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珠峰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眷念人间山水美色的五位女神降临在人间,分别掌管着人间的福禄寿、农田、财宝、畜牧和容颜。在这五姐妹中,以三姐珠穆朗玛最为美丽。 不知何年何月,突然来了一群山妖水怪,它们兴风作浪,霸占森林,践踏花草,捕杀鸟兽。顿时,搅得鸟兽哭泣,花草枯萎,天地失色。惊动了女神珠穆朗玛,她用无比高强的法力,把山妖水怪镇压在了一座雪山底下。让山野重新恢复了宁静与祥和。她又带来了一群神牛和一双双鸳鸯。并亲手开凿了几处蓝色的冰湖。然后,拖着疲倦的身躯,隐入云雾之中,化作高山,俯瞰着蔚蓝色的大海和绿茵茵的草原。人们为了永久地纪念她,把她变化成的高山称为“第三女神”——即现在的珠穆朗玛峰。
B. 长寿五仙女的仙女介绍
祥寿仙女,藏名为“扎西次仁玛”,是长寿五仙女的首领,主要掌管人世间的福禄寿辰。她的形象特征是:端庄美丽,面露微笑,头戴花冠,顶束高髻,身披孔雀毛织成的披风,左手持头骨碗当胸,右手高举金刚杵,以白狮为坐骑。
翠颜仙女,藏名为“婷吉希桑玛”,主要掌管智慧。她的形象特征是:装束同上,骑一匹无鞍宝马,左手持黄色宝珠,右手高举五彩旗幡。
贞慧仙女,藏名称“米玉洛桑玛”,主管人间福禄和食物。她的形象特征为:肤色桔黄,装束同上,右手握谷穗,左手持盛满五谷的宝盘,骑在猛虎背上。
施仁仙女,藏名为“达嘎卓桑玛”,掌管牲畜繁衍。她的形象特征为:身体绿色,装束同上,右手持一只占卜神箭,骑在一条玉龙背上。
冠咏仙女,藏名为“决班震桑玛”,主管人世间的财物和宝库。她的形貌特征为:肌肤红色,装束同上,两手持盛满宝物的盘子,骑坐在一头红色的牡鹿上。
C. 珠穆朗玛峰又名什么
珠穆朗玛峰位于西藏定日县正南方,喜马拉雅中段的中尼边境处。海拔8,848.1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在藏语里面,要论排行,是“第三”。“珠穆”是“女神”的意思,而“朗玛”则是“第三”。“珠穆朗玛峰”就是“第三女神”。 原来,“珠穆朗玛”这个名字是展转曲折得来的。珠峰原先的名字,来源于西藏广为流传的流传一则神话。神话说喜马拉雅山以珠峰为首的五座山峰,是五个姐妹,统称“长寿五仙女”。其中,祥寿仙女(藏语为“扎西次仁玛”)掌管人间的福寿;贞慧仙女(藏语为“米约罗桑玛”)掌管农田耕作;翠颜仙女(藏语为“婷格协桑玛”)掌管人间的“先知”神通;施仁仙女(藏语为“德迦卓桑玛”)掌管畜牧生产;冠咏仙女(藏语“觉班真桑玛”)掌管人间财宝。其中翠颜仙女是珠峰的主神,所以它曾被称为“翠妃雪峰”(藏语为“扛屯停杰姆”)。 人们对珠峰的认识始自宋代。据藏人蔡巴·贡噶多吉所著的以手抄本传世的藏文史籍史》记载,西藏佛教噶举派高僧米拉日巴,曾在珠穆朗玛峰一带山中修行9年。那时尚无珠穆朗玛峰之称,《红史》称该地区为“拉齐”,称这一地区的雪山为“拉齐扛”,故译为“拉齐雪山”。 《莲花遗教》是于公元1258年从地下出土有关莲花生的传记。该传记在记载珠穆朗玛峰地区时,仍然继续以“拉齐”称之。 十五世纪,噶举派僧人桑吉坚赞所集录的文学著作《米拉日巴道歌集》,对珠峰地区记载尤其具体、形象,称珠穆朗玛峰所在地为“顶多雪”。认为这个雪山连绵之地,是“在西藏和尼泊尔交界处的最为罕见和稀有的地区”,是“浑然天成的财宝之地”。其冰川雪峰之多,就好似“被水晶围墙所环绕一样”。对“顶多雪”地区包括珠峰在内的五座山峰,《道歌集》中都有详细记述,并且生动地描绘道:“直入天空的三角形雪山巍峨高耸,她那象鹏鸟的头部,装饰着水晶饰物,这些水晶饰物闪耀着日月般的熠熠光辉;她的上方飘浮着洁白的流云,她的头部还在云中轻轻飘动;她的下方则镶着五色斑斓的彩虹;其中部的山崖岩石摇曳着碧玉般的眉毛;在她的脚下,则遮盖着雾气烟云。”不但如此,《道歌集》对“长寿仙女五姐妹”的排列次序也作了记载。 公元1708年7月4日至公元1717年元旦,清康熙皇帝决定大规模地开展全国性测量工作,以便绘制地图。对于西藏,是根据多种确切的资料编绘,并由康熙皇帝直接派遣几名受过训练、懂得数学知识的鞑靼人测量了全程距离的。
D. 次仁拉姆英语名字含义
次仁拉姆英语名字含义是长寿仙女
E. 世界第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为何会被称为是第三女神
珠穆朗玛峰来源于藏语,直译就是“第三女神“,具体含义是”大地之母“。包括珠峰在内,在珠峰周围,喜马拉雅山脉共有5座山峰,而珠峰正是居中的第三座,故为”第三女神“。而”女神“之称则来源于藏族的神话传说——长寿五仙女。
被仙女救下的生灵们请求仙女留在此处,守卫这一方美景,于是这五位仙女就留在了高原,化为了五座神山,而珠穆朗玛峰正是扎西次仁玛所化,所以名字里带有“珠穆“,即”女神“。珠穆朗玛合并起来就是”第三女神“。
F. 翻身农奴把歌唱
《翻身农奴把歌唱》是由李堃作词,阎飞作曲,才旦卓玛演唱的歌曲,亦是纪录片《今日西藏》的主题曲 ,该曲创作于1965年 ,后收录在才旦卓玛于1995年1月1日发行的专辑《隽永留声-歌唱家系列 才旦卓玛》中 。
2009年5月,该曲入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 。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反映西藏巨变的纪录片《今日西藏》,影片编导李堃与作曲人阎飞合作为影片写了一首主题曲,取名《翻身农奴把歌唱》。之后,李堃听说上海音乐学院有个名叫才旦卓玛的藏族女学生,便赶紧与学校联系,希望才旦卓玛可以演唱该曲。由于才旦卓玛的普通话不是很好,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王品素一句句地教会了才旦卓玛所有的歌词,并鼓励才旦卓玛大胆进京录音。之后,才旦卓玛顺利在北京完成了歌曲的录制 。
G. 一个电视剧有个人叫长寿仙子
《麻姑献寿》
该剧以麻城为故事原点,讲述了长寿仙女麻姑从人到神的瑰丽人生传奇。同时也展现了麻姑与麻城的渊源及麻城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
H. 长寿五仙女的介绍
长寿五仙女原为西藏民间所奉神,又称“吉祥长寿五神女”、“神勉长寿五姊回姝”或“具祥空行答母五姊妹”。她们是:祥寿仙女、翠颜仙女、贞慧仙女、施仁仙女、冠咏仙女。公元八世纪时印度莲花生大师进藏,将她们降服,从此成为佛教的护法神。莲花生大师降服五仙女的故事至今在西藏地区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