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庆市长寿区有多大
长寿区位于东经106度49分至107度27分,北纬29度43分至30度12分之间。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春早、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常年平均气候17.7℃,最高年20.4℃,最低年16.7℃。常年平均降水量1165.2毫米。常年日照时数1245.1小时。
辖区南北长56.5公里,东西距57.5公里。总面积1423.62平方公里。地处重庆市中部,东南接壤涪陵区,西南与渝北、巴南区为邻,东北接垫江县,西北与四川省邻水县相接。
域内江河纵横,峰峦叠翠。东部黄草山称东山,海拔600米—700米。西部明月山,称西山,境长约80公里,海拔600米—700米,全区最高峰白云山 1034.2米。铜锣山位西北,海拔500米—600米。南部五堡山、与涪陵、巴南区交纭?BR> 长江、龙溪河、大洪河、御临河分别流经区境,积雨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3条。长江流经20.9公里,年经流量3600多亿立方米。龙溪河全长 170公里,区内78.2公里。因建狮子滩水力发电厂,而成长寿湖,有“川东明珠”之誉。控制流域长140公里,水面积65.5平方公里,总库容10. 27亿立方米,岛屿200多个。
长寿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全区土地面积212.32万亩。其中陆地195.6万亩,占92.13%,水域16.72万亩,占7.87%。土壤为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黄泥土。有珍贵树种水杉、银杏、月桂、沙田柚、夏橙等,有一类保护动物中华鲟、白鲟、胭脂鱼,二类豹,三类长江鲟、红腹锦鸡、灵猫、獐子等。
天然气探明储量3000亿立方米,煤炭4598万吨,优质白云岩10亿吨,特优级石灰石20亿吨,厚层岩盐数十亿吨,沙金、硫铁矿、黄铁矿、铝土矿、钾矿、石膏等储量颇丰;江河水能蕴藏量18万千瓦,可开发量达95%;有古代遗址18处,古墓葬66处,古建筑85处,石刻及石佛寺2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处,旅游点30余处。
长寿区幅员面积1423.62平方公里,总人口874949人。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凤城街道办事处、晏家街道办事处),16个镇(江南镇、但渡镇、邻封镇、长寿湖镇、云集镇、双龙镇、龙河镇、海棠镇、云台镇、石堰镇、葛兰镇、新市镇、渡舟镇、八颗镇、洪湖镇、万顺镇),228个村,2512个村民小组, 19个居委会,152个居民小组。
长寿区主要以汉族人口为主,占总人口的99.97%以上。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白族、土家族、傣族,全区2004年末总户数288792户。全区总人口8749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7606人,农业人口697343人,户均3.03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14.55人。
2004年末,全区已婚育龄妇女186323人,占户籍人口21.3%,全区出生人数7745人,人口出生率为8.85‰,死亡人口5974人,死亡率为6.83‰,自然增长率为2.02‰。男女性别比例为106.7:100,新生婴儿性别比为108.6:100。
长寿是重庆市长寿人口较多的区(市)县之一。2004年末,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14.1万人,占总人口的12.8%,已超过国际通用人口老龄化起点(7%)的标准线。
② 秦始皇陵墓百吨水银从何而来
2002年4月,我国首次对秦始皇陵进行地下考古勘察工作。在历时一年的考古勘察中,研究人员初步确定地宫的深度达到了30米,足足穿过了三层地下水,地宫的高度为15米,相当于现在的4层楼建筑。同时,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在地宫上的封土堆上居然存在着严重的汞异常。难道地宫中真的像《史记》中记载的那样存在水银吗?
今天我们知道水银是一种有毒性的液态金属,如果有人进入地宫,会吸入水银所释放出来的汞蒸气而中毒。而且水银能够很好地隔热,在地宫之内形成一个密闭的隔热层,同时水银具有杀菌作用。所以,科学家普遍认为地宫中的水银是用来防腐防盗的。但是,在秦始皇以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水银有这些作用。在那个时候,人们为了解决黄金不足的困难,发明了镀金镀银,而水银是镀金镀银非常重要的一种材料。所以可以推测,在春秋时期,墓室里面放水银是一种财富的象征。
在秦始皇看来,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巫师,她一定是个最具专业功力的巫山“神女”。秦始皇可以完全控制她的丹砂水银,但无法获得她头脑中所掌握的“不死之术”,所以,秦始皇为了实现永生的梦想,完全有理由为清的丹砂经营提供一切必要条件和庇护,而作为回报,清也完全可能为秦始皇陵地宫提供大量的水银和不死之术。
③ 重庆长寿白塔风景区简介
长寿白塔风景区简介
白塔风景区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寿区城近郊5公里处。景区集观光、健身、休闲、人文历史、古建筑于一身。主要景点有桓侯宫、文峰塔、赤甲山、和尚坟、古栈道、不语滩和黄草山。
白塔风景区之桓侯宫
桓侯宫始建于宋大观年间(1107-1110),宋徽宗赐额,庙宇由山门、正殿、横殿组成。山门是牌坊式砖石结构,三重檐、五条脊。正殿为斜山式三重檐屋盖,殿内有木雕张飞神像。赤甲山因东汉末年赤甲在此驻军而得名,亦为本地最早的古战场遗址。
白塔风景区之文峰塔
文峰塔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落成,是一座八面七层楼阁式砖石结构建筑,塔座八棱均有石刻狮子,头顶莲花,足踏绣球。进入塔门是释迦牟尼像,两侧有名人题词。
长寿文峰塔为八角七层亭阁式佛塔,由塔基和塔身两部分组成,通高38米。塔基为青石砌成高约2米的八角平台,每角轮廓处,均由一头顶莲花、脚踩浪漫色彩。塔身为砖石结构,下大上小呈锥状,宛如巨笋插云霄。全塔共为七层,每层之间设有石级盘旋相连。每层均设有龛,龛内供有神像一至数尊。并设有窗孔通风采光,亦供游人临窗眺望。
塔心有沿螺旋式砖石梯108步直达七层塔顶,各层四面均有龛,龛内供圆雕石刻佛像,亦有了望窗口,凭栏处,江景、山景、城景尽收眼底。
塔门两侧石柱门槛上,阴刻有长寿知事武林王锡所题楹联:“窣波峙中流,凤山作镇;勃极烈愿多士,雁塔题名”。进塔门,塑有释迦牟尼、托塔天王等造像。佛嵌两侧,有长寿知事临桂粟增耀的题刻楹联:“拨地竦支提,秀峙一峰光射平;擎天森宝剑,名题千佛兆登云”。沿石级盘旋而上,登上塔顶,举目四望:江天一览,山光水色,四野风物,尽收眼内。
文峰塔东侧,原建有佛堂兼膳房一幢。内塑有佛主、观间、文殊、财神等神像,供作法事或进香祷拜,亦供游人膳食、住宿、休闲(已拆毁)。
文峰塔不语山至高处,建有为避贼事的不语山寨。文峰塔至桓侯宫的不语山丛林中,有清代古墓和尚坟二座。
参考资料 http://www.uu023.com/chongqinglvyoujing/show-649.html
④ 重庆市周边的古镇有哪些好玩的
1、龚滩古镇
龚滩古镇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坐落于乌江与阿蓬江交汇处的乌江东岸,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
( 就是不知道现在搬迁了没有 )
2、涞滩古镇
涞滩古镇其实应该叫涞滩古寨,距今已200多年,走过深排如何走进一幅泛黄的老照片,去寻找一种飘在空气中还有点潮湿的故事。听当地人介绍,从咸丰年间建成后,为了防范太平军入川和李、蓝起义,同治年间涞滩进行了一次浩大的加固维修,建成了环绕着整个古寨的石头砌成的防御设施,直至今天这道石头城墙依然可见其坚固,足以鉴证当年那一段历史。涞滩寨占地0.25平方公里,四座城门呈十字对称,寨墙全部是半米多长的条石砌成,十分坚固。而塞内还保存着200米的青石板街道,400余间清代民居。眼光穿过时光的隧道,回到清咸丰年间,由于傍着渠江,仗着舟揖之利,床滩还是个著名的水码头,有水便能引来商,当时的涞滩寨商贾云集,街市兴旺,十分繁华,依山而筑的二佛寺也香火不断,是盛极一时的风水宝地。
3、龙潭古镇
龙潭镇位于重庆市酉阳县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因镇上两个氽水潭,形似形似"龙眼",常积水成潭故名"龙潭"。面积7.2平方公里,是3.5万土家、苗族、汉族等 民族聚居地。清雍正13年,(1735)被一场大火烧毁,才迁往龙潭河(古称湄书河)旁重建。凭借龙潭河、酉水河之便,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集镇,古称:龙潭货、龚滩钱。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至今仍保存有距今已200多年的石板老街、四合院、封火墙是其独特的建筑。镇上以火砖砌成的围墙,高达十几米或二三十米不等,再用铁或木料砌成约1米高的楔子护墙,内修房舍。一层楼名"印子屋",其形像一枚方印,此即独具特色的封火桶子。
4、 路孔古镇
路孔古镇位于重庆荣昌县城城东,镇街距县城13公里,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古镇得名来源于一段民间传说,相传明朝有位叫曾傲的和尚,云游到此,见河对岸一带风景宜人,适于修身养性,决定在此建座寺庙。发觉坡边有六个石孔,似与河中相通,便往石孔倒入糠壳上试一试,不久糠壳果然从河中冒出,于是就把这里叫作"六孔河",后来又喊做"路孔河"。路孔场、路孔乡、路孔镇也因此得名。
5、双江古镇
位于县城西北面的双江古镇,前临涪江、运河,以清代为特色的院落庭园星罗棋布。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落门坊柱壁多雕饰精美,四角飞檐高翘,院落深深,天井花园设计造型精美,四季花木繁茂,为典型的巴蜀古镇风韵。这里是原国家主席杨尚昆的家乡。
双江古镇,是中国革命早期创始人之一的杨暗公烈士的故乡。杨暗公1920年从日本留学归来,在重庆积极进行马列主宣传活动。1925年任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委书记,1926年任中共第一届四川省委书记,领导了"顺沪起义"。
6、偏岩古镇
座落在华蓥山脉西南面的两支余脉之间'地处丘陵,呈东北高,西南低之势。平均海拔为52O米,最高达942.9米。清代属江北厅礼里六甲,乾隆二十四年门乃9年)始在此建场为镇。因镇北处有一岩壁倾斜高耸,悬空陡峭,故名偏岩镇。
该镇是旧重庆通往华蓥故道上的一座工商古镇,昔日商贾云集,商 贸繁荣,名播川陕湖广。虽经数百年的时代变迁,但其街道、建筑、民风、市情仍然保留着昔日古朴、优雅的风貌。古镇依山傍水而建,立于镇外,极目远望,可见幢幢木屋砖舍依山分布,重重叠叠,错落有致
7、中山古镇
中山古镇俗称三合场,又名龙洞场,地处江津市南部山区,距重庆市区125公里,约一个半小时车程,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面山一脉相连。古镇背山临水,场镇建筑靠水而建,由龙洞、荒中坝、高升桥三条小街连接而成。以前,三合场曾是繁华的水码头,为川黔山区的商品集散地,目前尚存的南宋题刻共82字,记叙李脊用、鱼子仙等泛舟游览一事,境内还有汉代古墓葬枇杷岩墓群
⑤ 巴南区五年级转六年级怎么转因孩子在农村老家现在没人管我在现在九公里工作
据史料记载:早在七千多年前,长寿境内就有土著民族居住。至周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巴人”在四川东建立巴国,定都今重庆。长寿时称巴国枳邑。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灭巴,建巴都郡(今重庆),在枳地(今涪陵城东枳里乡)置枳县,今长寿地属枳县。 蜀汉(公元220—263年)巴郡益州治江州县,先帝刘备在今长寿城附近设常安县(属枳县)。北周武民三年(561)废枳县,其地并巴县。 唐代武德二年,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故定名为乐温县,隶属涪州。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夏,都重庆。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将乐温县改名长寿县。 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 关于长寿得名,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明代洪武年间,当朝宰相戴渠亨,一次下乡察访民情,路过今长寿区新市镇河石井,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得见酒店对面一家庭院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笙歌不辍,人来客往,十分热闹,正待问个究竟。却见一位老翁,满头白发,银须齐胸,年约九十有余,来店沽酒,自称是给爷爷做寿。这位宰相听后,兴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问道:“令祖父高龄几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满一百五十岁”。宰相越发惊奇,正欲细问,又见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老翁面前,口称爷爷,给你送来雨伞。片刻,又有一个儿童蹦蹦跳跳欢天喜地前来,称送伞者为爷爷,要他回去拜寿行礼。宰相在这里再也按捺不住,于是亲赴寿翁家祝贺,宾主动寒喧中,主人察颜观色,深感来人谈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宝,请其题词留念。宰相亦不推诿,接过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下“花眼偶文”四个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请教,宰相便以每个字为句首,写下四句诗: 花甲两轮半,眼观七代孙; 偶遇风雨阻,文星拜寿星。 下方落款是:“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主宾们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当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师,大家不由肃然起敬。 戴渠亨通过察访,了解到乐温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民风淳朴,热爱劳动,百岁老人比比皆是。便回朝奏明天子,从是年九月开始,遂改乐温县为长寿县 长寿区位于东经106度49分至107度27分,北纬29度43分至30度12分之间。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春早、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常年平均气候17.7℃,最高年20.4℃,最低年16.7℃。常年平均降水量1165.2毫米。常年日照时数1245.1小时。 辖区南北长56.5公里,东西距57.5公里。总面积1423.62平方公里。地处重庆市中部,东南接壤涪陵区,西南与渝北、巴南区为邻,东北接垫江县,西北与四川省邻水县相接。 域内江河纵横,峰峦叠翠。东部黄草山称东山,海拔600米—700米。西部明月山,称西山,境长约80公里,海拔600米—700米,全区最高峰白云山1034.2米。铜锣山位西北,海拔500米—600米。南部五堡山、与涪陵、巴南区交纭BR> 长江、龙溪河、大洪河、御临河分别流经区境,积雨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3条。长江流经20.9公里,年经流量3600多亿立方米。龙溪河全长170公里,区内78.2公里。因建狮子滩水力发电厂,而成长寿湖,有“川东明珠”之誉。控制流域长140公里,水面积65.5平方公里,总库容10.27亿立方米,岛屿200多个。 长寿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全区土地面积212.32万亩。其中陆地195.6万亩,占92.13%,水域16.72万亩,占7.87%。土壤为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黄泥土。有珍贵树种水杉、银杏、月桂、沙田柚、夏橙等,有一类保护动物中华鲟、白鲟、胭脂鱼,二类豹,三类长江鲟、红腹锦鸡、灵猫、獐子等。 天然气探明储量3000亿立方米,煤炭4598万吨,优质白云岩10亿吨,特优级石灰石20亿吨,厚层岩盐数十亿吨,沙金、硫铁矿、黄铁矿、铝土矿、钾矿、石膏等储量颇丰;江河水能蕴藏量18万千瓦,可开发量达95%;有古代遗址18处,古墓葬66处,古建筑85处,石刻及石佛寺2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处,旅游点30余处。 长寿区幅员面积1423.62平方公里,总人口874949人。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凤城街道
⑥ 重庆有哪些古镇
1、万灵古镇
濯水古镇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境内,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国道319线穿境而过,距舟白机场26公里,交通便利。
重庆,简称渝或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既以江城、雾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辖38个区县(自治县);2017年常住人口3075.16万,地区生产总值19500.27亿元。有中国火锅之都、中国会展名城、世界温泉之都之称。
⑦ 秦皇陵墓里上百吨的水银是从和而来的呢
按照地理位置推想,秦始皇陵的水银来源应该不止一个渠道。其中距离最近的一条线索,来自于陕西南部的旬阳。
旬阳,这座城市非同一般。因为汉江和旬河正好在此交汇,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太极图,所以旬阳县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太极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了旬阳县神奇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它是全国最大的汞锑矿产基地。
就在旬阳县公馆镇附近的矿山上,考古学家找到了大量的古矿洞,大小有一百多个,最深的有几百米,最浅的十几米,形状最大的地方空间很大,小的则只能容纳一个人进去。
这些矿洞是扁形的,人刚好能爬进去。之所以是扁形的,专家认为,是因为古时材料不行,是沿着矿脉打进去的,所以能勉强进去一个人。另外,矿洞外面结的足有一寸厚的古锈,也可以判断出它的年代非常非常长。
老矿洞的存在证明了旬阳县开采汞矿的久远历史,在旬阳县博物馆秦汉史展厅里,出土的文物又给人们提供了新的线索。
在古代,水银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制造鎏金青铜器,而这些战国时期的文物无疑证明了早在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人开始使用水银了。同时,馆里众多的文物也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早在秦朝以前旬阳就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城镇了。
到了诸侯割据的战国时代,旬阳正处在秦、楚两国的交界地带,虽说位于山区,陆路交通十分不便,不过险要的地理形势、便利的水路运输又让这里成为了秦、楚两国必争之地。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了楚国,终于占领了著名的旬阳,也占有了水银的蕴藏地。于是今天人们可以遥想2000多年前的秦国人,就是在这宽阔的汉江水面上,为众多的船只挂起了风帆,装载着大量的汞矿石浩浩荡荡地从旬阳驶向了秦始皇陵。
但是,按照当时秦朝的能力,这些水银的开采应该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专家们认为,除了陕西旬阳县之外,这些水银最有可能是从当时最大的汞矿产地重庆东南地区运过来的。而当地最大的汞矿主,是一个叫清的寡妇。她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因为她和秦始皇陵有着千丝万缕的神秘联系,留下种种千古传奇。
揭秘一
水银来自重庆
《史记》专门记录经济事件的篇章《货殖列传》里,特别提到了清这个特殊的女人,她是一名生活在四川的寡妇,因为她的家族掌握了丹穴山这个地方,世代靠着它,赚了很多钱。其中,丹穴山指的就是现在重庆市酉阳县的银岭山,这里自古以来就以盛产丹砂而著名。
丹砂,在古代,除了用作书写、绘画和化妆的颜料外,另一个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提炼水银。《汉书》中的《食货志》中更为明确地说到:巴寡妇清,其家族数代垄断丹砂经营,成为巨富。
虽说史料中记载了清家族在巴蜀之地世代经营丹砂,在秦代时清也是当时最大的丹砂经营者,不过并没有提到她和秦始皇陵有什么关系,那么如何认定秦陵地宫的水银就来自清或者是巴郡这个地方呢?
原来,东汉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在上古时代,丹砂这种红色矿石的主产地很少,主要集中在巴郡和南越两地,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和广西。
而先秦古书《逸周书》里,更是记载过,在西周时期,就有巴蜀地区的人向周王进贡丹砂。也就是说,早在秦朝之前,帝王们就知道并获得过这里盛产的丹砂。这些历史记载,让专家们迅速圈定,秦始皇地宫的大部分水银就来自于巴郡这个地方。
通过种种调查,考古学家认为,在秦汉时期,汞矿主要的开采地应当是在今天的重庆市,湖北的西部,重庆的东南部和贵州的东北部,就是武陵山区这一带。
很多年前,重庆地质勘探大队在银岭山上,先后找到了几十个大小不等的老矿洞。
老矿洞的发现,证明了历史记载的准确性:巴山地区的汞矿开发的确在秦朝就已经大规模开始。
那么在2000年前的秦朝,又是如何翻山越岭,把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的矿石运到数百公里之外的秦始皇陵呢?
历史上的嘉陵江是一条非常通畅的运输的航道,从重庆开始沿嘉陵江而上,通过阆中。再北到广元,然后翻过秦岭通过嘉陵江进入陕西境内,这是水道。这是先秦以来一直到近现代川陕之间一条主要的交通要道。
揭秘二
巴女清的传奇
丰富的汞矿资源,便捷的水路运输,种种条件都可证明秦陵地宫里的水银来自川东南地区。可在当时究竟有谁有数量如此庞大的水银呢。拥有如此实力的,正是巴蜀女子清。
而清不仅仅是当时最大的丹砂经营者,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发现,这个女人有着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秦始皇对待她,实在有着太多的反常举动。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清时,用了意味深长的八个字,那就是“礼抗万乘,名显天下”。意思是,她可以与皇帝分庭抗礼,名扬天下。一个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女商人,居然能与君王的排场相匹敌,这在秦始皇当政的霸权时期,是任何人都不敢想象的。《史记》中还有描述清的另一段文字,那就是“用财自卫,不见侵犯”,就是说清用自己的财富豢养了一支私人武装,来保护她的丹砂经营。《长寿县志》里则详细记载了清家族的仆人上千、私人保镖上万。
二十年前,在彭水县郁山镇,考古学家发现了在一些河流流经的地方,有许多神秘的山洞,它们有天然形成的,也有人工开凿的,考古人员认定这些山洞是当年清囤放武器的山洞,可以想象,在这些山洞里将会存放数量多么庞大的武器,而这些武器背后的军队,也无疑是庞大的。
清收藏武器的山洞,进一步验证了《史记》中提到的清有私人武装的事实,这让历史学家感到震惊。
在一个严禁民间私藏武器的秦代,清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但没有受到任何惩处,反而得到了帝王高度器重,这不能不说是件奇事。
就在专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他们又在史书中发现了一个更为反常的记载,说:清早年丧夫,终生守寡没有再嫁,秦始皇因此封清为“贞妇”,并命人在当地修建了一座“怀清台”来加以表彰。
对“贞操女子”大张旗鼓的表彰,是在宋明理学兴起以后才出现的,在秦汉以前寡妇再嫁并没有被礼教所束缚,例如东汉时期著名的蔡文姬,她一生嫁了几次,也并没有因此受到人们的嫌弃。
那么秦始皇为什么会对一个“女商人”的“贞节”大加表彰呢?他对她的器重,真是出于对“贞操”的赞赏吗?
从礼抗万乘,到用财自卫,再到贞节牌坊,清果然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女人,难道仅仅因为她的富有么?或是她拥有着美貌无双的容颜?这其中是不是隐藏着更大的秘密呢?
揭秘三
她是巫山“神女”
清家族的所在地巴郡枳县就是如今的重庆东南地区,几年前,考古人员在重庆市长寿区江南镇龙山寨找到了清的陵墓,由于年代久远,墓穴的地上建筑已经面目全非。但是正是这个发现,让谜底的揭晓更近了一步。
原来,专家们把清墓穴所在的长寿区、武器库所在的彭水县、汞矿所在的酉阳县,圈在一起观察,竟然发现,清所掌控的势力范围,恰恰处在中国巫文化的发源地巫山的范围之中。
巫山是上古神话中的神山,灵山,是中国巫文化的发祥地,更重要的是那里还是“不死之药”的主要产地,而在当时丹砂与水银就是“不死之药”的代名词。
事实上,被誉为远古智者的巴人巫师,很早就了解丹砂这种特性,开始了漫长而神秘的丹术之路,并以此拥有了峡江流域无可争议的通神力量。
在进行巫术意识过程当中,有一个天和人之间交流的过程,而这个交流的过程不能像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它需要有一些外在性的体征,服用丹砂或者丹砂的细末甚至服用轻微的水银,它可以导致身体僵硬,全身发抖,这是巫术仪式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层面。
现在让我们想想,清生活在一个巫师聚集的地方,巫师的力量离不开丹砂,而她又是丹砂的头号掌控者,她应该是一个什么身份呢?
如果作为最高的军事首领或军事长官和行政长官,在当时巫文化盛行的状况下,不掌握巫术肯定不行,只有将政权、军权、神权统一掌握的人,才能真正控制强大帝国的财政力量,而清她能够控制。
因为种种迹象表明清很可能就是一个著名的巴巫家族的传人,她也许就是巫师群体中最具权威的巫师。
在秦始皇看来,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巫师,她一定是个最具专业功力的巫山神女。秦始皇可以完全控制她的丹砂水银,但无法获得她头脑中所掌握的“不死之术”,所以,秦始皇为了实现永生的梦想,完全有理由为巴清的丹砂经营提供一切必要条件和庇护,而作为回报,巴清也完全可能为秦始皇陵地宫提供大量的水银和不死之术。
所以,巴蜀女人清就能够获得秦始皇的极度恩宠,顺理成章的拥有了至高无上的特权。
在考古学家的追问当中,清的面纱被逐渐揭开。
我们也终于明白种种反常,正是源于2000多年前一桩地下交易。那就是,巴清为秦始皇提供优质的丹砂水银以及炼丹技术,同时为他主持着一个庞大的宫廷炼丹机构,而秦始皇则为清提供幕后的权利支撑。
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就是清家族庞大的丹砂产业,控制者已经不再是巴清了,而实际上正是秦始皇。现在流淌在秦始皇陵深处的涓涓水银,不仅记述着一个女子的远年传奇,它更记录中国古老的巫文化给予一代封建帝王的永生迷梦。
我本人认为,那些水银最大的用处是产生作为动力的电! 因为秦始皇的铜棺加上水银,如果再有必要的措施话,那么皇陵内部会产生水银毒气,以及循环不熄的电作为防盗措施
⑧ 重庆有什么好玩的
渝中区 :鹅岭公园、文化宫、少年宫、浮图关公园、大礼堂、朝天门广场、罗汉寺、枇杷山公园、红岩革命纪念馆、宋庆龄陈列馆(两路口)。 江北区 :怡丰海洋公园(游泳)、石门公园、嘉陵公园(现为嘉陵广场)、佰富江景高尔夫俱乐部、三洞桥观音寺、望江温泉、铁山坪森林公园、鸿恩寺公园。 南岸区 :慈母山温泉渡假村、慈云寺、南山(白兰园、梅桂园、蔷薇园)、游乐园(原科普中心)、洋人街、老龙洞、大金鹰(金鹰山庄)。 沙坪坝区 :沙坪公园(世界风光公园)、平顶山公园、歌乐山烈士陵园(白公馆、渣滓洞、烈士纪念陈列馆)、歌乐山森林公园、巴人湖渡假村、步云山庄、都市农家乐。 九龙坡区 :重庆动物园、白鹭大庄园、华岩寺、天赐温泉、海兰云天会议中心。 渝北区 :统景温泉、碧津公园、玉峰山森林公园、张关水溶洞、重庆绿色生态公园、花卉园 。 巴南区 :圣灯山、南泉、云篆山、东泉、南湖、姜家雾露洞、桥口坝温泉、阳光温泉渡假村。 北碚区 :北碚公园、龙凤溪公园、缙云山公园、金刀峡、水波洞、康乐渡假村、观音峡森林公园、北泉。 长寿区 :长寿公园、楠木院森林公园、快乐岛渡假村、凯源湖渡假村、长寿湖浴宾岛渡假村。 璧山县 :大沟玉龙山庄、青龙湖渡假村、白云湖渡假村。 合川区 :合川市滨江公园、蟠龙湖公园、花果山公园、人民公园、清风寨渡假村、森之春休闲渡假村、钓鱼城。 大足县 :大足滨河公园、北山公园(以笛女石刻而闻名)、森林公园、龙水湖渡假村、枇杷山庄、宝顶石刻(大足石刻)。 双桥区 :双湖渡假村。 潼南县 :杨尚昆陵园、大佛寺、双江清代旧居、杨尚昆旧居、杨黯公陵园、人工运河、崇龛万亩油菜花。 铜梁县 :金龙湾温泉、祥龙温泉渡假村、巴川镇温泉、巴岳山温泉、中华龙温泉、西泉、龙凤公园、巴岳山玄天湖温泉风景区、邱少云烈士纪念馆。 荣昌县 :峰高东胡生态园、金山寺、西部陶都博艺馆、螺罐山云峰寺。 江津区 :四面山、大园洞森林公园、临峰森林公园。 綦江县 :南州公园、古剑山森林公园、丁山湖生态园。 万盛区 :万盛石林、樱花温泉、二郎山庄、毛里湖旅游区、关坝镇漂流、黑山谷。 永川区 :桂山公园、重庆野生动物园、茶山竹海、金盆湖渡假村、卫星湖、来龙湖渡假村、桃花山庄、国际茶文化旅游区、黄瓜山农业生态区。 巫溪县 :白果林场森林公园。 开县 :万寿泉、温泉仙女洞、刘伯承纪念馆、刘伯承故居。 梁平县 :石马山公园、双桂堂旅游接待中心(又名双桂堂)、双桂湖、蟠龙洞、东山林场、老龙洞、猫儿寨、七星湖、飞机坝。 忠县 :天池林场。 云阳县 :张飞庙、观音岩旅游景点。 奉节县 :天坑景点、白帝城 。 巫山县 :平河渡假村、神女庙、小三峡风景。 万州区 :光华渡假村、龙冠自然风景区、青龙瀑布、太白公园、乌龙池公园、歇凤山公园、金龙公园、沙龙公园、万县市博物馆、王耳包生态植物园 、万洲龙泉风景名胜区、盐井龙洞风景管理处。 丰都县 :双桂山鹿鸣村大观园、丰都名山景点、娘娘湖风景区、雪玉洞、仙寨生态园。 南川区 :河滨公园、三泉温泉渡假村、金佛山风景区、凤凰寺、古佛洞、三泉卧龙潭山庄。 涪陵区 :金山峡宏声渡假村、湖光色渡假村、雨台山渡假村、望州公园、天山峡谷风景区、大木林场武林山森林公园、御泉河。 石柱自治县 :黄水国家森林公园。 垫江县 :凤山公园、迎风湖渡假村。 酉阳县 :森林公园。 秀山县 :花灯寨。 武隆县 :芙蓉洞、仙女山森林公园、芙蓉江、天坑地缝、天生桥(天生三桥)、黄柏渡漂流 彭水县 :茂云山森林公园。 黔江区 :仰头山森林公园、小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