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60岁活埋是什么年代

60岁活埋是什么年代

发布时间:2022-08-14 04:55:00

Ⅰ 人到60岁被活埋到底出现在哪个朝代

出现在秦朝时期,那个时候嬴政为了抵御外敌,要修建长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修长城是个苦力活,百姓为了逃避苦役,纷纷谎称自己60岁了,嬴政得知后,便制定了满60岁活埋的政策,吓唬百姓,防止他们逃避劳役。

Ⅱ 人到60岁被活埋到底出现在哪个朝代活埋的真相是什么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真相早已不得知,毕竟这种残忍的埋葬方式并不见于正史,只是在少数野史传闻中有零星记载。

总之以上三个版本是流传最广的关于“六十活埋”的说法,但都是口头相传并无正史记载,而且不仅在我国,在日本,韩国这些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也有关于这方面的传说,也许历史上曾经真的有过“瓦罐坟”的存在,但这与我们传统文化的“孝道”以及历朝历代统治者提倡的“以孝治天下”的思想完全背道而驰,甚至太过残忍,所以这种“瓦罐坟”才会逐渐被人们所摒弃最终消失于史书之中吧!

Ⅲ 到60岁就活埋的是哪个朝代,是否是真事

60岁不死就活埋的传说流传于东亚整个地区,但是任何古籍、正史、野史都没有详细记载,皆是民间传说。不管是北方南方,还是国内国外,此传说都很雷同。

传说某个时代,皇帝认为人到了六十岁就没用了,只是消耗资源,于是下令:人活到六十岁不死就要活埋。

有个孝子,父亲马上就六十岁了,可是他不忍心就这样让父亲死去,于是挖了一座坟让父亲住进去,自己每天偷偷为父亲送食物。

Ⅳ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这个习俗发生在哪个朝代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这个惨无人道的封建习俗,具体在哪个朝代发生,还没有非常确切的史料可以证明,目前流传较广的两种说法是在秦代和元代,具体分析如下:

一.古代用花甲墓与瓦罐坟,来对待年过六十的老人。

自古以来,人性就是一种不能深入研究和窥探的东西,你永远不知道人性能恶劣到什么程度。在古代的某个时期,过六十就要被遗弃,并会被自己的子女用极其残忍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听起来就觉得不可思议。即使这个习俗在史料记载中,不具有普遍性,但却也是真实存在的,且时间多发生在宋元时期。

也有人说秦始皇是觉得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没有什么用,活着也是浪费粮食。但是这些传说是在野史中记载的,不具备可信度。其次,孝道文化的熏陶,应该也不会在秦朝,发生这种如此违背公序良俗的事情。

三.很可能是由元代最初的游牧民族,创造了这种惨绝人寰的陋习。

而从这种墓穴,多出土于元宋时期这一点来看,这个陋习出现在元朝,由游牧民族所创的说法,是相对比较可信的。游牧民族以放牧打猎为生,生活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在古代六十岁已算高龄,通常行动不便,劳动能力降低。为了减少生活的压力,选择用花甲墓的方式结束他们的生命,也可以说得通而古代这种抛弃六十岁以上老人的这种做法,在现代的某些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也是存在的,只不过没有如此的明目张胆和残酷。

Ⅳ 人到60岁被活埋到底出现在哪个朝代背后真相是什么

众所周知,华夏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就是“尊老爱幼”,并且还有着“百善孝为先”的俗语,因此在古代道德的约束之下,“不孝”被视为一项十分严重的罪行,在古代的一些朝代之中甚至会被杀头,可见老人在中国历史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有着名为“人活60岁,不死就埋”的残酷法令,那么这条法令到底起源于哪朝呢?它们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秦始皇又问:“朕已经颁布过法令,为何你的爷爷还活着?”这时8岁孩子才潸然泪下,为秦始皇讲述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孩子的爷爷为了逃脱这条法令,于是就让自己的儿子假扮自己去死,而秦始皇宫里闹鼠患,也是见多识广的爷爷才知道这种老鼠不是普通猫能够抓获的,必须要用自己家从遥远的西方进贡过来的猫才能起效。听了这个故事之后,秦始皇被孩子的故事所感动,于是下了废止了“弃老令”,从此,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才得以延续并且一直持续至今。

Ⅵ 古时候哪个朝代的人,到了六十岁就会被活埋

民间有很多传言,说秦朝的始皇帝会坑杀六十岁的老人,只要年长者活到六十岁还没去世的话,就会被强制活埋。这样的事听起来非常残忍,是真的吗?还是危言耸听?

自古以来古人们就崇尚孝道,注重伦理。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们就注重“仁”的思想,更是宣扬“百善孝为先”。后世王朝多数以儒家思想为尊,自然也宣扬孝道,又怎会活埋六十岁的老人呢?

那么这些传言又是这么产生,出现在哪一朝代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综上可知,不管是那些传言还是真实存在的“瓦罐坟”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认为六十岁及以上的老人,都丧失了劳动能力,只会消耗社会上的物质,成为社会上的“废物”。

为了青壮年劳动力能够更好的发展,便出现了遗弃老人的社会现象。其实不仅是古时的中国会出现这样残酷的局面,全球各地都会存在,这也是那个时代独特的悲哀。

所幸,我们生存的时代是一个进步的时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人们能够安享晚年,而不是被视为消耗社会物质,没有存在价值的人。

Ⅶ 人到60岁被活埋到底出现在哪个朝代人到60岁被活埋的真相是什么呢

在我印象中,中国人最注重孝顺,有句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在古代,有因为不孝顺被凌迟的先例,就是崇祯年间的郑鄤,就是以“杖母奸妹”的罪名被凌迟处死,至于是否是冤案,这里不做详解。可见,不孝的罪名是很大的。不过,凡是有例外,在中国的历史中,有两个朝代却有一个很残酷的法令,那就是老人到60岁的时候,要被活埋!

Ⅷ 六十岁不死就活埋是哪个朝代

这种风俗或者说政策在历史上并没有找到明确的来源依据。但是根据市面上流传的说法,这种可怕的制度是秦始皇颁布的。

说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觉得老人失去了劳动能力不能干活了,或者就是浪费粮食,那会儿他又要修长城修车道什么的,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便将一条诏谕颁布天下“凡六十岁不死者,一律活埋,若不从者,灭九族!”

但是由于同属于汉文化圈,中国两千年来的主流文明讲“忠孝礼义”,所以理论上大一统的朝代都不会发生此类事情。

“弃老墓,寄死窑”的传说

相传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因为大兴土木,常年劳民伤财,导致了当时的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下降,以至于出现了粮食不够吃的情况,而当食物无法满足所有人的生存的时候,只能选择牺牲一部分人来减少食物的消耗,因此,没有了劳动价值的花甲老人便成为了被舍弃的那一类人。

在多人相继进言谈到通过舍弃没有劳动力的老人来缓解粮食消耗的议题后,皇帝便发布了一条规定,名叫“六十还仓”凡是上了60岁花甲的老人,一律都要处死,违令者全家都要被处以死刑。而处死年纪上了60岁的老人的方式之一便是活埋,专门修建一个活人墓,形状瓦罐。

老人会由家人们送进这个墓穴中,并留下一定的食物,让老人自生自灭,一般多是在食物被吃完之后,老人最后在冰冷的墓穴中受冻挨饿而死,这种方式也被称之为“花甲葬”。

关于这个“弃老墓,寄死窑”的传说在中国古代流传得非常广泛,如:江浙一带的《大鼠》,湖北的《斗鼠记》、《八斤猫》、《不杀老人》、《人过花甲》等,而这样的广泛流传并不是在鼓励弃老习俗而是在歌颂放弃“弃老令”的习俗演变。

如今,在湖北武当山周边考古发现了许多可容一人大小的窑洞,也就是传说中的“寄死窑”,证明了中国古代确实存在过弃老、杀老的习俗,当地如今也依旧流传着关于“六十还仓”的传说,这个制度从建立到放弃的故事,这展现的正是从野蛮到孝道,从弃老到养老、敬老的道德进步。

Ⅸ 人到60岁就活埋是哪个朝代

人到60岁就活埋是在秦朝。秦始皇统治中国后实行了暴政,他焚书坑儒,修建长城,兴修水利,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那个年代生产力低下,在调走了大量的劳动力后,粮食产量下降,因此出现了粮食不够吃的现象。

这时有人进言说,60岁的老人年老失去劳动力,又耗费着粮食, 要是老人能少吃一点那将有效地缓解粮食不够的情况。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秦始皇听了之后,他来了更狠的,直接修了条铁律叫六十还甲,就是将60岁以上的老人活埋,违令者全家都要被斩头。

铁令一出人们急了,赶紧将家中60岁的老人隐藏了起来,但全国60岁的老人太多了,有很多家庭将老人隐藏起来被发现后,全家都被拉去砍了头。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将60岁的老人提前送入墓中,这个墓被称为活人墓,也称花甲葬。

人到60岁就活埋的其他简介。

人活到60岁被活埋具体到哪个朝代是无据正可查,因为中国文化历史几千载,注重礼、孝,即便哪个朝代有这60岁活埋先例也不敢记载,这可是要背负千古骂名的,每个人从出生,由长辈养育而大,在至老后均无法免于一死,生老病死,乃是自然法则,不可怠慢养育之人,乃是孝悌之礼,岂敢有记载。

即便古代食物缺乏所致,有个别案例习俗,但也不敢被史料记载,反正正史里是无相关史料记载,然而,事实里,却是有这活埋之事,但均是长辈传下来的,也是后世考究出来的,例如当今很多深山老林里,还会有一些“弃老墓、寄死窑”,这些弃老墓与寄死窑高均不过许尺,宽不过许尺,就是用于活埋老人之用,据传,秦朝、宋朝、元朝、明朝皆有此流传。

Ⅹ 在古代,曾经有过人到60岁被活埋的恶俗,这究竟到底出现在哪个朝代

人不到60岁就被活埋在民间叫“瓦罐坟”也叫“花甲葬”,这种埋葬方式出生在哪个年代,众说纷纭,但是大多数民间流传在秦朝、元朝和宋朝曾出现过人不到六十岁就被埋葬,然而经过科学家研究,元朝和宋朝推崇孝为先,且没有发生过以上两种埋葬典故,出现最多的就是秦朝,而根据史书典故,人不到60岁被活埋的恶俗,发生在秦朝早期。


只是这一习俗,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就慢慢地摒弃了,因为统一六国以后,秦国的威望和势力与以前大不相同,百姓们的物资丰富,不在缺吃少穿,久而久之,这样残酷的刑法就消失了,由此可见,一些残酷的恶俗刑法还是从人心出发。

阅读全文

与60岁活埋是什么年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儿子真孝顺老太婆 浏览:513
正处级60岁 浏览:253
六安养老金发放基础数多少 浏览:918
养老金不能按时到帐 浏览:136
15年退休金能拿多少钱 浏览:670
何鸿燊老年痴呆 浏览:851
8月退休按那年平均工资 浏览:137
君山哪个小区最适宜养老 浏览:621
老年痴呆症衣食住行 浏览:184
孩子指责父母凭什么管她怎么办 浏览:545
硚口区老年大学官网 浏览:105
广州市越秀区侨頣园养老院 浏览:452
海阳的养老金怎么查 浏览:962
成都圣约翰养老中心怎么样 浏览:380
武汉父母随迁在多少岁 浏览:931
重阳节文艺演出上的领导致辞 浏览:689
老年痴呆遗传早期症状 浏览:752
龙龙潭区医养老院有哪些 浏览:874
孝敬友善的优秀童谣 浏览:988
养生会所哪里招人 浏览: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