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70岁爱睡

70岁爱睡

发布时间:2023-01-12 04:48:12

Ⅰ 老人老睡觉

老人睡觉须知

哪些老人不宜睡觉

按生理特点看,老人白天想睡觉的较多,坐着都能打个盹,看电视也能小憩一会儿,但真正能在午间或夜晚熟睡的时间并非很长。

午睡切忌在午餐后立刻躺下,应休息15分钟至30分钟后再睡。睡觉时间不要太长,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否则可能导致夜晚难以入眠。无论春夏秋冬老人午睡都应在胸口盖上毛巾被单,因为老人毛窍空虚,年老体弱,极易受寒着凉。每当醒后应先在床上伸伸懒腰,用手搓搓脸,神志清醒后缓缓下床,这样既有利血脉通畅,也能防止跌倒。

并不是每个老人都适宜睡午觉,比如有的老人醒来常出现头晕、头痛、心累及疲乏等不舒服现象。德国精神病专家研究认为,有几种人不宜睡午觉:年龄在64岁以上,且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人,血压过低的人,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的人,特别是因脑血管变窄而常出现头昏、头晕的人。这是因为睡眠时,心率相对缓慢,脑血流量减少,容易使他们出现大脑暂时性供血不足,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发其他疾病。这些人只要白天(特别是上午)注意不要过劳,适量做一些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晚上按时就寝即能保证睡眠质量。

夜间睡眠睡姿在开始入睡时以右侧卧最好,仰卧也可以,但不要把手放在胸脯上,以免压迫心脏搏动和妨碍呼吸。也不要蒙头睡,这不卫生,而且脑中还会聚集过多的二氧化碳,可使人感到憋闷,头昏脑胀,重者还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冬季不要加盖太厚重的被子,因为这可使全身血液运行受阻,导致脑部血流障碍和缺氧,使血压增高,易突发“半夜卒中”,后果常会危及生命。老人可选用质轻、保暖性能良好的材料作盖被,或适当使用电热毯或增加暖气设备来解决御寒问题。选择的枕头不要过于松软,高矮要与肩平。

睡前最好用40℃热水洗个脚,温水漱口刷牙。最新研究发现,口腔病菌是导致老年人心脏病、肺炎不可忽视的诱因,睡前刷牙无疑利于防病延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老人一觉刚醒,无论是半夜还是在早晨,如需起床,都应平躺床上“养神三分钟”,然后慢慢坐起,在床沿坐半分钟,再离床走动。这样可防止突然的体位改变造成心脑血管供血不足所致的跌倒。

老人睡觉前应做的事
假如老人在睡觉之前,做好以下几件事情,就能睡一个好觉.

一.刷牙.晚上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不仅可以清除口腔积物并且有利于保护牙齿,对安稳入睡也有帮助。

二.饮少量开水或牛奶.能帮助老人度过一个安静的夜晚.

三.梳头.睡觉前梳头,最好梳到使头发红,发热,这样可以疏通头部血液,能起到保护头发的作用,早入梦乡.

四.洗脚.洗脚对大脑是一个良好的刺激,用温水洗脚使血液下流,能起到促进入睡和消除疲劳的作用.

五.开窗.即使是冷天,临睡前也要开一会儿窗户,放进新鲜空气,有助于睡得香甜。

睡眠的姿势,不外乎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和俯卧位4种体位。

仰卧位时,肢体与床铺的接触面积最大,因而不容易疲劳,且有利于肢体和大脑的血液循环。但有些老年人,特别是比较肥胖的老年人,在仰卧位时易出现打鼾,重度打鼾时出现大声的鼾声和鼻息声,不仅会影响别人休息,而且可影响肺内气体的交换而出现低氧血症。

右侧卧位时,由于胃的出口在下方,故有助于胃的内容物的排出,但右侧卧位可使右侧肢体受到压迫,影响血液回流而出现酸痛麻木等不适。

左侧卧位,不仅会使睡眠时左侧肢体受到压迫、胃排空减慢,而且使心脏在胸腔内所受的压力最大,不利于心脏的输血。而俯卧位可影响呼吸,并影响脸部皮肤血液循环,使面部皮肤容易老化。

因此,老年人不宜睡左侧卧位和俯卧位,最好睡仰卧位和右侧卧位。而易打鼾的老年人和有胃炎、消化不良和胃下垂的老年人最好选择右侧卧位。

睡眠的质量关系到老年人健康,睡眠的好坏会在第二天的精神状况中表现出来。对于老年人来说,睡眠的时间要掌握得适当,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掌握良好的睡眠方法,是走向健康之路的第一步,不但可以使老人在平日内神晴气爽,而且对健康长寿也会大有裨益。

午睡
不少老人有午睡的习惯,但如果睡不好,反而觉得难受;用过午餐后要休息15至30分钟再睡,饭后不要立即躺下。午睡时间也不宜过长,以30至60分钟为宜。避免睡在有风的地方,胸腹部要盖些东西,以免受风寒。

现在有种新的看法,认为饭前午睡好,只睡半小时甚至比饭后睡两小时消除疲劳的作用还大。

瞌睡
打瞌睡是正常生理现象,人完全苏醒状态只能维持4个小时,打瞌睡可以为生命充电。老年人如果呵欠连连,就不得不考虑是否为脑血管病的前奏,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夜睡
夜间万籁俱寂,是睡眠的好时机。躺下不久即入睡,对健康最有益。如果患神经症而一时难以入睡,要通过自我调节或借助安眠药催眠。

睡眠姿势
睡眠姿势左右侧卧位区别不大。但仰卧时不要把手压在胸部,要避免俯卧位(趴在床上睡觉)。切不可用被子蒙头睡,以免吸入过多二氧化碳损害健康。老年人颈椎病发病率高,枕头高低软硬要适中,以免加重病情。

中国人历来提倡早睡早起,老人要根据实际情况定夺,虽然春季转暖,但早起锻炼时仍易受凉,所以老人不宜起床过早。

睡醒
老年人醒来之后,发生中风较多,其原因是老年人机体逐渐衰退,血管壁硬化,弹性减弱,当从睡眠的卧位迅速变为起床后的直立位时,由静态到动态,血液动力学发生突变,而生理功能不能很好调节,引致血压急剧起伏,容易导致老化的脑血管血栓形成或破裂出血。这是最主要的因素,还有血小板因素。

老年人睡觉醒后不宜立即起床,动作要慢,要做到“三个半分钟”,即清晨或夜间醒来后,平躺半分钟,在床上坐半分钟,双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钟,最后再下地活动,以免血压骤变发生不测。

Ⅱ 老人快70岁每天不爱活动,动不动就睡着

说明老人精神不好,不爱活动所以他就爱睡觉。
实际70岁年龄并不大,主要是他不爱活动,把身体搞坏了。

Ⅲ 70多岁的老年人为什么总爱睡觉

阳气虚弱 脉道枯竭 气血衰而运行不利 所谓阳不入阴 阴不入阳。 是不是有心衰?或者脑萎缩?平时吃点大枣稀饭,喝点黄芪水或洋参水比较好。

Ⅳ 70岁的老人没事的时候为什么总爱打嗑睡但打起麻将的时候精神还是可以。是什么原因

70岁的老人或轻或重都有动脉硬化的症状,血管被堵塞,供血供氧不足,爱打瞌睡就是供氧不足的表现之一,到了这个年龄一定要注意了,至于后面这个问题嘛,呵呵!当自己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还是很精神的,或许是心理需求吧。

Ⅳ 70多岁老人坐下就爱睡觉是什么问题

70多岁老人一般都有脑动脉硬化,
坐下后血液流动缓馒,
大脑供血不足缺氧所以就爱睡觉.

Ⅵ 老年人为什么爱睡觉

老年人爱打瞌睡,说明睡眠是老年人的一种主要休息方式。有人认为,年老了,觉少了,睡眠时间比年轻人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老年人睡眠轻,易醒,每次睡眠的时间可能比年轻人要少,但每天总的睡眠时间决不可能比年轻人少。一般老年人晚间9—10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每天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饭后亦应安排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睡眠同养生的关系也很密切,许多长寿老人睡眠时间都很充足。除了睡眠时间外还应注意睡眠的方法。睡眠姿势与睡眠效果有很大关系。一般以右侧卧睡姿比较科学。因为:俯卧压迫胸部,使呼吸不畅;仰卧易使手臂置于胸前压住心窝,造成梦呓;左侧卧也容易压迫心脏和胃,并可听到心音,影响入睡。而人体右侧卧时,全身肌肉放松,呼吸舒畅,心脏不受压迫,胃也易于蠕动、排空,使睡眠安稳、舒适、自然。睡眠时室内空气要新鲜、流通,使大脑皮层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室内空气污浊,就会影响睡眠效果。

老年人失眠也是神经衰弱的一种表现,对身心健康有损。长期失眠会加速神经细胞的衰老、死亡,并可导致各器官系统的失调和代谢紊乱。因此,积极防治老年人失眠症,也是保证身体健康长寿所必须的。老年人在睡眠之前不要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晚饭宜清淡,不可过饱,过咸,这样一是减少胃肠的负担;二是可以控制饮水量。因为老年人膀胱壁伸展能力差,储尿容量少,如果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势必影响睡眠。老年人睡前喝杯牛奶,再以温热水泡泡脚,可以有助于入睡。有人习惯睡前做几节保健按摩操或气功的放松功,也可以很快诱导入睡。失眠者可以一试。此外,睡时应当宽衣、卧具宜要柔软、舒适,冷天要有一条“压脚被”,以保持下肢温暖,以免影响睡眠。夏天老年人不能露宿,也不能在睡眠时吹电风扇,以免“受风”,引起其他疾病。

老年人也不能一味贪睡,因为人体久卧,会造成新陈代谢下降,气血周流不畅。因此老年人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同时,应当尽量使身体多活动,勤锻炼,须知运动不足也往往是造成老年人失眠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有慢性病而久卧床的老年人,也不可整天昏睡,尽量多活动肢体,变换卧位,勤翻身,多按摩,预防褥疮。睡眠宜有规律,掌握好一定的时间和次数。

对老年人进行良好睡眠的具体指导。

①注意睡姿以“卧如弓”为佳,尤以右侧卧为好,可有利于肌肉组织松弛,消除疲劳,帮助胃中食物朝十二指肠方向蠕动,还能避免心脏受压。右侧卧过久,可调换为仰卧。舒展上下肢,将躯干伸直,勿将手压在胸部,不宜抱头枕肘,双下肢避免交叉或弯曲,全身肌肉尽量放松,保持气血通畅,呼吸自然平和。

②避免睡前兴奋。睡前兴奋,会招致失眠和多梦。因此睡前不要做过强的活动,不宜看紧张的电视节目和电影,不看深奥的书籍,勿牵挂家事,勿饮浓茶或咖啡。务求“精神内守”。

③睡前勿进食。睡前进食,特别是油腻食品,会增加胃肠的负担,使横膈肌向上抬,胸部受压,腹部胀满,易引起多梦、说梦话、发梦魇,应极力避免。

④睡前进行放松活动。睡前适当散步、热水泡脚、按摩足下、练练太极拳、气功,自我按摩一下腰背部肌肉,听听轻快的乐曲……让心境宁静,对睡眠甚有裨益。

⑤睡前少饮水,先小便。老年人肾气亏虚,如果没有心脑血管疾患,则应睡前少饮水,解小便后再上床。避免膀胱充盈,增加排便次数。

⑥调整卧室环境。老年人入睡较困难,极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应有一个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睡前要关灯或灯光柔和暗淡,停止噪音干扰,睡眠期间避免探访,室内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睡前开窗通气,让室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但应预防感冒。

⑦调节睡眠时间。睡眠时间一般以醒来全身舒服、精力恢复、身心轻松为好。可视自己的体质、生活习惯自行调节。60~70岁一般睡7~8小时为宜,70~80岁睡6~7小时为宜,80岁以上睡6小时即可(包括午间休息1小时左右)。
http://..com/question/6762632.html?fr=qrl3

Ⅶ 70多岁老人总爱睡觉怎么回事

睡觉是最补身体的方法!你有点脑子,想想,平常人累了休息不就OK了吗?

至于四点就睡不着的话,那应该是肺有问题!从中医的角度讲,3—5点是肺经气血流注的时刻,此时若睡不着,说明有气,聚为痰,找一个中医高手,清痰顺气即可,小毛病!若是一晚上都睡不着,那肝胆肺大肠可能都有问题!

Ⅷ 老人总是想睡觉是怎么回事

很多老年人群体中比较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容易犯困,但是大多数人都觉得上了年纪的人这样是正常的现象,其实即使上了年纪的人虽然自身的体质都是向下坡路走的,但是经常性的出现疲倦、困乏等就是比较不正常的,尤其是在春天这个季节里,更容易犯困,导致出现经常性的卧床休息,很多人都会忽视,经常性的出现此现象应该要考虑有可能是会有心血管疾病,对于老年人容易犯困的原因,下面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希望对于这种情况能够使作为儿女的重视起来。
有些老年人一到春天就会很容易犯困,晚上睡不着,白天老师打瞌睡,有的人认为是正常的,但是其实不是的,因为老年人经常犯困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征兆,老年人要敏感的对待这样的症状。
春季温度的过度波动让人体全身器官反应不及,血管、体表、内脏突然要由冷天环境下的收缩状态进入到扩张状态,有限的血液都往体表去,影响了脑部供血能力;当脑部缺血、继而缺氧时,感觉头昏脑涨、手脚无力,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人体容易出现头昏脑涨、手脚无力、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想睡觉。最容易在春天犯困的群体其身体状况都比较差,尤其是有心脑血管方面疾病的人群,由于血管情况不佳,血液循环不良,大脑缺血、缺氧比较严重,犯困的反应也就大而且持续时间长。
出现头痛、头晕、安静时白天犯困等。但只要有外界因素刺激,如亲友来访,睡意会烟消云散等大都是因为老年人的年龄比较大,出现一定程度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这与嗜睡症表现为在白天有不可抗拒的睡意是有区别的。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概念,它的病理基础就是脑动脉硬化,80%的老年人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这种现象。临床表现为以头晕头痛为主,有时还伴有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耳鸣、逆行性遗忘、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上面就是对于为什么老年人比较容易犯困的原因以及其主要的症状,不管是作为儿女还是另一半,一定要对此类的症状加以重视,切不可因为觉得是小事情而忽略,很多严重的疾病暴发之前都是比较平静或者是没有什么先兆的,所以通过对老年人易犯困现象的叙述,可以使得广大朋友能够留心身边老人的日常表现,对于比较异常的现象一定要尽早的了解其原因,不要拖延进而可能会延误疾病的诊断,希望能够帮到广大的朋友们。

Ⅸ 70岁以后老觉得没精神爱睡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身体得原因吧,毕竟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以前了,不管是行动力还是思想。建议好好保养自己。

Ⅹ 70岁的老人最近不怎么爱吃东西,还老爱睡觉需要做些什么检查

可能是脾气虚引起来的表现,脾为气血化生之源,后天之本,在脾气虚的情况下,气血不足,头目清窍失养,就会造成身困乏力,精神不振,容易犯困的表现,脾虚胃弱,也会有不爱吃东西的表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健脾益气助消化的措施进行调理,建议到中医科根据舌脉的表现做一个确诊,确定后可以服用一段时间人参健脾丸。由于不能面见患者给予检查,建议先到正规的医院诊断,再根据临床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严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阅读全文

与70岁爱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汉阳老年大学课程 浏览:955
养老机构公办民营审批范文 浏览:63
西安老年大学南郊 浏览:662
像长寿花的花 浏览:375
惠州社保退休能领取多少钱 浏览:175
晚上好今天又是重阳节 浏览:245
渭南老年大学电话 浏览:737
80岁含泪 浏览:801
养老补贴金额怎么填 浏览:823
未婚女生体检哪些项目 浏览:128
秋分养生要点有哪些 浏览:754
乳山银滩老年大学 浏览:97
重阳节聚餐老板发言简短 浏览:513
宝宝三天吃喜面长寿面该怎么吃 浏览:29
老人突然走路走不快是什么病啊 浏览:108
退休金合并计税 浏览:281
60岁走不动 浏览:793
重阳节的英语手抄报些什么 浏览:534
2021健康证都体检哪些项目 浏览:776
老年人每天饮酒过量突发 浏览: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