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有多少7o岁以上老人
截至2017年底,我国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
一般认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达到10%,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介绍,我国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17年,老年人口净增1.1亿,其中2017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1)我国70岁以上老人比例扩展阅读
通知明确了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五项主要内容:
一是人口老龄化形势教育;二是老龄政策法规教育;三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成就教育;四是孝亲敬老文化教育;五是积极老龄观教育。通过开展主题宣讲、进行集中宣传、举办文化活动、组织文艺创作、创新教育形式等五项具体措施,扎实抓好教育活动的深入有效开展。
『贰』 中国70岁以上的老人一共有多少人
『叁』 中国有多少7o岁以上老人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10
『肆』 中国老年人口比例
你好,截至2017年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7.3%,平均近4个劳动力抚养1位老人。
平均近4个劳动力抚养1位老人: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物质问题解决以后,老人其实更需要精神赡养。
说句难听的,父母不是牲口,千万不要以为只要给父母足够的钱,或者给父母提供足够的物质享受,就算自己尽孝道了,这是对孝敬的肤浅理解。
对于如今绝大多数的老人而言,老人们更渴望的是子女带来的精神愉悦,更需要的是和子女的顺畅沟通,需要的是相互的幽默,以及和睦互动带来的会意笑声,需要的是关注父母怎么让他们活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晚年自我”。
三、需要“常回家干干”。
对于父母,一些子女也常回家看看,但是仅仅是看看,转转,眼里没有活,表面上是孝敬父母,实质上给父母添麻烦。其实,父母更喜欢孩子们“常回家干干”,动手洗衣服、做饭和搞卫生等,还可以经常给父母按摩全身,一边按摩,一边拉家常,只要形成了“回家勤动手”的看望父母习惯,那么就是最实用的孝敬了。
四、需要关注老人老有所学。
面对新世界,老人大多在思想上产生了很多的困惑和畏难情绪,为了让老人能够尽快融入新社会,需要子女们以更大的耐心和爱心帮助父母再学习,需要付出精力来教育父母掌握新信息,学习新技能,接受新事物,只有这样,老人们才有信心热爱新生活,找到更多的新乐趣。
总之,想到了敬老,还要想到如何敬老,更要想到如何才更善于敬老,这就要多动脑子,多想点子,多找法子,多找路子。把老人当“老儿子”来养,大概效果不错仅供参考
『伍』 中国老年人口比例是多少
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18.7%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人口老龄化主要呈现四方面特点。
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庞大。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全国31个省份中,有16个省份的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了500万人,其中,有6个省份的老年人口是超过了1000万人。
第二,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2010年-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与上个十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2.51和2.72个百分点。
第三,老龄化水平城乡差异明显。从全国看,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6.61个百分点。老龄化水平的城乡差异,除了经济社会原因外,与人口流动也是有密切关系的。
『陆』 70岁以上老人有多少人
这样的情况没有具体的数字吧!
现在只有一个大概的比例10%以上,
就说中国现在65岁以上的,
已经有10%,的人口了,应该接近1.5个亿吧!
『柒』 中国老年人口比例是多少
中国老年人口比例: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中国老年人口比例高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不仅导致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减少,同时导致劳动适龄人口的年龄结构趋于老化。而与人口老龄化相伴随的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这降低了新增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当劳动力新增数量地狱退出数量、新增速度慢于退出速度时,劳动力市场上年轻劳动力的数量越来越少,这必然使得劳动力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
2、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成本的影响
2005年10个劳动力赡养1个老人,到了2050年只要1.7个劳动力就要赡养一个老人。这就意味着在不降低养老保障待遇标准的条件下,劳动力的人均养老保障负担将一直不断加重。虽然养老保障成本由不同的责任主体所承担,这些最终都会转化为劳动力成本。
3、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趋于老化,年长劳动力因智力衰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创新精神不足,不能适应技术革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职业的转换和必要的调动,不利于企业的改革创新。
4、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考验着政府规划养老的能力。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有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7623个,养老床位245万张,仅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5%,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而且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2%—3%的水平。
5、养老除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之外,还需要大量的适合老年人心理、医学等诸多方面的专业护理服务。
未来养老的发展应该是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逐渐走向社会化,变家庭养老为社会养老,由政府承担是大趋势。尽管机构养老在中国老年福利服务体系中处于补充地位,但其作用却是相当大的。
以上内容参考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
『捌』 70岁老年人群体占整个老年人群体的比例是多少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4-18
『玖』 中国老龄化比例是多少
中国老龄化比例是18.70%。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0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0%;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9.70%,比2010年提高7.80个百分点。
人口老龄化呈现的特点有:
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全国31个省份中,有16个省份的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了500万人,其中有6个省份的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了1000万人。
2、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与2010年相比,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增加8637万人、718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5.44个百分点、4.63个百分点。
3、老龄化水平城乡差异明显。乡村的老龄化水平明显高于城镇。乡村60周岁及以上、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60周岁及以上、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分别高出7.99个百分点、6.61个百分点。
4、老年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在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为13.90%,比2010年提高了4.98个百分点。
5、低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比重过半。在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60~69周岁的低龄老年人口14740万人,占比为55.83%;70~79周岁老年人口8082万人,占比为30.61%;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580万人,占比为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