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鲐背指的是90岁以上的老人

鲐背指的是90岁以上的老人

发布时间:2022-09-16 16:19:44

① 90以上的老人称之为什么寿

民间老人过生日叫寿诞,60岁为花甲寿,70岁为古稀寿,80、90为耄耋寿,百岁为回期颐寿,并称答60岁为下寿,80岁为中寿,百岁为上寿。只有到五十岁才能称寿,小于五十岁只能称过生日。
还有一种说法,六十岁称为初寿,八十岁称为中寿、百岁则称为高寿。又如七十七岁称为喜寿,八十八称为米寿、九十九则称为白寿,一百零八则称茶寿。

② "鲐背之年"是多少岁呢

鲐背之年是古人九十岁的别称,鲐背泛指长寿老人。

鲐,原指鲐鱼。由于老年人背部的褶皱如同鲐鱼的斑纹,因而引申为”高寿老人“之意。值得注意的是,鲐背并非指”鲐鱼的背部“,而是指”背部像鲐鱼(的老人)“,进而泛指老人。

九十岁有诸多称谓,除了鲐背,亦有黄耇(gǒu)、胡耇、冻梨、齯(ní)等称谓。

(2)鲐背指的是90岁以上的老人扩展阅读:

其他关于年纪的称谓

一、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二、而立之年:三十岁。

三、不惑之年:四十岁。 孔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上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四、知命之年:五十岁。五十又称艾。

五、耳顺之年:六十岁,又名花甲之年,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天干有土,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

六、从心之年:七十岁,又名古稀之年。

七、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均指八九十岁的老人。

③ 鲐背之年是多少岁

九十岁。鲐背之年是古人九十岁的别称,鲐背泛指长寿老人。

鲐鱼(一种很长寿的鱼)背;因为到了九十岁,老人背上会长一种独特的斑纹,跟鲐鱼背上的纹路几乎是一模一样,故,鲐鱼背又叫长寿背,是九十岁老人高寿的独特标志。

一百岁,便是期颐之年,期,即:期限;颐,指:供养;合起来就是期待供养的意思,古人认为:一百岁已是人类寿命的极限,百岁之人行动能力差,生活已经几乎不能自理,故需期待人供养。

其它年龄段的雅称:

襁褓——不满周岁。

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10岁以下的儿童。

总角、孩提——幼年的泛称。

垂髫(tiao)、始龀(chen)——童年的泛称。

幼学——10岁。

束发——15岁左右。

弱冠——20岁。

而立之年——30岁。

④ 鲐背之年指多少岁

鲐背之年指的是九十岁高龄的时候,指老人高寿。

拼音:[ tái bèi zhī nián ]

释义:九十岁高龄的时候,指老人高寿。

出处:《诗经·大雅·行苇》:“黄耇台背,以引以翼。”。

拓展资料:

造句

1、他已进鲐背之年,成天暮气沉沉。

2、到了鲐背之年的他更加珍惜生活,所以他在后来创作了不少作品。

3、到了鲐背之年的姐姐,只能躺在床上。

4、他已鲐背之年,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5、 我因家境穷困,所以鲐背之年仍然忧虑甚多。

⑤ 90岁叫什么之年

被称作耄耋。出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意思时,八十九十岁可以成为为耋。在《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意思是说八十岁成为耄。综上所述可以知道八九十岁都可以称作耄耋老人

“九十”也有其他称谓,比如说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对老人的其他称呼:

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

耆:古称60岁的人为“耆”。

下寿:古人以60为下寿,指60岁以上。

还历寿:61岁的寿辰。

从心之年:70岁。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耋之年。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中寿:指80岁以上。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上寿:90岁为上寿。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双稀、双庆:140岁。

⑥ 90岁以上的老人叫什么

一般来说,六十花甲,七十古稀,80~90以上是耄耋之年,一百以上是百岁之年。

⑦ 九十岁的雅称是什么

九十岁的雅称是:鲐背之年、耄耋之年。

“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岁。“耄”,指的是年纪约八十至九十岁;而“耋”,指年纪为七十岁。耄耋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鲐(tái)背之年:古人九十岁的别称,鲐背泛指长寿老人。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我国古代对男子的称呼

108岁——茶寿。

100岁——期颐、人瑞。

80岁——杖朝之年。

70岁——古稀之年。

60岁——花甲之年、平头甲子、耳顺之年。

50岁——知非之年、知命之年、年逾半百。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30岁(男)——而立之年。

20岁(男)——弱冠。

15岁(男)——束发、志学。

10岁以下——黄口。

男孩8岁——始龀、龆年。

⑧ 鲐背之年是多少岁

鲐背之年是古人九十岁的别称。《尔雅·释诂》曰:“鲐背,寿也。”意思是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之纹为高寿之征。

我国古代对特定的年龄有这样的称谓:20岁为弱冠,30岁为而立,40岁为不惑,50岁为知天命,60岁为花甲,70岁为古稀,80岁为杖朝,90岁为鲐背,100岁为期颐。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以往中国人的概念里,人活到七十就算高寿了,但到了香港才发现,这里的人70岁还在踢足球,80岁还在登山,90岁还在游海呢。在香港的各类社团活动中,总能看到90多岁长者活跃的身影。

鲐背之年简介

鲐,原指鲐鱼。由于老年人背部的褶皱如同鲐鱼的斑纹,因而引申为高寿老人之意。值得注意的是,鲐背并非指鲐鱼的背部,而是指背部像鲐鱼(的老人),进而泛指老人。

该用法出自《诗经·大雅·行苇》,另见于《愈膏肓疾赋》《东门行寄陈氏》等文。此外,辞书《尔雅·释诂》《扬子·方言》《说文解字》均对这一用法有所解释,尤其《释名·释长幼》一篇,明确指出,九十曰鲐背。

⑨ 超过90岁老人尊称是什么

超过90岁老人尊称:鲐背

老人称谓:

1、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

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

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2、70岁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3、77岁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4、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9)鲐背指的是90岁以上的老人扩展阅读

称谓的来历: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

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

阅读全文

与鲐背指的是90岁以上的老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给家里的老人做一件孝顺的事情 浏览:109
太原中医养生馆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696
50岁女人应该补什么 浏览:369
怎么判断48女是老年痴呆 浏览:219
合江哪里吃养生汤 浏览:957
老年痴呆拒绝洗澡 浏览:378
长寿区门面出售 浏览:925
闵行靠近松江有哪些养老机构 浏览:631
45岁退休金东莞农保 浏览:894
上海哪里有买养生壶的 浏览:207
中度老年痴呆药物治疗 浏览:425
幼儿园老师已经到退休年龄 浏览:848
四川省养老金查询 浏览:732
莱州市百岁老人补贴多少 浏览:270
老年人吃饭后肚子疼怎么治 浏览:471
在上大学谈恋爱了怎么跟父母说 浏览:319
老年痴呆情绪低落不说话怎么办 浏览:995
很害怕老年痴呆 浏览:874
拿养老保险去哪个网站 浏览:439
老年痴呆和精神病在法律上 浏览: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