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开国90岁以上的将军

开国90岁以上的将军

发布时间:2022-08-19 21:10:50

㈠ 开国将军,最高寿依然健在的将军都有谁

7个1955年的开国少将。一般说开国将军,习惯指1955年授衔的这批。后来的还有,我这就不算回了。
方槐(1917)江西于答都人,武汉军区空军原副司令员
李耀文(1918)山东荣城人,中顾委委员、海军原政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杨永松(1918)广东大埔人,原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
邹衍(1915)江西兴国人,沈阳军区原顾问
詹大南(1914)安徽金寨人,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
熊兆仁(1912)福建永定人,福州军区原副参谋长
黎光(1914)四川南部人,南京军区司令员原顾问

㈡ 现存的开国将军

截止2019年6月份,在世的还有杨永松、邹衍、詹大南、黎光、姜钟。

1、杨永松

杨永松,汉族,广东大埔县人,1919年7月出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343旅685团政治处技术书记,师直政处教育干事,师政治部秘书、师直政处教育股长,特务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秘书长,教导二旅五团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部秘书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2月底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副秘书长,第四野战军战车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1月调华北军区装甲兵政治部主任,1955年授少将军衔。1957年任北京军区工程兵副政委,1968年任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

1978年,杨永松退居二线,任北京军区工程兵顾问。1981年以副兵团级离休 。杨永松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

70岁之后,杨永松开始着手撰写回忆录,2008年5月,在杨永松将军年届90岁高龄时,一本15万字名为《硝烟往事》的回忆录正式出版了。

2、邹衍

邹衍(1915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中国共产党党员。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崇贤乡霞光村人。

1936年,初进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分配至西北保卫局任检查科科长,甘肃华池县保卫局长,陕甘宁省保卫局侦察科科长,定边(中心)县保卫局长。

1938年,再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处政治处主任,边区政府保卫团政治委员兼延安南区分区卫戌司令。

1942年,大生产运动中因领导部队抓生产成绩显著,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并出席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的表彰大会。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春任东北公安部队副政治委员,沈阳军区装甲兵政治委员、五十军政治委员、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员、顾问。任职东北公安部队期间,参加领导、指挥了隐蔽战线上的斗争。

1952年,率公安部队与地方公安部门一起歼灭、俘获美蒋海上派遣特务3组80人、空降特务5起33人。最富传奇色彩并轰动世界的是生擒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唐奈和费克图。整个部队受到了周恩来的表扬。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列席了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3、詹大南

詹大南,1915年4月18日生,生于安徽省金寨,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曾任红15军团保卫局科员,第28军直属队特派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二次至第四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1月随红25军长征。到陕北后,参加了劳山、直罗镇战役。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4、黎光

黎光(191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三十一军特务营排长。

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冀中军区营、团长,晋察冀区军副旅长,华北军区旅长,第二十兵团师长。参加了清风店战役、平津战役。

195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同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回国后,历任炮兵副军长,师长,南京军区工程兵副主任、主任,军区司令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5、姜钟

姜钟,原名姜心登。四川省平昌县人。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六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原总参谋部三部部长。

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二局科员、股长、副科长、一处助理员、三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委二局一处副处长,华北革命大学第四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工程学校(即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二部主任、教育长,军委技术部干部学校副校长,西南二局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业务指导局局长、副部长、第一副部长、部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杨永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邹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詹大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黎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姜钟

㈢ 开国将军到目前还剩几个

还有71位,中将一名,少将70名
截止到2014年4月30日,健在的开国将军共71,其中中将1位、少将70位。

中将健在1人)
张震(1914)湖南平江人

(1955年-1965年授衔的少将1360人,健在70人。)
(1955授衔802人,1957、1958年各补授2人,健在29人)
王贵德(1914)福建上杭人
方槐(1917)江西于都人
方子翼(1917)安徽金寨人
任荣(1917)四川苍溪人
向守志(1917)四川宣汉人
刘中华(1917)山东文登人
刘居英(1917)吉林长春人
李中权(1915)四川达县人
李布德(1919)四川营山人
李耀文(1918)山东荣城人
杨永松(1918)广东大埔人
邹衍(1915)江西兴国人
汪东兴(1916)江西弋阳人
宋景华(1919)江西吉水人
张瑞(1909)浙江浦江人
张秀龙(1915)湖北仙桃人
陈茂辉(1912)福建上杭人

胡继成(1915)安徽金寨人
钟炳昌(1915)江西兴国人
桂绍彬(1916)安徽六安人
贾若瑜(1915)四川合江人
盛治华(1916)江西永新人
曾美(1914)江西寻乌人
詹大南(1914)安徽金寨人
裴周玉(1913)湖南平江人
廖鼎琳(1914)江西吉安人
谭佑铭(1910)四川云阳人
熊兆仁(1912)福建永定人
黎光(1914)四川南部人

~~~~~~~~~~~~~~~~~~~~~~~~~~~~~~~~~~~~~~~~~~~~~~~~~~~~~~~~~~~~~~~~~~~~~~~~~~~

1961年晋升少将218人(健在12人)

王定烈(1918)四川宣汉人
王砚泉(1917)河北雄县人
江鸿海(1913)湖北麻城人
孙干卿(1919)山东淄博人
杨思禄(1917)江西于都人
张力雄(1913)福建上杭人
胡炜(1920)河南新蔡人
姜钟(1919)四川平昌人
殷国洪(1911)湖北红安人
高锐(1919)山东莱阳人
雷钦(1915)福建上杭人
魏国运(1914)湖北监利人

1962年授予3人,晋升9人(无人健在)

1963年少将授衔3人(无人健在)

1964年少将授予1人,晋升320人(健在29人)
丁钊(1920)山东龙口人
王扶之(1923)陕西延安人
王茂全(1911)江西吉安人
文击(1918)河北霸县人
方震(1911)江西弋阳人
华楠(1921)山东牟平人
刘自双(1915)四川巴中人
刘振华(1921)山东泰安人
阳自碧(1918)四川巴中人
李孔亮(1914)河北高阳人
李丕功(1910)山东淄博人
李树荣(1919)陕西延川人
杨斯德(1921)山东滕州人
汪运祖(1915)湖北红安人
张英(1916)辽宁盖平人
张翼(1918)山东诸城人
张中如(1919)山西原平人
张玉华(1916)山东文登人
张志勇(1916)湖北红安人
张实杰(1922)山东邹平人
陈绍昆(1921)江苏宿迁人
周建平(1919)江苏吴县人
胡立信(1915)河南新县人
姜林东(1918)山东牟平人
贾乾瑞(1916)陕西大荔人
顾鸿(1915)安徽庐江人
高先贵(1912)安徽六安人
涂通今(1914)福建长汀人
瞿道文(1919)四川达县人

㈣ 百岁开国将军都有谁

百岁开国将军:吕正操萧克陈锐霆陈波孙毅曹广化童陆生魏天禄吴西阎捷三

㈤ 至今到底有多少位百岁开国将军

按照中国传统,截止目前,开国将帅中已经有57位“百岁将军”:
1、吴西少将(1900.10.6—2005.7.21)享年105岁,原海军后勤部副政委,我国第一位百岁开国将军。但档案记载是1903年出生,即使这样也享寿102周岁。
2、童陆生少将(1901.1.3—2001.2.27)享年102岁,原军事图书馆馆长。
3、吕正操上将(1904.1.4—2009.10.13)享年106岁,原铁道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目前为止最长寿的将军,也是最后一位去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4、孙 毅中将(1904.5.12—2003.7.4)享年100虚岁,原总参顾问。
5、曹广化少将(1905.1.13—2004.4.21)享年100虚岁,原中共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6、阎捷三少将(1905.12.1-2006.1.29)享年102岁,原后勤学院政治委员。
7、陈锐霆少将 (1906.11.10—2010.6.13) 享年105岁,原炮兵副司令员。
8、肖 克上将(1907.7.14—2008.10.24)享年102岁,历任红六军团军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八路军120师副师长,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四野参谋长。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9、李懋之少将(1907.12.25—2009.2.11)享年103岁,原第二炮兵原副司令员。
10、魏天禄少将 (1908.2.16—2011.5.21)享年104岁,原海军工程兵政委。
11、陈 波少将(1908.12.20—2009.12.3)享年102岁,二炮后勤部原顾问,独臂将军。
12、阮贤榜少将 (1909—2011.4)享年103岁,长期担任华东各省的军区副司令员。
13、王兆相少将(1909.10.16—2009.6.3)享年101岁,原军委工程兵顾问。
14、张 瑞少将 (1909.3—健在)原总参军务部副部长,现已104岁,为目前健在的最长寿将军。
15、汤光恢少将 (1909-2008.3.4) 享年100虚岁,原江西军区顾问。
16、李丕功少将(1910.2.16—健在)原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
17、阿沛•阿旺晋美中将(1910.2—2009.12)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享年100岁。
18、胡定千少将(1910.3.15—2011.2)享年101岁,原江西军区副司令员。
19、罗元发中将(1910.11—2010.5.10)享年101岁,原雁北支队政治委员、第六军首任军长。 20、谭佑铭少将(1910.12—健在)曾任20军政委、解放军报总编。
21、方 强中将(1911.1.26—2012.2.8) 享年102岁,原海军副司令员。
22、曾思玉中将(1911.2.2—2012.12.31)原64军首任军长、武汉军区和济南军区司令员。
23、王茂全少将(1911.2.22—健在)原河北军区副司令员。
24、孔庆德中将(1911.3.4—2010.9.29)享年100岁,原58军首任军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25、方 震少将(1911—健在)原二军大副政委。
26、殷国洪少将(1911—健在)原海军炮兵学校校长。
27、熊兆仁少将(1912.2.2—健在)原福州军区副参谋长。
28、陈茂辉少将(1912.8.22—健在)原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
29、高先贵少将(1912.10.14—健在)原广州军区后勤部顾问。
30、裴周玉少将(1912.12) ,再过一个多月就迎来百岁寿诞,原69军政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
31、方国安少将(1913.1-2011.05.08)湖南平江人,原广东军区副政委,虚岁100岁。
32、吴瑞山少将(1913.5-2012.10.24),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享年100岁。
33、王 晓少将(1913-2013.3.11)山西定襄人,海军后勤部原部长,1961年晋升为海军少将。享年100岁。
34、江鸿海 (1913) 原湖北军区副政委。湖北麻城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解放时任四野第46军136师政治部主任。
35、张力雄 (1913) 原江西省军区政委。福建上杭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二野特种兵纵队政治部主任。
36、曹中南 (1914—2014.2.7) 享年100岁,原天津警备区政委。河北景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
(注:以下将军在写此博文时仍健在)
37、张震(1914)湖南平江人。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三野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今年是老将军百岁华诞。
38、王贵德(1914)原铁道兵副政委。福建上杭人,1931年参加工农红军;解放时任18兵团61军182师政委。
39、詹大南 (1914) 原27军军长,兰州、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安徽金寨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时任华北军区第209师长。
40、廖鼎琳 (1914) 原炮兵学院政委。江西吉安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河北军区定县军分区司令员。
41、黎 光 (1914) 原68军军长、南京军区工程兵主任。四川南部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20兵团66军198师师长。
42、曾 美 (1914) 原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江西寻乌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20兵团67军参谋长、196师长。
43、魏国运 (1914) 原空军政治学校校长兼政委。湖北监利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44、李孔亮(1914)河北高阳人,沈阳军区后勤部顾问。
45、涂通今(1914)原总后卫生部副部长。福建长汀人,我军三位“博士将军”之一。
46、李中权 (1915) 原南京军区空军第一副司令员、第二政治委员。四川达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8任东北野战军九纵政委,1949年46军政委。
47、邹 衍 (1915) 原沈阳军区副政委。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四野47军160师政治委员。
48、 张秀龙 (1915) 原浙江省军区、湖北省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湖北仙桃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49、胡继成 (1915) 曾任42军军长,原成都军区副政委。安徽金寨人,1931年入伍;1949年任42军126师师长。
50、钟炳昌 (1915) 曾任67军政委,原中科院副秘书长。江西兴国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8年任66军197师政委。
51、贾若瑜 (1915) 原军事学院副院长。四川合江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胶东军区司令员。
52、雷 钦 (1915) 原64军190师政委。福建上杭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53、刘自双(1915)原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四川巴中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解放时任河南军区警备第二旅副旅长。
54、汪运祖(1915)原南京军区后勤部政委。湖北红安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时任华东军区后勤部军需部副部长。
55、胡立信(1915)原南空政治部主任。河南新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56、顾 鸿(1915)原南京工程兵学校校长。安徽庐江人,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57、颜文斌(1915—2014.4.1)享年100虚岁。原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江西永新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㈥ 中国目前健在的开国上将

自1955年至1965年间,共授予或晋升10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57名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77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和136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其中开国元帅分别是: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
开国上将分别是:
1.萧克 2.李达 3.张宗逊4.李克农5.王震6.许世友7.邓华8.彭绍辉9.张爱萍10.杨成武11.韩先楚12.李涛13.傅秋涛14.王平15.吕正操16.傅钟17.肖华18.甘泗淇19.宋任穷20.赖传珠21.洪学智22.周士第23.郭天民24.周纯全25.杨至成26.陈再道27.陈奇涵28.王宏坤29.苏振华30.刘亚楼31.刘震32.陈锡联33.韦国清34.陈士榘35.陈伯钧36.钟期光37.宋时轮38.朱良才39.董其武40.唐亮41.叶飞42.杨得志43.王新亭44.黄永胜45.李天佑46.陈明仁47.贺炳炎48.阎红彦49.谢富治50.陶峙岳51.乌兰夫52.周桓53.杨勇54.李志民55.赵尔陆56.王建安57.李聚奎
目前开国上将和大将均已去世,其中开国上将吕正操1904(甲辰年).1.4-2009(己丑年).10.13,活了105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57位开国上将中最后一名逝世的开国上将。

㈦ 十大大将的名字和简介

中国十大大将:

1、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 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 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 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 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 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 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 粟裕只能委屈了。 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 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 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 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 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 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 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 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 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 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 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

2、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 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
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 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 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 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 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 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 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 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 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 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
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 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3、大将——黄克诚(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人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他的战绩、资历与别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处, 但是他当时的职务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 这一点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4、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 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 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 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 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 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5、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 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 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 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与派系平衡无关。

6、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 在资历方面,只提一点就够了。 当年江西苏区党内斗争中有一顶帽子以他的名字命名, 叫做“萧劲光式的右倾机会主义”。

7、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几乎可认为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因他的资历而来的。
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 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 在邓小平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 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 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 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 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 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

8、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他的军事业绩和指挥能力都很一般, 资历也不出众,是有争议的人物。
而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 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 毛泽东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 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 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9、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 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 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
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 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 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 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10、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 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 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 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 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 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 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 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 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 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 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 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 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 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 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 为了对等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 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 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㈧ 新中国成立后,授衔时,年龄最大的将帅都有谁

1955年9月27日,注定是一个辉煌而又璀璨的历史时刻,这一天分别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国务院礼堂和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隆重的将帅授衔典礼。此次授衔典礼,总计授衔元帅10名、 大将10名、 上将55名(1956年和1958年,又先后授予上将军衔者2位,总计57位)、中将175名(1956年和1958年,又先后授予中将军衔者2位,总计177位)、少将798名(1955年11月至1958年10月,又先后授予少将军衔者8位,总计806位)。这一授衔典礼的举行,无疑是对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贡献者的一种充分肯定和认可。

史可全,原名史泰金,1892年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县史家岭,原兰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9月27日,史可全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当时史可全63岁,成为了开国806位少将之中授军衔时年龄最大的少将。

㈨ 年纪最大的开国将军

10位元帅授衔时,年纪最大的是69岁的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人),年纪最小的是48岁的林彪(1907-1971,湖北黄冈人)。
10位大将授衔时,年纪最大的是63岁的张云逸(1892-1974,广东【今海南】文昌人);年纪最小的是47岁的许光达(1908-1969,湖南长沙人)。
57位上将授衔时,年纪最大的是63岁的陶峙岳(1892-1988,湖南宁乡人);年纪最小的是39岁的肖华(1916-1985,江西兴国人)。
177位中将授衔时,年纪最大的是61岁的傅连璋(1894-1968,福建长汀人);年纪最小的是4位38岁的刘西元(191360位少将授衔时,年纪最大的是63岁的史可全(1892-1979,湖北天门人);年纪最小的是34岁的吴忠(1921-1990,四川苍溪人),吴忠也是年纪最小的一位开国将军。17-2003,江西吉安人)、谢有法(1917-1995,江西兴国人)、张池明(1917-1997,湖北麻城【今河南新县】人)、周志坚(1917-2005,湖北大悟人)。

阅读全文

与开国90岁以上的将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养生馆主要是什么服务 浏览:186
农村养老保险补交影吗 浏览:229
自然人退休金如何计算 浏览:767
老年人哪些时间段容易发生猝死 浏览:217
敬老院景观 浏览:744
长寿区经开 浏览:781
给小孩登记是写父母关系还是什么 浏览:768
国企退休金更改银行账号 浏览:72
八十岁不愿意养老怎么办 浏览:218
2016自由职业办理退休年龄 浏览:1
养老金个人交式值数是怎么计算方法 浏览:305
长寿花上什么肥易开花 浏览:255
48小时核酸要体检多久 浏览:519
离婚的时候怎么跟父母说 浏览:161
长寿三一星 浏览:783
养老院与老年大学合作项目 浏览:438
养老保险变更通知单 浏览:477
孝顺的的半边 浏览:701
体检报告口腔科正常怎么填写 浏览:76
重阳节出身的人好不好 浏览: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