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人为什么60岁要活葬呀
六十发甲子与鍪子坟在胶东,以前一直有种传说:古代某时候在胶东有种习俗,说是年过六十岁的老人会被子女送到坟墓里。坟墓留一个小口,留给子女为老人送饭用。一般子女会给老人送饭三十五天,孝顺的也至多送一百天,然后就不再给老人送饭,老人也就饿死。这种传说历来传说甚盛,但是研究档案历史的专家们查尽了各种资料,却始终找不到有关内容,因此对这一传说一直保持怀疑态度。 中国人向来有尊老的传统。儿女对老人,尊之敬之尚来不及,怎么会出现这种荒唐的习俗?对国君要忠,对长辈要孝,这一直是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念头,怎么会出现这种荒廖透顶的作法呢? 但是,相信六十发甲子的人一直认为有个证据,就是在胶东地区存在的鍪子坟。
前两天陪上级电视台记者采访了这段事。据说这种坟在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一带原有不少,牟平区志办公室主任王本世曾见过,牟平文史资料上也有图片。听说在姜格庄镇西念与姜格庄村之间的山地上曾有不少这样的坟,在洪水头村也发现过。但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坟,一直没有定论。
鍪子坟地下是棺椁,地上是圆形建筑,圆形,上尖,极似古代武士头盔。有人曾怀疑这是否是古代把年过六旬的老人安置的地方,因为这种传说一直很盛。但烟台市博物馆及牟平区县志办的权威人士都表示怀疑,因为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曾有过这种习俗。有专家认为,这种建筑可能是古代人们为祭礼用的建筑,因为古时墓区一般林木茂盛,人们祭礼时燃烧纸张,很易起火,因此人们建些建筑,在里面烧纸,这样可以确保安全。我们曾问专家这种坟墓形状极似古代武士头盔,是不是受当时驻军影响?因为元时蒙古军队在姜格庄一带有驻大批驻军,这些蒙古兵马的奇异装束可能会给汉人以影响。加上蒙古人居住时喜欢用圆形的蒙古包,与鍪子坟的形状是相似的,说不定他们的坟墓也与此相似。对此专家认为尚待考证。我曾问专家,这种坟墓地下是长方形,地上是圆形,是否来自周易的天圆地方的影响?专家也说无法作出结论。究竟这里面有什么玄机,还有待专家考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