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个人每天平均要饮用大约0、0015立方米的各种液体,按70岁计算,他所饮用的液体总量大约为40立
假设底面半径是r 因为底面直径等于高 所以高=2r
那么容器体积=容器底面积×容器高
40=πr^2×2r
π=3.14
所以r^3=40÷3.14÷2=6.366
所以r=1.85
所以高=2r=1.85x2=3.7米
『贰』 补液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补液量计算公式是自从1952年Evans提出以体重、烧伤面积为计算基础的输液公式以来,不同学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补液量计算公式。但是,仍无一个能适用任何烧伤患者、又都能获得满意效果的公式。
补液量,是指医疗过程中通过静脉补充药液的剂量,一般需按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计算。
生理需要量
急性期一般可按基础代谢需要量计算,即5%~10%葡萄糖50~60ml/kg·d,钠钾各1~2mmol/kg·d(生理盐水10ml含钠1 5mmol,10%氯化钾溶液10ml含钾13mmol),或按1500mL/ m2体表面积给予糖60~75g/ m2体表面积,钠、钾各50~7 0mmol/ m2体表面积。
生理需要量也可以用3∶1溶液补充。高渗脱水时,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远段的吸水作用,因而有人认为高渗脱水时,生理需要量宜酌减1/4。
继续损失量
按实际损失补充,一般在禁食条件下为40ml/kg·d,电解质包括钠、氯及碳酸氢离子各40mmol/L。继续损失量也可以用口服补液盐(ORS)补充。
累积损失量
指病后(如急性脱水)减轻之体重数量,这部分液体最主要。这部分液量可根据脱水程度加以估计。累积损失量也可按体表面积计算,轻度脱水为1200ml/m ,中度脱水为2000mL/m2,极重度脱水为3000ml/m2。
是输液总量
前三部分之和即为第一天输液总量。为便于临床应用,一般将上述三项概括为以下数值,可适用于大多数病例。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150~180ml/kg。个别病例必要时再作较详细的计算。
『叁』 正常人体一天需要液体量是多少外科病人的需要量是多少(不记入饮食)人每天最少摄入液体量是300ML吗
你的估计就是对的啦,一般来说根据病人的代谢状况和环境有关,首先,确定病人没有心衰或者肾功能问题,这两者都是要控制液体入量的。如果是外科单纯的禁食的病人60KG左右的一天的液体入量(静脉)大概是2500,年青人要多些,天热的时候也要多些。如果是可以进食的病人,就不需要也没办法严格计算了。
如果你是问理论知识,有专业的公式,查书。
如果你是问临床实践,一般给2500,病人如果觉得口渴第二天加量就好。
最少300????才够无感挥发的,还要加上出量。
『肆』 学龄前儿童需要的营养
学龄前儿童需要的营养
学龄前儿童需要的营养,为了帮助学龄前儿童更好的生长发育,作为家长应该要知道学龄前儿童需要补充哪些营养,也要了解不同的营养需求是什么,接下来一起来聊一聊学龄前儿童需要的营养是什么。
学龄前儿童对水的需要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各种营养素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运转和排泄,都离不开水;水还是构成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水还能调节体温,并能止渴。体内的水量随年龄、性别、胖瘦的不同而不同。年龄越小,体内含水量越多;脂肪组织越多,含水量越少,所以,肥胖者体内含水量相对较少。
水的需要量主要取决于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热量的需要。此外,温度的变化、人的活动量和食物的性质,也影响水的需要量。学龄前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对水的需要量为90~100毫升。腹泻、呕吐时排水量增多,对水的需要量也相对增多。
体内水的供给来源有3个:一是饮入的液体量;二是食物中所含的水分;三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时产生的水。体内水的排出有3个途径:一是通过肾脏排出;二是通过皮肤和肺排出;三是通过肠道排出。儿童每天水的周转比成人快,有利于排出体内的代谢物;但对缺水的耐受力较差,比成人容易发生水平衡失调。当水的摄入量不足时,则可发生脱水现象;反之,当摄入的液量过多,则又可能发生水肿。
学龄前儿童对热能的需要
热能是维持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它来自食物中的产热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些营养素在体内氧化产生热能。蛋白质每克产生17千焦(4千卡)热能,脂肪每克产热38千焦(9千卡),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热17千焦(4千卡)。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热能主要用于维持基础代谢、生长发育、活动等方面的需要。所谓基础代谢是指儿童在安静的状态下维持体温、肌张力、心跳、呼吸、血压、器官活动、腺体分泌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热量。由于儿童基础代谢率比成人高,所需热能也相对较多。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热能。一般来说,每增加1克体重,需要摄入19、98千焦(4、78千卡)的热能。如果膳食热能供给不足,儿童的生长发育就会迟缓,甚至停顿。同时,儿童活动越剧烈,持续时间越长,所消耗的热能也就越多。
学龄前儿童平均每日每千克需要418千焦(100千卡)热能,所需热能由三大营养素提供。这三种营养素的适宜比例为: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5%~35%,碳水化合物占50%~60%。
热能供给不足,可使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热能供给过多,又可能导致儿童肥胖症的发生。
学龄前儿童对蛋白质的需要
蛋白质由多种氨基酸组成,它是构成细胞组织的主要成分,是儿童生长发育所必要的物质。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蛋白质的供给特别重要。每天应供给足量的蛋白质,一般每天需45~55克。对学
龄前儿童来说,其热量需要量每日约为6688千焦(1600千卡),则蛋白质的供热量最好能达到每日836千焦(200千卡)。
除了保证膳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数量以外,还应尽量使膳食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例适合儿童的需要,这就是说还要注意孩子饮食中蛋白质的质量。这就要求膳食中,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类蛋白质的量要占蛋白质总摄入量的1/2。可从鲜奶、鸡蛋、肉、鱼、大豆制品等食物中摄取。其余所需的1/2蛋白质可由谷类食物提供,如从粮食中获得。
学龄前儿童对脂肪的需要
脂肪是一种富含热量的营养素。它主要供给机体热能,帮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构成人体各脏器、组织的细胞膜。储存在体内的脂肪还能防止体热散失及保护内脏不受损害。
体内脂肪由食物内脂肪供给或由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转化而来。
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需要的热能相对高于成人。膳食中供给足量的脂肪,可缩小食物的体积,减轻胃肠负担。如果以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代替脂肪,都将过分增加胃肠负担,甚至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膳食中脂肪缺乏,儿童往往体重不增、食欲差、易感染、皮肤干燥,甚至出现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病;但热能摄入过多,特别是饱和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体内脂肪储存就要增加,就会造成肥胖。日后患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凶险性就会增加。
脂肪来源有动物脂肪和植物油。植物油必需脂肪酸含量高,熔点低,常温下不凝固,容易消化吸收。动物油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含胆固醇较高。
碳水化合物是供给机体热能量经济的营养素,也是体内一些重要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它还参与帮助脂肪完成氧化,防止蛋白质损失;神经组织只能依靠碳水化合物供能,碳水化合物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有特殊作用。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导致热能摄入不足,体内蛋白质合成减少,机体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导致热能摄入过多,则造成脂肪积聚过多而肥胖。
许多食物含碳水化合物,粮谷类、薯类、杂豆类(除大豆外的其他豆类)等,除含有大量淀粉外,还含有其他营养素,如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等。因此,在安排儿童膳食时,应注意选用谷类、薯类和杂豆类食品。这样,既能提供碳水化合物,又能补充其他营养素。
学龄前儿童对维生素的需要
维生素是人体内含量很少的一类低分子有机物质。它不能提供热能,一般也不作为机体构成成分,但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大部分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依靠食物来提供。
1、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
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和鱼类的肝脏、脂肪、乳汁及蛋黄内。有色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菠菜、杏、柿子等含胡萝卜素较多,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A。维生素A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化合物,耐热、耐酸、耐碱,不溶于水,在油脂内稳定,故受一般烹饪过程的影响小。
维生素A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保护上皮组织,防止眼结膜、口腔、鼻咽及呼吸道的干燥损害,有间接增加抵抗呼吸道感染的能力。还可维持正常视力,防止夜盲症的发生。但过多服用维生素A制剂可造成体内积蓄,导致中毒。
2、维生素D
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蛋黄等食物中。植物中的麦角固醇及人体皮肤、脂肪组织中的7-脱氢胆固醇通过暴露于阳光下的紫外线作用,可形成维生素D。
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调节钙、磷代谢,帮助钙的吸收,促进钙沉着于新骨形成部位。儿童如果缺乏维生素D,容易发生佝偻症及手足抽搐症。
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的需要可由食物提供,通过户外阳光照射,也可产生维生素D。为了预防维生素D缺乏,应让孩子多晒太阳。
3、维生素B1
维生素B1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缺乏维生素B1时,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出现神经炎、脚气病(皮肤感觉过敏或迟钝、肌肉运动功能减退、心慌气短、全身水肿或急性心力衰竭)等。
学龄前儿童需要每天从食物中补充维生素B1。谷物的胚和糠麸、酵母、硬果、豆类、瘦肉等,都是维生素B1的良好来源,尤其是粮食的表皮含维生素B1丰富。
4、维生素B2
维生素B2对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的生物氧化过程及热能代谢极为重要。缺乏维生素B2时儿童生长发育受阻,易患皮肤病、口角炎、唇炎等。
学龄前儿童需要每天从食物中补充维生素B2。维生素B2可从动物肝脏、奶类、蛋黄、绿叶蔬菜中获取。
5、维生素B6
维生素B6对于维持细胞免疫功能,调节大脑兴奋性有重要作用。维生素B6可从肉、鱼、奶类、蛋黄、酵母、动物肝脏、全谷、豆类、花生等食物摄入。
6、维生素C
维生素C具有氧化还原能力,参与多种生物效应。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牙质发育良等。维生素C可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摄取。
此外,学龄前儿童对钙、铁、锌、碘等也有程度不同的需要,在饮食营养中应予重视。含钙丰富的食物主要有奶类、大豆制品、海带、芝麻酱、绿叶菜等。
谷物产品(碳水化合物),
根据您孩子在每餐时间和零食时间里搭配食物,每天提供三至四份食物。谷物产品包括早餐谷物,面食,米饭,蒸粗麦粉,土豆,地瓜,山药和任何由面粉制成的食品,例如面包,饼干,华夫饼和煎饼。
水果和蔬菜
学龄前儿童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学习吃各种这类食物,尤其是蔬菜。尝试每天提供四到五份。每次用餐时都要继续提供它们,以便您的学龄前儿童了解到它们始终是正常膳食的一部分。水果通常更受欢迎。将它们切成手抓食品,使其更容易食用。
肉和替代品
每天提供两份。它们包括肉,鱼,蛋,坚果和豆类。豆类是诸如菜豆,鹰嘴豆,鹰嘴豆泥,小扁豆和豆类的食物。提供柔软,嫩滑的肉块,因为一些学龄前儿童发现坚硬,耐嚼的肉会有挑战性,所以并不太愿意吃。选择具有高瘦肉含量和低盐含量的优质香肠,肉丸。它们很受幼儿欢迎,并且营养丰富。 拒绝吃肉的,素食者或儿童应每天食用两份替代品,例如豆类,鸡蛋,坚果或豆类,以便他们的饮食中有足够的铁。
牛奶和替代品
每天为您的孩子提供一份。乳制品为骨骼生长提供大量钙,但铁含量极低。学龄前儿童需要的牛奶比婴儿少,因此不应给他们大瓶牛奶。大量喝牛奶会降低您的孩子对其他食物的食欲,尤其是铁含量较高的食物。
一岁及以上的孩子可以喝全脂牛奶,但如果对家庭来说更方便,可以改为半脱脂牛奶。半脱脂牛奶的蛋白质和钙含量相似,但维生素A的含量低于全脂牛奶。不应给五岁以下的孩子使用脱脂牛奶。
『伍』 成人补液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1、按体重减轻估计补液量
生理盐水补液量(L)=正常血钠浓度(142mmol/L)×体重减轻量(kg)/每升生理盐水NaCL含量(154mmol)
2、按血细胞压积估计补液量
补液量(L)=[实际红细胞压积-正常红细胞压积×体重(kg)×0.2]/正常红细胞压积。
正常红细胞压积男性为48%,女性42%。
细胞外液量为体重×0.2。
生理需要量
急性期一般可按基础代谢需要量计算,即5%~10%葡萄糖50~60ml/kg·d,钠钾各1~2mmol/kg·d(生理盐水10ml含钠1 5mmol,10%氯化钾溶液10ml含钾13mmol),或按1500mL/ m2体表面积给予糖60~75g/ m2体表面积,钠、钾各50~7 0mmol/ m2体表面积。
生理需要量也可以用3∶1溶液补充。高渗脱水时,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远段的吸水作用,因而有人认为高渗脱水时,生理需要量宜酌减1/4。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补液量
『陆』 精液量少是怎么回事
医院专家介绍,在一般情况下,正常健康的男子每次排出的液量一般为2-6毫升,少于1毫升者称为精液过少。精液过少可造成不育。精液是由精子和精浆组成,而精子仅占精液中的极小部分,所以精液减少主要是精浆减少。造成精液过少主要原因有:睾丸功能低下或内分泌功能紊乱,使得分泌精浆的精囊和前列腺发育不良,因而精浆分泌减少。精囊和前列腺有病变时,影响其分泌功能,使精浆分泌不足。尿道狭窄或尿道憩室等使精液不能全部从尿道排出,因而使排出的精液量减少。发生精液过少时要查明原因,给予对症治疗。 另外,有些人排出的精液过少并不是什么疾病所致,而是由于次数过于频繁,使精浆来不及分泌所致。这种情况只要减少次数就会恢复正常。 精液是由精子和精浆组成的,90%以上为精浆,但精子只占极少部分,约为1%.精浆是由前列腺、精囊、尿道球腺、尿道道旁腺等附属性腺分泌的,主要成分是水、脂肪、蛋白质颗粒等多种成分,因此精液量稍有改变,并不会影响精子数目。 正常男性每次射出的精液量约为2―6毫升,只有不足1毫升时,临床上才称为精液量过少。精液量减少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生理性精液减少,如有些夫妇同房次数过多使精液贮存不足,此时只要留意休息,适当减少同房频率,调节心理和情绪就可以了,往往无需治疗。二是病理性的,如本身有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这是需要往医院检查并治疗的。 在不育患者中,仅有2%属于精液量过少。因此,在分析减少原因时,首先应排除禁欲时间太短的影响,只有在禁欲5―7天后测定精液量才最正确。成年男性在40岁以后,出现精液量轻度减少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过于担心。推荐导读 >> "镉"损精不育是过量食用动物内脏造成吗 房事时会出现少精液,甚至无精液。这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平时对性事非常频繁而毫无节制,造成精液枯竭之况;二是精液是随着年龄而逐渐减少,二三十岁精液最多,四五十岁较减少,六十岁之后更少。 在中医方面有两种办法,可使男性的精液维持良好状况。一是应用针灸刺激穴位,增加精液;二是服食中药增加精液。另一则是根据年龄,在性事的次数方面有所节制,才能使夫妻性生活和谐到老而不衰。推荐导读 >> 术后尿失禁应该如何护理
『柒』 补液公式是什么
补充累积损失量:轻度脱水<50ml/kg,中度50~100ml/kg,重度100~120/kg。重度脱水或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2:1等张含钠液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 30~60分钟内静脉输入。
补充继续损失量:是补液后继续丢失的液体量。一般用1/3~1/2张含钠液。
供给生理需要量:供给基础代谢需要的水60~80ml/kg,在实际补液过程中,补液量为以上三部分合计,一般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150~180ml/kg。
补液禁忌
出现高渗性缺水之后,需要积极的补液。一般选择的补液方法,是根据缺水的轻重程度所占百分比,进行积极的补液。在进行补液的时候,需要使用到相应的公式计算。
在补液的时候,还应当坚持注意事项。比如症状较为轻微时,选择补低肾炎溶液,症状较为严重时,需要补充多个不同的液体,避免出现酸中毒的情况。如果患者有缺钾的情况,还需要及时的给予补钾治疗。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补液量计算公式
『捌』 一个人每天大约平均要饮用0.0015cm立方的的中液体,人的寿命若按平均70岁计算,则饮用液体总量大约为40米立
设此圆柱体容器的高度为 x 米。
则底面直径也是 x 米,底面半径为 x/2 米,
可列方程:xπ(x/2)^2 = 40 ,
解得:x = (160/π)^(1/3) ≈ 4 ,
即:此圆柱体容器的高度大约为 4 米。
『玖』 如何做好卧床老人的护理
本来健康的90岁爷爷突然脑梗,经过住院治疗一阶段,身体恢复还尚可,但不能下床行走,或许会卧床度过余生。照顾卧床老人也是我们很多家庭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做好卧床期间的护理工作,尽量促进身体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是我们晚辈尽孝的最好方式之一。
如何做好卧床老人的护理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心理
身体的突然变故,不能像往常一样的生活,对于老人心理来说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长时间的卧床会使他们产生孤独、悲观、抑郁的情绪。有些老人会觉得因为自己的卧床给家人带来了麻烦,而心生愧疚,甚至产生了厌世情绪。在卧床中,老人多数会肢体活动困难,换衣服、擦洗身体也由他人来完成,这就难免会造成老人的身体隐私会暴露。老人通常会出现不情愿或拒绝擦洗身体和换衣服,我们要尽可能的采取合理的方式来减少老人的尴尬,如:让异性避让,或者对隐私部位采取有效遮挡等等方式。我们也要多与老人交谈,了解老人心理活动,及时疏导老人心中的郁闷,消除悲观情绪,和老人解释病情,劝说老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与老人交谈言语要温柔亲切,富有爱心、耐心。对于老人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让老人心情舒畅,感受“夕阳”之乐。
环境
卧床老人宜安置在光线充足的南向房间 ,保持房间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室内布置优雅合理,将老人的日常用品放在容易取放的位置,暖瓶等危险用品应远离老人,以防发生意外。好动老人宜加床挡,防止老人坠床。
三、饮食护理
针对老年人不敢吃喝以及咀嚼及消化功能减弱的特点,我们应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和半流质食物。根据病情:注意蛋白质、脂肪和糖等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保证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给予足够的液体量,做到饮食规律、少食多餐。杜绝怕卧床老人“吃多拉多”怕麻烦而不给老人吃的不健康行为出现!
四、防并发症
老年人机体抵抗力差;卧床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造成病情加重。因此,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卧床老人的护理重点。保持隐私部位干净干燥,大小便及时处理,经常的翻身、抬落脚、起背等,让卧床老人感受舒适的生活。
1、防褥疮。老人床铺应保持松软、清洁、干燥、无渣屑,每2-3小时协助老人翻身一次,对受压处皮肤进行皮肤护理,每日2次,可用手蘸50%的洒精或深滑石粉,对局部进行环形按查,动作应轻柔,防止损伤皮肤,骨骼隆出处应垫气圈。已形成褥疮处:应及时处理疮面,防止褥疮扩大。
2、防坠积性肺炎。保持老人房间空气清新,做好空气消毒,指导老人做深呼吸,主动咳嗽,同时轻护老人背部,以促进痰液排出,根据病情经常更换老人卧位。积板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保证营养水分的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痰液粘稠。有条件者可做抗生素超声雾化吸入,以达到消炎及稀释痰液的目的。
3、防静脉血栓的形成。长期易发生静脉血栓,尤以双下肢多见。应每天给老人按摩肢体肌肉,活动关节2次,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鼓励老人多做自主运动,注意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防泌尿系感染。保持老人足够的摄水量:保持内裤清洁干燥,每晚用温水擦洗会阴部 ,指导老人养成规律性排便习惯。
卧床老人的护理是一项长期、细致而又艰辛的工作,需要制订周密的护理计划,并按计划严格实施。卧床老人只要治疗护理措施得当,就会减轻老人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有一部分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达到一定的生活自理。
希望爷爷余生生活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