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广西巴马有哪些特产
广西巴马有哪些特产
导语: 巴马作为中国最有名的长寿乡,这块神奇大地上的土特产养育着一大批“人瑞”,自然就有了些“延年益寿”神奇功效的传说,这当然是见仁见智的。不过谁不希望延年益寿呢,并且这些乡土气息浓郁的特产,在这个崇尚“绿色”的时代,对于我们来说本来就是一些珍品。巴马的土特产非常多,在县城的超市商场大多都能买得到。常见的巴马特产如下:
巴马火麻
火麻仁可榨成火麻油,被寿乡人们称为“长寿油”,是唯一能够溶解于水的油料。在所有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同时含有大量延缓衰老的维生素E、硒、锌、锰、锗,还含有被誉为“植物脑黄金”的α-亚麻酸(ALA)。巴马火麻对自然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发现只产于巴马北部的石山,产量稀少且价格昂贵。巴马火麻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有效的抗衰老和抗辐射植物。
巴马地磁
巴马有一条断裂带,直接切过地球地幔层,导致地磁增强。这条断裂带就在盘阳河地下,断裂带把巴马一分为二,即西山、凤凰、东山三个乡为石山地区,其余七个乡镇是土坡丘陵地区。科学考证:人们生活在恰当的地磁场环境中,身体发育好,血液清洁且循环好,心脑血管发病率低,身体免疫力高,能调协脑电磁波,提高人的睡眠质量。地球的一般地区地磁约在0.25高斯,而巴马高达0.58高斯,是一般地区的一倍多。
巴马香猪
巴马香猪来源于土猪,群众称之为“冬瓜猪”、“芭蕉猪”或“两头乌”,该猪以野外放养为主,以菜、叶、根、果为主食,喝山泉水,日升而出,日落而归,群体自由觅食成长。因其骨细皮酥,肉质细嫩,外地人食之甚感鲜香,逐传名为“香猪”,并于1982年载入《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时正式命名为“巴马香猪”。巴马香猪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猪种。
珍珠黄玉米
产于几个独特气候和特殊土质的石山乡村,系传统老品种,颗粒小、圆且硬,米多粉少,生长期长,没有施用农药和化肥,不受任何污染。巴马的玉米营养丰富,比一般大米含的蛋白质高,食用易于消化,产热量很低,含不饱和脂肪。玉米中的`赖氨酸、镁、纤维素、胡萝卜素等,不但具有治癌、抗癌和防癌作用,经常食用,还能增强人的脑力,有益于健康和美容。用珍珠黄玉米制成的食物,当地群众称之为“长寿粥”或“黄金食”。
巴马香米
巴马四面环山,土质好,气温适宜,水量充沛,无工业污染,因此孕育出来的大米更香、更甜,有一股纯粹的自然的香味,煮粥粘稠,蒸饭劲道不回生。巴马香米也是巴马当地的主食,也是当地老人每天必吃的谷物,素有“长寿之米”的美称。
油鱼
喜于群栖,体形长而圆,重50克左右,小巧玲珑,青额绿头,黑背,白肚,两肋细鳞银亮,跃到水面似闪电流光。油鱼,顾名思义,入锅不放油,文火煎到一定时候,自行出油,也不粘锅,有“一家煎油鱼,十家闻鱼香”的说法。吃起来,油溢于唇而不腻,鲜嫩甘美,鳞皮醇和,味道醇香,鱼骨细如丝,不需吐骨。同时,油鱼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有“水下人参”的美称。
巴马酒
产品主要原材料为当地深山盛产的各种珍贵中草药材和小锅蒸馏的纯米酒为酒基,用巴马长寿老人长期饮用的药酒配方,经过六个月以上时间浸泡、科学勾兑而成。
巴马神酒主要采用名贵的鹿茸、人参、肉苁蓉、黄精、当归、冬虫夏草、淫阳藿等中药 材,以低度纯米酒通过精心酿制而成的保健酒,特别对去除老年斑和壮阳补肾有显著的效果。三蛇蛤蚧酒用野生的蛤蚧和金银蛇、眼镜蛇加上珍贵的中草药,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和酒的活力渗透,释放出深层激活酶,对补益肺肾、助阳益精、祛风、活血有显著效果。产品投放市场以来,畅销区内外,逐步建立了完整的销售网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黑豆
产于燕洞、所略两乡的五弄片,颗粒乌黑闪亮发光,比一般的黄豆营养更丰富,除通常用做油料和菜肴外,多作滋补品炖药食用,有补脑、补血、补气、补肾壮阳、明目、乌发之功效。黄豆也是长寿老人食用油料作物之一。
茶籽油
巴马得天独厚的水质、土壤和气候为造就优质食油创造了条件。经科学化验鉴定,巴马的茶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90%以上,同时不含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
油质黄而清亮,纯正清香,经常食用,对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心血管硬化、胆固醇高等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因此,它既是群众必不可少的生活食用油之一,也是长寿秘诀之一。吃法上,除炼熟炒菜之用,更是煎炸食品最理想的油料。产品销路好,供不应求。
木薯淀粉
巴马盛产的木薯,耐旱耐寒,不施农药和化肥,不受工业污染,加工出粉率高,年生产淀粉5000多吨,作为生产味精、糖果、柠檬酸、工业葡萄糖、调料等几十种食品工业原料,产品远销上海、黑龙江等地。
芭蕉芋丝粉
是长寿系列产品之一。通过磨、浸泡、过滤、煮蒸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粉质洁白光亮透明,耐煮,不溶,不断,营养丰富,原质原味,味道独特,滑嫩可口,老少皆宜,既可制独特的菜肴,又是理想的送礼佳品。
猫豆
是一种耐旱、耐瘦、适应性很强的农作物,根部有很多根瘤菌,可以提高土地肥力,根系比较发达,叶蔓攀高,覆盖面广,有利于保持水土。猫豆全身都是宝,豆壳、豆叶和豆籽都含有丰富的粗脂肪和粗蛋白,是上乘的猪饲料。豆籽是生产左旋多巴药的原料。多年来,产品都是收购外销。
金银花
产于几个石山区。花茎都可入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发热、咽喉痛、热毒下痢等。花、叶经蒸馏成露,为清热解毒的高级饮料。每年收购季节,客商纷纷踊入挨家逐户抢购一空。
木棉花
产于全县境内。高乔木,其红花可作猪饲料,豆夹开出的雪白的花,细嫩如丝,晒干后是上等的枕心,木棉花枕头柔软,弹性好,舒适,可消除疲劳多梦、头昏、眼花、偏头痛、颈椎病等病症。树枝可作板材。木棉花每年上市千余担,畅销区内外。
黑山羊
是巴马传统老品种,都是在石山上放养,早上待露水蒸发后放出,下午在夜雾降临前归家,不给羊只吃到有露水的青草。黑山羊个子小,体型结实,特别灵活,登山走石,以吃石山上的珍稀百草为主,肉质鲜美,可口,无臊味。毛、肉、骨各部都可入药,如羊脑、羊活血、羊别、羊肝等等均有药用价值。
特别是雄性黑山羊的肾脏配上桂圆、砂仁、大枣等10多种巴马石山菜集的名贵草药,又用石山泉水酿制的头锅米酒泡制药酒饮用,能调节阴阳血气,有滋阴补肾壮阳、补脾益肺、固本培元之功,尤其对于未老先衰、元气失调、肾亏腰痛、头晕眼花等症状有独特的治疗作用。
;⑵ 巴马香猪是什么东西
分类: 生活 >> 美食/烹饪
解析:
巴马香猪源产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它是一个具有悠久的饲养历史和稳定的遗传基因、且品质优良而珍贵稀有的地方小型猪品种。1995年3月,巴马被国家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之后,巴马香猪便作为地方特产截入了史册。巴马香猪性野早熟,外貌清秀,体型矮、小、短、圆;饲养粗放,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成年最大个体45KG左右,种母猪一般利用年限为八年,最长可达十四年。巴马香猪举世闻名,皮薄肉细,胴体瘦肉多,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洁白,味美甘香,营养丰富,胜似山珍野味——果子狸,烹调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气扑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之美称而被誉为猪类的“名门贵族”。所以,巴马改皮香猪用途广泛,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一、巴马香猪的来源及发展状况
(一)来源
巴马香猪来源于土猪,传说它系野猪驯化而成,群众称之为“冬瓜猪”、“芭蕉猪”或“两头乌”。因其骨细皮酥,肉质细嫩,外地人食之甚感鲜香,逐传名为“香猪”,并于1982年载入《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时正式命名为“巴马香猪”。过去因交通信息闭塞及“不借种”的封建思想影响,群众一直采用留仔配母的闭锁繁殖方式进行高度的近亲繁殖,经过几百年的时代相袭,终于造就了这么一个基因纯合、体貌别致的优良品种。同时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使得大量的有害基因逐步淘汰,实现了其稳定的遗传性能,杜绝了死胎和怪胎现象。由于巴马香猪尚保存一定的野性同时还是一个早熟品种,人们在如今的生产实际中为保持其独特的体型外貌、生产和肉质性能,依然采用本交和一定程度的近亲繁殖。
(二)发展现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交通、信息等条件的不断完善让键和人们对生猪产品及产量要求的变化,香猪市场未能及时开拓,导致群众逐渐放弃巴马香猪的饲养而引进体型大、生长快的外来猪种,造成巴马香猪的血统混杂日趋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干预了巴马香猪的遗传信息,其基因表现也随之发生了变异,巴马香猪纯种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幸得1981年建立了广西巴马香猪原种场进行品种资源保护并坚持开展保种和提纯复壮工作后,品种资源才得于保存至今。
近年来,随着自治县党委、 *** 对巴马香猪生产的高度重视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巴马香猪便顺应了人们求营养、保健、长寿的潮流,并自获得“中国香猪之乡”以来,通过成立自治县香猪开发领导小组和巴马香猪生产经营管理协会,采取活体保种、基地保种、建立商品香猪生产基地等一系列措施,终于使濒临灭绝的巴马香猪保存下来并初具养殖规模:广西巴马香猪原种场始建于1981年,是一个以保种为主要目的的事业机构,如今已成为国家级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场。该场已由原来十分艰难的纯粹的保种,发展成为目前广西最大的而且是唯一的并取得省级畜牧行政管理部门发给《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巴马香猪种猪生产场;其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目前已达到年提供3000头合格种猪的生产能力;如今,全县用于商品生产的繁殖母猪数已达到4600余头,通过加强管理,每年可生产合格的商品香猪七万头以上。今后五年内,我县将根据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科技扶持资金和引进外资,发展壮大巴马香猪特色产业,实现年产60万头的目标。
二、巴马香猪的外貌特征特性及肉质营养特点
巴马香猪,外貌清秀,个体矮、小、短、圆,性野早熟。外貌颜色特征主要表现为两头黑、中间白,部分个体背腰部稍带黑斑,额头有白线或倒三角型白斑,俗称“两头乌”、“芭蕉猪”。小猪被毛稀疏细,有光泽,皮肤红润细腻;成年猪被毛较长,尤其是公猪,被毛和嘴粗长似野猪。巴马香猪极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性成熟为99—127天(公猪最早16天便有个别分泌性腺素并能产生 *** ,一般为26—50日龄),母猪性成熟体重14—21千克;成年体重35—45千克。8—10千克仔猪屠宰率为61%,后腿比28.47%,胴体瘦肉率59.36%,眼肌面积5.74cm2。经产母猪年产两胎,平均每胎11.5头,断奶育成率95%以上。
肉质特点:皮薄肉细,胴体瘦肉多,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洁白。
肉味特点:清香甘甜,营养丰富,烹调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气扑鼻,尤其独特的是,乳猪在哺乳期任何日龄阶段屠宰食用绝无奶、腥膻等异味。
营养特点:其肉蛋白质含量坦歼巧高达21.8%,高于普通猪31.1%—70%;脂肪低,仅占普通猪的18.86%—28.10%,热量也较低,是普通猪的60.85%—76.1%。钙磷含量和比例几乎与鸡蛋完全一致;巴马香猪肉营养全面,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且含量普遍高于普通猪,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是普通猪的226%。更为独特的是,巴马香猪肉中含有一种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特殊物质,它具有多种药理性,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抗炎物质增多,使血小板形成的血栓素A2减少,起到预防血栓形成,有较强扩张血管的活性,对美容和保健有特殊效果,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独特功效,非常适宜制作老年食品,完全符合人体生理需要和健康需求。所以早在宋朝便成为皇室贡品,当今作为老年食品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除此之外,巴马香猪还是目前世界上原始品种中最小的品种之一,可广泛运用于医学领域和作为侦缉动物和宠物的开发利用。
⑶ 巴马长寿村四大宝是什么
巴马汇福中医村就有,玉米,香猪,火麻,油鱼
巴马四宝一:玉米
巴马长寿区特产珍珠玉米颗粒小,圆且硬,生长期长,维生素,氨基酸含量特别高,味道特鲜美香甜。巴马人以玉米熬粥为主粮。当地人称之为“长寿粥”或“黄金食”。是当地百岁健康长寿老人每日必不可少的主要食物。
巴马四宝二:香猪
巴马香猪性野早熟,外貌清秀,体型矮、小、短、圆;饲养粗放,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成年最大个体45KG左右,种母猪一般利用年限为八年,最长可达十四年。巴马香猪举世闻名,皮薄肉细,胴体瘦肉多,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洁白,味美甘香,营养丰富,胜似山珍野味——果子狸,烹调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气扑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之美称而被誉为猪类的“名门贵族”。
巴马四宝三:神奇火麻
火麻是生长在广西巴马地区,是唯一一种能够溶于水的油料,当地人经常使用的这种特有的植物成为他们人人松龄鹤寿的奥秘所在。这种独一无二的特别职务就是火麻。国际科学界通过对火麻仁进行化学成分,营养学、药理学、临床学等方面深入研究,结果令人惊异的证实,火麻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软磷脂,油酸,亚麻酸,亚纳酸等,其脂肪酸中含亚油酸和亚麻酸共达76.4%,是唯一能够溶于水的油料,是医药界确认的主要长寿绿色食品之一。通过各国专家的长期对巴马长寿老人的调查研究发现,巴马乡的长寿老人长期坚持饮用的植物所起到的特殊健康长寿养生功效,令中外专家重点关注,其中经常食用火麻的长寿老人无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都市人易患疾病。
巴马四宝四:油鱼
巴马油鱼喜于群栖,体型长而圆,重50克左右,小巧玲珑,青额绿头,背黑,白肚,两肋细鳞银亮,跃到水面似闪电流光。油鱼,顾名思义,入锅不放油,文火煎到一定时候,自行出油,也不粘锅,有“一家煎油鱼,十家闻鱼香”的说法。吃起来,油溢于唇而不腻,鲜嫩甘美,磷皮醇和,味道醇香,鱼骨细如丝,不需吐骨,同时,油鱼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有“水下人参”的美称。
⑷ 目前国内最好的小香猪品种是什么
巴马香猪,民间美其名曰“七里香”“十里香”。香猪原产地为我国广西、贵州省山区,中心产区在贵州省从江县,属微型猪种。其肉慧逗含嫩味香,无膻无腥,故名香猪,是一个生产优质猪肉的良种。小香猪与其他猪种不同,它是在特定自指念然环境和农牧业水平较低的环境中,经过长期近亲交配繁殖选育而成的,外观特点是短、圆、肥。毛有光泽。
香猪体躯短而矮小,被毛全黑,个别有唇白和肢端白。颈部短而细,头长额平,额部皱纹纵横,耳朵较小、薄且向两侧平伸,耳根硬,眼周围有一粉红色眼圈。背腰宽而微凹,腹较大下垂,四肢细短,尾巴细长似鼠尾。品种较纯的香猪眉心有明显白斑,黑色部分仅存在于头部和尾部,背部无前笑黑斑。母猪乳头多为5对,少数6对。后躯丰满,四肢短细,前肢姿势端正,后肢多卧系。
⑸ 养殖巴马香猪能挣钱吗
饲养香猪,不但可以收回全部成本,而且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即投资越大,效益越好。
⑹ 世界长寿之乡巴马县什么农产品特产最好
巴马属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日照总时数.3小时,年均气温18.8℃—20.8℃,全年无霜期338天,年均降雨量约1600毫米,相对湿度79%。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丰富,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米最高达20000个以上,比一般内陆城市高出几十倍.巴马是世界著名的五大长寿乡之一,近年来巴马旅游热,巴马特产也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巴马特产有哪些呢?以下跟网友推荐巴马五大知名特产:
工具/原料
巴马火麻油、巴马油鱼、巴马火麻糊、巴马香猪、巴马活泉
方法/步骤
巴马火麻油
巴马人吃火麻食用植物油也有上百年的历史,据多位百岁老人介绍称,每天食用火麻油是他们长寿的重要因素。巴马火麻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蛋白质等人体每日必须营养素,食用火麻油有润肠胃、滋阴补虚、助消化、明目保肝、祛病益寿之功效,对便秘、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肠胃病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火麻油产量较少,当地对外销售渠道不多,目前只能在大型电商平台购买到。
巴马油鱼
巴马油鱼对水质要求非常高,还无法人工养殖,所以产量很低。巴马油鱼重量轻,每500克20条左右,但巴马油鱼的食肉率很高。据当地厨师介绍,剖鱼时,只需用刀尖轻轻划破鱼鳃下面的部位,挖出有苦味的鱼胆,无须解剖鱼身,洗净入锅煎熟即可食用。巴马油鱼骨细,所以吃巴马油鱼可以不吐骨头。
巴马火麻糊
火麻糊的含有维生素E、B、、卵磷脂、微量元素和火麻仁蛋白“完美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可有效改善因对电脑产生的视力模糊症状;卵磷脂和维生素E能提供细胞养分抗衰老,目前市场上甚至从提炼相关营养素作为护肤品;同时富含锰锌硒这些专门抗辐射的微量元素,火麻糊目前已成为家庭常备长寿食品。
巴马香猪
巴马香猪是一个具有悠久的饲养历史和稳定的遗传基因、且品质优良而珍贵稀有的地方小型猪品种。1995年3月,巴马被国家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之后,巴马香猪便作为地方特产载入了史册。巴马香猪性野早熟,外貌清秀,体型矮、小、短、圆;饲养粗放,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成年最大个体45KG左右,种母猪一般利用年限为八年,最长可达十四年。巴马香猪举世闻名,皮薄肉细,胴体瘦肉多,肌肉鲜红。
5
巴马活泉
巴马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属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巴马水源丰富,不少人对巴马水惊醒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经多项研究和不同时期鉴定,巴马水含有24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无毒无菌,清爽甘甜,长期饮用能调节人体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祛病健身,是目前最理想的饮用水。
⑺ 中国的长寿村在哪里.
1、河北省 邯郸市武安市长寿村 长寿村即武安市西北56公里处摩天岭脚下的艾蒿坪村,因自建村以来,村民少病绝癌,世代长寿,寿命均在85岁以上,故称“长寿村”。 沿深褐色石板路进村,在村边山崖旁,一股清冽甘纯的泉水从山岩之中喷涌而出,汇成小溪,汩汩流淌,因泉水富含矿物质和中草药成分,村民们常年饮用,少病益寿,故称“长寿泉”。到这里的游人都要坐在泉边的茶桌旁石凳上,在欣赏深谷幽林美景的同时,从热情的山村小姑娘手中接过盛满泉水的杯子,一饮而尽,品味清凉爽口、回味绵甜的天然甘泉。喝完后再灌上两瓶,以务上山之用。 摩天岭最高峰海拔1747.5米。这里层峦叠嶂,峡谷深幽。山上物产丰富,遮天蔽日的原始次生林中长满了油松、樟子松、漆树、板栗树等几十种珍贵的树木,有上千亩的野生连翘茶林,有党参、丹参、黄芪、柴胡、何首乌等200多种中草药材。因植被茂盛,气候湿润,雨水充足,再经山上多种药材根系过滤,渗入地下,形成股股甘冽之泉。连翘有清肺消炎的功效,村民们采摘嫩叶土法蒸制成茶叶,用泉水冲泡,常年饮用,有养生保健的作用,故称“长寿茶”。
2、湖北宜昌夷陵区鸦鹊岭镇长寿村 长寿村位于鸦鹊岭镇西南部,东与枝江市安福寺镇和平村接壤,南与长湖村交界,西与牧童村毗邻,北与五龙村相交,地势属土丘、冲岗、田园、林地,错落有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虽有梅黄公路沿村而过,但交通不很便利,属较偏僻山村。 新中国成立前,长寿属高前乡第八保管区。新中国成立,初为长寿村,1952年9月撤村改为长寿乡,1954年3月以长寿乡为单位成立多个互助组。1956年10月长寿乡并入新场乡,成为高九社和高十社(方冲九社,长寿十社)两个高级合作社。1958年9月人民公社成立,建立长寿、方冲大队,下设6个生产小队。1959年3月为长寿管理区九中队和十中队,1961年4月后逐步将数名改为地方名,为方冲、长寿两个大队。1984年9月在“政社分设”及换届选举中,将大队管委会更名为村民委员会。2003年3月村组调整,长寿与方冲合并为长寿村,下设4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组。村委会驻地于董家新屋,距镇政府13公里,全村版图面积1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49亩,村民551户,1887人。2005年粮食总产2049吨,油料总产312吨,生猪出栏5820头,柑桔总产1360吨,经济总收入2019万元。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按照“畈、洼、平地造高产粮田,榜、旱、坡地建优质果园,输劳务工增经济收入,引进外资求环境改变”的总体思路,一步一个脚印的带领村民往前走,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村民奔小康打下基础。
3、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栋川镇长寿村 该行政村隶属姚安县栋川镇,地处栋川镇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5 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城1.5 公里。东邻徐光坝,南邻北街,西邻官屯乡山坡村,北邻地角。辖25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1511 户,有乡村人口6057 人,其中农业人口 5982 人,劳动力 3709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2343 人。 全村国土面积 7.63 平方公里,海拔 1870 米,年平均气温 15.9 ℃,年降水量 646.12 毫米,适合种植粮食、烤烟等农作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3527.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498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粮食烤烟为主。
⑻ 广西巴马长寿村老人长寿的秘诀
一、水源富含矿物质
巴马的水,多是地下水和富含矿物质的山泉水,又称小分子水,更容易被人体细胞吸收,山泉水呈弱碱性,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对健康有益。
巴马的水很细,极易进入人体细胞膜被人体吸收,用巴马的水泡茶,可以真正泡出茶味来。不少妙龄少女把巴马水作为柔肤水,肌肤有光泽,这就是小分子水的作用。
二、土壤有丰富优质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
巴马的土壤有丰富优质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专家公认,全世界最纯正、最原始的乳酸菌在巴马,巴马的土壤中含锰和锌很高,是其他地区的几十倍。
巴马土壤中含锰和锌都很高,农作物通过吸收土壤里的锰的锌,储藏在茎叶或果实里,人又通过食物吸收而进入人体。因此,巴马的百岁老人无心脏病和脑血栓,绝大多数都是无疾而终。
三、空气中的高负氧离子高
在巴马,空气的负氧离子很高,著名的水晶宫、百魔洞和百鸟岩等旅游景点,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竟高达2万到5万个。盘阳河两岸达3000个以上,县城城区的负氧离子也高达2000个以上。
四、地磁高
地球的一般地区地磁约在0.25高斯,而巴马的地磁高达0.58高斯,是一般地区的一倍多。人们生活在恰当的地磁场环境中,身体发育好,血清清洁且循环好,心脑血管发病率低,身体免疫力高,能协调脑电磁波,提高人的睡眠质量。
五、日照时间短
巴马在高磁场的作用下,不仅日照时间平均5小时,而且80%以上是被誉为“生命之光”的4至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在烈日下,也不会感觉毒辣。远红外线不仅能激活水,更能不断地激活人体组织细胞,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