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办演济公的演员是不是在养老院里面住的吗
近日,有传闻称“济公”的扮演者游本昌住进养老院,晚景凄凉,无人照顾。4月20日,游本昌本人在微博上发布一段视频,首次回应此传闻,称该消息不实。
在视频开始,游本昌有些凄惨地读起自己住进养老院的新闻,配合他泫然欲哭的表情,差点让人信以为真。随后,老爷子画风一转,喜笑颜开称“不能这么说,这根本不是我”,原来之前的画面只是为了逗网友。游本昌在女儿的“督促”下正式辟谣,网上真真假假的消息都混在一起了,但没想到自己这条新闻竟然有15万多的网友跟帖。他还透露自己现在正在演话剧,所以15万网友都是自己的粉丝的话,自己可以演150多场,他欢乐地说,“这太了不起了,有谁能引起网上这么大关注啊,这是我的幸福!”游本昌还蹦出了“吓死宝宝了”等金句,简直是一位可爱的老顽童。
网友纷纷点赞“祝老爷子身体健康快乐长寿,好幽默”“新一代网红,好可爱”“心态好好的老人家”。
② 88岁的游本昌,就这样改写了他的结局,苦尽甘来终无遗憾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
上世纪80年代, 《济公》里的这首主题曲,传遍大江南北。
而《济公》游本昌,更是比《西游记》还经典的存在,每当听起这首歌的时候,都能想起他的样子来。
有些人一辈子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角色,但有的人用一辈子成就了一个角色, 不知是福还是祸?
游本昌在52岁演完济公之后,
销声匿迹20年,又在73岁散尽家财,是什么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
01
1933年,游本昌出生于江苏泰州的一个贫困家庭, 因为从小身体虚弱就变成了医院的常客。
父母因为游本昌的身体机能很担心,到处寻医无门,无奈之下找人为游本昌算命,得知他活不过13岁后更是焦虑。
父母四处求神拜佛,一个算命先生告诉他们破解方法,“让游本昌皈依佛门。”
年仅6岁的他被父母送入“法藏寺”出家。之后, 游本昌和佛门结下了不解之缘。
很幸运的, 游本昌活过了13岁 。
本以为他会选择当一辈子和尚, 但最终,他因为演员梦在15岁还俗回家。
游本昌的演员梦在小时候有留下了。
家中二姐从小就是个文艺少女,这一点在无形之中影响了游本昌,小时候他 跟着父亲去茶馆听戏看戏,耳濡目染之下便迷上了。
有时候放学回家,自己就偷跑着去看戏,看完还回家学着表演。
游本昌的天赋很高,学得有模有样
02
游本昌在校时期,代表学校参加表演比赛被南京文工团相中 。
后来,南京文工团正式录用他, 18岁的游本昌成了正经的演员 。
一年之后,游本昌被保送到上海戏剧学院的表演系, 虽然文化课成绩不好,但表演成绩却是学校数一数二的。
4年后,游本昌 又因为出色的演技被中央实验话剧院看中 ,剧院向他伸出橄榄枝,他顺利进入剧院。
游本昌发现,自己在剧院中根本没有优势。
剧院中帅气高大的人比比皆是,自己虽长相俊美但由于身材矮小一直无法饰演男主角,这让他非常的伤心 。
就这样当配角默默无闻过了几年,当时和他一同进入剧院的人 纷纷晋升成为领导和主演 ,自己 却因为不会巴结,不会拍马屁而落得跑龙套的下场 ,但他不后悔。
03
终于在1962年, 他迎来了第一个当主演的机会。
他得到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举办的晚会邀请,游本昌在晚会中表演《两个手指头》, 却不料在仅仅说完开场白后由于体力不支晕倒在舞台上。
医生告诉工作人员,游本昌是被饿晕的,大家都震惊, 为何一个艺术家会吃不饱饭呢?
原来,游本昌在剧院中因为不会说好话,所以大家都欺负他。
有些人还因为 他演技好嫉妒打压他,在每月领粮食的时候做了手脚,导致他领到手的比别人少很多 。
吃不饱的游本昌还要 为剧院打杂,多脏多苦的活都得干 ,再加上 他从小身体就不好,久而久之身体便扛不住了 。
加上没日没夜地练习节目,上台表演时在 饥饿,疲劳,紧张三重压力下导致晕倒。
电视台 因为游本昌造成的直播中断非常生气,之后便减裁了他的表演, 他失去了人生中第一个成为主演的机会。
就这样,他又过了18年的龙套生活。
在此期间他也曾收过学生教表演,赚的钱也刚好能养活自己。
04
直到1980年, 他迎来了人生中第二次机会 。
著名导演岑范发出消息要开拍《阿Q正传》, 某制片人曾经在剧院看过游本昌的表演表示非常喜欢,并推荐他试镜《阿Q正传》 。
游本昌翻阅了有关阿Q的所有书籍,并对阿q做了详细的任务分解, 他认为自己的人生遭遇和阿Q很像,于是就毛遂自荐去试镜了。
但到剧组才知道, 导演的心中已经是他徒弟严顺开。
游本昌最终成全了学生 ,自己也因此失去了第二次当主角的机会。
《阿Q正传》让严顺开 成为当时 娱乐 圈最火爆的男演员 ,更是获得了国内所有的大奖,第一部作品, 就让他直接封神,摘得“影帝”的桂冠。
而另一边与阿Q擦肩而过的游本昌, 却只能在剧院中演路人甲的角色。
这样的经历,他在若干年之后又遇上了,这次他败给了姜文, 原因是片方认为游本昌没有知名度。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游本昌一度怀疑,自己适合当演员吗 ?
在今后的回忆录里他也曾回忆这段往事,对他的打击巨大, 曾想过一了百了。
但是最终因为自己热爱的演员事业而放弃了这个念头。
05
在这之后, 游本昌更加把每一次机会都当作人生的最后一次表演进行 。他坚守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的信念。
那几年里,他接触的还是台词不超过两句话的角色,有的就从舞台的这头走到了那头。
尽管如此,他也 用心对待每一个角色,他反复的理解剧本,理解人物 。
有一次,他得到了《大雷雨》中农 女的角色,该角色在剧中毫不起眼。
但游本昌却尊重角色, 他翻阅了近现代19本著作来了解“农 奴”,只为在舞台上给观众呈现几秒钟的表演。
很幸运的是,他的表演让观众流连忘返 ,农 奴带给游本昌的,是另外一片天地的人生。
八十年代初期, 哑剧大师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在中国上映 ,这是一部运用肢体艺术,无需言语进行表演的电影,在中国收获好评。
从此 ,哑剧时代在中国开启,游本昌看了电影后,灵机一动想要做哑剧艺术。
06
1983年 游本昌出演了话剧《孙二娘开店》, 遇见了第一个伯乐———黄一鹤 , 他是首个央视春晚导演。
看到游本昌的表演后被吸引,邀请他上春晚。
这一个机会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1984年的春晚上, 游本昌自演自导的哑剧《沐浴》让全场爆笑, 在这之后,游本昌的知名度直线上升,名声大噪。
凭借春晚刷脸成功,导演张戈找上了游本昌。 他终于在经历了79个龙套角色后首度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男主角。
可笑的是,第二天报纸便登出影帝严顺开也在争取 “济公” 的角色,而且严顺开对“济公”势在必得, 并提前让团队沟通剧组。
游本昌见势不妙后便拒绝了张戈的邀请 (因为游本昌和严顺开虽说是对手,但也是关系不错的师徒,游本昌本就不争不抢,所以就想让给严顺开)
当他拒绝张戈没几天,他又接到了张戈诚心邀请他出演“济公”的电话。
一切都是天意,游本昌也顺了自己的心接下了角色。
07
在前期筹备中, 游本昌探究济公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并下载观看了所有前辈塑造的济公形象。
游本昌发现济公几乎都是 “醉” 的状态,而这个“醉”就成了他心中的难题。
应该怎么醉才更能更像济公?
后来他想到盖叫天老师说得 “美着醉,要像风摆荷叶,脚踩棉花一样” 。于是他有对“醉”的理解。
随后他又在济公的走路姿势下功夫。
还真别说,这真的多亏了那双大一码的鞋。
阳光下, 游本昌踢踢踏踏的跑来,不合脚的鞋让他跑起来一颠一颠的 ,张戈看着他,心中一想, 这便是济公的形象。
一切准备就绪, 拍摄《济公》这部剧差点要了游本昌的半条命 。
年过半百的他第一次当主角自然倍感珍惜, 为了拍摄效果逼真,他不用替身亲自上场。
其中有一段大闹相府被暴打的戏份,游本昌躺在地上,任由板子狠狠的抽在身上,而他的保护措施就只有薄薄的一层海绵。
板子实打实的抽在他身上,连工作人员都跟着揪心,游本昌为了不NG只能忍着。
还有”假 死”的桥段, 游本昌被配角狠狠抛出2米远,重重地倒在地上 。
由于拍摄环境恶劣,剧中济公又常有大口吃肉的戏份,而肉都是提前一两天准备好的, 开拍的时候就拿出来啃,到最后肉都馊了 。
游本昌为了拍摄效果还是吃的津津有味, 创造了济公“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坐”的经典桥段。
游本昌吃肉的片段被各大电影学院拿来做表演素材 。
告诉演员,导演没喊“卡”之前, 演员不管遇到任何情况都不能停止表演,这就是敬业。
后期在拍摄济公时,剧组发生了三件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怪事” 。
第一件事就是在晴空万里的环境下要拍摄雨天场景,等了老半天不下雨,但在游本昌来之后,便立刻下了倾盆大雨;
第二件事就是雨天需要拍晴天的戏,雨死活不停,在游本昌来剧组时,天忽然就晴空万里;
第三个就是游本昌下了戏在边上专研济公时,拿着破扇子一刻不停地找灵感,结果在扇子上飞来一只蝴蝶,游本昌有趣的把玩着蒲扇和蝴蝶玩 游戏 ,仿佛各自都懂对方的想法。
种种怪事之下, 让剧组和游本昌非常有信心能拍好这部剧,且认定一定会大卖大爆。
事实证明,付出的一切都是有回报的,济公在1985年播出后, 52岁的游本昌爆红 , 济公红遍大江南北。
主题曲 “哪有不平哪有我” 更是成为大街小巷传唱度最高的歌, 上至90岁下至3岁都会唱。
济公 掀起了“跟风时代” 开始模仿游本昌的济公模样。
08
游本昌也凭借着成功获得“金鹰视帝”的桂冠 。
游本昌在剧中“ 一半笑脸,一半哭脸;一半醉,一半醒” 的呈现,被 直接封神 。
大家都称他为“国宝级的艺术家”。
爆火之后的他邀约不断, 但他却拒绝了将近95%的工作,原因竟是因为“不尊重表演艺术的工作不接”。
当时又恰逢 各大剧院要求演员一年必须赚多少工资,这让他对艺术的理解有了怀疑。
1991年, 他毅然退出剧院自立门户。
刚好西游记的导演杨洁想要利用济公的热度拍续集,游本昌正在斟酌要不要拍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09
妻子被检查出身患癌症的同时,女儿也因为某些原因辍学, 他的人生正开始起步的时候却面临人生中最大的难题抉择:家庭还是事业?
最终,他选择照顾妻子。
这一照顾,就足足过了20年。
在这20年里, 中国 娱乐 圈经过了翻天覆地的洗盘,流量艺人层出不穷,市场几乎被划分干净。
他与 娱乐 圈脱节20年本该再也没翻身机会了, 但幸运的是,他的20年换来了妻子的康复,女儿的成才。
10
成功复出后的游本昌因为海外华侨一句 “感谢你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传播到海外,让全世界的人知道中国的厉害” 的话,他决定重拾拍济公续集的想法。
但是现在, 他却找不到投资商了。
最终, 他没办法只能自掏腰包自导自演了济公游记,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因为这个赚了几百万。
后来, 他又致力于用《济公游记》赚来钱去证明哑剧的艺术 ,从而拍摄了《游先生的哑然一笑》,结果, 根本无人欣赏,赔了几百万。
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硬撑的他又在2006年去拍摄哑剧《了凡》。
他喜欢了凡的故事,了凡 告诫世人如何分辨真善美 ,可这部哑剧一问世,更加冷门,无人在意,让他彻底赔光了所有钱 。
世人,终究是不懂游本昌的大爱。
11
2008年《弘一大师》的作家找到游本昌想邀请他出演这部作品,游本昌看了剧本后喜欢的不得了,便答应了。
为了更好地进入角色, 他再一次出家去寺庙体验生活 。
妻子和女儿也很支持游本昌的选择,因为题材太冷门,没人投资。
于是他变卖家产组建了剧院,招揽演员。
实在是拿不出钱了,游本昌就到电视剧行业去客串几个角色赚钱补贴剧院。
其中, 2011年客串出演的《李献计历险记》中游本昌再现济公经典一脸两用的表情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感叹这30年来,至今还未有人能做出这样的表演形式,游本昌再度爆火。
后来, 《弘一法师》这部话剧非常成功,开启了世界巡演的模式,场场座无虚席。
12
2016年, 媒体爆料“游本昌晚景凄凉,83岁住进养老院。” 当网友纷纷心疼时,这个谣言最终被游本昌本人辟谣。
这些年来, 游本昌似乎也适应了现在 娱乐 圈的营业模式 ,他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中分享自己的老年生活, 网友们都格外喜欢这个和蔼且善良的“老爷爷”
13
2018年,和游本昌同级别的老艺术家 六小龄童在微博连续5年发同一张慈善照片被网友骂“不要脸”、“假慈悲”。
网友更是细数了他多次利用“孙悟空”的名义赚钱的恶行 。
游本昌也因此被无故拉下水比较, 真是为老爷子感到委屈。
游本昌和六小龄童本质上就不是同一种人 ,虽说 济公和孙悟空都是时代的眼泪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但是 游本昌从未想过占有 ,甚至他还会说出 “菩萨是无相” 的话来尊重前辈和后辈饰演的济公形象。
而六小龄童却自私地把“孙悟空”占为己有 ,觉得全世界除了自己就没有人能被称为孙悟空。
网友对两人的评价,很好地体现了两人本性上的区别。
14
游本昌老师用 一辈子的时间来传承济公美德,不消费不占有,做到人剧分开,给了角色最大的尊重。
他曾说过“ 要热爱自己心中的艺术,为它可以付出生命,但是绝不可以爱艺术中的我,艺术中的自己,爱自己是不行的,是搞不好艺术的。”
也说过 “死在舞台上是一个演员的幸福”
他真正做到 为艺术牺牲为艺术疯魔的境界。
如今他88岁高龄,在短视频平台中欢声笑语,神采奕奕的样子,实在快乐。
他真正成为了济公。
佛本无相,而济公就是游本昌。
③ 因演济公火遍全国,为追求艺术不惜卖房,游本昌如今怎样了
2017年,老艺术家游本昌,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视频,
视频中的他心酸地说道:
“我住进了养老院,现在晚景凄凉,而且还没人照顾。”
看上去很是凄惨,然而没过几秒就画风突变,人们才惊觉被这个“老顽童”给骗了。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游本昌饰演的“济公”形象,就会浮现在脑海。
那么,那个曾带给我无数回忆的“济公”,如今过得怎样了呢?
为何他会在一夜爆红之后销声匿迹,这些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1933年,游本昌出生在江苏泰州,他的家庭并不富裕,可家里却是孩子众多,
身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他的上面还有6个姐姐。 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游本昌自然是倍受宠爱,
只可惜他从小就体弱多病,简直就是一个药罐子,这让父母操碎了心。
可即便四处寻医问药,他的身体也不见好转,就是好吃好喝的养着,他却依旧骨瘦如柴。
游本昌6岁那年,一位僧人到此地化缘,偶然见着了他,看了几眼之后,对其父母说道:
“这孩子恐怕活不过13岁,除非皈依佛门,此事才可化解。”
听了僧人的话,父母都吓坏了,于是为了能够保证儿子能够顺利长大,
6岁的游本昌,被送到了上海的法藏寺拜师。
也就是从那时起,游本昌的身体渐渐好转,不仅病好了,身体还越来越壮实,实在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只不过进了寺庙,他还是要继续学业的,少年时期的游本昌,学习成绩十分优异,脑子也十分的灵活。
而除了读书之外,他最喜欢的就是去听评书,一放学他就跑到书场听人讲故事,而其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出 江南活济公 。
这个段子他真是百听不厌,甚至将台词都记了下来,回到家还要给父母即兴表演一段,笑得大家都合不拢嘴。
等到再大点的时候,姐姐就开始带着他去看电影,那个时候卓别林的哑剧很出名,而童星秀兰.邓波儿,也深受观众的喜爱。
游本昌看着电影中,那些千奇百怪的表演,内心对表演艺术,有了越来越多的憧憬,
那个时候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演员。
1951年,高中毕业的游本昌,成功进入了南京文工团。在这里他正式登上了梦寐以求的舞台,走上了艺术之路。
在团里工作,游本昌是最积极的一个,每次排练他都是最后一个离开,每次演出他尽心尽力,即便身体不适,也要把最好的一面留给观众。
凭借着这份劲头,游本昌在入团的第二年,就获得了 保送上海戏剧学院的机会,在这里他接触到了真正的表演。
也慢慢懂得了,成为一名好演员,是要有使命感的,能把自己隐藏在角色背后的演员,才是真正的好演员。
1956年,大学毕业之后,游本昌被分配到了北京话剧院工作,开启了他的跑龙套生涯。
而他接不到主角,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不行,而是他不愿意和人争抢,也不喜欢和别人拉关系,
他有自己的原则,也从来不为名利所扰。对于他来说只要戏好,每个角色都值得用心对待。
即便是跑龙套,他也会去通读剧本,把人物琢磨通透,就算没有台词,他在无人的角落,也浑身都是戏,这便是他对艺术的执着。
在排演话剧《大雷雨》时,他饰演的农奴没有一句台词,但是游本昌却为了这个角色,足足看了19本书。
在话剧的最后,他才有机会出场,仅仅是一个落泪的画面,却让人回味无穷。
而他的这一段表演,则被人们誉为 “最经典的龙套”。
1966年,33岁的游本昌,被迫离开了话剧院,开启了长达十年的下乡生活,因此他生命中的黄金时期,并不是在舞台上度过的。
现实留给他的,只有漫天风沙和灼灼烈日。下放的那几年,他当过钳工,盖过房子,收过麦子。
热爱表演的他,偶尔在田间地头,也会演上那么一段,热情的老乡们都看得津津有味。
那一刻,他在暮色天光中,演绎着自己的故事,整个人都鲜活了起来。
下乡结束后,游本昌回到了话剧院,依然做着不起眼的龙套。
可他却一直卖力演出,并且因为对卓别林的崇拜,他也爱上了哑剧。
然而哑剧比起声情并茂的话剧,其实并不吃香,那个时候的游本昌,并没有多少观众,也赚不到多少钱。
可真正有才华的人,总有一天会闪闪发光的,而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1984年,在一次哑剧表演中,游本昌被春晚总导演黄一鹤相中,获得了登上春晚舞台的机会。
那一年,他表演的哑剧小品《淋浴》,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经典。
没有一句台词,也没有任何的道具,
他一个人站在台上,对着空气,却把 摔倒、脱衣、开水龙头 等动作,表演得惟妙惟肖。
也就是那个时候起,游本昌终于在观众的心目中拥有了姓名。
并且,在跑了28年龙套之后,他终于迎来了自己出演的第80个角色,这一次他终于成为了主角。
可当导演第一次找到他时,游本昌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摸爬滚打几十年, 52岁的游本昌依然是个小演员, 为了生活四处奔波着,
因此当他接到妻子的电话时,有那么一瞬间的晃神。那个时候,他还在外地拍戏,妻子却打电话说道:
“上海那边来人了,让你去演济公呢,是个主角。”
一听要演济公,游本昌的内心激动不已,可是他却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而是让妻子转告对方,自己先考虑几天。
只因为他听说自己的徒弟严顺开,要出演这个角色,他怕自己顶替了这个角色,会让彼此反目成仇,于是他不敢贸然接下。
后来他才得知,严顺开那个是省台的班底,
他演的这个是杭州电视台做的,其实并不冲突,因此才安心地接下这个角色。
而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着实下了很多功夫,在翻阅了大量典籍之后,他决定先从衣着打扮上下功夫。
剧组原本的僧衣,是干净整洁的,游本昌觉得这不太符合济公的形象。
于是他把衣服剪破了,又重新缝缝补补,愣是把一件新衣服改成了破烂儿,至于那把破扇子,也是他亲手用钢丝划烂的。
为了能够贴近角色,他故意摇摇晃晃地走路,还亲自把牙齿都涂黑了。
一个不修边幅的济公形象,就这样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而在拍摄过程中,游本昌也一直很注重细节的刻画,比如剧本中有一段,济公和贪官称兄道弟的剧情。
他觉得十分不妥,济公他是疯癫但是却有自己的原则,于是他修改了剧本。
让人们看到了济公大闹宰相府,为百姓鸣不平的画面,而济公专管人间不平事的性格,也就更加深入人心了。
后来还有个济公偷人馒头的画面,他觉得吃白食,显得济公这个人很无赖,而且这种偷东西的行为,很可能会带坏小孩子。
于是他在拿走馒头后,设计了一个施法将铜板吹到了摊贩面前的片段。
济公玩世不恭,又坚守原则的形象,就是这样一点点地塑造起来的。
除了对剧情较真以外,在拍摄过程中,他也十分的敬业,身为主角,他从未享受过特殊待遇,反而吃尽了苦头。
那个时候,他每天在拍摄前都要构思、研究剧本,拍完了以后,还要总结反思,努力改进,一天真正能休息的时间只有4、5个小时。
而在很多拍摄细节上,他也从来不含糊,比如其中有一场挨板子的戏,前后一共拍了12次,他不知道挨了多少打。
就连演衙役的演员,都心疼得不得了,但是他却若无其事地要求继续,虽然身上有护具,可拍完之后,他却还是站都站不起来了。
”酒肉穿肠过,佛祖在心中“的济公,在剧中时常喝酒吃肉,可当人们羡慕游本昌能公费吃喝时,他却并没有那么享受。
济公拍摄的时候,是在炎热的夏天,头天买的肘子,到了第二天基本上就已经臭了。
但是当导演指挥他吃肘子的时候,他还是不管不顾地啃了起来,看起来很香的样子,
直到导演喊卡,他才终于忍不住吐了出来。
后来这个画面,还被写进了北电的课本教材,以此来勉励下一辈演员。
而为了拍戏,搭进去半条命的游本昌,并没有获得多少片酬,那个时候,他拍一集也就拿120块钱,最后一集导演给了他150块钱。
《济公》这部剧,一共拍了8集,他也就拿了1000多块钱而已。
这部剧播出之后,迅速火遍大江南北,那个时候搓泥救人,成了很多小朋友模仿的把戏,
而济公惩恶扬善的品格,也深刻影响着一代人。
但是在大火之后,游本昌却没有像别人一样片约不断,反而渐渐地沉寂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当年的游本昌,凭借着这部剧,直接获得了金鹰奖的最佳男主角。
后来,《济公》在新加坡成功播出,同样引发了收视热潮,
而当游本昌代表大家访问新加坡时,一位华侨却握着手对他说道:
听了这番话,游本昌大受震撼,他没有想到一部小小的电视剧,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从那以后,他挑选剧本也变得更加的严苛。
也正因为这种严苛,最终导致了他几乎无戏可拍,人们只觉得他挑剔,实在是太过于顽固不化。
而那些被他拒绝的剧本,无一例外都成为了无名无姓的烂剧。
对于艺术的追求,游本昌有自己的原则,他把戏分成三类:
他曾经说过: ”对人有害的作品,我绝对不拍,只要对得起观众,我就拍。”
有钱不赚,死守原则,这样的游本昌无疑得罪了不少人,从那以后,也几乎没啥人找他演戏了。
1991年,游本昌正处于事业上升期之时,妻子杨慧华被查出来癌症,为了能够照顾妻子,他毅然退出了演艺圈,放弃了他热爱的事业。
他说: “我要好好照顾她,不然我一点会后悔的。”
他带着妻子寻访名医,甚至到国外去看病,经过4年的抗癌斗争,妻子终于挺过来了,慢慢地恢复了过来。
游本昌的妻子,是朋友介绍认识的,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去看了日出,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两个年轻人的心也燃烧了起来。
很快他们就走到了一起,无论是富有或者贫困,妻子一直对他不离不弃,而当初结婚的时候,他们几乎一无所有。
但是杨慧华还是坚持嫁给了他,只因为游本昌对她说过:
事实证明,杨慧华的选择是正确的,从青丝到白发,游本昌从未让她失望过,他们对彼此的付出,撑起了这个小家。
然而妻子这边病情刚有好转,女儿倒也不消停了,快高考的时候,游本昌的女儿,却嚷着要辍学。
他百般劝阻,却一点效果都没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他最终尊重了女儿的选择,如今孩子大了,已经成为了一名作家。
解决了妻儿的问题,游本昌也终于可以回归舞台了,然而他复出之后的路,走的却依然非常艰难。
1994年,游本昌推掉了很多不喜欢的片约,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他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心中的艺术。
2002年,他出于对哑剧的喜爱,投资拍摄了《游先生哑然一笑》,可是却没有电视台愿意购买。
哑剧早已过时,现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欣赏,因此这一次他几乎颗粒无收。
后来他又拍了一部《了凡》,依旧没有市场,身上的钱也所剩无几了。
他说: “演员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谋生的,总要留下一点痕迹。”
而这个痕迹,当然不是金钱和名利,而是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接连2部戏赔本,游本昌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人们不理解他这么大年纪了,还在折腾什么。
可只有他自己不以为意,他觉得:
“钱若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服务,那就非常值得。”
80岁那年,游本昌卖掉了自己仅有的一套房子,成立了话剧团,开始排演话剧《弘一法师》。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还特意去参加了出家夏令营,在绥芬河剃度出家,以身入戏,赐法号为定畅。
人们没有办法想象,80岁的游本昌,花费了多大的精力,去筹备这一场话剧,从剧本、排练到演员招募,他都亲力亲为。
为了这一出好戏,他不眠不休,比20岁的青年,还有精力旺盛。
然而,《弘一法师》公演的第一年,仅仅只演了3场, 可场地费和劳务费,却花去了近百万,这一年他依然没有赚到钱 。
第二年,话剧演出场次,从一年三场变成了一年百场,甚至受到了国外的认可,被邀请到美国、加拿大演出,弘扬了中国文化。
而在他83岁那年,还因为排练,不幸摔骨折了,由于他年事已高,手术风险较大,医生建议使用中药保守治疗。
可是演出日子将近,他根本没时间养病,于是他毅然决定手术治疗,在恢复了不到一个月之后,他就缠着绷带走上了舞台。
他曾经说过: “能死在舞台上,是演员的一种幸福。”
如今的游本昌已经88岁,
没戏可拍的时候,他经常会去学校免费教孩子们演话剧,
而因为他的课程,有的孩子获得了清华的特招资格,有的从自闭症中走了出来,有的则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而年事已高的游本昌,也并不落伍,玩转各大社交平台,不在话下。
那个在视频里喊着:“亲爱的娃娃们”的老爷爷,让多少人湿了眼眶。
游本昌从小就和济公,结下了不解之缘,
“无烦无恼无忧愁,世态炎凉皆看破。”
这是济公的处世之道,也是游本昌的人生写照,
走过人生的大起大落,他活得更加通透,
他不为名利所累,只为心中的理想而活,
只要理想未死,他就永远年轻。
④ 游本昌老先生去世了吗
著名演员游本昌尚未去世。
游本昌(Benchang You),江苏泰州人,1933年9月16日出生于海陵区,是一位表演艺术家,北京本昌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有人说他活不过十三岁,只有皈依佛才能闯过这一劫。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他到了六岁的时候,父母便把他送到上海法藏寺拜兴慈法师为师,法号乘培。
2009年7月28日下午3点30分,游本昌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大光明寺剃度出家。7月29日上午9点,他正式由畅怀法师受出家沙弥戒,并赐法名定畅。
恐怕很多人都是从“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济公一角开始认识游本昌的,殊不知,那个时候的他,已经52岁,在话剧舞台上创造了不少经典角色,尤其在《克里姆林宫的钟声》里成功地扮演了列宁,还参加了列宁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演出。
从小就想拍电影的游本昌,从春晚到《济公》,两次跨界,才真正从舞台的四方天地走了出来,用他的话说,“一夜之间,超过了以前我所有的观众”。
2005年与出演电视剧《宝莲灯》饰演太上老君。2009年游本昌自导自演电视剧《了凡》。2010年,他接连出演电影《剑雨》和《刀见笑》。2011年主演电影《刀见笑》。2012年出演电影《画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