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说老人的年龄: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九十、或再大的年龄是怎么说的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标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Ⅱ 壮年是指多少岁
中国古代称男子三十到四十为壮年。
出处与详解:
壮盛之年。多指三四十岁。
1、 南朝 宋袁淑《效古》诗:“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
2、唐刘禹锡《荐处士严瑟状》:“未逢知己,已过壮年,汩没风尘,有足悲者。”
3、宋陆游《纵笔》诗之三:“壮年行出塞,晚岁病还家。”
4、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昔讨逆壮年,以一校尉创立基业;今孙皓举江南而弃之!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5、《明史·王慎中传》:“壮年废弃,益肆力古文,演迤洋赡,卓然成家。”
6、王统照《沉思》:“他有三十二三岁的年纪,是个壮年的画家。”
1、少年:少年是指十一岁左右至十七八岁这一时期的孩子,从少年期开始,是一个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儿童“文明化,成为社会的个体”的时期。
2、儿童:儿童年龄范围的争议: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儿童是指多大的人?社会和人们公认儿童的年龄段为0-14岁,因为此类人群都是正处学龄前和小学阶段,而且年龄比较幼小。一些儿童活动都是针对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的。
3、老年:
中国传统上对于老年人的高龄有些褒义的称谓。
60岁:耳顺之年、花甲之年、耆[qí]艾: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
61岁:还历寿。
70岁: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中寿:七十为中寿。耄[mào]:70岁。
77岁:喜寿。
80岁: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伞寿。耋[dié]:指八九十岁的年纪。中寿:指80岁以上。
88岁:米寿
90岁:上寿:九十为上寿。
99岁: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
108岁:茶寿: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Ⅲ 八十岁以上怎么说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
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版,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权。
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
该村何姓有一匾“冀衍耄耋”,是女儿送的,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整个的意思为期望父亲身体健康,永享高龄(寿),活到八九十岁。
(3)80岁壮年扩展阅读
幼学之年---10岁
舞勺之年---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花甲之年---六十岁
悬车之年---退休之年
从心之年---七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
Ⅳ 2021青年中年老年年龄如何划分
根据如今年龄普查的结果,35岁还是属于青年人,从18岁一直到65岁的人都是青年人,66岁到79岁才是中年人,而80岁以上属于老年人,判断标准与寿命和劳动能力有关。
1、青年
身体到了十八岁的时候,身体的各项生理条件都发育成熟,但心理往往还在发育,通常到三十岁时才会完全成熟,在青年时期,前半段时间我们还是应该存在求学的阶段,但大多数的人已经放弃求学开始进入工作岗位。
青年是最佳的黄金阶段,进入社会开始为工作奔波,实现着自己应有的价值。通常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压力也是特别的大,在工作之余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地使自己实现更大的价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为工作奔波和努力学习的时候,千万不能累垮自己的身体,不然就得不偿失了。
2、中年
或许有很多人会认为,到了中年人们的身体各项功能就开始逐渐的衰弱,从身体方面上来看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机体的代谢速度会开始慢慢减缓,身体各脏器的功能也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减弱,身体并不像青年时期那么好,往往很多的疾病会在这个年龄段内出现,因此中年人应该格外注重养生,按时前往医院检查。
3、老年
当年龄达到六十岁时,就已经步入老年了,不过也是分为两个阶段,在七十五岁之前,很多的人们还是处于工作的岗位中,因为通常的因年老退出工作岗位的年龄是六十五岁,七十五岁时就属于实实在在的老年人了,进入老年时期后,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再为各种事情操劳,生活的节奏要逐渐放慢。
Ⅳ 十六岁到八十岁的别称
1、16岁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
二八:为16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2、20岁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3、24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4、30岁
而立(而立之年)、
始室:三十岁。、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三十岁为壮。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5、40岁
不惑(不惑之年)
6、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7、54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8、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9、61岁
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10、70岁
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围之年:指70岁。
悬车之年:指70岁。
11、77岁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12、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Ⅵ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年
这是古时候形容年龄的别称,从小到大分别为: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老人
拓展资料:
耋dié
(形声。从老、至声。本义:年老。古指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同本义 [age over seventy or eighty]
年八十曰耊。字亦作耋。--东汉·许慎《说文》
则大耋之嗟。--《易·离》。马注:"七十曰耋。"
使率一二耋老而绥焉。--《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耆耋好礼。--《礼记·射义》
又如:耋老(年老;老年人);耋吏(老吏);耋耄(高寿);耋寿(指高寿的人;老人);耋耄之年。
耄mào
<形>
(形声。从老,毛声。本义:年老)
同本义。古称大约七十至九十岁的年纪
匪我言耄。--《诗·大雅·板》
亦聿既耄。--《诗·大雅·抑》
老夫耄矣,无能为也。--《左传·隐公四年》
又如:耄儿(老人和儿童);耄年(老年);耄老(老年、老年人);耄荒(年老);耄学(年耄硕学之士);耄聩(年老糊涂);耄勤(年老倦勤);耄期(高年);耄耋(八十岁的年龄;高龄、高寿);耄儒(老儒)。
年老昏乱
耄期倦于勤。--《书·大禹谟》
又如:耄思(思绪纷乱);耄耄(纷乱貌);耄乱(谓年老昏乱的人);耄夫(年老昏庸之人);耄昏(年老昏愦);耄聩(年老糊涂);耄朽(老朽;衰老);耄衰(衰老)。
Ⅶ 八十岁老人称为什么
耄(mào)耋(dié)、上寿指八九十岁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Ⅷ “人生70古来稀”,那在古代80岁叫什么
叫:耄
耄,形声字,上形下声,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古时版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权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在云南罗平富乐下菜园村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
在这里,“期”是期望、指望的意思,“颐”是赡养的意思,“期颐人瑞”指由于年事已高,需要、指望儿孙赡养他。
出自:
则大耋之嗟。——《易·离》。马注:“七十曰耋。”
使率一二耋老而绥焉。——《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寿称具体如下:
襁褓:初生
孩提、总角、垂髫:童年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之年:女子13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碧玉年华:女子16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弱冠之年:男子20岁
而立之年:男子30 岁
不惑之年:男子40 岁
知命之年:男子50 岁
花甲之年:男子60 岁
古稀之年:男子70 岁
喜寿:男子77岁
杖朝:80岁
耄耋之年:80~90岁
米寿:男子88岁
鲐背之年:90 岁
白寿:男子99岁(取百去“一”之意)
期颐之年:男子100
茶寿:男子108岁
Ⅸ 古代的80岁叫什么
80岁――杖朝之年
1岁到108岁
不满周岁的儿童――襁褓
2-3岁――孩提童年—总角,垂髫
8岁(男)—龄年
10岁以下――黄口
10岁(女)—髻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14岁(女)――豆蔻年华
13—15岁——舞勺之年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
--
志学之年
15—20岁——舞家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蓓(信)年华出嫁——标梅之年
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知命之年、半百
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8岁——米寿...
80岁――杖朝之年1岁到108岁不满周岁的儿童――襁褓2-3岁――孩提童年—总角,垂髫8岁(男)—龄年10岁以下――黄口10岁(女)—髻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14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15岁(女)——及笄之年15岁(男)
--
志学之年15—20岁——舞家之年16岁(女)――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蓓(信)年华出嫁——标梅之年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壮年时期---春秋鼎盛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知命之年、半百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80岁――杖朝之年88岁——米寿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台,骀)背之年99岁——白寿100岁――期頣、耄期
,人瑞108岁——茶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