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80岁老人的心理

80岁老人的心理

发布时间:2022-12-24 19:06:34

A.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进入老年,随着生理上的逐步衰退,心理上也逐渐表现出老年特征。并且,老年人心理对于身心健康的影响很大,良好心态促进健康,而不良心理则会危害健康。石家庄长江心理精神医院专家指出,老年人心理往往存在以下四大禁忌,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1.孤独
人到老年,如果还能有一位相知相伴、不离不弃的至亲陪在左右,那该是无比幸福的一件事。然而,高龄老人丧偶事件是在所难免,对于老年人心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随之而来的心理孤独感,更是让丧偶老人在短时间里出现明显的衰老、精神崩溃,甚至不久也会亡故。据统计,丧偶老人的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
2.恐惧
老年人看到自己同龄的朋友、同事一个个相继离开了人世,觉得自己也要不久于人世,就会产生心理上的恐惧感,以致惶惶不可终日。这样一来,非但于事无补,反而加快了死亡的步伐。观世间的高龄老人,虽然长寿的原因很多,但至少有一点已经证实,那就是长寿者大多性格开朗、豁达大度、情绪乐观、心理健康。
3.折腾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明显衰退,如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但是,有不少老年人存在一种“折腾”心理,认为“这辈子没去过的地方不去看看终身遗憾”啦,什么“这么重大的场合不出席不合适”啦等等,结果勉强参与,容易突发严重健康事件。还有一些高龄的老年人,坚持参加一些不合适的运动,结果导致体力不能承受,出现意外。
4.倔强
老年人心理倔强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有些还表现为性格刚烈、脾气暴躁。这些有着倔强心理的老年人常常是小病不就医,大病乱吃药,一味按自己的意愿以及多年的经验习惯生活着。结果是,有了病不去治,反而与家人、子女发生争执,最后“不治而终”。
心理专家提醒,针对老年人心理上四大禁忌,家属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其调整,千万不可采取强硬措施或者放任不管。如果老年人心理问题突出,难以调整的话,不妨咨询专业心理医生,请求医生的帮助。

B.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老年人的普遍心理特征是:孤独感和丧失感。
孤独感是指人到老年,最喜欢做的事情内就是回忆过去,因为未来不容是他们所希望的。丧失了伴侣,就不能得到倾诉和安慰。就算和子女在一起,也无法弥补这种孤独感。最好培养若干兴趣爱好,结交社区里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一起下下棋,散散步。一定要做到有事可做。哪怕是看看电视。因为老年人最关心的是现在,此刻。
伴随着孤独感的还有丧失感。老年人一生奋斗的成果和社会地位正在逐步丧失。这种丧失使人觉得被社会抛弃,背离社会的感觉是很恐怖的。对待没有伴侣的老人,子女更要多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聊聊过去,从中安慰他们并没有被社会忘记。而且,很多老年人退休后依然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对待80岁以上的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除了注意以上所提到的,还要格外小心呵护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和感知觉系统老化,日常生活很多细节需要照顾。
很奇怪心理学上无法解释,为什么人到了80岁以后,心理特征会和小孩子一样。不过,还是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善待老人,给他们一个幸福的晚年。既是尽子女的义务,也是一份社会责任。我们都会老的。

C. 80岁老人经常感到憋屈心酸想哭是怎么回事

不幸福。家人给不够的爱

D. 老年人心理变化特点有哪些

(1)精神情感变化日益明显。老年人常觉内心空虚,易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反应,并伴有自责和“祀人忧天”似的莫名其妙的优虑,不时会有大难临头的紧张感,经常陷于抑郁苦闷之中,遇到问题时缺少进取态度。在经济条件较差的老年门诊病人中有48%具有抑郁情绪,体健康、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患有抑郁症者也有44%之多,不少人每月发作1次,(2)情绪多变。当脑组织老化或伴有某些脑部疾病时,老年人常有明显的情绪变化,容易失去自我控制,勃然大怒,无法平静下来,而且其情绪激动程度和所遭遇的不顺心事情的程度不相对应。有时为周围环境及影视中有关人物的命运而悲伤不已,迅速出现情绪高涨、低落、激动等不同的情绪变化,表现出时而天真幼稚,忽而激动万分等情绪多变的特征。(3)智力衰退。进人老年期后智力逐渐减退,但减退的程度不同的老人间有很大差异,并且与心理因素有直接关系。有的因为本身的自信心不足,自己认为智力减退,实际可能并非如他想象的那么严重。老年人的智力是逐渐下降的,一般认为18岁时智力达到最高水平,以后开始下降,50岁时仅相当于15岁的智力年龄,80岁以后下降更明显,85岁时大约相当于5岁儿童的智力年龄,当然由于个体差异,可有10%一25%的老年人并没有明显的智力减退。老年人的记忆力下降,也是智力衰退的一种表现。(4)多疑病。60岁以上老年人,由半数的人可出现多疑病症状,这是由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已经从对外界事物的关心转向对自己躯体的关心所致,而且这些关心可因某些主观感觉而加强,从而易出现多疑病症状,表现为头部不适、耳鸣、胃肠道功能异常以及失眠等。有时即使稍有不适,也要向周围人去诉说。还会过分注意报刊书籍上的一些医学常识并对照自己,常为此而心神不定,惶惶不安,甚至多次求医就诊。(5)猜疑和嫉妒。人进人老年期后,对周围人不信任感和自尊心增强,常计较别人的言谈举止,严重者认为别人居心叵测,常为之而猜疑重重。由于生理功能减退,性欲下降,还容易怀疑自己配偶的行为,常因此而发生争吵。并且由于判断力和理解力减退,常使这些想法变得极为顽固,甚至发展成为妄想。每当目睹年轻人活泼好动的行为举动时,就会妒火中烧、无名火起。

E.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老而不死是为贼”出自于《论语·宪问》,原句为“子曰“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可见原文所指并非老年人,而是名为“原壤”之人。

关于“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解释,钱穆曾在《论语新解》中做出注释称,原壤为鲁人,孔子之故人。

另外钱穆先生还在中《论语新解》解释此句“礼度详密,仪文烦缛,积久人厌,原壤之流乘衰而起。即在孔门,琴张、曾晳、牧皮,皆称狂士。若非孔门讲学,恐王、何、嵇、阮,即出于春秋之末矣。庄周、老耼之徒,终于踵生不绝。然谓原壤乃老氏之流,则非。”

F. 老年人有哪些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

主要心理需求
1、健康需求
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理。 [1]
2、依存需求
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希望得到关心照顾。子女的孝顺,将会使他们感到老有所依。
3、安静需求
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有些老年人就怕过星期天,这一天子女、儿孙都来了,乱哄哄地度过一天,对老年人来说,这样的星期天是“苦恼的星期天”。
4、和睦需求
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邻居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5、支配需求
老年人原来多为一家之主,掌握家中的支配权。但由于年老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权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恼。
6、求偶需求
老年人丧偶后生活寂寞,子女照顾也非长久之计,所以子女应该支持老年人的求偶需求。
7、尊敬需求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可能会情绪绪低落,如果得不到尊重,就会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出门,长期下去,则会引起抑郁和低沉,为疾病埋下祸根。
8、工作需求
退休的老年人大多尚有工作能力,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希望再次从事工作,体现自身价值。
9.学习需求
活到老,学到老。老人更应通过丰富的学习老年业余生活,发挥自身余热。
老年人的 心理适应
1、对老年期的退行性变化对老年期生活的心理准备
2、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转换
3、体现老年人的价值,维护自我尊严
4、夫妻恩爱、家庭和谐是老年人辛福生活的要素
5、深化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
6、避免逃避式的适应方式[2]

G. 人活到八十后是什么心理

人活到80一切都看淡了,
觉得人生就是过眼烟云
人生就是一场戏

H. 八十岁以上的老人 心理上需要什么

你好,老年人奋斗了一辈子、忙碌了一辈子,在年老的时候更大的需要是一个平静、慢节奏的生活,而且更希望心理上的牵挂能够呆在自己身边的同时也希望被牵挂的人能过上好的生活让他们放心。这样就需要我们时常的回家陪陪老人,不要给老人带有太大的心理负担,他们需要的是平静、平安。祝你好运

I. 老年人的心态

老人怎么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这7个心理保健方法很重要
第一、不要期望和思虑过多

老年人不要有过多、过高的期望,不要思虑过多徒增烦恼,令自己发脾气,应给自己留一个心理的空间,以便令自己更容易接受一些事情。

第二、正确地称赞自己

不要过于自卑和自怜,不要太多地责怪自己,以及生气,反而应以积极的态度赞美自己,这会对你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遇到失望时要学会自救

当自己面对一些挫折、或不顺心的事情时,不要过于急于发脾气和失望。首先应该冷静、沉着面对,不能失去希望与信心,也不能因此而失望、紧张、烦恼、焦虑、易于引起情绪起伏等。应该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使自己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第四、积极地参与生活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保持一定的热情,那么埋藏在心中的阴霾就可以消除。当你不开心的时候,应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时,这会令人感到充满喜悦。

第五、保持和创造快乐的心态

树立乐观的态度是克服负面情绪的法宝,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创造一个快乐的环境。情绪中有外在因素,但可以控制它,在困难面前不要气馁。

第六、学会释放消极的情绪

面对不利的环境,我们应该学会释放消极的情绪,可以找几个知心朋友,发泄内心的压抑和不满,适当发泄,有利于释放负面情绪。

第七、学会宽容

老年人应该学会宽容,培养自己宽广的胸怀。在生活中,即使是你身边的人在生你的气,抱怨你的时候,也要学会宽容。老年人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带来欢乐和安慰。一个人心胸狭窄、容易发怒的人,只会损害自已和他人。学会包容、欣赏、原谅他人,这样心情也会保持乐观。

总之,人的情绪与免疫功能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如果老年人经常生气,会导致身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疾病就会产生。因此,老年人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把不良的情绪释放,这样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J.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进入老年,随着生理上的逐步衰退,心理上也逐渐表现出老年特征。并且,老年人心理对于身心健康的影响很大,良好心态促进健康,而不良心理则会危害健康。石家庄长江心理精神医院专家指出,老年人心理往往存在以下四大禁忌,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1.孤独
人到老年,如果还能有一位相知相伴、不离不弃的至亲陪在左右,那该是无比幸福的一件事。然而,高龄老人丧偶事件是在所难免,对于老年人心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随之而来的心理孤独感,更是让丧偶老人在短时间里出现明显的衰老、精神崩溃,甚至不久也会亡故。据统计,丧偶老人的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

2.恐惧
老年人看到自己同龄的朋友、同事一个个相继离开了人世,觉得自己也要不久于人世,就会产生心理上的恐惧感,以致惶惶不可终日。这样一来,非但于事无补,反而加快了死亡的步伐。观世间的高龄老人,虽然长寿的原因很多,但至少有一点已经证实,那就是长寿者大多性格开朗、豁达大度、情绪乐观、心理健康。

3.折腾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明显衰退,如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但是,有不少老年人存在一种“折腾”心理,认为“这辈子没去过的地方不去看看终身遗憾”啦,什么“这么重大的场合不出席不合适”啦等等,结果勉强参与,容易突发严重健康事件。还有一些高龄的老年人,坚持参加一些不合适的运动,结果导致体力不能承受,出现意外。

4.倔强
老年人心理倔强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有些还表现为性格刚烈、脾气暴躁。这些有着倔强心理的老年人常常是小病不就医,大病乱吃药,一味按自己的意愿以及多年的经验习惯生活着。结果是,有了病不去治,反而与家人、子女发生争执,最后“不治而终”。

心理专家提醒,针对老年人心理上四大禁忌,家属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其调整,千万不可采取强硬措施或者放任不管。如果老年人心理问题突出,难以调整的话,不妨咨询专业心理医生,请求医生的帮助。

阅读全文

与80岁老人的心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军校提前体检什么 浏览:2
重阳节快乐英语怎么说 浏览:200
老年大学柔力球计划 浏览:93
50岁女人微信号大全 浏览:402
朋友父母离婚该怎么安慰英文 浏览:384
清浊祛毒丸治老年人夜间尿频吗 浏览:231
六和孝顺餐厅 浏览:818
老年人的冰箱 浏览:516
中老年人肚子疼该怎么办 浏览:533
军校体检在哪里通知 浏览:658
孝敬父母金怎么写 浏览:895
南通市老年大学艺术节 浏览:539
中老年人牙松动吃饭困难怎么办 浏览:119
江中猴姑米稀老人家 浏览:588
吉林市电视台女主持人退休年龄 浏览:135
17岁孩子偷刷父母银行卡怎么办 浏览:553
和父母没有过不去的坎怎么形容 浏览:594
长寿花花期后应放在什么位置 浏览:558
营口养老保险个人交多少 浏览:63
老年人喝什么降尿酸 浏览: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