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60大寿有什么讲究
一、设寿堂的讲究。
寿堂是行礼拜寿的地方,一般会设在家里的正厅。厅堂挂写着寿星的姓名和六十岁大寿的横联,中间高悬一个斗大“寿”字,左右两边及下方为一百个形体各异的福字,表示百福奉寿,福寿双全,希望老人寿比南山高、福如东海大。两旁供福、禄、寿三星。
堂下铺红地毯,两旁放寿屏、寿联,四周锦账作衬托。厅堂正当中摆设八仙桌、太师椅、长条几,桌上摆放银器或瓷器,并供奉、寿面、寿鱼、寿糕、寿果寿酒、寿桃等。并且用寿烛、或长寿灯来照明。
二、见面拜寿的讲究。
六十大寿是人迈进另一个境界的一天,这一天亲朋好友都携礼来拜寿。这时候,寿星身穿新衣,坐在寿堂中,接受直属后辈的祝福和叩拜。待众贺客来拜时,寿星要回避直接受拜。客到时,寿星来招待宾客向上堂空位拜揖,接着由子孙答拜。
三、送寿礼的讲究。
一般人六十岁之前生日不讲究别人送的礼,而到了六十岁大寿,寿礼就有讲究了。寿礼的种类丰富多样,可以是衣服,可以是寿金,也可以是食物。其中食物的讲究比较多,最重要的是不能缺少寿糕、寿桃和长面条,现在也有人用生日蛋糕来代替寿桃。
四、摆寿宴的讲究。
在寿堂上拜完寿礼送完寿礼就可以办寿宴了。首先要寿星吃又细又长的长寿面,寓意着老人寿禄永久。然后寿宴正式开席,六十岁的寿星坐在上座。接着需要长子跪下举过头送开头三碗菜上餐桌,以示对客人的谢意。然后客人高呼换人,这时候才由帮忙人上菜。
60大寿的相关说明
民间有"不到花甲不庆寿"的说法,到了花甲之年的人的生日才能称为大寿。其实,我们的六十大寿是过的虚岁生日,这时候的实际年龄是59。因为“九”取长久之意,人们认为九是最尊,最大的数字,寄寓着老人从做寿开始越活越长久的美好愿望。无论贫贵,为老人举行寿宴都是我们孝心的表示。
人生匆匆,时光荏苒,在六十岁大寿这一天,注重六十大寿的讲究为老人祝寿,无论家庭贫富,无论祝寿规模繁简,无论寿宴大小,都是儿女们对长辈的美好祝愿,表达了子女们的孝心。
Ⅱ 六十六岁大寿有什么要注意的礼节么
中国的传统是尊老爱幼,我国对于孝道有很好的传承。中国有一句话叫做【百善孝为先】说的就是要孝顺自己的爸爸妈妈,要爱惜他们,尊重他们。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感人故事,都是和孝顺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中国人在给老人过寿的时候,有很多的讲究,其中对六十六大寿注意的礼节是很多的。
我是山西太原的人,我们这里个老人过六十六大寿,一般都是直系亲属,比如侄子、侄女、女儿、儿子、弟弟、妹妹等!给老人过六十六大寿的时候,礼节是传统习俗里面的关键,我们在去参加老人六十六大寿的时候,要带着礼品,觉得不能空手去,如果空手去的话,是对老人的尊重。
我们这里给老人过六十六大寿,必须当天和老人说话的时候,不仅仅要用恭敬的话,同时绝对不能说出老人的岁数,因为这是希望老人永远年轻的一个讲究,敬酒的时候,要按照辈分来。同辈的话要按照年纪来,大家一一给老人敬酒,每人要说出一句吉利话。这就是老人过寿要注意的一些礼仪。
Ⅲ 寿宴请客有什么习俗禁忌
寿宴先招待鸡蛋、茶点、长寿面。有不少地方,请全村、全族吃寿面,未到的还送上门。吃寿酒,寿星本人一般不在正堂入座,而是找几个年龄相仿的老者作陪,在里屋另开一席。菜肴多多益善,取多福多寿之兆。
寿宴过后,寿翁本人或由儿孙代表,向年高辈尊的亲族贺客登门致谢,俗称“回拜”。富有人家还于晚上请戏班坐棚清唱(不化妆、不表演、不登台)。但有鼓乐伴奏。大多唱喜庆戏文,如《打金枝》、《九锡宫》等。
(3)60岁大寿有什么禁忌扩展阅读
西式会场主要以白色、金色为主色调。白色显示纯洁;金色代表雍容华贵。金色的围布,白色的台面,台面上点缀透明玻璃花瓶的花插,花瓶以小的圆形状为主,花以长寿花、龟背竹、南天竹为主。“寿”字蜡烛点燃点点星光,使会场气氛典雅不失浪漫色调。鲜花作为搭配,烘托美好的气氛。建议:可以搭配一些彩色的气球,利用静电粘帖在柱子或者房屋顶上,显示放飞希望、放飞美好的寓意。也可以租泡泡机制造泡泡营造欢乐的气氛。
仪式开始前,由主持人宣布寿星的儿孙给寿星点了一首钢琴曲,曲目是《给母亲的信》、或者贝多芬热情洋溢的《F大调奏鸣曲》(op. 24)第五首《春天》。西式拜寿要求来宾着正装出席,显得庄重、重视。西式拜寿走的是感觉,侍者端着酒杯服务的感觉。至于仪式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Ⅳ 六十岁为什么要祝寿,有什么习俗么
摘要 古代习俗。古代按天干地支纪年,60年一个花甲,人到60岁,称为花甲之年。民间有不到花甲不庆寿的习俗,所以60岁要庆寿。
Ⅳ 六十大寿有什么禁忌
过六十大寿有什么禁忌,应该怎样做才行,
Ⅵ 生日也不能随便过的,过生日的几点禁忌
(一)
老人过寿以虚岁50岁、岁、66岁、70岁、77岁、80岁、88岁、90岁、99岁及百岁以上宜大过,虚岁50岁之前,无论家族多么显赫,也不见建议大过寿辰,大摆寿宴。其中66岁、77岁、88岁、99岁这四个寿辰分别于当年的农历正月初六、初七、初八、初九提前庆生过寿,当年正生日则不过。
(二)
老人在虚岁66岁过寿时,老人的女儿或儿媳要用六斤六两面和六斤六两馅,包成66个饺子,给老人食用。以素馅优先,荤馅其次。
(三)
老人寿宴开席时间宜在中午12点之前,不可在夜晚开席贺寿。这是一点常识,更是很重要的一点法门。寿宴若于下午或夜晚开席,容易阴阳颠倒,气场紊乱,磁场冲撞,灾祸临门,坎坷多多。
(四)
老人过寿宜合家团圆,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老人过寿时,儿女子孙团聚的越多越好,人口聚集的越多越好,不光老寿星会因为人气多而增长寿数,参加寿宴的人也会因为人气旺而多添好运。
(五)
老人寿宴应以素食为主、以不过多杀生,以不铺张浪费优先。切记莫为老人的寿宴大肆杀生,不然则会适得其反,果报连连。寿宴菜品宜双不宜单,主食以长寿面、寿包、寿桃为主。
(六)
老人过寿时宜多放生、多助印经文、多施舍捐建、多做善事为佳。如果老人有其他宗教信仰,可按照自己的信仰去多做善事,为自己祈福,为后人积福。
(七)
老人若逢本命年过寿时,老人宜全身红衣为佳。如果不便外穿红衣的,内衣、内裤、袜子必须是红色的才行。寿宴开席前,还要鸣放鞭炮,驱邪避凶,旺运祈福。
Ⅶ 老人过寿有什么禁忌
没有讲究.不过健康是老人家最大的心愿。所以最好就是送补品。买些高丽参或五加皮酒什么的就很好,又体面。这些东西老人家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舍得买。但不要买那些化学合成的,例如脑X金一类。再加些煲汤料,枸纪、红枣、花胶、莲子、淮山、花旗参,找包装精美的上品,对广州人很实用。再来几个水果,苹果(平安的意思)或桃,要双数。(但不要四个)这样组成一个大礼包,老人一定开心
祝寿是各族群众普遍的习俗,过去和现在没有多大变化。民间素以进入60岁为寿年,50岁以下或有父母健在者均不能称寿,只以过生日相称。未足60岁的人,每年在出生之日过生日。过生日这天煮鸡蛋、吃面条。鸡蛋叫“喜蛋”,面条叫“长寿面”,表示祝愿“长寿百岁”。如今除了吃喜蛋、长寿面之外,还买生日蛋糕,有的还按年龄点燃蜡烛,以示庆贺。
老人一入寿年,子女、亲朋便要进行一年一度的生日庆祝活动,俗称“祝寿”。为老人祝寿,要备制礼品,一般多以老人喜爱的食品、衣物为主。食品是面条和寿桃。生日蛋糕不可缺少,生日蛋糕其造型极具传统民俗特色,有寿桃型、寿星型的,上面还带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字样。比较讲究的人家,也有撰写“寿联”和设“寿中堂”的。
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在老人生日当天,子女或亲友携带寿糕及食品等给老人祝寿,午间共餐,晚辈及亲友向老人敬酒、祝辞,有的唱《祝您生日快乐》歌曲,也有的在寿糕上点燃与年龄相同数量的蜡烛,以表示老人健康长寿。
老人60、70、80、90和66岁生日为大庆之年,祝寿最为隆重,即使贫困人家,也要庆贺一番,用以表达儿女祝愿老人长寿的心愿。有的66岁,还要在这年的六月初六(农历)这天吃由女儿给包的66个小巧而又鲜美的饺子,以示美好的祝愿。
民间为老人祝寿很讲究,一开始做寿便不能中断,必须年年祝贺。否则称为“断生”,为寿者大忌。寿诞之日,寿者穿戴整齐,端坐正堂,接受儿女甥婿的祝福,一家人高高兴兴地相聚共餐。如因有事或外出当日未到者,可于事后送礼来“补生”,此事不可忘记。
为什么要给老人过寿?
以前很不理解,为什么给老人过寿要很隆重,只是觉得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而现在我的看法改变了。
当人60岁以后,一般来说他们的父母基本上都已经不在了,于是每当他们经历自己生日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的母亲和父亲,但是却不能和他们说话,心情中的苦闷和孤独是旁人难以理解的。这种孤独感对于这个岁数的中老年人是不健康的,所以这种日子最好就是子女能够陪他们一起过,一是融融的气氛能够对他们的心情起到调节,二是让他们回到现实,想到子女们的存在,从而顺利度过这么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以前小的时候确实觉得生日这一天就应该庆祝,应该和朋友们吃喝玩乐。然而今年的生日我理解了以前在书上读到的那些话,也就是母亲曾在这一天为我们受苦,人要牢记住这些,更要发奋的学习或工作来报答亲恩。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哲学问题,是关于人的起源。人必须要找到自己存在的证据,那么自己的父母就是必须的一环,记住这么一个相对的原点是这个哲学问题的第一步。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人的生活很好。过生日应该送什么样的礼物,才能让老人高兴,让自己觉得满意,还不丢面子。首先孝顺老人,应该多陪陪老年人。给他们多一些温暖,多一些关爱,只要你知道的。在你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挑一个买送给他都喜欢。送老人最需要的。礼物不在贵重,要体现你的心,要贴他的心。
Ⅷ 男人过60大寿有什么讲究
做寿老人(50岁以上)诞辰日的庆祝活动,逢十称大寿,如“五
十大寿”、“六十大寿”、“七十大寿”等。但这种大寿并非真正逢 十,而是指49、59、69等逢九的岁数。因为九在十个数字中数值最大, 人们为讨个吉利,故形成了这种庆“九不庆十”的风俗。作大寿前要 向至亲好友发请柬,发放日期一般在作寿的前三日,否则为失礼。民谚日:“三日为请,二日为叫,当天为提来。”亲友接到请柬,便准备寿礼届时前往,俗称“拜寿”。主人还要大摆寿宴,宾客痛饮,有的还请来堂会,增加喜庆气氛。
中年人讲究过三十六、四十九,俗称“门槛子”。到这一天,家人用红布做成红裤带系在腰间,或用红布做成内衣穿上,意在消灾灭难;老年人讲究过六十大寿、七十大寿,表示祝贺。还有过七十三、八十四大寿的。主要因为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认为这两个年龄是老年人的门槛子,大庆大贺,以免灾避难。过生辰日,穷苦人,无甚讲究,有钱人,大操大办,设大宴,前去祝贺的叫“吃生日”,送厚礼。
让老人高兴就好了,儿孙满堂,送上祝词。
Ⅸ 老人60岁过大寿要注意些什么有的老人过完寿没多久就去世这是为什么呀
老人60岁过大寿,要注意什么?有些老人过完大寿没多久去世了,我觉得这是身体的原因,但是人们比较忌讳,所以60岁,不过大寿过66岁,比较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