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广西巴马长寿村冬天的天气
巴马汇福中医村住哪里好,有空调,住宿费用还不高,巴马去年冬天气温在,平均气温 15℃ 左右
最低气温 0℃ 以上,还是挺适合养生的,毕竟是南方
② 中国长寿乡是…
1.广西 巴马 也是其中一个长寿之乡:"长寿之乡"在中国的确定标准是:每10万人口中百岁老人达到3位。中国六个长寿之乡:江苏如皋、湖北钟祥、广西巴马、四川乐山、辽宁辽阳兴隆村、新疆克拉玛依。
联合国规定的长寿之乡的标准: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寿星7.5人,上述六个市县中江苏如皋、湖北钟祥、广西巴马达到这一标准。 因此也有 “中国三大长寿之乡” 的说法
目前,全世界有5个地方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为长寿之乡,其中中国有两个。它们是:中国广西巴马、中国新疆和田、巴基斯坦罕萨、外高加索地区、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
中新社桂林十二月十二日电 (记者刘桂阳 周利朔) 十二月十二日,中国国家民政部老年学学会在广西桂林举行隆重的首批“中国长寿之乡”授牌仪式。广西永福县、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成为中国首批被正式命名的长寿县。
据了解,湖南麻阳县人口平均寿命达七十五点六周岁,三十七点六万人中就有百岁老人四十五位,占总人口的十万分之十二。全县建立健全了社会养老体系,百岁老人每月能够领到二百元的营养保健金。是中国唯一一个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广西永福县是中国典型的长寿之乡,百岁老人有三十六人,占总人口的十万分之十三点三,全县目前已健全养老保障体系,老人们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连续两年的永福福寿节的举办,使永福县走向了世界。
中国老年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在授牌仪式上介绍说,中国已开始进入长寿时代。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百岁老人数量不断增加。目前中国百岁老人已达一万七千八百人。
据悉,中国长寿之乡评审活动是从二00五年开始的,其标准为:长寿的代表性,即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国际共识的标准十万分之七;长寿的整体性,即区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要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岁;长寿的持续性,即八十岁及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点四。2.中国老年学学会2008年6月26日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正式宣布授予三水区“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地处珠三角腹地的三水区成为广东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
③ 重庆的年平均气温
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18℃,长江河谷的巴南、綦江、云阳等地达18.5℃以上,东南部的黔江、酉阳等地14~16℃,东北部海拔较高的城口仅13.7℃,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6~29℃,最冷月平均气温4~8℃,采用候温法可以明显地划分四季。
年平均降水量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在1000~135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
重庆年平均相对湿度多在70%~80%,在中国属高湿区。年日照时数1000~1400小时,日照百分率仅为25%~35%,为中国年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冬、春季日照更少,仅占全年的35%左右。
主要气候特点可以概括为: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空气湿润,降水丰沛;太阳辐射弱,日照时间短;多云雾,少霜雪;光温水同季,立体气候显着,气候资源丰富,气象灾难频繁。
重庆在地形和气候双重作用下,多雾,素有“雾重庆”“雾都”之称。年平均雾日是104天,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年平均雾日只有94天,远东雾都的日本东京也只有55天。壁山区的云雾山全年雾日多达204天,堪称“世界之最”。
主要特点是:夏热冬暖春早,热量资源丰富;降水充沛,时空分布不均;秋多阴雨,冬多云雾,光能资源少;地域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
(3)长寿降雨量扩展阅读:
重庆市大部分地区盛夏7、8月份均温在27.5-28.5℃ 之间(见图1)。嘉陵江、长江沿岸地区是夏季气候最炎热的地区,如沙坪坝、綦江、涪陵、丰都、忠县、开县、云阳、巫山等地,最热月均温高达28.5-29.0℃。东北部大巴山、东南部山地是夏季气温较低的地区。
区内四分之三的区、县(市)极端最高气温达40℃以上,其中,沙坪坝、北碚、綦江、涪陵、丰都、彭水、忠县、开县等地极端最高气温超过42℃ 。
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的东部,冬季,盆地的高空流场受西风环流控制,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西风气流绕行分成南北两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而四川盆地处于“死水区”,风力微弱,气流稳定。
在低层,四川盆地受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盛行来自西伯利亚寒冷、干燥的偏北风,这是冬季降温的主要因素。由于四川盆地北有秦巴山地,使偏北气流在南侵过程中受阻,冷空气势力遭到削弱,因而冬季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暖和。
春季是冬季环流形势向夏季环流形势转换的时期。此时西风带北移并风力减退,西伯利亚高压减弱并逐渐西撤,西太平洋副高开始加强发展。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逐渐回升。
其次,因地处内陆和封闭的盆地地形,使本区受海洋影响较小,而且白天增暖的空气也难以向外扩散,导致春温回升较快,故春季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到得早。
夏季风主要由东南向西北推进,因而东南部受夏季暖湿气流控制时间长,加之地形的影响,是本市的多雨区之一。酉阳、秀山年降水量超过1300mm,黔江、彭水为1200mm。
中部地区降水量有所减少,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1100mm左右,如沙坪坝、巴南、渝北、长寿、涪陵、丰都、石柱等地。西北部是夏季风最迟到达的地区,受暖湿气流影响的时间最短,因而年降水量最少,是本市的少雨中心。潼南县年降水量仅为975.1mm。
④ 重庆市七月份的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重庆市2009年7月上旬农业气象旬报 一、本旬天气概况本旬全市各地:平均气温东北大部正常略偏高,其余地区偏低;降雨量偏少;日照偏少。2~3日,我市大部地区降了小~中雨,局部地区大雨;4~7日,部分地区降了分布不均的小~中雨;9~10日,各地普遍降了小~中雨,东北部部分地区大~暴雨。旬内其余时间晴间多云。1、气温:东北部大部正常略偏高,其余地区偏低本旬各地平均气温: 23.5~28.5℃,其中,大足、荣昌、南川、城口及东南部的酉阳、石柱、黔江等地不足25.0℃,而东北大部则超过了26.5℃。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北大部正常至偏高0.8℃,其余大部地区偏低0.8~1.7℃。旬极端最高气温为36.4℃(云阳,9日),旬极端最低气温为15.8℃(城口,2日)。2、降水:偏少本旬各地降水量0.1~126.7毫米,分布较为不均。全市大部地区降水量在30毫米以内,半数区县降水量不足1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除城口降水量偏多1倍以外,其余地区偏少2~9成(详见附图)。旬降水日数1~6天。7月9日,云阳、开县降了暴雨,雨量分别为52.1毫米、64.0毫米;10日,城口降了大暴雨,雨量达135.9毫米。3、日照:偏少本旬全市各地日照时数为9~44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少2~7成。旬日照百分率为6~31%。二、本旬天气对农业的影响截止本旬末,我市玉米处于乳熟期、中稻处于孕穗~抽穗扬花期,红薯处于薯蔓伸长期。旬前中期,我市中西部及东南部地区呈现出阴雨寡照的天气特点,对中稻孕穗、抽穗扬花及在土作物光合生长较为不利。同时,病虫害滋生蔓延快,且不利于防治,部分区县病虫害发生气象等级偏高。旬中后期,大部地区光照充足,利于大春、烤烟、伏季水果正常生长发育及形成良好品质。10日,城口大暴雨引发部分镇乡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部分民房及农田受损。重庆市2009年7月中旬农业气象旬报一、本旬天气概况 本旬全市各地:平均气温显著偏高;降雨量显著偏少;日照大部偏多。11~13日,我市大部地区降了小~中雨,局部地区大~暴雨,城口大暴雨。从13日起,我市各地先后开始出现连晴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超过了40℃。 1、气温:显著偏高 本旬各地平均气温: 城口、酉阳、巫溪、大足、石柱25.5~28.6℃,其余地区29.3~31.8℃。与常年同期相比,各地普遍偏高1.5~3.7℃。从13日起,我市各地先后开始出现连晴高温天气,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18~19日,北碚、江津、巴南、沙坪坝、綦江、万盛、武隆、丰都、万州、开县、彭水等区县日最高气温突破了40℃。旬极端最高气温为41.5℃(万盛,19日),旬极端最低气温为19.3℃(城口,13日)。 2、降水:显著偏少 本旬各地降水量0~192毫米,其中,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20毫米,中西部的长寿、南川、丰都几乎无降水。与常年同期相比,城口偏多1倍,大足、荣昌、铜梁等地接近常年,其余大部地区偏少5成~1倍(详见附图)。旬内共出现暴雨5站次;降水日数城口4天,其余地区0~3天。 3、日照:大部偏多 本旬全市各地日照时数为60~87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多1~6成。旬日照百分率为43~62%。 二、本旬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截止本旬末,我市玉米处于乳熟~成熟期、中稻处于抽穗扬花期,红薯处于薯蔓伸长期。旬前期,我市东部的城口、万州、巫溪、开县、酉阳等地降了暴雨,引发了山洪等次生灾害,农业损失较重。从13日开始,我市大部地区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对中稻抽穗扬花及高海拔山区玉米灌浆成熟较为不利,部分地区坡瘠地出现旱象。参考: http://www.cqmb.gov.cn/ecms/
⑤ 为什么有些地区长寿老人多
目前,人们公认世界上有四大著名长寿地区,即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巴基斯坦的洪札、厄瓜多尔的威尔卡班巴村以及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苏联高加索地区的长寿老人最多,共有百岁老人5000人,我国的新疆自治区拥有百岁老人85人。
大量研究发现,影响人们寿命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经济状况、生活水平、饮食营养、卫生条件、疾病、自然环境、地球化学因素等。其中,环境因素为主要因素。
据研究,多数长寿地区都在海拔500~1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7~20℃,年平均降雨量为1250~15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400~1800小时。这些因素构成了青山绿水、气候宜人、空气新鲜、特产较为丰富的特定条件。另外,长寿地区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群中冠心病、高血压、脑中风、肿瘤、糖尿病等严重威胁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的患病率明显低于一般地区。
调查发现,不同地质结构和地球化学成分的地区,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不同的影响。尤其是周围环境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为明显。环境中缺碘可致大脖子病,缺硒是发生克山病的重要原因。研究还发现,人们摄入的钴、硒、锌、铬等元素不足,或摄入镉等元素过多,都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和脑中风等病的高发。许多研究证明,环境中微量元素含量失调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研究发现长寿地区的黄豆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许多报告指出,遗传与寿命有一定关系。长寿老人的家族长寿率达60.0%~84.6%,长寿老人的染色体多没有丢失,染色体畸变率也较低。90%以上的长寿老人都是体力劳动者,其饮食也多以素食为主。
⑥ 中国最长寿地区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目前我国百岁老人多分布在南方,沿江河流域分布,主要聚集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川渝和中原等五个地区,且多分布于中、低山丘陵及冲积、洪积平原地区。据中科院统计,海南是全国百岁老人密度最大的省份,达到1300余人,也就是说,在海南每10万人中就有13个人活到百岁以上,据全国之首。
长寿老人有区域聚集性,这提示我们,长寿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1)气候温和怡人
长寿区气温大多温暖,年降雨量充沛,大部分地区河网密布,空气湿度较高,日照充足,空气清新。
2)山区植被茂密、空气好
长寿老人多集中分布于丘陵山区,那里工业、噪声等污染较少,加上植被茂密,空气富氧离子含量高。
3)水系发达
很多疾病是由于水摄入不足引起的。水多的地方,人也容易长寿。
4)气候寒冷,影响寿命
东北和西北地区冬天寒冷漫长,气候变化剧烈,空气干燥,因此长寿老人偏少。迄今为止,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认定的“中国长寿之乡”有60多个(以县、市为行政单元),但没有一个在东北。
长寿老人四大特征
1)良好的睡眠
一项老人睡眠状况的研究表明,随着入睡时间的延长(超过30分钟)和睡眠效率的下降,死亡率会增加。本次调查显示,百岁以上老人平均睡眠时间为9.6小时,80~99岁老人睡眠时间为8.33小时,而60至79岁低龄老人睡眠时间只有7.64小时。
2)患病次数少
统计表明,老年人口患病及住院的高发年龄在60~79岁,随年龄增加,患病次数及住院次数减少,百岁老人平均两年患病不到一次。所以,在80岁之前,即便身体状况不理想,也别对长寿悲观失望。
3)积极的心态
老人积极心态是指遇事总能想得开,并感觉与年轻时同样快乐;消极心态包括紧张、害怕和孤独等。心态积极的长寿老人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消极心态,一半以上的长寿老人困境时总能想得开。
4)膳食清淡、蔬菜比例高
五个长寿之乡的老人,饮食整体上以清淡为主,多以大米和面粉为主食。蔬菜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90%的长寿老人每天食用蔬菜。
⑦ 为什么南方人普遍比北方人长寿南方人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为什么南方长寿比北部?我国的前十名百岁老人基本上是在南方,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如长三角形,珠江三角洲,东南海岸和四川和中原地区。从地理环境中,百岁老人聚集,大多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山脉的河流和丘陵山脉。特别是在这些山丘中,它基本上与工业聚集面积远远远,污染较少,含有高度污染的空气负离子。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人们的健康非常有利,当地地理气候适度中度,年降雨量更多,空气湿度高,阳光充足。因此,有一个令人愉快的新鲜空气,被称为世界上长寿的家乡。位于广西西北部,海拔大约是1000米的巴马瑶族自治县,属于山坡地形,无冷,温度适宜。此外,山脉,新鲜空气和高氧离子的山脉在生命期间,他们喝的水是天然山泉水,天然山泉水不受环境污染的影响,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营养素这对身心健康非常有益。除了地形地貌外,气候的影响是生活在南北地区的人们,与人类长寿和人类长寿都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北方人喜欢喝酒,南方人喜欢喝茶。北半球的人们喜欢吃很多肉,南方的人们喜欢慢慢咀嚼。北半球地图的饮食值得爱,而南半球的饮食是被爱的。
⑧ 中国有个长寿村,在什么地方
是中国广西的巴马。下抄面是一些介绍
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总面积为1966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24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4℃,年降雨量1500—1800毫米。
巴马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腹地之一,也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和“中国香猪之乡”。1991年11月1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自然医学会第13次会议上,被命名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2003年11月,国际自然医学会授予巴马“世界长寿之乡”证书。2005年,巴马香猪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⑨ 你知道长寿的人居住的环境都有哪些特点吗
太阳是生命之光。长寿区东南部的广泛日照时间会较为长。并且,80%以上是光波长4——14μm的光源,是被称作“生命之光”的远红外。它能不断激话人体的细胞组织,提高人体的基础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也就能为人体的身心健康长寿给予大量“动能”。
因而,就长寿而言,我们在搞好自己的有效作息时间,科学合理饮食、安全卫生等领域的与此同时,还应当最大限度地造就有益于长寿的历史人文定居自然环境。这一点是不可以忽略的,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