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上海办居住证时,出具居民委会的证明。上海居民委会会一般上班时间是什么周六周日上班吗
周一到周五9点-17点。周六周日不上班。
上海办理居住证需要材料:
1、《上海市居住证》申请表。
2、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明。
3、拟在本市居住6个月以上的住所证明。
除上述规定的基本材料外,申请人还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1.来沪就业的,提供期限为6个月以上劳动(聘用)合同复印件(验原件),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的证明。
2.来沪投资开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提供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复印件(验原件),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的证明。
3.来沪投靠本市户籍亲属的配偶、子女或父母的,分别提供结婚证复印件(验原件)、公安部门认定的父母子女关系的证明。
4.来沪就读、进修的,分别提供本市大、中专院校发出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验原件)、本市非学历教育机构出具的书面证明复印件(验原件)。
(1)长寿人才服务中心扩展阅读:
莘庄镇中街居民委员会
上海市闵行区莘中路莘中新村3号102室
021-64921791
周一至周五:9:00-17:00
莘庄镇莘松五村居民委员会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莘松五村7号
021-64924785
周一至周五:9:00-17:00
莘庄镇莘松六村居委
上海市闵行区莘潭路莘松六村17号
021-64924610
周一至周五:9:00-17:00
莘庄镇西街居民委员会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西街居民委员会
021-64921491
周一至周五:9:00-17:00
莘庄镇水清一村居民委员会
上海市闵行区庙泾路水清一村41号
021-64122686
周一至周五:9:00-17:00
莘庄镇绿梅三村居委会
上海市闵行区莘北路绿梅三村52号
021-64884866
周一至周五:9:00-17:00
莘庄镇绿梅二村居委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莘凌路绿梅二村13号
021-64883484
周一至周五:9:00-17:00
莘庄镇东街居民委员会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南街64号
021-64922736
周一至周五:9:00-17:00
莘庄镇长寿花苑居民委员会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莘东路长寿花苑50号101室
021-64889161
周一至周五:9:00-17:00
莘松一村居委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莘松一村32号101室
021-64921024
周一至周五:9:00-17:00
莘松四村居委会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莘松四村90号
021-64882213
周一至周五:9:00-17:00
吴泾永德第三居委
上海市闵行区吴泾剑川路150弄37号
021-64342527
周一至周五:9:00-17:00
吴泾街道第八居委会
上海市闵行区吴泾剑川路121弄1支弄8号
021-64500672
周一至周五:9:00-17:00
吴泾二村第四居委会
上海市闵行区吴泾剑川路100弄28号103室
021-64341159
周一至周五:9:00-17:00
吴泾第五居委会
上海市闵行区吴泾剑川路100弄14号
021-64341395
周一至周五:9:00-17:00
B. 介绍日本景点
《北海道》
网走破冰船~航行於北纬44度的鄂霍次克海船体与流冰碰撞的激烈感与亲身体验破冰而行的世纪之旅。
钏路湿原~景致优美,日本最大的湿原保护区,孕育千种以上的动植物
摩周湖~世界第二湖水透明度,湖底不断有地下水涌出,而蓝色的湖水令您不禁留连忘返。
大通公园~公园四季绽放美丽的花卉,也是札幌市民的活动广场。
熊牧场~"熊出没注意"想要一赌可爱的熊向你
招手吗!!就要来到北海道著名的熊牧场。
北海道神宫~神宫为明治2 (1869) 年9月1日,奉明治天皇的诏令而创建,为北海道守护神、开拓之神的祭祀之处。
中部 《东京》
东京铁塔~建于1958年,高333米,日本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横滨跨海大桥~日本跨世纪建设,与濑户大桥齐名
富士山~ 在本州中南部的富士山(Fujisan)是日本最高的山峰,海拔3776米,这座被日本人奉为“圣岳”的山峰,共喷发了18次,最后一次喷发是在1707年,此后休眠至今。
浅草观音寺~香火鼎盛的浅草观音寺是日本观音寺的总堂
[上野公园]
东京都内最有名的赏樱胜地上野公园,樱花数目多达1200棵
中部
那智瀑布 日本三大瀑布之一
串本海中公园 24米海底观览隧道 ,海中观望塔 赏尽鱼类及珊瑚礁美景
名古屋
名古屋城 桃山时代的建筑技术代表作之一,现已是居民散步休闲的空间(我骑车沿它的护城河转一圈,呵呵 还可以吧,护城河里什么都有,大鲤鱼~鸳鸯~天鹅(可能是鹅子)~晒太阳的乌龟~数不清的大黑乌鸦)
意大利村 不用到意大利,到日本就能感受到意大利的浪漫异国风情
太多太多了
。。。
找个网站给你看吧 特方便、
从日本北边------到南边
http://www.heartytour.com.tw/event/japan/hokkaido_07/hokkaido02.html
C. 阜阳怎么样啊~
阜阳不错哦!基本概况 阜阳市 市名:阜阳市(英语简称:FUYANG ,汉语拼音:fùyáng) 。简称:阜,别称:颍州。
地理坐标:市中心位于东经114°52′~116°30′,北纬32°24′~33°55′之间
省份:安徽省(Anhui Province)
辖区:阜阳市辖3个市辖区、4个县,1个县级市
政府:阜阳市政府位于颍州区清河东路
面积:全市总面积9775平方公里。约占安徽省的7%。
人口:2007年全市总人口974.3万,约占安徽省的15%,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也是全国比较大的地级市之一。
电话区号:0558(+86)
邮政编码:236000
牌照:皖K
方言:中原官话(郑曹片)
市花:月季
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西部与河南省周口市、驻马店市相邻,西南部与河南省信阳市接壤,北部、东北部与亳州市毗邻,东部与淮南市相连,南部紧靠淮河与六安市隔河相望。史志上曾这样描述这片土地:“襟带长淮,东连三吴,南引荆汝,其水洄曲,其地平舒,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淮南内屏,东南枢辖。”阜阳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曾是管仲、鲍叔牙、稽康的故里,宋代大诗人晏殊、欧阳修、苏轼都曾在此为官,并留下了“未觉杭颍谁雌雄”等千年传唱的诗篇。目前,阜阳市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颍上、阜南四县及颍州、颍泉、颍东三区,面积9775平方公里,人口974.3万,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颍上县小张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园先后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命名为“全球500佳”。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市辖区:
颍州区面积 496平方千米,人口60万。邮政编码236001。区人民政府驻一道河路。
颍东区面积 685平方千米,人口59万。邮政编码236058。区人民政府驻北京东路。 阜阳行政区划
颍泉区面积 648平方千米,人口66万。邮政编码236045。区人民政府驻界首路。
县:
临泉县面积1818平方千米,人口201万。邮政编码236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太和县面积1882平方千米,人口156.3万。邮政编码2366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阜南县面积1929平方千米,人口155.3万。邮政编码236300。县人民政府驻鹿城镇。
颍上县面积1859平方千米,人口160万。邮政编码236200。县人民政府驻慎城镇。
县级市:
界首市 面积667.3平方千米,人口73万。邮政编码236500。市人民政府驻人民东路。 [编辑本段]交通区位 铁路
阜阳交通优势 阜阳区位交通便捷。京九铁路纵贯境内,与漯阜、青阜、阜淮铁路一起,使阜阳成为五路交汇、八线引入的全国六大路网性铁路枢纽之一。阜阳北站是京九线上最大的编组站,也是亚洲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编组站之一,为单向三级四场;漯阜线引入阜阳编组站的联络线路已列入规划。阜阳客站改扩建工程已经完成,形成5台9线格局,在全国地市级车站中首屈一指;原客站的货运功能移至阜阳南站,原址扩建阜阳货运南站,在铁路东新建阜淮铁路货运外绕线。阜阳―六安铁路即将开工,是国家规划的阜(阳)鹰(潭)汕(头)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京九线正进行电气化改造,漯阜线、阜淮线即将进行电气化改造。铁路连接东西南北,形成了阜阳这个中国铁路新枢纽。阜阳被誉为大京九枢纽城市,年客流量约800万人次,是中国四大民工输出源头。经阜阳枢纽发运的货物,可直接通过天津港、连云港、上海港出海,也可直抵香港与国际市场接轨。
航空
阜阳机场距阜阳市约3公里。按4D级建设拥有国际先进的导航通信设施,可全天候使用,能起降波音757,麦道90等类型飞机。现已开通到上海、合肥、广州等地的航线。往返阜阳、广州两地的航班自09年四月开通以来上座率一直良好,最高时满座,已引起了南航有关方面的注意。另据阜阳民航局计划,阜阳直飞北京的航线也在计划之中。
公路
公路以阜阳为中心,105国道和省道为骨架,辐射全市城乡、通往毗邻省市的公路交通网络已逐步形成。南洛高速(界首-阜阳-蚌埠段)高速公路顺利通车,与已经竣工的(合(肥)阜(阳)驻(马店))(合肥-阜阳段)高速公路形成“十”字型布局。规划中的商(丘)景(德镇)高速公路阜阳-亳州段已经通车,阜阳-六安段近期将恢复施工。在城区西部建设界阜蚌与合阜驻高速公路连接线。规划建设阜阳-新蔡高速。
水运
水运十分便捷,淮河、颍河等十多条航道可下长江、入海,是中原通往华东的水运要塞。现在正整治建设颍河、泉河及颍上船闸,使颍河达到Ⅳ级航道。现有阜阳港城区作业区规划迁建至颍河闸下游,在颍河闸下游新建三十里铺作业区。 [编辑本段]综合经济 阜阳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同时也是安徽省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新兴的煤炭能源基地。
农业
阜阳地处黄淮海平原,在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交界处,地势平坦,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适宜各类农作物和动植物的生长繁育,盛产小麦、水稻、红薯、棉花、玉米、大豆和水果、蔬菜、薄荷、中药材等,是国家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基地和山羊板皮重点产地。农业科技含量逐年提高,现已初步形成食品、中药材、蔬菜、传统工艺品、水产品、林产品、水果、名特优新稀农副产品系列的产供销一条龙体系。太和县薄荷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贡椿远销海内外。颍上县水产养殖、立体种植等生态农业蓬勃发展。阜南县会龙镇的辣椒行销全国。阜阳作为全国名列前茅的秸秆养牛大市,正逐步形成良种繁育、黄牛养殖、饲草饲料、疫病防治、肉类加工、皮制品加工等下多个链条组成的黄牛系列开发体系。阜阳农剩余劳动力200万人,还是全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之一。
矿产
阜阳境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蕴藏也十分丰富。处于淮北与淮南“金三角”板块地带的阜阳,地下不但有煤而且储量也不在小数。资料显示,阜阳市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蕴藏量达100亿吨,可采储量80多亿吨,而且皆为5700大卡左右的优质煤炭。谢桥矿是一座设计能力800万吨煤炭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由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生产的。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股份制煤炭企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520户大型国有企业之一,也是全国34家重点煤炭企业之一。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国家计委所是属国华能源有限公司和安徽新集煤电集团公司,是公司的三家股东。2006年10月,由新集集团投资的颍上刘庄矿又喜出新煤。年产800万吨的刘庄煤矿有两个第一,有被誉为国内第一对数字化的矿井,有高度为90.8米的“亚洲第一井塔”。年产500万吨的口孜煤矿预计将于2009年投产,年产300万吨的罗园煤矿顺利进入项目实施阶段,据预测,到2010年,阜阳煤炭年生产能力将达3000万吨,占安徽省煤炭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在2007年在颍东区口子镇与杨楼镇 发现大量煤矿 现在已经可以出煤N吨.由淮煤矿直接管理,
电力
阜阳煤炭资源的全面开发,带动了火力发电的全面发展。2×60万千瓦的阜阳电厂一期已建成发电,阜阳电厂二期项目正在实施,再加上刘庄坑口电厂和口孜坑口电厂以及颍上县煤电一体化基地,发电总能力将达到480万千瓦,届时阜阳市电力装机容量将占全省五分之一。阜阳煤电煤化工业“五矿四电一基地”项目总投资近600亿元,其中“十一五”计划投资150亿元,预计到“十一五”末,新增工业增加值达90亿元。由于具有后发优势,全市煤电煤化工业将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路子。阜阳市拟在“十一五”期间开发建设一批煤炭气化、热电工程,未来将在颍泉周棚、颍东口孜、颍上刘庄一线形成沿颍河的煤电煤化工业集群,成为撑起阜阳市“工业大厦”的基石。2006年8月,武汉凯迪及中盈长江国际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共同投资300亿元的阜阳凯迪煤化工公司成立。该公司投资的系列化工项目,主要致力于煤炭深度开发利用、环保和煤化工等项目。目前,80万吨煤制大颗粒尿素、100万吨MTP、200万吨建材、2畛30万千瓦发电厂等项目正在实施中。
工商业
阜阳工业门类齐全,开发区企业呈现勃勃生机。经过多年发展,阜阳已形成食品、纺织、机械、化工、医药、能源等门类齐全的支柱产业,孕育了金种子集团、安徽昊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文王酿酒有限公司、华源纺织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阜阳商贸市场繁荣,是中原商品集散地。目前,阜阳商贸市场呈南出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的新局面,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商业网点星罗棋布,拥有阜阳商厦、国贸商城、百货大楼、千百意购物中心等多家大型零售商场,以及皖西北商贸城、瑶海大市场、元丰大市场、顺昌商城等一批综合性市场各类专业市场80多家,集贸市场500多个。临泉县庙岔皮毛市场、太和县皮条孙绳网市场、颍上县南照阜阳成为辐射面积十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五千万,对豫、鲁、苏、皖边缘地带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原地区商品集散地。
投资环境
阜阳投资环境优越,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阜阳经济发展软环境日趋完善。在不断强化自身,改造“硬”环境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建设宽松的“软”环境,广揽合作伙伴,诚招天下贤士。阜阳市大胆借鉴和采用沿海、沿边、特区出台的优惠政策,被誉为“内陆特区”,先后制定了《关于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引进资金、技术、项目、人才和信息的文件。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治理经济环境,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敞开式办公、阳光式操作、一站式服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树立了政府行政服务新形象。近几年来,阜阳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相继建成了一批水、电、气、路、桥为重点的基础工程,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邮政电信业飞速发展,电话、多媒体通讯、网络服务等业务覆盖城乡,程控电话、移动通信位居全省胶列。金融保险业日渐活跃,机构遍布全市。宾馆酒店布局合理,富丽堂皇,为海内外客商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海关、商检、口岸的建成,为阜阳融入世界构筑了新的平台。丰富的资源,独特的区位,便利的交通,优越的环境,使阜阳得天时、占地利,有着发展的大好机遇。阜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开拓进取,提出了“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建设皖西北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和“优化一产、强化二产、繁荣三产”的经济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招商资优惠政策,治理经济环境,为海内外客商来阜投资创造广阔空间和良好条件。
如今阜阳正以新的姿态,积极营造皖西北乃至豫鲁苏皖边缘地区的交通营运中心、商贸中心、加工业中心、农副产品供应中心、物资储备中心,使阜阳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汇点,辐射周边地区的皖西北中心城市。 [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阜阳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阜阳位于中原文化区的边缘,在中原文化对周围地区辐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这里长期属于楚国,楚文化成了当时主流文化。先秦时代百家争鸣,咋说横流,阜阳大地上生成了诸多文化现象,并孕育了达则兼济天下的政治主张和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阜阳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翻开历史的画卷不难看出,古代的阜阳战事连连,硝烟不断,战争的洗礼,使阜阳留下了戎马文化的烙印。一部阜阳名人史那几乎就是一部灿烂的戎马文化史。阜阳文化既有热情、奔放、浪漫、飘逸的一面,又有冷峻、深沉、朴实、厚重的一面。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阜阳文化将更加茁壮成长,成为中华文化园林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编辑本段]建置沿革 阜阳市历史悠久,人文蔚盛。历史上以颍州(今阜阳市区)为中心的南部开发较早。西周以后,在今阜阳境内即建立了妫姓的胡子国,临泉境内的沈子国,颍上境内的慎等。春秋战国时,又出现了太和原墙的原阳,倪邱的新,临泉的寝等县邑。由此地域概念逐渐形成。秦代始置汝阴县,汉属汝南郡。三国魏置阴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32年)置颍州,隋设汝阴郡,唐设颍州,宋设顺昌府,元属汝宁府,明属凤阳府。清为颍州府。清雍正十三年,颍州更名阜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阜阳地区专员公署,下辖八县一个行政办事处。
北部以亳州市为中心的区域,同样经历了氏族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商代为都城,“汤始居亳,从先王居”。春秋置焦邑、秦置谯县、领有今亳州境内的谯、城父,属泗水郡,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三国设谯都,东晋属谯郡,北周始置亳州,隋复置谯郡,唐置谯郡,宋归淮南东路,元置归德府,明降州为县,后复升为州,清属颍州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亳州为阜阳地区下辖一个县,称亳县。一九八六年始改县为市,称亳州市,仍归属阜阳地区。
历史上颍、亳两州南北相望,随着封建政权更迭,而隶属不一,形成了两个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2年),颍、亳二州首次并为统一版图,“省谯县入亳州,寻降亳州的亳县,属颍州”。弘治九年(公元1496)亳县复升为州,与颍州为颍州府,又降亳州为亳县,正式纳入颍州管辖之内,形成了东西四百里,南北七百里的广大地域。不仅包括今阜阳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含今六安地区霍丘县的大部分地界。
1998年2月,亳州市从阜阳市划出,由省直辖。2000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亳州市、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划归亳州市管辖。目前,阜阳市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颍上、阜南四县及颍州、颍泉、颍东三区。 [编辑本段]名胜古迹 文峰塔: 文峰公园 位于阜阳城中心干道颍州路附近。近史志记载,因奎星楼不高,文星不太显露,所以当地文风不振,功名不多。康熙三十五年(1796年)于此建文峰塔,以振兴阜阳文风。塔为全砖结构,七层八边形,高31.8米。各层有塔心室,一层独为一室,北门为阶梯入口,有盘旋梯道贯顶。一、三、五、七层四方有四券形门;二、四、六层,在南、西、东三面各有三门。塔为密檐楼阁式,每层叠涩出桅,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支承挑出的密檐。顶部起脊挑角,三叠珠式宝剑,由铁制五叉刹杆贯串攒尖,造型朴素庄严。文峰塔与奎星楼,都建在城之东南方,即巽方。《山海经图赞》说:“地亏巽维,天缺乾角”。阜阳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洼,据《颍州志》记载:堪舆学家认为东南洼而地轻,地气外溢而难出人才,须建塔以镇之。《易·巽》说巽象风:“随风,巽”。疏去:“风既相随,无物不顺”。按儒学家说法,巽为文章之府,塔有卓笔之形。故称“文峰塔”。文峰塔既与“文”相关又极富道教色彩,该塔一些砖雕,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长寿鹿、灵芝草、龙、凤,有文人祈求的鲤鱼跳龙门,还有阴阳鱼图案。这对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心理和阜阳历史等方面都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宝贵资料。总之,这类塔属于旧时所谓风水塔。
奎星楼:位于阜阳市老城东南城墙交结处,又称拐角楼。据传晴日登楼可望霍山,故旧县志又称“望霍楼”,俗称“三篷塔”。原为明万历二年(1574年)知州赵世相扩建南城所建敌楼。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全砖结构,三层六边形,通高9.93米,叠涩出檐 奎星楼 ,起脊翘角,结顶饰铁制舞凤,六角制铜制响铃(1981年重修时改铁制铃)。凤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有瑞应,故顶饰具有传统文化性质。奎星楼三层均室,但互不贯通。一层朝南开一半圆形券门,二层一门四圆形券窗,三层南门楣额为“奎壁联辉”。“奎”、“壁”、“斗”均属二十八宿星座。“奎星”是二十八宿中白虎七宿的首宿,因其“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所以《孝经·援神契》有“奎主文章”之说。《春秋元命苞》更认为汉字起源也与奎星有关,说苍颉“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历代名画记》说:“奎有芒角,下主辞章”。由于古籍中常把奎星与文字、文章联系在一起,所以历代文人都崇拜奎星,各地为之建楼奉祀,以祈祷本地文人辈出,文风昌盛。
颍州西湖:颍州西湖为国家AAA级风景区,位于阜阳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两岸,是古代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汇流处。因阜阳在北魏以 西湖的水 后称颍州而得名,为唐、明、清历代名胜。明代《正德颍州志》载:西湖“长十里,广三里,水深莫测,广袤相齐”。《大清一统志》云:“颍州西湖闻名天下,亭台之胜,觞咏之繁,可与杭州西湖媲美。”颍州西湖景色之美,四时俱佳,招徕不少文人志士出守颍州,更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旅游胜地。从宁代起有北宋词人、宰相晏殊,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苏轼、宋代中书侍郎吕公著等七大名人知颍州,为古颍州西湖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留下了113首著名诗篇,加之71名古代和近代诗人的诗篇共259首。其中唐宋八大家占四人,还有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与苏轼齐名的黄庭坚。苏轼曾在诗中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可见,颍州西湖在古代确为天下西湖之冠。但后来由于黄河泛滥,西湖被泥沙填平,昔日美景,已不复存在。现仅存“会老堂”等建筑。新的西湖在阜阳城西15公里处,周长11.5公里,湖面约5.74平方公里,水深 1-2米,是在原三十里河的基础上兴修而成的。湖中有岛、岛中有潭,绿柳盈岸,芳菲夹道,花木扶疏。主要景占有:碑林公园,建有碑林长廊、碑林八卦阵,荟萃了当代名书画家真迹五百余幅。百龙亭、八仙、十二生肖等石雕,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绝。紫竹院,建有假山、游泳室等。隐闲堂,是拜祭欧阳修、苏轼之处。清涟阁,系仿古建筑,五层楼阁。九曲桥,由颍州西湖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组成,非常巧妙。鱼宫,为两个鲤鱼伏,内有现代化的电动声像装置,如入仙境。另有游艇、游船、老虎等,更是让人留连忘返。按照总体规划,颍州西湖将建设成为既有古人文景观的风景名胜,又有现代化游乐设施的重要景区,也是皖西北最有游览价值,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胜地之一。 在2009年举办 樱花节 桃花节 阜阳庙街客栈网友协会QQ群:2477409(阜阳群)论坛送门票
生态乐园: 生态园 阜阳生态园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坐落在阜城西北城乡结合部,古颍州西湖遗址,欧阳修“会老堂”北侧,系农业结构调整,改造治理泉河洼地而建。景区占地1107亩,一期工程2001年7月动工,2002年5月1日开园;二期工程2003年3月开始扩建,2004年5月1日对外开放。
生态园由十四部分组成。东南部有果树种植示范区主要有葡萄园、梨园、桃园、石榴园、樱桃园、柿园、苹果园、枣园、斑竹园和桂花树、香樟、琵琶树、银杏等稀有树种;中部为水上乐园和垂钓中心,养有日本锦鲤、斑点叉尾鲢、银鲫等珍稀鱼类;北部为动物园有斑马、天鹅、海鸥、孔雀、火烈鸟、鸳鸯、猕猴、骆驼、牦牛、梅花鹿、鸵鸟、黑熊、棕熊、金刚鹦鹉等80余种名贵动物;中北部为文化园、高尔夫球练习场、农业科技示范园;西北部为五牛园和盆景园;西部为热带植物园区,引进20多个国家和地区珍贵树木,其中佛肚树、加拿利海枣、盘根榕树等最为名贵,美丽异木棉为阿根廷国花;西南部为恐龙园,主要展示霸王龙、暴龙、长颈龙等;南部为休闲中心,设有棋牌室、茶楼、餐饮等与水上音乐茶座隔湖而望;中南部为大型游乐园,是游客活动的好天地。
迪沟生态乐园: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颍上东北部的汤店镇,地处济河、西淝河交汇处,东临凤台,北与利辛相接 壤,204省道纵穿南北。主要景点竹音寺、五百罗汉堂、生态园。五百罗汉堂非常完整,且全部由香樟木整雕而成,堪称“中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竹音寺与五百罗汉堂合璧一处,构成了完整的佛教文化场所,是一处综合性的旅游赏光目的地。生态园内湖岛山园错落有致,天鹅湖碧波荡漾,鱼跃鸟鸣自然风景如诗如画。微风吹拂,鸟那多姿,别有一番神韵。
八里河风景区:国家AAAA级八里河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颍上县南部的八里河镇,�南临淮水,东濒颍河,北距颍城8公 里,西迄阜阳58公里,东南距合肥170多公里。该风景区是在多年建设的基础上,1991年特大洪水后充分利用低湖沼泽洼地,综合治理而成的,1996年对外开放,主园区“世界风光”、“锦绣中华”、“鸟语林”、“碧波游览区”,占地3600亩,风光秀丽,景色迷人,交通便捷,设施齐全。
D. 广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全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旅游强区,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
围绕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总目标总要求,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以深化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整体水平为重点,扎实推进我区“三地两带一中心”(即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滨海度假胜地、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中越边关风情旅游带、西江生态旅游带,南宁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建设,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奋力推进新时代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破除瓶颈障碍,建立新时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
——坚持质量效益。加快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国际眼光和高点定位,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和发展质量。
——坚持品牌特色。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文化旅游发展新态势,全面增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动能。
——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通过发挥资源大优势,建设大项目,打造大品牌,形成大产业,全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形成,区域旅游经济均衡发展,产业规模快速壮大、产业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旅游总人次、总消费实现翻番,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我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文化旅游经济主要指标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建成全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先进省区、世界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文化旅游强区建设成效显著。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发挥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加快打造“三地两带一中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
1.加快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转型升级。以世界一流为发展目标,着力在生态环境保护、现代产业体系、城乡基础设施、体制机制创新、旅游开放合作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提质升级。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催生中高端文化旅游新业态。加快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充分发挥桂林国际旅游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建成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
2.加快北部湾国际滨海度假胜地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滨海度假旅游、海丝文化旅游、海洋休闲运动,建设一批高等级滨海休闲设施和度假酒店群。积极开发邮轮游艇、水上运动等旅游新业态。集中开发建设北海银滩、涠洲岛和钦州三娘湾、茅尾海以及防城港江山半岛、京族金滩等休闲度假景区。开辟海上跨国邮轮精品线路,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亚热带滨海度假和海上运动休闲胜地。
3.加快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转型升级。以巴马、东兰、凤山为核心区域,深入挖掘长寿文化、健康文化和民族文化,培育特色鲜明的健康旅游产业功能区,做大做强健康旅游产业规模。开发业态丰富的长寿产品,定期举办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巴马论坛),建成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长寿养生国际旅游目的地。
4.建设中越边关风情旅游带。完善边境地区旅游交通体系,加强边境口岸景点景区建设。深化边贸旅游和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建设边贸旅游产业园区,培育带动力强、受益面广的边境旅游产业链。加快建设边关国家风景道,打造边关民族风情特色旅游线路。积极探索中越边境口岸旅游通关便利化新举措,完善跨境旅游管理服务体系,提升跨境旅游国际化合作水平。
5.建设西江生态旅游带。以珠江-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为契机,依托西江干流沿江城市自然山水风光、岭南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做大做强西江沿岸生态旅游产业集群,打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旅游带。发挥西江流域多个精华旅游江段的独特优势和气候条件,挖掘西江文化旅游多元主题和特色鲜明的品牌价值,构筑绿色生态旅游廊道,着力打造成为多元化、国际性、全天候的黄金旅游带和中国水运旅游发展的典型示范。
6.建设南宁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全面实施强首府战略,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品牌,强化南宁面向东盟的国际旅游集散功能。引进和建设一批大型都市文化旅游商贸综合体,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文化娱乐、都市休闲等业态,做大做强城市夜间经济,建设成为以亚热带壮乡风情为特色、以会展商务和都市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对接大湾区的北部湾核心城市、中国-东盟文化旅游合作交流的中心城市和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的引领城市。
(二)加快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
7.优化文化旅游特色产品体系。不断适应多元化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健康养生、山水观光、休闲度假、边境跨国、民族文化等旅游产品,提升特色旅游影响力。培育桂林山水文化体验游、巴马长寿养生休闲游、北部湾休闲度假游、中越边关跨国风情游、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游、桂北和左右江红色体验游、环大瑶山历史文化生态游、桂东岭南风光文化游、海上丝路邮轮游、桂中刘三姐山歌文化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滇桂粤边海国家风景道和西江国家风景道。
8.加快大健康旅游产业发展。依托广西丰富的健康旅游资源和长寿生态集群,全面发展以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医疗保健为主体的健康旅游产业。建设医疗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平台,开发与中医药及壮瑶等民族医药相结合的传统健康旅游产品。探索培育特色医疗旅游项目,打造医疗旅游康养小镇和医疗旅游目的地。创建一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养生养老度假基地。开发长寿养生特色食品,发展养老旅居住宿,打造特色养生品牌,提升健康旅游消费,加快世界健康旅游目的地建设。
9.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进程,推动高新科技在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游戏游艺等传统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引导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扶持优秀原创动漫、音乐美术、影视创作,推出一批文化演艺精品。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发展创意设计,催生新型文化业态,建设一批特色工艺美术产业基地,培育一批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集聚区。
10.培育文化旅游产业新业态。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工业、交通、住房、医疗、养老、体育等融合发展。依托特色农业资源、乡村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建设田园综合体。支持发展森林度假和水利旅游,建设森林公园、森林小镇和水利风景区。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地质遗迹与矿业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工程和科技场馆等,开发研学旅游产品,建设研学旅游目的地。培育国际性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综合体、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体育旅游线路。结合全区通用机场、北部湾邮轮母港和高速高铁建设,积极培育低空旅游、邮轮旅游、高铁旅游等旅游新业态。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多产融合发展态势。
(三)加快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
11.建设一批文化旅游核心大项目。围绕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建设文化旅游核心大项目。重点建设南宁万有国际旅游度假区、桂林融创万达文化旅游城、北海银基国际医疗康养旅游产业新城、世界智力运动之城、世界实景演艺之都等一批新业态核心项目。加快推进南宁融晟天河·海悦城文化旅游项目、桂林雁山民国风情旅游小镇、桂林乐满地文化旅游康养综合体项目、贺州黄姚古镇文化和旅游产业示范区、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柳州螺蛳粉特色小镇、防城港白浪滩·航洋都市里等一批投资规模大、规划建设理念先进、市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建设。
12.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景区。加大培育和创建力度,推动现有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提质升级,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重点推进大新明仕田园、防城港江山半岛、巴马赐福湖、北海涠洲岛、桂平大藤峡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推进宁明花山景区、百色起义纪念园、涠洲岛鳄鱼山、桂林融创万达文化旅游城、龙胜龙脊梯田景区、三江程阳八寨景区、贺州黄姚古镇、南宁百里秀美邕江·国际园博园景区、凭祥友谊关景区等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大力推进以桂北红军长征主题国家文化公园、左右江红色主题国家文化公园为代表的一批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打造湘江战役红色旅游景区。
13.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示范项目。引导建设一批主题鲜明、功能完善、宜游宜业的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鼓励各地建设文创产业园区和文创街区。重点打造提升中国-东盟网络视听产业基地、中国-东盟数字文化创意园、梧州骑楼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桂林东西巷街区、桂林五通农民画产业园等一批文创产业园区(街区)。着力打造一批品牌价值高、主题特色突出、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聚集拉动作用的特色文化旅游小镇,重点建设和提升阳朔兴坪古镇、靖西绣球小镇、合浦月饼小镇、苍梧六堡茶小镇、大化达吽小镇等一批特色文化旅游小镇。
14.建设一批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加快建设花山岩画风景区,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兴安灵渠、三江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建设左江流域骆越壮族文化(崇左)生态保护区。加强历史文物、革命文物、民族文物、大遗址、传统村落等保护开发利用,建设一批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探索将民歌民谣、民族说唱、音乐舞蹈、民俗民情、民族技艺、民族服饰、民族餐饮等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开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四)实施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重点工程
15.文化旅游示范创建工程。全力做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和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等国家级品牌创建示范工作。重点推进防城港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中越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龙州)建设。做好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名县等品牌创建升级工作。
16.文化旅游特色品牌打造工程。健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渠道相结合的全媒体信息传播机制,实现信息化、大数据、精准化的全媒体推广。打造以山水旅游为特色主体的“桂林山水旅游”品牌、以滨海休闲为特色主体的“北部湾滨海度假”品牌、以康寿养生为特色主体的“世界长寿养生”品牌、以异国风情为特色主体的“中越边关风情旅游”品牌、以民歌民俗为特色主体的“刘三姐民族文化”品牌,集中打响做强广西五大文化旅游特色品牌,提升广西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充分挖掘各地资源和特色优势,打造出各具特色的节庆品牌、演艺品牌、美食品牌、地理标识品牌和特色商品品牌等,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7.文化旅游融合精品创作工程。加强文艺创作生产规划,推动文艺与旅游深度融合,鼓励创作以广西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为题材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影视剧作品及广播电视、网络视听、综艺节目。申请举办中国-东盟文化艺术节,持续办好广西戏剧展演、广西音乐舞蹈比赛、广西杂技魔术展演等品牌艺术赛事。打造一批影视、文学、戏剧、书画、音乐创作基地,建设一批文艺创作、采风、展示文化休闲工作室。鼓励各类旅游演艺经营主体在旅游城市或依托核心旅游景区开发主题性、特色类、定制类文化旅游演艺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演艺精品项目。每年评选奖励一批文化艺术精品项目。
18.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加快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形成层次分明、覆盖面广的旅游集散和服务体系。建立安全便捷的文化旅游交通体系,重点建设通景区公路,完善旅游行业运营车辆安全监管体系。加快旅游交通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和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自驾车服务体系、风景道绿道系统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提升旅游厕所建设质量与标准,提升旅游厕所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文化设施景区化建设,重点建设广西民族剧院,改扩建广西博物馆,推进广西自然博物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中心等一批自治区文化设施建设。结合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市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的旅游服务功能。规划建设具有旅游条件的广播电视设施等公共旅游服务站点。
19.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壮大工程。深化国有文化旅游企业改革,发展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有文化旅游企业。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引进文化旅游产业战略投资者,推动形成不同所有制文化旅游企业共同发展、大中小微文化旅游企业相互促进、开放多元的发展格局。鼓励和培育文化旅游创意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渠道上市挂牌。
20.文化旅游智慧服务提升工程。打造广西文化旅游大数据产业,建设广西文化旅游数据中心。加快建设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景区、智慧饭店、智慧旅游乡村等,建成“广西游直通车”和“一部手机游广西”智慧旅游平台,全面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加强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大幅提升广西“数字文旅”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在节目制作、网络传输、大数据云计算等优势资源,建设广西文化旅游云平台,充实特色文化旅游视听内容,提供智慧旅游音视频一站式服务。
21.文化旅游惠民富民工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公共设施、乡村传统工艺振兴、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乡村文化人才培育等富民助推计划,形成文化旅游行业惠民富民新格局。实施文化旅游便民利民工程,推进文化旅游志愿者服务站建设,推广文化惠民卡,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推动重点景区适度降低门票价格,鼓励公共资源型旅游景区免费开放;鼓励实施景区免费开放日、旅游一卡通、电子消费券、旅游年卡等措施,让人民群众享受实惠。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对文化旅游工作的领导,贯彻落实好中央和自治区有关产业支持政策,研究制定促进本地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领导协调机制,形成自治区统筹、市县主抓、部门联动的良好局面。自治区每年召开1届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由各设区市竞争申办,对大会承办地文化旅游发展产业予以重点支持。
(二)加强规划引领。做好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高水平编制全区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建立规划统筹机制和“多规合一”机制,加强文化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相衔接,发挥综合联动效益。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实施规划评估,提高规划的执行力度。把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部署,强化督察考核,促进规划实施。
(三)加强支持引导。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多渠道筹集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适度扩大文化旅游产业用地供给,优先保障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和乡村旅游项目用地。大力发展对外文化旅游服务贸易,扶持具有广西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出口。统筹使用自治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设立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发挥好各级政府资金和优惠政策的引导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社会资本,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四)加强人才培养。编制全区文化旅游人才发展规划,重点抓好管理、经营、创意和服务等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文化旅游领域职称改革,进一步完善文化旅游人才激励机制。将文化旅游人才培训纳入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就业培训和职业教育计划,依托重点院校、龙头企业、社会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文化旅游培训基地,进一步提高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推动成立新型文化旅游智库和文化创业研究机构,加强文化和旅游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平台建设。支持文化旅游企业与区内高等学校、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支持开展职业技术类的社会办学。探索与粤港澳地区、东盟国家的区域性人才培训合作。
(五)加强市场监管。健全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机制,推进文化旅游市场监管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推进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和队伍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涉文旅部门联合执法检查,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持续开展全区文化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加强行业标准建设,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综合治理,确保交通、食品、卫生等重点环节安全和旅游设备设施运行安全。
(六)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健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考核评价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将考评情况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工作实绩和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适时开展督查检查,通报各地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E. 重庆长寿区晏家工业园区有哪些工厂单位啊!!
晏家那边有很多工业企业,比如我知道的就有洗衣粉厂,复合材料厂等等,很多,应该说有适合你哪个专业的岗位。你可以在长寿人才招聘中心看看,地址:协信广场14楼,希望对你有用,祝你找到满意的工作
F. 事业单位要想辞职的话,一般要走哪些程序
事业单位职员正常离职,一般不存在不能辞职的情况,可以按照程序在3个月内完成手续。如果是相关机关或签署《竞业协议》的单位,就有相关脱推规定或不能从事相关行业的竞争协定规定。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在有限的时限内继续遵守保密或竞业协定,不得损害任何国家利益行为。如果部门不遵守规定,无故妨碍劳动者正常辞职,可以直接向人事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相关手续。
合同对辞职有限制要求的条款内容或服务期间有限制要求的,按合同处理。强行辞职的话,根据合同要求经济赔偿,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参加同一类型的招募考试。也就是说,在3~5年内不能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招聘。公费师范生、免费医科生等也要按照合同规定赔偿已经享受的经济金额和利息。个人辞职后,如果在职业计划中不包括公务员或事业人员,不准备自主选择职业或自主创业,则不理会这些规定,只是按照正常程序向单位人事管理部门或分管领导层提交辞职报告,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事部门提交辞职要求,填写相关资料和表格,走自己该走的程序,如果遭到人为阻挠。
G. 从重庆市巴南区南坪怎么坐车去长寿区人才交流中心(长寿区桃花新城体育中心区委党校内)。
巴南区或者南坪坐898鱼洞--朝天门的车,在朝天门长途汽车站坐到长寿的客车,到了长寿坐长寿102到体育中心下。
H. 求长寿区人才交流中心 档案室 质询电话 谢谢
长寿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联系地址:长寿区长寿路16号2楼 邮政编码:401220 联系电话:023 - 40231339,在问档案室的电话,一般情况他们是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