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80岁老人写书是谁

80岁老人写书是谁

发布时间:2023-01-04 00:37:36

⑴ 侄孙新房装修,80岁老人在墙壁提笔写下“宁静致远”,他的文笔如何

我个人觉得这位老人的文笔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在墙壁上书写的每一个字,都能够给人带来一种非常工整的视觉感。

很多人在装修房子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想要留下一些意义比较深刻的纪念。所以会选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让新房子在装修的过程中留下一些明显的标记。

拥有很大的纪念意义。

最后就是有很多网友都觉得对于这位老人的侄孙来说,老人在墙壁上书写的,自己拥有很大的纪念意义。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观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都可以想到老人当时书写这四个字的状态。你只能说我个人也觉得80岁的老人能够写出这么好的老笔字,真的让我个人觉得这种现象非常值得我们进行点赞。因此同时也希望这位80岁的老人能够保持健康的身体,并且也能够保持喜欢书写自己的爱好。

⑵ 上海一80岁老父亲写给51岁女儿的信引热议,网友们的关注焦点是什么

上海疫情防控过程中,一位80岁老父亲,写给51岁女儿书信,以微信图片方式,发给了女儿。正是这封家书,让长期奋战于抗疫一线“女汉子”,泪湿了眼眶。从书信内容,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位父亲对女儿的爱,老人内心里,始终挂念着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女儿。

家书被发布到网上后,也让众多网友泪目,纷纷回想起了自己父母。有网友感叹,“只要爸妈还在,我们永远都是孩子”,也有网友想起了,自己逝去父母,表达了没能尽孝父母的遗憾。

书信洋洋洒洒好几百字,归纳总结就四个字“关心、叮嘱”。在父亲眼中,我们永远都是孩子,这也是书信能够让人泪目,一个重要原因。

⑶ 李开复自传里面提到那个给他16亿的80岁老人是谁

我对这个问题也很好奇。

1、邵逸夫已经100多了,所以应该不是。
2、喜欢给内地捐钱的富翁,好像香港的比较多。但书中没有说明是香港的富豪,只是在香港接见了他。这个人不一定是香港富豪。
3、李开复最初筹钱的时候四处碰壁,所以估计应该找过那些知名富豪。这位富豪主动要求捐款,开复有些意外,所以这位富豪应该是不太为人所知的。
4、开复在筹备大学的时候,应该是在他进入谷歌的前一两年。这样的话,在04年这位大善人就已经80多了。
5、一次拿16亿应该不是个小数目,在维基网络查85-95岁的华人富豪榜应该比较靠谱。

据我初步推测,也许是郭鹤年。原因:
1、郭鹤年是马来西亚华人富豪,1923年生人,03年时已经80岁了。
2、低调的郭鹤年是大马首富,其旗下仅香港和新加坡的部分上市公司市值就近1500亿港元。
3、最重要的一点。李开复的第一本书《做最好的自己》中,有两篇序,一篇是两院院士、国务委员宋健写的,一篇郭鹤年写的。这两个人都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公众人物,和开复在工作上也没有太大交集,当时我看到这两篇序言的时候也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是,李开复能请他们两个写序,肯定是最了解开复教育理念的人,而且为他创建大学、实现推动中国教育体制的梦想,提供了很大帮助。
3、这本书应该是在他筹备大学的时候,总结的一些大学成才的理念。而大学办不成了,这本书就成了他此番努力的部分成果,他也通过写书,感谢郭鹤年的支持。
5、郭鹤年的序言中提到。
李开复是我所见过的、最有激情地推动中国教育体制发展的人。他的激情和卓越的远见正是中国走向世界前列,成为世界强国所需要。
——郭鹤年(马来西亚嘉里集团和香格里拉控股公司董事长)

也许只是猜测而已。

⑷ 甘肃庆阳跪地写字老人有后人吗

没有。
老人名叫樊积广,原籍是在甘肃庆阳市镇原县孟坝巴镇,他已经在各地流浪了12年,常年居住在破烂的窑洞之中,生活拮据。妻子早年因癌症去世,此后终生未娶,干儿子是在做公益时所认。
71岁甘肃老人樊积广多年以窑洞为家,以跪地写书法为生。老人儿时家境富裕,年轻时是一名乡村教师。后因家庭贫困,妻子离世,老人流浪在外12年,以窑洞为家。老人平时写书法时喜欢喝白酒来增加毛笔字的韵味,其干儿子称:"他喝酒前后的书法完全是两个人写出来的。

⑸ 有专家称姜昆书法功底书法造诣不输专业书法家。对此你认同吗

哪个专家这么说的?是哪方面的专家?我是不信的,更不会认同。

当书法的实用价值退出 历史 舞台,它便成为一门很小众的艺术门类,而它本身又是极为抽象和深奥的,熊秉明先生甚至将它誉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虔敬的态度。

书法之美有其形式构成,即笔法、结体、墨法、节奏和章法,要掌握这些表现技法绝非一日之功,没有扎实而有效的训练方法是很难取得一些成绩的。其中主导便是书法理念,从这个角度讲,姜昆的字只能算作用毛笔在宣纸上写字,无论从技法和理念上讲,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充其量只不过一个热爱写字的书法票友罢了,别人把他捧得再高也是有所图的,自己心里不能没有数。

姜昆人家是说相声的,书法只是人家的业余爱好,但是硬要说他不输给专业书法家,我看也没什么不可以!我大体上是认同这个观点的。

首先,我们姑且不论姜昆书法造诣高低,单说“专业书法家”这个称呼就存在问题,谁才是专业书法家? 即便是在院校攻读书法专业的人,也未必真正拥有高超的书法艺术水平,该行的、滥竽充数的人还少吗?即便是进了中书协,甚至谋上个一官半职的,也未必有拿得出手的创作真功夫,光着脚提笔乱画乱喷的、写一笔还得描三次的人不是很多吗?要比起这类人,姜昆的书法作品起码端庄典雅,澄澈清明,抬眼望去,还真是一派国风气象。

第二,从姜昆书法作品整体来看,也有别于一般演艺圈爱好书法人士的那种纯粹作秀式的、个性化的书法。 姜昆显然是练过的、有一定功底的,其对书法的理解也是基本到位的。但毕竟是大牌的公众人物,可以想象姜昆静下心来研墨临池的时间相当有限,同时在曲艺和书法两个互不相干的领域都能走向巅峰,当然是一件极端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能用过于苛刻的书法审美去权衡姜昆的作品。

第三,具体到题主提供的三幅作品来讲,我觉得可以看做是姜昆书法的代表作。尽管 每幅作品都有不尽人意之处,甚至还有硬伤,比如第一幅行书作品里的儒字、夫字,就有些不清不楚,莫名其妙,似乎是写错了改过来的,但总体来说散朗舒适,中规中矩,不失为比较成功的书法作品,平常人写成这样,恐怕实在是没什么大不了,但姜昆写成这样,那是自带光环的,听说姜昆一平尺润笔超过万元,可见在 社会 上还是很受欢迎的,这样的价位的的确确超过了绝大多数靠书画为生的所谓专业人士。

姜昆的书法还不够专业,与专业书法家相比相差甚远,不过是“名人书法”而已。从书面来看确是没少写,笔上的功夫还是有的。除此之外,有关书法的其他要求和常识就显得有些苍白了。

具体表现在:1、用印,第三件落款上方右侧的一枚印是多余的,破坏了款与正文的整体关系,使得款与正文分隔。第一件和第三件,引首章偏下。说明对正确用印缺乏了解。

2、文字书写不太规范偶有错字,像“横”的右半边,“眉”上部,“对”左半边,“谦”的右半边,“瑞”右半边上部交代不清楚。3、习气太重,显现出不良的书写习惯,有的笔画过长,有的笔画不到位。如“首”、“损”、“招”、“满”、“谦”等字的横画表现比较突出。4、有些笔画起笔动作缺失,造成“秃头”现象。

上述这些都是基本常识,专业书法家是不会出现的这些问题的。



抛砖:


论字我认为郭诚斋老师的字写的非常好,如果说郭老师的字先说他的师傅,郭诚斋自6岁开始和三爷爷学书法,他三爷爷曾经是冯玉祥先生的书法老师。现在郭老师已经快80岁的人了,他钻研魏碑楷行草近60多年,他的临摹功底非常深厚,他的作品在临摹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郭诚斋先生的书法写的出神入画,有非常好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如果看了郭诚斋先生的书法,估计姜昆的字应该是垃圾桶里了。这里没有褒贬,只是就事说事。原谅直言!

郭诚斋作品

姜昆先生和书法渊源,一些人应会认为他是稍有名气之后的附庸风雅。其实不然,姜昆先生的书法和他的父亲有一定的关系! 他的父亲姜祖禹老先生。老先生虽然只是一位普通教师,但他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十多岁开始就开就仔细研习中国书法,前后写了50多年。20岁前后仰慕民国书法大家张伯英。又有机会得张伯英亲自指导,书法技艺突飞猛进。 为了练好字,姜祖禹在批阅学生作业之后,努力地趴在房间桌子上临字,常常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十多年后,他掌握了钟鼎、石鼓书法,又通晓篆、隶、行、楷!在1980年代,他的作品得到了吴祖光,刘炳森、韩美林、范曾的赞许。 当然,姜祖禹为人十分低调,他自知许多名人都是溢美之辞,一生以“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为座右铭,努力教书,桃李天下,但自己,在生前连一份书法集都没有! 在儿子姜昆的努力下,1994年,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了《姜祖禹书法集》。当时的书协领导沈鹏亲自题字。这算是完成了老人多年未了的遗愿。姜昆受父亲的影响,从小也就练习书法,有着非常好的基础,只是工作后就没有太多时间研习,请大家不用以专业眼光来挑剔。顺带发几张姜祖禹老先生的书法作品。

首先,我觉得姜昆写的很好,路子也正,章法结体,笔法都有可赞之处。

但是,书法为什么要去比?谁又是专业书法家?

姜昆老师是著名表演艺术家,近年来也喜爱上了书法。他的作品见的不多,所以也不敢枉加评价。但从发的这三幅作品来看,我认为有几个特点:

一、用笔规范,结字自然

从这三幅作品看,用笔较为沉着,说明姜昆老师练书法应该是已有些时日了,在笔墨的驾驭上,很熟练。从字的结体上来说,也中规中距,较为规范。此为优点。

二、缺乏传承,节奏不强

从缺点方面来讲,结字虽规范,但与古代经典没有传承关系。继承不够是其最大缺点。因此,要想进步,须在古帖上下功夫。从书写节奏来讲,缺乏变化之美,较为死板。此为缺点。

爱书法总是美好的,书写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

几幅拙作,大家指正

因为要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就认真的看了几幅姜昆的书法作品,应该说确实是写的不错,有功夫,也有一些传统书法的功底,手感笔性都带状态,有很长时间学习书法的背景,把字写到这种程度肯定是经历了很认真的学习过程,看得出来姜昆拿练习书法一事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和许多爱好书法的名人作品比较,姜昆的水平应该属于较高水平一档的,把姜昆身上的任何光环拿去,就仅论书法而言,这字放在如今书法的整体环境上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

对于都具备一定实力的书家而言,把张三与李四的作品进行比较是一件特别不靠谱的事,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不同,年龄经验不同,学习书法的时间也不同,把太多的不同放在一起进行评价打分,得到的结果一定不会合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许多情况下把书家们比来比去的实在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就你提到的到专业书法家的概念,其实怎么来划分专业的与业余的界限呢?这更是一本糊涂帐,是参加过书协组织的人就算作专业的吗?而具我了解许多在书协工作的人只是做一些事物性的工作,只是一种职业而已,而像我这种业余的书法爱好者每天投入到书法创作中的时间几乎都接近十个小时左右,我这个业余的有可能比许多专业的人士用功还大耗时还多,所以你说的这个专业书法家中每个人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做这样的横向比较很难做到准确,可以说意义不大。

说姜昆的书法不错是基于目前的 社会 状况而言,现在学书法的人越来越少了,随着书法的实用价值的消失,书法离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远了,即便有些人学习书法,也是大多停留在消闲 娱乐 的层面上,距离稍能过得去的水平都差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姜昆的书法就显得尤为可贵了。总之姜昆的书法还是要给赞的。

网上有很多关于对不同书家进行比较的话题,我是很少回答这类问题的,因为基本上没什么意义,这个问题的根源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相对科学合理的书法比较体系,在这个体系没有建立之前的所有比较基本都属于没有任何价值的扯闲篇,这个问题也比较大,如有机会以后我会详述的。

说此话者,分时分地儿,我想这应当就是跟赵忠祥一个样,台上时,退休前,字画250万排队求,退休后250元无人购。现实中“舔沟”专家有的是!

题主的名字前面那两个字“谣言”已经说明题主提出的问题的性质了。这个“谣言”我觉得有两层意思:

一,题主提出的“有专家称姜昆书法功底书法造诣不输专业书法家”是谣言。

二,那个所谓专家说“姜昆书法功底书法造诣不输专业书法家”是造谣。

至于别人是否认同其实真不重要,关键是姜昆本人是否认同。

⑹ 八十多岁老人的遗嘱怎么写

书写遗嘱,首先要写明遗嘱人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等信息。
接着写:在此立遗嘱,对本人所有的部分财产,作如下处理:
1、我自愿将下列归我所有的财产遗留给某某某,下面就写明财产的详情,比如一台电视机、或者一个冰箱等等。
2、我自愿将下列归我所有的财产遗留给另一个人谁谁谁:照样也要写明财产详情,比如一辆车等。
3、本遗嘱委托某某某为执行人。
最后,遗嘱人签名。
至此,一份简单的自书遗嘱就完成了。
书面遗嘱可以由被继承人自己订立,也可以由其他人代写,代写遗嘱需要由两名见证人进行见证。公民订立遗嘱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遗嘱内容应当具体明确且不能超越个人合法财产的范围。
2、遗嘱形式要符合法定要件。
遗嘱的种类包括多种,包括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五类,每种遗嘱法律均规定了具体的形式要件。实践中因遗嘱形式不符合法定要件而导致遗嘱无效的情况非常常见,如代书遗嘱没有其他见证人签字或没有订立遗嘱人签字;录音遗嘱没有见证人在场见证或者见证人不符合法定条件;口头遗嘱在危急情况解除后没有再次订立书面遗嘱等。
3、遗嘱人在订立遗嘱时的精神状态及签字的可辨识度也是订立遗嘱应当注意的问题。
在一些继承纠纷案件中,部分继承人往往会质疑被继承人在订立遗嘱时的精神状态是否清醒或者对方所提交的遗嘱是否为被继承人亲笔签字,因此遗嘱人在订立遗嘱时应尽量采用现场录音录像的方式,或由其他无利害关系人进行现场见证,具备条件的,最好采用公证方式订立遗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 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 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

⑺ 80岁老人自书遗嘱需要证人吗

80岁老人自书遗嘱不需要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七条的规定,
(二)自书遗嘱。遗嘱人自己书写的遗嘱,称为自书遗嘱。自书遗嘱是遗嘱人亲笔将自己的意思用文字表达出来。

阅读全文

与80岁老人写书是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徐州含医疗养老院在哪里 浏览:232
孝敬父母要及时的名言 浏览:195
御珍堂中医养生项目有哪些 浏览:685
重阳节人们庆祝什么 浏览:590
中医重阳节活动 浏览:961
穿越后我又不是四个孝顺的儿子 浏览:141
辣椒含有什么防老年痴呆 浏览:858
老人家年纪大了做什么工作 浏览:333
60岁的养老补贴使用哪个卡 浏览:688
苏州公务员退休工资比上海高 浏览:208
强迫孝顺的话 浏览:93
养老保险45反钱 浏览:443
老人排小便痛是什么情况 浏览:922
敬老院考试成绩 浏览:34
农村医疗养老保险交满后能领多少 浏览:868
敬老院健康总结 浏览:886
中秋团聚孝顺作文 浏览:879
父母和我住一起的证明怎么开 浏览:703
女儿31岁不孝敬父母 浏览:776
中交二公局退休金 浏览: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