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成吉思汗60岁

成吉思汗60岁

发布时间:2022-09-11 08:03:09

❶ 成吉思汗老年时真的向丘处机请教过如何养生长寿

成吉思汗真的请教过,他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其实古代的君主都希望自己永远都不死去,因为他们不相信其他人可以有他们这样的能力治理好一个国家,他们觉得自己无可替代,即便是为了百姓也要活得久一些,无奈这个世界根本没有这样的灵丹妙药。

两个伟大的人一见如故,虽然成吉思汗对于没有长生不老的秘方深感失望,但是他还是被丘道长的言谈举止,博学多才所折服。丘处机很会转移话题,他想要通过自己的言语让这位伟大的将军放弃以暴治国而转为仁义治国的想法。

❷ 成吉思汗为什么被称为一代天骄他有什么功劳呢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每每想起这句感叹成吉思汗功劳的话,我都会在内心当中对成吉思汗竖起大拇指,成吉思汗在历史上绝对不枉“一代天骄”的称号,他的功劳在历史上绝对是屈指可数的,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和成吉思汗相媲美。提起成吉思汗,那么大多数人绝对会将它和元朝扯上关系,大家都总是认为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建立者,但其实不然,元朝的建立者是元成祖忽必烈,而不是成吉思汗铁木真。

元朝建立之后,所有的成就在这里,我们就不多讲了,毕竟不是成吉思汗所留下的。如果元朝没有成吉思汗,或者说中国历史上没有成吉思汗,这位人物的话,那么亚欧大陆之间的亲密交流,恐怕还要再冷却一段时间。所以综合以上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大家觉得“一代天骄”的称呼适不适合这位伟大人物呢?

❸ 成吉思汗为什么被称为一代天骄他有什么功劳呢

13世纪的蒙古高原,部落林立,征战不休,部落结构经常被打破,跨部落的军事联盟成为必然趋势。

成吉思汗生于蒙古乞颜部贵族世家,因其父被害,跟随母亲艰难度日。长大后依附蒙古高原最强大的克烈部首领,又与札木合结为兄弟,逐步发展势力。后又广结盟友,选贤任能,宽厚待人,吸引许多蒙古部落投靠。

1206年春,铁木真完成了历史十八年的统一战争,被各部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尊号-成吉思汗,创立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的王国版图在13世纪横跨蒙古到阿富汗,并延伸至俄罗斯和伊朗。牛津大学人类基因学教授赛克斯在他《亚当的诅咒》书中,声称成吉思汗可能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播种者”,这位统治者至少有1600万后裔,即便在英伦三岛也有可能发现他的子孙。

成吉思汗的功劳主要是:

一是将蒙古各部落紧密联合,实现蒙古帝国的统一。

二是数次征战使得疆域贯穿欧亚,促进了欧亚文明的交流。团结多种民族,建立稳定的社会制度

1206年在库里勒台大会(蒙古语中大聚会)上,蒙古各部落一致尊成吉思汗为“大汗”,也就是至高无上的“汗”的意思,突厥和蒙古人都合并于这个新的蒙古联邦国家中。此后,成吉思汗从律法,等级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完成了国家的文化统一。

成吉思汗去世后,他的后代继续横扫欧洲。奠定了今天俄罗斯、印度、伊朗及伊拉克的版图。成吉思汗的征服活动让定居文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每征服一地就把城市夷为平地,破坏农田使之成为草原。

成吉思汗曾说:“男子最大之乐事,莫过于战胜敌人,将其根绝,尽夺取其所有,迫使其妻痛哭,纳其美貌之妻妾。”

蒙古人不仅在征战时对征服地极尽屠杀,在战后依然用一种极尽恐怖的体制管理着陌生的城市,文化上的欠缺使得蒙古人的征战最终变成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走马观花。

然而成吉思汗把铁的纪律强行贯彻在亚欧大陆上,在保证和平,促进东西方商业往来这方面,成吉思汗开通了通往文明的新路。

❹ 成吉思汗什么时候去世的

这个说不准。因为史料和人们的谣传不符。有的说成吉思汗死在战争中。因为怕扰乱军心,就瞒了下来,最后说是病死的。有种谣传说成吉思汗灭了金。去了金王的妃子,被妃子刺杀而死。还有说是无疾而终。大约活了65岁左右。因为西征时成吉思汗是60岁。可是正因为成吉思汗的陵墓都没正式找到。人没无法获取准确信息的。以上是我所知。希望可以帮到你

❺ 历代皇帝都活了多少岁啊!

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宋高宗赵构(80)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80)。
超过七十岁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国吴大帝孙权(70)等。
超过六十岁的有38位,包括汉武帝刘彻(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杨坚(63)和汉高祖刘邦(61)等。
超过五十岁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岁到49岁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嬴政(49)、宋太祖赵匡胤(49)、南唐后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极(41)等。
30岁到39岁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绪皇帝(37)、咸丰皇帝(30)等。
20岁到29岁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赢胡亥(23)、顺治皇帝(23)等。
10岁到19岁的有28位。
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岁的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
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为。然而,有些皇帝才几岁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几十年,而且影响相当深远。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汉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
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过40年的有11位,
包括辽圣宗(49年)、明神宗万历帝(48年)、梁武帝(47年)、辽道宗(46年)、元顺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刘备的儿子阿斗、蜀后主刘禅(40年)。
在位超过30年的有19位,
包括:秦始皇(36年)、宋高宗(35年)、宋徽宗(35年)、唐高宗(34年)、光绪皇帝(33年)、道光皇帝(30年)和明太祖朱元璋(30年)等。
在位超过20年的有31位,
包括宋孝宗(27年)、唐太宗(23年)和元太祖成吉思汗(21年)等。
在位10至20年的有103位,
包括辽太宗(20年)、顺治皇帝(18年)、明思宗崇祯帝(17年)、宋太祖(16年)、武则天(15年)、同治皇帝(14年)、南唐李后主(13年)、雍正皇帝(13年)、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13年)和咸丰皇帝(10年)等。
在位不满十年的皇帝超过240位,
其中五年以下的约两百位,
在位九年有6位,
八年有9位,
七年有15位,
六年有18位,
五年有18位,
四年有21位,
三年有29位,
两年有39位,
一年有42位,
不满一年有40位,
在位最短的皇帝是金末帝完颜承麟,从登基到驾崩仅有半天时间。很多皇帝登基时未满周岁,还在吃奶,下面是这些皇帝登上皇位时的年龄统计。
五代十国的楚武穆王马殷,75岁才登基,堪称大器晚成。
武则天66岁才登基;
吴三桂66岁自封周前帝;
三国刘备60岁才登极;
汉高祖刘邦54岁称帝;
袁世凯52岁自封中华帝。
从统计数字看,51岁到60岁称帝者有25位;
41岁到50岁称帝者有45位;
31岁到40岁称帝者有63位;
21岁到30岁称帝者有73位;
11岁到20岁称帝者有93位;
5岁到10岁称帝者有33位,
五岁以下称帝者有11位。30岁以下登基的皇帝共计210位。
康熙七岁登基,做了61年皇帝,68岁驾崩;
宋仁宗八岁登基,做了41年皇帝,53岁殁;
明神宗九岁登基,做了48年皇帝,57岁卒;
秦始皇13岁登基,做了36年皇帝,
49岁死;汉武帝15岁登基,做了54年皇帝,69岁卒。
他们做了一辈子皇帝,整部历史就是皇帝史,然而,更多的是幼年储君一登基便被杀,想长命点还是不要当没有权力的太子,生在帝皇家未必是件好事,分分钟人头落地。每次改朝换代,就是一次血洗宫廷。到底有几位皇帝能善终

❻ 在湖南小村庄发现的成吉思汗后裔是真的吗

热闹的庆典仪式

特别是每到节日,在姚村的申家岗,村民都会到元帝庙前祭先祖。根据祖训,每年清明时节必须要为祖先和亲人上坟。

陵阳北辛庄的60岁申秋喜向记者说,为了纪念先祖,他的家中一直供奉着成吉思汗的画像,每天都要在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先祖面前注目几分钟。

专家声称成吉思汗后裔一事完全有可能

就林州居住申氏家族系成吉思汗后裔一事,记者采访了林州市文化局长期从事地方史志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杨玉东先生。杨玉东认为,这种事完全有可能。他说,元朝靠武力征服天下,统治基础并不牢固。为了巩固统治,蒙古贵族分散驻扎各地。元末明初时,元朝统治者败得很匆忙,不可能撤回蒙古草原,必然在全国各地留下蒙古贵族后裔。

❼ 成吉思汗的死因

关于成吉思汗的死因,大概有五种,多与西夏有关。

其中最正统的,也为更多人的知道的,就是《元史》中采信的“坠马说”.

蒙古人撰编的《元朝秘史》(卷十四)记载,“成吉思既住过冬,欲征唐兀。从新整点军马,至狗儿年秋,去征唐兀,以夫人也遂从行。冬间,于阿儿不合地面围猎,成吉思骑一匹红沙马,为野马所惊,成吉思坠马跌伤,就于搠斡儿合惕地面下营。次日,也遂夫人对大王并众官人说:‘皇帝今夜好生发热,您可商量’。”

“唐兀”,是当年蒙古人对西夏人的叫法;“狗儿年”,是宋理宗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这里交代一个史实,成吉思汗于1226年秋天,带着夫人也遂去征讨西夏国。冬季时,在一个叫阿儿不合的地方打猎。不想他的骑的一匹红沙马,却让一匹野发惊了,导致没有防备的成吉思汗坠落马下受伤,当夜就发起了高烧。1227七月“不豫”,病根即在此。为什么一次坠马伤重成这样?据说是流血太多。

当时,也遂请随从的将领商议这事怎么办,有人建议反正西夏城池都在,一时半会也逃走不了,干脆回去养伤,等好了再来攻打。成吉思汗一生要强,心想如果这样回去会让西夏人笑话。也该他魂断西夏,成吉思汗派员去西夏国探听情况时,正好西夏一叫阿沙敢不的大臣讥笑,有本事你就来过招。成吉思汗听说后,表示宁死不退兵,遂挺进贺兰山,将阿沙敢不灭了。但此后,成吉思汗的伤病一直未好,反而加重,到1227年农历七月十二(今阳历8月25号)病死了,时虚岁67。如果当时成吉思汗回去了,这病根子就不会落下了。

“雷击说” 这种说法比较离。出使蒙古的罗马教廷使节约翰·普兰诺·加宾尼在其所文章透露,成吉思汗是可能是被雷电击中身亡。约翰·普兰诺·加宾尼当时到达蒙古国时,发现夏天的雷电伤人事故频发,“在那里却有凶猛的雷击和闪电,致使很多人死亡。”因为这原因,蒙古人很怕雷电。南宋彭达雅所著《黑鞑事略》记载,“鞑人每闻雷霆,必掩耳屈身至地,若躲避状。”约翰·普兰诺·加宾尼为葡萄牙人,出使中国的确实时间是公元1245-1247年,由教皇诺森四世派遣而来,回去后向教皇提交了题为《被我们称为鞑靼的蒙古人的历史》出使报告。约翰·普兰诺·加宾尼来时距成吉思汗死亡只有18年,比马可·波罗早30年,记叙并非空穴来风。

“中毒说” 这种说法,来源于《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是十三世纪意大利商人,于1275年到达中国。其时正是元世祖忽必烈当政时间,有元朝有过17年的交往。其在游记中记叙的成吉思汗的死因:在进攻西夏时围攻太津(吉州,古要塞)时,膝部不幸中了西夏兵士射来的毒箭。结果可想而知,毒箭攻心,伤势益重,一病不起。但民间另有传说,成吉思汗是“中毒”而死,但却不是中了西夏兵士的毒箭,而是让被俘虏的西夏王妃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下了毒,当时这位西夏王妃乘陪寑之机行事的。

“被刺说” 这种说法与上面说的被俘西夏王妃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有关,是下毒说法的另一种版本。在蒙古民间传,成吉思汗的军队进攻西夏的过程中,兵士俘虏到了很漂亮的西夏王妃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进献给成吉思汗。就在陪寑首夜,这位西夏王妃刺了放松警惕性的成吉思汗。被刺一说,源于成书于清朝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蒙古源流》。此书很珍贵,100年后,即1766年蒙古喀尔喀部亲王成衮扎布作为礼物,将此书手抄本进献乾隆皇帝。乾隆令人将其译为满、汉两种文本,并题书名《饮定蒙古源流》,收入《四库全书》。应该说,成吉思汗被刺一说是有很高的可信度的。

“被咬掉生殖器说” 这种说法,即未见于正史,野史也没有记述,但在外蒙古人中间流传。这一风流事件也是因为西夏王妃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凶手”当然就是这位美丽女人了。据说,这位主妃被献给成吉思汗后,成吉思汗要她做他的妃子,王妃表面同意了。但不甘受辱,集家仇国恨于一身的王妃在陪寑当天夜里,借行房时成吉思汗正在兴头之机,将他的阴茎给咬掉了,顿时血流如注。一个长年在外征战的67岁老人,哪遇到过这种事情,又哪经得起这样的折腾,羞恨交加,遂致病重。因为这是一件发生在帝王身上的难以启齿的特大丑事,就被瞒了下来,对外只称大汗是坠马受伤致病重。本来就不想活的西夏王妃,自知成吉思汗不会过放过她,跳黄河自尽。

此说荒诞不经,但细分析一下还是有道理。如果成吉思汗真是死于西夏王妃之手,那么行刺和下毒都是不具体条件的,陪寑时乃裸体,何处藏带凶器和毒药?即使带有凶器和毒药,作为一个被俘之人也是要搜身的。在这种情况下,两手空空的王妃最致命的暴力行为自然是“咬”了——咬男人的要害处。

这个传说够得上是中国古代帝王风流故事中的极品了!真是这样,这也是一种报应——风流人物风流死。

在几十年的南征西进中,每到一地,成吉思汗和他的手下,必夺抢女人,带着一副生殖器处处留情,后代子孙无数,被史学界戏称为“播种机”。据估算,目前在世界上有1600万的男子与成吉思汗有血缘关系。而成吉思汗对女人如此嗜好,大概是一种“遗传”。当年,蒙古族有抢人家女人的习惯,把女人看作是一种财物。成吉思汗的母亲就是其父亲也速该把阿秃儿抢来的,在今天看来就太流氓了。有一次也速该在斡难河边放鹰,篾儿乞惕人也客赤列都带着美丽的妻子从旁边经过。也速该见少妇如此美貌,一下子动心了,立即拦下也客赤列都的马车抢人。见情况不对,本想拼命的也客赤列都丢下妻子逃走了。这个少妇就是成吉思汗的母亲、后来的宣懿太后诃额仑(也有译“月伦”)。

成吉思汗的妻子叫孛儿帖,则被其母亲前夫所在部落抢过,后来给夺了回来。成吉思汗与孛儿帖的婚姻很有意思。按照当时蒙古族的风俗,也速该便带9岁的成吉思汗去他母亲所在部落“索女”,即给儿子讨媳妇。走到半路上碰到了孛儿帖的父亲德薛禅,听说此事后,再看看成吉思汗汉面相不凡,是个美少年,德薛禅便对也速该说,家里有一个年方10岁的小女,希望成为亲人家,请也速该去看看是否中意。到德薛禅一看,也速该满心喜欢。过了一宿,次日德薛禅要也速该把成吉思汗留下当女婿,也速该同意了,并从随来的马中挑了一匹最好的做为定礼。也速该临走时留下一句话,“我儿子怕狗,休教狗惊着。(《元朝秘史》卷一)”一代驰骋疆场的英雄汉子,小时候却怕狗,这是恐怕是很多人不会想到的。就在也速该留下儿子独自离开的路上,被仇家、塔塔儿人给毒死了。

成吉思汗名叫铁木真,也有称帖木贞、忒没真。这个名字本是也速该战争对手的名字,《元朝秘史》(卷一)记载,“(约1162年)与塔塔儿厮杀时,也速该把阿秃儿将他帖木真兀格、豁里不花等掳来,那时也速该把阿秃儿的妻诃额仑正怀孕,于斡难河邂难何边里温孛勒答黑山下,生了太祖。太祖生时,右手握着髀石般一块血,生了。因掳将帖木真兀格来时生,故就名帖木真。”《蒙鞑备录》称,所传“忒没真”乃小名尔,初无姓氏,也无名讳。

《元朝秘史》这段记载,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元史的重要史料。与朱元璋生时满室红得像失火一样,铁木真出生时也有神奇出现,手里竟然捏着一块血块,血亏如一块红色的石头一样。因为出生时铁木真是带血的,迷信就认为,将来会给人类带来血光之灾。在抢回妻子孛儿帖的过程中,成吉思汗一下子屠杀了300多名也客赤列都部落的人。1183年,只有22岁的铁木真被推举为“可汗”,靠的就是连年征战和铁血统治,抓到对手就杀。铁本真一生杀人无数,每到一块如割韮菜一块,疯狂砍人头。在随后的战争中,屠城是他惯用的征服手段。有一次,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征讨中亚穆斯林国家花剌子模,打下咸海边的玉龙赤杰时,一下子就杀了120万人,用这种方法,好多西域、中亚国家让他灭掉了。

但成吉思汗给人类带来血光之灾时,他自己也没有逃脱掉。虽然他到底怎么死的是一道可能永远解不开的历史之谜,但不论是正史所说的坠马大出血致病,还是民间所传的被西夏王妃咬掉生殖器流血过多而亡,都沾满了“鲜血”,是不是与他降生时手捏血块有一种因果?!

❽ 成吉思汗召见丘处机,难道真的是为了长生不老吗有什么依据吗

丘处机是1220年正月以73岁高龄带领18名弟子从山东昊天观出发西行去觐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生卒年份是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当时正在西征花剌子模(1219至1225年),所以成吉思汗1220年已经是快60岁的高龄(古代的时候人到七十古来稀)。

在古代的统治者基本都要追求长生,这是人的本性,无可厚非,统治者有先天的便利,尤其越到中老年越急迫,在中国历史上服食丹药追求长生而死的皇帝和贵族比比皆是,秦皇求真不得,汉武吃了暴毙,唐宗吃了驾崩,宋祖没得机会。四个名皇帝三个有服食记录。

可以说丘处机是一路追着成吉思汗的大帐西行的,勘比玄奘法师的西行壮举,毕竟彼时道长已经是个古稀之人。值得敬佩!

话说追求健康和长生是人类的正当追求,我们现代人以科学为根据,也在致力于更健康更长寿,只要方法对,长生追求无可厚非,是人就有这个需要,因为难,所以是理想。飞行是理想,如今不是实现了吗?没有理想,哪里来的动力?欲望总是有的,但一定要把欲望限制在正念上,正欲无可厚非,邪欲不得善终。

❾ 成吉思汗是哪一年去世的

跟据<元史>,成吉思汗病逝于1227年8月18日.死时刚60岁.

出生:公元1162年--去世:公元1227年(在位21年)
太祖铁木真,姓奇渥温,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死于1227年兴隆山,庙号太祖。

❿ 中国历史上那个朝代60岁老人被活埋它的典故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秦朝、宋朝、元朝都有过60岁老人活埋的说法。

典故:

1、秦朝

有关于秦始皇的说法是,秦始皇下了一个六十岁不死就活埋的命令。其原因非常可笑,居然是嫌弃老者没有劳动能力,白白浪费国家粮食。

还有一种说法,秦始皇担心老者当中有经历过战国洗礼的贤能之人,怕他们因为暴秦而谋反。于是很多老者被活埋,直到有一天咸阳城出现一只怪物,像老鼠又有点像猫,便禀报到了皇上那里,皇上下令贴出告示:谁能认出这是什么野兽,就赏赐给他多少地亩和银两。

再说这城里有一家人,父亲已60多岁,怕官府知道了被活埋,儿子便将他垒在了墙的里边,留出一个洞每天送饭和水给他吃喝。城门那里发现了怪兽和官府贴出告示后,儿子告诉了垒在墙里的父亲,父亲让他于袍袖内藏一只狸猫,暗地里到怪兽眼前露一下。

如果那怪兽看见猫全身颤抖,那就是一只老鼠。老鼠在某种情况下也会长的很大,叫做“成了精”,天下所有老鼠都怕猫,这就是证明,你就揭告示,要赏你地亩银两时,你都不要,你只要朝廷不活埋60岁以上的老人。

儿子照着父亲说的去一试验,果然那怪兽颤抖,便揭告示去领赏,官府里问他是谁指教的这个办法,他如实说了一遍,并提出不要一切奖赏,只要求朝廷不再活埋60岁以上的老人,咸阳官府禀报朝廷,结果皇上采纳了这个建议,从此废除了“60岁不死就活埋”的法令,民众欢呼“万岁”。

但是史料就连“活埋”的事也没查到,更没废除“活埋”的事了。

2、宋朝时期

宋辽檀渊之盟后,战争停止了,北宋王朝却失去了黄河以北的大面积国土。十年生聚,加上不愿做辽奴的人大量回迁到中原地带,到宋真宗时代,中原地区人满为患,社会也逐渐进入了老龄化阶段。六十岁的老人既不能戍边,也不能劳动,只有吃饭的份,还得儿女照顾着。

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极大负担。突然有一个皇命传遍了中原的大地,人到六十岁一律活埋。有仁义者,忍悲含泪,给自己的父母准备了棺木和食品,送他们去了九泉;有不孝者,干脆就那样活埋了自己六十岁的双亲。但是正史上也没有记载。

3、上古时期

由于土地贫瘠,社会资源匮乏,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由于失去劳动力成为社会的负担,所以凡是年满60岁的老人,一律要被处死、活埋,或被抛弃在荒郊野外任其冻死饿死,这叫“花甲葬”,或叫“六十还仓”。

4、元朝

元朝统一中原后实施残酷的高压政策,不但把中原人分为几等,而且还对老年人采取六十不死活埋的政策以达到羞辱汉人和减少人口的目的。

(10)成吉思汗60岁扩展阅读: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还有一种叫瓦罐坟的风俗,即是孝子要把年满60岁的父亲安置在村外的预先建好的瓦罐坟中,每天送一次饭并加上一块砖,待360天后砖把坟的窗口堵死了就算安葬了父亲。

日本历史书《楢山节考》也记载了“弃老风俗”:日本古代信州一个贫苦的山村中,老人活到70岁时,为了节约粮食,养育幼童,家里长子就会把他们背到村子附近的楢山上,让其自生自灭。

这种制度本身就不合理、不人道,即使真的发生过,也只能存在在不发达历史阶段(根据野史,可能在史前时期至秦朝时期),随着社会进步、粮食的丰富、礼仪的完善,自然就取消了。

一位研究民俗学的中国学者说,韩国、中国、印度、日本、印尼等国家均有同类故事传世。由这样的故事推断,遗弃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在古代可能是遍及各个民族普遍现象。

一位欧洲学者曾经详细介绍了古代社会处死失去健康的国王、巫师、祭司的习俗,有的民族的巫师年迈以后甚至挖个坑让后代将自己活埋。

阅读全文

与成吉思汗60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安徽宿州养老保险查询 浏览:47
周口退休工资今年涨吗 浏览:118
中国老年人退休年龄限制 浏览:340
长寿收费 浏览:629
70岁生日规矩 浏览:304
2013年陕西60岁以上人口 浏览:970
60岁女人卵巢囊肿 浏览:99
孝顺父母是好样 浏览:665
老年人爱听的京剧 浏览:128
企业养老保险统筹如何计算 浏览:898
老年人现代诗 浏览:533
父母多少岁应进行赡养义务 浏览:407
敬老院照顾 浏览:99
宁波市奉化养老保险 浏览:381
职工体检妇科查什么项目 浏览:774
永州市兰山县农村养老保险怎么交 浏览:397
怎么跟父母说我给你织了围巾 浏览:905
养生除了枸杞还有哪些 浏览:791
2016年重阳节演出主持稿 浏览:391
重阳节的孝 浏览: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