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4年我国财政收入的绝对量指标是多少
2014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40350亿元,比上年增加11140亿元,增长8.6%。其中,中央一般公共财政收入64490亿元,比上年增加4292亿元,增长7.1%;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收入(本级)75860亿元,比上年增加6849亿元,增长9.9%。一般公共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19158亿元,同比增长7.8%。2014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增长8.6%,比2012、2013年分别回落4.3个和1.6个百分点。
❷ 重庆市主城区人口总数,总户数,个人`家庭平均收入,固定电话普及率,有限电视普及率
重庆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下辖40个行政区县(自治县、市),有15个区(万州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万盛区、双桥区、渝北区、巴南区、黔江区、长寿区 );4个县级市(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南川市);21个县(自治县)(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重庆以主城区为依托,各区、县(自治县、市)形如众星拱月,构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城市群,是中国目前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
以汉族为主体,此外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壮族、布依族、蒙古族、藏族、白族、侗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羌族、仡佬族等4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75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有113万人,其次苗族约52万人,主要分布在黔江开发区的五个民族自治县和涪陵地区。全市总人口3144.2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的5.6%,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域内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自己的传统习俗。土家族有摆手舞、赶年、唱傩戏、花灯,苗族有赶秋节、踩山节,此外还有羊马节、火星节、哭嫁、跳丧等民族习俗和活动。土家吊脚楼和苗族刺绣、蜡染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已成为重庆重要的旅游资源。
重庆抓住中央直辖、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三大历史性机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开放,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力进一步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在西部12个省区中均在前5位以内。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65.39亿元,增长12.2%,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为302.39亿元,增长40.5%。
重庆是一个综合性的老工业城市,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5万余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34家,从业人员90.05万人,资产总额2718亿元。2004年,工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3.38亿元,增长37.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1%,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重庆工业轻重并举,门类齐全,制造业发达,摩托车、汽车、仪器仪表、精细化工、大型变压器、中成药等,是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重庆拥有亚洲最大的铝加工厂,有规模以上汽车、摩托车企业382家,摩托车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出口超过二分之一。重庆已成为全国十大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之一。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的结合体,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农业资源极具开发潜力。现有耕地210万公顷,劳动力1361.5万人。重庆地形复杂,地貌多样,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猪肉生产基地。2004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10.4元,比上年增长13.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6%,比直辖前下降了7.2个百分点,全市农村全面向小康迈进。
重庆两江通衢,交通便利,是西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长江上游最具活力的商贸中心。已初步建立起面向全国、联动长江、辐射西南、层次清晰、结构紧密,由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发展的消费品市场体系。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6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1%。
重庆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最大的邮政电信枢纽,是联系西南地区的邮电通信业务指挥调度中心。邮电通信畅达180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大中城市之间开展了商包直投、邮政快件、特快专递等业务和国家邮件互换业务。
❸ 中国2014财政收入占gdp多少比重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2000年时约为13.5%,到2012年,该比重上升到22.6%,年均提高0.75个百分点。财政部公布2013年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29143亿元,增长10.1%。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39744亿元,增长10.9%。
❹ 重庆主城有哪几个区详细介绍一下各个区的情况
截至2019年9月底,重庆市主城区包括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等九区。
1、渝中区
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大都市区,属重庆主城九区之一。地处在长江、嘉陵江交汇地带,由于两江环抱,形似半岛,又名渝中半岛。
渝中区作为重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商贸流通中心,别称“山城”、“江城”,巴渝文化、抗战文化以及红岩精神在此发源。
截至2017年末,渝中区户籍人口50.8万人,常住人口65.9万人。幅员面积23.24平方公里(陆地面积20.08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街道。
2、江北区
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之北,自西向东呈长条型带状分布。1955年,重庆市区划调整,更名为江北区。 江北区下辖9个街道、3个镇,幅员面积为220.7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8.51万人(2018年)。
2018年,江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7.9亿元,增长9.0%。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1亿元、258.8亿元、768亿元。
3、南岸区
处于重庆主城核心区,拥有南坪、江南新城两个城市副中心。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的长江南岸,西部、北部临长江,与九龙坡区、渝中区、江北区隔江相望,东部、南部与巴南区接壤。
至2017年,管理8个街道、7个镇,幅员面积263.0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71.3万人,常住人口为89.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GDP)为791.6亿。
4、九龙坡区
地处重庆市西南部,是长江和嘉陵江环抱的重庆渝中半岛的重要组成部分。九龙坡下辖8街11镇,幅员面积431.86平方公里。
至2017年,九龙坡区常住人口为121.51万人;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130.44亿元。
5、沙坪坝区
位于重庆市西南部,自周朝巴国属地起,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融巴渝文化、沙磁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于一炉,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是重庆市科教文化区,重庆大学城位于沙坪坝区西部。
至2019年8月,沙坪坝区辖20个街道、6个镇;总面积396.2平方公里。2017年末,户籍人口为83.2万人;2017年,沙坪坝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60.2亿元。
6、大渡口区
地处重庆市西南部,是重庆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庆市中心城区十二个组团之一,于1965年建区。
大渡口区东临巴南区,南界江津区,西、北靠九龙坡区。至2017年末,大渡口区下辖5街3镇,面积102.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万。
7、北碚区
位于重庆主城区西北方向,东接渝北区,南连沙坪坝区,西接璧山区,北邻合川区,幅员面积755 k㎡,管辖9个街道、8个镇,是重庆两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碚区有118 平方公里被纳入重庆两江新区范围)。
8、渝北区
地处重庆市西北部,是1994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撤销原江北县建制基础上设立的新区。东邻长寿区、南与江北区毗邻,同巴南、南岸、沙坪坝区隔江相望,西连北碚、合川区,北接四川省广安地区的华蓥市 。
截至2017年,渝北区辖19个街道、11个镇,常住人口163.23万人。
9、巴南区
地处重庆市西南部,前身是名邑巴县,商代时巴人就在此立国建都。1994年12月撤县建区。截止2017年底,巴南区辖8个街道、14个镇,幅员面积1834.2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106.72万人。
2017年,巴南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16.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9.6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7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0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6.9:45.6:47.5。
❺ 2014年全国财政收入多少
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情况
(一)一般公共财政收入情况
2014年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40350亿元,比上年(2013年)增加11140亿元,增长8.6%。其中,中央一般公共财政收入64490亿元,比上年增加4292亿元,增长7.1%;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收入(本级)75860亿元,比上年增加6849亿元,增长9.9%。一般公共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19158亿元,同比增长7.8%。
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主要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30850亿元,同比增长7.1%,扣除营改增转移收入因素后增长2.5%。增幅偏低,主要受工业生产增速放缓、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增加进项税抵扣等因素影响。
2.国内消费税8907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卷烟消费税4823亿元,增长12.5%。
3.营业税17782亿元,同比增长3.2%,考虑营改增收入转移因素后增长10.1%。分行业看,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商品房销售额下降影响,房地产营业税5627亿元,增长4%;建筑业营业税4789亿元,增长11%;金融业营业税3817亿元,增长20.3%。
4.企业所得税24632亿元,同比增长9.8%。分行业看,工业企业所得税7837亿元,增长5.6%;金融业企业所得税7529亿元,增长20%;房地产企业所得税2961亿元,增长3.9%。
5.个人所得税7377亿元,同比增长12.9%。
6.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4424亿元,同比增长3%;关税2843亿元,同比增长8.1%。进口环节税收增幅较低,主要是受部分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滑等因素影响。
7.出口退税11356亿元,同比增长8%。
8.证券交易印花税667亿元,同比增长42%。主要受去年后两个月股市成交额大幅增长带动。
9.地方小税种情况: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契税3986亿元,同比增长3.7%;土地增值税3914亿元,同比增长18.8%;耕地占用税2059亿元,同比增长13.8%;城镇土地使用税1993亿元,同比增长15.9%。
10.非税收入21192亿元,同比增加2513亿元,增长13.5%。其中,中央非税收入同比增加899亿元,增长25.3%,主要是部分金融机构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加;地方非税收入同比增加1614亿元,增长10.7%。
2014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增长8.6%,比2012、2013年分别回落4.3个和1.6个百分点。主要影响因素:一是工业生产、消费、投资、进出口、企业利润等指标增幅均不同程度回落,增值税、营业税、进口环节税收、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幅相应放缓。二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持续下降,影响以现价计算的财政收入增长。三是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扩大,商品房销售额明显下滑,与之相关的房地产营业税、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等回落较多。四是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等政策,在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对财政形成减收。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增长7.1%,其中前三季度增长6%,第四季度受部分金融机构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加等影响,中央收入增幅回升到11.2%。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增长9.9%,自2003年以来首次回落至个位数增长,其中一、二、三季度增幅逐季回落,分别为11.8%、10.5%、7.6%,第四季度受房地产相关税收有所回升等影响,地方收入增幅回升到9.5%。
❻ 长寿在哪个省
长寿区地处重庆腹心,襟长江而临主城,居渝东而挟三峡,古属巴国枳邑,原名乐温县。因县民多高寿,于公元1363年改置长寿县。1959年4月,由涪陵专区划归重庆市。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寿县,设立重庆市长寿区。长寿幅员面积1423.6平方公里,人口90.4万,辖6个街道(新设立八颗街道和新市街道)、12个镇。201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0亿元,比2013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11.9%。 长寿作为规划中的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大城市。
长寿紧紧抓住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机遇,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坚持打造“三地一中心”(重庆工业高地、现代农业基地、休闲旅游胜地和区域物流中心)战略发展目标,以建设国家级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农业园区、街镇工业走廊和长寿湖、菩提山综合开发等为重点,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随着长寿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众多国内外企业和客商纷纷来长合资合作,投资兴业。英国BP、德国巴斯夫和赢创、法国达尔凯以及云天化、国际复合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入驻。
到“十二五”末,长寿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000亿元,开发区工业产能达到30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50亿元,总体建成“三地一中心”,朝着建成宜业宜居宜寿的百万人口大城市、5000亿级重化工特色开发区、城乡一体化共富发展模范区“三大愿景”阔步迈进!
❼ 石柱县2014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是多少
石柱县2014年生产总值是1199517万元,财政总收入为231002万元。
在石柱县政府公众信息网上的“信息公开”下的“统计分析”栏中有2015年2月13日发布的《2014年12月统计快报(第四季度)》。
❽ 2014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多少
140350亿元,151662亿元。
一、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支情况
2014年全年累计,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40350亿元,比上年增加11140亿元,增长8.6%。其中,中央一般公共财政收入64490亿元,比上年增加4292亿元,增长7.1%;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收入(本级)75860亿元,比上年增加6849亿元,增长9.9%。一般公共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19158亿元,同比增长7.8%。
2014年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支出151662亿元,比上年增加11449亿元,增长8.2%。其中,中央本级支出22570亿元,比上年增加2098亿元,增长10.2%;地方财政支出129092亿元,比上年增加9351亿元,增长7.8%。
二、全国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收入情况
1-12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54093亿元,比上年增加1825亿元,增长3.5%。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4097亿元,比上年减少141亿元,下降3.3%;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本级)49996亿元,比上年增加1966亿元,增长4.1%。其中,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2606亿元,同比增加1340亿元,增长3.2%。
(二)政府性基金支出情况
1-12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51388亿元,比上年增加887亿元,增长1.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2964亿元,比上年增加205亿元,增长7.4%;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48424亿元,比上年增加682亿元,增长1.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41202亿元,同比增加325亿元,增长0.8%。
❾ 中国大陆财政收入排名前100名的城市有哪些
中国大陆财政收入排名前100名的城市有哪些
2014年中国主要城市GDP前100名排名榜单
从已公布数据看,重庆、贵州、西藏、新疆、陕西、湖北、湖南、安徽、广西、广东、宁夏、浙江、河北共计13个省(区、市)在去年没有出现经济回暖。天津、江西、山东、四川、北京、上海6个省(区、市)去年经济增长情况与前三季度持平。另外全国已经有八个省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内蒙古、广东、福建等。
2014年全年中国各大主要城市GDP数据陆续出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稳居前5。
❿ 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有哪些
一、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内容:
1.主要是地方所属企业收入和各项税收收入。
2.各项税收收入包括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土地增值税、城镇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增值税、证券交易税(印花税)的25%部分和海洋石油资源税以外的其他资源税。
3.中央财政的调剂收入,补贴拨款收入及其它收入。
二、地方财政预算外收入的内容主要有各项税收附加,城市公用事业收入,文化、体育、卫生及农、林、牧、水等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市场管理收入及物资变价收入等。
拓展资料:
一、地方财政改革
需要指出的是,1994年以后的地方财政收入与以前实行总额分成财政体制下的地方财政收入在内容和范围上有一定差别。另外,从2002年1月1日起,我国所得税收入分配方式又有重大改革,2002年所得税收入中央分享50%,地方分享50%,以后逐年还要调整分配比例,使用时要注意区分口径变化。
二、地方财政现状
1.地方财政收入冷热不均 多省份下调目标。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包括上海、江西、广东等在内的近20个省份公布了2014年财政收入。从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额来看,收入差距较大,广东夺魁,排在第二位的是江苏(约7233亿元),第三位是山东(5027亿元),紧随其后的是上海(约4586亿元)、浙江(约4121亿元)、北京(约4027亿元)、天津(约2390亿元),陕西、重庆等地为1900多亿,其余地区均超千亿。
2.2015年地方财政收入或继续放缓,主要是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以及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减少。而各地也出现下调2015年财政收入目标的苗头,如河北省将其财政增速目标下调至7.5%,相比2014年的降低了1.7个百分点。专家预计,多数省份的财政收入增速目标都会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