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庆长寿未来重大规划
法律分析:“十四五”时期,要构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 着力提升主城都市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梯次推动主城新区和中心城区功能互补、同城化发展。整体规划:突出创新链顶端、产业链前端、价值链高端,加快集聚国际交往、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高端功能,提升整体发展能级,形成高质量的极核、硬核。以“两江四岸”为发展主轴,加快建设广阳岛、科学城、礼嘉悦来半岛、长江文化艺术湾区等重点区域,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独特魅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㈡ 重庆长寿火车北站南北广场未来规划
据了解,长寿北站站前广场是渝利铁路长寿北站的市政配套工程之一,该项目主要涉及站前广场、地下换乘空间、配套商业、社会停车场、出租车场等工程。其中,地面广场28432平方米,建筑面积48662平方米。
站前广场一层为商业和公共建筑,总面积24819平方米;负一层为车库,面积23531平方米。一层上面设有广场,面积28432平方米。正对站房,从上至下依次为站前景观广场、商业层、停车场。旅客乘坐出租车或社会车辆进站,可直达地下车库,然后在乘坐自动扶梯进入一层广场。
目前,渡南路西路已完工大半,待渡舟场镇附近约100米的拆迁协调工作完成,便可进行后续施工,预计12月底可以完成验收;人行天桥部分已经启动招标,下月即可动工建设,预计春节前,人行天桥部分的主体部分可以完工。站前大道的交通运行方面,工作人员正在加紧与交通部门联系,商量双向六车道的站前大道交通管理的问题。预计今年底,站前广场周边的主要道路可全线通车。
从区交委了解到,与站前广场项目衔接的长寿北站综合体项目已启动规划和土地流转等前期工作,预计在招投标后,很快就会正式开建。届时,长寿北站周边,将建设一个总工程规模达13.3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为旅客乘车出行提供方便。
㈢ 重庆长寿区和涪陵区的经济发展前景哪个好
网友,我认为长寿的经济发展前景更好。理由如下:
1,长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人口。
2,长寿经开区领跑重庆市几大国家级开发区(两江新区除外)之首
3,长寿城市发展日益红火,虽没有涪陵的滨江城市,但其城市面积与热闹程度上,长寿更占优势。
3,长寿街道工业走廊工程,使得长寿全面发展。“三地一中心”的战略得到贯彻落实。长寿几大农业园区,发展如火如荼。
4,长寿目前开通的渝利铁路,贯穿中国东西部。正在建设的郑渝铁路(在长寿北,长寿湖停靠)是国家中长期规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哈线,京广线北京至郑州段,郑渝线,渝昆线,昆明至泰国的东南亚线组成一条横贯中国东北,华北,关中,大西南,东南亚的高铁大动脉)
5,长寿河网密布,山川相潦。长寿湖,五华山。长寿沙田柚,巴寡妇清的故事,龙溪河运荔枝等古老文化。
6,涪陵相对来说它的潜力在于国内,而长寿在国际。这就是最大差距。
㈣ 重庆市长寿区的未来和发展怎么样啊
我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你,重庆长寿区的未来发展定位是:
化工污染最严重城市、
极不适合人居住城市、
环境污染最恶劣城市、
空气污染最严重城市、
极难看见到蓝天城市、
带防毒面罩生活城市。
这些付出当然能换来一点点经济上的好。
我就是长寿人,我并不想贬低我的家乡,我很爱长寿,这点从我是网络知道长寿区分类名人堂第一就看得出来。
所以我说这些只是说出事实。
楼上的回答只盯着经济看,想想以牺牲环境和人民百姓们的健康为代价再好的经济有什么意义?
现在医疗这么贵,多挣那点钱够治病的吗?
健康都没有了,你还能有什么?
长寿区本来完全可以以发展旅游产业为主(长寿湖)以发展环保轻工业加工业为辅。现在却一定要发展重污染的化工业。
朋友你现在知道长寿区的未来和发展定位了吧
就是在不久的未来,它一定会改名字,不再叫长寿区,而叫。。。
㈤ 重庆长寿区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如何
按照市抄政府的总体规划,袭长寿区将会发展成为重庆市未来的化工区,以天然气化工和钢铁为主,带动旅游、生态农业来建设一小时经济圈内的中小城市。根据目前的发展态势,长寿区已经完成了“长寿化工园区”、重钢搬迁、桃花形成建设等重大的区域性的经济建设初步框架,还在继续建设中的上述区域中的投资仍在继续建设之外,还有连接桃花形成的渡州即将全面启动,主要是火车客运站也规划在该城区,届时目前的长寿晏家火车站将会成为货运站,主要功能将会是物流运输;大量的国外著名企业与合资企业还继续前往化工园区安家落户;居民聚集地除桃花新城之外,还有菩提山北部新区。长寿湖生态农业旅游风景区以沙田柚、广柑橘柑和生态鱼等喜迎外地观光客。长寿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交通网络骨架的建设,高速路四通八达,经济辐射作用强,市内公交车已经开通6路运行约两年了,很多外地打工者返乡后感觉比在外地收入相比收入差不多但是开支也减少了,返乡打工者购房者不少,毕竟桃花新城十几个楼盘的入住率提高已经聚集了大量的人气,商机无限。投资房产的收益效果与外地投资相比要大得多。未来10年,长寿的城市化规模将会超越涪陵,城市建设将会拓展更大的空间。
㈥ 重庆长寿未来的发展如何
也可以做做建材生意,投资也不大,回报也挺快的
㈦ 为什么长寿北站这么大,而车靠站点缺很少呢
只能说明这个长寿站是很小的,虽然说车站建设很好,很大,是绝对不能说明靠站的车也很多的,长寿有投资建设北站施工方,还有投资方,就可以把这个站建设的好些,大些的。
㈧ 长寿区2025年规划新市东占地
法律分析:1.规划性质修改为:以发展家居(木业)产业、创新科技和新兴产业为主的工贸型城镇。
2.发展方向修改为:以建成区为依托,主要沿北城大道向南发展。
3.用地规模修改为:建设用地总量保持不变。其中居住用地减少了15.51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增加了5.05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减少了10.19公顷,工业用地面积增加了19.1公顷(主要是增加一类工业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减少了1.23公顷;绿地与广场用地增加2.78公顷。
4.形态及功能布局修改为:“一心、四片”的空间形态,一心:城镇中心,四片:西侧工业片区(新市工业区块)、河石井生活片区、老街生活片区、南侧中科未来城。
5.道路交通规划修改为:片区主干路仍旧保留“两横两纵”结构,结合地形特征,辅以干路、支路呈棋盘式布局。片区市政道路总长度约29.5千米,路网密度为8.08千米/平方千米。其中主干路路网密度1.81千米/平方千米,次干路路网密度2.82千米/平方千米,支路3.45千米/平方千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㈨ 重庆市长寿区的发展前景在重庆市是否属于重要地位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中西部结合带,承东启西,是撬动“连接中国11个省市区,跨越东、中、西三大经济带,辐射近4亿人口的长江流域”这一杠杆的支点。根据中央设计,80年代开发沿海地区,90年代实施长江发展战略,21世纪进行西部大开发,这就形成了“弓箭”战略,沿海经济特区形似一张弓,长江形似一支箭,西部形似一支强有力的手,重庆正处于扣力点上。可以说,重庆发展的力度有多大,箭就能射多远,能否箭指太平洋,重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力排众议,设立重庆为直辖市,随后又提出西部大开发这一宏大战略的区位的原因。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有助于拓展自己新的经济增长空间,推动西部大开发,还对提高城市经济的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重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本战略是:立足重庆发展,面向西部开发,将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的物流中心,使重庆成为西部物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的区位及综合经济优势决定了重庆在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最大。联合国日前在《目前世界各国城市发展指标系数及发展前景》的报告中特别提到了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25个城市,重庆排在第8位,位列西部城市第1位(见下表)。因此发展现代物流业首先应该立足重庆,以满足和适应重庆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随着重庆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增强,伴随而来的是吸引力和弧射力的增强,从而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部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态势是拉力(拉弓之力)。西部大开发的成败决定着“拉力”的大小。虽然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落后于东部地区,但可以预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展开,西部经济将呈上升势头,这必然带来极其巨大的物流量,其中必然有相当部分物流因重庆的区位优势而选择重庆作为中转。因此重庆的物流建设从战略角度考虑必须面向西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重庆对其周边及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带动和弧射作用。西部地区腹地广阔,但目前西部地区的重庆、成都、西安城市等与东部沿海的天津、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无论是在经济规模上、还是区位(经济规模在全国处于前列,沿海拥有天然深水良港)上还有较大差距,因而其经济的弧射能力将受到制约。从近期看,目前西部还没有一个城市有能力成为西部地区的物流中心,在这种情况下,西部各地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各自的区位优势,相互取长补短,联合起来,加强相互协作,共同承担和推动西部物流业的发展。为实现上述战略设想,我们提出以下对策:1.建立以配送中心为支撑的覆盖重庆城区的物流配送系统。这样,第一,能够适应重庆经济的发展及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从而为重庆经济进一步发展及未来电子商务发展奠定物流网络基础。第二,有利于我们把握国家的整体物流发展思路,从而避免重复投入造成投入低效率。因为重庆到底在全国物流一盘棋中处于什么位置,一方面取决于中央的统一部署,另一方面取决于我们重庆自身的努力。因此我们将重庆物流发展的近期目标之一确定为建立重庆物流配送系统,这样“进可攻,退可守”。物流配送中心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主要承担的是城市区域内的商品流通。这一配送系统的建成有利于节省区内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适应未来重庆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2.以发展重庆水路和铁路为支撑的物流系统作突破口,为将重庆建成西部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打下基础。水路运输是重庆的优势,特别是随着长江三峡大坝的建成,重庆的水运条件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因此主要以水运和铁路为支撑的物流中心的建设是重庆市“十五”期间的物流发展选择。物流中心的建设主要应以重庆港为龙头,依靠重庆港现有设施条件,大力发展水运和水陆联运集装箱码头及货场,先期可考虑以市区的九龙坡和寸滩为基地、万州区为基地建立区域物流中心。无论是配送中心还是物流中心的建立,各地区都应从实际出发,支持物流配送中心的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市内配送中心与区域物流中心相结合,交易市场建立与储运发展相结合,储运设施设备的机械化、现代化与信息化、网络化相结合等原则,对物流业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出相关的配套政策,如免减地税,土地使用优惠等政策,放水养鱼,鼓励和扶持各类企业,无论是市属企业还是市外企业、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还是私人企业、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还是其它行业,都可以参与到重庆物流业的发展中来,放手竞争,通过市场及竞争机制,优胜劣汰,
㈩ 重庆长寿区怎么样啊
长寿区在重庆也算个比较大的区了,能排第5吧,万州,涪陵,北陪,江津,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