部份家产,这也就是为何已婚堂侄不可摔盆的主要原因----继承别人遗产的同时也是要尽做别人“儿子”的义务的。无子无侄不属善终...不摔。亦即所谓的无人送终也。盆儿,又叫“吉祥盆”、“阴阳盆”“老盆”等,直径4寸左右,深1寸有余,正中有一圆孔,瓦质。据说阴间有位王妈妈,要强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汤使其昏迷,以至不能超生。丧家儿要准备有眼儿瓦盆,有眼儿的瓦盆可将迷魂汤漏掉,打碎瓦盆以免死者误饮。盆儿在起杠时由长子摔碎,父死用左手,母死用右手,如果盆儿没摔碎忌摔二次(由抬扛者踩碎)。

问题八:中国摔盆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旧时代,一些客居北京的外乡人,有的摔大花盆、花绿盆,有的摔治丧期间用来烧纸的大沙锅,也有的摔一块瓦,其意义各有说法。河北省三河市的人客居北京,出殡摔大泥盆,盆下钻有7个孔。为什么要钻7个孔呢?据说是诸葛亮吊孝留下的。诸葛亮至柴桑口吊祭周瑜,东吴在灵前地下埋了火药,其引芯就在丧盆底下,所以盆底特意钻了孔。等孔明一烧纸,引着炸药,必定炸死孔明。而孔明能掐会算,命赵云预先带一块新砖放在盆子下面,假说是视周瑜“财帛高升”,于是破了东吴的火药之计。摔盆时要用砖,为何用砖呢?据说可以避邪镇宅。把砖捡回来,放在大门影壁前,任何邪魔外祟不敢侵入。如果是年高、福寿双全的老人正常死亡,捡回摔盆用的砖,称为“借寿砖”,意为借用死者的福寿。如果把砖垫在水葱花盆底下,谓之“水砖长寿”。家宅当获福、禄、寿三星的庇护,因此说拾此砖放于门前为“吉星高照”。还有的说,用这块砖给小男孩压书,孩子将来一定是“一品文章锦绣成”,可望“三元及第”。若给女孩压活(刺绣、衣服、鞋帽之类的手工活)定会心灵手巧。总之,这类传说不一而足。

问题九:没儿子送终、有女儿摔盆,侄子打伞啥意思 其实有没有儿子送终这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放下古今习俗封建思想,只要是亲血缘的谁送都一样!最最重要的是逝者生前是否享尽了孝顺二字

④ 我的左腿根部摔倒瓷砖上,没骨折,肌肉损伤,大概多久能好

病情分析:不慎外伤导致左侧下肢根部疼痛,经过摄片检查排除骨质异常,考虑软组织挫伤为主。
意见建议:当然如果是软组织挫伤而言,疼痛期间一定需要休息,结合中医理疗,对症用药,后期也需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橘圆,行走,无不适嫌模感才逐步加大运动负荷,综合起来圆者塌才能康复。

⑤ 农村丧礼中,为啥长子一定要“摔盆”,这个“摔盆”有何讲究

丧葬文化经过不断的演变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一种特色风俗。许多人甚至对丧葬文化的神秘色彩很感兴趣,因为它在我们的文化体系里,是陌生且禁忌的,丧葬文化内部又有着很多的讲究,这是不接触的人所不知道的。《荀子 ·礼论》记载:"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丧礼也体现了对生命的敬重及对人价值的肯定。

《孟子·滕文公上》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他的亲人去世了,他就背到山间沟壑准备就地扔掉,突然他看到有狐狸经过,担心过世的亲人被食之,出于良心的不安,就将亲人简单地埋葬了。可见最初的时候,人们并不会将死者安葬。后来由于古人迷信,以及生者为了凸显自己的阶级,于是就开始注意安葬死者遗体,丧葬文化就产生了。

▲摔盆照片

那说到最后,摔盆有什么寓意呢?寓意就是碎碎平安,而且摔得越碎,声音越响亮越好。最忌讳的就是没摔碎,若没摔碎,忌讳的是摔第二次,一般是由抬扛者给踩碎摔。摔盆就是希望死者能够了却今生,投胎下辈子的时候能够了无牵挂。

结语

由此看来,中国的丧葬文化具有延续孝道,体现对死者思念的特征。更像是生者和死者的单向对话,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体悟。而对于现代人而言,丧葬文化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丧葬文化了解到古代的人民生活方式。

⑥ 为啥死人入葬时,供台的碗缺一块儿

为啥死人入葬时,供台的碗缺一块儿?生老病死,人生大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事情的礼仪纷繁复杂,成为了东方文化中最为魅力所在。在现代社会里面,很多关于“生老病死”的礼仪都极大地简码模化了,虽然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但是也失去了很多文化中的精髓。

这或许是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情况。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中,还有一部分丧葬习俗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比如在人死之后,出殡当日,起棺之前都要举行“摔盆”的仪式,这里面有什么寓意呢?



摔盆仪式的历史渊源

在某些地方,“摔盆”又叫“丧盆子”或者“阴阳盆”,这个盆子是在死者死后,他的亲人在搭设灵棚守灵的时候,用来烧纸钱用的,在出殡纸钱,要由自己的长子或者长孙摔破。

在传统的民间习俗里面,这个烧纸钱的盆子,代表的是死者的碗或者锅,摔得越碎,死者就越容易带走。如果摔不碎的话,那么死者的家人就会招来血光之灾,导致死者将来无人祭拜。所以这个盆子一般是陶罐儿或者瓦罐儿,这样摔的时候就更容易摔碎。

不过如今的某些农村地区,在守灵为死者烧纸钱的时候,用的搪瓷盆儿,这种盆儿是很难摔碎的。但是会将其放置在死者的坟墓纸钱,以供之后祭拜时烧纸钱所用,也算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改良吧!毕竟很多地方,陶盆儿或者瓦盆儿已经成为了稀罕之物。

历史上最早进行“摔盆”仪式的人叫作范蠡。根据相关记载,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有钱的人之一,他从事烧制陶器而发了大财,附近的很多相邻也因此而丰衣足食。

但是范蠡一生无子,死后的巨额财富怎么办呢?范蠡拿出前一天烧好的陶盆儿,请大伙儿一起想办法。有人说全部献给当时的国君,这一点,范蠡首先就不同意了,他的很多好友都被当时的皇帝杀了,这样做无异于资敌。



有人说将所有的财产都跟着范蠡的尸体一起埋了吧。范蠡也不同意,毕竟自己大半辈子的心血,位面显得太浪费了。这时候,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他说:“人在物在,人去物去。到时候,我给你摔了吧!”范蠡一听,这个主意不错,就说道:“就按他说的办吧。并且在我百年之后,这份家业也让这个年轻人请受了,大家都给作个证吧!”就这样,人死后,他的亲人就会买来瓦盆儿,让死者的长子或者长孙在死者的棺材钱摔碎。

摔盆仪式的规则

《孟子·离娄章句上》中说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摔盆”仪式对于亲人和死者如此之重要,那么由谁来执行摔盆儿的仪式呢?

这个时候,中国传统的宗拦春法制度就起到作用了。

一般情况下,这个盆儿在起棺时由长子摔碎,父死的时候用左手摔盆儿,母死的时候用右手摔盆儿,如果盆儿没被摔碎,是不能拿起来摔二次的,这个时候,就由抬棺者踩碎。

如果长子已经不在人世的话,就由长孙来摔。如果长子以及长孙都不在的话,就由次子来执行这个仪式。如果是次子都不在的话,就按照长幼有序的规则来执行。



“摔盆”仪式中的这个盆儿也是很有讲究的,不是在市场上随随便便买个盆儿就行。在严格的传统仪式当中,这个盆儿必须要满足以下这些条件:直径4寸左右,深1寸有余,正中有一圆孔。

并且,在摔盆儿的时候,会在盆里面放一块砖。

这块砖有什么用呢?

除了借助它的力量更简模耐容易摔碎盆子之外,据说这块砖还可以避邪镇宅。如果是福寿双全的老人自然死亡,人们将其捡回来,是为“借寿砖”,意为借用死者的福寿。如果把它放在水葱花盆的下面,称之为“水砖长寿”,家宅就能够获得福、禄、寿三星的庇护,放于门前则为“吉星高照”。

如果用这块砖给家中的小男孩压书,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一品文章锦绣成”,有希望“三元及第”。如果用来给小女孩压活(刺绣、衣服、鞋帽之类的手工活),一定会心灵手巧。总之,这里面的寄托着很多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摔盆仪式的寓意

摔盆仪式有两方面的寓意。一方是对于死者而言,根据中国传统的神鬼文化,在阴间有一位守在奈何桥头的王婆,每天给走过奈何桥的鬼魂喝下自己所熬制的汤,与孟婆汤不一样,这个王婆汤又叫做迷魂汤,鬼魂在喝了这个汤之后就不能够投胎了。

⑦ 为何人死要摔盆

人死后出殡时孝子为什么一定要摔盆?并非礼节,而是有深刻寓意!

旧时出殡讲究“摔盆”,就是将灵前祭奠烧纸用的瓦盆摔碎,或者用棍子敲碎,当然烧纸用的瓦盆也有几个比较显著的特征:它的直径应该是四寸有余,深寸许,底部正中央有一个圆孔,俗称吉祥盆、阴阳盆和丧盆子等等。

很多人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非常不理解,为啥非要摔盆呢?实际上摔盆这道程序大有讲究,和传说中的孟婆汤还有很大的关系,按照传统的说法,人去世后,灵魂要踏上黄泉路,此时人的灵魂还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不知自己已经死亡,踏上黄泉路后首先要经过的就是忘川河,而忘川河上则伫立着奈何桥,忘川河旁会有一个土堆被称作望乡台,而在望乡台旁边立有一块三生石,上面刻着每一个人的来世今生,很多灵魂在这里重新回忆自己的一生,所有的爱恨情仇全部囊括在内,虽然多数灵魂对人间恋恋不舍,但是却无可奈何,只能借着往前走,直到过奈何桥,喝掉孟婆汤,紧接着转世投胎,而摔盆的目的就是希望阴间的亲人不要误饮孟婆汤,将今生今世的亲人忘记。

⑧ 结婚出门摔砖好吗

不好。
在传统的结婚习俗中,结婚是有很多的禁忌的,根据不同地区的习俗来讲,摔东西有着不一段空样的寓意,通常会被认为婚后会感情破碎。
如果不慎摔了,要说岁岁平安,结婚是喜庆的事情,婚伏嫌礼上发生突发情况是无法避免的,很多迷信说法是信则有,不握厅瞎信则无,美满的婚姻需要细心经营,所谓的预兆并不起决定性原因。

阅读全文

与摔砖长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能够摆脱原生家庭的父母 浏览:846
孝顺作文一年级 浏览:636
查询养老社保查询应用哪个软件 浏览:17
体检有无肾炎看什么值 浏览:719
老年痴呆是否半夜要闹 浏览:879
六十岁的老人喝什么牌子奶粉好 浏览:881
老年痴呆药物医保报销吗 浏览:117
如何劝父母看牙 浏览:681
老年人捡口罩 浏览:824
养老保险金网上支付 浏览:279
甲亢治愈后又患老年痴呆 浏览:206
连云港工人退休工资 浏览:550
迁安换驾驶证体检在哪个医院 浏览:890
2018流行秋标款50岁女装 浏览:133
马鞍山好的敬老院 浏览:114
成武县养老金都是什么时候发放 浏览:1
养生玉碗骗老年人 浏览:187
老年人喜欢的食物 浏览:646
老年人遗产免费公证 浏览:885
父母买彩票我该怎么办 浏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