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罗卜泊有水有生物吗
1、以前有水。上世纪70年代干涸。
2、原来有丰富的水产,周边百姓以鱼为生。
相关材料如下:
至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区区一小湖。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罗布泊,至1950年代,湖的面积又达2000多平方公里。
1931年,陈宗器等人测得面积为1900平方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兴起多次开垦浪潮,大批内地人迁移西部组成建设兵团,开展土地平整运动,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
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130多座,盲目地用水像个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致使塔里木河由60年代的1321平方公里萎缩到1000平方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
19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罗布泊迅速干涸。到1972年,罗布泊最后干涸部分为450平方公里。
罗布泊干涸后,周围生态环境发生巨变,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树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5米的速度向罗布泊推进,很快和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融为一体。罗布泊从此成了寸草不生的地方,被称作“死亡之海”。
罗布泊人是新疆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民族,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一小舟捕鱼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这是一个单一食鱼的民族,喝罗布麻茶,穿罗布麻衣,丰富的营养使许多人都很长寿。
B. 罗布泊大耳朵是怎么回事它是怎样形成的
从太空中观测罗布泊的形状,看起来像一只人类的耳朵,而且非常形象,不但具有耳垂而伦,而且就连耳孔也一应俱全,早在1972年美国拉萨的卫星在拍摄地球图片的时候,就发现了罗布泊的耳朵形状,不过一直到今天这只地球这样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却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罗布泊地带荒凉贫瘠,而且人烟稀少,所以中国第1枚原子弹就是在这里成功试爆的,根据数据显示,短短32年的时间,俄布克一共进行了54次核试验,这也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数据支持。虽然罗布泊充满神秘,但它始终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探险家,希望未来有一天关于轮回的秘密都会被找到答案。
C. 罗布泊在哪个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罗布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由于形状宛如人耳,被誉为“地球之耳”,又被称作“死亡之海”,又名罗布淖(nào),《山海经》称之为"幼泽",也有称_泽、盐泽、蒲昌海、盐泽、牢兰海、辅日海、临海、洛普池、罗布池等多种名称。
罗布淖尔系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海拔780米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最低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若羌县北部,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东南部,中心位于北纬40.5°,东经90.3°。
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
(3)罗布泊长寿扩展阅读:
罗布泊人是新疆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民族,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一小舟捕鱼为食。”
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这是一个单一食鱼的民族,喝罗布麻茶,穿罗布麻衣,丰富的营养使许多人都很长寿。八九十岁都是好劳力,甚至还有一百岁的新郎。罗布人结婚的陪嫁,有时是一个小海子(小湖泊)。
D. 中国四大长寿村二一罗布泊有百岁老人多少》
21位:对不对
E. 罗布麻茶的功效与作用的长寿村
广茂的西域大漠有个深居于古楼兰王国的神秘之地-罗布泊。新疆罗布泊自古多百岁寿星。回1996年国际心血管联盟深答入罗布泊实地考察发现:罗布老人的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几乎为零!他们长寿的秘密完全得益于天赐大漠奇珍“罗布麻”!野生罗布麻富含槲皮素、芸香甙、强心甙三大活性物质及多种微量元素!长期饮用能明显改善血管的脆性和通性!
F. 罗布泊沙漠的守望者罗布人,与世隔绝上千年,他们在沙漠里的生活是怎样的
罗布人每天在沙漠的海子里打鱼狩猎种庄稼,保持着自己的原始风俗习惯,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在大家眼里罗布人的生活就是我们眼中的世外桃源,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使这里百岁老人特别的多,现代的罗布人的生活还保持着原始的习俗,这里的百岁老人都是鹤发童颜,耳聪目明,并且百岁老人可以在田间地头劳作。
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罗布人的民俗和民歌一些历史故事都是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的,所以就吸引了很多科学家来这里进行研究,罗布人也是能歌善舞的他们在重大的节日到来的时候都会载歌载舞。
G. 罗布人村寨,美的如诗如画,回馈大自然一个难得的美丽瞬间
罗布人村寨,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做背景,用碧绿的塔里木河和千年胡杨林做衬托,对望连绵起伏而又无边的沙漠,无一不在昭示着醉人的自然景观和罗布人古老的风俗与文化。那些简陋的建筑也昭示着罗布人的简单与纯朴。
罗布人,又叫罗布淖尔人,由于起居、习俗、饮食、地域等特殊,因而被人们赋予了很多神秘的色彩,罗布人很长寿。如今的罗布人被确定为维吾尔族,但他们的生活方式,仍然保持着许多原始的古朴。
罗布人千百年来在塔里木河流域生存,依水而居、泛舟捕鱼,与千年的胡杨为伴,与银色的沙漠为舞,他们与世隔绝千百年。过着原始而古老的生活。罗布人的民俗风情很独特,有着大漠人文景观,与沙漠绿洲为一体,古老的地域造就了无与伦比的美。这些美丽迷人的自然现象非常独特,是一幅醉人的自然画卷。
罗布人的民俗、民歌、故事,都很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他们保持着原始的风俗习惯,其生活充满了神秘色彩。如今,沙漠中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罗布人,这个村寨被人们称为最后的罗布人所居住的村寨。据说,数千年前,由于战乱和气候变化等原因,罗布人从罗布泊迁徙到塔里木河边缘的。
罗布人村寨,位于新疆巴州尉犁县墩阔坦乡的塔里木河河畔,我们从库尔勒市出发,距库尔勒市有八十多公里的路程。
罗布人村寨大门是古铜色,很气派。高10余米,宽30余米。整个寨门有很多图腾和符号之类的。我在想,这些一定是在暗示着什么,或许是昭示者罗布人不同寻常的 历史 ,不得而知。
阿不旦广场入口。罗布人总是将他们的聚居之地叫做“阿不旦”。“阿不旦”就是水草丰美的好地方。他们没有文字,那怎么打理生活呢?罗布人很聪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只用“7个日子”周而复始的循环着,那就是“太阳日,月亮日,水生日,土地日,胡杨日,火神日和欢乐日”。是不是很奇特,听起来也好神秘。
塔克拉玛干沙漠、游移的湖泊、塔里木河、原始胡杨林,都被这美丽的村寨所涵盖。最大沙漠、最长内陆河、最大的绿色走廊和丝绸之路。胡杨林伴着塔里木河,在这里用几千年来守护着千里风沙,天然景观非常美丽。
罗布人村寨,水是绿的,树是黄的,沙子是白的。它的关键词就是美!这美丽风景,怎能错过?
罗布人与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胡杨林为伴,曾经与世隔绝千百年,在这个世外桃源安居生活。在公元1757年,也就是清乾隆二十二年,被世人发现。现在,真正的罗布人并不多了,这村寨里,能够很好的去了解神秘罗布人的文化。罗布人有个阴阳之门,进入阴阳要分男左女右,如果是长者或尊者,那就要走中间的门。
在进门处一个巨大的“胡杨树化石”映入眼帘,石头直经约一米。 “这是一棵一亿五千万年前的胡杨树化石,罗布人后裔阿不都说:它是塔里木河胡杨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下面的铭牌是这样介绍的。
村寨里有几棵千年不朽的胡杨,每天迎朝阳,送日落,看它的时候,莫名的有一种力量在升腾。胡杨又称为是英雄树,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是大自然馈赠给干旱地带的一种奇特乔木。据科学考证,胡杨距今已有6500万年的成长史。
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的罗布人,鱼是人类的祖先,他们这样认为。寨子里有的村民有的还在保留着打鱼为生,这是祖辈人的生活方式,也是祖祖辈辈的传统。独木舟是用胡杨树木制成,沙漠中的小海子你见过吗?他们就撑着胡杨独木舟,在属于他们的海子里撒网捕鱼,他们也是沙漠中那最后的捕鱼人。
在罗布人村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我竟然发现有一处貌似月牙泉,看起来还是真的很美。在村寨里,一目一景,只要你去发现它的美!
穿过了凉亭茶园,走上一个长桥,用铁索和木板铺成的吊桥。人走在上面,有点摇摇晃晃的。塔里木河的段游在桥下,闻名遐迩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就在桥的那一头。中国的第一大沙漠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在世界,属于第二大流动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罗布人村寨太美了,我为大自然的美景所感动,眼眸所及之处,都想记录下来,任由自己像个孩子般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上起舞、拍照,然后对着照片感叹,美景之下,竟出美女,自己也回馈了大自然一个难得的美丽瞬间。
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是'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人们通常也称它为'死亡之海',沙子山大大小小的一望无边,在风的作用下,看那起伏的沙丘,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幅美哉且奇特的画面。沙子山随风都是会动的,遇到了风就开始没有规则没有目的的漂移,在沙漠里特别容易迷路。所以,进到沙漠,如果没有向导,还是不要走的太深太远。
站在沙漠上,远处是塔里木河,还有那美美的胡杨树,这美景,会永久的印刻在记忆中,因为这美景太过美丽。那些在沙丘中的灌木和胡杨,沙漠中的绿洲,难得一见,生机勃勃的村寨,不禁让人感叹生命的顽强。
在罗布人村寨悠闲漫步,西域大漠特有的胡杨当属最抢眼的了。它们千姿百态生在在河边,胡杨之间相拥相望,尽显婀娜多姿,无限冲击路人的视觉感受。
罗布人村寨的烧烤,会吸引很多游客前往,一年一度的烧烤节,热闹非凡。烤全羊、烤全牛的场面也是很轰轰烈烈的。这是罗布人的民俗烧烤文化。这西域 美食 ,自原始 社会 ,人类就开始遵循自然法则,燧氏取火,捕猎刷、熟食,烧烤也演绎着人类饮食的古老魅力。罗布人的烧烤 历史 很悠久,一直沿袭自己独特的风格,就是用红柳枝串羊肉,用红柳枝叉鱼,以千年不朽的胡杨木炭火烧烤、鱼油煎饼等,在每年的烧烤节上,各种尉犁地方特色的民族原始烧烤 美食 ,会一一呈现给各方食客。多少人念念不忘的新疆味道,在尉犁烧烤节都能吃到……
在村寨里,有很多寓意美好的独特造型。一个放大无数倍的百岁老人的帽子,据说,围着帽子转一圈是会长命百岁的,那转两圈呢,岁岁平安,转三圈呢,万事如意。游客都很喜欢围着百岁老人的帽子转上三圈,给自己带来 健康 吉祥。
罗布人村寨有个长寿门,是以罗布百岁老人头部为设计原型而设计的,狠独特,用木棍搭成,那些木棍长短不一,搭成了百岁老人的一张脸,还戴着帽子。到半晚时分,在晚霞的衬托下,逆光看上去栩栩如生,更加的形象。两侧是鱼的图腾。在罗布村寨,这是标志性建筑了。这个门应该是普通的大门,因为有了罗布百岁老人,人们愿意叫它长寿门。
罗布人长寿,早有耳闻。他们长寿的奥秘,我想,这应该是得益于无污染的绿色环境,还有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很独特,日出捕鱼,日落唱晚,日复一日的无忧无虑生活的一种生活状态。
他们除了远离了城市污染之外,还有一种植物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罗布麻茶!他们长年累月的用这种罗布麻的叶子和花来泡茶,罗布麻有调节血压、延缓衰老和延年益寿的功效。因为罗布麻茶富含的钾、钙、镁都很高,所以,这也造就了罗布人的 健康 体质。在西域大漠,真是老天所赐了这么神奇的植物。罗布人的祖祖辈辈,有病就吃罗布麻,他们说罗布麻能治百病。
这里野生的罗布麻茶,被世代罗布人所喜爱,称她为“神茶”。在一个村寨里,出现一个百岁老人不奇怪,但是出现了很多位百岁老人,那就值得研究了。百岁罗布人的长寿秘密,已被现在的科学所解开,野生罗布麻的叶和花,在罗布人的饮食文化中,其特有的价值已被充分证实。
罗布麻又称野麻、野茶、茶叶花、红花草、红柳子、泽漆麻等,这种野生植物是世界上稀有的。喜欢生长在山沟、沙漠盐碱地或河岸等沙质地上。新疆沙漠地区的罗布麻是最好的。有了如此“仙草”一般的罗布麻茶,百岁罗布人就这样,在百岁的时候,依然劳作,依然精神抖擞,好羡慕,也很祝福!
连心树、1.5亿年胡杨硅化木、西域第一大馕坑、西域第一大烤坑、烽火台、太阳墓、树上屋、罗布人家等等,当你看到这些西域大漠景观,你会发现,你的千里迢迢很值得!
烤馕是维吾尔族最著名的食物之一了,而烤馕出自大大的馕坑。罗布人村寨拥有西域第一大馕坑、西域第一大烤坑,很是壮观,让人大开眼界!
莫名的喜欢这里。也许是因为罗布人的悠久 历史 ,也许是因为千年的胡杨精神。想想,我们真的要向胡杨树学习。象胡杨一样,无论境遇如何,要尽自己的所能去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象胡杨一样,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胡杨精神,还是最让我敬仰和难忘的。
罗布人村寨给我的美好印记是永久的。感叹,如此美景,为何才以得见?人们总是习惯于自己的认为,用自己的认为迎来春夏,又送走秋冬,年复一年。你要知道,岁月不经等待,年华不容错过,美好的时光就在踌躇中变得暗淡而逝。用心去收获大自然的美景,不去计划美好,行动起来,说走就走的旅行,会让你把自己的一切都变为美好,不负自己,不负美景。这是我深深地感受。
美丽的村寨,水是碧绿色的,树是黄色的,远处的沙漠是银色的,这里的人是长寿的。这幅天赐的人文画卷,罗布人就这样静静的守护着它的美丽。感动大自然形成如此美景,被我遇见!
H. 中国10个著名的长寿之乡,都有哪些各地都有什么习俗
健康长寿,是绝大多数老年人追求的梦想,现在根据我国卫生委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老人的平均年龄在77岁左右。那么这个数据,是否代表了80岁左右就是健康长寿的年龄,中国10个著名的长寿之乡,将带给我们答案。这10个著名的长寿之乡,高龄老人岁数高达百岁左右,那么这10个著名的长寿之乡是哪10个?在他们当地都有些什么习俗呢?
该地非常推崇传统文化,孝道文化。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2018年,夏邑县百岁建寨老人有160多位。第七名山东费县。费县城堪称是沂蒙山区的风水宝地,截至2018年,费县的百岁建在老人有102位。第八名湖南麻阳,该地属于中国冰糖橙之乡之称。第九名湖南钟祥,别名长寿,石城。第十名四川彭山,四川天国之府,物产富饶民风淳朴。在以上10个长寿之乡,该地的老人都生活方式健康,八九十岁仍可下地劳作,这和他们当地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