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砂镇的行政区划
相传北宋时期,外砂镇已形成沙滩,位于辟望港(今澄城镇)之外围,而得名。
南宋末(公元1279年)始有福建莆田乌衣巷等地居民迁此定居。原屑揭阳县蓬洲都。
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 563年)属澄海县蓬洲都。
1935年属上蓬区。
1953年称 县第五区。
1958年称外砂公社。
1959年属汕头市郊区。
1961年属澄海县,析置外砂, 新溪公社。
1984年称外砂区。
1986年撤区。
外砂乡政府建镇
2001年起被列为省中心镇。
一座“以工业为主体,工农贸协调发展”的汕头市卫星城镇基本形成
。古迹有蓬砂书院。地处韩江冲积平原。北部为粘质土. 南部为沙质土。 市场流通活跃,初步形成了蓬中综合市场、李厝配菜市场和迎宾路商业街、文祠路购物街“二市二街”的商贸格局。餐饮服务和仓储货运等第三产业日益壮大。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蓬沙书院、王天性纪念馆、长寿庵等文物古迹。

⑵ 广州历史悠久的寺院建筑是
一、寺院兴废
广州西关寺院以华林寺的历史最为悠久,它的前身为达摩创建的西来庵,又称西来堂。明南京工部主事张诩在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编写了一本名叫《南海杂咏》的书,里面有一首题为《西来堂》的七言绝句:“何年飞锡自西来,万古长空一鸟飞。只为少林无口诀,教君何处觅筌蹄。”这是最早反映西关寺院的诗歌之一。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宗符禅师从福建漳州来广州,对西来庵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引珠江为功德水,在寺周“环植树木,蔚然丛林”,为只树园,修建大雄宝殿、达摩堂、禅房等,改西来庵名为华林禅寺。清康熙年间的华林寺,东起今新胜街,西邻今毓桂坊,南临今下九路,北至今长寿路,面临珠江,占地昔日刘王苑,面积二万多平方米。屈大均七言律诗《过华林寺作》云:“芳华旧是刘王苑,咫尺鹅潭见海天。蝴蝶茧从仙岳至,菩提纱向帝京传。光流故国余明月,魂傍孤城作暮烟。春草似含南汉恨,依依随客到花田。”[1]清人陈兰芝以一首《游华林》讲述华林寺的历史:“为传衣钵来中土,驻锡华林一脉长。满径雨花知佛国,心灯先证在萧梁。”[2]
古代广州城西有西禅寺,《大明一统志》:“西禅寺,在府西。宋淳熙中,经略周自强建。”据此,大多数人认为西禅寺始建于宋淳熙三年(1176年),事实上早在南汉(907-971年)时,龟峰上已有一座慈普寺,该寺毁于宋。周自强是在慈普寺基础上兴建西禅寺的,因此龟峰上的寺庙历史已有千年以上。西禅寺的香火以明初最为兴旺,洪武十二年(1379年增长率),西禅寺拥有20顷5分的田地、水塘,靠这些地产收入,该寺以后建起了正殿、阮公祠堂等屋宇,并专门塑造了一座六祖铜像,供人拜奉,西禅寺还是当时广州“五大丛林”之一(《大明一统志》的“广州寺观”仅载光孝、蒲涧、海珠、净慧、西禅五座寺庙)。乾隆《广州府志》:“西禅龟峰寺,在城西四里,殿后石形如龟,故名。”由此可知应是先有西禅寺,后寺内发现石龟,才叫该座落的小丘为“西峰”,西禅寺也多了“西禅龟峰寺”的名字。《南海杂咏》里有五言诗云:“龟峰亦鹫岭,此寺非少林。有僧方辨道,无佛不传心。寄语蒲庵道,海针何处寻?”历史上的西禅寺曾几度兴废,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黄萧养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围攻广州,西禅寺毁坏。明正德年间,广东按察司副使魏校改为大学士方献夫祠,明末毁于战火。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靖藩总兵曾养性捐资修复。1924年,当时的市政府以150元底价拍卖,寺僧无力赎回,西禅寺由此湮没。西禅寺虽然不存,但原来寺中的石龟、古井等物仍在今广州第四中学校园内。[3]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广东巡按御史沈正隆在广州城西南五里旧顺母桥故址(今长寿东路北侧长寿大街)兴建慈度阁,为群众消除病患,此为长寿寺的前身。清康熙年间,大汕和尚扩建之,名为长寿寺。初期屈大均与大汕关系密切,常往来寺中,并有七言古诗《过长寿院》一首,讲述当年长寿寺的情况:“尉佗城边长寿里,古寺前临白鹅水。家家蕹菜有浮田,处处鱼归大市。钟磬声随山雨来,菩提坛接越王台。石门南对红楼出,珠浦西连绀殿开。师向人天无可说,诸方尽让琉璃舌。丹青一一是无生,词采纷纷洞冰雪。自种花多灌美泉,头陀苦行在花田。不须天女频来散,终岁花开冬亦妍。林塘曲曲通潮汐,鸥鸟时来争坐席。童子欢娱足白鹇,老人变化多黄石。相对空天月上时,海光如见杖人师。曾分宝镜虽无用,欲举青莲亦有期。”[4]又有七律诗《长寿院外眺望作》一首:“珠海当门月倍明,雌雄水底应钟声。风飘梵响千家满,雨散花香两岸情。洋舶通时多富室,岭门开后少坚城。霸图消歇无南武,怅望朝台古木平。”[5]屈诗中,长寿寺外是一望无际的珠江,周围菜田有农民耕作,一艘艘渔船满载海产归来上市。寺内种了大汕亲自培植的鲜花,常年盛开,人们扶老携幼前来游览,清康熙年间,广州娱乐升平景象跃然纸上。而诗人清醒地看到,对外贸易富裕广东的同时,亦给国家带来被侵略的隐忧。
清光绪七年(1881年)九月二十四日,长寿寺被火烧毁,钟兆霖的叙事诗《长寿寺灾》记载甚详,当时“烟浓焰烈,苍天为赤,大殿以供圣牌不毁,余则灰烬矣。”[6]经此劫难,昔日长寿“寺内有好几处殿堂,每个殿堂周围都有宽阔的走廊,走廊的边上是大理石的栏杆,与高高的廊柱相连。栏杆上雕有游龙的浮雕”[7]的豪华景象不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两广总督岑春煊下令拆毁长寿寺,改建为戏院、商铺及水塔等。
西林寺,原址在广州城西(今十一甫大街西林巷)。关于西林寺的历史,此前仅见于广州市宗教志编纂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广州宗教志》里的一行字:“明代建,1963年住持僧永参圆寂,房屋归市佛协管理。”[8]而清人熊景星有《西林寺杂作九首》,诗云:“分斋一鸽下空庭,日转红兰午正晴。花韵亚栏人展卷,磬声时和读书声。”“鼻观初参未了缘,旃檀清妙袅诸天。絪緼一缕穿棂出,化作佛桑花上烟。”“莲花影里现空王,白石莲花有定光。瑶殿夜来真突兀,杜陵诗擅赞公房。”“林屋翛然好赋诗,茶瓜清话说牟尼。鸠摩罗什多情甚,招我同参玉版师。”“己公头白六旬余,佛火分光照读书。输尔法门龙象力,五更清呗响钟鱼。”“月转清轩树满廊,覆檐鸳瓦见清霜。白莲秋半花残后,枯坐时闻叶有香。”“闭门今雨藓生墀,小鸟交交似窃脂。己解忘机浑不避,客来飞上木樨枝。”“铁梗海棠秋蕙芽,蔷薇菡萏尽奇葩。年来自诧黄筌笔,写遍西林寺里花。”“长物惟余子敬氊,杜诗韩笔手新笺。人夸居士论文地,也有天花落讲筵。”[9]又有《西林寺题壁》一首:“措宅只园道固穷,年年心苦事雕虫。平生但有箪瓢乐,不愧阇黎饭后钟。”[10]熊氏这两题十首诗可以补充西林寺文献资料之阙。
报资寺在城西一里(今西华路广州市第十一中学),清初平南王尚可喜建。至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世袭平南王的尚之信以及弟之节、之磺、之瑛等因叛乱被清廷处死,埋葬在寺中。父建佛寺儿坟墓,难怪后人有“平南功业今何在”之叹。清人叶廷勋三首《过城西报资寺平南王墓》诗云:“古寺苍凉石碣存,一家遗骨瘗西园。平南功业今何在,野草繁花翳墓门。”“荒冢累累向夕阳,古槐交荫路羊肠。自从玉椀埋尘土,无复衣冠拜尚王。”“寒食年年听杜鹃,春山啼断陇头烟。纸钱麦饭无人到,惟有农夫负耒前。”[11]
广州城西的准提寺,又名准提庵,清代建,原址在今德星路冼家巷。清人梁信芳《准提寺》诗两首云:“踏遍涌边路,今来参准提。片云生树杪,斜日过桥西。钟定炉烟袅,幢幽花影低。一僧闲自在,宗法问曹溪。”“扰扰人间世,禅关独自扃。爱诗勤护壁,净叶细翻经。鹤梦离尘劫,龙芽沦性灵。肯教共弥勒,风雨一灯青。”[12]南海人何秀棣的《准提寺》诗云:“夜过准提寺,扁舟载月行。随波双浆去,隔浦一灯明。古木有秋色,微风解宿酲。叩门僧已睡,何处听钟声。”[13]准提寺有阁,中秋节时游人登阁赏月,钟兆霖有《中秋夜准提阁望月》七言诗云:“孤鹤南飞警露凉,四垂天宇界秋光。白云别我归何处,明月随人客异乡。此夕同看登佛阁,去年相望在名场。飘然若蹑清虚府,欲向姮娥折桂香。”[14]
二、诸寺特色
古代广州城西寺院,无论是有1470多年历史的华林寺,抑或是宋代建立今已湮没不存的西禅寺,以及清代的长寿寺、报资寺等都有着各自的特色。
明清西来齐放生。明末的西来庵常有放生仪式,陈子升(1614—1692年)曾有《西来庵放生》描写当时情形:“来寻初地便如归,石藓苍苍著野晖。向晚信心人早集,出笼梳翼鸟齐飞。钱财少亦通慈念,功德多烦撘戒衣。法事正完吟思发,微风生树月微微。”[15]从明末的放生飞禽,到清代的华林寺放生龟鱼,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梁俊堂撰《华林寺放生会记》详述此事。据载当时华林寺有一活水池,每值潮涨,江水源源流入,生意盎然,池中蓄有鱼龟,皆积德好善者所放生。[16]此外,华林寺藏有舍利子,最早见载于陈子升的《盂兰盘日西来庵舍利》,诗云:“金作浮图藏舍利,师僧请出众人观。生天直用时时切,消业回思世世难。惊眼威神灯外转,彻心悲涕水中寒。病身礼罢空行院,为指芭蕉在药栏。”[17]
华林罗汉五百尊。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华林寺主持只园建立罗汉堂,塑造五百罗汉像,供人瞻仰。清人钟兆霖有七言古诗《华林寺五百罗汉堂中供圣像因询寺僧答以云云》一首:“华林罗汉五百尊,尽是西天佛弟子。一炉香火一龛灯,一盘生花一盂水。石坛清净无纤埃,色色空空禅偈旨。胡为丈六现金身,中奉当朝圣天子。细询山僧叩其然,答云原不从兹始。或言罗汉是前身,袈裟召送天台寺。始知具有本来因,至今铸像招提里。不同自号道德君,亦非舍身同泰比。帝王仙佛共因缘,一以贯之想应尔。斯语不信不敢疑,肃然起敬曰唯唯。”[18]关于只园大师,清东莞人罗珊专门有一首诗,名为《只园和尚》:“只公儒行僧,至言胜梵呗。一息不使闲,智慧抑何大。求经塑罗汉,身劳心乃泰。”[19]只园为弘扬佛法,身体力行,他不仅塑造五百罗汉像,且求得《大藏经》三千卷,并说:“做和尚一息不使闲,闲则妄念,自无由生。”[20]
龟峰西禅最清静。清代,位于西关郊外的西禅寺幽雅清静,香客稀疏,故人们前来寻幽消暑。清番禺人崔必钰有两首《西禅寺赠僧某》云:“乍离城市外,便觉雅怀舒。高阁日偏永,圆蒲静有余。篱偏花作界,林借鹤为庐。似待幽人至,同看贝叶书。”“数椽栖息地,还有旧时僧。净业山无火,禅心并是冰。钵安招喜雀,尘下念饥蝇。物外原清淡,随缘俟更兴。”[21]陈兰芝的《游西禅寺》云:“览胜西郊更向西,西禅初地几凄迷。黄鹂满树孤僧寂,问客曾过旧虎溪。”[22]
清凉世界是报资。报资寺中有榕树消暑,有“第一清凉地”之称,游人常往赏花吟咏。沈世良的《报资寺》诗序说报资寺“去城西一里而近,方塘数亩,石床无尘,榕阴蔽之,上不见日,禅窟中第一清凉地也。”是诗云:“到寺松花浅没鞵,午阴如水初排。孤云侣石将成族,新笋穿栏渐碍阶。名士读骚工饮酒,神通运水与搬柴。追凉更爱风潭好,一琉璃净绿揩。”[23]清吴元治有七律《报资寺逭暑》一首:“炎蒸无地避虫虫,闯入清凉世界中。碧树影侵霄路逈,晴岚翠写画廊空。石床藓润余朝雨,花径香浓过午风。最好绿波吹渐绉,回文寸寸织难工。”[24]报资寺又种有海棠花:“仙姿何必问行藏,一瓣曾拈笑上堂。诗绝西川非妬艳,花移夏日独留芳。谁能入眼看无色,我自澄心悟有香。消受瞿昙甘露洒,李桃空笑嫁春忙。”[25]
此外,昔日广州城西的寺院,有山有水有亭,是广州人游览的好去处,清直隶按察使张青选的《汪剑潭太守程静轩廉访招同王篑山观察游城西禅寺即次观察韵》云:“选胜寻幽薝卜林,风亭水榭快登临。城隅水木延清赏,梵室经鱼净俗襟。秋柳诗应今嗣响,颖师琴许托知音。忘年交谊形骸略,坐遍桐阴与竹阴。”“偶来湖上泛仙舟,镇日叨随杖履游。偶得余闲且行乐,祗今望泽敢纾忧。作霖未许云归岫,欲雨先看风满楼。肉食人偏嗜蔬笋,来朝传说遍扬州。”[26]而长寿寺又以满地桂花闻名,清人潘兆铿的《珠江竹枝词》有“长寿庵中盈亩桂,成年香气染僧袍”诗句,表明长寿寺的桂花四季飘香。
注释:
[1]《翁山诗外》卷10,《屈大均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49页。
[2]陈兰芝《岭海名胜记》,清乾隆55年(1790年)羊城六书斋刻本卷1第157页。
[3]《羊城晚报》2003年11月17日A8版。
[4]《翁山诗外》卷3,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9页。
[5]《翁山诗外》卷10,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49页
[6]《菜根堂诗存》,广州祥兴印务局1930年铅印本卷8第7页。
[7](美)亨特《旧中国杂记》,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0页。
[8]《广州佛教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
[9]《吉羊溪馆诗钞》,清同治5年(1866年)刻本卷1第6页。
[10]《吉羊溪馆诗钞》,清同治5年(1866年)刻本卷1第8页。
[11]《梅花书屋近体诗钞》,清道光刻本卷4第3页。
[12]《螺涌竹窗稿》,清道光29年(1849)桐花书屋刻本第20页。
[13]《庾园诗草》,清光绪9年(1883)刻本卷上第8页。
[14]《菜根堂诗存》,广州祥兴印务局1930年铅印本卷2第11页。
[15]《中洲草堂遗集》,香港何氏至乐楼1977年影印《粤十三家集》本卷13第21页。
[16]《番禺梁氏桔园遗集》,清刻本卷2第45页。
[17]《中洲草堂遗集》,香港何氏至乐楼1977年影印《粤十三家集》本卷14第1页。
[18]《菜根堂诗存》,广州祥兴印务局1930年铅印本卷1第4页。
[19] [20]《味灯阁怀人诗》,清同治二年(1863年)刻本第13页。
[21] 陈兰芝《岭海名胜记》,清乾隆55年(1790年)羊城六书斋刻本卷1第158页。
[22]《拾叶山房诗钞》,清光绪8年(1882年)刻本第18页。
[23]《小只陀庵诗钞》,清同治2年(1863年)刻本卷3第13页。
[24][乾隆]《广州府志》卷51第44页。
[25]清杨震青《夏日集报资禅院咏枯枝海棠花》,《芦溪诗钞》清乾隆38年(1773年)抱璞堂刻本卷下第73页。
[26]《清芬阁诗集》,清刻本卷4第13页。
⑶ 浦东庙宇有多少个
有52个。有永定寺、庆云寺、长仁禅寺、崇福道院(圣堂)、法华学问寺、上海三林庙、上海同济村观音堂、上海临江村观音堂、崇庆教寺观音禅院、西昌寺、潮音庵、宝莲庵、碧云净院、南山禅寺、福泉寺、会龙讲寺、清凉庵、净心庵、仙鹤观坤道院、巽龙庵、定慧庵、唐家庵、百拙庵、甘露庵、新庙、长寿庵、广福庵、钦赐仰殿(太清宫)、小普陀寺、东岳观等。
⑷ 觉善(1840-1906),字修梅,姓李,南昌人。七岁投长寿庵圣虎和尚披剃,洒扫应对,出语惊人。圣虎以大器期之
觉善是他的抄法号,是1840年生的到1906逝世,字修梅是他的俗名,李娃南昌人氏,七岁的时候进入长寿庵的圣虎和尚门下,是圣虎和尚帮他剃度的,洒扫应对是指,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觉善小小年纪就语出惊人了,圣虎以大器期之是指,圣虎和尚以未来圣人期待之。
⑸ 有谁知道“九宫”“八观”“十三庵”和“五大禅林”,先谢谢了。
1、九宫: 太清宫(在崂山巨峰景区)、神清宫、童真宫(傅家埠村南)、东华宫、上清宫(巨峰景区)、玉清宫(汉河村东)、太平宫(仰口景区)、天后宫(在市南区)、圣清宫(大崂村南)。
2、八观 : 明道观(棋盘石景区)、塘子观(晓望村南)、迎真观、凝真观、沧海观、明真观(沧口)、龙泉观(南九水村)、大崂观、太和观(在北九水)
3、七十二庵修真庵、寿阳庵、古北庵、竹子庵、(在戴家山,欲修复)紫府庵、清溪庵、朝阳庵、荒草庵(在浮山)、常在庵、蔚竹庵(在北九水)、卧云庵、百福庵、(在铁骑山)华西庵、海云庵、(在四方)大悲庵、云峰庵、现化庵、长寿庵(在飞机场内,已毁)镇水庵(在阎家山,1964年毁)于姑庵(在错埠岭,修复中)。现化庵、石漳庵(在崂山棋盘石景区待修复)等。
4、五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 翰园碑林〖河南开封〗
⑹ 上海寺庙排名
上海寺庙名录1. 金皇讲寺 上海宝山区2. 永福庵 上海宝山区3. 甘露寺 上海宝山区4. 太平禅寺 上海宝山区5. 宝隆古寺 上海宝山区6. 萧泾寺 上海宝山区7. 宝山净寺 上海宝山区8. 察司庙 上海宝山区9. 永寿禅寺 上海宝山区10. 马家桥庙 上海宝山区11. 淞南寺 上海宝山区12. 吴兴禅寺 上海嘉定区外13. 葛隆药师殿 上海嘉定区14. 花神庙 上海嘉定区15. 云翔禅寺 上海嘉定区16. 曹王禅寺 上海嘉定区17. 菩提禅寺 上海嘉定区18. 华藏寺 上海嘉定区19. 万佛寺 上海嘉定区20. 震竺禅寺 上海嘉定区21. 护国教寺 上海嘉定区22. 万福寺 上海嘉定区嘉定区23. 玉佛禅寺 上海普陀区24. 真如寺 上海普陀区25. 金王庙 上海普陀区26. 福缘禅院 上海长宁区27. 三泾庙 上海长宁区28. 下海庙 上海虹口区29. 三观堂 上海虹口区30. 宝华寺 上海闸北区31. 法藏讲寺 上海黄浦区32. 法善庵 上海杨浦区33. 太平报恩寺 上海杨浦区34. 静安寺 上海静安区35. 圆明讲堂 上海静安区36. 居士林 上海静安区37. 沉香阁 上海黄浦区38. 慈修庵 上海黄浦区39. 上海白云观 上海黄浦区40. 大境阁 上海黄浦区41. 上海城隍庙 上海黄浦区42. 龙华寺 上海徐汇区43. 宁国禅寺 上海徐汇区44. 七宝教寺 上海闵行区45. 万寿庵 上海闵行区46. 龙音寺 上海闵行区47. 纪王寺 上海闵行区48. 省殿禅寺 上海市闵行区49. 关帝庙 上海闵行区50. 圣思庙 上海闵行区51. 长寿禅寺 上海闵行区52. 排马庙 上海闵行区53. 陆昌庙 上海闵行区54. 永定寺 上海浦东新区55. 庆云寺 上海浦东新区56. 长仁禅寺 上海浦东新区57. 崇福道院(圣堂) 上海浦东新区58. 法华学问寺 上海浦东新区59. 上海三林庙 上海浦东新区60. 潮音庵 上海浦东新区61. 宝莲庵 上海浦东新区62. 碧云净院 上海浦东新区63. 南山禅寺 上海浦东新区64. 福泉寺 上海浦东新区65. 会龙讲寺 上海浦东新区66. 清凉庵 上海浦东新区67. 净心庵 上海浦东新区68. 巽龙庵 上海浦东新区69. 定慧庵 上海浦东新区70. 唐家庵 上海浦东新区71. 百拙庵 上海浦东新区72. 甘露庵 上海浦东新区北73. 新庙 上海浦东新区74. 长寿庵 上海浦东新区75. 广福庵 上海浦东新区76. 钦赐仰殿(太清宫) 上海浦东新区77. 小普陀寺 上海浦东新区川78. 东岳观 上海浦东新区79. 龙王庙 上海浦东新区80. 灵山庵 上海浦东新区81. 十泽道院 上海浦东新区82. 国庆寺(俞公庙) 上海浦东新区83. 一王庙道院 上海浦东新区84. 财神庙 上海浦东新区85. 杨阳庙 上海浦东新区86. 老陈王庙 上海浦东新区87. 相公殿 上海浦东新区北88. 社庄庙 上海市浦东新区89. 三元宫坤道院 上海浦东新区90. 姚大仙庙 上海浦东新区91. 祝桥关帝庙 上海浦东新区92. 祝桥包容寺(鲍家寺) 上海浦东新区93. 六角亭 上海浦东新区94. 陈行关帝庙 上海浦东新区95. 东新庙 上海浦东新区96. 航头城隍庙 上海浦东新区97. 梓童莲院 上海浦东新区98. 奉贤报恩古寺 上海奉贤区99. 奉贤千岁庙 上海奉贤区100.邬桥城隍庙 上海奉贤区101.洪福禅寺 上海奉贤区102.二严寺 上海奉贤区103.保境禅寺 上海奉贤区104.万佛阁 上海奉贤区105.旃檀禅院 上海奉贤区106.白沙庙 上海奉贤区107.天福庵(文殊阁) 上海奉贤区108.东海观音寺 上海奉贤区109.上真道院 上海奉贤区110.小普陀观音禅院 上海奉贤区111.青龙古寺 上海青浦区112.报国寺 上海青浦区113.颐浩禅寺 上海青浦区114.天光寺 上海青浦区115.庄严寺 上海青浦区116.明因寺 上海青浦区117.圆津禅院 上海青浦区118.法会庵 上海青浦区119.章堰城隍庙 上海青浦区120.蟠龙庵 上海青浦区121.观音古寺 上海青浦区122.青浦城隍庙 上海青浦区123.宝庆寺 上海青浦区124.朱家角城隍庙 上海青浦区125.施相公庙 上海青浦区126.莲花寺 上海青浦127.凤仙道院 上海金山区128.施王庙 上海金山区129.兴塔双庙 上海金山区130.松隐禅寺 上海金山区131.五龙禅寺 上海金山区132.性觉寺 上海金山区133.东林寺 上海金山区134.万寿寺 上海金山区135.胥浦庙 上海金山区136.欢娱寺 上海金山区137.普度寺 上海金山区138.廊下城隍庙 上海金山区139.西林禅寺 上海松江区140.园智教寺 上海松江区141.东禅古寺 上海松江区142.福田净寺 上海松江区143.九峰禅寺 上海松江区144.延寿寺 上海松江区145.广庵寺 上海松江区石湖荡镇146.大方禅院 上海松江区新浜镇147.资庆寺 上海松江区九亭镇148. 普善讲寺 上海松江叶榭镇149. 知也禅寺 上海松江区150. 东岳庙 上海市松江区151. 猛将寺 上海松江区新桥镇152. 静修观音寺 上海宝山崇明县153. 寿安寺 上海市崇明县154. 广福寺 上海宝山区崇明县155. 广良寺 上海宝山区崇明县156. 寒山寺 上海宝山区崇明县157. 清净庵 上海宝山区崇明县158. 云林寺 上海宝山区崇明县159. 无为寺 上海宝山区崇明县160. 天后宫 上海宝山区崇明县161. 安乐院 上海宝山区崇明县162. 观音庵 上海宝山区崇明县163.慎修庵 上海宝山区崇明县164.上海崇明弥陀院 上海宝山区崇明县165.三佛讲寺 上海市崇明县166.觉莲净苑 上海崇明县167.镇海寺 上海崇明竖新镇168.缘觉寺 上海崇明长兴岛
⑺ 牢门钥匙为何会藏在碗底
故事发生在日本古代。一个樱花时节的寒夜,侦探银次正要出门去浴池洗澡,这时弟子八丸郎慌慌张张地跑来。
“大人,在三岛町面馆里发现一个和通缉犯画像长得很像的家伙正在那儿喝酒。”八丸郎说着从怀里掏出画像给他看。
那是上个月衙门通缉的一个名叫三太的扒手的画像。
“你不会搞错吧?”
“不,他右眼角上有瓜子大小的一块黑痣。”
“好,去看看。”
银次整整衣服,拿起铁尺插在腰里便赶往三岛町。
长寿庵面馆正值晚餐之际,客人很多。
“大人,就是那个家伙。”
顺着八丸郎指的方向看去,在角落的座位上背朝外,面朝里坐着一个30岁上下的男子,正在吃面条。看样子酒已经喝完,桌子上摆着三个酒壶。
银次走上前去,忽然用铁尺压住那家伙的肩头。正在吃面条的那家伙吃了一惊,肩膀像触电一样抖了一下,但马上镇静下来,慢慢地放下碗筷抬起头来,银次一看那张脸和画像上的人真是一般模样。
“请你到哨棚来一趟。”
“找我有什么事?”那家伙不慌不忙地反问道。
“别装傻。你就是扒手三太。放老实点!”八丸郎突然掏出画像劈头盖脸地斥责说。
“没有的事儿……这只不过是偶然的巧合。我叫幸吉,是做小买卖的商人。”
“你住在哪儿?”
“佐贺助,前几天钱形平次侦探也和你们一样把我错看成那个画像上的人了。净遇上这种倒霉的事,真麻烦……”那家伙苦笑着回答。
此时,送菜的伙计从厨房里走出来解围说:
“大人,这位幸吉是我小时候的朋友,绝不是什么坏人。他是到这来做生意的,时常来看看我。”
然而,银次并没轻信伙计的话而放掉他。因为他太像画像上的人了,而且刚才用铁尺压他肩膀时他表情很不正常。直觉告诉银次他并不是一般的人。
“不管怎样,也要到哨棚走一趟。”说完便带走了幸吉。
伙计似乎很担心,一直跟到半路。
“没你的事儿。”八丸郎拦住伙计。那伙计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虽然把他带到了三岛町的警备所,但并不是在作案现场抓到的扒手,而且他随身携带的物品中,没有一件可以作为物证。所以没有十足的把握认为他就是三太。
“现在我们要去佐贺调查你的身份,今天已经太晚了,委屈你今天晚上在这里过夜了。”银次这样说道。
“如果这样能解除对我的怀疑,我情愿在这里住上十夜。”幸吉讥讽地冷笑着说。
作为一个沿街叫卖的小商人,还真有胆识。
在这个警备所里有个特制的三个铺席大小的禁闭室。关进牢房之前,银次对幸吉进行了仔细的搜查。一个能干的扒手,即使用一颗细钉子也可以拨开牢门的锁逃跑。所以对他进行了仔细的搜身,没收了一切携带物品。
八丸郎对幸吉的发髻也进行了检查。
“大人,连一颗钉子也没有。”
“好,把幸吉关进去。”
幸吉弓着腰钻进了铁窗牢房,银次锁好牢门。
在警备所,经常有警备员值班。偏巧今天晚上警备员的一个亲属死了,晚上不能回来,只好由八丸郎代替他在这当看守了。
可是,第二天早晨——
“大人,不好了。”八丸郎惊慌失措地跑到银次家。
“出了什么事情,一大早就把我吵起来?”
“幸吉逃跑了。”
“什么?逃跑了,什么时候?”
“今天早晨我醒来时,牢里就空了。大人,真对不起。”八丸郎道歉似地鞠了一躬。
“好,我去看看。”
赶到三岛町的警所一看,牢房门大开着,锁被打开丢在地上,锁上还插着钥匙。
“八丸郎!这钥匙是怎么回事?”银次从锁上拔出钥匙看着问。这是一把一寸长的钥匙,是照原钥匙另配的一把。
“幸吉那家伙是用另配的一把钥匙开锁逃跑的。”八丸郎说。
“可是,他是从哪儿弄到手的呢?”银次很纳闷。
昨晚上把幸吉关进牢房之前,让他脱光了衣服全身都搜过了,这把另配的钥匙是绝对不会带进去的。况且,银次抓到他时,他根本也没想到会被关进牢房,所以绝不会事先准备好另配的钥匙。
“八丸郎,你保管的那把钥匙在哪儿?”
“在这儿带着哩,昨晚上是把它拴在腰带上才睡下的。”八丸郎从腰里掏出拴着木牌的钥匙给他看。
银次对比着两把钥匙,八丸郎带着的钥匙有二寸长。
“幸吉到底会从哪儿弄到这把钥匙的?”八丸郎也感到莫名其妙。
“喂,这个大碗和筷子是怎么回事?”银次发现了牢房角落里的一个盛面条的大碗和竹筷子问。
“是昨晚给幸吉送饭用的。”
“是谁送的饭?”
“是长寿庵面馆那个伙计……他端来一碗面条,两个饭团,用竹皮儿包着送来的。”
“你难道没检查就给幸吉了吗?这把钥匙可能是在饭团里或面条里藏着带进来的。长寿庵他们是常来这个牢房送饭的。一定是趁看守不注意,偷了牢房钥匙另配的。”
“大人,我还没那么糊涂。送来的两样东西我都是在外面接过来,在交给幸吉之前,我仔细检查过。把饭团弄得粉碎,用筷子搅到面条的碗底儿翻了个遍,根本没发现任何钥匙。”八丸郎肯定地回答说。
“那么,也许是伙计靠近牢房亲手交给他的吧。”
“哪儿的话,根本没让伙计靠近一步。我一直在监视着。”
“除他以外还有什么人来过吗?”
“没有,谁也没来过。”
“你一次也没到外面去过吗?”
“是的,一次也没有……”
“睡前你关好门了吗?”
“是的,不可能从外面进来人把幸吉救出去的。”
“可是,今天早晨你醒来时,幸吉已经逃走了呀……”
“真对不起。”八丸郎耷拉着脑袋感到无地自容的样子。
“如此说来,还是伙计搞得鬼。一定是他趁你不注意把钥匙递给幸吉的。”银次拿着大碗和竹筷子思索了良久。
“原来如此,知道了。还是那个伙计搞的诡计,把钥匙递给幸吉的,八丸郎你去把伙计给我抓来。”
“是,明白。”八丸郎向长寿庵奔去。但伙计和幸吉早就逃之夭夭了。这两个家伙原来是同伙。
八丸郎无可奈何地回到哨棚,将情况告诉了银次。银次连忙和八丸郎来到官府报告了情况,然后派人向四面八方追去。
回到警备所,八丸郎再也忍不住了,他问银次道:“大人,面店伙计究竟是怎样把钥匙送进牢内的?”
“放在这个大碗的碗底上。”银次把大碗翻过来给他看碗底,碗底有一圈圆形的槽口。
“任何烧制品都有底托儿。伙计在盛面条前,把钥匙按进碗底托里。因为盛满了面条你是不会扣过来检查的。而幸吉吃完面条后,待你睡熟后打开牢锁逃跑了。”
八丸郎听毕,恼怒地说道:“这个该死的伙计,抓住了一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⑻ 云密峰周围有什么古迹
云密峰在岳庙后面,上有禹王碑刻蝌蚪文,禹碑下有石坛,坛下流水潺潺。峰北有仙灯岩,每遇黑夜,就有火光闪闪,还有禹岩、桃花源等古迹,峰下有云封寺、云密寺等。紫云峰在岳庙后西北,下有文定、甘泉、白沙等书院,有衡岳寺、长寿庵等遗址,是唐高僧懒残大师、惠日和尚住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