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5岁儿童的正常心率是多少次,心率与脉搏次数是一样吗
您好。儿童的心率是比常人要快的。每个儿童的自身心率是有差异的,3岁——6岁儿童的心率为90次——110次/分。也要视儿童有无其他病症等对心率产生影响来考虑。希望我的回答有帮助到您。
② 五岁小孩子一分钟心跳是多少
心跳速度即每分钟脉膊次数。儿童正常的脉膊速度,一般如下: 胎儿140-150次/分; 初生婴儿130-140次/分; 一个月至1岁110-130次/分; 2岁96-115次/分; 3岁86-105次/分; 7-14岁76-90次/分。 谢谢采纳。
③ 儿童心跳正常是多少
各年龄小孩的来心率、源呼吸正常值如下:
新生儿的呼吸:40-50次/分
脉搏:120-140次/分
1岁以下
呼吸:30-40次/分
脉搏:110-130次/分
2-3岁
呼吸:25-30次/分
脉搏:100-120次/分
4-7岁
呼吸:20-25次/分
脉搏:
80-100次/分
8-12岁
呼吸:18-20次/分
脉搏:
70-90次/分
心率的变化还与吃饭、运动、情绪、睡眠、发热等多种因素有关。安静状态下心率快,才有意义。
你有“心跳也加快了,有时还胸闷气短,”如果与休息情绪等无关,且休息后,或者睡眠状态下,心率仍快,则应该到医院做心电图、心肌酶谱的检查。
④ 小学生正常心跳一分钟多少下
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成年人每分钟70-80次。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4)五岁心跳80扩展阅读临床上有许多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可使脉搏发生变化。因此,测量脉搏对病人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检查项目。中医更将切脉作为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病情危重,特别是临终前脉搏的次数和脉率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脉搏的变化也是医生对病人诊断的其中一项依据。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变慢。虽然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能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一般适宜的运动心率是“170-年龄”,如一个50岁人,运动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钟为宜,过快说明运动量过大,达不到也起不到效果。运动前要自觉舒适、无疲劳感,一般运动不要超过1小时,而且每次最佳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每周至少坚持3次运动。心率增快危害健康、缩短寿命,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⑤ 5岁幼儿的正常脉搏同心跳是多少
儿童心跳频率一般是每分钟100-120次,体温每升高一度心跳增加15次左右。这样看来你的宝宝有点心速过快,但也不能就此下结论,这要看你的宝宝的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测的。如果是运动后,或者过于紧张,发烧等都会比正常情况下高一点的。如果是正常情况下是126次,最好去咨询医生才放心。 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成年人每分钟70-80次。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临床上有许多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可使脉搏发生变化。因此,测量脉搏对病人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检查项目。中医更将扪脉作为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
⑥ 我儿子今年五岁,脉搏跳动次数一般在80次左右,睡觉时也是,请问这正常吗
小孩一般心跳在100-150内,成人在60-100内,这是正常范围,你儿子完全正常,不用担心的
⑦ 您好,我女儿五岁了,心跳过快正常吗其他都很正常,也没有别的特殊不良反应。
儿童心跳次数比成人快,一般五岁儿童在80到120次之间是正常的。
⑧ 孩子5岁半!突然心跳80多下!这样正常吗
问题分复析:
你好,心率的快慢受许制多因素的影响,在情绪激动,劳累等情况下,就会加快,休息等状态下,就会减慢
意见建议:
这种情况,可以做个心电图看一下,如果是窦性心律,说明起搏点在窦房结,80次的心率是正常的,不需要担心
⑨ 小孩子心跳正常是多少下一分钟
人体的正常心率为:男性60~100次/分钟 女性70~90次/分钟 儿童约90次/分钟 新生儿140次/分钟
不同年龄的人,心率是不同的,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若心率超过正常范围,就称为心率过快。
家长一般都知道,正常人在运动或体力劳动之后,心率会加快。孩子亦是这样,特别在受惊吓或哭闹时,更是如此。
疾病引起的心率加快,最多见于发热的时候,体温每升高1℃,心跳每分钟可增加10~15次。所以,能引起发热的疾病多会出现心率加快,但伤寒病人例外,伤寒病人的脉搏较缓慢,称为相对缓脉,这是伤寒的一个重要特征。肺炎、哮喘及其他疾病影响到心脏功能,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就会有心率过快,肝脏迅速增大、呼吸急促、口唇青紫等情况。贫血严重的患儿,心脏搏动的频率也会增快以满足全身对血液供应的需要。服用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时,也会出现心率过快。而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等,也会使心率加快。
心率过快,一般都能随着外界因素的消除、疾病的好转(如发热消退、贫血好转、心功能趋向正常)而逐渐恢复正常。在使用易影响心率的药物时,要注意孩子的心率。持续的心率过快,要请医生诊查。
窦性心律过缓都可能低于40次/分钟,只要没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比较正常没什么问题!
心跳次数知多少
成年人每分钟心跳大约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间都属正常。劳动时比安静时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儿每分钟可以跳到150次。平均说来,如果一个人活100岁,那么,他的心跳次数加起来总共可达40亿次左右。
在平时,假如成人安静时每分钟心跳超过了100次,医学上就算作“心动过速”;少于60次的,则是“心动过缓”了。还有些人的心跳会时快时慢、跳跳停停。这些,都属于心跳异常的范围。心跳异常是心脏病觉状之一。
不过,心脏和身体许多器官一样,工作能力也是可以变化的,它有很大的伸缩余地。
据研究,认真做完一套广播体操,每分钟心跳可能增加二三十次。人在愤怒、恐惧的当儿,学生临上考场的一刻,心脏也会“怦怦”地加快跳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运动员,心跳达到每分钟一百七八十次。让一些人身30公斤重物奔跑300米,他们的心跳每分钟超过200次。医学资料竟有心跳高达270次的记录。
加快心跳的目的,是为了多送血液,满足身体的劳动、运动和特殊情况下的需要。要是心跳过少,血液供应不足,身体得不到必须的氧气和营养,人就无法正常地生活,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生理学家发现,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进行激烈运动的人,他们的心脏得到了锻炼,心跳次数比常人要少得多。我国当今有位足球运动员,每分钟心跳才 37次;1928年奥运会上,有位运动员,每分钟才28次。原来,心脏得到更好锻炼的人,心肌纤维变得粗大,心室壁变得厚实,心脏本身也扩大了。英国一位前世界马拉松赛冠军于70岁因癌症去世后,医生发现他的心脏比正常人约重30%,送血管道——冠状动脉约粗1倍。这样的心脏收缩起来自然非常强劲有力,每次跳动输送到全身的血液要比普通人成倍地增加。所以,虽然跳得少,可由于血多,也能满足身体的正常需要了。
有关材料告诉我们:有个脚气病人在恢复期,每分钟心跳不足30次;我国东北有个建筑工人,每分钟心跳一度只有27次;有个名叫桃乐珊·史提文斯的人创心跳最低的世界纪录,每分钟仅跳12次。
⑩ 幼儿的心率多少正常
心率和心律是不同的,一个是速率,一个是节律,现在说的心率是速率的问题,就是心跳的速度。儿童的心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新生儿的心率可以达到130-140次/分,而9-10岁孩子的心率在100次/分左右,甚至在100次/分以下。如果出现感染性疾病或者其他跟心脏有关的疾病,会导致心率异常增快或减慢。增快是指在发热的情况下体温每提高1℃,心跳会增加10次左右。但是有些疾病会造成心率减缓,当心脏传导束有问题,心率会减缓。目前对每个年龄段的儿童或成人的心率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每个年龄段的心率都不同。人清醒和睡眠的时候心率是不一样的,心率每天都在动态的变化。情绪激动、运动的时候心率会加快,这是大自然设计的原理,因为身体需要更多能量和养分,心率要加快,睡眠的时候心率要减慢。所以在不同的精神状态和生理状态下,人的心率是不同的。很多家属在宝宝睡着的时候测量心率,会量出很慢的结果。正常心率的测定是在儿童清醒、安静的状态下,测3-5次取平均值。小朋友运动后测心率心跳快,睡着了心率慢,都不必紧张。优秀的运动员,心率可以达到四十几次/分、五十几次/分,因为他的身体比较好,收缩力比较强。如果老人的心率是40-50次/分就不是好事。因为心率太慢,血液黏度比较高,容易在心脏里形成血栓。所以心率快慢的问题要结合很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