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适合女性减脂塑形的健身操
形体课(Shaping)
培养气质指数:★★★★★
这个课程不像一般的大众健美操,让大家在狂热的音乐声中挥汗如雨,也不同瑜伽那样通过各种角度的肢体动作来调整身体,它在练习的过程中充满了愉悦。别看它的运动量强度不大,但运动量却不小,整个过程中,您都会被强调提、挺、立、含、紧、松。长期坚持,您会觉得自己的肢体舒展了很多,举手投足也柔美许多。<<<<真人演示 奇效减腹瘦身操
肚皮舞(BellyFitness)
减腹美臀指数:★★★★★
肚皮舞堪称舞蹈中的吉普赛,它能让您尽情舞动腰、臀、腹、肩和臂部,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能快速地现出美丽的“小蛮腰”和形体的美丽曲线;并适合任何年龄和任何形体来锻炼,它是只属于女人的舞蹈,它令女性绽放前所未有的性感与迷人光彩。<<<<裸体减肥,三套神速麻辣餐
普拉提(Pilates)
瘦身指数:★★★★★
这个课程吸收了古老瑜伽和太极的动作精髓,而每个姿势都必需和呼吸协调,要把握好身体的姿态,保证次数时就能较大程度消耗身体各部位的能量,达到减脂、塑形的目的。它的动作转换自然流畅,没有过度劳累的感觉。特别适合缺少运动的人士。
在普拉提和瑜伽这两个项目上很多人分不清,其实她们有着很大的不同:腹部和躯干的固定是普拉提训练的核心,而瑜伽讲究肌肉本身运动和呼吸调控,它的集中点在肌肉,如果想有美丽曲线就选择普拉提,如果想舒展形体减少压力就选择瑜伽比较好。
㈡ 教你几种简单而易行的老年健身操
教你几种简单而易行的老年健身操
通过生理学和医学试验表明,有几种简单而易行的老年健身操,对延缓人体生理衰老,保持和恢复老年人的健康体魄是十分有效的。目前,这几种老年健身操已经在许多国家的老年人群体中风行起来。
风行欧美的“交替运动”
交替运动,是欧美健康学家根据相对医学理论设计的一种全新的健身法。目前比较风行的有以下六个“交替运动”项目:
上下交替 经常从事慢跑者,尽管腿部肌肉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锻炼,但上肢却没有得到多少活动,因而在慢跑之后,要进行一些投掷、臂拉、提重、哑铃等适宜的上肢运动。实验证实,“上下交替’’可使上下肢得到均衡的锻炼。
前后交替 一般的运动项目都是“往前”,但如果同时也做一些“后退”为主的运动,如后走、后跑、仰泳等,上下肢反应不仅更为灵敏,大脑思维也更趋活跃,而且对老年人的腰背腿痛也有明显的疗效。
左右交替 平时习惯用左手、左腿者,不妨多活动活动右手、右腿;相反,平时习惯用右手、右腿者,不妨要多活动活动左手、左腿。实验证明,“左右交替”的结果是:不仅左右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而且还使大脑左右部也得以“全面发展”,对老年人中风、脑血管病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体脑交替 有的人单单喜欢下棋、竞猜等智力游戏,另一些人又单单从事强调增强体能的较大强度运动。为了达到既增强体质又锻炼大脑的目的,老年好不要“厚此薄彼”,必须对体力运动和脑力运动同仁”,两者结合进行运动锻炼。
冷热交替 冬泳和夏泳、冷水澡和越野慢跑“冷热交替”的典型运动。“冷热交替”运动不仅能有显著改善作用。
动静交替 在持久地进行各种锻炼的同时,每出一个时间段(如清晨或深夜),有意使大脑处于相静的状态之中,情绪完全放松,这种交替运动可以促进人体器官功能的健康恢复。
新加坡推崇的“散步五法”
普通散步法 普通散步法速度为每分钟60-90步,每次应走20-40分钟。此种散步法适宜有冠心高血压、脑溢血后遗症和呼吸系统有疾病的老人。
快速行走法 快速行走法速度为每分钟90-120步,每次应走30—60分钟。快速行走法适宜身体健康的老人和慢性关节炎、肠道疾病、高血压病恢复期的人。
后臂背向散步法 即行走时把两手的手背放在腰部,缓步背向行走50步,然后再向前走100步。这样一退一进反复行步5—10次。后臂背向散步法最适合患有老年轻微痴呆症、神经有疾病的人。
摆臂散步法 行走时两臂前后做较大幅度的摆动。行走速度为每分钟60—90步。这种走法适宜于有肩周炎、上下肢关节炎,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的老年人。
摩腹散步法 摩腹散步法是传统的中医养生法。行走时两手旋转按摩腹部,每分钟行走30-60步,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摩腹散步法能增强肠胃道功能。
中医五行学说则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经常进行一些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提拉耳尖法
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廊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搓弹双耳法
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二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健肾壮腰。
提拉耳垂法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并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手摩耳轮法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双手拉耳法
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十次。这一锻炼还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慢性咽炎。
双手掩耳法
两手掌掩两耳廊,手指托后脑壳,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可听到“隆隆”之声,回击“天鼓”。此刺激可活跃肾脏,有健脑、明目、强肾之功效。
全耳按摩法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双手扫耳法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以上八法,可根据各人所需选择,或单项或几项配合进行,只要能持之以恒,一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健康体检中发现,老年人患有各种肾脏病者高达17.3%。根据美国NIH的衰老分会统计,在美国致死率最高的几种疾病如心脏病、肿瘤等发病率正逐年下降,而慢性肾脏病等发病率却逐年上升,特别是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病发病率明显升高,65岁以上人群中11%患有3级以上的慢性肾脏病,大多数3级以上的患者将发展至尿毒症。
因此,人口老龄化与老年肾脏病关系密切。肾脏是受衰老影响最明显的器官之一,也是功能减退最快的器官之一。
老年人肾脏衰老很快
正常人一般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大小、重量均逐渐减轻,重量可以从30岁时的`150-200g减少至90岁的110-150g,90岁时肾脏的体积较年轻时可减30-40%;从50岁开始,大约每10年,体积就减少10%。组织学上可以观察到老年人的肾单位数量减少,体积减小;到80岁左右,肾单位从100万减少至60万左右。
在肾小球的功能方面,30到40岁以后,肾血流量以1%/年的速度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少;80岁以后,肾功能将损失30~40%,并且普遍有微量白蛋白尿。
由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由肾脏排出,而药物的排泄与肾小球滤过率密切相关。老年人肾功能减退使机体对药物的吸收、转运、分布、代谢及排泄等与年轻人不同,使用的药物种类越多,副作用的发生率越高。因此有人提出,50岁以上患者,每增加1岁,药物剂量应减少1%。
老年肾脏病比较隐秘
一方面是老年患者错误地把肾病表现误认为是正常的老化现象,不予以重视,另一方面由于疾病的不典型性而忽略了原发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对肾脏的影响。
老年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与青年人有所不同,肾病综合征是老年人肾脏疾病的常见表现。低蛋白血症往往很显著,发生高血压、肾功能减退机会较多。无症状尿检异常约占20%,由于症状隐匿,若不定期体检,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
;㈢ 中年女人每天早上跳健身操多长时间才最合适啊只为健身。
早晨锻炼是好多人引以为圣典的拥有好身体的方法,但是其实早上锻炼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早上起床的时候血液比较粘稠,血糖也偏低,这个时候锻炼,特别是高强度锻炼,容易诱发心肌缺血,晕厥等等。而且我本人的一位阿姨也是不幸在晨练中去世,她每天起床都要到楼顶跳绳,那天因为空腹血糖低等原因,在她跳了一会儿只有引发晕厥,摔倒时不幸后脑磕在了花台上,伤到了脑干,不幸去世,所以,阿姨,我建议你把锻炼的时间放在晚饭以后,这样效果要好得多,这个时候锻炼人体的状态也比清晨好。至于具体练多长的时间,可以根据你自身的情况和当时的身体状态来定,一般来说20分钟左右基本就能达到锻炼的效果了,当然30分钟以上更好,不过持续坚持下去才是王道,要让锻炼成为一种习惯,不要让它成为你的包袱,当你觉得跳健身操已经成为你的习惯的时候,我认为你应该已经拥有了一副健康的身体了,希望对你有用,祝你身体健康。
㈣ 中年女人每天早上跳健身操多长时间才最合适啊只为健身。
您好,本人是健身教练~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人需要增加锻炼才能不长赘肉。不节食的中年女人每天至少需要温和锻炼一个小时才能保持健康体重。
不过健身也不要着急,建议早上吃了早饭,九点以后再去练,这个时候身体才恢复到比较好的状态,这时的空气也是比较好的~
这一小时不建议是跳整整一小时的操,这样即使是年轻的小伙子也要气喘嘘嘘,何况还是天天如此,所以,建议每天早上跳操半个小时,跳操之前热身拉伸十分钟,最后在慢走二十分钟,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受伤。
要想保持身材,还要注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利于养颜,作息规律~
㈤ 瘦腰瘦肚子的健身操
瘦腰瘦肚子的健身操
瘦腰瘦肚子的健身操,对于很多坐在办公室的一族,来说腰部和手臂是脂肪特别容易囤积的地方,长时间的久坐还容易引起颈椎和腰椎的疾病,下面推荐给大家的是一套办公室的瘦身操,下面一起来学习吧。
年轻人特别的喜欢健身操这种运动,健身操也是女人爱好的一种运动,年轻人的健身操也是可以帮助我们健体的,年轻人做的健身操要伸展得看的,还要充满活力和朝气,年轻人做的健身操也是最安全的,能跳动,也不会害怕伤害到自己的筋骨,这样的健身方式有是最合理的,那么年轻健身操的做法到底有哪些?
一、90/90度伸展
这个动作可以伸展躯干和背部肌肉,而这对于需要身体大量旋转的运动,比如高尔夫和网球等尤其重要。身体面向左侧卧,双腿并拢,屈膝呈90度角。双膝之间夹一个毛巾,双臂平伸。然后,保持膝盖和臀部不动,向后旋转躯干和右臂,努力使右肩着地。呼气保持2秒钟,然后回到初始姿势。左右两边各做10次。
二、臀部跨越
平躺,双膝弯曲,双脚着地,双臂向两边平伸。向左边旋转,保持双腿弯曲,直到左膝着地。然后再向右旋转直到右膝着地。两边各重复10次。这个练习旨在专门训练躯干的灵活性和力量性。
三、双手走路
双腿伸直,弯腰,双手平放在地板上。收腹,让手代脚往前移动。这时双腿仍然不能弯曲,双手着地,用脚往前走几步(膝盖不能弯曲)。连续做1分钟。这个练习会锻炼脚筋、下背部、臀后肌和小腿肌肉,适合于任何运动。
通过上面的内容让我们明白了这种年轻健身操的各种做法,大家还趁自己还年轻的时候做让自己运动运动,这样对自己来说也不辜负自己年轻的身体,很多人吃了饭都开始睡觉,其实是不行的身体在没有得到健身的过程中体质是会越来越虚弱的,年轻人做健身操也不要害羞,动作的姿势必须要做全面。
写字楼里的ol们总是长时间在案头忙碌。用电脑、看文件、商量研究……好静不好动,这就比较容易和肥胖、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挨上边。生命在于运动,老话还得听听,办公室里再忙,仍要坚持为锻炼留点时间,消除疲劳,远离亚健康、预防疾病。
写字楼里工作节奏快,所以锻炼也要简单易学且有效,以下介绍一套适合写字楼工作的健身操,试一试能不能坚持?
属于ol的office养身秘笈
一、叩头。每天早晨或晚上睡前轻叩头部——刺激头部穴位,能够调整人体健康状况。全身直立,放松。双手握空拳举于头部,自然活动腕关节,用手指轻叩头部,先从前额向头顶部两侧叩击,然后再从头部两侧向头中央。次数视各人情况自定,一般50次左右为好。
二、梳头。首先直向梳刷,用木梳(别用塑料、金属制梳,最好是黄杨木梳,若无木梳,也可用手指代替)从前额经头顶部向后部梳刷,逐渐加快。梳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划破皮肤。接着斜向梳刷。先顺着头形梳,将头发梳顺,接着逆向梳,再顺着头形梳。每分钟约20-30下,每天1次,每次3-5分钟。这样可以刺激头皮神经末梢和头部经穴,通过神经和经络传导作用于大脑皮层,调节经络和神经系统,松弛头部神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消除疲劳、强身和促进头发生长的效果,对脑力劳动者尤为适宜。
三、击掌。两手前平举,呈90度角,两手五指伸直展开。然后用力击掌,越响越好。击掌主要是刺激两手上相应穴位,一般在20次左右。
四、浴手。浴手是保健按摩中的一种。取习惯体位,排除杂念,心静神凝,耳不旁听,目不远视,意守肚脐,两手合掌由慢到快搓热。
五、搓面。把搓热的手平放在面部,两手中指分别由前沿鼻两侧向下至鼻翼两旁,反复揉搓,到面部发热为止。然后闭目,用双手指尖按摩眼部及周围。
六、搓耳。耳廓上有很多穴位。用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前后搓擦耳廓,刺激分布在耳廓上各种穴位。次数多少也是视各人情况而定,一般以20次左右为度。
七、搓颈。先用两手食指、无名指反复按摩颈后部的风池、风府穴,力量由轻到重,直到局部发热,然后左右前后转动颈部,速度要慢但幅度要大。
八、缩唇。呼吸直立,两手叉腰,先腹部吸气。停顿片刻,然后缩唇,不要用力,慢慢呼气,直到吐完为止,再深深吸一口气,反复十余次。这样能延长氧气在肺泡内的时间,促进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
九、弯腰。双脚自然分开,双手叉腰,先左右侧弯30次左右,再前后俯仰30次,然后两臂左右扩胸数次。
十、散步。散步是指不拘形式,闲散、从容地踱步。
1、散步前应该让全身放松,适当地活动一下肢体,调匀呼吸,平静而和缓,然后再从容展步,否则达不到锻炼目的。
2、步履宜轻松,犹如闲庭信步。这样,周身气血可调达平和,百脉流通,内外协调。
3、散步宜从容和缓,不宜匆忙,把一切琐事暂时扔开,方能解疲劳、益智神。
4、散步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做到形劳而不倦,可别气乏喘吁。
5、散步的速度,分缓步(指步履慢,行走稳健,每分钟约60-70步,这样散步适于年老体弱者及饭后运动)、快步(指步履速度稍快的行走,每分钟约120步左右,由于这种散步比较轻快,久行之能振奋精神,兴奋大脑,使下肢矫健有力)和逍遥步(指散步时且步且停,且快且慢。走一段距离后停下来稍作休息,然后再走;或快走一程,再缓步一段。这种走走停停快慢相间的散步,适用于病后康复和体弱多病的人)三种。散步最关键的一点是持之以恒,日久天长功用才能显现出来。
㈥ 适合40岁女人的健身操
可以
健美操可分为健身和竞技两大类。健身为主的健美操目的在于健身锻炼,而竞技健美操目的在于根据规则进行训练,最终为了参加比赛。女子健美操注重上胸、腰、腹、臀部的训练。
㈦ 50多岁的女人跳节奏快的健身操可以吗
要看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果要是一直有锻炼的身体很健康的话就可以,如果要是长期没有锻炼的身体不健康的就会伤害到自己的身体而不是健身
㈧ 有没有五十岁的女人还身材保持很好的有什么健身秘诀
有。我的同事,朋友圈里就有好几位己经50多岁了,看上去还很年轻,别人一问实际年龄都会说,呀!不象啊!婷婷玉立的身材确实让人羡慕。出于对养生爱好的原因,对她们进行了了解。她们的共同特点一是不贪吃。从不吃过饱的饭,多是在闲余时间补充水果,坚果。二是身体不胖。可能是身体消化系统的原因,她们不爱大肥大肉吃,以家常饭为主,胖不起来。三是心态好。她们平平常常生活,安安生生度日,靠自已奋斗生活,其乐融融。她们的生活习惯保持与常人一样,没有去过分锻炼身体。总之,本人认为她们身材保持正常的主要原因就是她们做到了科学饮食,不超标。
有氧训练减脂减重,力量训练增肌塑形。打造和拥有美好的身材,选对了健身的方式、方法之后,要做的就是坚持,只要坚持,就会有效果。坚持健身,还在于热爱健身,把健身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或者快乐的事情去做,只要如此,五十岁或者五十岁以后的女人,都会拥有像刘叶琳、陈少洛她们那样的身材。
㈨ 女人五十怎样健身
对于五十多岁的女人来说,她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身体健康。但她们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健身。下面我为大家推荐五十岁女人健身的 方法 ,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女人五十怎样健身:玩健身球
老年人长时间把玩健身球,通过指掌运动,还可以使手指、手掌、手腕弯 曲伸展灵活,促进指、腕、肘等上肢肌肉的运动,可防止和纠正老人退行性病变所致的上肢麻木无力、颤抖、握力减退等症状。而且,手部运动对大脑也是非常有益 的,在把玩保健球的时候,可以使人的思想集中于手上,排除各类杂念, 消除紧张 状态,使大脑得到放松。因此,常玩保健球还能有效保健大脑,减缓脑部的老化速 度,避免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女人五十怎样健身:走“螃蟹步”
走“螃蟹步”就是像螃蟹那样横着走。行走前,人处于稍下蹲姿势,双脚脚后跟向外45 度展开,同时慢慢吸气,膝盖向脚尖方向慢慢扭动,然后一边吐气,一边横着迈步,迈一步大约用5 秒钟时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走“螃蟹步”较为费力,年龄过大及有心脑血管病的人不宜走过长时间,以每次3~5 分钟为宜。老年人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每天的运动量。运动时要穿柔软的运动鞋或布鞋。
女人五十怎样健身:负重训练
负重训练包括走路、跳舞、慢跑、爬楼梯、 健身操 、跑步等。这些训练有益心脏健康和骨骼力量,能减少骨折风险。建议每周锻炼至少150分钟,可以分3—5天来做。每次持续20—60分钟或一次10分钟,一天2—3次。锻炼强度建议是中度至强烈(有些气喘吁吁,但是仍然可以讲话)。
女人五十怎样健身:力量训练
哑铃、器械或者对抗身体重量等都是力量训练。这些训练有助提高肌肉和骨骼强度,并且优化姿态。建议每周做3—5天,每次2—3组,每组重复动作8—12次。注意要包含主要肌肉群。力量训练特别要注意控制好强度。如果你能一次轻松地做12次以上,那么重量太轻了;如果每次做不了8次,则重量太重了。
女人五十怎样健身:平衡训练
太极、 瑜伽 ,或其他挑战平衡的运动都属于平衡运动,它们的主要益处是提高移动性和平衡力,减少 摔跤 和骨折的风险。建议每周2—3天进行平衡训练,总共120分钟,为节省时间可以把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整合在一起来做。锻炼强度:初学者可以做静态运动(站在一个点上保持住一种姿势),在进阶阶段,可以做动态运动,在移动中挑战平衡,这个时候你或许需要教练的指导。
女人五十怎样健身:姿态训练
姿态训练能帮助老人保护脊柱,减小脊柱压力,降低摔跤和骨折,特别是脊椎骨折的风险。姿态训练应该贯穿在每日生活中,坐、立、行都要注意保持良好姿势。可以先利用镜子来练习。
五十岁女人健身的注意事项:
1.老人的健身计划要重点考虑融合四种不同类型的锻炼:耐力、力量、平衡性和柔韧性。在预防和逆转肌肉重量流失方面,力量训练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方式。
2.多做一些能调动更多肌肉群的复合型锻炼动作,如深蹲、硬拉、箭步蹲、划船和俯卧撑。与孤立地训练一个肌肉群的腿部伸展动作相比,上述复合型锻炼动作能运用到更多的肌肉纤维。
3.逐渐增加训练分量,改变每组的训练次数或融入点花样,如把手臂弯举和箭步蹲动作结合起来做。或是向身体平衡性发起挑战,用一只脚站立时完成手臂弯举动作。
4.设定健身目标,每三个月评估一次。老年人应当经常性地改变锻炼计划,而不是几个月一直按同一套方案来锻炼,因为肌肉会习惯于做相同的动作。为增强肌肉耐力,简单的方法就是缩短每组锻炼之间的休息时间,或是增加训练次数。
5.确保达到老年人的推荐运动量,即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可以分解为每次20分钟,每周7次;每次30分钟,每周5次;或每次50分钟,每周3次;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即可,但不要受风寒。每次锻炼前后都要做拉伸运动,它们有助于保持脊柱的强壮和灵活性。
6.不要勉为其难。老年人在感觉疲劳或繁忙时,可以减少锻炼或暂时停止几天。在锻炼过程中感觉不舒服,要立即停止锻炼,及时就医。在开始锻炼之前,可以咨询医生和专业教练的指导意见。如果有高血压和背部受伤的情况,不要做高强度的力量训练。
7.体育锻炼并不能完全取代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饮食中去除精加工食品、糖,禁烟,适量饮酒,才能起到促进体育锻炼并延长寿命的健康效应。
㈩ 适合近50岁妈妈跳的健美操
太极拳,因为太极拳可以使呼吸自然、细长、慢均。由于速度缓慢,动作柔和,从而使人体的微循环得以扩张。微循环的特点是剧烈运动会使血液运行走捷径,得不到充分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太极拳缓柔的特点则使血液能够流向各处,从而得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改善身体内部的循环。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使一些不通之处畅通,这样慢性病症状就得到缓解或消除。同时太极拳运动能强身健体,能预防一些疾病,因此,太极拳运动有治病的效果。
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行功调心的锻炼方法。从而也就形成了太极拳要意识、呼吸和动作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再之外动”;并形成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
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朝着增强的方向上转化和发展。对于中老年人及慢性病病人来说,能推迟身体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疗疾、延缓衰老的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经络贯通上下,沟通内外,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太极拳独特的习练方式可有利于通经活络。首先,我们知道,突然、强烈而持久的七情刺激,会使人体气机紊乱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太极拳却强调全身心的放松,可削弱、转移和克服内伤病的七情刺激,而有利于经络的疏通。其次,太极拳全身性的轻慢松柔的适当运动,会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有利于脉气在遍上全身上下、内外循环无端的经络系统中运行,有助于经络畅通透达,使气血充盈灌注全身,濡养各脏腑组织器官,营阴阳,维持和保护机体功能,加大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复能力。第三,太极拳运动中,腰部的旋转,四肢的屈伸所构成的缠绕运动会对全身300多个穴位产生不同的牵拉、拧挤和压摩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按摩,能起到类似针刺的作用,活跃经络,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和调整虚实,加强维持并联系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处于协调有序状态。
太极拳是非常讲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养生术,太极拳的动静结合,动中求静,以静御动和虽动犹静,使太极拳更符合运动适度的健身原则;同时太极拳独特的心静用意,使心更易入静,可有效阻断过分亢进和炽烈地七情对气血的干扰和逆乱影响,护卫“元神”正常发挥其调控人体身心健康的功能。
太极拳是一门源远流长、内容深邃的科学,包含着丰富而独特的习练方法。太极拳不仅继承了中国古老的传统养生之道,而又以现代科学为依据,得到了发展,从而使其在健身、治病和抗衰老上获得了更大的养生保健功效,具有药物所不及的特殊功效。这种特殊功效并非伸手可取,必须要在习练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做到动作规范,即指身体姿势要符合一定的运动标准,这也是各个式子,不管动作怎样千变万化,所共同遵循的动作要求。只有身体姿势和动作的规范,才有利于“意动身随”;有利于肢体放长,更灵活地表现出端正、疏松、圆润和轻灵等特点,有利于“以静御动”、“动中求静”和“精神内守”,从而使练拳出现只有意动而不觉形动的虚灵境界,使锻炼进入更高层次,做到由内发于外,且能由外敛于内,功妙地进行内外交修,达到心身合一。要做到动作规范,首先要做到身体的自然与放松,同时精神也应放松,“神疏”方能“体静”。
太极拳运动采用腹式呼吸方法,要求深、匀、细、缓、长,但初练者不要刻意追求这些,只要采用通顺的自然呼吸就可以了。腹式顺呼吸也是达到腹式逆呼吸的必由之路,腹式逆呼吸会加大躯体神经系统对呼吸的调控,从而对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内脏机能产生更加良好的影响。但初练者不能因此而盲目采用这种呼吸方法,否则不仅会顾此失彼影响运动习练甚至出现憋气等现象。实际上,只要随着动作的熟练,腹式顺呼吸越发越协调,达到腹式逆呼吸只是瓜熟蒂落的事情。太极拳哲理取法自然,不可违背。所以初练者务必遵循呼吸要畅利的原则,切忌急于求成。 太极拳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发挥出来,首先,太极拳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锻炼效果的出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具有身体不练则退的规律。另外,身体的康复和体质的改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俗话说“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太极拳具有健身疗病作用,但不具“立竿见影”之效。
第二,太极拳养生保健功效是“练身、练气、练意”综合锻炼的结果,能掌握太极拳真谛,本身就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正是体现了练拳的不可间断性。 第三,实践证明,太极拳养生保健功效的获取,贵在坚持习练。每位立志习练太极拳进行养生保健者,都应从中悟出持之以恒的道理。
所谓“功到必成”,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打太极拳养成习惯的产生兴趣的过程。随着这种转变,一种身心健康的充实感、愉悦感、幸福感会油然而生,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会不期而至,人生乐趣会得到更大享受,对太极拳健身、疗疾和抗衰老三大功效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反过来,又会强化练拳的信心和兴趣,最终会使太极拳成为习练者走向健康途中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