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最长寿公主:横跨两宋,历经七帝,年近九旬怎么样了啊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公主,都是皇家 的金枝玉叶,她们虽然自幼生于高贵无比的皇室家庭,从小养尊处优,娇生惯养,享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荣华富贵,但是纵观历朝历代的公主,却鲜有长寿者。
就拿清朝的公主举例来说,清朝十二位皇帝,共生下了91位公主,这些公主虽然有嫡出和庶出的区别,但是却都是皇帝的女儿,其所享受的物质生活条件远非寻常富贵人家可比,但是清朝这九十多位公主的平均寿命却只有二十二岁左右,最长寿的公主不过五十多岁,而最短命的公主出生几日便夭折。
宋高宗
面对高宗的宽厚,庆寿公主却仍旧胃口大开,在公主八十多岁时的某一天,这位老公主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到宋高宗面前,寒暄不到几句又说到了老话题上面。
宋高宗一生都很软,一生性格懦弱的宋高宗这一次倒是硬气了一次,他不耐烦地对庆寿公主说:“长公主您如此高寿,是仁宗皇帝唯一健在的女儿,那是仁宗皇帝的深仁厚泽聚于您的一身,您应该感到知足了!”高宗的一席话把庆寿公主驳得无地自容。从此再也没有向宋高宗讨要官职了。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已经被封为鲁国大长公主的庆寿公主薨逝,享寿八十六岁。公主薨逝后,宋高宗亲临公主府祭奠,为了能够让这位祖宗级的皇姑能够没有遗憾的升天,宋高宗在公主的灵前宣布将公主的所有儿孙全部官升一级。
分厂有意思的是,庆寿公主不仅自己长寿,就连驸马钱景臻也十分高寿,活到八十四岁才病逝,公主和驸马的长寿基因也遗传给了他们的儿子钱忱,他也活了八十多岁。而公主的母亲周贵妃,一生吃斋念佛,最终凭借九十三岁高龄辞世,是两宋最长寿的嫔妃。
② 中国史上最长寿皇后之一,王政君的死因是什么
王政君在后位61年,享年84岁高龄,寿终正寝而死。
说王政君,可能大家都感觉很迷茫,这丫儿到底是谁啊?
可说到王莽,估计大家的记忆一下子就决堤了!那是个被大家调侃为“穿越者”的逆臣贼子啊!
王莽是王政君的亲侄子,他能走到汉室朝廷的权利中枢,最终篡权乱政,过了一把要命的皇帝瘾,还全要仰仗王政君的裙带关系呢!
王政君的一辈子,其实还算幸运,以克死了两任夫婿的名声嫁入帝王家,最后还成了皇后,本以为太子地位不保,却没想到汉元帝也不是什么乾纲独断的主,堪堪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儿子死后,新上位的皇帝刚刚对王氏下手就突然暴毙,于是她又迎来了养尊处优,舒服自在的日子。
她一辈子争扎在宫廷中,走的也还算顺遂,不管怎样,也不算辱没了“梦月入怀”的美名。
③ 延续2679年,远胜英国皇室并且至今犹在,史上最长寿的王朝是哪个
日本吧,应该是日本的菊花王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日本皇室。别看欧洲存在那么多有皇室的国家,英国又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到现在都有皇室的存在。但是不管是英国皇室还是西班牙皇室,都比不过日本的菊花王朝,这个王朝是实实在在的长寿王朝。
这样一来,一直维持到明治维新时期,因为明治维新,所以日本直接转型变成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皇室也得以保存,不至于像我国一样政权更迭,各朝各代层出不穷。即使是在二战后,日本皇室被剥夺了大部分的权力,但是现在,他们依旧作为国民信仰活跃于人民心中。当然,也一并承担接待外宾之类的事物。
④ 英国王室成员普遍比较长寿,他们有什么保持健康的秘诀吗
长寿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奢求的,但是如果说长寿又能保持靓丽,那简直就是鱼与熊掌兼得,然而现代还是有人做到了,那就是英国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今已经92岁的她依然活跃在世界的政治舞台,你一定很好奇为何她在长寿的同时,为何还能保持如此的思维能力吧。今天就围绕英国女王讲讲长寿到底有哪些秘诀。
这就是一个作为伟大女性的长寿秘诀,当然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虽然不能够拥有相同的待遇,但是从中也可以借鉴下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定期进行体检以及重视现有症状。
⑤ 崇庆皇太后被康熙誉为“有福之人”,清代最长寿皇太后,为何不愿与夫合葬
崇庆皇太后是乾隆帝生母,于1704年被指婚于时年26岁的胤禛,由于她父亲的身份官位不高,所以她一直是格格身份,也没有因为生下弘历提升地位,十余年间皆号格格。
乾隆初年,负责修建清西陵的恒亲王弘晊和户部尚书共同上书,请示乾隆帝是否在泰陵地宫内,是否为皇太后预留存棺椁之位。这么重大的事情乾隆帝自己是无法决定的,于是请示皇太后,而皇太后下的懿旨却让所有人都很感意外,基本意思是:宗宪皇帝入藏后应力求安静,若将来再度开动地宫,心里不安。况有我朝昭西陵,孝东陵成宪可遵,泰陵地宫不必预留分位。
所以,纵观崇庆皇太后入宫后的整个生活来看,她生活的应该不是多么的如意,宫里的人情冷漠、追名逐利、相互欺诈让崇庆皇太后看清了这一切,活着无法脱离,死后就要彻底脱离这样的境遇,所以,她才有不与雍正帝合葬的想法。最终葬泰东陵。
⑥ 乾隆皇帝风流成性为何能够长寿
首先,风流成性不等于纵欲过度,所以乾隆皇帝风流成性和是否长寿没有太大的关系。纵观乾隆的一生,他 确确实实拥有长寿的资本。
我认为,乾隆长寿有两个原因: 一是一生顺风顺水,二是自己十分注意保重身体 。
1、雍正打下大好江山
雍正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将清王朝的国力推向了最顶峰,大好的江山交到乾隆手中,不需要乾隆有什么特别杰出的治国才能,只需要不出现特别严重的错误,清王朝就能够正常的运转下去。
2、顺利上位
雍正为了避免九子夺嫡的事情再次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发生,采取了秘密立储的制度,乾隆便是第一个幸运儿。他不需要明争暗斗,不需要精心算计,少了继承皇位前的许多烦心事,身心愉悦自然是 健康 的。
3、政治顺利
乾隆在位年间,并没有发生什么严重的政治事件,虽然乾隆每天都需要处理国事,但是也就是处理一下官员贪污受贿、外族部落小叛乱这些事情,不需要花费和雍正一样耗费巨大的精力。
1、劳逸结合注重锻炼
乾隆不像他的父亲雍正,整日待在深宫中处理国事,疏于锻炼。乾隆除了自小就勤加锻炼外,还三游五台山、三登泰山、四次南巡、七下五台山,既锻炼了身体,又满足了自己喜欢四处游乐的需求。
2、自律能力强
乾隆虽然生性风流,但是也不会纵欲过度,面对酒肉美女,乾隆都会克制自己,浅尝辄止,不会失控。何况古代在皇帝行房时,会有太监计时,乾隆的自制力加上外界的监督,乾隆更加不会放纵自己。
以上只是乾隆长寿的一些原因,总的来说,乾隆会长寿不奇怪,不会长寿才奇怪。
乾隆是清朝入关的第四位皇帝,在位60年,寿命活了89岁。是 历史 上在位第二长,年寿最高的皇帝。
▲乾隆和皇后
乾隆一生风流潇洒,曾六下江南,除了办理公务外,就是泡妞和把妹。可以说,宫中红旗不倒,宫外彩旗飘飘,比如在六下江南时,在济南大明湖畔遇到过夏雨荷,上演了一场生死恋,这才有了琼瑶的电视剧《还珠格格》的出现。
乾隆一生有记载的后妃共有41个,没名没姓的不计其数。微服私访时和民间女子交往的不在少数。问题来了,风流成性的乾隆为何还能长寿呢?我们都知道,色是刮骨钢刀,再棒的男人好色也会被女人掏空,比如清朝的咸丰帝,除了和慈禧外,他还有许多漂亮的妃子,和这些女人不计后果,为了激情大把吃壮阳药,大口的喝鹿血,吃熊鞭,这些都是催情剂,结果31岁就挂了。
还有西门庆,把春药当饭吃,最后累死在女人身上。乾隆可比这些人聪明,他没有为了女人而吃壮阳药,他有一套行之有效的 养生 学。
▲乾隆嫔妃
说起乾隆的 养生 ,其实也是受他的臣子纪晓岚的启发。纪晓岚一生就爱做三件事——吸烟、吃肉、玩女人。
纪晓岚爱吃肉相当有名,清朝白水放点盐用来祭祀的胙肉没人吃,都知道纪晓岚爱吃肉,这些难吃的肉都归纪晓岚一人了。史书记载,纪晓岚一天不吃饭可以,但不能不吃肉,吃了肉后必须玩女人,据说早、中、晚各来一次。如果吃肉后不亲近女人,皮肤像开裂一样,眼睛红的像火烧。两颊如火。按说纪晓岚够风流的,但他很长寿,活了82岁。
乾隆亲眼得见纪晓岚的风流,从他的身上总结出了:“女人就像大海,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的经验。还有女人像药品,用的好可以延年益寿,用不好是毒药。驾驭女人还要靠个人的悟性。纪晓岚有自己独特的办法驾驭女人。乾隆何尝不是呢?
▲乾隆和纪晓岚
乾隆不像纪晓岚那样喜欢吃肉,他喜欢吃鸭肉和燕窝,早上爱吃热汤面,喜欢吃豆制品,讲究清淡。还有就是膳食搭配科学合理,爱喝酒,但是有节制。
乾隆不偏食,据清宫流传下来《膳底档》记载,乾隆经常吃的主食有47种,副食热锅类42种,菜类52种,汤类10种。
乾隆笔记中记载,他的饮食习惯和现在提倡的科学饮食不谋而合,比如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早饭要吃饱,中饭要吃好,晚饭要少吃。”
乾隆有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卡路里在身体中积蓄,和女人××也就是相当于消耗多余的热量,相当于跑步锻炼,这和纪晓岚的 养生 之道不谋而合。君臣二人在驾驭女人方面大同小异,所以二人都活了八十多岁。
乾隆是皇帝中活的最久的一位,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享年88岁。乾隆还是中国422位皇帝中命最好的一位了。
不过做为一名皇帝,女人多是肯定的。这不仅仅是照顾到皇帝的需求更是为了延续皇家的血脉。乾隆的爷爷康熙一生有五十五位后妃,五十五位子女,这还不包括那些偶被临幸的宫女。乾隆的老爹雍正有后妃三十人,十五位子女,雍正一生勤政,经常熬夜,活活被累死。但还是有三十位后妃。而乾隆自己呢?有四十一位后妃,二十七位子女,所以要说这后宫规模的话,乾隆还真就没有康熙庞大但比他老爸雍正要多上不少。
历史 上,康熙和雍正都是勤政的代表,经常加班熬夜。即使这样,也不耽误他们临幸妃子。乾隆中前期也是比较勤政,但终究比不上自己的老爹和爷爷。由此可见,在清朝时期,对于身体保养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这也为乾隆的长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①基因好
康熙活到69岁,雍正活到56岁,这在帝王中算是长寿的。而且康熙和雍正经常超负荷工作,尤其是雍正更是皇帝中勤政的代表。这样的身体基因到乾隆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②工作没这么累
康熙和雍正留给了乾隆一个万好的江山。康熙把皇位传给雍正的时候,其国库的银两只有800万两。而雍正经过13年的努力,把国库充盈到6000万两白银,为乾隆攒下一个丰厚的家底。爷爷平天下,老爸挣大钱,那么到了乾隆时期都已步入正轨。就像上市公司一样,底下有一帮能臣干活,只要自己能力不是太差,这公司必定会发展的不错。那么乾隆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六下江南什么的。
③生活自律
乾隆非常自律,据记载他吸烟多年,也是说戒就戒。清代文学家李伯元的《南亭笔记》,里面对乾隆的戒烟写得清清楚楚:“北京达官嗜淡巴菰者十而八九,乾隆嗜此尤酷,至于寝馈不离。后无故患咳。太医曰:‘是病在肺,构厉者淡巴菰也。’诏内侍不复进,未几病良已。”这里的“淡巴菰”,就是如今的烟草。
还有一方面,就是女人。乾隆有四十一位后妃,但他从来不会纵欲过度。这样源于清朝特殊的规矩:宾妃侍寝不能留宿皇帝房内,而且时间还有规定。敬事房太监把宾妃送到皇帝床上后就在门外面候着,等到时间一到就会出声提醒皇帝,该结束了。这一来是保护皇帝,避免在睡梦中被谋害。二来也是怕皇帝纵欲过度,弄坏了身体。
④饮食 健康
乾隆注重 养生 ,经常只吃七分饱。而且清朝时期,皇帝实行的是两餐制,早餐和中餐,中餐一般是在下午两点到三点。我们不是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么“人类的一生能吃9吨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暴饮暴食的结果就是引发身体多种疾病。这一点,乾隆早就知道。乾隆的菜谱中以清淡为主,兼顾营养平衡。
⑤生活规律
乾隆每天寅时以前,也就是早上五点钟以前起床、洗漱,然后到御花园散散步,做做运动,再吃个早餐。中间工作几个小时,当然那会政务都上了轨道,他工作也比较轻松,时间上比较自由。晚上九点钟开始准备睡觉,十点钟基本上可以安寝了。每天基本上保持六个半到七个小时之间的睡眠时间。这个睡眠时间也比较符合现代医学上对于成人睡眠时间的一个规定。
乾隆谈到 养生 ,他说事烦心不乱,食少病无侵。在心情管理上他也是一把好手。再加上有个这么会讨乾隆欢心的和珅在,每天乾隆都开开心心的,心态好了,身体自然也好。
⑥不乱吃丹药
历史 上很多皇帝都追求长生不老而乱吃道士练的丹药。但清朝的皇帝不大信这一套,他们只吃一种药丸,叫作龟龄集。它是明清十八位皇帝的御用圣药,由人参、鹿茸、海马、锁阳等二十八味珍贵的药材,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精心炼制而成。它第一能安神,第二能健身,第三利生育。其他乱七八糟的丹药一概不吃。
总的来说,乾隆不仅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也是运气最好的皇帝。一生无病无灾,钱又多,自己能力也不错。还有个专门讨好他的和珅。不过乾隆也是把大清的气运耗尽了,他死后短短四十年,英国人就打进来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签订了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是一年不如一年,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结束了满清276年的统治。
乾隆本人相当的注重修身养性。我们知道, 历史 上很多人当了皇帝后,一当上瘾了,就想一直一直当下去,为了寻求长生的秘诀,炼丹吃药,求佛信道。为此搞死自己的不在少数。但乾隆没有走他们的老路,他不信长生,但他积极为长寿打基础。乾隆在 养生 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他的爱好相当广泛,比如喜欢 旅游 啊,爱好书法啊,饮食起居很有规律啊,多吃蔬菜少吃肉啊,爱喝茶不吸烟啊,都是他的 养生 秘诀。他还根据自身体会,总结了 养生 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 清宫医案研究专家认为,乾隆长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注重 体育 锻炼,喜欢狩猎,并遍游名山大川;二是生活有规律,节饮食,慎起居;三是长期对症服用长寿药。【2】另外,乾隆他妈钮钴禄氏也是出了名的长寿老太太。遗传估计也起了很大一部分作用。 其实,只要能做到以下几点,风流男人长寿也不是问题:
孔子云:食色性也。风流成性并不必然短命,关键还要看先天能力和后天锻炼。
东晋葛洪《抱朴子》记载“黄帝御女三千”,实现了白日飞升;《礼记》记载周代“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位世妇、八十一御妻”,被奉为圭臬。 这说明女色和寿命并不冲突,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女色还有助于 健康 长寿。
乾隆皇帝以风流成性著称,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是标配,儿子女儿生了几十个,足以说明乾隆的精力旺盛。民间传说中,乾隆皇帝还喜欢微服私访下江南,到处游山玩水,大搞艳遇。和珅特别擅长拍乾隆马屁,他深知乾隆的爱好,专门搜集美女进献给乾隆。
历史 上很多皇帝都被美色掏空身子,英年早逝,但乾隆却活了89岁才寿终正寝,没患什么大病,即便在现代也算是高寿,何况是在平均寿命较短的古代。
乾隆风流成性,为何能高寿?作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先天遗传因素。 乾隆的父亲雍正并不长寿,但他的生母却活了84岁,在古代皇室女性寿命普遍较短的情况下,这是极为罕见的。另外,乾隆的祖父康熙活了68岁,也将近古稀之年。我们知道,生理遗传有两个特征,一个是隔代遗传,即祖父容易遗传给孙子;一个是异性遗传,即儿子容易遗传母亲。乾隆的祖父和母亲寿命都比较长,乾隆从中受益匪浅。
2,后天锻炼因素。 乾隆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他从小就文武双全,除了聪明爱读书,还喜欢骑马射箭,一身武艺在众多皇子中十分突出。乾隆当了皇帝后也经常组织狩猎活动,他还喜欢四处游山玩水,不惧跋山涉水,这种经历也锻炼了他强健的体魄。虽然乾隆皇帝风流多情,但他的体魄足以支撑,不至于经常感到肾虚,全身被掏空。
3,重视 养生 保健。 乾隆活的很在意,他从不迷信长生不老药,很少过度放纵欲望,他不酗酒,少发火,不暴饮暴食,即便面对山珍海味,满汉全席也从不过度摄入营养。作为皇帝,没人敢让乾隆加班,所以他能早睡早起,生活十分规律,这些都有利于 健康 长寿。
4,赶上了好时候。 乾隆生活在清朝中期,正值著名的“康乾盛世”。说是“康乾盛世”,其实贡献最大的是雍正和康熙,两人给乾隆打下了很好的底子。到乾隆执政期间,国际国内比较安定,大事、要事、烦心事比较少,乾隆精神压力小,只顾享受就行,自然顺心如意,有助于 健康 长寿,可以说乾隆是赶上了好时候。
乾隆皇帝1736年登基,1795年退位,之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1799年驾崩,享年89岁,是中国 历史 上最长寿和实际掌政时间最长的帝王。
而他在位六十年间,有嫔妃29个,单数量来说在清朝 历史 上仅次于他爷爷康熙大帝,因此乾隆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一位风流皇帝。
古人说“重欲伤身”,为何四处留情的乾隆反而创下了帝王的长寿记录呢? 我认为原因有四:
康熙祖父(1654—1722,享年68)与乾隆母亲孝圣宪皇后(1692—1777,享年86)都是长寿之人,自然作为后代的乾隆也拥有优秀的长寿基因。
乾隆一生六下江南,赏遍江南美景,虽然因耗费颇多而饱受后人非议,但是这无疑让乾隆老爷子心情愉快不少,而心情也是人寿命长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乾隆对爷爷康熙那可是笃信不疑,对于爷爷留下来“木兰秋狝”的祖制也严格遵守,而骑马打猎无疑也是一种健身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什么时候都管用,长期坚持运动的乾隆自然寿命也不会短。
乾隆不像父亲雍正那样“朝乾夕惕”过早透支了自己的身体,而他作息一直都很规律,每天早睡早起,食不言 寝不语,懂得节制。
正是因为乾隆做到了以上几点,才兼得了“鱼与熊掌”,既有美人在怀,又做到了长寿 养生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可谓是一枝独秀,令人称羡!
但要说风流,乾隆皇帝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60岁了还生儿育女,真可以称得上是“老当益壮。”但他却足足活了89岁,放在今天也可以算作长寿,那他长寿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了另一个人—张学良。张学良真可以称得上是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可就这样,他老人家也活了101岁。而张学良长寿的秘诀就是乐观,他曾说自己从来不知道愁,心态非常的好,性格开朗,从来不因为烦心事而影响自己。他还曾经打趣的说:“就算你第二天把我枪毙了,我晚上也能睡得很安慰。 ”这种达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就是本人所说的长寿的秘诀。
所以,我们便由此得知,乐观开朗,心情一好,身体自然也好了。笔者周围许多身子骨好的老人也都是心情非常好。这个长寿的秘诀,放在乾隆身上也一样, 乾隆一定是个达观而不以物累己的人。
除此之外,长寿的秘诀还有许多。据记载,乾隆经常狩猎,是一个爱好运动的人,运动能锻炼身体,自除百病,这是其一;其二,祸从口入,饮食也十分重要,乾隆十分讲究饮食,饮食规律,营养搭配,他还创制了益寿延年的 美食 并流传了下来;其三,合理起居,乾隆的生活十分讲究规律作息,该休息休息,该工作工作,该 娱乐 娱乐 ,这也是他长寿的原因。
在中国 历史 上,有确切的生卒年月记载的皇帝有209位,这209位皇帝,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9.2岁,虽然在我们正常的印象中,皇帝可以享受最优质的生活,但是就这个寿命来说皇帝绝对算是短命的职业。很多人就把皇帝短命的原因归结到皇帝荒淫的后宫生活中,但是乾隆皇帝却活了89岁,在有确切生卒时间记载的皇帝中他是最长寿的,就算摆在现代也算高龄,但是风流成性的乾隆,册封的妃子就有41人, 60多岁还在生儿子,一生生了27个子女的乾隆,他能活到89岁好像就有点有悖常理了,那么乾隆皇帝为什么能长寿呢? 其实古代纵欲致死的皇帝不在少数,当然也有忙于处理政务,活活累死的皇帝,比如乾隆他爹雍正皇帝,所以其实古代的皇帝真是份苦差事,处理政务,治理国家,全天下的官员都可以懈怠,唯独皇帝不可懈怠,谁让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呢,说不定稍有懈怠,江山没了命也丢了,传宗接代也一样,老百姓没后影响不大,但是皇帝无后在封建时代,连稳定国家都困难,所以必须得应付后宫,虽然也能找旁支的孩子来继承帝位,但是通常下场都不怎么好,比如清末,所以这只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古代皇帝短命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
乾隆皇帝长寿,我们只能大致来分析一下原因,因为导致长寿的因素也很多,有外部原因,也有基因遗传的原因,清朝的12位皇帝平均寿命52.8岁,相对是比较长寿的,这算是内因,外因乾隆皇帝相较于清朝的其他皇帝,是最为幸福的一位,因为他有一个很能干的爹,给自己留下了一大笔钱,一个蒸蒸日上朝堂,就像马云说的,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当然乾隆皇帝也是很有执政能力的,但是由于父辈留给他的基业,他可以省去很多要操心的东西。另外他的父亲雍正皇帝,十几年争破了头才得以登上帝位,但是乾隆皇帝登基时雍正就已经为他扫除了一切障碍,他不用再这上面耗费心力,这和乾隆能够长寿是有必然关联的,在万事顺利心情好的时候,人都会 健康 很多的。
在后宫生活上,清朝的妃子侍寝皇帝和别的朝代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最为特别的一点就是妃子侍寝不可过夜,传宗接代的时候还得限制时间,因此清朝的皇帝几乎不可能纵欲过度,就算天天来时间也是被限制的,所以也许乾隆风流成性,但是有敬事房管着,也不至于伤身,另外通常皇帝也会以鹿血等补品补充精力,因此也不至于伤身,另外其实关于乾隆皇帝有很多流传下来据说是他 养生 的方法偏方,虽然不确定真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很注重,通过药膳,食品进行 养生 保健的,再说宫中御医那么多,其中不乏有真才实学的人,这群人自然是有能力帮助乾隆皇帝延年益寿的。
所以乾隆皇帝的长寿的原因我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既有遗传的原因,也有内政外交不需要过度操心的原因,当然也有制度上的要求,和他平时一直坚持的 养生 之法也有一定的关系。
乾隆皇帝弘历享年八十九岁,是中国 历史 上最长寿的皇帝。众所周知乾隆是个纵情声色的风流皇帝,他不仅拥有三宫六院,宫中美女如云。数次下江南还留下了无数风流的 历史 传说。晚年与香妃的浪漫传奇更是让后人领略了他的风流倜傥。人们常言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那么,乾隆风流成性为何能够长寿?
当时清朝的研究专家认为,乾隆皇帝之所以 健康 长寿,离不开以下原因:
遗传基因,乾隆皇帝的母亲孝圣宪皇后活了85岁,在清代皇太后中居于首位,在中国历代皇太后中也是非常罕见的。
和其他皇帝相比,乾隆是很幸福的,他不但没有经历残酷的兄弟争权斗争,而且在父辈的呕心沥血的治理之下,到他登基的时候,天下安定,老百姓大多都能丰衣足食,他相对其他皇帝就轻松很多,不需要太累,按部就班就能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乾隆注重 养生 ,生活习惯非常好,饮食规律,食物多样化,睡眠充足,很少熬夜,他年轻的时候抽烟,后来咳嗽不舒服就戒了,可见其对身体重视程度。 历史 上很多皇帝,上位一段时间以后,都痴迷权力帝位,希望自己长生不老,可以一直坐拥天下,为此炼丹吃药,求佛信道。乾隆的父亲雍正也一样为了长寿而迷信长生不老药,乾隆却不信这些,从来不乱吃药。毕竟是药三分毒,吃对了有益,吃的不对反而有伤身体。
女人是药,用好延年益寿,用不好是毒药,驾驭女人还靠个人领悟。这句话乾隆领悟得很透,他一生风流成性,却并不是一个纵欲过度,没有节制的人。而且清朝规定妃子侍寝不可过夜,有敬事房管着,更是严格杜绝诱惑。他身为一国之君,更是拥有强大的财力保障,膳食多种多样,营养丰富,再以鹿茸人参等补品补充精力,这样一来,非但没有伤身,反而会因为身心愉悦而长寿。
乾隆自幼练习摔跤骑马射箭,经常出去围猎,身体强壮。他多才多艺,酷爱书法,诗词,更曾六下江南游玩,没事吃吃喝喝,身边美女相伴,多么开心快乐的事情啊,所谓笑一笑十年少,开心的人,身体自然 健康 , 健康 了自然也就长寿了。
⑦ 明朝最长寿的藩王是谁
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在天下初定之后,决定效仿历代王朝,分封诸子建藩就国,以护佑大明皇室。他总结了宋元两朝兴衰治乱的情况后,得出自己的经验,提出“宋元败亡、在于主弱臣强,宗室无力;我朝当引以为鉴,广建宗藩,以卫社稷”。以此作为自己大封亲藩的理由和依据。
太祖建藩前,考虑到汉晋王朝宗室裂土建国、自立于外、诸藩王在封国内权势滔天、专制一方,最终导致威胁朝廷中枢、乃至野心膨胀后举兵作乱的教训,所以制定了一套有别于汉唐宋元诸代的宗藩制度,并亲自编写了《皇明祖训》一书,作为宗藩亲王们的行为准则,明发诏令,让自己的后世子孙都要以其中的祖训作为自己平日里的言行规范,不得有违。
⑧ 中国古代皇帝多是短命鬼,乾隆皇帝活到89岁的秘诀是什么
中国古代皇帝多是短命鬼,乾隆皇帝活到89岁的秘诀是什么?回望中国的历史长河,从秦朝时期到清末时期,共诞生了八十多个王朝,我们不难发现的是,古代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短命。在我们的眼中,古代皇帝都是天生的劳碌命,每天都有批不完的奏章,除了国家大事,还要为后宫妃子勾心斗角的事情以及大臣们的党派之争而犯愁。根据调查,皇帝的平均寿命是39岁。其中活得最长的帝王是乾隆皇帝,他活到了89岁的高龄,超过了皇帝平均寿命的一倍还要多,那么乾隆皇帝为什么能活这么长时间呢?他的秘诀又是什么呢?
如此注重养生的乾隆皇帝不长寿,也是说不过去的。乾隆皇帝能做到的这几点,其实是我们很多现代人都难以做到的。不得不说,乾隆皇帝非常地睿智,因为他明白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可以说一切都是零,只有身体健康,一切才有价值。
⑨ 晋朝皇帝哪个最长寿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汉族。晋朝的开国君主,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终年55岁,葬峻阳陵。曾用年号:泰始(266年2月4日—274年);咸宁(275年—280年四月);太康(280年四月—289年)太熙(290年正月—四月)。
司马炎为司马昭长子,曾出任中抚军;但是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但在重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265年5月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8月司马昭过世之后,司马炎继承晋王的爵位。次年1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国号晋。晋武帝大肆分封宗室为王并使其掌握兵权,以补曹魏由于过度压抑宗室,导致皇帝孤立最后被权臣所篡的前车之鉴;同时于268年颁布泰始律令,并于279年命贾充、杨济、杜预、王浚等伐吴,280年3月孙皓投降,孙吴灭亡,自从黄巾之乱以来的分裂局势暂时获得统一。
司马炎在统一之后,以为天下无事,便将州郡的守卫兵加以撤除,同时实施占田法与课田法,企图与民生息;但是司马炎也是好色之徒,曾经于西元273年禁止全国婚姻,以便挑选宫女;灭亡孙吴之后又将孙皓后宫的五千名宫女纳入后宫,于是司马炎的后宫便有万人规模。司马炎为临幸的方便,便自己乘坐羊车在后宫内逡巡,停在哪个宫女门前便前往临幸;而宫女为求皇帝临幸,便在住处前洒盐巴、插竹叶以引诱羊车前往。而且边境的少数民族迁入中原,引发少数民族与汉人的冲突,郭钦、江统等人相继以徙戎论,劝晋武帝用武力将内迁的少数民族强制徙迁回原住地,但晋武帝不用。290年晋武帝死于含章殿,葬于峻阳陵。
晋武帝本人是继承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代的基业而称帝的,但本身并非英明之君,罢废州郡武装、大肆分封宗室、允许诸王自选长吏和按等置军与无法处理少数民族内迁问题,种下日后八王之乱与永嘉之乱的原因。
司马衷。290—306年在位,汉族。字正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 。晋武帝第二子 。泰始三年(267年)立为皇太子,太熙元年(290年)即位,改元永熙。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301年正月)被赵王叔祖司马伦篡夺帝位,以之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后来司马伦病死,晋惠帝复位,又由诸王辗转挟持 ,形同傀儡 ,受尽凌辱。光熙元年(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相传被越毒死,终年48岁。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晋惠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庸无能的皇帝。他从小就不爱读书,整天只懂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司马炎对此很发愁,担心司马衷会丢了祖宗开创的家业。
有一次,司马炎为了测验一下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特意出了几道问题考他,并限他三天之内交卷。司马衷拿到题目以后,不懂作答。他的妻子贾南风是个很聪明的人,有见及此,便立刻请来几位有学问的老先生为司马衷解答难题。
司马炎看了答卷后,以为儿子的思维还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可是司马炎一死,司马衷即位,遇事要他自己定策,就闹出了不少笑话。
有一年夏天,惠帝与随从到华林园去玩。他们走到一个池塘边,听见里面传出咕咕的青蛙叫声。惠帝觉得很奇怪,于是便问随从这些咕呱乱叫的东西,是为官或是为私的?随从感到皇帝的问题很可笑,但又不好不回答,就说:「在官家里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私人的。」
又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但惠帝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为甚么不吃肉粥呢?」报告的人听了,哭笑不得,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肉粥呢?由此可见晋惠帝是如何的愚蠢糊涂,无怪乎在「八王之乱」中,被赵王司马伦篡夺了帝位。
光熙元年(306年)十一月十七日夜里,晋帝国皇帝司马衷惠帝在长安显阳殿因为吃了司马越毒饼而不幸驾崩,终年48岁,被安葬于太阳陵,他的弟弟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即位,改元永嘉。
晋怀帝司马炽。306—313年在位。字丰度。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西)。武帝第二十五子,惠帝弟。武帝太熙元年(290年)封为豫章郡王。历官散骑常侍、射声校尉、车骑大将军、镇北大将军等职。惠帝永兴元年(304年)立为皇太弟。光熙元年(306你)东海王司马越毒死惠帝,立司马炽继皇帝位,次年改元永嘉。以司马越为太傅辅政。除三族刑,分荆州、江州八郡设立湘州。永嘉五年(311年)诏令讨伐司马越。六月,匈奴刘曜、王弥率兵攻入京师洛阳,他被解送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刘聪封他为平阿公,次年进封为会稽郡公。七年(313年),刘聪命他青衣行酒,晋旧臣见状号声大哭,旋为刘聪所杀,享年30岁。
晋愍帝
愍帝,名司马邺(公元270-316年),字彦旗,武帝孙,司马晏子。在位4年,被刘
汉政权的刘曜军俘虏,后为刘汉主刘聪所杀,终年48岁,葬处不明。
晋愍帝司马邺,吴王司马晏子,初为秦王,驻守长安。公元311年,怀帝被刘汉军虏
走后,群臣拥立他为太子。公元313年1月怀帝被毒死的消息传来。尚书、左仆射鞠允,
卫将军索琳、梁芬等人,于4月在长安扶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建兴”。但这时的皇室、
世族已纷纷迁至江南,西晋王朝已经名存实亡。
公元316年8月,刘曜率军围攻长安。11月,城内粮尽,无法拒守。愍帝只得赤露肩
背,口含玉壁,乘坐羊车,出城往刘汉军营求降,群臣围住羊车号哭,有的爬上车拉住
他手臂,不让他出城。愍帝悲不自胜,又无可奈何,只好推开臣下,驱车出城投降,刘
汉军将他押到平阳,废封为光禄大夫。
西晋至此宣告灭亡。
刘聪曾对愍帝百般羞辱,出猎时,命令他全身披挂,手执长戟,作为前导。晋朝的
百姓见了,围观痛哭。公元316年12月,刘聪在光极殿会宴群臣,也象对待怀帝那样,命
令愍帝穿上青衣,替大家斟酒、洗怀,甚至在自己小便时,命令愍帝替他揭开便桶盖。
陪伴愍帝同来长安的晋朝尚书郎辛宾见皇上如此受辱,失声大哭。事后,刘聪担心如留
着愍帝,晋人复国之心不灭,就在同月派人杀死了愍帝。
晋武帝司马炎最长寿。
⑩ 熬死9个儿子,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是谁
熬死九个儿子,历史上最长寿的君王就是赵佗。他一直活到了103岁才去世,虽然他有九个儿子,但是儿子们的寿命都没有赵佗的长,在赵佗在位期间,他的儿子全部都死了。所以等到赵佗去世的时候,就已经只能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孙子赵继了。但是其实赵继继位的时候,其实他也已经是一个老头子了,所以说在位的时间也不久。
但是由于他的寿命实在太长了,所以他的儿子全都死了,等到他寿终正寝的时候,赵佗就只能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孙子。在他的孙子继位了以后,后来还经历了三代君王,最后南越才彻底的灭亡了。赵佗除了活得比较久以外,他给自己的身后事安排得非常的妥当。
当时赵佗在位期间已经把自己的陵墓修建得非常的富贵奢华,并且当时的陪葬品也非常的多,同时在他出殡的时候,送葬的人非常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