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57岁90一140

57岁90一140

发布时间:2023-01-21 05:24:05

Ⅰ 人到40,70,80岁分别叫什么

四十为不惑之年,七十为古稀之年,80岁称杖朝之年。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回周岁称襁答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Ⅱ 中国的人从10岁到80岁以上的称呼是什么,对应的年龄,比如【弱冠】!!!

【按年龄段分】未满周岁者,称之为“襁褓之年”;到了三岁则称之为“孩提之年”;男女幼年,泛称“
总角”;
10岁以下,皆称黄口;13—15岁,为“舞勺之年”;15—20岁,称为“舞象之年”;20岁叫“
冠岁”,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花龄”;50岁称“知命”;60岁称“花甲”,“耳顺
”;70岁称“古稀”之年,又称“杖国之年”,“从心所欲”;80岁叫“耋”,又称“杖朝”;90岁叫“
耄”;称老人叫“耋耄(die
mao)”;100岁叫“期颐”,“龟年”,又可称为“人瑞”;140岁叫“古稀
双庆”。
【按男女孩分】女孩7岁,称之“髻(ji4)年”;女子12岁时,称为“金钗之年”;13岁则称为“豆蔻之年
”;15岁称为“及笄(ji1)之年”;16岁称为“碧玉年华”;20岁称为“桃李年华”;24岁称为“花信之
年”;出嫁时称为“摽梅之年”。男孩8岁,称之“龄年”;古时男子到了15岁开始束发,因此称为“束
发之年”;20岁,称为“弱冠”。

Ⅲ 耄耋之年指的是多少岁

80-90岁

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年岁别称

襁褓:周岁以下。襁褓[qiǎng bǎo]是一个汉语词语,襁: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子;褓:包裹婴儿的被子。襁褓意思为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借指指婴幼儿。出自《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

孩提:2至3岁。“孩提”是什么意思呢?本词中的“孩”不是后来孩子之意,而是“咳”的古字,《说文解字》:“孩,古文咳从子。”小儿笑貌,就是小孩的咳咳笑声;“提”的本义是“抓住小孩的两腋将其向上抱起”这个动作。

垂髫:童年。髫:古代指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头发。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语出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髫年:女孩7岁

龆年:男孩8岁,龆:儿童换牙。

黄口:十岁以下。黄口,典故名,典出《淮南子》卷十三《氾论训》。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

舞勺:男孩十三至十五岁。舞勺[wǔ sháo]:古代13岁的男孩学习的一种文舞。出处《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舞勺多指13-15岁的男孩。

舞象:男孩十五至二十岁。舞象[wǔ xiàng]:是指男子的15-20岁,又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也就是可以上战场了。

豆蔻:女孩十三岁。豆蔻也比喻少女。出自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及笄:女孩十五岁。古时称女孩年在十五岁为“及笄”,也称“笄年”、“结发”。笄是发簪,及笄就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则及笄亦指出嫁的年龄。

弱冠:男子二十岁。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而立:三十岁。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30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四十岁。不惑:意思是遇事能明辨不疑。出自《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知天命:五十岁。“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

花甲,耳顺:六十岁。六十花甲——60在阴历来算,已经天干地支一个轮回了,要认老了。六十耳顺——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

古稀:七十岁。古稀,称人年七十。诗人杜甫《曲江二首》诗,:“人生七十古来稀。”

杖朝:八十岁。《礼记·王制》:“八十杖於朝。”谓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 后用作八十岁的代称。

耄耋:八十至九十岁。耄,年纪约八、九十岁。耋,年纪为七十岁。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

鲐背:九十岁。鲐背之年是古人九十岁的别称。《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年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一百岁。期颐一般指一百岁老人。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期颐意思是百岁老人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

花甲重开:120岁

古稀双庆:140岁

Ⅳ 女性年龄47,低压90,高压140,算血压高吗

高血压是指:不在同一天测量的血压有三次及以上高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或者低压(舒张压)等于或大于90,未服降压药物,静息状态下的,并且测量血压过程中的几点细节要注意,比如:1.、测量血压之前要安静休息至少10分钟,不要饮浓茶、咖啡、看报等;2、检查血压计是否在0点,定期校对血压计,是否水银泄露等;3、测量时心脏水平、血压计的0点及袖带在同一水平线上,卧位或者坐位均可;4、听诊器的膜件不可放在袖带内,应轻放在袖带下肱动脉搏动处;5、听诊到高压消失后继续打气10-20mmHg,后逐渐放气,当听到第一音为收缩压,直到声音消失的数值为舒张压;6、每次测血压时要求同一体位,测量同一侧;7、必要时,可以进一步行动态血压监测明确血压变异率等情况
如果满足诊断,血压没有高于160/90mmHg,可以暂时采取改变生活方式,比如:减少盐的摄入量、规律的作息习惯、戒烟、减肥、保持心情愉悦平和等;
如果经过以上生活习惯的改善后,血压仍高于正常值,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建议到正规医院的心血管疾病专科就医,做必要的检查行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及危险分层,再进一步选取长期有效副作用小的降压方案。
祝健康!O(∩_∩)O~

Ⅳ 古代年龄(0—140岁)的代称

0岁

度:小儿初生之时。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襁褓本意是婴儿的被子,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论语·子路》:“着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1岁

牙牙:婴儿刚开始学说话。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周晬:指婴儿周岁。

2岁

孩提:指2—3岁的儿童。“孩提,二、三岁之间,再襁褓知孩笑,孩提抱者也。”(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孟子·尽心上》:“孩提子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7、8岁

龀、童龀[chèn]、齿龀、龆龀[tiáo chèn]、始龀、龆年、髫年:指儿童换牙,男孩八岁、女孩七岁。《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借指幼年。古代儿童未成年时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渎垂手侍立。”(《林黛玉进贾府》)

9岁

九龄:为9岁。

黄口:十岁以下。

指数之年:儿童九岁。

10岁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外傅之年:儿童十岁。

12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13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十三:为十三岁。

舞夕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15岁

笄[jī]、及笄、加笄:女子十五岁,始梳发成髻,以示成年。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郑玄:“成童,十五以上”。

志学之年:三十岁。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十五岁为“志学之年”。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

16岁

二八:为16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通俗编》中云:“若品岩赠张洎‘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通俗编·妇女》“宋谢幼盘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20岁

冠、加冠:男子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弱冠:即年满二十岁的男子。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结发:男子二十岁。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二十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注:举行了冠礼、笄礼后,因为男要戴帽,女要插笄,故头发须盘起来,叫“结发”。结了发,有了字,别人就将他们当大人看待了,但此时毕竟未强壮,所以这个阶段的人又称“弱冠”,女子将到加笄的年龄称“及笄”。加冠加算后,可以婚嫁,所以有“结发夫妻”、“待字闺中”等词语。如:“予弱冠粤行,汝赏悲恸。”(袁牧《祭妹文》)“年方及算,荷粉露垂,杏花烟润,嫣然含笑,媚丽欲绝。”(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姐》)“结发为枕席”(《孔雀东南飞》)。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24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30岁

而立、而立之年:三十岁。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三岁为“而立之年”。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三十岁,正当壮年。古代三十岁为壮。唐·魏征《是渐不克终疏》:“贞观之初,时放克壮。”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40岁

不惑、不惑之年:(男子?)四十岁。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四十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命、知天命、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五十岁为“知命之年”。

54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六十岁。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六十岁为“耳顺之年”。

花甲、平头甲子:六十岁。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六十岁了。《唐事纪事》:“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知弄珠。”

还历之年:指六十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

耆[qí]、耆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礼记·曲礼上》:“六十日耆。”《荀子·致士》:“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61岁

还历寿:六十一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轮,六十一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

从心之年:七十岁。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七十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古稀之年:七十岁。古代人活到七十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七十岁为“古稀之年”。

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77岁

喜寿:指七十七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七十七岁。

80岁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耄[mào]:八十至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日耄。”

耄耋:耄,《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耋,《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均指八九十岁,泛指老年。

中寿:指八十岁以上。

伞寿:八十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

米寿:指八十八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八十八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

上寿:九十为上寿。

鲐背、冻梨:九十。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99岁

白寿:指九十九岁,百少一为九十九,故借指九十九岁。

100岁

期颐[jī yí] 、期颐之年:指百岁高寿。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上寿:百岁。

108岁

茶寿:指一百零八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零八岁。

140岁

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对联所写年龄为141岁)

Ⅵ 每个年龄段的称谓是什么

古代年龄称呼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杨权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也谈古代年岁的别称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
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
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
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
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
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 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
下寿:六十岁。
中寿:八十岁。
上寿:一百岁。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 ,故云。”
推荐于 2018-02-14
大帅【1对1免费聊】 资深情感主播已回答5644人问题
每个年龄段的称谓是什么?
老师帮我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问题
咨询后心情好多了~

Ⅶ 60岁以上的血压是多少算正常

60岁以上的血压是130~139mmHg/85~89mmHg算正常。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是将血压控制在140/90以下最为理想,如果可以,能够更低一些,如135/85也是很好的,即使对于65或7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不要过分强调收缩压这个150mmhg的数值,个人体质不同,身体情况不同,在身体能够耐受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最为适合。

Ⅷ 48岁的人血压在什么范围内是正常的呢

48岁的男性血压在82--128为正常值。

一般正常人每日血压波动在2.7—4.0千帕(20—30毫米汞柱)范围内,在无降压药的影响下睡眠能导致血压下降20%左右(女性更明显),血压最高点一般在上午9—10时及下午4时至晚上8时,血压最低点在午夜1—3时,此时睡眠时相常落在第B和第1v时相。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最高点和最低点持续的时间较长,形成平台。

1984年医学家们首次提出“高正常血压”概念,后又在1993年进一步将血压低于17.3—11.3Kpa(130—85mmHg)定为正常血压,因此当收缩压为17.3~18.6Kpa(130—139mmHg),舒张压为11.3~11.9Kpa(85~89mmHg),或二者只要一项达此水平,便是“高正常血压”,也就是目前的血压“正常高值”。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治疗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8.7Kpa(140mmHg),舒张压≥12.0Kpa(90mmHg),这就是血压“正常高值”尚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就不是高血压,这样如果无靶器官损害,也无危险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就无需医治。

/iknow-pic.cdn.bcebos.com/0df3d7ca7bcb0a46997874df6563f6246a60affa"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df3d7ca7bcb0a46997874df6563f6246a60affa?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qzlndx.org/old_0df3d7ca7bcb0a46997874df6563f6246a60affa"/>

(8)57岁90一140扩展阅读

血压的高低不仅与心脏功能、血管阻力和血容量密切相关,而且还受到神经、体液等因素的影响,年龄、季节、气候和职业的不同,血压值也会有所不同,运动、吃饭、情绪变化、大便等均会导致血压的升高,而休息、睡眠则会使血压下降。

精神刺激、情绪变化如兴奋、恐惧等常可导致收缩压的明显上升,运动也可使收缩压明显增加,特别是剧烈运动常使收缩压上升达24.0-6.7千帕(180-200毫米汞柱),运动停止后血压可下降。

环境温度升高如洗温水浴等可使舒张压降低,而温度降低如冬天洗冷水浴等可使收缩压升高,血压高的人注意饮食,血压是随着人们的年纪增长升高。

高血压主要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比如说,不运动、吃得过咸、抽烟、喝酒等。其中,吃盐多是我国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因素。不过,更大的隐忧是人们对高血压的疏忽和缺乏认识。

大约七成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只有14%的高血压患者得到治疗,不到一成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尽早发现和控制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非常重要,早期预防、稳定治疗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75%的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得到控制。

阅读全文

与57岁90一140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汉沽区养老院有哪些 浏览:251
有什么好的方法劝父母体检 浏览:346
80岁老人应该喊什么 浏览:116
70岁以上老人命价赔偿金额 浏览:572
2016天津养老金基数是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152
南充大兴敬老院 浏览:58
长寿村的老百姓吃什么 浏览:624
养生壶有电源但不运作怎么办 浏览:766
父母偷看日记犯什么罪 浏览:865
沈阳养老院招聘信息 浏览:143
舟山体检色弱怎么办 浏览:657
已经退休养老金异地 浏览:500
父母对孩子说话太多怎么办 浏览:509
养老怎么算自己退休拿多少钱 浏览:59
老式老人机如何取消拉黑人员 浏览:855
县级公安系统入职体检有什么项目 浏览:337
最低的社保退休工资怎么算 浏览:615
如何征求父母同意购物 浏览:231
帮忙办理申请养老保险 浏览:710
长寿区关口到河街怎么又修一座桥 浏览: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