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八十多岁的老人肾脏衰竭怎么治疗
肾衰竭可分为急性及慢性,急性肾衰竭的病情进展快速,通常是因肾脏血流供应不足(如外伤或烧伤)、肾脏因某种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损或是受到毒物的伤害,引起急性肾衰竭的产生。而慢性肾衰竭主要原因为长期的肾脏病变,随著时间及疾病的进行,肾脏的功能逐渐下降,造成肾衰竭的发生。而这个疾病要如何治疗?患者应该在日常生活上注意什麼呢?接下来的内容会一一说明喔!
治疗重点
1. 治疗造成肾衰竭的原因,如血液供应不足或有失血情况时,就会给予患者补充失去的体液及水分;若是有感染时则针对感染做进一步的治疗。
2. 因肾脏已失去功能,所以医师会暂时利用透析治疗的方式(即俗称的洗肾),协助排除体内毒素及废物;急性肾衰竭患者若未获得适当的治疗或无法控制,让疾病由急性演变成慢性肾衰竭时,就可能因尿毒症而必须终生洗肾。(有关洗肾资料,请参阅尿毒症篇)
3. 饮食控制,对肾衰竭的患者而言,因肾功能受到破坏,食物在吃进体内后,所产生的毒素及废物,无法正常的排出体外,因此在饮食上就必需特别注意,避免造成身体负担:
a. 限制蛋白质:未洗肾的患者,因肾脏无法将蛋白质代谢后产生的废物排出,使肾衰竭的状况更加严重,因此,会建议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但是若有洗肾时,则须注意,在洗肾时会造成体内蛋白质的流失,所以必须配合营养师的建议,以维持身体所需。
b. 限制钠的摄取:因盐分含有较高的钠含量,在肾衰竭患者体内若有过多的钠,会引起体内水分的滞留,进而造成心肺功能衰竭及加重肾衰竭的情况。但切勿使用低钠盐,因低钠盐含高量钾离子。
c. 限制钾的摄取:体内钾的堆积会造成肌肉无力,严重者更会引起心率不整进而造成心脏衰竭的产生。
d. 限制磷的摄取:因体内过高的磷会造成钙质的流失,因此医生会利用药物来协助控制血液中的磷含量,防止骨质疏松的产生。
e. 水分的摄取:若摄取过多的水分,肾脏无法将其排除时,就会发生水肿或引起心肺衰竭,因此水份的控制是相当重要的课题,医生会视个案小便的量,或是透析时排除的水量,来决定水分摄取量的多寡,一般会依照前一天的尿量加上500-750c.c。
4. 肾移植:有些末期肾衰竭患者,需要长期做透析治疗时,在患者本身条件适合时,肾脏移植(换肾)可以为患者带来较佳的生活品质;但换肾是个大工程,虽然目前的医疗技术已相当好,仍需做很多事前的评估,才能提高换肾成功的机率。
如果肾脏的损害尚处在早期阶段,那么可以靠药物和饮食得到控制,然而末期肾衰竭却没有康复的希望。对于慢性肾衰竭,只有两种途径可以治疗,洗肾治疗或者肾脏移植。
肾脏移植是指通过手术,将器官捐献者的肾脏移植到接受移植的病人体内的过程。肾脏的可能来源:家人、配偶、密友或者脑死亡并且生前签字同意捐献器官的人。当然,最匹配的肾脏通常来自接受移植者的兄弟姊妹,因为他们的基因配合的可能性最大。
肾脏移植是目前治疗肾脏衰竭最好的方法,因为移植到病人体内的肾几乎可以完全代替已衰竭了的肾脏的功能,让病人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不幸的是,并不是每位肾衰竭病人都有机会接受肾移植。这是因为可能没有适合的肾脏或是愿意捐献肾脏的亲戚,再或是因为脑死亡后的器官捐献者的数目远远低于需求者的数量。病人要等到一个合适的肾脏进行肾移植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捐献者的肾脏必须同病人的身体相匹配。这时,病人必须进行定期的洗肾治疗以维持生命,直到可以通过移植手术获得新的肾脏。
洗肾是指通过过滤,有选择地排除血液中的某些物质。也就是说,通过人工途径将病人在肾衰竭后体内堆积的有毒废物,水和盐分排除掉,使病人的身体状况恢复到健康状态。
目前采用的洗肾形式有两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是用一种特殊的机器代替肾脏的功能。腹膜透析是用人体的腹膜充当过滤器,排除体内毒素。
⑵ 80岁老人得了肾衰竭,需要怎样救治,有生命危险吗
病情分析:肾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肾衰竭后人体很多代谢产物排不出体外所以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会越来越多导致身体各部分受损,主要的治疗办法是血液透析来代替肾脏的功能,不给于干预肯定是有生命危险的意见建议:建议到肾内科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
⑶ 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治疗基础疾病和使肾衰竭恶化的因素原发性慢性肾脏疾患本身虽然难于逆转,仍应尽力寻找和纠正某些使慢性肾衰加重的可逆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使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改善。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特别是水钠缺失;及时而有效地控制感染;解除尿路梗阻;治疗心力衰竭;停止肾毒性药物的使用等根据我们的临床工作经验,治疗慢性肾衰的原发病是治疗措施上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狼疮性肾炎,即使已进入尿毒症期,仍有逆转的可能。因此重视寻找和纠正尿毒症患者的可逆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疗效远比对症和替代治疗显著。对于危重病人可用透析疗法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创造条件,赢得时间来纠正可逆因素。
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应在慢肾衰的早期进行
(1)饮食治疗:合适的饮食治疗方案,是治疗慢肾衰的重要措施,因为饮食控制可以缓解尿毒症症状,延缓肾单位的破坏速度①限制蛋白饮食: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以不产生负氮平衡为原则能使血尿素氮(BUN)水平下降,尿毒症症状减轻,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因为摄入蛋白常伴有磷及其他无机酸离子的摄入。每天给予0.6g/kg的蛋白质尚可满足机体生理的基本需要,而不至于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量,宜根据GFR作适当调整GFR为10~20ml/min者,每天用0.6g/kg;大于20ml/min者,可加5g;小于5ml/min者仅能每天用约20g。一般认为,GFR已降至50ml/min以下时,便必须进行适当的蛋白质限制。但其中60%以上的蛋白质必须是富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即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鸡蛋、鱼、瘦肉和牛奶等,尽可能少食富含植物蛋白的物质,如花生黄豆及其制品等,因其含非必需氨基酸多。②高热量摄入: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供给人体足够的热量,这样就能减少蛋白质为提供热量而分解故高热量饮食可使低蛋白饮食的氮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热量每日约需125.6J/kg(30kcal/kg)消瘦或肥胖者宜酌情予以加减。为了能摄入足够的热量,可多食用植物油和食糖如觉饥饿,可食甜薯芋头、马铃薯苹果、马蹄粉、淮山药粉莲藕粉等健康。食物应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叶酸。亦可给予片剂口服补充。③其他:A.钠的摄入:除有水肿、高血压和少尿者要限制食盐外,一般不宜加以严格限制。因为在GFR<10ml/min前患者通常能排出多余健康的钠,但在钠缺乏时,却不能相应地减少钠的排泄B.钾的摄入:只要尿量每天超过1L,一般无需限制饮食中的钾。C.给予低磷饮食,每天不超过600mg。D.饮水:有尿少水肿、心力衰竭者应严格控制进水量但对尿量>1000ml而又无水肿者,则不宜限制水的摄入使用上述饮食治疗方案,大多数患者尿毒症症状可获得改善。对已开始透析的患者,应改为透析时的饮食疗法。
(2)必需氨基酸的应用:如果GFR≤5ml/min则要将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减至约20g,这虽可进一步降低血中含氮的代谢产物健康,惟由于摄入蛋白质太少,如超过3周,则会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症,必须加用必需氨基酸(EAA)或必需氨基酸及其α酮酸混合制剂,才可使尿毒症患者长期维持较好的营养状态。口服或静点必需氨基酸,成人每天9~23g,凡用本法忌食含非必需氨基酸丰富的氨基酸,并进食低量优质蛋白[0.3g/(kg·d)]。以促进机体利用尿素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健康继而与必需氨基酸合成人体蛋白质,从而达到降低尿素氮的目的。α酮酸在体内与氨结合成相应的EAA,EAA在合成蛋白过程中健康,可以利用一部分尿素,故可减少血中的尿素氮水平,改善尿毒症症状。α酮酸本身不含氮,不会引起体内代谢废物增多,但价格昂贵EAA的适应证仅为肾衰竭患者一般用量为每天0.1~0.2g/kg,分3次口服
(3)控制全身性和(或)肾小球内高压力:全身性高血压会促使肾小球硬化,故必须控制,首选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肾小球内高压力亦会促使肾小球硬化,故虽无全身性高血压,亦宜使用上述药,以延缓肾功能减退。如可选用依那普利,在无全身性高血压患者,可每天仅服5~10mg。然而,在血肌酐>350μmol/L者,可能会引起肾功能急剧恶化,故应慎用。
(4)其他:高脂血症的治疗与一般高血脂者相同,但用不用调节血脂药仍未有定论。高尿酸血症通常不需治疗,但如发生痛风,则予以别嘌醇0.1g,每天口服1次(5)结肠透析:包醛氧淀粉、碳片、肾衰宁、尿毒清颗粒、克浊散大黄水等口服,促进含氮毒素排出健康。并随患者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剂量调节,务使每天排软便2次为度,研究表明,大黄还能减缓尿毒症的发生。大黄10g,牡蛎30g,蒲公英20g,水煎至300ml健康,高位保留灌肠,1~2次/d健康,腹泻量3~4次/d为宜,促进粪氮排出。
并发症的治疗
(1)水、电解质失调:①钠、水平衡失调:没有水肿的患者,不需禁盐,低盐就可以了。有水肿者,应限制盐和水的摄入。如水肿较重,应利尿治疗。A.钠扩容后利尿疗法:即先服碳酸氢钠3g/d,如患者已有水钠潴留,不必先服碳酸氢钠。然后给予呋塞米(速尿)用量开始为100mg/d静注。使每天尿量达2000ml左右。否则速尿量每天加倍。但每天速尿总量不宜超过1000mg,如呋塞米(速尿)每次超过200mg,应加入葡萄糖内静滴。B.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1ml/min,1次/d,共7次,可改善肾血流量,促进尿素氮排出。已透析者,应加强超滤。如水肿伴有稀释性低钠血症,则需严格限制水的摄入,每天宜为前一天的尿量再加水500ml。如果钠水平衡失调而造成严重情况,对常规的治疗方法无效时,应紧急进行透析治疗。有的病例尽管GFR在5ml/min以下,仍能适当地排泄水和盐,这多见于慢性梗阻性尿路病,及脊髓损伤伴有持续性膀胱功能不全(结石、感染、梗阻)的病人严格限制盐和水摄入可导致容量不足。②高钾、低钾:高钾血症时应首先判断该高钾血症是否由于某些加重因素所致如酸中毒、药物(如螺内酯、含钾药物ACE抑制剂等)和(或)钾摄入过多如血钾仅中度升高,应首先治疗引起高血钾的原因和限制从饮食摄入钾。少尿病人须限制钾摄入,长效噻嗪类药物或联用1种袢利尿剂能有效地防止高血钾。如果高钾血症>6.5mmol/L,出现心电图高钾表现,甚至肌无力,必须紧急处理。首先用10%葡萄糖酸钙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继之用5%碳酸氢钠100ml静脉推注,5min注射完;然后用50%葡萄糖50~100ml加胰岛素(普通胰岛素)6~12U静脉注射。经上述处理后,应即作透析。尿毒症病人血钾一般处于正常低值但使用利尿剂后,则极易发生低钾血症这时应口服氯化钾或枸椽酸钾。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需静脉补钾。③代谢性酸中毒:如酸中毒不严重,可口服碳酸氢钠1~2g3次/d。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3.5mmol/L健康,尤其伴有昏迷或深大呼吸时,应静脉补碱,一般先将二氧化碳结合力提高到17.1mmol/L。每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1mmol/L,需要5%碳酸氢钠0.5ml/kg。如因纠正酸中毒而引起低血钙,发生手足搐搦,可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④钙磷平衡失调:应于慢肾衰的早期便防治高磷血症积极使用肠道磷结合药,如进餐时口服碳酸钙2g,3次/d既可降低血磷又可供给钙,同时还可纠正酸中毒。氢氧化铝凝胶也可用作磷结合剂,但长期服用可发生铝中毒,引起痴呆、贫血、骨病等。在血磷不高时血钙过低可口服葡萄糖酸钙1g,3次/d。宜经常监测血清磷、钙水平。保持血清磷、钙于正常水平,可防止继发性甲旁亢和某些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如血磷正常血钙低、继发性甲旁亢明显者(血FTH高、碱性磷酸酶活力高、有骨质破坏),应给予骨化三醇。如磷钙乘积升高≥70,则易发生转移性钙化不仅会引起内脏、皮下、关节和血管钙化,而且是肾功能恶化的诱因之一
(2)心血管和肺并发症:①慢肾衰患者的高血压多数是容量依赖性,清除钠水潴留后,血压可恢复正常或变得容易治疗。患者宜减少水盐的摄入如果利尿效果不理想可用透析疗法脱水。因在钠水潴留的情况下,降压药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使高血压下降(假性抗药性)。降压药的使用与一般高血压患者相同。用ACE抑制剂时,应慎防引起高钾血症。少数患者发生恶性高血压,其治疗方法与一般恶性高血压相同,但特别要注意同时清除钠水潴留。②尿毒症心包炎应积极透析,1次/d,透析约1周后,可望改善。如出现心包压塞征象时,应急做心包穿刺或心包切开引流。③心力衰竭:其治疗方法与一般心力衰竭的治疗相同,但疗效常不佳。特别应注意的是要强调清除钠、水潴留使用较大剂量呋塞米必要时作透析超滤。可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宜选用洋地黄毒苷,但疗效常不佳。可使用血管扩张剂硝普钠,但注意时间不宜超过1周,以免氰化物中毒。④尿毒症肺炎可用透析疗法,能迅速获得疗效。
(3)血液系统并发症:维持性慢性透析,能改善慢肾衰的贫血。在没有条件使用EPO者,如果血红蛋白小于60g/L,则应予小量多次输血。输血有感染肝炎等的危险,且能抑制骨髓生成红细胞等不良反应证实有缺铁者应补充铁剂,血液透析者较常有缺铁。应维持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0.20,血清铁蛋白≥100mg/d否则即使用足量的EPO也不能使贫血纠正达标。补铁的途径有3种即口服、静脉、肌注口服剂量为每天至少200mg元素铁,但胃肠道副作用大目前西方国家普遍推荐静脉补铁,既不引起胃肠道反应,又直接入血,能得到更好的利用,如TSAT<0.20或血清铁蛋白<100mg/L,成人应先1月1次25mg的右旋糖酐铁或葡萄糖酸铁静脉滴注作为试验,如无不良反应静脉滴注100mg,共10次,1个疗程结束停药2周后复查HCT、Hb、TSAT血清铁蛋白。如仍低健康,再静脉补铁50~100mg,每周1次,共10周。如TSAT<0.50,血清铁蛋白<800mg/L则达标,可以停用静脉补铁3个月。如分别≤50和≤800<800mg/L可以用1/2~1/3的剂量继续静脉补铁如HCT、TSAT、血清铁蛋白都已达标也可每周静脉补铁25~100mg维持静脉补铁可能引起副作用,过敏样反应(气短、喘鸣低血压)发生率约为0.65%。多在用葡萄糖酸铁静滴后数分钟内发生。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即刻生效。迟发反应为关节痛肌肉痛呈剂量依赖性,剂量≤100mg时很少发生健康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健康rHuEPO,简称EPO)治疗肾衰竭贫血其疗效显著。可用于已做透析和还未做透析的患者。贫血改善后,心血管功能、精神状态和精力等均会改善,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使红细胞生成素(EPO)充分发挥作用,应补足造血原料,如铁和叶酸。开始时,红细胞生成素(EPO)每次用量为50U/kg每周用3次,除血液透析患者静脉注射较方便外其他患者均应皮下注射。每月查1次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如每月Hb增加少于10g/L或HCT少于0.03则须增加EPO的每次剂量25U/kg,直至Hb上升至120g/L或HCT上升至0.35健康。此时红细胞生成素(EPO)剂量可逐渐减少,在维持上述水平的前提下每个月调整1次,每次减少红细胞生成素(EPO)量约25U/kg。该水平一般足以维持良好的生活素质。但如不用维持量红细胞生成素(EPO)停药后不久,患者又会再发生贫血。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副作用主要是高血压、头痛和偶有癫痫发作。其原因可能因红细胞增加而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增加。严格控制Hb或HCT上升速度和水平可减少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副作用我们观察国产促红素红细胞生成素(宁红欣)疗效较好,且价格适宜,开始3000U/次,每周3次,Hb上升至110g/L可减量维持
(4)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在慢肾衰早期时就注意纠正钙磷平衡失调,便可防止大部分患者发生继发性甲旁亢和肾性骨营养不良症。骨化三醇[125(OH)2O3]的使用指征是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多见于长期作透析的患者。本药可使小肠吸收钙增加并调节骨质的软化。对骨软化症疗效颇佳,对肾性骨营养不良症所伴发的肌病性肌无力以及纤维性骨炎也有一定疗效本药口服每日0.25μg在2~4周内按需要可增加至0.5~1μg,在治疗中要密切监测血磷和血钙,防止钙磷乘积>70,以免发生异位钙化。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对转移性钙化和纤维性骨炎有效。如血钙升高而病情无好转应探查甲状旁腺如有腺瘤应切除。
(5)感染:尿毒症患者较之常人更易发生感染,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的原则,与一般感染相同。若抗生素是经由肾排泄的,可给予1次负荷剂量后,按GFR下降的情况调整其剂量。一些抗生素有较强的肾毒性,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在慢性肾衰时肾毒性会增强。在疗效相近的情况下,应选用肾毒性最小的药物。
(6)神经精神和肌肉系统症状:充分地透析可改善神经精神和肌肉系统症状成功的肾移植后,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骨化三醇和加强补充营养可改善部分患者肌病的症状。使用红细胞生成素(EPO)可能对肌病亦有效。
(7)其他:
①糖尿病肾衰竭患者随着GFR不断下降,必须相应调整胰岛素用量,一般应逐渐减少。
②皮肤瘙痒:外用乳化油剂,口服抗组胺药,控制磷的摄入及强化透析对部分患者有效。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有时对顽固性皮肤瘙痒症有效。4.透析疗法 透析疗法可替代肾脏的排泄功能但不能代替内分泌和代谢功能。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疗效相近但各有其优缺点,在临床应用上可互为补充。透析时机的选择,对这个问题还无一致看法。慢性肾衰到终末期,保守疗法不能使病人无症状时,即应考虑透析疗法。有人认为GFR略低于10ml/min即开始透析能使病人获最大益处,GFR在这个水平时BUN一般在35.7mmol/L(100m/dl)以上,血清肌酐在884μmol/L(10mg/dL),在蛋白摄入不足的老年人BUN可不超过35.7mmol/L。当GFR低于10ml/min,全身状态仍很好,特别当病人尿量不少并能充分排钠时。个别病例在GFR小于5ml/min时仍能维持。有些病例尽管GFR大于10ml/min,也有透析的必要,这多见于潴钠严重和(或)顽固性心衰病人。除GFRBUN和肌酐水平外尿毒症所致的心包炎脑病、严重的胃肠功能紊乱、全身衰竭,或威胁生命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有1项以上时即需透析疗法最好是在这些表现出来之前即开始透析。我们主张应早期透析,健康在GFR10ml,分即开始透析,这样有利于保护其他脏器功能随着透析技术及医疗水平的提高,高龄已不再是透析的禁忌证。据1983年欧洲透析及移植协会的登记,接受透析(HD))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已达8.7%,平均年龄72.6岁。在美国,开始接受透析疗法的75岁以上老年患者1987年已达13.5%。65岁以上血透患者的2年生存率达61%,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2年生存率达56%以上;已有报道75岁老年患者经血透存活达10年以上。
(1)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前数周,应预先作动静脉内瘘位置一般在前臂在长期间歇作血液透析时易于用针头穿刺做成血流通道。一般每周作血液透析3次,每次4~6h。每次透析时间长短视透析膜性能及临床病情综合决定。在开始血液透析6周内,尿毒症症状逐渐好转,然而血肌酐和尿素氮健康不会下降到正常水平。贫血虽有好转但依然存在。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可能在透析后仍会有所发展。由于血液透析的推广,有更多老年肾功能不全终末期病人可以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大多数病人可获较好效果。老年病人接受血液透析时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并决定着老年病人能否生存。老年病人有明显的或潜在的心脏病,血液透析时病死率明显增加。尿毒症加速心脏血管退行性变的发展,尿毒症经常伴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症、耐糖能力差和高脂血症,尤其是高三酰甘油血症。病人同时有广泛的动脉钙化,可能与血清磷酸盐升高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健康。必须尽早确定并治疗这些危险因素。高血压在老年尿毒症病人几乎普遍存在,常用降压药来控制,并谨慎地进行透析治疗。高脂血症需控制饮食并用降脂药。高磷血症给低磷饮食口服氢氧化铝等胶体药物以拮抗食物中的磷质。老年病人透析时注意防止并发症,如硬化的血管出现血管短路的问题。透析时手术作成的动静脉短路,由于大瘘管的形成而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素剂量必须小心地调整,以防止对老年人后果不好的大出血。
(2)腹膜透析: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CAPD)设备简单,操作易掌握,安全有效,可以家中自行操作,故近10年来采用者与年俱增。用一医用硅胶透析管永久地插植入腹腔内,透析液通过它输入腹腔,每次约2L,6h交换1次,1天换4次透析液,每次花费时间约半小时,可在休息时作,不会影响工作。CAPD是持续地进行透析对中分子物质及磷清除更佳,且尿毒症毒素持续地被清除,不似血液透析那么波动。因而,患者也感觉比较舒服。对尿毒症的疗效与血液透析相同。CAPD的装置和操作近年已有很大的改进,腹膜炎等并发症已大为减少健康。很多作CAPD的患者到现在已存活超过10年,疗效相当满意。CAPD医疗费用较血液透析低。CAPD特别适用于心血管情况不稳定的老年人、糖尿病肾病患者或作动静脉内瘘有困难者。5.肾移植 如患者适合手术(符合适应证)及有合适的供体可行肾移植手术。在发达国家,75岁以下老年CRF病人仍可做肾移植。
康复治疗
(1)慢性肾衰的病人应少食豆制品,菜谱以素为主。饮食宜淡不宜咸对合并感染的病人,应禁服辛辣鱼虾老母鸡等助热发物健康。
(2)慢性肾衰的病人,病情重,病程长,致使病人常有悲观失望情绪,这时应多接触病人,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顾虑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房间要通风,冷暖要适宜,要有充分阳光。应注意皮肤护理健康,常洗澡,或用温水擦浴,水温以摄氏40℃为宜。饭前饭后应漱口,睡前醒后应刷牙以保持口腔卫生 预后: 本病症临床常见,病情严重治疗效果较差,病死率极高
⑷ 八十岁老人肾衰竭还能活多久
慢性肾衰竭在生活中的发病率是较高的,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一定要引起重视,提早做好疾病的防治措施。那呢?下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讲解,一起来了解。
?慢性肾衰竭可以活多长时间,是没有明确回答的,对于慢性肾衰竭病人而言,究竟还能活多长时间,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界限。
如果病人处在肾功能衰竭早期,肌酐升高不是很高,就完全有可能长期存活。简单通俗的话说,这个时期如果治疗得当,把损伤的肾功能向回拉一拉就可能正常拉;如果治疗不当,病情向前推一推就到尿毒症期,就更加难了。治疗可能跟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关,但关键还要看你进行什么样的治疗,治疗是否得当,治疗是否及时。另外要注意保养,不要着凉和生气,饮食清淡。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战胜慢性肾衰竭的信心,这些都可能延缓疾病的进展,加快疾病的恢复,尤其是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态更是重要。
如果病人病情还是进行性的下降趋势,逐步进入晚期肾衰竭阶段。此时如果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对临床症状处理的同时,能尽可能的去对损伤的肾功能加以修复,那么患者同样可以将病情稳定控制下来,实现长期的稳定,全面提升生存质量。
慢性肾炎的治疗必须从根本上去除导致病情复发的因素,才能阻止病情进展。其核心技术是将治疗肾病的中药进行微化处理后,然后均匀分放在两肾区,配合微化治疗仪进行渗透。治疗慢性肾炎肾衰竭微化中药并结合西药对症治疗,必要时采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但这只是一种辅助措施,并不是治疗的关键。
通过针对病因、发病过程、症状的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控制病情,但对于慢性肾炎肾衰竭患者来说,仅仅控制病情是不够的。因为慢性肾炎肾衰竭病人体内大量的肾单位受到损害而纤维化或者硬化,双肾或单肾出现萎缩,尤其是到了尿毒症时期,只有10%左右的残存肾单位,如果不能对尚未万千坏死的肾单位进行修复,残存的肾单位仍然是“超负荷”工作,时长日久,难免还会出现病变。这也正是许多患者久治不愈、病情反复的原因。要想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受损的肾单位进行修复,使其重新恢复代谢能力。
?通过上述讲解,是否对你深入认识疾病有所帮助呢。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一定要趁早,且要谨慎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对症治疗,效果会更好。
⑸ 得了肾衰竭怎么办
肾衰竭是指血肌酐升高。在肾衰竭的早期,通常可以通过药物来治疗,比如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降低血肌酐的治疗,促进肾脏功能的修复以及促进肾脏的新陈代谢。到了肾衰竭的晚期,通常就采取透析治疗。而透析的方式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如果到了慢性肾衰竭终末期,可以通过肾脏移植来纠正尿毒症。所以我们在早期一般通过药物治疗,到了晚期,慢性肾衰竭晚期尿毒症一般通过透析和移植来治疗。另外,肾衰竭要控制蛋白饮食,优质低蛋白饮食。
⑹ 肾衰竭怎么办
肾衰竭分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病因可控,大量失血补充血容量基本会恢复。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看肾衰竭的病因,引起慢性肾衰竭的病因有很多,像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痛风、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需要针对病因治疗:
1、血压高病人要控制好血压,糖尿病病人要控制好血糖,梗阻病人要想办法解除病人的梗阻,有蛋白尿的病人要控制蛋白尿;
2、饮食方面要讲究优质,低蛋白、低钾、低磷、高热量饮食,不吃含钾高、含磷高的食品;
3、病人尿少、浮肿、血压升高,要控制水分、盐分的摄入;
4、多吃清谈、质软的食物,少吃坚硬、辛辣、炸的、烤的、煎的食品,少吃加工类食品;
⑺ 肾衰竭的治疗方法有什么呢要注意什么问题
肾衰竭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用药和手术治疗。肾功能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下降引起的病理状态。可以作为疾病的诊断,但不是最终诊断。在肾衰竭中,患者肾功能的下降可分为肾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即肾功能下降的严重程度可以不同。
急性肾损伤(AKI)或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多为血肌酐升高,数小时至数天或数周内尿量减少,导致少尿、无尿、水肿、水电解障碍等表现。急性肾损伤的原因包括感染、药物、血容量不足、尿路梗阻和免疫性疾病,可为肾前、肾后和肾因素。慢性肾功能不全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急性和慢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导致肾脏明显萎缩,肾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无法维持人体基本功能。同时有各种临床表现,如水肿、高血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衡、毒素水平升高,以及各种全身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⑻ 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如何进行救治
引言: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常见的肾小球功能发生异常的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会导致患者出现代谢功能紊乱。一旦治疗不及时,就会引发很多并发症,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今天小编想分享的话题就是,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该如何救治?
⑼ 肾衰怎么办
肾衰竭的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导致肾衰竭的原因有所差异,有些是因为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这种情况就需要给身体补充充足的水分,有些是因为病毒感染导致的,这种情况就需要首先进行抗病毒感染治疗。
2、血液透析
肾衰竭患者一般肾脏已经失去相关功能,这种情况下医生会进行透析治疗,也就是一些人口中所说的“洗肾”。可以通过这种途径将身体内的有毒物质以及废物排出身体之外,一旦急性肾功能衰竭阶段没有及时控制,疾病就可能发展成为慢性病症,这种情况的患者就需要终身洗肾来维系生命。
3、肾脏移植
如果肾功能损害严重已经达到末期阶段,权衡长期透析跟肾脏移植则可能会选择后者进行治疗。
⑽ 肾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ACEI、ARB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还有其独特的减少肾小球高滤过、减轻蛋白尿的作用,主要通过扩张岀球小动脉实现,同时也有抗氧化、减轻肾小球基底膜损害、减少系膜基质沉积等作用。此外,ACEI和ARB类药物还能减少心肌重塑,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降糖药:严格控制血糖,使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5.0~7.2mmol/L(睡前6.1~8.3mmol/L),糖化血红蛋白<7%,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3、利尿剂:在容量控制治疗中应用袢利尿剂可增加尿量,从而有助于清除体内过多的液体。当使用后尿量并不增加时,应停止使用以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4、碳酸氢钠:代谢性酸中毒时应及时治疗,可选用5%碳酸氢钠静滴。对于严重酸中毒患者,应立即予以透析治疗。
5、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排除失血、造血原料缺乏等因素,血红蛋白<100g/L可考虑开始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6、维持内环境稳定治疗:主要是清除体内代谢的废物,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使其保持平衡,补液量不要太多,最好是口服补液,补液时应严格监控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