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人心跳过慢怎么调理
老人心跳过慢怎么调理?正常情况下老人的心跳次数是有规律的,如果出现心跳过慢现象一定要引起重视。下面来看看老人心跳过慢怎么调理呢?
老人心跳过慢怎么调理
1、老人心跳过慢怎么调理呢
1.1、病因治疗
对体质虚弱者要加强营养;对患有肺结核等消耗性疾病者要加紧治疗;因药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调整用药剂量。如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后血压下降过快而感到不适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给药方法和剂量,或根据需要改用温和的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心痛定或中药等,必要时可停用降压药。
1.2、适当加强锻炼
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因为极度疲劳会使血压降得更低。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作,老年人锻炼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散步、健身操等。
1.3、调整饮食
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因为太饱会使回流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低血压的老人每日清晨可饮些淡盐开水,或吃稍咸的饮食以增加饮水量,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高血压;适量饮茶,因茶中的咖啡因能兴奋呼吸中枢及心血管系统。
2、老人心跳过慢有什么症状
对于没有心脏不舒服的人,脉搏在50~60次/分,这种窦性心率过缓多为生理性,即为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会影响健康,也不用治疗,对于心脏有不舒服的人,注意数平时平静时的脉搏数,再数心脏不舒服时的脉搏数,如果每次不舒服时脉搏数都比平时有减少,就说明你的.不舒服是心率过缓引起,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你也可以先检查24小时心电图,看看心率最慢有多少.如果心脏的快慢有心脏不舒服没有关系,脉搏在50~60次/分,则说明不用治疗心率过缓,但需要做其它检查,来确诊你是不是有心脏病.如果心跳太缓慢并伴有严重的症状,建议安装心脏起搏器来治疗。
心脏起搏器主要适应于那些因严重心跳过缓同时又伴有头晕,胸闷,身体乏力,心绞痛昏厥发作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若去医院进行检查,病人之心率过缓经用阿托品试验后仍不能升至每分钟90次,或心电图出现显着的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颤又伴有心室率缓慢,二度Ⅱ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或三束支传导阻滞等异常变化者,均应听从医生的忠告,及早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3、老人心跳过慢是什么原因
传导阻滞传导阻滞是由于心脏房结或心肌的病变,使窦房结发出的命令不能下传。传导阻滞分为3度,I度较轻,可无症状,只有在心电图检查时才能发现;II度是有少数命令不能下传,病人常有心脏停跳感;Ⅲ度最严重,所有的命令都不能下传,心跳每分钟20~30次,很不规则,病人自觉症状也很重,随时都有心跳骤停的可能,应该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迷走神经张力改变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引起的心动过缓常见于正常人,心跳虽然慢,却有力、规则,且每分钟不低于50次,心排血量不减少,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窦房结功能改变人的心脏跳动是由窦房结来指挥的。因窦房结本身的病变所引起的心跳过缓在临床上称为病窦综合征,心跳为每分钟40次左右,心排血量明显减少,病人会出现目眩、头昏、耳鸣等一系列症状,病情严重会出现昏迷与抽搐。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人会发生心绞痛,甚或心肌梗死。
老人心跳过慢要注意什么
1、定期体检
很多心律失常患者没有心慌、胸闷等典型症状,只在体检时发现。某些没有症状的心律失常对身体一样有害,如房颤等会伤害心脏或引发脑卒中。
2、运动要适量
研究发现,长期剧烈运动者,房颤发病率增加5.5倍,而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能减少心律失常发作。
老人心跳慢血压低的食疗方
1、乌骨鸡1只(约重1500克)。将鸡去毛剖肚洗净,放人鸡腹肚中当归头60克,黄芪50克,红糖150克,米酒50克,再将鸡肚皮缝紧,入锅隔水蒸熟,吃肉喝汤,每半月吃一次,连吃两月。
2、红枣15枚去核,粟子150克,净鸡1只,鸡切成块状,大火煸炒,后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红枣、栗子焖熟食之。
3、嫩母鸡1只,黄芪30克,新鲜天麻100克(干品15克)。鸡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用凉水冲洗。将天麻、黄芪切片装入鸡肚内。将鸡放于沙锅中,加葱、姜适量,盐、酒、陈皮15克,水适量,用文火炖至鸡烂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
4、猪心1个,黄芪20克,当归12克,党参30克,川芎6克,加水炖熟,吃猪心喝汤。
5、红枣20克,沙参15克,生熟地各10克,加水适量用炖盅隔水蒸3小时后,加蜂蜜适量每日分两次吃完,连服15天。
6、当归、黄芪、红枣各50克,鸡蛋4只同煮熟,吃蛋喝汤,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吃。
② 老年人心率低于40次/分钟,是什么问题该用什么药治疗
鉴于你的情况考虑心脏那个方面的问题。
可能是心绞痛或者心肌梗塞,建议你及时去心内科,做心电图检查、心肌酶谱,可能会发现问题所在,推测是心梗,最好及时就诊。
③ 老年人心跳在40/分正常吗
您好,一般来说心率低于60次/分即属于心动过缓,通常可引起头晕、一过性眼黑、乏力、心悸、胸闷、气短,严重者可发生晕厥。如果患者暂时没有什么症状,可以暂时观察治疗,但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快去医院就诊。如果暂时没有症状,建议口服心宝丸,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如果已经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去医院就诊,并行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测以辅助诊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④ 老人心跳不到40下怎么办
首先心跳快慢是由身体状态决定的,一般肺活量大的心跳会慢,当然老年人适当也会加快,比如血压高等.但你要肯定一下,你婆婆是否有心脏早搏现象,去做个心电图吧.心脏早搏有很多病因,比如咳嗽长期不愈,受伤严重影响等,另外平时多休息,睡眠不好,我建议您可以去中医院开个安身定心的方子,慢慢调理.
如果您暂时不去医院,你可以去药店用中成药吃几天,比如血栓心脉宁,脉血康等,先试几天,反正没有副作用,不会影响什么.这对血液,脉搏都有好处.
⑤ 我爷爷今年70岁平常没有不适但心跳每分只有40几下左右请问是否正常
您好,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如果没有症状,建议您定期的复查,观察即专可;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属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必要时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同时积极查找原发病,对症、支持治疗。目前患者的情况,建议定期的自测心率或者是复查心电图,观察为主。希望我的回答给您带来帮助,祝您健康。ydw
⑥ 心跳只有40怎么办,会不会跳的比较慢一点
心律:现代汉语将“心律”解释为:“心脏跳动时的节律。”正常人的心脏应该能够有节奏、有规律的跳动。每一次跳动与下一次跳动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每一次跳动之间的间隔时间上下误差不超过0.12秒,在医学上均视为正常。由于某种原因,心跳的节奏或节律出现了不规则的变化,也就是节奏出现不一致时,心电图上就会有所显示,就是医生常常为我们诊断的:心律不齐。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心脏跳动之间的间隔时间是有误差的。只要不超过它的范围,就是正常。心脏跳动的起跳点,又称起搏点,是心脏中一种叫窦房结的特殊组织,因此人的正常心跳,也就是心跳节奏或节律没什么问题时,医生就常常给你诊断为:窦性心律。所以请不要再为窦性心律或窦性心律不齐而忐忑不安。如果心跳节奏或节律出现严重的失常,常为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应及时就医。 心率:现代汉语将“心率”解释为:“心脏跳动的频率。”即心脏在一定时间内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心跳为60-100次。在此之间的变化,如昨天你的心跳为每分钟80次,可今天你的心跳却是85次,或70次,在医学上没有什么意义,不必在意。每分钟超过100次即为心跳频率过快,又称心动过速、或心率过快;每分钟低于60次,即为心跳频率过慢,又称心动过缓,或心率过缓。不论是心率过快,还是心率过缓,都是由于心脏跳动的节律失常所致。
⑦ 老人心跳不到40下怎么办
西医衡量人的心率过于简单,认为心率在60-100次为正常。这种粗略的标准令很多病就不能被早期发现,也是西医落后于中医的地方。
一、心率
中医又将心率分为平脉、缓脉、迟脉、数脉。
平脉:若脉来均匀和缓,为平脉,又称常脉,指脉来有胃气、有神、有根的正常脉象。平脉是正常人的脉象。衡量平脉的标准是一息五至(一息指身体健康的号脉医生一呼一吸所需要的时间,大约4秒),折算心率应该是75次左右。儿童的心率稍微高一些,85次也算正常。在这样的折算基础上大约加减10次,应该属于平脉的范畴。对于号脉的医师来说,号成年人的平脉如沐和煦的春风,号儿童的平脉则如听潺潺的小溪流水。
缓脉:一息四至,来去弛缓松懈的脉象。缓脉多见于湿证或脾胃虚弱。 《脉诀汇辨》:“缓为胃气,不止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浮缓伤风,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虚。”折算心率应该是60次左右,儿童则应以65次左右视为缓脉。
迟脉:脉来迟缓,一息不足4至的脉象。迟脉主寒证。因寒凝气滞,气血运行缓慢,因此若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若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为虚寒证。迟脉须同近似脉缓脉相区别,迟脉来去较慢,脉率小,缓脉从容和缓,,脉率接近正常。迟脉与数脉为相反的脉象。临床上,迟脉常同沉、滑、涩、细等脉兼见。
迟脉折算心率为60次以下。儿童则应以65次以下为标准。这种跳得很慢的脉,表示寒邪为患。寒则血凝,使血气运行缓慢,所以脉搏跳动也慢。迟而有力是实寒证,即实实在在的寒邪致病。迟而无力是虚寒证,主要是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这种寒是因为阳寒引起的,如冬天的寒冷,是因为阳光弱一样,并非实在的寒邪或寒水,所以脉现迟而无力。
数脉:数与迟相反,指一息脉跳六次(含)以上,折算心率90次以上。搏动快,是有热的反映。数而有力为实热。邪热鼓动,血流加快,热邪与正气搏斗,所以脉快而有力。数而无力为虚热。这种热不是来自外界六淫之热邪,而是内脏阴阳失调产生的虚热。阴虚内热,脉现细数无力。阴虚,脉管中津液阴血都不充盈,所以脉细小,虚热虽可使血流加快,但鼓动无力,所以脉即细小又快而无力,是阴虚内热或阴虚火旺的典型脉象。虚阳外浮,也可现脉数大而无力。虚阳外浮常是由阴盛格阳,阳气不能入于阴,而向外浮越,这无根之火,如那无油的灯火样,快熄灭之前,火焰要向上窜几下,显得特别明亮,可是很快就灭了。虚阳外越也是如此,那快消失的虚阳向外浮越,使脉形浮大而数,但散乱无根,即无力,又不均匀。这是人将死亡的先兆,应及时抢救。
二、儿童心率
就正常人群来说,儿童的心率比成年人稍快。儿童的正常脉(平脉)让人感觉欢快明亮,如溪流潺潺,从容不迫。
如果出现缓脉,则多为水湿内停,常见于虚胖体型的儿童,脸色不亮,身体成纺锤形,腹部隆起,缓脉常见于轻度抽动症儿童。这种儿童说到底属于脾肾阳虚。
儿童也有表现为迟脉者,外来的寒邪与自身阳气虚弱这两个条件都是形成儿童迟脉的要件,也就是说,如果儿童的阳气足够,则寒邪不能侵犯他;反言之既然寒邪侵犯了他,则他的阳气肯定不足。阳气不足的儿童,尿意频频,经常去厕所,尿完还容易打尿颤,畏冷或多汗,眼睛干涩,口渴多饮,精神不能内敛,常见多动或严重抽动症。
儿童的数脉常见于感冒发热者,也有体质偏差、阴虚内热者。先心病患者也一般表现为数脉。
阳气虚弱还容易患心肌炎。阳气虚弱本身就容易导致寒邪入其心包,这类孩子的多动行为还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因此受到心肌炎病毒侵害的可能性更大,初期以心律失常为标志,但很少被人发现,炎症一旦出现发烧,则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其心率则往往由迟脉或缓脉变化为数脉(体温每上升一度,心率就加快10-15次,感冒发烧儿童也是如此),心律不齐更为突出。误诊会贻误治疗甚至导致猝死。在早期发现儿童心肌炎方面,中医的号脉比西医的心电图还要灵敏,早期以阳虚体质、外在的多动行为、心率为迟脉或缓脉、心律不齐为指征,这是因为患童的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寒凝气滞,表现为心率为迟脉或缓脉、心律不齐。在经及时治疗的好转期内,因阳气得到补充,则心率得以加快,但因心脏仍有疾患,表现为心率为数脉、心律不齐,无发烧症状。经治疗逐步有效后,心律不齐的症状逐步减轻或消失,心率逐步变为平脉。
⑧ 70多岁老人心跳只要40应该如何处理
你好,如果是睡眠时心跳40次/分,不用处理。如果日间心率比较慢最好做一个动态心电图看平均心率和总心搏数,除外病窦综合征,必要时安装心脏起搏器。
⑨ 老年人心率最低45,建议怎么办
指导意见:
您好,小于60就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指导意见: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在50~60次 /分,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不用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没有症状观察为主,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需要治疗,药物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