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体育锻炼最佳心率范围
你知运动心率吗?你知道达到什么程度就已经到人的极限了吗?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运动心率
运动心率,即人体在运动时保持的心率状态。不管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都有一个合适的心率才能达到较佳的运动效果。保持最佳运动心率对于运动效果和运动安全都很重要,三高人群锻炼中尤为重要的是运动心率,如果心率过高,会对身体健康不利,导致恶心、头晕、胸闷,糖尿病患者则会使血糖急剧降低,而且减脂效果也不好,心率低对身体没有危害,但是锻炼效果不好。
有氧代谢
正如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心血管系统也只有在一定的运动强度刺激下才能得到改善,但这个强度又不能太高,否则就变成了无氧代谢运动了。这个心率范围叫做“有效心率区”。掌握了有效心率区后,就能在从事不同运动时自己控制运动量和强度了。
首先记住安静时的脉搏数,可以在颈部(锁骨上面)、腕部或直接在胸部摸到心跳,然后数15秒钟,再乘4,这样一来就知道自己安静时的心率了。
第二步是按年龄确定最高心率,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高。计算公式是这样的:男子最高心率=205-年龄。女子最高心率=220-年龄。国际一般用220 - 年龄所得值为最大心率。
第三确定运动时的有效心率范围。对普通锻炼者来说,最高心率的60%~85%是合适有效的运动心率范围。
不管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都有一个合适的心率才能达到较佳的运动效果。常用的公式是(最大心率-运动前的心率)/2+运动前心率。这个公式可以反应出不同性别、年龄的个体心率。这个公式适用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尽管运动形式不同,但是都能在运动时提高心率。
比如在涉及游泳等运动的间隙训练中,一般多将心率控制在120-150次/分的最佳范围内。一般学生的早操跑步中的心率控制在130-150次/分。而成年人的健身可用170-年龄来控制运动强度。所以,不管你是在做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你都可以用那个公式,知道自己做运动时的最佳心率。
运动心率公式
第一个是:目标心率=(最大心率-静态心率)x 强度百分比+静态心率
第二个是:目标心率=最大心率 x 强度百分比
一般人在进行有氧运动的时候控制强度都会用到上面两个公式,而很多人错误的认为第一个公式仅仅是一个更为安全有效的公式,其实不然。控制有氧运动强度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最大心率百分比,一种是用最大耗氧量百分比,而最大耗氧量百分比往往要比最大强度百分比高10%的强度,就是说最大心率60%的强度和最大耗氧量50%的强度是相等的。而上面第一个公式计算出来的运动强度其实是相当于最大耗氧量的运动强度,因为加入了个人的静态心率所以安全性更高些, 不过在设定强度时候就不要和最大心率百分比混为一谈了,否则在对特殊人群进行安排训练时很容易会出现问题。
运动建议
近几年,因心脏疾病突然猝死的事件屡见报端。谈到心绞痛、心律不齐、房颤这类心脏问题,许多人似乎都能“对号入座”。生气时心脏难受,高兴时心脏也难受;运动快了心脏吃不消,不运动心脏也受不了。面对这么多的心脏问题,怎样运动才更科学?
其实,找到有利于心脏健康的运动并不难,难的是怎样掌握好运动的“度”。当你开始运动之前,最好为心脏健康做个“运动设计”。我们都知道,医生治病有“药”,同时还必须有“方”,“处方”才是治病的关键。运动的道理也一样。每个人的体质、病情、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不尽相同,因此,心脏不好的人不仅应该考虑哪些运动对心脏有好处,还要考虑什么样的运动适合自己,并“设计”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
所谓“运动设计”,指的是一套较为完整的健身体系。在进行设计前,先要进行全面分析,确定适合自己的健身模式。
对于一般人来说,运动的最佳时间选择下午三点至晚九点的,长短控制在半小时到1小时。锻炼强度的控制可以根据下面的方法来计算:
最佳运动心率控制区域计算法:(适合一般人)
(220─现在年龄)×0.8=最大运动心率
(220─现在年龄)×0.6=最小运动心率
最佳运动心律控制区域计算法:(适合有心脏问题的人)
晨脉×1.8=心率控制上限
晨脉×1.4=心率控制下限。如果在有氧运动的时候控制好心率,不仅可以保护和增强自己的心脏功能,还能最大限度地燃烧脂肪,达到很好的塑性和减脂效果。
运动时心率多少合适
1、健康而体质较好的人群
有氧心率可以控制在120~180次/每分钟,又可细分为小运动量120~140次/每分钟,中运动量141~160次/每分钟,大运动量161~180次/每分钟。
2、如果希望个性化,可用常用公式计算
有氧运动中合理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年龄)×Q+安静心率。公式中的最大心率≈210;安静心率指运动前相对安静状态下的心率;Q代表运动量,50%以下为小运动量,50%~75%为中运动量,75%以上为大运动量。
如某人50岁、安静心率76次/每分钟、希望进行小运动量有氧运动,确定有氧心率=(210-76-50)×50%+76=118次/每分钟。
3、对中老年人来说,可以采用最简单而安全的方法
适宜的有氧运动心率=170-年龄。如60岁,参加有氧运动时,心率宜控制在170-60=110次/每分钟。而对体弱且年纪较大的人,为了安全,可以选择(170-年龄)×0.9。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内容只是一般规律,在实施中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时期的健康状态、环境、季节、心情等对选择运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时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均要相应降低,心率指标亦相应降低,以保证安全。
总之,在运动中自己学会数心率(脉搏),用来控制运动量非常必要,它不仅为参加运动的人增加了一份安全保障,也有益于保证运动的健身效果。我们可以练习摸手腕部的桡动脉或下颌骨(下巴)的颌下动脉来数脉搏,如果条件允许,戴心率表当然更加理想。
猜你喜欢
1. 有氧运动心率控制在哪个范围减脂
2. 有氧运动的心率应该控制在多少
3. 怎样选购运动心率表
4. 各项体育运动的好处
5. 有氧运动时间长度
6. 夜跑需要注意什么 夜跑注意事项
7. 健康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8. 健身房一周健身计划推荐
9. 体育锻炼与健康论文
2. 运动员心率一般多少
运动员的心率偏慢,常在50次/分左右。
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以及体育爱好者基础心率常比较低,在50次/分左右。正常人心率正常,范围是60-100次/分,低于60次/分为心动过缓,大于100次/分为心动过速。
改善心率的方法
1、运动
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变慢。虽然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能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一般适宜的运动心率是“170-年龄”,如一个50岁人,运动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钟为宜,过快说明运动量过大,达不到也起不到效果。运动前要自觉舒适、无疲劳感,一般运动不要超过1小时,而且每次最佳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每周至少坚持3次运动。
2、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熬夜、吸烟、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少喝浓茶,特别是不要在睡前喝,否则容易导致失眠。还应定时大便,保持排便顺畅。
3. 50岁人如何合理锻炼身体
到了50岁,如果你没有膝盖、脊椎等关节问题,那么你至少还有十年的时间,可以像中年人那样锻炼。
1.靠墙站立20分钟因为你平时很少锻炼,如果再有久坐,加上坐姿弓背弯腰,还有年龄的因素,那么现在你的体态可能就有问题,所以刚开始应该先调整身体站姿。
找一面墙,身体背对着墙面向后靠着墙面,抬头挺胸,目视前方,收紧核心,臀部略微向后,此时头部、上背部、臀部、小腿后侧以及脚后跟贴于墙面。
就这样保持不动,计时20分钟后再停止。
注意:一定要收紧核心,下背部腰部留有自然的空隙,两侧的肩部要在同一高度,不要出现侧倾或者前倾的问题。
刚开始先从5分钟开始训练,之后是10分钟,15分钟,直到最后的20分钟。
2.靠墙静蹲2分钟当你的靠墙站立非常轻松,个人体态也非常良好的前提下,就可以进行靠墙静蹲的训练了。
这个动作可以提升大腿、臀部以及核心肌群的力量,同时还能起到保护膝盖的作用。
身体紧贴于墙面站立,两侧手臂伸直也置于墙面,开始顺着墙面向下滑动,此时双腿略微屈膝。
依次将左脚和右脚向前移动1-2步,继续向下滑动身体,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时停止。
维持这个姿势不动,坚持2分钟后再停止。
注意:移动双脚之后,大小腿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不要过度朝前,这样很容易向下摔倒。整个背部和头部需要紧贴墙面,保持均匀的呼吸即可。
刚开始可以先从15秒开始,之后再提升到30秒,1分钟,直到你能够完成2分钟的靠墙静蹲。
3.平板支撑5分钟当你的靠墙静蹲非常稳定,同时练完也很轻松时,就可以进行平板支撑的训练了。
这个动作可以提升全身肌肉力量,尤其是深层的腹横肌,还有肩部、手臂、背部、腿部等部位。
下蹲之后,将两侧手臂撑在瑜伽垫上,然后将双腿向后伸直并拢脚尖撑地。
收紧腹部,背部挺直,屈肘将两侧前臂内旋贴于垫子上。
维持这个姿势不动,坚持5分钟后再停止。
注意:前期可以将双腿略微分开,这样会轻松一些,到后面再将双腿并拢。臀部需要向下收紧,将两侧前臂平行放置于垫面对肩部和手臂力量要求更高,想要轻松一些,可以将前臂内收。
刚开始可以先从20秒开始,之后再提升到40秒,1分钟,2分钟,直到你能够完成5分钟的平板支撑。
4.仰卧起坐50个当你的平板支撑能够一次坚持5分钟,意味着你的核心力量非常强大,现在就可以训练仰卧起坐了。
这个动作可以锻炼正面腹肌,还能强化腰部肌肉。
屈膝躺在瑜伽垫上,双手放于头部两侧位置,收紧腹部,略微上抬头部。
跟着再继续向上用力抬起上背部,直至坐立时停止,之后再躺下回位重复动作。
注意:下背部不能悬空,向上起身时需要略微弓背,这样腹部才有收缩感,起身速度也不要太快,注意控制速度。
50个动作拆分为5组*10个操作,每组中间间隔10-15秒即可。
5.登山跑80个登山跑是在直臂支撑的基础上,通过双腿的依次交替前后移动,实现了锻炼效果。
这个动作可以强化下腹部肌肉,同时可以锻炼到腿部、手臂以及核心肌群力量,速度加快之后可以强化体能。
将双手、双脚支撑在瑜伽垫上,将腹部收紧,手臂伸直。
先将左腿向前屈膝,再向后伸直回位,跟着再换右腿向前屈膝重复动作,就这样左右腿依次交替训练。
注意:需要保持有节奏地进行前屈腿动作,速度不要太快,始终保持背部的稳定,避免弓背弯腰。
80个动作拆分为4组*20个操作,每组中间间隔10秒即可。
6.深蹲跳40个深蹲跳是波比跳的初级原始版本,它减少了俯卧撑和支撑的前后跳跃动作,这样整体动作就简单许多。
这个动作包含了深蹲和向上跳跃的过程,可以锻炼下肢肌肉群,同时也能强化心肺能力,速度加快后可以起到减脂瘦身的效果。
身体自然站立,双脚站距与肩同宽,开始屈膝下蹲,同时将两侧手臂向前上方伸直。
下蹲至底部后,向上起身站立,向下滑动手臂,同时用力向上跳起,直到双脚落回地面后,再继续重复动作。
注意:刚开始速度可以放慢一些,先做深蹲,底部大腿与地面平行,再用力向上起身站立跳跃,等熟练之后再加快速度。
40个动作拆分为5组*8个操作,每组中间间隔15秒即可。
写在最后的:上面推荐的这6个动作,在家就可以进行训练,你只需要准备1张瑜伽垫就可以了。
整套动作包含了:体态稳定、肌肉力量提升、腹肌训练、体能和心肺耐力训练。
对于50岁的人,如果你平时又没有时间去健身房,那么这套动作就比较适合你强化身体素质。
后期如果还想进一步强化肌肉,可以再去选择用哑铃和杠铃锻炼;如果想进一步强化心肺和肌肉耐力,可以再去跑步、骑单车,这样整体效果就会更好。
不要小看这几个动作,如果你能长期坚持下去,肯定要比那些不锻炼的同龄人强很多,关键在于坚持。
一、把运动变成一个习惯
我从十几岁就开始跑步,小时候上初中的时候,家离学校有7公里左右,全是农村的乡村小道,家里也没有自行车。每天早中晚都要跑步到学校,否则就只有迟到了。
就这样不经意的跑了3年,没想到初三的时候,学校组织“元旦越野赛”,10公里的距离,取得了年级第一名的成绩。
上高中由于学习比较紧张,跑步不是很多。入伍以后刚开始跑5公里,反而成了班里垫底的了,拖了我们班的后腿。
参军几年,每周三四个5公里,那是家常便饭。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把跑5公里作为每周都要坚持的事情。
没想到每周三四次的5公里,从那时候到现在,一下子坚持了将近30年。其实想想也没啥,每天晚上看完《新闻联播》,就很自觉的跑步、洗澡。这事已经成为了一个行为习惯。
三十多岁的时候,感觉自己体力很好,跑得比较猛,有时候因为时间比较紧,没有进行热身就直接跑步,有时跑的也多,动不动就来个半马或者全马。
导致左腿膝盖里半月板撕裂,右脚有了“足底筋膜炎”,经过调养,逐渐好了起来。
在治疗的过程中,与医生交流得知,导致半月板撕裂和足底筋膜炎,与运动前没有充分热身和运动量过大有关。
半月板撕裂和足底筋膜炎的治疗都没有进行手术,采取保守治疗,主要是伤情不是很严重。听从医生的嘱咐,大约半年时间不进行剧烈运动,只是进行简单的散步。
三、45岁以后开始佛系跑步不跑步浑身难受,等到半月板和足底筋膜炎逐渐恢复后,每天跑步在5公里左右,最多不超过8公里,严格控制配速,把配速降低到6分钟左右,尽量不要超过5分30秒。
运动总时间也控制在1小时,这1小时是这样分配的:前10分钟做俯卧撑和深蹲,方法是做9个俯卧撑、做一个深蹲;8个俯卧撑、做2个深蹲;……最后到1个俯卧撑、9个深蹲。一组下来,刚好做45个俯卧撑、45个深蹲,既锻炼了上肢力量,也锻炼了下肢力量。
中间30—40分钟开始跑步,节奏以能够听着音乐,嘴里能够哼哼就可以了。这样按照我6分多钟的配速,也就是跑6公里多不到7公里,基本上达到有氧运动。最后3—5分钟来一个加速跑,提高心肺功能。
最后10分钟要做一下拉伸,拍打一下大腿、小腿。
我每周并不是一定要跑7天,只要达到每周跑4天就可以了。每年的跑量不到一千公里。
有时我看有些地方马拉松比赛,有些大神穿着皮鞋、拖鞋、光脚等跑完了全马,对于这些,我只能“呵呵”,不敢去学。
两次受伤已经教育了我,对自己的“脚”好一点,在我们的生命中,跑的时间久一点。
并不是价钱越贵的鞋,就一定很好。跑步是为了自己身体 健康 ,不是为了参加比赛,不要追求那种速度型的鞋,要追求舒适型的。我一双鞋一般情况下跑500—600公里,就换掉。
运动衣也没有必要追求大品牌,我的运动衣也就是迪卡侬里面买的很便宜的,只要速干、透气、舒适就行了,运动不是为了服装展示,况且每天运动后都要洗衣服,运动起来没人在乎你的衣服好坏。
也曾经在跑步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跑友,大家留下了联系方式,相约一起跑步,可是跑着跑着跑友就越来越少了。
并非我不善于与人交流,而是真正能够坚持跑步的人不多。
有些人信誓旦旦要减肥、要运动,可以坚持一个月、三个月,能够坚持一年、两年、三年就已经不多了,能够坚持30年,我遇到的跑友中真没几个。
跑步贵在坚持,手机上许多运动APP兴起的时候,还喜欢在朋友圈晒一下每天的运动,后来越来越感觉这样做没意思,运动是自己的事情,晒不晒都无所谓,只要我每天完成了自己定的目标就行了。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运动的时间都管理不好,他的人生我估计也是一塌糊涂。身体是自己的,运动不是给别人看的。我坚信:每天运动1小时, 健康 快乐一辈子。
除了两次运动受伤之外,身体状况一直很好。没有“三高”、没有“脂肪肝”,体重一直保持在一定范围。
很少感冒发烧,偶尔感冒几乎不吃药,三五天就扛过去了。
作为一个近50岁的人,我每季度对我自己的运动状况让家人给我测试,成绩是这样的:3公里可以跑15分钟以内,俯卧撑60个以上,仰卧起坐50个以上。
世界最贵是 健康 ,别等到躺倒了病床,才后悔没有提前保养。幸福不是有多少钱在银行,而是别人走了你还在晒太阳。
由于西安地区冬天雾霾天气比较多,我就花了两千多元,买了一个家用型跑步机,虽然一下子因为运动花了两千多元,但想一想一旦进了医院,两千元能买几瓶药?
50岁的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运动方式,我建议以慢跑为主,运动量不要过大,运动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慢跑时间40分钟左右。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运动后要进行拉伸。
要注意劳逸结合,每周慢跑4天左右,没必要天天跑,一定要坚持,无论何种运动方式,都需要长期坚持。
50岁的人如何开始锻炼自己的身体?我只想告诉你一句话,生命在于运动!
我跑步的时候认识了很多的朋友,有相当一部分是接近50岁的朋友,他们的身体真的很好,每天坚持跑步,最少7km,最多的一天能跑十几公里!
按常理来说,50岁人的身体机能已经大不如前,我们开始逐步的步入老年,所以很多人在50岁的时候身体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说三高问题,心脑血管问题,肌肉老化,精神不振的问题,这些都严重的影响我们的身体 健康 和生活质量!
但是我认识的那些经常跑步的50岁的老年人,他们身体真的很棒,非常 健康 ,什么病都没有,能吃能睡,生活质量极好!
50岁的人如何合理的锻炼身体?
生命在于运动,50岁这个年龄身体较差,我们先从较温和的有氧运动开始训练,我建议大家先开始快走,然后逐步的训练跑步,最后再加一些无氧运动一起做!
我们可以每天晚上快走30到50分钟,形成自己的快走节奏,等我们的身体适应了,我们在开始慢慢的跑步,从400米,600米,1km,2km开始训练!
这样你的身体素质就可以逐渐的增强,让你的身体机能不降反升,等我们把有氧运动练熟了,你能够一口气跑十公里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有氧和无氧一起训练!
我们可以每天花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进行无氧训练,强化自己的肌肉,减慢身体老化的速度,做俯卧撑,引体向上,卷腹,平板支撑深蹲!
做运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1. 充分的热身
50岁的人在做运动的时候一定要热身,否则受伤的概率极大,我们每次运动前最好要保持十分钟左右的热身,拉伸肌肉,活动膝关节,提高心率!
2. 循序渐进
在跑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能贸然挺进,一定要慢慢的进步,千万不要急功近利,让身体缓慢的适应,这样身体可以在适应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强壮,而且受伤的概率也小!
3. 良好的饮食睡眠心情
在运动的同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饮食,睡眠和心情,平时的食物以高蛋白质为主,粗粮为主,同时要多吃水果蔬菜,而且每天要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把运动当成一些负担!
50岁锻炼真的不晚,好多老人都是开始从50岁锻炼的,而且越锻炼越 健康 ,希望大家加油!
如有疑问,欢迎评论,有评必回!
50岁的人很多都有一些小毛病的。我就是其中之一,我是66年的马。
52岁开始锻炼拉筋下腰开关节(就是锻炼柔韧力量平衡)。锻练了有一年多身上很多病都好了。将近30年的腰间盘突出好了(我的标准就是腰不疼就是好了,而不是医学上的标准),尿急,尿频,尿等待,尿不尽,尿疼痛好了。两只脚大拇指上的中度灰指甲好了,两三年的耳鸣基本上消失了,记忆力也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吃凉东西拉肚,现在也能吃凉东西了,体重由之前的155斤降到了现在的130斤左右,整个体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感觉自己的肉体和精神状态又年轻了一回。
目前仍在坚持锻炼,通过锻炼可以慢慢的唤醒人体的天性。发几张锻炼时老婆拍的图片吧。
一个人到了五十岁应该如何锻炼身体?其实五十岁的年龄并不大,中年人而已,能做的运动项目可选性是非常多的,但是鉴于这个年龄段也即将步入老年时期,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下降,因此最好在这个阶段,除了有氧运动意外,增加一些耐力运动,男士的话还可以增加一些器械类的肌肉运动,这样更有助于骨骼的 健康 。老年人中有一种疾病叫做“少肌症”,正式缺乏肌肉所导致,并且增加了骨质疏松的风险,而五十岁的时候正好可以预防这个问题。
那么对于五十岁的人究竟应该如何运动,首先需要遵守的一个规则就是一定要循序渐进,我们提到了,这个年龄段的无论是骨骼的钙质还是肌肉的比例比例都在流失,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在减退,因此运动一定不能一蹴而就,避免受伤。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可以先从快走一个小时开始,慢慢过渡到慢跑半小时,在进行一些如深蹲/平板撑/卷腹等运动,刚开始可以一组10个,每组三次,从少到多,如果坚持不了这么多没关系,做到力竭即可。
运动中最忌讳的就是较劲,训练身体的机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因此一定不能赌气较劲,以免给机体带来损伤,另外这些耐力和有氧运动坚持超过半年的人,可以尝试器械类的健身运动,可以更好的帮助增加肌肉力量,前提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受伤。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一些帮助。人到中年体能下降,自己的时间被工作家庭孩子侵占的所剩无几。但这个时期恰恰是很多疾病来袭的时候,所以不管多忙都要抽出时间锻炼身体,为现在的自己也为将来自己有一个高品质的退休生活打基础。锻炼身体要有科学的计划。我向您推荐一个易于掌握的自重训练计划,先让身体逐步适应锻炼,然后再到健身房锻炼。相对于中年人,健身房是更好的选择。那里器械和重量选择很多,不象自重训练比较单一。
自重训练计划(训练前充分热身,训练后拉伸)
星期一.俯卧撑、仰卧起坐、快走
星期二.休息
星期三.澳式引体、悬垂举腿、快走
星期四.休息
星期五.靠墙蹲、仰卧起坐
星期六.休息
星期日.休息
锻炼时间45分钟
养生 锻炼身体是一系统工程,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
凝神敛气、养精蓄锐、采天地之灵气、摘日月万物之精华等一系列详尽习练之法,老祖宗都已传遍中华大地。凡习练者受益无穷。例如:动功练法有八段锦、六字诀、五禽戏等。静功练法有子午大小周天运气法、卯酉周天运气法、等。
所练之功,最好是请身边 养生 爱好者带领,少走许多弯路,凡拉筋撞骨一类习练和强度大烈度强的习炼,50岁以上人应认真把握首条要领,高度撑控“靶心率”,即170减去年龄等于值即为每分钟最高心跳次数充许上限值。例如,一个50岁的人运动,在锻炼身体时,每分钟心跳值(170一50)不得超过120次,若超过三分钟时间将有损心脏,切记。
有志者,事竟成,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坚持定能受益。具体练法网上查也可,原则上拜高师最好。
确实,到了50岁这个年龄,到医院一检查,什么毛病都来了,三高是最为普遍的现象,甚至连糖尿病都有人得了,题主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他已经开始重视身体的锻炼了,从思想上勇敢的跨出了一步。
我单位有个胖子,年近50岁,身高172CM,体重90GK,到了天冷,我看他头上经常汗涔涔的,身上有一股酸味,一感冒,嘴里还起溃疡,标准是个油腻中年男,我劝他出去运动运动,他总是以忙为由来推迟,其实自己已经意识到问题了,但还是懒得动,所以下决心要运动,是不容易的。
我本人喜欢跑步,所以我向你推荐的运动项目就是跑步,跑步前一定要做好预热运动,千万不能一上来就跑,要跑伤的,跑步结束后要做放松运动,敲敲腿,拉伸拉伸,动作没有一定的要求。
跑步要循序渐进,可以先从2公里开始跑,要求定得过高,不容易达成目标,再慢慢提高公里数,最终目标要达到10公里,这个目前可以设计3个月来完成。
跑步不能天天跑,可以一天跑步,一天做做力量型的动作,一周跑三次即可,跑步配速可以在6分上下,可以采用变速跑,就是忽快忽慢跑步。
跑步的最大装备就是一双运动鞋,可以买10公里运动鞋为好,适合水泥路和柏油路的,跑步时间为下午的2:30至6:30这个时间段比较好,要是白天上班的话,可以在饭后一小时进行,但不要跑得太晚,不然要影响睡眠的。
相信三个月后身体状况有个很大的改变,不妨你试下,我跑步已4年,现在还在坚持,一年到头几乎没有感冒的。
我是标准的70后, 当兵23年,从战士到军官,军事 体育 运动始终没有停过 ,我虽不是运动员,但对运动常识经常学习和实践。现在自主择业回到地方,生活没有部队的紧张,但锻炼身体的事从未间断,锻炼真是 因人、因时、因年龄而异 ,不能千人一面,我结合自身实际和大家聊聊50岁的人怎么锻炼。
第一,50岁,运动最佳方式是快走慢跑。 我当兵时是20-40岁,运动量相对比较大, 当战士每天2趟5公里,晚上还得加班练体能 ; 军官也要体能训练,5公里经常考核,体能训练不敢懈怠 。但退役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不适合大强度的训练,因为 心率、体重、膝盖承重等压力都会逐渐增大 ,我认为50岁最好的运动方式就是 快走慢跑 ,这样的对身体有调节和放松作用,可以减多余脂肪,增大肺活量,有氧运动是中老年人的最佳运动方式。
第二,50岁,运动最佳状态是微微出汗。 说起运动的量, 因人而异、因年龄而异 ,但是有一个最基本的指标,就是运动中微微出汗是最佳状态,不管是快走慢跑、还是室内练习俯卧撑、仰卧起坐,或者是借助器械的辅助练习等, 身体微微出汗,这是一个身体运动开启信号 。在部队时,跑5公里之间的运动准备都是活动到微微出汗,这样在跑步中,身体能够充分的舒展放松,跑起来状态最好。我们活动身体如果身体微微出汗就是最佳状态, 不能过负荷运动,这样对心脏、膝盖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
第三,50岁,最佳运动时间是睡前饭后。 人到了一定年龄,血压和血糖等身体指标都会上升,同样的运动,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家庭晚餐会相对丰盛,还有的人喜欢晚间喝酒聚会等, 如果晚间吃太饱不运动的话,长期就会对身体造成压力 ,睡前一定要做运动,运动的量不宜过大,但一点没有绝对不行;老话说: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饭后运动也很重要,餐后运动有助于降血糖,吃完饭走一走、动一动,比如, 在室内练习深蹲,仰卧起坐等 ,比较适合睡前运动,而且会有助于睡眠。
50岁的身体
50岁的人,身体各个方面都开始明显下降,这是一个让人有些沮丧的事情。
最先感觉到的是运动系统,其次是脑力。但如果是医生来看,恐怕就不是这两个方面了,而是全方位的。
运动系统
50岁时,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性激素分泌下滑较大,而性激素并不仅仅影响男女方面的事情,它直接影响运动系统的性能。运动员吃的违禁药里,有的就是性激素,它能让肌肉强壮粗大。
不仅仅是肌肉,实际上没有性激素,骨骼也不结实,容易钙流失。女性有绝经,这个变化更加明显。很多女性在绝经后容易腰痛腿疼关节痛,大多与钙流失有关,而钙流失又大多是性激素分泌下滑引起的。这些人大多不怎么运动,但在绝经前因性激素含量高,运动系统问题不显。
此外,心脏也与性激素有关。心血管系统最大的负担就是为运动系统服务,性激素下滑后,心血管系统的能力会下滑,而且它的自我调节能力也下滑了。如果人突然跑起来,那么心脏应该马上加快心跳适应这个变化,但上了岁数的人不行,他需要有前后的准备运动,逐渐提高运动激烈程度。哦,还要说一句,突然停下来,50岁以后的心脏不知道可以降低心跳了。
神经系统
上了岁数以后,神经系统能力下滑很快,好在我们有生活阅历弥补了这个不足,而且是大大超额了。但如果不是高智商、高情商的问题,50岁的人是比不上年轻人的,比如动作反应、平衡、肌肉协调。
锻炼神经系统,最好的是打球,是乒乓球、篮球这些攻防反复较快的运动,跑步有用但不如打球。
内分泌系统
人体除了神经系统在指挥和调节身体各个部分以外,还有内分泌系统也是一个重要的部门。上了岁数以后,内分泌系统下滑不少,它最明显的是应对变化的能力下降了。
比如,我们喝了点酒,或者喝了点果汁饮料(高糖),消化系统就调动起来了,这里很多都是各种激素,有的是直接参与消化分解工作,有的是作为信号刺激某些脏器活动起来,加大工作量。但50岁以后的人,他的各种腺体的反应较慢,合在一起,整个人体的反应就更慢了。分泌量下降,又造成人体应对这种外界变化的能力更低了。
不仅是消化系统的腺体,其他也有。比如,上了岁数以后,睡眠不好,可能与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的能力下降有关。
修复系统
人在自然环境中活动,很容易损伤,不仅仅是皮肤表面的流血的伤口,还有运动造成的乳酸含量上升,吃食物造成的肝脏细胞死亡,各种化学物质造成的肾脏损伤等等。不过人体都会慢慢修复这些损伤,据说肝脏细胞在一周之内就能修复差不多。食道内粘膜在几分钟之内就能重新长出一层细胞。但是,50岁以后的人,这些能力都下降了,可能未必能在预计的时间内修复。
人体是这样的,伤口出现后,首先是肌体自己修复,也就是长出新细胞来。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么有完成,他的第二道防线就开始启动,比如结疤,用某些纤维性蛋白给网住、锁住,避免损害扩大。有点像苹果,皮破了以后,那里的果肉会转变为木质化,保护剩余的果肉不外露。
岁数大的人,由于身体各个部分都能力下降,反应也都慢,那么这些出现伤口的组织,大多保证不了在规定时间内修复完成,所以都是疤痕累累。比如肝脏囊肿,就是肝脏细胞修补不过来了,身体自动将这里封闭开来。
50岁的锻炼
50岁的人,如果以前就喜欢运动,那么基本保持原来的运动习惯就好。但是要降低激烈程度,避免受伤。
如果是以前不怎么锻炼的人,因发现身体状况不好,想起锻炼来了,那么就要从中轻程度的运动开始。
比如,慢跑。强度下限是,保证每次运动能出汗即可。强度上限是,下次慢跑前感觉上次运动的疲劳完全恢复了即可。如果不出汗,那么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如果下次慢跑前,疲劳还没恢复,再运动很容易让身体损伤。前面说过,上了岁数的人,损伤不容易及时回复。
适当增加点需要练习反应,练习运动协调的运动,比如广场舞。羽毛球不错,但注意不是比赛,找同龄人休闲玩玩即可。如果比较胖,激烈点的运动容易伤膝盖,可以考虑游泳。
适当增加点负重练习,就是健身房器械那种。但是中老年人的负荷必须大大降低。
4. 心率的名词解释
心率的名词解释:心率是用来描述心动周期的专业术语,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以第一声音为准。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
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
5. 世界长跑运动员的安静时候心率多少
世界长跑运动员的安静时候心率:一般长跑运动员平时安静时的正常心跳应为每分钟低于60次。有些运动员的正常心跳可减慢到每分钟36—40次。
1、长跑运动员的心跳次数受运动员自身身体条件、运动强度、运动年限决定。
2、这是由于运动员长期进行长跑运动,心脏长期代偿性功能加强,心肌纤维变粗,心脏的机能也相应增加,收缩更加有力,心容量也加大,每搏输出量增加。
3、因为供血量增加,心脏不需要很快的搏动就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因此,长跑运动员的心跳会减慢,这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窦性心动徐缓。
4、窦性心动徐缓随着运动年限越长,运动强度愈高,越明显。这种现象对于长跑运动员来说有很大的好处:由于窦性心动徐缓,心脏的舒张期延长,心肌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劳。
(5)50岁运动心律170扩展阅读:
心率日常保健
心率增快危害健康、缩短寿命,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何才能使静息心率能保持在60次/分钟左右:
1、运动
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变慢。虽然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能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
一般适宜的运动心率是“170-年龄”,如一个50岁人,运动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钟为宜,过快说明运动量过大,达不到也起不到效果。运动前要自觉舒适、无疲劳感,一般运动不要超过1小时,而且每次最佳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每周至少坚持3次运动。
2、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熬夜、吸烟、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少喝浓茶,特别是不要在睡前喝,否则容易导致失眠。还应定时大便,保持排便顺畅。
3、保持适当体重
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过健身运动,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心率
6. 一个正常运动员的心率是多少
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每分钟75次,正常变动范围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
而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于每分钟60次,据报道某些有训练的运动员心率最多可减少到每分钟36~40次,这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上称窦性心动徐缓。
窦性心动徐缓同训练程度、运动项目和运动年限有关,运动年限越长,训练程度愈高,这种现象也越明显。耐力训练和长距离跑、马拉松、自行车等运动员窦性心动徐缓现象更明显。
运动员出现窦性心动徐缓现象是多年的训练过程中,控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紧张。
(6)50岁运动心律170扩展阅读: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
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
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变慢。虽然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能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一般适宜的运动心率是“170-年龄”,如一个50岁人,运动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钟为宜,过快说明运动量过大,达不到也起不到效果。
运动前要自觉舒适、无疲劳感,一般运动不要超过1小时,而且每次最佳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每周至少坚持3次运动。
参考资料:网络-心率
7. 一般人每分钟心跳心率约为多少次左右,运动员约为多少次左右,长跑运动员约为多少次左右
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
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国内的大规模样本调查也发现,心率过快的人寿命比一般人要短。
相比之下,心跳60次/分的人寿命高于70次/分的人,而心跳70次/分的人寿命又高于80次/分的人。
(7)50岁运动心律170扩展阅读:
心率增快危害健康、缩短寿命,保持正常心率:
1、运动
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变慢。虽然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能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一般适宜的运动心率是“170-年龄”,如一个50岁人,运动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钟为宜,过快说明运动量过大,达不到也起不到效果。
运动前要自觉舒适、无疲劳感,一般运动不要超过1小时,而且每次最佳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每周至少坚持3次运动。
2、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熬夜、吸烟、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少喝浓茶,特别是不要在睡前喝,否则容易导致失眠。还应定时大便,保持排便顺畅。
3、保持适当体重
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过健身运动,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
4、保持心态平和
生活中心态要平和,不要总着急、生气,如果因为紧张、生气等情况出现心率过快,可以通过听音乐、静心冥想等方式逐渐恢复平静。
8. 小米手环2心率多少才正常
小米手环2心率在60~100次/分钟为正常。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
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变慢。虽然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能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一般适宜的运动心率是“170-年龄”,如一个50岁人,运动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钟为宜。
小米手环2(心率类手环)检测的重点在于人体组织,对于非人体的物体也会读取到一些数据,这是已知和正常的现象,基于光的反射原理得到数据后心率检测会有读数,这个状况无法全部避免,于是会出现心率手环(表)在“空测”的情况下出现心率数据的问题。
(8)50岁运动心律170扩展阅读:
用小米手环2正确的测量心率的方法:
1、首先将小米手环2戴在手腕上,然后选择合适的扣眼。
2、佩戴的松紧需适宜,佩戴过松或者佩戴过紧都无法准确测量心率。
3、抬起手腕至胸部,触摸按键进入心率测量。
4、手环屏幕上的心形闪烁,表示正在测量。测量时请保持静止,保持呼吸均匀。
5、稍等片刻后,显示屏上会出现测量结果。
9. 我现在50岁,想问一下这个年龄段跑步跑多久在合适。或者游泳多少米
正常的健身运动不超过40分钟 最好在30分钟之内
个人建议 轻缓的运动 最好 慢跑 太极 都是很常见的健身方法
游泳一定不要太久 如经常游的话还可以 游泳消耗体力很大哦`
10. 一个人在安静的状态下和一个人运动后的状态
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成年人每分钟70-80次。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10)50岁运动心律170扩展阅读临床上有许多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可使脉搏发生变化。因此,测量脉搏对病人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检查项目。中医更将切脉作为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病情危重,特别是临终前脉搏的次数和脉率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脉搏的变化也是医生对病人诊断的其中一项依据。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变慢。虽然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能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一般适宜的运动心率是“170-年龄”,如一个50岁人,运动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钟为宜,过快说明运动量过大,达不到也起不到效果。运动前要自觉舒适、无疲劳感,一般运动不要超过1小时,而且每次最佳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每周至少坚持3次运动。心率增快危害健康、缩短寿命,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