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瑞典80岁老人

瑞典80岁老人

发布时间:2022-07-21 13:54:56

⑴ 谁能介绍一下现年80岁的瑞典诗人特兰斯特罗姆。

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Tomas Tranströmer,1931年4月15日-,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当今瑞典最优秀的诗人之一,也是一个心理学家和翻译家。他著有诗集十余卷,并曾被翻译成三十多国的文字,特别是荷兰语、英语和匈牙利语。现时与太太莫妮卡同于首都斯德哥尔摩以西四十公里的韦斯特罗斯居住。特兰斯特罗默于1954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在瑞典诗坛引起轰动,成为20世纪五十年代瑞典诗坛上的一大亮点,成名以后陆续出版了诗集《路上的秘密》(1958)、《完成一半的天堂》(1962)、《钟声与辙迹》(1966)、《在黑暗中观看》(1970)、《路径》(1973)、《真理障碍物》(1978)及《狂野的市场》(1983)、《给生者与死者》(1989)、《悲哀的威尼斯平底船》(1996)等,获得了多项国际及瑞典国内的文学类奖项,颇有国际影响。
特兰斯特罗默曾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2011年终於获奖,理由是「因为经过他那简练、透通的意象,让我们用崭新的方式来体验现实世界

生平

特兰斯特罗默的父亲是一位记者,母亲是一位教师,两人离婚后他随母亲长大[2][3]。一开始他想成为自然科学家或考古学家。中学毕业后他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学心理学,1956年他毕业。此后四年中他留校研究历史、宗教和文学[2]。后来他转到一个青少年拘留所做心理学家。
1965年他与夫人和孩子一起搬到斯德哥尔摩以西40千米处的小城韦斯特罗斯,并一直居住至今。他在那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以至于1997年当地政府建立了一个以他命名的特兰斯特罗默文学奖。1980年特兰斯特罗默退休,此前他在瑞典国家劳工部做工作方面的心理学家。
1954年特兰斯特罗默首次发表了他的《十七首诗》(17 dikter)。在这些诗中他还试写过白体诗,但后来他更喜欢自由诗。此后他于1958年和1966年又发表了两部书,在这两部书中他描写了到西班牙、巴尔干半岛、非洲和美国旅游的经历。音乐在他的诗中也起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他对爱德华·格里格的描写,或者他写访问博物馆的诗,比如《一个来自贝宁的人》是他看了维也纳民族艺术博物馆非洲艺术部分后的感受。
特兰斯特罗默与美国诗人罗伯特·勃莱是好友,两人互相翻译对方的作品,并将对方的作品收录到自己的书里。
1990年特兰斯特罗默患脑溢血使他的语言功能受到阻碍,但此后他又恢复过来了。1996年他发表的《悲伤吊篮》(Sorgegondolen)尤其富有艺术性。特兰斯特罗默也是一位业余音乐家,他会弹风琴和钢琴。他最新的诗集是2004年发表的,内容是死亡、其预兆和经验。
[编辑]评价与影响

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的诗非常紧密,他使用很少的字来表达非常强烈的感情。他使用许多联想的手段。由于他用词非常少,他在50年代就已经达到了日本俳句的要求。在这里词不是诗的组成部分,而是音节。
在结构上特兰斯特罗默从一开始就使用大胆的比喻,自由的节奏和古诗的结构。他的用语比较温和,不强硬,他的风格简单,但节奏性非常强,通过令人意外的诗句和联想非常吸引人。
在内容上特兰斯特罗默很少描写自然景象或抽象的哲学思考,他一般描写对日常生活的反想。在这里他既不描写对媒介报道的世界大事,也不描写内心的冲突,他集中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瞬间。德国电台评论他的诗“充满了味道、颜色、振动和杂音”。
从文学史的观点上来看他与保尔·瓦莱里的“纯诗”相近。他有点“为艺术而艺术”的味道,但超出了纯粹的完美主义,而是“心理地、逻辑地自问”。他的诗无法规入一个流派。
[编辑]荣誉

托马斯获得的一些主要荣誉如下:
1966: Bellmanpriset (Bellmanpriset) (瑞典)
1981: Petrarca-Preis (德国)
1990: Neustadt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Literature (美国)
1991: Nordic Prize of the Swedish Academy (Svenska Akademiens nordiska pris) (瑞典)
1992: Horst Bienek Prize for Poetry (Horst-Bienek-Preis für Lyrik) (德国)
1996: Augustpriset, for Sorgegondolen (瑞典)
2003: Struga Poetry Evenings Golden Wreath (马其顿)
2007: The Griffin Trust, 终身成就奖 (Griffin Poetry Prize) (加拿大)
2011: 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
[编辑]中译本

《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 李笠译 南海出版公司(2001) ISBN 9787544218122

⑵ 哪个国家最长寿

中国台湾网12月28日消息 据台媒报道,2003年台湾地区平均寿命76岁,较寿命最长的日本低5岁,在全世界20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39名;近10年来台湾男性平均寿命增加1.7岁、女性增加1.5岁。

台“行政院”主计处指出,平均寿命是反映医疗及健康水准的具体指针,据美国人口资料局及国内卫生署统计,2003年人类平均寿命67岁,较10年前增2岁。

以性别观察,女性平均寿命69岁,高出男性4岁,以北美洲女性80岁最长寿,欧洲男女平均寿命差距最多,女性寿命平均高于男性约8岁。

按洲别的人口寿命分析,以北美洲的77岁最长寿,其次为大洋洲的75岁、亚洲为67岁、非洲则仅有52岁。

各国平均情形方面,2003年最长寿的国家(或地区)是日本、日本女性平均寿命更高达85岁,其次为澳洲、瑞典、瑞士和冰岛也达80岁,非洲莫三比克仅34岁列最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至2025年全世界平均寿命将增加至73岁,且各国人民平均寿命皆会达到50岁(目前尚有30个国家平均寿命低于50岁)。

⑶ 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大洲是

老年人口本身也在老龄化.1950-2000年间,世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增加5倍,以平均每年3.3%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60岁以上人口的平均速度(2.2%).1950年,世界上有0.14亿高龄老人,占老年人总人口的6.7%.2000年,高龄老人的人数达0.69亿,大约占老年总人口的1/3(11.4%).到2050年,高龄老人的人数约3.8亿,占老年人总数的1/5(19.3%).发达地区的高龄老人比例从1950年的8.9%增长到2000年的16.0%,2050年,每4个60岁以上老年人中,就有1个将是高龄老人(28.6%).发展中地区从1950年的4.8%增长到2000年的8.6%,2050年将进一步提高到17.0%.
目前,北欧人口高龄化程度最高,60岁以上人口中超过80岁的人达到20%.西欧其次,达到17%.比例最高的国家是挪威(24%),其次是瑞典(23%),美国(21%)、巴巴多斯(21%)、英国(20%)和丹麦(20%),高龄老人在60岁以上人口中均达到或超过1/5.
2050年,西欧将是人口高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60岁以上人口中,将有1/3(33%)的人是高龄老人,北欧(31%)和南欧(30%)仅次于西欧.届时,欧洲的瑞士、亚洲的日本和新加坡都将成为高龄老人最多的国家,高龄老人比例高达36%,德国(35%)、英吉利海峡群岛(34%)和意大利(33%)高龄老人的比例将也高达30%以上,即每10个老年人中,就有3人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
百岁老人在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1975年以前,世界上的百岁老人不足千人.2000年,世界百岁老人达到18万,其中发达地区的百岁老人大约占1/4(14.1万),发展中地区仅有4万百岁老人.预计2000-2050年,百岁老人将以平均每年5.94%的急剧增长,人口规模将增长15倍,达到321.9万,其中发达地区的百岁老人达到218.4万,发展中地区将达到103.5万,占世界百岁老人的1/3.

⑷ 欧洲哪个国家更适合老年人居住

以下5个欧洲国家比较适合老年人居住:
一、【瑞典】
瑞典是一个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北欧五国之一,首都为斯德哥尔摩。瑞典人的平均寿命居全球榜首,它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和质量让这里变成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退休圣地。这里医疗保健系统普及率非常高,而且医生水平也很高,变成退休人士的最佳选择之一不足奇怪。瑞典的四季并没有特别明显,夏季的清凉和繁花让你身处世外桃源般的美好,这里的清新空气和友好的人们让我们感到真挚的温馨。到了冬季,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找寻北极光、驾乘驯鹿雪橇和雪地摩托等都让人其乐无穷。

二、【丹麦】
丹麦为北欧五国之一,首都兼第一大城市是哥本哈根。丹麦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国民享受极高的生活品质。丹麦最让人羡慕的是那里的医疗,在丹麦,看病免费。在丹麦,老年人每年有6万元基本政府补贴,3万元追加政府补贴。如果家里有小孩,可以每月享受1000元人民币补贴,直到她满十八岁成年。丹麦可以说是世界上福利最好的国家,当然代价是缴纳的税收也很高。丹麦也经常被称为是全球最快乐的地方之一,人们一般都还很长寿,这个国家人民的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80岁了。

三、【奥地利】
奥地利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议会制共和制制国家,是世界上较早建立社会保险的国家之一,拥有完善的、制度化、规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宪法规定奥地利属于社会福利国家。这里的高健康指数和生活质量可以成为非常适合的养老圣地。

四、【瑞士】
瑞士有着有“欧洲屋脊”之称,其政策的长期性、安全的金融体系和银行的保密体制使瑞士成为避税投资者的安全避风港。由于拥有发达的金融产业,服务业在瑞士经济中也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此外,强劲而稳固的银行系统、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全民医疗保健体系和强制性养老金制度等,这些都让瑞士成了名符其实的“最适合养老的国家”。

五、【挪威】
挪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北约成员国之一,经济是市场自由化和政府宏观调控成功结合的范例。挪威也是创建现代福利国家的先驱之一。这里的养老院关注老人的物质生活,更关爱老人的精神世界。养老院的环境静逸、空气清新,随时可以听到欢快的钢琴声和老人的合唱声。很多养老院都会为老人开设演讲比赛、歌舞表演、电脑课程、外语培训等活动,他们更注重关爱老人的精神世界,很多私人养老院配备心理医师、音乐理疗师、牧师等工种。挪威的老年福利政策不仅能让挪威人“老有所依”,更让那些依然精神矍铄的人能“老有所为”,并从中获得乐趣。而预测表明,挪威养老基金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投资基金,据保守估计,活着的每个挪威老人都是百万富翁。加上这里极好的自然环境质量,挪威人的平均寿命较长,女性高达82.7岁,男性则为78.2岁。

⑸ 世界上活的最老的老人多少岁

130岁 印度发现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 (2002年07月31日 10:34 大洋论坛) 大洋网讯 据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布朗村的居民讲,生活在这座村子里的老太太戴弗吉·黛维已经至少130岁高龄了。如果她的年龄能够被证实,那么她将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比已知的世界上最长寿的一位中国妇女还大14岁。 昌迪加尔市律师迪内希·库马尔日前对媒体说,尽管黛维没有出生证明,但从她的家史推算,她至少130岁了。他说,黛维25岁时生下大女儿,大女儿20岁结婚,28岁生下儿子凯沙夫·拉姆,而现在拉姆已经80岁了。 库马尔说,他三个月前开始调查黛维的家史,有两个很重要的证据可以证明她的年龄。首先,她的一个孙子已经80岁了。其次,她的一个健在的儿子已经102岁了。 黛维现在的身体依然很结实,她现在还能自己上山捡柴火。她说,自己每天喝两杯牛奶,吃一个小米面包,一辈子只去过两次医院。(新华社) 没有人能够永生。即使我们找到了永葆青春的秘诀而不会衰老,也会因为传染病、凶杀、事故等种种原因而死亡。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以青春期的少年死亡率最低。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为每年0.05%。这意味着即使我们能终身永葆青春,每年也会有0.05%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死去,只有95%的人能活到100岁,50%的人能活到1000岁。 但是反过来看,衰老无疑堑贾挛颐撬劳龅淖钪饕 囊蛩兀 沟梦颐敲挥腥四芑畹?000岁,而只有极少数非常幸运的人能活到100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的千古绝唱,可以转化为一个千古难题:人究竟能活到多老?这个问题,又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人类最长寿命是多少?人类平均寿命是多少?每个人的预期寿命又是多少? 尽管一直有人试图推算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长寿命,这些推算,不管是出于迷信还是号称根据科学,都站不住脚。事实上,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存在一个可以活到但又必死无疑的年龄上限。自然选择不可能进化出这样的“设计”。虽然每个人都终将会衰老而死,但衰老是一个使生命“机器”逐渐磨损的过程,并不存在一个在逐步逼近的上限。我们可以确定地说,没有人能活到千岁、万岁,但是无法确知多少岁是人能活到的最高年限。打个比方,就像汽车厂推出了一款新车,我们知道它一直使用下去终将会报废,我们也可以根据当初的设计估计其使用寿命,但是除非我们特地设计了一种装置让它在达到该使用寿命时自动报废,否则在过了使用寿命后,肯定还会有一些车可以继续使用。我们无法推知它们的最长使用寿命是多少,唯一的办法是调查所有这款车的使用寿命,找到某一辆寿命最长的,就把它当做这款车的已知最长寿命。人的最长寿命也是如此。我们无法从理论上推算,而是把有史以来寿命最长者,做为人类的已知最长寿命。 谁是有史以来最长寿的人呢?大家可能马上会想到中国寿星的象征彭祖。据说他生于夏代,到商末时已800岁。这当然是无稽之谈。正式的历史记载,也即所谓“正史”或24史,要可靠一些。明朝谢肇浙在《五杂组》一书中曾做过统计:“人寿不过百岁,数之终也,故过百二十不死,谓之失归之妖。然汉窦公,年一百八十。晋赵逸,二百岁。元魏罗结,一百七岁,总三十六曹事,精爽不衰,至一百二十乃死。洛阳李元爽,年百三十六岁。钟离人顾思远,年一百十二岁,食兼于人,头有肉角。穰城有人二百四十岁,不复食谷,惟饮曾孙妇乳。荆州上津县人张元始,一百一十六岁,膂力过人,进食不异。范明友鲜卑奴,二百五十岁。……此皆正史所载。”其中“洛阳李元爽”,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九老图诗序》一文中提到的。他晚年定居洛阳,74岁时与八位年纪比他大的老人组织了一个“九老会”,其中最老者就是李元爽,时年136岁。按照这些记载,活过120岁者代不乏人,甚至有的活到二百多岁。 国外也有类似的传说和记载。犹太《圣经·创世记》声称在大洪水之前,人类的寿命都长得不可思议,长寿冠军是玛土撒拉,活了九百六十九岁。这当然也是无稽之谈。有趣的是,和《五杂组》一样,《创世记》也让上帝把后人的最高寿命定为一百二十岁(“耶和华说:人既属乎血气,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然而他的日子还可到一百二十年。”)。不过西方历史上,也有活过这个神定年限的记载。最著名的是英国老寿星托马斯·帕尔(Thomas Parr)。此老是什罗郡的农民,其教区纪事录记载他于1483年受洗。法律文件记载他于1518年继承了其父的遗产(一个小农庄)。结婚纪录称他于1563年首次结婚,时年80,后生下一子一女,均夭折。在他100岁时,由于对妻子不忠并生下一个私生子,他在教堂穿白衣服赎罪。在结发妻子死后10年,他于1605年第二次结婚,时年122岁。1635年,阿伦顿尔伯爵在视察什罗郡时,听说了帕尔的事迹,便将他带到伦敦晋见国王查尔斯一世。此时帕尔已失明20年,但以其机智颇得国王的欢心,受到良好的款待,并为其画像。不幸几个星期后,在享用宫廷大宴时,当场死亡。血液循环的发现者、御医哈维解剖了其尸体,将其死因归咎为“因不习惯豪华饮食引起的急性消化不良”。查尔斯一世下令将帕尔葬在只用于埋葬国王和伟人的威斯特敏士特教堂,坟墓至今犹存,墓志铭称他“活了十个王朝,……享年152岁,于1635年11月15日葬于此。” 但是这些历史记载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其准确可靠。在尊重老人的传统社会,人们有意无意地倾向于夸大自己的年龄,因此对他们的说法,值得怀疑。例如对帕尔而言,我们知道其准确的死亡年份,甚至他的死亡鉴定书至今也保留着,但是却没有可靠的资料证明他的确生于1483年。最可靠的出生纪录是出生证书,而这是在近代才出现的。我们可以确认的、有确凿的文件证明的、有史以来的长寿冠军是一位法国女人詹妮·路易·卡门(Jeanne Louise Calment)。她的出生证书表明她出生于1875年2月21日。她送走了她的丈夫(死于1942年),他们的独生女(死于1934年)和独生孙子(死于1963年)。在1965年,一位律师和她签署了一项协议,每个月给她500美元生活费,以便在她死后继承她居住的公寓。这位律师当时才47岁,而她已90岁,这笔买卖对律师来说看来很合算。不幸的是,30年后,这位律师在支付了184000美元、超过了该公寓市场价的一倍后,以77岁高龄去世,却还没能将该公寓收为己有,因为卡门夫人还活得好好的,而根据协议,律师家属必须继续每月支付卡门夫人生活费。在85岁的时候,卡门夫人开始学击剑。100岁的时候,她还在骑自行车。110岁时才搬进养老院。121岁生日时,她发行了一张名为“时间主妇”的唱片,内容为在音乐背景下回忆往事。这时她已双目失明,耳朵差不多聋了,也离不开轮椅,但仍然精神饱满、智力正常。1997年8月4日,她在养老院去世,享年122岁164天。最长寿的男人是日本人泉重千代,于1864年6月29日出生于鹿儿岛县德之岛的伊仙町,卒于1986年2月21日,享年120岁237天。他一直工作到105岁。 卡门夫人去世后,生于1887年1月21日的美国密歇根州的毛德·菲里斯-路斯(Maude Ferris-Luse)夫人成了长寿冠军。她在2002年3月18日去世后,长寿冠军的称号转授给日本鹿儿岛市女性北乡门真,1887年9月16日也出生在伊仙町。健在的男性最长寿者是居住在日本福冈县小郡市的中愿寺雄吉,出生于1889年3月23日。能够活到114岁以上的人极少,据估计每21亿人中才出现一个。没人知道这些人的寿命是否能超过卡门夫人。我们现在只能把人类最长寿命定为122岁。但是这个纪录在将来肯定会被突破,特别是随着人口膨胀,参与长寿赛跑的人数增多,而且随着医疗、营养条件的改善,有越来越多的人得以活到其天然年寿,那么出现破纪录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 没有人能够知道任意一个人的寿命能有多长。但是我们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预测某个人群的平均寿命,这叫做人均预期寿命。如果我们要知道某个人群的预期寿命,最直接的也最准确的办法是在他们全部死亡后,计算其平均寿命。但是这种做法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要等待一个世纪以上才能做统计。在实际上,人口学家采用的是一种间接的、较不准确然而要简单得多的统计办法。多年以来,许多国家的政府都统计每年出生和死亡人数,以及死者的年龄。人口普查也统计在每个年龄还健在的人数。这些信息综合在一起,使得人口学家可以计算每个年龄的人的死亡危险性和活到下一年的概率。这一生存概率组成了一张“生命表”,显示对任一年龄的人群的预期寿命的估计。这种估计被称为“周期性预期寿命”,它会根据每一年的统计结果而有所变动。2001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1.8岁,而1981年为67.77岁,20年间增加了4岁。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5岁。据联合国人口处公布的《世界人口前景:2000年修订版》,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为75岁,而发展中国家则为63岁。这表明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个别地区已超过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例如根据上海市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处的统计,2000年上海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8.77岁,其中男性为76.71岁,女性为80.81岁。 不同年龄的人的预期寿命就组成了一张“生命表”。生命表一般将男性和女性分开,并包括三栏:平均余命年数、平均余命天数和活到下个生日的概率。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的生命表,在2000年出生的男婴和女婴,他们的平均余命——也就是从2000年到死亡的平均寿命——分别是73.5年(26000天)和79.6年(29000天)。如果你在2000年是一位35岁的美国男性,这张表表明平均来说你还有14902天(40.8年)可活。注意平均余命是平均值,也就是说,对35岁男性而言,约有一半的存活天数将超过14902天,另一半则活不到这么多天。这张表还告诉你活到36岁的可能性是99.8%。 仔细观察生命表中活到下一个生日的概率,可以发现各个年龄段的概率不同,少年儿童的概率最高,在60岁以前这个概率都保持在99%左右,之后开始逐步下降,90岁后急剧下降。对110岁的老人,能活到下个生日的概率还不到一半。这个概率,反映了各个年龄段的人的死亡率的差异。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是19世纪一位名叫本杰明·贡培兹(Benjamin Gompertz)的英国保险统计师。1825年,贡培兹在为英国一家保险公司工作时,试图找到一个估计各年龄段的死亡率的简捷办法,这对人寿保险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收集、统计了他所在地区的死亡率后,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婴儿有较高的死亡率,随后每年都下降,直到10-15岁青春期时死亡率达到最低点。青春期之后,死亡率急剧增加,大约每10年翻一番(也就是25岁死亡的可能性是15岁的一倍,35岁是25岁的一倍,依此类推),这个趋势一直持续到80岁。贡培兹接下来调查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英国、法国和瑞典的死亡率,都发现了同一模式。于是他认为他发现了一个自然规律——“死亡率定律”。后来的研究者发现,这个定律也适用于其他动物:在性成熟时期,动物的死亡率达到了最低点,之后开始成指数增长。贡培兹定律的背后有其生物学原因。自然选择是通过生殖起作用的,如果体内有害的因素(例如致病基因)

⑹ ①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一位80岁的瑞典老人,过去的职业是少管所和社会福


小题1:做事应该沉着而孜孜不倦
小题2:对比论证(1分),突出的论证了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之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是因为他做事沉着而孜孜不倦的观点(2分)。

⑺ 带80岁老人去旅游,去哪里比较好

带老人最好不要去太拥挤的地方,玩各地名山也不大可能。
我觉得厦门是很好的选择,很多老人都选择去厦门居住。
玩的话,可以去厦门的鼓浪屿,或者南普陀烧香。

冬天的话,去海南最好啦,暖和不像其他地方那么冷,热带风光老人应该也会喜欢。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看看江南水乡,西湖美景,园林建筑等,挺有意思的。还可以去普陀山拜佛。

⑻ 瑞典80岁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十七首

◆果戈理
/北岛译

外套破旧得像狼群。

面孔像大理石片。

坐在书信的树林里,那树林

因轻蔑和错误沙沙响,

心飘动像一张纸穿过冷漠的走廊。

此刻,落日像狐狸潜入这国度

转瞬间点燃青草。

空中充满犄角和蹄子,下面

那马车像影子滑过我父亲

亮着灯的院子。

彼得堡和毁灭在同一纬度

(你看见倾斜的塔中的美人了吗)

在冰封的居民区像海蜇漂浮

那披斗篷的穷汉。

这里,那守斋人曾被欢笑的牲口包围,

而它们早就去往树线以上的远方。

人类摇晃的桌子。

看外边,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

快乘上你的火焰马车离开这国度!

◆树与天空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匆匆走过

我们身旁,在这片倾洒着的灰色中,

这棵树有急事。它从雨中汲取生命。

犹如果园里黑色的山雀。

雨歇了,树停住了脚步。

它挺拔的躯体在晴朗的夜晚闪现,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着那瞬息——

当雪花在天空中绽开。

(李笠译·以上选自《欧美现代诗歌流派诗选》)

◆挽歌

我打开第一道门。

这是一个阳光照亮的大房间。

一辆沉重的小车在外面驶过

使瓷器颤抖。

我打开二号门。

朋友!你饮下一些黑暗

而变得明显可见。

三号门。

一个狭窄的旅馆房间。

朝向一条小巷的景观。

一根灯柱在沥青上闪耀。

经历,它美丽的熔渣。

◆黑色明信片



日历被文字填满,未来难测。

电缆哼唱着一支没有祖国的民歌

雪落在海上,铅一样注沉静。阴影

在码头上搏斗。



生活之中,那死亡偶然选中

测量的人,那拜访会被遗忘

生活在继续,而衣服

从容地裁制而成。

(北岛译)

◆记忆看见我

醒得太早,一个六月的早晨

但回到睡梦中又为时已晚。

我必须到记忆点缀的绿色中去

记忆用它们的眼睛尾随着我。

它们是看不见的,完全融化于

背景中,好一群变色的蜥蜴。

它们如此之近,我听到它们的呼吸

透过群鸟那震耳欲聋的啼鸣。

(北岛译·以上选择自《北欧现代诗选》)

◆ 许多脚步

圣像被埋在地里,脸朝上

而践踏泥土的

是车轮和鞋子,是千百个脚步,

是千万个怀疑者沉重的脚步。

梦中我走入地下一个闪光的水塘,

一次波澜壮阔的礼拜。

多么焦灼的渴望!多么愚蠢的期待!

我头上是几百万怀疑者的践踏声。

(李笠译)

◆《牧歌》

我继承了一座我很少去的黑色森林。
但一天,死者和活人换位的时刻到来。
森林活跃起来。
我们并非没有希望。
那些最棘手的案子虽经过许多警察的努力,
仍悬而未了。
我们生活的某一角落也有一个悬而未了的爱,
我继承了一座黑色森林,
但今天我走入了另一座:明亮的森林。
所有活着的都在歌唱摇头晃尾爬行!
这是春天。空气十分强壮。
我持有遗忘大学的毕业证书,
而且两袖清风,像晾衣绳上的衬衣。
(摘自《特兰斯特罗默诗选》河北教育出版社)

◆《完成一半的天堂》

悲观中断其行程。
痛苦中断其行程。
秃鹰中断其飞翔。
热切的光芒涌流而出,
就连鬼魂也畅饮一番。
我们的绘画看见日光,
我们的冰期画室的红色之兽。
万物开始四处环顾,
我们数以百计在阳光中行走。
每个人都是通向一个适合
每个人的房间的半开之门。
无穷的地面在我们脚下。
水在树林间闪耀着。
湖泊是一个嵌入大地的窗户。

◆1966年——写于冰雪消融中

淙淙,淙淙的流水轰响古老的催眠
小河淹没了废车场。在面具背后
闪耀
我紧紧抓住桥栏
桥:一只驶过死亡的巨大的铁鸟

◆诗节和对应诗节

最大一圈是神话的圈子。舵手在闪亮
的鱼背中间
笔直地沉下去。
离我们多么远啊!当白天置身在
闷热、无风的不安之中时——
就象刚果的绿荫把蓝色的人困在蒸汽中——
心中缓慢而弯曲的河流中的沉船碎片
重新堆积起来。

突然发生了变化:在天体的静态中
被捆住的滑动了。
船尾高高翘起,情势绝望,
一场梦的残骸黯然地
对着闪着红光的海岸地带,被遗弃的
迅速向前奔去,迅速地、
无声——象雪橇的影子,象一只狗,很大,
通过雪地
跑向森林。

◆游动的黑影

在撒哈拉沙漠的一块岩石上
有一幅史前的壁画:
一个黑色的形象
在年轻古老的河里游动

没有武器,没有战略
既不休息,也不奔跑
与自己的影子分离
影子在激流下移动

它搏斗着,试图挣脱
沉睡的绿色图像
为了游到岸上
和自己的影子结合

◆足迹

夜里两点:月光。火车停在
平原上。远处,城市之光
冷冷地在地平线上闪烁

如同深入梦境
返回房间时
无法记得曾经到过的地方

如同病危之际
往事化作几点光闪,视线内
一小片冰冷的漩涡

火车完全静止
两点钟:明亮的月光,两三颗星星

⑼ 100个人中能活80岁的有几个

一百个人中有十二个人可以活到八十岁。

2020年10月28日,国新办举行“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情况发布会。从2015年到2019年底,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也就是说4年提高了1岁。

2021年3月5日消息,“十三五”期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提高了1岁。政府工作报告在“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概述中提出,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

人类寿命

科学研究人员认为,人类的寿命正在缓步增长,而且这种增长没有界限。从前,研究者将120岁视为人类年龄的极限,几乎没有人能超越。但是,通过人的寿命正在延长这一实例可以看出,人类的寿命很可能是可以无限增长的,没有统一的上限标准。

科学人员对瑞典过去240年中出生和死亡的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仍然健在的老寿星年龄呈上升趋势。截至20世纪90年代,瑞典老寿星的年龄已经升到109岁。

寿命的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先天禀赋的强弱、后天的培养、居住状况、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医疗卫生条件等等都会对人类的寿命产生影响。

⑽ 全球那个国家的人口平均寿命最长

日本寿命最长. 平均寿命达79.66岁。台湾人的平均寿命为76.33岁,在箕国家和地区中... 这些国家的人口平均寿命都超过了78岁。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69.98岁。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大多数喜欢吃新鲜青菜、豆类和豆制品,一日三餐都很清淡。他们还善于自我克制,从不吃得过饱。日本人不轻易吃药,有病时主要靠食疗和体内潜力战胜疾病。

与瑞典80岁老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兴安盟养老保险享受标准 浏览:118
离退休金调整 浏览:947
4层不吉利怎么又是长寿层呢 浏览:371
企业社保退休最新规定2015年 浏览:563
重阳节为老人送健康 浏览:330
高级职称教师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18 浏览:401
儿童去学体检查什么 浏览:610
长寿化工医院招聘 浏览:921
17年养老金吉林 浏览:299
面对代沟如何与老人交流作文 浏览:709
老年大学讲课图片 浏览:55
老年大学走出去 浏览:482
老年人擦脸用什么好 浏览:721
少儿体检大概多久 浏览:953
社保退休金5年提档 浏览:294
新泰老年人退休社保怎么认证 浏览:271
养生是怎么养出来的 浏览:527
汕头敬老院怎么样 浏览:586
为什么要称赞父母 浏览:620
香港领取老人金要在香港住多久 浏览:306
© Arrange www.qzlndx.org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