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80岁以后成功的人

80岁以后成功的人

发布时间:2022-08-24 15:37:48

1. 有没有历史名人很大年纪才有成就的例子(比如姜子牙和肯德基创始人)

很大年纪才有成就的历史名人有:

1、吴承恩:

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创作《西游记》。

为编著《西游记》,吴承恩远涉名山大川,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素材。吴承恩曾经写过著名诗篇《二郎搜山图歌》。

2、齐白石:

1889年,齐白石二十五岁的时候才开始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诗文,得胡沁园帮助,脱离木工生活,专习绘画,为人作肖像养家。

1894年,已经三十岁的齐白石与王仲言等七人结龙山诗社,被推选为社长。后与黎松庵等结罗山诗社,一起吟诗、作画、摹刻金石。

2、诸葛亮: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已经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四十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4、刘邦:

刘邦建国称帝时已过半百,步入晚年变得日益猜忌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特别是那些异姓王们。结果臧荼、张敖、韩王信、彭越、韩信、英布等先后被废杀。

英布还起兵反了,刘邦抱病亲征才平了他。之后其封国则转入刘氏子孙手中。只有吴芮的长沙国幸免。

5、姜子牙:

姜子牙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磻溪,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姬昌,姬昌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

姬昌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与姜子牙谈论后姬昌大喜,认为姜太公是个奇才,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2. 名人勇于打破常规,发明创新的事例

1.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跟大家在后院玩耍,有个小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都吓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2.袁隆平

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哥白尼的“日心说”

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4.牛顿

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5.盛田昭夫

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在逐渐迈入国际化时,盛田昭夫感觉公司全名过于冗长,有碍国际化发展,于是就和井深大翻阅字典找寻新名称,最终决定使用“SONY”。1958年1月,盛田昭夫和井深大说服了持反对意见的董事会,正式将“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的名称改为“SONY”(索尼)。

3. 关于名人创新的事例

1、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马上就要完工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路径该怎样设计还没有完美方案,格罗培斯心里十分焦急。

巴黎的庆典一结束,他就让司机带他去地中海滨。汽车在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这里漫山遍野都是当地农民的葡萄园。当他们的车子拐入一个小山谷时,发现那停着许多车。原来这是一个无人管理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边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

据说这是当地一位老太太因葡萄园无人料理而想出的办法。谁料到在这绵延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回到驻地,他给施工部拍了份电报:撒上草种,提前开放。

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路,有宽有窄,方便自然。后来,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

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选择顺其自然,也许是最佳选择;同样的道理,人在生活中无所适从的时候,选择顺其本性,也许不失为聪明之举。

2、发明造纸术的是西汉劳动人民。东汉劳动人民在继承西汉造纸技术后,又有所改进、发展和提高。但是蔡伦之前古代文献中所提到的纸,都是丝质纤维所造的,实际上不是纸,只是漂丝的副产品。

至和帝时,尚方令(职掌管理皇室工场、负责监造各种器械)蔡伦组织少府尚方作坊充足的人力、物力,经过研究创新,在前人漂絮和制造雏形纸的基础上总结提高,从原料和工艺上把纸的生产抽调到一个独立行业的阶段,用于书写,监制出一批精工于前世的良纸。成就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3、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

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4、司马光跟大家在后院玩耍,有个小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都吓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5、哥白尼的“日心说”

在教廷、顽固派等保守势力的威胁下,哥白尼不惧强权,坚持真理。提出了改变世界的”日心说“。哥白尼的伟大成就,不仅铺平了通向近代天文学的道路,而且开创了整个自然界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从哥白尼时代起,脱离教会束缚的自然科学和哲学开始获得飞跃的发展。

4. 名人创新的例子

1、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们只好上山用斧头砍木,当时还没有锯子,效率非常低。一次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了鲁班很大启发。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杆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鲁班想到了铁片,便请铁匠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在鲁班之前,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划破的类似情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这无疑值得我们思考。大多数人只是认为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往往在治好伤口以后就把这件事忘掉了。而鲁班却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正确的想法,很注意对生活当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观察、思考和钻研,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甚至获得某些创造性发明。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 锯发明以后,鲁班又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古书对此有很多记载。

2、五易画风的白石老人

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3、牛顿晚年趋于保守

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牛顿的一生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光学环、光微粒说、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的柏拉图学说的范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时间来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使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就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

4、在权威圣圈面前

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同样同样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他沮丧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他终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人类本应因权威而受益,却不料竟因权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权威。

5、氧的发现

物体为什么会燃烧?18世纪时的权威理论的回答是“烧素说”,认为能燃烧的物体内含有一种名叫“烧素”的特殊物质。
1774年,英国有位叫普列斯特列的科学家,他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发现从中分解出的纯粹气体可以促使物体燃烧。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普列斯特列习惯地从“燃素说”的常识出发,就将它命名名“失燃素的空气”。
同年10年,普列斯特列带着他的实验到法国游历,受到化学家拉瓦锡的接待。当拉瓦锡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实验后,他立即重做一遍得到了那种新的气体,并第一个命名为氧,再通过思考研究建立了燃烧的氧化理论。这是化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为此,我们除了对拉瓦锡敢于从“常识”头上迈过一步的勇敢精神表示钦佩外,对普列斯特列被“常识”像梦魔一样拉着,不能不为之叹惜。

6、揭开天体的层层面纱

长期以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的“地心体系”的理论统治着人们的头脑,托勒玫认为地球居于中央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都环绕地球运行。后来,哥白尼推翻了托勒玫的理论。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阐明了日心说,告诉我们: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后,布鲁诺接受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日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有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亏现象等。不久,开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观察资料,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提出行星三大运动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科学是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5. 关于名人晚年成功的事例

1、粱灏82岁中状元的事迹被写入“三字经”,激励了无数后人。

粱灏年轻时正好是五代十国中后期,战乱的环境使自幼喜爱读书的粱灏难以专心致志的读书。当粱灏的儿子考中状元后。粱灏自己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但为了实现自己年轻时的理想,他仍然刻苦学习,博览群书,早已忘了自己的年龄。

他八十二岁高龄时又参加科举考试,在殿试中,这位老人气宇轩昂,面对宋太宗的提问,对答如流,博得太宗的赞赏,终于独占鏊头,考取状元!

2、肯德基创始人——哈兰·山德士上校(colonel harland sanders)。

1890年出生的上校一生充满着美国式成功的传奇,他年轻时做过各行各业的工作,包括铁路消防员、养路工、保险商、轮胎销售及加油站主等等,最后在餐饮业上找到了事业的归宿。

当上校66岁之际,这位月领105美元的社会保险金的退休老人用自己那1946年出品的福特老车,载着他的十一种香料配方及他的得力助手--压力锅开始上路。

他到印第安州、俄亥俄州及肯塔基州各地的餐厅,将炸鸡的配方及方法出售给有兴趣的餐厅。1952年设立在盐湖城的首家被授权经营的肯德基餐厅建立。

令人惊讶的是,在短短五年内,上校在美国及加拿大已发展有400家的连锁店,这便是世界上餐饮加盟特许经营的开始。同时,上校也受到电视台的关注,由于整日忙于料理,他只有找出唯一一套清洁的、白色的棕榈装,这一打扮自此成为他独一无二的注册商标。

从此以后,人们便将这套西装与肯德基联想在一起;而他的这身白西装,满头白发,及山羊胡子也成为了全国性的象征。

(5)80岁以后成功的人扩展阅读

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曾在他的一本书里说道: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生活中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但挑战垂青于勇敢的人,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1、不惧挑战,努力拼搏!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2010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张星祺。

“大学时,除了常规课程学习之外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尝试各种新鲜事物。为了取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我积极寻求一些兼职、培训、考证等能让我的大学经历更加丰富充实的实践项目。

在这其中,市场调研无疑是对我以前所学技能的一次全面考察,我和队友一起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看似难以完成或者从未曾想到过自己会去尝试的艰巨任务。我们曾在3个小时内完成300多份问卷调查,也曾从下午3点熬夜到晚上4点去完善补充调研结果,最终圆满完成调研工作。”

2、勤于思考,严格自律!

西华大学(郫县校区)2010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郑力滔。

“在我看来思考应是一种习惯,在生活中我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通过思考来发现自己、剖析自己、认识自己、面对自己。

我给了自己‘是学生非学生’的定位,既要出色完成学生应有的学业,也要积极参加学生之外的各种角色锻炼自己,我曾经从事过加工企业工人、统一促销员、企划人员、修车工、经理助理、教师、项目负责人等多个角色。

在统一实习期间我从快消品促销员做到产品推广助理;在项目实践中我组建15人跨校团队针对农夫山泉和华润怡宝的行业格局、渠道体系、服务程序等10余项细分职能进行调查研究并撰写完成调研报告。”

6. 关于创新的名人事例

1、1900年,著名的普朗克教授和他的儿子在他们的花园里散步。他看起来很沮丧,遗憾地对儿子说:“我的儿子,我很抱歉今天有了一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一样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说和普朗克公式。

令他沮丧的是,这一发现削弱了牛顿的完美理论,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相信这是权威。他终于宣布取消他的假设。人类从权威中获益,但同时也受到权威的折磨,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2、在25岁的时候,爱因斯坦敢于突破权威的神圣圈,大胆地突破,钦佩普朗克的假设并将其延伸到深度,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然后,它决心摧毁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理论,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作为一个新的、甚至更大的权威而声名鹊起。



3、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他所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以往画家的长处,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风格。

他60岁以后的画与他60岁以前的画有很大的不同。70岁以后,他的风格又变了。8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齐白石一生,曾五易画风。

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不断地改变和创新,他晚年的作品才比早年的作品更加完善和成熟,也才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和风格。

耶稣对门徒说,你们要向我学习,就必存活。他认为画家应该“走自己的路”。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习别人的长处时,不能照搬照搬,而要创造性地加以利用,不断地加以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赋予艺术新鲜的生命力。

4、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说”长期以来占据了人们的思想。托勒密认为地球是静止的,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都绕着地球转。

哥白尼在《天体论》中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论,澄清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布鲁诺随后接受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

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月球的表面是不均匀的,木星有四颗卫星,太阳有黑子,银河系是由无数恒星组成,金星、水星有盈亏现象。

不久之后,开普勒分析了第谷。布拉赫的观测发现行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说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5、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据说,有次练书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画来画去。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是在练字。

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听 后,猛然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7. 年龄大的人成功案例

如下:

1、40岁那年,他开了一间加油站。他希望凭着这个加油站,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后来,因为耐不住清闲,又在加油站旁边卖起了炸鸡。没想到的是,炸鸡店的生意比加油站还要好。因为炸鸡卖得好,他还被颁发了“肯德基州上校官阶”。

看到这里,你一定认为他这辈子就功成名就了。事实并不是这样。

1946年,在他56岁的时候,因为二战爆发,他的加油站和炸鸡店都没了生意,一下子倾家荡产过上了靠领救济金的生活。

好在,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开着他的老福特汽车向别人兜售他的炸鸡配方,开始第二次创业。他被人拒绝了1009次后,终于在1010次时得到了肯定的回复,拿到了创业的资金。

1955年,他在65岁的时候成立公司。今天,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能看到那个生意兴旺的炸鸡店。

他叫哈兰·山德士,他的炸鸡店叫肯德基。

2、他想写一本书。

可是他已经50岁了,一直想写的书也只写了前十几回。后来因为公务繁忙,就把写书这事给撂下了。

直到晚年退休回家,才又再次动了写书的念头,这才正式开始写书。这本书写得并不顺利,还好,他抱着坚定写下去的信念。一直到他离世前,才终于完成。

82岁那年,他去世了。他的书流传下来了。

他叫吴承恩,他的书叫做《西游记》。

3、57岁的时候,他在北京靠卖画为生。

他的画比一般的画家都要卖得便宜,可还是很少人买。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知音陈师曾,生活得以好转,不曾想陈师曾英年早逝,失去唯一知己的他又遭到了同行的口诛笔伐,生活又陷入困境。

幸好他心态不错,活到老学到老,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也不因自己年龄增长而轻言放弃。终于,在1929年,刚到北京不久的徐悲鸿慧眼识珠,非常欣赏此时已经自成一派的他。从此,他的画越买越好,更被称为绘画大师。

这一年,他66岁。他叫齐白石。

4、有位过完80岁生日的老人,在公园等人下棋的时候,碰到一位画家,攀谈中画家知道老人靠下棋打发日子,就建议老人不如学绘画。

老人说:“我连画笔怎么拿都不知道,怎么作画呢?”画家说:“你可以去试一试呀。”老人一想,对呀,不试怎么知道呢?这一试,老人竟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几年以后,老人成了美国著名画家,此人就是哈里·利伯曼。

5、姜子牙70岁拜相,姜太公姜子牙是东海上(现今河南许昌,另一说法是安徽临泉姜寨)人士。在商朝时当过小官,商末民不聊生,纣王暴政年年,姜子牙辞官离开商都朝歌,隐居於蟠溪峡。并在磁泉边以长杆、短线、直勾、背身而钓的奇妙方式去钓鱼。

静待多年,最后感动了求贤心切的周文王,姜子牙隐居10年,当他83岁时,周文王再度到访,在文王诚意请求下,姜子牙被拜为司马,辅佐文王。因为周文王曾对姜子牙说:「您真是我的太公呀!」,故后人尊称姜子牙为姜太公、太公望。

姜子牙老年得志,为周文王、周武王修文练武、励精图治,并策划推翻商纣的暴政。

卒之在公元前1066年率兵三万,大败商军於牧野,为武王奠定周朝。因姜子牙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分封於齐(现今山东),是齐国的始祖。

8. 名人靠创意成功的事例

1、氧的发现

物体为什么会燃烧?18世纪时的权威理论的回答是“烧素说”,认为能燃烧的物体内含有一种名叫“烧素”的特殊物质。

1774年,英国有位叫普列斯特列的科学家,他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发现从中分解出的纯粹气体可以促使物体燃烧,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普列斯特列习惯地从“燃素说”的常识出发,就将它命名名“失燃素的空气”。

同年10年,普列斯特列带着他的实验到法国游历,受到化学家拉瓦锡的接待。当拉瓦锡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实验后,他立即重做一遍得到了那种新的气体,并第一个命名为氧,再通过思考研究建立了燃烧的氧化理论。

这是化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为此,我们除了对拉瓦锡敢于从“常识”头上迈过一步的勇敢精神表示钦佩外,对普列斯特列被“常识”像梦魔一样拉着,不能不为之叹惜。

2、苏格拉底

有一次上课时,苏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的弟子们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过一个星期后,他问有多少人现在还坚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坚持做了。一个月后,他又问了,现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后,他再问了,现在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了,那个人就是柏拉图。

3、爱迪生

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 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 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4、铁杵磨成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

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 “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被称为“诗仙”。

5、五易画风的白石老人

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

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阅读全文

与80岁以后成功的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是长寿米 浏览:440
孝顺就好了 浏览:815
孝敬师长的播音稿 浏览:520
地藏菩萨是孝顺 浏览:723
静静发呆得老年痴呆 浏览:927
70岁到80岁的男人 浏览:499
养老院有意愿者服务 浏览:547
老年人总是腰酸吃什么药 浏览:922
儿子真孝顺老太婆 浏览:513
正处级60岁 浏览:253
六安养老金发放基础数多少 浏览:918
养老金不能按时到帐 浏览:136
15年退休金能拿多少钱 浏览:670
何鸿燊老年痴呆 浏览:851
8月退休按那年平均工资 浏览:137
君山哪个小区最适宜养老 浏览:621
老年痴呆症衣食住行 浏览:184
孩子指责父母凭什么管她怎么办 浏览:545
硚口区老年大学官网 浏览:105
广州市越秀区侨頣园养老院 浏览: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