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护理卧床老人
老人患病后,许多人要卧床,有的是短期卧床,如手术后的休养,
骨折固定后的恢复等;有的是长期卧床,如中风,其中轻者能恢复并能起床;有的要终身卧床,如帕金森氏症后期。其中有的饮食能自理,有的需人喂食,甚至大小便失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护理得当,许多病人的病情可减轻,并提前下床;如果护理不当,则会加重病情,甚至因并发症而死亡。因此,家庭护理十分重要。
首先,对老人要做精神上的安慰。因为老人久病缠身,常卧病蹋,受疾病折磨,心情一定十分不好,加上自己年岁已高,认为这样下去对不起儿辈或老伴,常悲观甚至厌世;相反也有的老人也会发脾气,或者感到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对儿辈苛求。无论碰到什么情况,我们都应谅解老人的心情,加以安慰、劝说、引导。照顾好老人是我们民族的美德,是心灵美的具体表现之一。要鼓励老人主动与疾病作斗争,建立治疗的信心。古今中外也有不少长卧病榻的老人,做出了一番事业。即使得了不治之症,也要劝老人想得开,与儿孙们相互配合、协调,互相鼓励、安慰,以尽天年,并享天伦之乐,这是最重要的前提,有了这一条,做什么都高兴。下面谈几点具体问题:
饮族食:要根据不同病情,吃不同饮食,如流质、半流质或普通饮食,可以请教一下医院的大夫。总的原则是要易于消化,富于营养,蛋白质量要足,脂肪不宜多,各类营养素、维生素、盐类要平衡。老人卧床后更易便秘
,故食物中纤维素很重要,要吃些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室内环境:空气要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不要让风直接吹在身上,可以开气窗。有条件者室内可放些盆栽花草,既可美化环境,又能调节空气。
服药:要严格按医嘱服药,有的老人可自己服药,有的要人喂。如需注射或针灸者,要与医生、护士配合好,例如帮助翻身、脱衣等等。
预防并发症:这一点很重要。主要并发症有褥疮、肺部及尿道感染。
病人长期卧床,如果不经常变换姿势就容易使受压部位皮肤血循环受阻,加上出汗或大小便失禁,致使局部发红、糜烂,形成溃疡,这就是褥疮,而且还容易继发感染甚至造成败血症。预防的办法是多翻身,完全瘫痪者要帮助翻身,变换体姿,在经常受压处用酒精擦拭,以加强局部循环。如果已发生褥疮和感染,那就只能请医生处理了。
肺部感染是另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医学上称为沉积性肺炎。预防的办法仍然是多翻身,鼓励病人尽量把痰及分泌物咳出来,还可以轻拍背部,使痰易于咳出,如果发生了肺炎,要尽快请医生诊治。
老年女性患者,特别是大小便失禁者,易患尿道感染,甚至上行导至整个泌尿道感染,故这类老人更应注意会阴部清洁。
⑵ 请问80岁老人心脏缺血该如何调理
1:首先要药理调整,吃一些药物,如A阿斯匹林、卡托普里片、潘生丁、地高辛等
2:心理调整:避免精神紧张,因为紧张会造成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
3:食物调整:吃一些黑木耳(减少血小板),还有玉米、西红柿、苹果、海带、茶叶(绿茶)、大蒜、葱头、茄子(含有维生素P),一天应该多餐少食。饮食以素、软、稀为主。粗细搭配。
4:护理条理:80岁的人已经是人生的最端阶段。俗话说对待70岁的老人,要想对待儿童一样对待,对待80岁的老人,要象对待婴儿一样对待。作为儿女要真心、耐心、细心(三心)护理、呵护老人。
⑶ 生活中,长期卧床的老人应该怎么护理
老人年龄变大后,家人都希望老人的身体能够健健康康,无病无痛,有个幸福的晚年。但是老人的身体机能衰退,生病的几率很大,难免会生病或者出现行动不便的情况。当老人失去自理能力时,很多家庭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请专业护理人员给老人护理,只能自己照顾老人。针对卧床不起的老人在家如何护理,普及以下5点护理知识。
建立舒适的居住环境
老人长期在室内,不能外出多走动,心情会受到影响,出现郁结的情况,这对老人的身体健康非常的不利。所以,为了让老人有个好心情,家人要给老人建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比如经常给室内通风,保证室内的阳光充足,平时可以在室内养些花,为室内增添更多的色彩,还可以经常放一些老人爱听的音乐,都能起到调节心情的作用。
⑷ 我家老人80岁,卧床一年多,神志不清,这几天脸色红润,气喘厉害,脸有点肿,一只脚肿怎么办
哮喘: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 。遗传和环境是导致哮喘发生的回主要因素 。哮喘不易根答治,一般采取药物治疗。 经过规范化治疗,80%患者可达临床控制 。
不要耽误病情,建议整改的三甲以上医院治疗,可以报销慢病。
祝您早日康复
⑸ 高龄老人长期卧床导致不能行走,应该如何系统有效恢复
你爷爷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建议在合适的时间给他准备个能坐、能扶的那种拐杖。让其在家里或者院子里、门口转转。不能走远。鉴于你爷爷身体不太好,运动行走以保持身体健康为目的,为前提。
⑹ 老年卧床病人的护理
老年卧床病人的护理:
1、病人要经常翻身,以减轻局部组织的受压;对于不能自己翻身的病人,家人要协助其定时翻身,以预防褥疮的发生。
2、由于卧床时间太长,会引起排痰不畅,以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所以,病人要经常不断地变换体位。不同的体位有不同的作用。像发生了坠积性肺炎的病人,可以采取头低脚高位,以利于肺内分泌物的引流;如出现了臀部的褥疮,可以采取俯卧位或者侧卧位。
老年卧床病人的护理方法是什么?
3、要保持床铺的平整、松软,床单的干燥,皮肤的清洁,最好能够每天用温水擦浴局部组织,使局部皮肤血液运输能得到改善。室内要定期开窗换气,以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床上的温度也应该注意不要太冷或者太热,特别要预防热水袋的烫伤。
4、在帮助病人翻身、按摩、床上使用便器时,要注意不要推、拖、拉,以免损伤局部的皮肤,因为皮肤损伤后不容易愈合,容易诱发褥疮。
老年卧床病人的护理方法是什么?
5、还要保证病人全身营养的供给。由于这种长期卧床的病人,需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等营养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质的补充更为重要,因为它是组织生长,修复所必需的营养。要注意一点的是,由于病人长期卧床,活动量小,肠蠕动减少,很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要注意粗纤维食物的补充。
6、如果病人不慎患了褥疮,就要上医院换药治疗,或者遵照换药原则,在家里应用无菌技术以及各种药物进行换药,以促进褥疮的早日康复。
⑺ 老人康复训练有哪些
1.姿势纠正训练:通过来训源练可以强化肌肉,纠正姿势改善老年人驼背、X/O型腿、骨盆前倾等体姿体态问题。
2.平衡力训练:增强平衡能力,手脑协调能力以及动作敏捷性,降低老人跌倒风险。
3.关节活动训练:维持老人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预防关节疾病。
4.体适能训练:提升老人整体的运动体能,增强身体素质,预防老年痴呆。
⑻ 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长辈该怎么照顾
1、老人的子女长期不间断24小时在侧,不得留老人一个人在家。如无法做到,就请专门护工,24小时不间断,记得必须24小时不能间断。2、随时关注老人的大小便,可用[无线尿湿提醒器]检测,以及准备老人的成人尿布。3、2天一次帮老人擦身以及翻身。4、如果老人会说话,及时倾听老人的需要,完成老人的心愿。5、房间放个收音机,让老人可以听听。6、准备点易消化的食物给老人吃,多半都是糊类,和孩子一样。因为长期卧床,没有运动,身体机能会萎缩。7、按摩,多帮老人伸胳膊伸腿,多做点弯曲动作,防止四肢僵化。8、这个比较无情点:选择适当的时候,让老人立上医嘱,并找公证处或者律师证明,防止以后子女之间的经济纠纷。
⑼ 照顾80岁以上老人应该注意什么
70—80岁的老人每天宜睡10小时左右,8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应睡11小时左右.,而在生活上则需要细心照顾,合理安排饮食,注意个人卫生
⑽ 高龄老人心力衰竭怎么治疗
高龄老人通常是指80岁以上的老年人。心力衰竭是由于诸多因素引起心功能障碍,致使心肌供血无法满足需求,所出现的临床综合症。高龄老人多有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等基础性心血管疾病,是引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往往病情较重,必须规范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高龄老人多半身体情况较差,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可能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有所区别,因而必须警惕高龄老人的心力衰竭表现。高龄老人可不发生明显的呼吸困难,而以心跳加快、肺淤血等异常为主,有时还会有精神症状出现。如果怀疑老人出现心衰,应及早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即使未发现老人有心脏扩大,也存在心力衰竭的可能性。及时明确诊断,才能及早控制住病情。此外,高龄老人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也与一般人群不同,呼吸道感染比较常见,需要一并解决,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心力衰竭是一种持续进展的疾病,目前还难以治愈,一旦发生只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对症治疗措施控制病情。在病情稳定后注意查找原发病,消除感染、激动、贫血等诱因,如有合并症及时处理。 高龄老人心力衰竭的治疗同样应遵循以上的原则,正确选用利尿、强心、扩血管药物,发生感染时及时选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控制,注意纠正贫血、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状态。高龄老人不能过于劳累,注意保暖,适当补充一些营养。此外,家属还应注意安慰患者,帮助其保持情绪平和,不可过度激动。 综上所述,高龄老人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大体上与其他年龄段患者的治疗类似。但由于高龄老人常常会合并有多种心血管疾病,一般身体情况较差,病情更为复杂,更需要有系统性的治疗,精心护理,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