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孙中山60岁

孙中山60岁

发布时间:2022-12-24 16:28:28

A. 孙中山多少年逝世

1925年。

1925年(民国十四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三个文件。

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

1929年,遗体由北京移葬南京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

(1)孙中山60岁扩展阅读:

孙中山的贡献:

1911年,在他领导和影响下,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孙中山

B. 上下五千年

(1661—1722) 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
俗称清圣祖为康熙皇帝、康熙帝。因为明清之帝王时多只有一个年号,因而往往以年号代称帝王。
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朝皇帝,康熙的称谓来自其年号。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继位时只有八岁,是顺治的第三子。顺治接受汤若望的意见因其出过天花最有可能不夭折而把他选为继承人。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举行亲政仪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在康熙八年赢得了与顾命大臣鳌拜的斗争,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康熙执政期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1673年),统一台湾(1684年),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1688年-1697年),并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维持了东北边境一百五十多年的边界和平。在雅克萨战役,康熙派遣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成功驱逐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此战清兵三千多人,在中国东北与远离后方的俄罗斯数百哥萨克作战,然而久战不下,最后以围困战术迫使沙皇同意和谈,一定意义上显示出了清朝在军事科技上与西方的差距),收复了雅克萨城(现俄罗斯联邦斯科沃罗丁诺)和尼布楚城。他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将其作为蒙古、西藏、哈萨克等部王公贵族觐见的场所,但是也为清朝大规模的修建皇家园林开了先河,增加了人民的痛苦。

C. 孙文的故事

孙中山轶事
1、孙中山名字趣闻
孙中山,生于1866年,卒于1925年。名文,又名中山,字德明,号逸仙。是中国近代革命家、思想家,中华民国的创立者。
孙中山先生一生曾用过或被人称呼过的名字相当多,这些包括乳名、绰名、诨名、荣称、教名、化名、笔名、字号等,共有30多个。
现举几例供大家赏析:
一曰帝象:
孙中山刚出生,其父就找命师相命,相师说:“此孩为非凡之命,大富大贵,有九五至尊,皇帝之位。”如此,其父遂把孙中山的乳名称之为“帝象”。
二曰中山樵:
1897年孙中山流亡日本,为防清政府追杀,隐姓化名为中山樵,人称中山。后来章士钊将“中山”二字缀于孙姓之后,这便是人们后来普遍称呼的孙中山的来源。
三曰逸仙:
1883年,孙中山加入基督教,在受洗的登记册上,孙中山署名为“孙日新”,取于《大学》上的语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意。而“逸仙”是粤语“日新”的谐音。在孙中山1886年报名香港雅丽氏西医书院时,孙中山就使用“孙逸仙”报名注册。此后他在国外多用此名。
四曰石头仔:
小时候孙中山脾气倔强,好动,爱打架,总爱打抱不平。一次同学秽语骂他父亲,孙中山与之打架,揪住辫子猛撞其头,至使昏迷过去,好久才醒过来。村人目睹此状钦佩地说:“真是石头仔。”从此石头仔便成了他孩提时的绰号。
五曰通天晓:
孙中山就读医学堂时,曾购得二十四史等大量古典书籍、著作,同学们从孙中山的藏书随意抽出一书考他,他都能对答如流,大家惊诧而又钦佩不已,随誉称之为通天晓。
此外,孙中山还使用过:陈文、山月、公武、帝朱、杞忧公子、中原逐鹿等。
2、孙中山的爱情轶事
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而一个世纪前,孙先生和宋庆龄女士那段相濡以沫的传奇爱情故事,仍为后人乐道。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结婚,双方年龄相差27岁。孙中山先 生去世多年后,宋庆龄在接受一位美国记者采访时说,22岁嫁给孙中山,是处于一种敬仰,并不是爱。而孙中山先生曾对战友表示,“只要和宋庆龄结婚,只活一天我也愿意”。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宋庆龄正在美国读书。听到消息后,宋庆龄回到宿舍就把清朝的大旗拆掉,挂上五彩旗表示庆祝。毕业后,宋庆龄成为孙中山的秘书,从战友逐步发展成夫妻。宋庆龄嫁给孙中山,宋家很反对。宋庆龄的父亲查理•宋,还坐着轮船去日本阻止。一到孙中山屋前,查理•宋就大骂,让孙中山出来。孙中山出来了,说你找我什么事,查理•宋反倒骂不出来了,直接跪下给孙中山磕了个头,说小女交给你照顾,请总理多担待。
大陆出版的《孙中山传》里记载,孙中山的战友曾阻止他,说你跟宋庆龄结合要折寿,必须拆开,孙中山回答:“活一天我也愿意。”
与宋庆龄结合前,孙中山先生有过两次婚姻。1884年孙中山与本县侨眷卢慕贞结婚,后来又有夫人陈粹芬,陈粹芬伴随他20多年。1915年孙中山与卢慕贞离婚与宋庆龄结婚。
孙氏晚辈对于孙中山的三位夫人都视为祖母。据孙中山的后人孙必达说,孙家人昵称陈粹芬为“南洋婆”,卢慕贞因与孙中山离婚后住在澳门,故被昵称为“澳门婆”,至于宋庆龄则被称为“上海婆”。也有孙家晚辈称卢慕贞为“婆婆”,称陈粹芬为“二婆”,孙家子弟与宋庆龄见面时,称她为“grandma”(奶奶)。
元配卢慕贞1884年与孙中山结婚,是个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妻妾陈粹芬祖籍福建,生活在香港,经过陈少白介绍与孙中山认识,随后跟孙中山同居。陈粹芬很懂得照料生活,孙中山早期好多革命活动都有陈粹芬参与,大家很敬重她。因为她在家排行老四,都叫她陈四姑。陈粹芬后来患肺病,1914年定居在马来西亚,1931年后常住在中国湘潭县,后来又去香港。三位孙夫人情况各有不同,但都长寿,卢慕贞活到86岁,陈粹芬活到89岁,宋庆龄也活到89岁。
3、孙中山的幽默
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866—1925年)在一次革命行动失败后,转移到上海重振旗鼓,等候时机东山再起。
有一天,几个革命同志闲来无聊,凑了4个人打麻将娱乐。不巧,被孙中山撞见了。他们自知犯错,一阵惊慌,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
面对如此尴尬场面,孙中山不但继续叫他们打下去,而且还笑着说:“打吧,打麻将很像我们革命起义,这一局输了没啥关系,可寄希望于下一局,永远充满了机会,永远充满了希望。”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当了临时大总统。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参议院出席一个重要会议。然而,大门前执勤的卫兵,见来人衣衫简单,便拦住他,并厉声叫道:“今天有重要会议,只有大总统和议员们才能进去,你这个大胆的人要进去干什么?快走!快走!否则,大总统看见了会动怒,一定会惩罚你的!”
孙中山听罢,不禁笑了,反问道:“你怎么知道大总统会生气的?”一边说着,一边出示了自己的证件。
卫兵一看证件,才知道这个普通着装的人竟是大总统。惊恐之下,卫兵扑倒在地,连连请罪。
孙中山急忙扶卫兵起身,并幽默地说:“你不要害怕,我不会打你的。”

4、孙中山尊老
孙中山先生出任大总统后,日夜奔忙,准备北伐。一次,在桂林的一段山路上,为赶到某地主持会议,他雇了一乘竹轿。刚走了不远,他听到轿夫发出一阵阵气喘声,心里便不安起来。于是令轿夫停下。两个轿夫不解地问:“大人何事?”孙中山道了声辛苦,并问他们多大年岁了。一个回答65岁,一个说刚过60岁。听罢,孙中山心中更难受了,他十分钦佩两位老人的身板骨硬朗,又十分同情他们的艰辛。说:“你们年纪都比我大,我干嘛要你们抬呢?”孙中山掏出一大把银元放在两个轿夫手里,深情地说:“这轿子我再不坐了,你们回去吧!”两个轿夫不免纳闷:这是个什么人?于是怯生生地问孙中山尊姓大名。孙中山笑着说:“我的名字暂不告诉你们。”言毕,写了一张纸条,折好后交给轿夫,并一再叮嘱要回家后才能打开。两位轿夫感到此人非同一般,没等回到家,就赶紧打开,好弄个明白。当他们打开那张纸条,看到“孙中山”三个字时,不由得大惊失色,赶紧回头追赶。这时孙中山早已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两位轿夫用敬佩的眼光望着孙中山前行的方向,激动地说:“都像孙总统这样尊老敬老,老人的日子就好过了。”
5、孙中山妙联入官府
清朝光绪年间,孙中山留学归来,途经武昌总督府,想见湖广总督张之洞,他递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的名片。门卫随即将名片呈上,张之洞一瞧很不高兴,何门卫来者何人?门卫回答是一儒生。张总督令人拿来纸笔写了一行字,叫门卫交给孙中山。孙中山一看,纸上写着:“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这分明是一副对联的上联。孙中山微微一笑,对出了下联,又请门卫呈送给张之洞,张之洞看见上书:“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不觉暗暗吃惊,“呀,儒生不可小视!”于是,急命门卫大开中门,亲自迎接这位才华横溢的孙中山。
6、坚决拒绝称“万岁”
孙中山在民国成立之初,曾乘军舰在福建视察。停泊马尾,都督孙道仁前来迎接,请孙中山换乘甲板船登岸。这时孙中山发现,聚集一起欢迎他的许多小船,大都悬挂着纸旗和布条,称他“万岁”。孙中山不悦,对孙道仁说:“万岁一词,是封建帝王要臣民这样称呼他的,我们为了反抗这个‘万岁’,许多革命同志抛头颅、洒热血。如果我接受这个称呼,对得起先烈吗?”他要求撤掉这些纸旗和布条,否则决不登岸。孙道仁慌忙传达,所有小船也赶紧照办了。孙中山这才欣然换船上岸
7、不让其兄当都督
孙中山的大哥孙眉是檀香山一位著名的华侨资本家,号称“茂宜王”。为了资助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孙眉不惜变卖家产。1912年初,孙中山在南京当选中华民国临时总统。不少人推举孙眉当广东省都督。孙中山不同意,并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声明,说孙眉任粤督“决非所宜”,“与其强以所难,将来不免覆悚,何如慎之于始。”他还给其兄发去电报,劝他不要谋求当粤督。 孙中山这样的决定是十分明智的,一方面,他深知其兄文化低,脾气又不好,不宜政界做官。另一方面,在孙中山看来,辛亥革命刚刚成功,就把自己的哥哥拉上去做大官,任人唯亲,以权谋私,是不可取的,是不得民心的。后来,孙眉完全理解了中山先生的一片苦心,也避去了一场灾祸。
8、孙中山打人
听说孙中山动手打人一生有两次:一次是少年时期在檀香山盘罗河学校,动手反击楸他辫子的顽皮同学.一次是在伦敦,有一天,他在操场上打球,伦敦<泰晤士报>记载霍氏由于报道他的使馆蒙难经历而与他相识,故意挥球直击孙中山的额头,打得他两眼冒金花,还跟他开玩笑地说:"这是英国人的打人法."面对英国人固有的傲慢和狂妄,孙中山也不示弱,便上前把霍氏拦腰抱住,放在膝盖上,如同打顽皮小孩似的,拍了几下臀部,笑着说;"这是中国人的打人法."

D. 微微中山陵石碑坊导游词150

中山陵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这里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所在地——中山陵。
孙中山先生名孙文,字逸仙,因1912年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用过“中山樵”的化名,所以尊称他为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于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0岁。
中山陵墓址是由孙中山先生生前选定的。1925年3月孙先生临终前嘱咐左右“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平面为一木铎形。表示“唤醒民众”及“木铎警示”的含义,又象征着中山先生精神如响亮钟声,响彻遐迩。陵墓在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奠基,1926年6月1日开工,1929年春天完工。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中山陵前的广场。
在这个半月型广场正南面的三层八角形石台上矗立着一尊三足双耳的紫铜宝鼎,重达万斤。是中山大学的全体师生在1933年秋捐赠的。鼎身外铸有中山大学校训“智仁勇”三字,鼎内立有一块六角形铜牌,刻有《孝经》全文,所以又称孝经鼎。
孝经鼎对面的这座四柱三楼檐的冲天式石坊名为博爱坊,在它正中的横额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镏金阴文,“博爱”一语出自唐韩愈《原道》中的“博爱为之仁”。
穿过博爱坊向前,我们来到的是长480米、宽近40米的墓道。墓道两侧种有两两对称的雪松、桧柏、银杏、红枫等树木,代替了古代陵墓前的石人石兽,寓意中山精神如青松翠柏万古长青。
走过墓道,我们来到陵门前的平台。平台正北方为用福建花岗岩筑成的单檐歇山顶的陵门,上盖蓝色琉璃瓦。陵门檐下的石额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四个字出自《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陵门前有一对三米高的石狮,两侧半环形的石拥壁与陵墓围墙相连,勾勒出“自由钟”的下端轮廓。
陵门后我们看到的是拱券式的碑亭。亭顶为重檐歇山式,上盖蓝色琉璃瓦,亭身用花岗石砌成。中立花岗岩石碑,碑高8.1米,碑座上有山海图案,碑身刻有“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颜体楷书镏金大字,为原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谭延闿所写。碑额上有阴刻的国民党党徽。突出了“党葬”这一最高规格的葬仪。
从碑亭到上面的祭堂共有八段石阶,每段设有一平台。上三下五计八段平台,其寓意为“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三民为:民族、民权、民生;五权为:立法、司法、监察、行政、考试五权。从博爱坊算起,共有392级台阶。意图让游人在攀登时记住“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一总理的遗言。
走上台阶,我们便来到了祭堂。
祭堂两旁立有一对高达12.6米华表,上刻祥云纹饰,平台石栏后面东西各有一尊仿古铜鼎,为孙科一家敬赠。
祭堂为仿古代木结构宫殿式建筑。长30米,宽25米,高29米,为歇山重檐蓝琉璃瓦顶,在重檐正中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地正气”直额。檐下祭堂正面三个拱门的门楣上方从东到西分别刻有“民族”、“民生”、“民权”六个阳篆镏金字,由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先生所书。
祭堂内用云南产大理石铺地。堂内四隐八显排列着12根巨大石柱,下承大理石柱础。四壁上部为人造石,下护壁为黑色大理石。东西护壁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书写的《建国大纲》的全文。祭堂内顶为斗式,正中藻井为马赛克镶嵌的国民党党徽,表现了一党专政之意。
祭堂的正中端置中山先生长袍马褂全身坐像,高4.6米。孙中山先生端坐于太师椅上,双脚并拢,膝上摊着展开的长卷,双目凝视前方,表现出一位思想家的深沉与睿智。这尊雕像由法国籍波兰雕刻家保罗·兰窦斯基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造价150万法郎。石像像座四周有六幅反映中山先生生平事迹的浮雕。南面为“如抱赤子”,东面是“出国宣传”和“商讨革命”,西面是“振聋发聩”和“讨袁护国”,北面是“国会授印”。白玉的坐像在黑色大理石的衬托下,更加显得高洁。
墓室外门是两扇铜质大门,外门横额上刻“浩气长存”。第二道是单扇铜门,门上刻有“孙中山先生之墓”七个篆字。
墓室为天穹状半球形封闭建筑,直径18米,高11米,顶呈天穹状,上用马赛克镶成的国民党党徽图案。四壁米色大理石贴面。墓室正中的圆形大理石石圹,直径3.9米,四周围着一圈精致的白色大理石栏杆。石圹深1.6米,圹内棺座上安放着孙中山先生着中山装的汉白玉卧像。由捷克雕塑家高祺按孙先生逝世之初在水晶棺中形象而做。
卧像下五米处为墓穴。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用一具美国制造的铜棺盛殓安放在穴中央楠木棺座上。自1929年6月1日放入墓穴后,从未被打开、移动过。
1961年国务院把中山陵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5A级景区。
中山陵的讲解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E. 有一篇关于孙中山的故事100字

孙中山出生于186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一生喜欢读书。他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有一天,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去看他,发现他的生活很艰苦,几乎连吃饭的钱都没有。离开前,这几个留学生凑了40英镑,送给孙中山补贴生活。三天以后,这几个留学生又一起去看孙中山。来到孙中山的宿舍门口,他们敲了半天门,都没有人答应。“算了,先生大概不在。我们下次再来吧。”一个姑娘说。“等一下儿,我来敲。”一个不高不矮的年轻人说。他用力敲了一会儿,孙中山才来开门。孙中山不好意思地说:“请原谅,我正在看书,没听见你们敲门。快请进!”他们走进孙中山的宿舍,看见桌子上摆满了新书。大家一算,买这些书大概需要30英镑。他们觉得很奇怪,问孙中山:“你连吃饭的钱都不够,还有钱买书?”“这是用你们送给我的钱买的,我还剩下10英镑呢!”“你应该多买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体搞坏了。”孙中山笑著说:
“我觉得买书比买吃的还重要。”

F. 孙中山之死(怎么死)

孙中山1925年1月1日抵京后即开始病发,住进协和医院进行治疗,1月20日以后,病势严重,不能进饮食,经西医诊断为肝癌末期,全肝已坚硬如木,癌细胞四处蔓延,无法割治。2月18日出院,自协和医院移居铁狮子胡同行辕,改以中医治疗,先后经由著名中医陆仲安、唐尧钦、周树芬三人共同诊视,情况有所好转。2月26日,停止服用中药,继续用西医治疗。此期间汤尔和与汪精卫对中西医治疗爆发争论,汤尔和在《晨报》上发表〈关于孙中山病状的疑问〉,对中医治疗加以指责。最终于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60岁,孙中山临终时同意汪兆铭所代笔的《总理遗训》及《致苏联政府书》。香港《华字日报》翌日报道了孙中山的死讯:“孙文吐呕大作。不能进食。脉搏骤增至一百六十度。呼吸十八次。极危险。克礼医生在左右看护。终夜不离。戴天仇为孙草遗嘱。唯孙尚未签字...孙文病至十日晚大变。腹胀加增。克礼为之打针放水。今日上午九点三十五分钟逝世。当弥留时。戴天仇代草遗嘱。孙科急电粤民党要人来京。” 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死于肝癌,享年59岁。

G. 孙中山先生的年龄

孙中山先生的年龄是60岁。
孙中山早期曾努力争取日、英、法、美等国援助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但均无所获。他在斗争中认识到,要争取中国独立富强就必须努力推翻帝国主义。晚年,他同帝国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24年(民国十三年)10月,奉系军阀的张作霖和直系将领冯玉祥联合推翻曹锟为总统的直系军阀政权。
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先后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接受邀请,并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召开国民会议作为解决时局的办法。11月,离广州北上,先抵上海,再绕道日本赴天津。12月底,扶病到达北京。

1925年(民国十四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三个文件。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
遗嘱指出,要按他“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在家事遗嘱中,说明将遗下的书籍、衣物、住宅等留给宋庆龄作为纪念,要求子女们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在致苏俄遗书中,阐明他实行三大革命政策,坚持反帝爱国事业的坚定信念,表示“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欣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1929年,遗体由北京移葬南京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

H. 北洋三杰

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

北洋三杰之龙 王士珍:得到袁世凯的信任,平步青云。在晚年,军阀混战,他一度出山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对上地方军阀的洋枪洋炮,保护了北京不受战火波及。

北洋三杰之虎,段祺瑞: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因为部下私自对罢工工人开枪,他发誓一生不食荤腥。日本侵华,企图利用他坐第二个“溥仪”他严词拒绝。晚年,胃溃疡严重,医生劝他吃肉增加营养,他断然拒绝:人可死,荤腥不可开!

北洋三杰之豹,冯国璋:冯国璋最大的功绩就是:“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中国闭关了几百年,他能有这样的眼光着实不容易。

I. 孙中山活多少岁他抽烟喝酒吗还有什么嗜好

孙中山(1866.11.12~1925.3.12),活了60岁!
《革命逸史》记载孙文喜欢下象棋,但棋艺不精:“中山毕生不嗜烟酒,读书之余,间与人下象棋,然习之不精,好取攻势而懈于防守,故易为敌所乘,余与胡汉民何香凝等皆尝胜之。外国纸牌尤非其所好,然颇精于三十年前盛行之广东天九牌,乙巳以前居横滨时,每与陈四姑(名香菱)、张能之夫妇玩之。”

阅读全文

与孙中山60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痴呆和精神病在法律上 浏览:805
老年痴呆早期说话具有法律效益么 浏览:350
中老年人秋冬女装 浏览:141
70岁摩托车驾驶证降级 浏览:914
山东省企业退休金计算附件1 浏览:768
哪里有学养生方面 浏览:183
儿子娶媳妇父母怎么办 浏览:134
老年痴呆伴有精神分裂 浏览:257
株洲省直医院体检报告怎么认证 浏览:446
70岁的老人晚间盗汗是什么问题 浏览:691
如何破除父母对自己的诅咒 浏览:1
老人家做菜越来越不好吃 浏览:864
老人的手机的录音在哪里 浏览:823
2018年今年80岁属什么生肖 浏览:88
老年人怎么打耳洞 浏览:660
小学生参观重阳节活动计划 浏览:864
什么是扶中养生 浏览:224
长春国企职工养老保险怎么交 浏览:736
70岁老人每天有心停现象 浏览:908
河北农村养老保险网上缴费平台 浏览: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