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人知道劲牌长寿酒的配方吗
配方:白酒、水、人参(人工种植)、黄精、枸杞子、覆盆子等
B. 百岁长寿酒的介绍
百岁长寿酒是用麦门冬、枸杞子、白术、党参、茯苓各50克.陈皮、当归、川芍、生地、熟地等酿造的酒。
C. 重阳节喝菊花酒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重阳节喝菊花酒是南朝时候开始的。
在南朝《续齐谐记》中,讲述了桓景跟随费长房学习多年,有一天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你家里会有大灾难,你快回家叫家人都绑上茱萸,登高并饮用菊花酒,这样就可以消除灾难。于是这便是菊花酒的来历。
这个故事也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于身体健康、家人团圆的幸福向往。同时由此之后,菊花酒就在古人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有一个“长寿酒”的外号,并且每年重阳节都要饮菊花酒、登高。
菊花酒一般是以菊花和糯米酿制而成,味道清甜,口味爽滑,并且具有养肝明目的作用,甚至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能加速血液循环。在古代,人们把菊花酒看做长寿酒,只要饮用菊花酒就可以祛灾消难,又叫“吉祥酒”。
(3)长寿酒故事扩展阅读:
重阳节在历史延续过程中,既融合了众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众多文化内涵,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遍插茱萸、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时节,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每到九九重阳这一日,各地都有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的活动。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重阳节其民俗活动甚多,文化内涵丰富。
D. 古代“重阳节”里有饮酒的习俗,所饮的酒是
古代“重阳节”里有饮酒的习俗,所饮的酒是菊花酒。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药酒,味道微微有一点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
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4)长寿酒故事扩展阅读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溥杰先生曾为菊花白酒赋诗:“媲莲花白,蹬邻竹叶青。菊英夸寿世,药估庆延龄。醇肇新风味,方传旧禁廷。长征携作伴,跃进莫须停。”为莲花白酒题诗为:“酿美醇凝露,香幽远益精。”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五曾在重阳赠菊给钟蹈,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E. 谁知道有关于酒的民间传说啊,给说两个。先谢谢了先~!
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长河中,酒有着它自身的光辉篇章。在我国,由谷物粮食酿造的酒一直处于优势地位, 而果酒所占的份额很小,因此,酿酒的起源问题主要是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上到上古时期。其中《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等,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据考古学家证明,在近现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品中,已有了专用的酒器,说明在原始社会,我国酿酒已很盛行。以后经过夏、商两代,饮酒的器具也越来越多。在出土的商殷文物中,青铜酒器占相当大的比重,说明当时饮酒的风气确实很盛。
自此之后的文字记载中,关于酒的起源的记载虽然不多,但关于酒的记述却不胜枚举。综合起来,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酒的起源:
一、酿酒起源的传说:1、上天造酒说 2、猿猴造酒说 3、仪狄造酒说 4、杜康造酒说
二、考古资料对酿酒起源的考证
三、现代学者对酿酒起源的看法
人类最先学会酿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黄酒和白酒。
我国最早的酒精厂建于1900年,哈尔滨。
记载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我国最早的麦芽酿成的酒精饮料:醴。
我国第一个全机械化黄酒厂: 无锡黄酒厂
我国最早的啤酒厂建于1900年,哈尔滨。
目前产量最大的饮料酒:啤酒。
目前国产价格最贵的酒:茅台酒。
传说中的酿酒鼻祖:杜康、仪狄。
最早提出酒是天然发酵产物的人:晋代的江统<<酒诰>。
葡萄酒的最早记载: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
我国最早的机械化葡萄酒厂: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最早实行酒的专卖: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 古代学术水平最高的黄酒酿造专著:北宋朱肱的。
最早记载加热杀菌技术:北宋<<北山酒经>。
古代记载酒名最多的书:宋代张能臣的。
古代最著名的酒网络全书:宋代窦苹的。
最早的禁酒令:周代的<<酒诰>。
现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酿酒器具: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
最早的药酒生产工艺记载: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养生方>。
最早提出酿酒始于农耕的人:汉代刘安,“清盎之美, 始于耒耜”。
现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后期(距今约三千年) 古墓出土的酒,现存故宫博物院。
现已出土的最早的反映酿酒全过程的图像:山东诸城凉台出土的画像石。
已发现的最早的蒸馏器: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现藏上海博物馆)。
酒价的最早记载:汉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卖酒,每升四钱。
最早的卖酒广告记载:战国末期韩非子:“宋人酤酒,悬帜甚高”,帜:酒旗。
F. 寒露时节喝的吉祥酒是什么酒
寒露时节喝的吉祥酒是菊花酒。菊花酒是由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酒,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枸杞菊花酒,花糕菊花酒,还有白菊花酒。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
在寒露这天,古人还要取井中的水用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古书记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重阳时节插茱萸饮菊花酒,可使身体免受初寒所致的风邪。
G. 关于酒的历史故事
1、鲁酒薄而邯郸围
鲁酒薄而邯郸围'的故事,说的是楚宣王会见诸候,鲁国恭公后到并且酒很淡薄,楚宣王甚怒。恭公说,我是周公之后,勋在王室,给你送酒已经是有失礼节和身份的事了,你还指责酒薄,不要太过份了。
于是不辞而归。宣王于是发兵与齐国攻鲁国。齐国的梁惠王一直想进攻赵国,但却畏惧楚国会帮助赵国,这次楚国有求,便不必再担心楚国来找麻烦了,于是赵国的邯郸因为鲁国的酒薄不明不白地做了牺牲品。
2、清圣浊贤
三国魏初建时,曹操严厉禁酒,人们只好私下偷着饮酒,但讳言酒字,故用' 贤人'作为'白酒'(或'浊酒')的隐语,用'圣人'作为'清酒'的隐语。清贤浊圣演变成一个典故。还有一个'青州从事,平原督邮'的成语,也是美酒和恶酒的隐语。
南朝人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载,桓温手下的一个助手善于辩别酒的好坏,他则把好酒叫做'青州从事',青州是一个地名,青州的辖境内有个地方叫齐郡,'齐'喻'肚脐',好酒叫做'青州从事',是因为好酒喝下去后,酒气可以通到脐部; 他把坏酒称做'平原督邮',是因为平原的辖境内有个地方叫鬲县,'鬲'喻'膈',意思是说坏酒喝下去,酒气只能通到膈部。
3、杯酒释兵权
这则故事说的是宋代第一个皇帝赵匡胤自从陈桥兵变,一举夺得政权之后,却耽心从此之后他的部下也效仿之,想解除手下一些大将的兵权。于是在961年,安排酒宴,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叫他们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从此解除了他们的兵权。
在969年, 又召集节度使王彦超待宴饮,解除了他们的藩镇兵权。宋太祖的做法后来一直为其后辈沿用,主要是为了防止兵变,但这样一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能调动军队的不能直接带兵,能直接带兵的又不能调动军队,虽然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但却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以至宋朝在与辽、金、西夏的战争中,连连败北。
4、鸿门宴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王朝的部队,刘邦先破咸阳(秦始皇的都城) ,但刘邦兵力不及项羽,项羽大怒,派当阳君击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季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大吃一惊,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
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
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壁一双,并向大将军(亚父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收下。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壁,气得范增却拨剑将玉斗撞碎。后人将鸿门宴喻指暗藏杀机。
5、文君当垆
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有一富家卓王孙之女文君新寡,因爱慕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和文君私奔到四川成都,因家徒四壁立,文君家开始又不予资助,两人到临邛,尽卖其车骑后,买了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司马相如也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夫妇爱情坚贞不逾的佳话。历史上临邛也成为酿酒之乡,名酒辈出。文君酒成为历史名酒,唐代罗隐的<桃花>>诗曰:'数枝艳拂文君酒,'传说中还有'文君井',陆游<文君井>>诗曰:'落魄西州泥酒杯, 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羁束,又向文君井畔来。'
H. 鲜花酒:科普+干货
到底什么是花酒?它有什么特征?
我们现在所说的花酒通常是指 鲜花酒。
鲜花酒是采用一些可食用花卉配合一定的酿酒方法及酿酒原料酿制成的具有特殊花香的复制型香味酒。(来自网络)
花酒度数一般不高,当然也可以制成高度。在花酒中,酒味变成了底色, 率先传递出来的是鲜花托鼻的味道,回味是酒,后劲是酒。
▏图 花瓣网
花酒的种类也很多,常见的有桂花酒、菊花酒、玫瑰酒、松花酒、茉莉酒、牡丹酒、桃花酒等。基于这些花材,便可以做出相应品种的花酒,不过花样百出的花酒也并不是现代人的首创。
枕上作
白居易
风疾侵凌临老头,血凝筋滞不调柔。
甘从此后支离卧,赖是从前烂熳游。
回思往事纷如梦,转觉余生杳若浮。
浩气自能充静室,惊飙何必荡虚舟。
腹空先进松花酒,膝冷重装桂布裘。
若问乐天忧病否,乐天知命了无忧。
这首诗里提到的就是松花酒,可见唐代就有。
▏图 下厨房
九日闲居
陶渊明
九月采菊酿酒香,来年开坛又重阳。
畅饮何必陶隐士,难得佳节入醉乡。
这首诗里提到了菊花酒。
菊花酒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重要的位置。
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在很长的时期内菊花酒甚至成为文人生活的必备。早在汉代就有重阳节 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 的风俗。菊花酒在今天的失宠,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在中国,许多传统佳节一直以来都有很多重要的仪式,但是新世纪以来这些形式正在逐渐被淡化,而代之以商业引导的消费性节日,甚至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根本不知道重阳节还有一个饮菊花酒的习俗。
似乎我们正在失去的不仅仅是菊花酒,还有重阳节。
▏ 图 胖不墩儿
这首诗里还有一个“白衣送酒”的典故,也是希望用这样一个故事加深我们对菊花酒的印象。
饮菊花酒的风尚,一般认为是从晋代陶渊明赏菊饮酒而来。南朝檀道鸾《续晋阳秋》中记载了这一一件趣事:
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 盈把 ,坐其侧久,望见白衣(指官府给役小吏)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故事,正苦于无酒可喝的时候,酒便来了。命小吏送酒的不是别人,正是江州刺史王弘。王弘广交天下名士,曾多次给陶渊明送酒。酒到之后陶渊明大喜,当即开坛畅饮,酒酣诗兴大发,吟出了这一首《九日闲居》。
一位伟大的诗人,一位真情的朋友,一次偶然的巧合,让后人记住了一个饮菊花酒的传统。倘若某一天,你也喝上了菊花酒,倘若你还记得这个典故,那必定是个下酒的好噱头。
“ 畅饮何必陶隐士,难得佳节入醉乡 ” 。若用心生活,人人都可以做陶潜。
菊花酒在汉代就已经有了,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时,宫中每逢九月九都要“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
汉高祖之后很长时间菊花酒都是宫廷酿酒的一种,得到不少皇帝的偏爱,被称为“ 长寿酒 ”。
明代万历年间的《酌中志》有“九月,御前进安菊花……吃迎霜麻辣兔、菊花酒”的记载。
清朝的康熙皇帝也爱饮菊花酒。
这也不奇怪,几乎每个皇帝都渴望长寿。
这就是菊花酒长期流传的另一个原因,因为它有经过证实的药用性。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古人在很早就注意到了花酒的药用价值,以菊花酒为典型代表,古人认为 久服菊花酒能延年益寿 ,菊花酒因此也成为了我国古代民间最实用的著名药酒。
《本草神农经》说“ 菊服之轻身耐劳 ”,有点类似现在的红牛。
医学家李时珍也曾指出菊花具有“ 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 ”的功效。
现代医学也表明,菊花酒具有明目、降血压、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等功效。
既然菊花酒如此神奇,那它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呢?对于一般人来说,都会误以为酿制花酒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其实并非如此,单从原理技法上来说,酿制花酒并不困难,但 酒是时间的结晶,虽不复杂却需要花心思。
酒要花功夫,这个功夫就是时间。
如果你足够有耐心,并且你愿意花时间去尝试,方法都不是问题,网上有很多这样的教程。至于说酿制到哪一个层次,那又是另一回事。不过对我们一般人来说,这并不重要,乐在过程中,我们享受了生活。
晋代干宝《搜神记》中记载过酿造菊花酒的方法,大家可以参考。
《搜神记》卷十二,“九月,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命。 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 ,故谓之菊花酒。”
比菊花酒更早的应该是桂花酒。
战国屈原曾在《九歌》中写到“惠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这样的诗句,可见当时已经用桂花酿酒了。古人真是会享受生活啊,即便是到了今天桂花酒仍是我国十分流行的一种较高级酒。
想象一下,我们今天喝到的酒,在几千年前就有人这么喝了,这是一种什么感想?
终究还是我们后人幸运得多。 他们喝过的酒我们还在喝,我们喝过的他们未必喝过。
最后,我们来说说花酒的制作。目前鲜花酒的制作方法主要是 浸泡法 ,操作起来并不难。
1、鲜花或干花均可,方法是将花瓣(鲜花)先以盐水浸泡2小时,去涩杀菌;
2、花瓣阴干,加入盛有白酒的容器中,同时加入适量的冰糖。( 阴干很重要,一定不要有水分。 )
3、密封后置于阴凉处2-3个月后,待花香、颜色充分与酒融合,即可开封饮用。(时间可以自行摸索,并不完全一致,这就是需要花心思的地方。)
不同的鲜花具有不同的味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用花种有菊花、蒲公英、桂花、茉莉花、玫瑰、兰花、梅花、茶花、樱花、荷花、木兰花、三色堇等。
▏ 图 下厨房
还有一种复杂的 酿造法 。就是直接将花瓣单独或者跟其他酿酒材料一起进行自然发酵,这种方法时间较久,当然味道相对于浸泡法也更接近酒,属于高级玩家的范畴。
推荐一个叫做“下厨房”的软件,直接搜索“花酒”就会出来各种方法, 几种方法都有介绍,有条件的有兴趣的不妨一试享。
不过瘾的话,可以继续阅读: 为什么女生爱喝鲜花酒
I. 那些酒的名字都是怎么来的呢
酒在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酒的名字也多种多样。上至朝廷庙堂,下到市井走卒,每个阶层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酒。古往今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文人墨客、游侠巨盗的故事里都有酒的身影,中国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酒文化。酒的命名是酒文化里极其有趣的一块。
那么,你知道中国这么多酒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一、以地名、产地为名
一般是历史上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酒。
茅台酒:产自贵州仁怀市茅台镇,茅台村酒合江柑,小阁疏帘兴易酣;
当然,酒还有其他的命名方式,比如以颜色命名的黄酒、白酒、绿蚁、珍珠红;以味道命名的甜酒、香泉、醴泉;以酿酒节气命名的梨花春、桑落酒、春酒;以酿造方式命名的加饭酒、二锅头、水井坊;以香型命名的老白干;以容器命名的牛角酒、竹筒酒;以历史年代命名的国窖1573、五粮液1618、道光二十五等,限于篇幅,我们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下期再见。
我是一名酿酒师,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关于酒的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