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上谁的年龄最大,最大为多少中国人呢最大的岁数
130岁 印度发现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 (2002年07月31日 10:34 大洋论坛)
大洋网讯 据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布朗村的居民讲,生活在这座村子里的老太太戴弗吉·黛维已经至少130岁高龄了。如果她的年龄能够被证实,那么她将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比已知的世界上最长寿的一位中国妇女还大14岁。
在江西的“将军县”——兴国的大街小巷里,有一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老人每天准时摆摊设点,融入到熙熙攘攘的买卖声中,他就是103岁高龄的吕正规。重阳节的一大早,吕正规老人依旧在他的岗位上。
年龄最大的纳税人
吕正规出生于1901年正月初一,12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做生意,打肩担
、贩东西、摆摊子、拉板车、跑邮线,什么都干。年少时的生意大些,自70岁后,他就在自己的屋前摆个小摊,卖的东西也不多,仅有些酒饼和一些蜡烛、香等。
吕正规做生意不在乎赚钱,只是用来充实生活。有时偶尔收到一两张假钞,他也不生气,心里依然豁达。每天的营业额多少老人并不在乎,有时一天仅收5元钱。税务等管理部门考虑到老人做的生意不大,加上年龄又大,决定给他免税,但老人执意不肯,至今仍是一个及时、足额的纳税人。
爱好品茶读报
吕正规老人自小就有喝茶的习惯,除茶之外,其余如白开水、矿泉水、饮料等一概不喝。每天一爬起来,第一要务就是烧水沏茶,要刚烧沸的开水,决不用暖瓶里的。沏好后慢慢品上半小时,才开始吃早饭。老人喝的茶不淡不浓,茶叶也不拘好坏,只要新鲜即可。子女逢年过节或老人生日,都会买上龙井之类好一些的茶叶送来。老人泡茶用的都是河水,而不用井水,子女每天都到潋江河里挑水。
老人偏爱吃甜食,如饼干、粽子等,吃包子时都是吃的糖包。年轻的时候老人饭量特别大,曾经一顿吃下48根油条,被左邻右舍取了一个外号“骆驼”。
老人还特别关心国家大事,每天必看《参考消息》,每晚必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看完则泡上半小时的脚,大半桶水,温度在60摄氏度左右。
土郎中从未上过医院
吕正规老人还被大家誉为“土郎中”。他一辈子没有上过医院,如今身体硬朗,步履稳当,103岁老人看上去像七八十岁,这说起来有点让人难以置信。老人偶尔有个风寒感冒,就自己开副中药叫老伴或子女到药店里去买。
老人还懂医看病,家中的子女受点伤或是感冒,也都是老人自开药方,自配中药。
参考资料:中国福利网
㈡ 长寿古镇有哪些好吃好耍的地方哟
长寿古镇是刚建好的人造古镇,最好耍的就是长寿湖了 最好吃的就是长寿湖鱼
㈢ 湖南最著名的长寿村在哪里
湖南宁乡东鹜山长寿村,这里是湖南最著名的长寿地,在一个人口仅仅1000多人的村庄里,生活着4位百岁以上老人,30多个90岁以上的老人,200多个80岁以上老人,远远超过世界公认的每10万人有7名百岁老人的世界长寿之乡的评定标准,素有湖南的“中国巴马村”之美誉。山麓下有湖南唯一的中国绿色名镇灰汤镇,数十公里无任何工业污染。老人们长寿的原因和这里的水好分不开,这里的东鹜山泉水源源自花岗岩的裂缝水,水质清澈透明,甘洌爽口,常年水温为18摄氏度,含有氡、钙等18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尤其是偏硅酸的含量极高,达到医用矿泉水标准,PH值在 7.2—7.8之间,呈弱碱性。
㈣ 《新闻联播》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特点:中央的发言机构,歌颂为主,较为古板 。功能: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和谐社会。
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晚间新闻节目,节目由郭志坚、康辉、海霞、李梓萌、欧阳夏丹、刚强、潘涛、宝晓峰、严於信、郑丽担任主播。
节目以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军事、外交、文化、体育、农业、交通等方面新闻为主。
节目于1978年1月1日起每日19: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2003年5月1日,因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试播,该节目每日19: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并机直播。
2019年8月1日,因CCTV-7由“军事·农业频道”更名为“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该节目每日19: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和国防军事频道并机直播。同时各省级卫视频道和部分地方台进行转播,每期为30分钟(有时可能会延长)。
1958年9月2日19:00,北京电视台《电视新闻》开播,是《新闻联播》的前身。
1970年,北京电视台新闻部在合肥、太原与成都分别开会,寻求如何加强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的供稿能力;当时北京电视台新闻部职员夏之平、朱继峰、穆昭山等都是搭乘飞机穿梭三地,故名“飞行会议”。
飞行会议提出了电视新闻改革工程的“十六字方针”:实事求是,一事一议,短小精悍,新鲜活泼。
1976年7月1日,根据全国省级电视台共同协商的意见,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向全国10多个省、直辖市电视台传送信号,该节目成为《新闻联播》的雏形。
㈤ 《新闻联播》结束后要放主持人整理稿子的画面,这是为什么
《新闻联播》应该是央视甚至中国电视史上截至目前最为长寿的节目,没有之一。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播,40多年来每天播出半小时,一天也没有间断过。由于现在这档节目形式已是直播,因此在编排上也会有意安排节目结束前变得轻松一些,两位主持人整理一下手头的稿子,低头说两句话,只不过这些话不会外放,不会被观众听到,这种形式也使得观众亲近感多了一些。
㈥ 能活到100岁的人都有什么特点
一份“江苏省百岁老人调查报告”出炉,报告对江苏2153位百岁老人的长寿原因、生活方式进行了探究。
来看看,是什么让他们活过百岁!
1、多吃鱼豆类
调查报告显示,这些寿星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葱姜蒜和萝卜,喝姜茶、含姜片、用姜水洗脚还是长寿之乡如皋的一条养生经验。
姜水泡脚有保健、辅助治疗一些疾病的功效,比如风寒感冒、头痛咳嗽的患者可以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生姜还具有解毒杀菌、散寒的作用,用姜水洗脚温补效果会更好,但是血压较高、心血管病患者尝试之前最好咨询中医师。
8、勤动腿,每天多走路
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百岁徐中玉老先生大方介绍自己的长寿秘方:“我的秘诀就是走路,每天要走一个多钟头,从家到长风公园,不停地走。”
走路有什么稀奇呢?“贵在坚持而已。我相信锻炼是不会吝啬报酬的。散步健身,工作健脑。Keep walking(坚持走路),Keep working(保持工作状态)③!”
来源:凤凰网资讯
㈦ 研究发现:能活到100岁的人,都有这几个特点
一份“江苏省百岁老人调查报告”出炉,报告对江苏2153位百岁老人的长寿原因、生活方式进行了探究。来看看,是什么让他们活过百岁! 1、多吃鱼豆类 调查报告显示,寿星们每天吃两三种蔬菜的百岁老人占85%,90%以上经常吃豆制品,吃江海河三鲜的也不在少数。鱼类等水产品可促进心血管的健康。而豆制品对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延缓皮肤衰老、调节神经、易疲倦都有一定作用,但经常吃不代表大量吃,均衡就好。 2、不吃隔夜菜调查报告显示,寿星们都喜欢吃自家地里种的菜,肉要当天宰的,菜要当天采的,鱼要现场剖的,瓜果要当天摘的。吃新鲜食材,不吃隔夜菜是良好的生活方式,蔬菜过夜营养价值就下降,而且容易导致亚硝酸盐增加,不利健康。 3、常喝白开水 调查报告显示,七成多的百岁老人喜欢喝水,他们大多有早晨起来喝水的习惯,而且近九成老人常喝的是白开水。纯净的白开水最容易解渴,煮沸后自然冷却的凉开水最容易透过细胞膜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4、大多爱喝粥调查表明,江苏百岁老人对喝粥很偏爱,除了爱喝粥,还对熬到一定工夫的粥油感兴趣。粥一直都是养生圣品。粥熬好后,上面浮着的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其实是米汤的精华!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甚至说“米油可代参汤”①。 5、天天像过年百岁老人大多心情平和,笑容常挂脸上。上海浦东金桥的古镇上的百岁夫妻,老邻居说他俩“性格开朗,为人和善,乐于助人”,和邻里间的关系也非常融洽。老先生小时候读私塾,对孔夫子“和为贵”印象深刻,一生都在践行。“儿女出息了,连家门口的世博会我们都去看过了,真没什么遗憾了。”老先生脸上常挂着满足的笑容。老太太说:“天天像过新年。” “一个人如果能够淡泊名利,活得就轻松了。”心境平静了,心理平和了,人也就活得轻松了,这些都会有益于长寿。 6、6点半准时起床著名的百岁作家马识途生于1915年,他的高寿,离不开他的非常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尤其是离休后的这几十年,他养成了有计划作息的好习惯: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准时收听《新闻联播》;早饭后就读书看报,上午11点休息一会儿;午饭后,先写写字,再看看书报,差不多下午2点左右午休,4点起来看书、写字或接待来访的朋友;晚饭后,雷打不动地收看《新闻联播》,晚上10点之前便上床睡觉。这些年下来,他几乎不用钟表了,生物钟会准确地告诉他作息时间②。 7、用姜水洗脚 调查报告显示,这些寿星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葱姜蒜和萝卜,喝姜茶、含姜片、用姜水洗脚还是长寿之乡如皋的一条养生经验。姜水泡脚有保健、辅助治疗一些疾病的功效,比如风寒感冒、头痛咳嗽的患者可以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生姜还具有解毒杀菌、散寒的作用,用姜水洗脚温补效果会更好,但是血压较高、心血管病患者尝试之前最好咨询中医师。 8、勤动腿,每天多走路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百岁徐中玉老先生大方介绍自己的长寿秘方:“我的秘诀就是走路,每天要走一个多钟头,从家到长风公园,不停地走。” 走路有什么稀奇呢?“贵在坚持而已。我相信锻炼是不会吝啬报酬的。散步健身,工作健脑。Keep walking(坚持走路),Keep working(保持工作状态)③!” 来源:凤凰网资讯
㈧ 巴金为什么活了101岁
因为巴金爱静不喜动。患病前的几年里,巴金基本上能自理起居。早晨一般6点前醒来,自己打开收音机,听新闻广播约一个半小时。早餐是他一天中吃得最好的一个鸡蛋、一杯牛奶、一小碗稀饭,再加一两个小点心,佐以豆腐乳、牛肉松或酱瓜。
午饭吃得少,一碗米饭或面条,菜不能辣,亦不能太清淡,否则没胃口。饭后午休至3点左右,下午血压低一些,精神也相对差些,但巴金仍坚持口授复信、校改作品等。
总之要做点工作,不然就难受。晚饭后看《新闻联播》,看完电视又吃药,9点左右上床。巴金嗜茶,常喝云南下关沱茶,偶尔换换口味,复又回头喝沱茶。
巴金的习惯
从晚年开始,巴金更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饮食、生活习惯上都有一些改变,戒了烟酒,开始喝茶。人到老年才是一种真正的开始,需要重新布置自己的生活。忠厚治家心地宽,尊老爱幼乐趣多。巴金晚年除了身体行动不便,在精神上颐养天年,家庭生活和睦幸福。
人不在乎年龄,要在精神上有信仰,经常感觉到自己还很年轻。孔子说:人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巴金的人生是对养生哲学的最好补充:八十而头脑清醒,九十而著书立说,一百或一百岁后回归自然。
巴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到了长寿所需要的一种回归的心态和精神。既然活着,就要活好,认真做事,严肃做人。巴金虽然年龄很大,但是心态还是很好的,很乐观,打破了年龄对他的局限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