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关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的评论,传说这是小凤仙给才锷的一副挽联,
周瑜活得时间短是公认的,表达了一种惋惜之情,同时也夸奖了逝者像周瑜一样有才,年少有为。
李靖是中国有名的长寿元帅,深谙明哲保身之道,从隋末起义,到玄武之变,再到功高震主之后,他都是站在一种局外人的角度看问题,进退有度。
虽然大多人认为他浪费了好机会,有些不识时务,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穿越者,从李靖的角度看已经很好了。
用李靖去和蔡锷比太抬举后者了,
要知道李靖是中国史上10大元帅之一,统兵NO.1,的大神级人物,蔡锷只是一个毛头小子啊。
② 如何评价李靖
李靖是唐初名将,因为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在站错队的情况下依旧拜将封侯。后世为了纪念他逐渐将他神话,托塔天王的形象也为世人所熟知!

不久,李靖被任命为岭南安抚大使,检校桂州总管,成功将岭南纳入李唐版图。
公元623年,淮南道行台仆射辅公祏造反,高祖仍命李靖发兵进讨。辅公祏叛乱很快被平定,李靖以功授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捷报传来,高祖龙颜大悦,赞叹道“李靖是古之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也比不上!”唐太宗亦称他是古今第一名将。
后来,李靖更是大显神威,北击东突厥,西逐吐谷浑,李靖的军事指挥艺术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玄宗时,李靖进入“武城十哲”之列,代表历代良将坐侍于太公武成王之侧,得国家岁时祭祀的待遇。上行下效,在皇室的推动下,民间开始出现自发的祭祀行为,李靖也在此过程中逐渐被神化。
发展至宋代,李靖与毗沙门天王联系在一起的程度逐渐加强,其在道教神话中也开始有一席之地。尤其是经过宋代之后神话小说的不断改造和发展,托塔李天王已成为道教神祇。
③ 唐代名将李靖,为什么会让人们神话成天界的托塔李天王呢
托塔李天王是商朝陈塘关的总兵,生子哪咤,因哪吒闹海,李靖为息事宁人,逼哪咤自杀。哪咤死后,以莲花复生,寻李靖复仇,李靖不敌,幸遇燃灯古佛赠玲珑宝塔,将哪咤罩在塔内,而被熊熊的佛光所摄。李靖有此宝塔,便成为“托塔李天王”。

毗沙门天王有五子(一说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子),除了三太子哪吒之外,二太子独健,大太子最胜太子(即甘露太子,或为金吒原型)也是神通广大,母亲是吉祥天女,姊妹也是天女,属佛门中之豪门之家。
④ 李靖介绍及历史传说
在中国神话中,李靖又称托塔天王,是著名的佛教护法神,协助武王克殷有功,后肉身成圣,位列仙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李靖的 传说 故事 ,供大家参考。
一、 李靖基本介绍
李靖,又称李天王,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民俗神仙,也被国家祀典祭祀,儒释道尊奉,封号高上神霄托塔天王 、灵感天王 、毗沙门下李天王 、毗沙门天尊 、本土北方天王。其形象雅逸,持戟剑、托宝塔 。原本是财神,在藏传仍是财宝天王。在唐宋国家祀典里,被军方祭祀为护军神、战神 。也是护国神、行旅神、丝绸之路的神、城隍神。出现于《西游记》《南游记》《封神演义》等诸多古典文学与民间传说里。乃殷夫人之夫,是甘露太子金吒、惠岸尊者木吒(木叉)、中坛元帅哪吒、李贞英之父,地涌夫人(金鼻白老鼠精)的义父。 在《西游记》之中,领命讨伐孙悟空时被加封为“降魔大元帅”。手下神将为巨灵神、鱼肚将、药叉将、十万天兵等。之后还曾相助唐僧师徒大战过独角兕大王(太上老君的青牛坐骑),领兵捉拿牛魔王、地涌夫人等妖怪。在《封神演义》之中,是凡间陈塘关的镇关总兵,本是商朝纣王的四大关总兵之一,家住陈塘关李府,后反商伐纣,参与殷周大战,原为西昆仑度厄真人的弟子,后另拜燃灯道人为师,是阐教的老三代弟子。 修道成圣后,晋升仙班成为灵山护法神。府邸是天庭的云楼宫(出自《西游记》)和昆沙宫(出自《南游记》)。因其左手托有玲珑宝塔,故被称为“托塔天王”,为天庭三军总帅,与身边的幼子哪吒同为玉皇大帝座下的护驾大神、上阵父子兵。原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同名的唐朝名将李靖 ,和东方及西域崇拜的军神“毗沙门天王”。
二、 李靖概述
李靖是天宫中的卫戍司令,所生三子一女及一义女,《西游记》认为长子金吒为灵山前部护法,二子木吒是南海观世音菩萨的首徒,三子哪吒在自己的帐下效力。早年因与三子哪吒反目,如来佛祖(封神一书中改成了燃灯道人)赐他一座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化解了父子前仇,所以称为托塔李天王,《封神演义》一书中提到,李靖肉身成圣后成为灵山护法神,并称为托塔天王。托塔天王李靖的原型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南亚、西域、中国神话中崇拜的护法军神“毗沙门天王”,另外一个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同名的唐朝名将结合演变而成的神话人物,传入中国之后受到中国 文化 和审美意识的影响而表现出了显著的中国文化特征:身穿铠甲,头戴金翅乌宝冠,左手托塔,右手持三叉戟。塔是佛教的象征,一般的寺院都有塔,是佛门安置经文、佛物和舍利子(得道高僧圆寂后火化的遗留物)的地方。唐僧经常训诫悟空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浮屠”就是指塔。
三、 李靖历史传说
两次平息孙悟空造反,都是任命他为降魔大元帅,手下的巨灵神、鱼肚将、哪吒三太子等十万神将天兵,均是天王所统率的精兵良将,在取经途中帮了唐僧四人渡过不少劫难。李靖还有一个义女地涌夫人乃是金鼻白毛鼠精,地涌夫人因在灵山偷食了如来佛祖的香花宝烛,修成人形,被李靖父子捉拿,当时饶了她性命,积此恩念,拜李靖为父,拜哪吒为兄,在下方供设牌位,侍奉香火。
地涌夫人被放走后来到人间,在陷空山无底洞住下深层的妖巢,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时路过此地,其假扮成一名受难的弱女子,自缚捆绑在树上骗引唐僧师徒来搭救,孙悟空虽然识破了妖精的诡计,但唐僧不听劝阻依旧坚持救下她,并一同带去取经,后因唐僧中风不得不借宿于一座镇海禅林寺。老鼠精喜食人类,在这期间色诱勾引寺院内的僧人,接连吃了六个和尚。孙悟空想要除掉老鼠精,用计使其现出原形,二人打斗多时,却被老鼠精用“遗鞋计”的手段逃脱,并抓走了唐僧。孙悟空师兄弟三人寻到陷空山无底洞,老鼠精被唐僧哄骗吃下了孙悟空变成的桃子,孙悟空钻入其腹内,逼她放走唐僧。老鼠精依从着放了唐僧,却在孙悟空从其腹中出来后再次使出“遗鞋计”,趁机又将唐僧连人带马摄去,使得孙悟空几经周折也未救出唐僧。最后孙悟空发现了老鼠精所供奉的李天王和哪吒的神仙牌位,于是上天庭找到玉帝理论,玉帝知道孙悟空难缠,便派遣太白金星与其一同前往李天王府邸,李天王大怒。后因三太子哪吒的提醒,方知确有此事,便协助孙悟空一同下界,收服老鼠精,带回天庭接受惩罚,才救出了唐僧。 从前,哪吒年幼闹水晶宫时而屠龙抽筋,李天王生怕连累,意图杀子,哪吒三太子悲愤自尽而亡,灵魂来到西方告佛,被佛祖用荷藕做身还魂复活,后要杀天王报仇,李天王不敌,无奈下也告求佛祖,授他一座玲珑黄金塔,将哪吒唤住,用熊熊佛光所摄,让哪吒三太子以佛为父,化解的冤仇。
李靖介绍及历史传说相关 文章 :
★ 经典历史故事精选:李靖夜袭阴山
★ 神话传说故事合集5篇
★ 经典历史故事2020精选
★ 唐朝历史小故事五个
★ 关于雨师历史传说
★ 关于唐朝的历史
★ 历史小故事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故事集锦
★ 关于薛仁贵的历史故事大全
★ 周朝历史人物故事
⑤ 历史上是否有“近乎完人”的名人
大唐卫国公李靖
在他的一生中,他帮助明朝皇帝白手起家建立了中国最繁荣的王朝,并亲自打败了南方的一半国家。后来,他以建国富民的国力,完成了北破突厥王朝、西置青海高原的伟大壮举。
因此,李靖,因为韩新平在齐国,不会接受皇帝的命令!他知道李世民同意向土耳其人投降,就派使者去谈和平问题。他仍然决心参军,一劳永逸地消灭皇粮。
李静挑出一万名优秀骑手,疾驰而去。相隔15英里,土耳其人发现了唐朝军队的踪迹。李静还是
⑥ 李靖的介绍,全面点的
唐朝初期名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军事家后封卫国公。风尘三侠之一,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从未有过败仗,古人认为,李靖之能,只有韩信能比肩。
⑦ 历史上有李靖其人吗、
历史上有李靖这个人。
李靖是陕西人,是唐初名将,唐太宗时任兵部尚书,因为他战功显赫,故死后封为“卫国公”。又因死后经常显灵,为百姓救危解厄,百姓为其建庙供奉,于是到晚唐时候,李靖渐渐被神化了。
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古代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今多已失传。后人辑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为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7)长寿古李靖扩展阅读:
轶事典故
李靖明察事件,善于见微而知著。唐太宗要他教侯君集兵法,后来侯君集上奏唐太宗,说李靖将反,因为每到精微之处,李靖则不教授。唐太宗听后责备李靖,李靖却回答说:“这是侯君集想要谋反。如今中原安定,我所教他的兵法,足以安制四夷。如今侯君集求学尽臣的兵法,是他将有异志啊。”
此时,侯君集尚未有任何反迹,唐太宗似不相信。一次,朝后回尚书省,侯君集骑马越过省门数步尚未发觉。李靖见到这种情况,便对人说:“侯君集意不在人,必将谋反。”至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侯君集果然与太子承乾谋反,事情败露后被杀,证明了李靖的预见准确无误。
⑧ 唐朝大将李靖简介
卫国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汉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
公元760年(上元元年),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同时,他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8)长寿古李靖扩展阅读
唐朝开国大将:
赵公长孙无忌(?-659年),字机辅,河南洛阳人。先 长孙无忌2.河间王李孝恭(591年—640年)唐初大将,高祖从侄,父亲是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个儿
2.河间王李孝恭(591年—640年)唐初大将,高祖从侄,父亲是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个儿
3.莱公杜如晦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中国陕西长安县)人,唐朝初期大臣。
4.郑公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巨鹿曲城(今河北晋州市,又说 魏征
5.梁公房玄龄(579年—648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济南) 人。唐朝初年 房玄龄
6.申公高土廉(575年-647年),山西太原仗义村人。唐代开国功臣。长孙皇后的舅父,官至尚书右仆射。
7.鄂公尉迟敬德(隋开皇五年585年—唐显庆三年658年),隋末唐初名将,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城区)
8.卫公李靖(571—649),字药师,京兆府三原(今属陕西)人,唐朝伟大的军事家
9.宋公萧瑀,字时文,其祖父是后梁宣帝萧察。与唐朝争地的萧铣还属他的子侄辈亲族。隋炀帝的皇后萧氏的弟弟,以外戚为隋炀帝重臣。
10.褒公段志玄(?~642)唐初齐州人(现山东临淄),唐代开国功臣。其父段偃师,隋末为太段志玄
11.夔公刘弘基(582年—650年),雍州池阳人。
12.蒋公屈突通(557年—628年),复姓屈突,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父亲屈突长卿,北周时任邛州刺史。李渊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最终投降李渊,被封为兵部尚书。
13.勋公殷开山,名峤,以字行,京兆鄂(今陕西鄂县)人。为隋太谷长。
14.谯公柴绍(?—638年)字嗣昌,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曾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父亲柴慎,为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
15.邳公长孙顺德,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的本家叔父(亦太宗李世民的叔岳父):父亲长孙恺,隋朝时任开府。顺德在隋朝时任右勋卫。隋炀帝出兵高丽时,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与李氏父子友善。
16.勋公张亮,郑州荥阳人。出身寒贱,务农为业。史载,张亮“倜傥有大节,外敦厚而内怀诡诈。”
17.陈公侯君集(?—643.4.29),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18.郯公张公瑾 张公瑾,字弘慎,魏州繁水人。
19.卢公程知节程咬金(593-665),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西南)人,原名咬金,后更名程知节,字义贞,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卒于唐麟德二年(665)二月七日,享年七十七岁。
20.永兴公虞世南,隋朝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
21.邢公刘政会,滑州胙城人也,祖环隽,北齐中书侍郎,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
22.莒公唐俭,北齐大臣,其父唐鉴与唐高祖李渊为世交。参与李渊太原起兵。
23.英公李绩,李绩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纯臣”。
24.胡公秦叔宝,马槊英雄勇武绝伦——胡公秦叔宝 秦叔宝
参考资料
网络-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